導航:首頁 > 電影大全 > 美國電影明星有哪些人物

美國電影明星有哪些人物

發布時間:2021-06-23 09:54:18

Ⅰ 美國老電影影星有哪些

叫我第一名,我的名字叫可汗,假如愛有天意,分手說愛你,維多利亞一號,伊莎貝拉,買兇拍人,三傻大鬧寶萊塢,第六感生死緣,穿越時空的少女,電子情書,血鑽,社交網路,成事在人,黑鷹墮落,不夜城,深入敵後,黑社會,錄取通知,天生一對,狗咬狗,七宗罪,當幸福來敲門,盜夢空間,線人,神探,跟蹤,三傻大鬧寶萊塢,諾丁山,戀愛假期,田禹治,聽說,我左眼見到鬼,槍火,完美的世界,心靈捕手,旺角黑夜,天水圍的夜與霧,買兇拍人,志明與春嬌,第五元素,以上是我精挑細選的電影,青春、勵志、劇情、動作、犯罪、應有盡有慢慢欣賞…

Ⅱ 美國明星介紹

本名:Madonna Ciccone
全名:Madonna Louise Veronica Ciccone
中文名:麥當娜 或 瑪丹娜
中文全稱:麥當娜·西科尼
生日:1958年8月16日
出生地: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海灣市
星座:獅子座
身高:約164公分
體重:約60公斤
眼睛顏色:綠色自然
發色:棕色
家庭成員:5位兄弟、2位姐妹
婚姻狀況:離婚,
於2000年下嫁導演Guy Ritchie 蓋.里奇 導演 (2008年10月15日正式宣布離婚)
目前育有1子、1女
最喜歡的食物:義大利&墨西哥料理
最喜歡的飲料:香檳&葡萄柚汁最喜歡的顏色:青綠色
最喜歡的男演員:Jack Nicholson.
最喜歡的女演員:Marilyn Monroe.
最喜歡的電影:"Every Hitchchock film Ever Made".
最想做的事:征服全世界!
全球銷量最高女歌手,專輯銷量超2億(吉尼斯記錄)
奧斯卡頒獎禮最佳電影插曲(1996,1997蟬聯)
金球獎音樂和喜劇最佳女主角獎(《貝隆夫人》,1996);
格萊美獎最佳長篇錄影帶(Blond Ambition World Tour Live, 1991);
格萊美獎最佳短篇音樂錄影帶(Ray Of Light,1999)
格萊美獎最佳舞曲專輯(Ray Of Light,1999)
格萊美年度最佳專輯(Ray Of Light,1999)
格萊美獎最佳電影歌曲(Beautiful Stranger,1999)
格萊美最佳電子/舞曲專輯(Confessions On A Dance Floor,2007)
格萊美最佳長篇錄影帶(Confessions Tour)
截至到現在累計獲得21項VMA大獎,是不折不扣的得獎專業戶2004年法國NRJ頒獎禮終身成就獎入主美國搖滾名人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成為其中出道時間最短的一位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巨星 (滾石雜志) 本世紀最成功的女歌手 (金氏世界紀錄) 史上 (超越貓王) 擁有最多首全美十大排行金曲的藝人(37首)史上演唱會巡演收入最高獨立藝人 (4.08億美元)12首全美冠軍單曲、40首全美舞曲排行冠軍單曲、7張全美冠軍專輯、20首金唱片單曲 史上擁有最多英國流行金榜冠軍單曲的女藝人(13首)史上擁有最多英國流行金榜冠軍專輯的獨立藝人 (11張)僅次披頭士的15張2008年3月10日正式入主【搖滾名人殿堂】 (極少數符合出道25年規則一次提名入選)2009年富比士百大名人榜最具影響力的歌手美國告示牌雜志(billboard) "終身成就獎" 得主7座葛萊美獎得主全球逾2億張專輯銷售、13張專輯多白金銷售勇奪20座MTV音樂錄影帶獎 身價最高的歌手(2007年離開華納與Live Nation 簽下高達1.2億美元 長達10年的合約)音樂史上藝人單一巡迴演唱會的最高票房冠軍紀錄!(Sticky & Sweet Tour 4億8百萬美金票房)吉尼斯認證全球最高銷量女歌手(2.75億)根據美國唱片工業協會全美范圍內專輯銷量認證數據,在美國樂壇史上最成功女歌手排行榜上,麥當娜名列第二!
麥當娜-西科尼(Madonna Ciccone) 1958年8月16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附近的海灣城-貝城。 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

麥當娜是家中8個孩子中最大的女孩, 6歲時她的母親患乳癌去世。 童年時的麥當娜膽子很大,又很有商業頭腦。
她參加了學校的表演,當過啦啦隊長,上過鋼琴課,也學習過芭蕾舞。
麥當娜的舞技使她贏得了密歇根大學的獎學金。
1978年,在大學二年級時,麥當娜中斷學業,前往紐約發展。
富有傳奇色彩的她隻身帶著僅有的35美元和一腔熱血跑到紐約的"時代廣場"安了家。
經過了一個又一個低工資的工作,包括在時代廣場的Dunkin'
Donuts做一個省吃儉用的店員之後,麥當娜參加了著名的阿爾文-艾利(Alvin Ailey)和馬薩-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舞蹈團,在團里跳了一段時間的爵士舞。
她不安份的本性使她不甘心長久地混跡於一群舞蹈演員中,始終默默無聞。
另外,她也想從舞蹈轉向音樂
這個從舞蹈演員轉行的歌手參加了一連串的小規模的樂隊。
80年代初,她開始嘗試著寫歌詞,慢慢地又學會了彈吉它和鋼琴。
麥當娜開始在當地的舞蹈俱樂部中作爵士樂歌手,她的撩人的嗓音、熱情和調皮的舞台風格吸引了眾多觀眾的注意。
1982年,無線電唱片音樂節目主持馬克-卡明斯給她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她的一曲「Everybody」製作了一部成功的俱樂部舞台劇,並把初露頭角的麥當娜介紹給了華納唱片公司(Warner
Bros.)的行政官員。
這位官員對她的歌非常滿意,立即給了麥當娜一個錄音合同。
1983年,麥當娜出版了首張以她名字命名的專輯《MADONNA》,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然而這張唱片的幾首歌曲成了紐約夜總會的必放歌曲。
經過錄影帶的廣泛傳播,世界知道了麥當娜,她那令人好奇的外貌:蜂刺狀頭發、裸露的腹部、超短裙和帶著宗教色彩的裝飾品,尤其是那些故意染上的色彩。
1984年,華納唱片公司發行了她的唱片集《像個淑女》(Like a Virgin),其主題曲成了麥當娜第一首榮登排行榜榜首的單曲,這張專輯也登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1985年,麥當娜單曲和專輯的銷售量超過了任何一位藝術家。
功成名就的麥當娜開始了巡迴演出,她還出現在故事片《Vision Quest》(1985)和《尋找蘇珊》(「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1985)中。
並參加了《David Rabe's Goose》和《Tom-Tom》的舞台劇的演出。
她的這些表演反映平平,但正是通過這些演出使她有機會結識了演出的合作夥伴辛-潘(Sean
Penn),他們倆立刻成了人們談論的焦點。
1985年8月16日,麥當娜的生日的那一天,他們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Malibu結合了。
1986年,他們倆聯袂主演了驚悚片《上海驚情》(「Shanghai Surprise」)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但是他們的婚姻維持了不到四年就結束了。
「爭論」--有時是迴避不了的,後來麥當娜就一直伴隨著它。
1989年麥當娜的專輯《像個祈禱者》(「Like a Prayer」)中的主打歌曲,正是由於她那毀譽參半的錄影帶而引起了轟動。錄影帶上麥當娜在燃燒著的十字架前翩翩起舞,親吻一個非洲裔的美國教徒,展示出了她本能的對神的蔑視。
宗教團體對此大為憤慨,百事公司也因此而取消了對麥當娜巡迴演出的資助並中斷了在電視商業片中她的形象的播出。
麥當娜從這一事件中又學到了什麼教訓呢?丑聞有賣點
麥當娜繼續沿用情緒化的技巧來推銷她的1990年"金發野心"全球性巡迴演出,以及提高紀錄片《Truth or Dare》的票房、取名《性》(X級)的自傳性寫真著作及主打唱片《Erotica》的銷售。《性》寫真事件平息下來以後,麥當娜也意識到她確實是「脫得過頭了」,於是淡出藝壇。
當娜在准備「金發野心」巡演時,就已經打算推出一部與巡演相關的音樂錄像帶。
1990年3月,在巡演的120多天中,負責指導這部紀錄片的亞歷克斯·凱西希安完全介入了麥當娜的生活,為了拍攝名為《與麥當娜同床》的影片。(又名:真實或大膽)
表面看,《與麥當娜同床》是一部描述「金發雄心」演唱會幕後花絮的紀錄片,但實際上,這是關於麥當娜生平的一部電影。 紀錄片被看做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女人在那裡表演,他自以為是地把日常生活帶入鏡頭。不過,這些鏡頭折射出麥當娜真實的性格:肆無忌憚,誇張,尖刻,狂暴···
其中一個場景是成年後的麥當娜坐著豪華小轎車,帶著墨鏡去母親的墓地。她在母親的墳前,想像自己受到監禁,躺在母親墳墓旁邊。而她的弟弟害羞地躲在一棵樹的背後。之後,麥當娜開著汽車揚長而去。
在《與麥當娜同床》影片的嘗試中,麥當娜玩起了粗暴的游戲。她舔著一個瓶子,而她的父親和繼母正在隔壁的房間等她。她還揭露了她的弟弟克里斯多夫是一個同性戀,她的哥哥馬丁是一個酒鬼,她宣稱西恩是她的最愛。她帶著舞群到精品店購物,跟這群人嬉笑怒罵,做出愛的告白。
在另一幕中,她把父親帶到台上,引導觀眾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為父親祝壽,甚至還跪在父親腳下。另外,她還細心照料巡演中7為年親男舞伴,在每次排練前領他們做禱告。她向上帝說:「我所有的孩子們都是很脆弱。」她在紀錄片最後,她還是所有的演員們上床玩樂,而且還有不同程度的裸露鏡頭。
對於一些暴露度過高以及非常隱私的鏡頭,攝影師羅伯特·李庫克都感到窘迫不已。他說:「使我永遠愛麥當娜的理由是,她信任我們並放任我們行事,那是多麼令人驚訝的勇氣呀。絕大多數人,是絕對不容許別人這樣介入她們的私人生活。」
迪曼也擔心這部紀錄片會毀掉她的名聲。她曾試著努力說服麥當娜刪去其中裸露和難堪的場面,麥當娜的回答是:「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個婊子,誰在乎這些呢?人們認為我是薩達姆或希特勒。」
這部紀錄片滿足了麥當娜的領導欲,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樂於被她利用。甚至,有幾個她的舞伴起訴了麥當娜,最後終究沒有成功。 1991年5月,《與麥當娜同床》正式發行。此片一出,又掀起了一長軒然大波。但人們又不得不承認麥當娜確實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表演者,不得不承認她對於表演和觀眾投入的程度。因為沒有幾個演藝圈的人會像她那樣努力取悅觀眾,沒有幾個像她那樣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寬闊的視野。不過,人們也承認他們不會歡迎像這樣讓人無法承受的人進入他們的生活。許多人認為他們只喜歡作為藝術家的麥當娜,而不喜歡她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及時那些對她有著猥褻期待的人和許多男人也認為她是個嚇人的角兒。
對於許多人責難《與麥當娜同床》有點過分時,麥當娜馬上說:「你不把各個方便都展現出來,做一步紀錄片有什麼意義?!那樣就不叫紀錄片了,這是一個···(你想叫它什麼都行)的生活,這是生活真實的部分,是我生活中發生的全部。它是關於一個世紀、一個時代的寫照。
「這部紀錄片是我對表演的炙熱和瘋狂,是和我那些人一起旅行時的故事。」 這部不加任何隱瞞、洞察一切的明星紀錄片的確披露了麥當娜那光怪陸離令人眼花繚亂的超級明星生活的表層下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一個偶像生命里更為人性的東西,它展現出了麥當娜的靈魂與肉體,將藏在深處的「性炸彈」面具下的溫情,柔情和催肉都揭示了出來。每個電影明星都維持有適當的神秘性,媒體與他們也保持有一定的令人尊敬的距離時,麥當娜則把們直接打開,宣布自己為公共財產。
《夜旗》雜志評論:她使表演也非神秘了···在麥當娜時代,演員們在幕後不必為以光輝萬丈的美德形象出現了。 有一個評論家說:「這個人讓人目瞪口呆,極為真實的作品對她非常有利。她所做的是眾神殿里其他的演員不去做事情。她在人們的吃驚中蓬勃發展,她這個精明的人拍的是一部敏銳厲害的片子。」
「人們會說,她知道她在拍電影,」麥當娜無奈地嘆道:「她只不過在演戲而已。但是及時我是在演戲,我的表演中也一定有真實性。我想讓人們了解我的生活並不容易。當你對我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人會邊看邊說,你還是不懂我,這也無妨,因為你永遠也不會真正了解我。」
1991年,麥當娜在第44屆嘎納電影節上作她的紀錄片《與麥當娜同床》的首映式時,說:「我不會以發色來區分自己的人生階段。不過拍完這部電影後,我的人生有了嶄新的開始。所以我把頭發染成棕色,跟過去告別。」
在嘎納電影節上,麥當娜的脫衣秀成了電影節歷史上最惹人注目的成功。麥當娜深色的頭發高高盤起,身上緊裹一鍵粉色稠袍。隨著閃光燈不間斷的閃爍,她長袍輕解,滑落在地,然後春光逼人,白色的綢緞錐形胸罩,配套的緊身短褲,麥當娜扭動臀部在攝像機前晃來晃去,不停地變換姿勢,所有人都狂野起來。
麥當娜輕松地使「20英里以外的人都能感受到她身上折射出來耀眼的光芒」「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城市真正的明星---麥當娜」 《周日時報》的一位記者說她是不同尋常的服裝和行為搶盡了風頭,她在媒體的曝光率比匯聚嘎納的其他電影明星加起來都要多。1995年開始拍攝了幾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包括《Blue in the Face》和《四個房間》(「Four
Rooms」)。當她重新出山的時候,她體現出了二種全新的變化:一個准母親和一個嚴肅的女演員。1996年10月14日,她和她當時的男友卡洛斯-利昂(Carlos Leon)迎來了他們的女兒盧爾德思-瑪麗亞-西科尼-利昂(ourdes Maria
Ciccone Leon),而麥當娜則叫她蘿拉(Lola)。這位風流人物相繼出演了《那女孩是誰》(「Who's That
Girl?」1987),《肉體證據》(「Body of
Evidence」1993),1996年又在影片《貝隆夫人》(「Evita」)出演女主角。這個角色簡直就是一個為她度身量制的,至少好萊塢對外新聞協會是這樣認為的,該協會授予麥當娜金球獎音樂和喜劇最佳女主角獎。1998年麥當娜推出了新的單曲《Ray of
Light》,她原本以為反映不會太大,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張唱片迅速登上了排行榜的首位,並自此共4次榮獲白金獎。這張唱片的製作是威廉姆-奧比特(William
Orbit),這是她自1994年的專輯《Bedtime
Stories》以來第一次以全新的衣著、形象亮相,表明「物質媽媽」(麥當娜的別稱,由其名曲「Material
Girl」而來)已經與新的舞蹈音樂的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了,將傳統流行音樂的風格推向一個新的領域。很明顯,就象她的《Austin
Powers》中的2首單曲一樣,奧比特的努力使「Beautiful
Stranger」迅速走紅,並為麥當娜贏得了最佳電影MTV音樂電視獎,麥當娜又重新獲得了新生。 第二版本介紹麥當娜出生於密歇根州的貝城,她是一個義大利大家庭8個孩子中的一個。她很早就表現出對音樂--尤其是在汽車城時--及舞蹈的熱愛之情,這兩方面的特長還使她獲得過密歇根大學的獎學金。她到達紐約後不久,就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並加入了馬薩-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及阿爾文-艾利(Alvin Ailey)舞蹈團。憑著對音樂的一腔熱情,麥當娜加入了幾個樂隊,其中包括Breakfast
Club歌舞俱樂部。自1982年她與Sire唱片公司簽約以來,就開始了她長達20多年之久的唱片灌制生涯,並被認為是當代最為成功、最為有影響力的歌手之一。在過去的25年中,麥當娜在全世界賣掉了2.4億張專集,經吉尼斯認證,成為世界上唱片銷量最高的女性藝人,接連有25首歌曲榮登十佳單曲排行榜榜首,包括"物質女孩Material
Girl""像個祈禱者Like A Prayer""Express Yourself""時尚Vogue""Ray of Light" 及
"Music"等,她曾獲得過三次格萊美獎,還是MTV歷史上得獎提名最多的藝人。 她的反戰專集《American Life(美國生活)》於2003年4月開始發行。麥當娜的影視生涯包括出演轟動一時的《尋找蘇珊(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Dick Tracy》,《A League of
Their Own》和備受贊譽的紀錄片《Truth or Dare》。她在音樂片《Evita(貝隆夫人)》中出演女主角使她獲得了金球獎。麥當娜出演的百老匯影片《David Mamet's Speed-the-Plow》受到了高度評價,這使她在2002年春季首次在西倫敦舞台上亮相演出《Up For Grabs》一劇就極為賣座,票房接連賣空。麥當娜還在2002年參演了007系列的,在劇中飾演一位西洋劍教師並為這部影片創作了主題曲。.她已經為兒童傾心創作了5本童書,第一本《英國玫瑰》將於2003年9月15日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以30種語言同步出版發行。-------私生活-----她與她的丈夫電影導演蓋伊·里奇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羅拉和洛可一起住在美國和英國。2008年,在麥當娜50歲生日到來之際,她的第二段婚姻破裂。10月15日,麥當娜平靜的宣布離婚。她當時12歲的小女兒羅德思(Lourdres),對於母親的婚姻顯得無可奈何,畢竟1996年出生的她,不是麥當娜和蓋里奇的婚生小女。隨後,2000年出生的羅德思弟弟,蓋里奇和麥當娜的親生兒子洛克,宣布由麥當娜撫養。女兒:女兒 Lourdes Maria Ciccone Leon,出生於1996年10月14日,父親是麥當娜的私人健身教練。兒子:兒子 Rocco Ritchie, 出生於2000年8月11日,父親是英國導演Guy Ritchie。

Ⅲ 美國有哪些著名影星

美國著名的影星有:李小龍、伊麗莎白·泰勒、凱瑟琳赫本、克拉克蓋博、馬龍·白蘭度。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電影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伊麗莎白·泰勒,美國著名電影演員,她被譽為是世界影壇上不可多得的瑰寶,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一度為好萊塢電影女王,尤其以一雙漂亮的紫羅蘭色眼睛聞名於世,被譽為「世界頭號美人」。縱橫好萊塢60年,並且憑借《青樓艷妓》和《靈欲春宵》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另以《埃及艷後》成為史上第一個片酬百萬美元的演員,被譽為「好萊塢的常青樹」。她與理查德·伯頓的愛情更讓她成為風雲人物。1999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2000年被封為爵士。2011年3月23日因多年病魔纏身而去世,享年79歲。
克拉克·蓋博,1901年2月1日—1960年11月16日)美國好萊塢著名男演員,上世紀最偉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巨星,冠以電影皇帝的稱號。1932年,一部《紅塵》使他得以躋身十位最叫座的明星之列。1935年憑借影片《一夜風流》奪得第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39年,主演《亂世佳人》引起巨大轟動,該片被稱之為熒幕上永恆的經典。他是好萊塢一個神話式的人物,集中地體現了獨特的美國式的魅力。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合時宜的人》,拍完後不久他就去世了。他的一生正如自己所描述的:「我曾走運,並很有體會。」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
第7名。
馬龍·白蘭度,美國好萊塢影壇巨星,上世紀最偉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演員之一。自然、完美而獨特的演戲風格使他成為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950年主演影片《男兒本色》縱身好萊塢,從而嶄露頭角。之後憑借影片《慾望號街車》的巨大成功而一舉成名,迎來其事業巔峰。後來的《薩巴達萬歲》、《愷撒大帝》、《碼頭風雲》、《教父》等經典之作更使他一躍成為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影星。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凱瑟琳·赫本( 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美國著名電影女演員、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巨星。她被公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志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被譽為「凱瑟琳陛下」、「好萊塢常青樹」,保持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數的最高紀錄(四次);12次奧斯卡女主角獎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後被梅麗爾·斯特里普超過)。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電影史百年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一名。凱瑟琳·赫本也因其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的個性,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

Ⅳ 美國電影女明星有哪些

如果你問「著名」女明星,我還能推薦你去網路「奧斯卡」
如果是「女明星」,你只能去美國電影演員工會去查了。

Ⅳ 美國有哪些當紅的知名電影明星

尼古拉斯 凱奇 國家寶藏 風雨者 勇闖奪命島也叫石破天驚 變臉 空中監獄 這些是最經典的
以下十他所有作品
《驚魂下一秒/預見未來 Next 》 (2007) ...Cris Johnson
《驚魂下一秒/預見未來 Next 》 (2007) ...procer
《鬼面騎士/惡靈戰警/惡靈騎士/幽靈騎士 Ghost Rider 》 (2007) ...Johnny Blaze/Ghost Rider
《刑房 Grindhouse 》 (2007) ...Fu Manchu (segment "Werewolf Women of the SS")
《 Bangkok Dangerous 》 (2007) ...procer
《 Bangkok Dangerous 》 (2007) ...
《 "The Dresden Files" 》 (2007) ...executive procer (13 episodes, 2007)
《異教徒 The Wicker Man 》 (2006) ...procer
《異教徒 The Wicker Man 》 (2006) ...Edward Malus
《世貿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 (2006) ...John McLoughlin
《別惹螞蟻/螞蟻欺負者 The Ant Bully 》 (2006) ...Zoc (voice)
《 The Curse of Superman 》 (2006)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Too Tough to Die: A Tribute to Johnny Ramone 》 (2006) ...Himself
《 The Dresden Files 》 (2006) ...executive procer
《 Premio Donostia a Matt Dillon 》 (2006) ...Smokey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 VH1 News Presents: Hollywood Secrets Revealed - Scenes They Don't Want You to See 》 (2006)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 San Sebastián 2006: Crónica de Carlos Boyero 》 (2006) ...John McLoughlin (archive footage)
《天氣預報員 The Weather Man 》 (2005) ...David Spritz
《戰爭之王 Lord of War 》 (2005) ...Yuri Orlov
《戰爭之王 Lord of War 》 (2005) ...procer
《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 (2005) ...Himself
《國家財寶/驚天奪寶 National Treasure 》 (2004) ...Ben Gates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6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4) ...Himself - Presenter: '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 Film Clip
《 Tricks of the Trade: Making 'Matchstick Men' 》 (2004) ...Himself - 'Roy'
《 John Travolta: The Inside Story 》 (2004) ...Himself
《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 (2004) ...#28 Francis Ford Coppola casts Sofia in Godfather 3 (archive footage)
《命運之土 Land of Destiny 》 (2004) ...
《火柴男人 Matchstick Men 》 (2003) ...Roy Waller
《大衛·戈爾的一生/命懸一線 The Life of David Gale 》 (2003) ...procer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3) ...Himself - Nominee: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Past winner
《 End of the Century 》 (2003) ...thanks
《 "Biography" John Travolta 》 (2003) ...Himself
《 "Intimate Portrait" Vanessa Marcil 》 (2003) ...Himself
《 The Code Talkers: A Secret Code of Honor 》 (2003) ...Himself
《 "E! True Hollywood Story" Lisa Marie Presley 》 (2003) ...Himself (archive footage)
《桑尼/寶貝 Sonny 》 (2002) ...procer
《桑尼/寶貝 Sonny 》 (2002) ...
《桑尼/寶貝 Sonny 》 (2002) ...Acid Yellow
《改編劇本/蘭花竊賊 Adaptation. 》 (2002) ...Charlie Kaufman/Donald Kaufman
《追風戰士 Windtalkers 》 (2002) ...Sergeant Joe Enders
《 2002 MTV Movie Awards 》 (2002) ...Himself
《 Hollywood Salutes Nicolas Cage: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 (2002) ...Himself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 (2001) ...Captain Corelli
《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uncredited)
《 Christmas Carol: The Movie 》 (2001) ...Jacob Marley (voice)
《 2001 ABC World Stunt Awards 》 (2001) ...Himself - Host
《 Italian Soldiers 》 (2001) ...Himself
《吸血驚情/我和僵屍有份合約 Shadow of the Vampire 》 (2000) ...procer
《居家男人/住家男人 The Family Man 》 (2000) ...Jack Campbell
《急速60秒/驚天動地60秒 Gone in Sixty Seconds 》 (2000) ...Randall 'Memphis' Raines
《 Welcome to Hollywood 》 (2000) ...Himself
《2000年MTV電影頒獎典禮 2000 MTV Movie Awards 》 (2000) ...Himself
《 Twentieth Century Fox: The Blockbuster Years 》 (2000) ...H.I. McDunnough (archive footage)
《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 (2000) ...Himself
《替代情人/穿梭鬼門關/穿梭陰陽界/午夜速殺 Bringing Out the Dead 》 (1999) ...Frank Pierce
《八厘米 8MM 》 (1999) ...Tom Welles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 (1999) ...Himself - Presenter: Irving G. Thalberg Award to Norman Jewison
《 Intimate Portrait: Laura Dern 》 (1999) ...Himself
《蛇眼 Snake Eyes 》 (1998) ...Rick Santoro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 (1998) ...Seth
《 Junket Whore 》 (1998) ...Himself
《變臉/奪面雙雄 Face/Off 》 (1997) ...Castor Troy/Sean Archer
《空中監獄/驚天動地/罪犯的空中之旅/空中囚犯 Con Air 》 (1997) ...Cameron Poe
《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imself - Presenter: Best Actress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Clint Eastwood, The 》 (1996) ...Himself
《勇闖奪命島/絕地任務/石破天驚 Rock, The 》 (1996) ...Dr. Stanley Goodspeed
《死亡之吻/致命布局 Kiss of Death 》 (1995) ...Little Junior Brown
《遠離賭城/兩顆絕望的心/離開拉斯維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 (1995) ...Ben Sanderson
《傾城佳話/愛在紐約/你也可能碰上的事 It Could Happen to You 》 (1994) ...Charlie Lang
《第一夫人的保鏢/斗氣保鏢/保護泰絲 Guarding Tess 》 (1994) ...Doug Chesnic
《天堂有難 Trapped in Paradise 》 (1994) ...Bill Firpo
《世紀電影 Century of Cinema, A 》 (1994) ...Himself
《超級賭徒/連環計中計 Deadfall 》 (1993) ...Eddie
《黑白追緝令 Amos & Andrew 》 (1993) ...Amos Odell
《西部紅石鎮/烏龍殺手/紅岩西區 Red Rock West 》 (1992) ...Michael Williams
《拉斯維加斯的蜜月旅行/今夜你寂寞嗎?/拉斯韋加斯蜜月 Honeymoon in Vegas 》 (1992) ...Jack Singer
《情挑野玫瑰/禁忌情緣 Zandalee 》 (1991) ...Johnny
《火鳥出擊 Fire Birds 》 (1990) ...Jake Preston
《我心狂野 Wild at Heart 》 (1990) ...Sailor
《 Tempo di uccidere 》 (1990) ...Enrico Silvestri
《 Instrial Symphony No. 1: 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 (1990) ...Heartbreaking Man
《吸血鬼之吻/衰鬼愛人/吸血熱吻 Vampire's Kiss 》 (1989) ...Peter Loew
《 Never on Tuesday 》 (1988) ...Man in Red Sports Car (uncredited)
《月色撩人/發暈 Moonstruck 》 (1987) ...Ronny Cammareri
《撫養亞歷桑那/寶貝夢驚魂 Raising Arizona 》 (1987) ...H.I. McDonnough
《 Boy in Blue, The 》 (1986) ...Ned Hanlan
《佩姬蘇要出嫁/時光倒流未嫁時/帕姬·蘇結婚了 Peggy Sue Got Married 》 (1986) ...Charlie Bodell
《愛的召集令/情場新丁 Racing with the Moon 》 (1984) ...Nicky/Bud
《鳥人 Birdy 》 (1984) ...Sergeant Al Columbato
《棉花俱樂部 Cotton Club, The 》 (1984) ...Vincent Dwyer
《斗魚/雷鳴小子 Rumble Fish 》 (1983) ...Smokey
《山谷女孩 Valley Girl 》 (1983) ...Randy
《開放的美國學府/雷吉蒙特高中的夏令時/油脂妹 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 》 (1982) ...Brad's Bud

Ⅵ 歐美動作片影星有哪幾位

尚格雲頓、斯科特·阿特金斯、傑森·斯坦森、邁克爾·加·懷特、安吉麗娜·朱莉、湯姆·克魯斯、米拉·喬沃維奇等等。

1、傑森·斯坦森

傑森·斯坦森,1967年7月26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男演員。早年學習詠春拳、空手道和跆拳道。1992年,傑森·斯坦森作為英國國家跳水隊運動員代表英國參加了第十二屆世界跳水冠軍賽,獲得了第12名。1998年,傑森出演了蓋伊·里奇的犯罪電影《兩桿大煙槍》,進入演藝圈。

2002年,傑森開始擔任電影《非常人販》系列電影的男主角。2008年,他加盟了電影《敢死隊》。2013年4月,全球健美雜志《Men's Health》公布「好萊塢最健美男星排行榜」,傑森·斯坦森獲得冠軍。

2、尚格雲頓

尚格·雲頓,1960年10月18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比利時演員、武術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武術指導。 15歲時,開始了他的武術生涯。從1976年到1980年,創造了48勝4負的記錄。在1977年開始了他的全接觸職業生涯。並獲得多次比賽冠軍。從激烈的運動中退役後,尚格·雲頓開始了演藝事業。80年代早期進軍影壇,成為了同史泰龍、施瓦辛格和史蒂文·西格爾齊名的動作巨星。

3、安吉麗娜·朱莉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1975年6月4日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美國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特使。2001年,主演了奇幻冒險動作電影《古墓麗影》。2005年與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動作電影《史密斯夫婦》上映,安吉麗娜·朱莉飾演對丈夫隱瞞殺手身份的人妻「簡·史密斯,2007年,憑借劇情片《堅強的心》獲得了第6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提名。

4、邁克爾·加·懷特

邁克爾·加·懷特(Michael Jai White),1967年11月10日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美國演員、導演。邁克爾·加·懷特7歲開始習武,在七個不同的武道流派都擁有黑帶頭銜,包括松濤館空手道、跆拳道、古武道、剛柔流空手道、唐手道、武術和極真空手道。

因和斯科特·阿金斯主演了被譽為美國近年來最好的MMA題材影片《黑獄拳霸2》而被譽為未來十年美國功夫電影的兩大支柱。

邁克爾·加·懷特第一部主演的影片是1995年HBO的電影《泰森》,懷特扮演重量級拳王泰森。1997年懷特主演了漫畫改編電影《再生俠》,這使他成為第一個扮演重要超級漫畫英雄的非裔美國人。

5、米拉·喬沃維奇

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1975年12月17日出生於烏克蘭,美國影視演員。1991年,主演電影《重回藍色珊瑚礁》,並憑借這部電影獲得青年藝人獎的提名。2002年開始擔任游戲改編系列電影《生化危機》系列女主角。2011年主演3D動作電影《三個火槍手》。2013年3月17日主演的《生化危機5:懲罰》在中國大陸上映。

Ⅶ 歐美著名的電影明星都有哪些

Thomas Hanks 湯姆.漢克斯
《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
《You've Got M@il 》電子情書
《The Terminal》 幸福終點站

Anne Jacqueline Hathaway 安妮.海瑟薇
《The Devil Wears Prada》穿普拉達的女王
《Becoming Jane》成為簡.奧斯丁
Julia Roberts 茱莉亞.羅伯茨
《My Best Friend's Wedding》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The Runaway Bride》落跑新娘

Ⅷ 美國巨星有哪些

美國的巨星有以下
歌唱方面:邁克爾傑克遜、貓王、麥當娜、珍妮傑克遜、惠特妮·休斯頓、瑪麗亞·凱莉等
演員:李小龍、伊麗莎白·泰勒、凱瑟琳赫本、克拉克蓋博、馬龍·白蘭度。
籃球;喬丹、張伯倫、科比、詹姆斯布朗、加內特、鄧肯等等。
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1958年08月29日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出生,美國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慈善機構創辦人。
傑克遜是家族的第七個孩子,他在1964年作為傑克遜五人組的成員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職業音樂舞台上初次登台,1968年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1971年12月,發行了個人首支單曲《Got to be there》,標志著其個人獨唱生涯的開始。
1982年12月,傑克遜音樂生涯最暢銷的專輯《Thriller》發行。1987年9月,傑克遜展開個人首次全球巡演。通過舞台和視頻的表演,傑克遜普及了一些像機械舞和太空步等舞蹈技術。傑克遜一生中兩次入選的搖滾名人堂,獲得了13個格萊美獎和26個全美音樂獎。在他單飛生涯中,他擁有13支美國冠軍單曲。200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里認證他資助過39個慈善機構。
2009年5月,傑克遜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兇殺案,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判定過失殺人罪。2010年,邁克爾·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2009年6月25日,傑克遜辭世,享年50歲。2011年11月7日下午,傑克遜的私人醫師莫里 「過失殺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監禁。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1935年1月8日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圖珀洛,綽號貓王,美國搖滾歌手及演員。
1954年普雷斯利錄制第一張商業唱片。1956年並出演電影《溫柔地愛我》。 1957年專緝《Teddy Bear》在英國上市。 1961年專輯《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發行。 1963年主演電影《獵艷情歌》。 1965年主演歌舞片《天堂夏威夷》。 1967年主演歌舞片《禍不單行》。1969年他8年來第一次在內華達州賭城拉斯維加斯國際飯店舉辦現場演唱會。1973年1月14日在夏威夷舉行了全球首場衛星直播的演唱會。1976年9月4日專輯《The Gril Of My Best Friend》、《Suspicion》兩張專輯同時再次出版。
1977年8月16日,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未婚妻金格兒在浴室的地板上發現他已死去,享年42歲。
珍妮·傑克遜,女,1966年5月16日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美國流行樂壇歌手及演員。
她出身於音樂世家傑克遜家族,以靈歌、勁舞為資本,被公認為歐美樂壇最會跳舞的女藝人,成為上世紀80到90年代中商業與藝術成就最高的流行女歌手之一,是西方流行音樂的超級天後級人物。
作品有《Control》、《 Rhythm Nation 1814》、《 All For You》等。
她曾五次獲得格萊美大獎。在九十年代與麥當娜、惠特妮·休斯頓、瑪麗亞·凱莉並稱為「四大天後」。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電影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伊麗莎白·泰勒,美國著名電影演員,她被譽為是世界影壇上不可多得的瑰寶,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一度為好萊塢電影女王,尤其以一雙漂亮的紫羅蘭色眼睛聞名於世,被譽為「世界頭號美人」。縱橫好萊塢60年,並且憑借《青樓艷妓》和《靈欲春宵》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另以《埃及艷後》成為史上第一個片酬百萬美元的演員,被譽為「好萊塢的常青樹」。她與理查德·伯頓的愛情更讓她成為風雲人物。1999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2000年被封為爵士。2011年3月23日因多年病魔纏身而去世,享年79歲。
克拉克·蓋博,1901年2月1日—1960年11月16日)美國好萊塢著名男演員,上世紀最偉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巨星,冠以電影皇帝的稱號。1932年,一部《紅塵》使他得以躋身十位最叫座的明星之列。1935年憑借影片《一夜風流》奪得第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39年,主演《亂世佳人》引起巨大轟動,該片被稱之為熒幕上永恆的經典。他是好萊塢一個神話式的人物,集中地體現了獨特的美國式的魅力。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合時宜的人》,拍完後不久他就去世了。他的一生正如自己所描述的:「我曾走運,並很有體會。」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
第7名。
馬龍·白蘭度,美國好萊塢影壇巨星,上世紀最偉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演員之一。自然、完美而獨特的演戲風格使他成為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950年主演影片《男兒本色》縱身好萊塢,從而嶄露頭角。之後憑借影片《慾望號街車》的巨大成功而一舉成名,迎來其事業巔峰。後來的《薩巴達萬歲》、《愷撒大帝》、《碼頭風雲》、《教父》等經典之作更使他一躍成為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影星。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凱瑟琳·赫本( 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美國著名電影女演員、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巨星。她被公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志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被譽為「凱瑟琳陛下」、「好萊塢常青樹」,保持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數的最高紀錄(四次);12次奧斯卡女主角獎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後被梅麗爾·斯特里普超過)。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電影史百年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一名。凱瑟琳·赫本也因其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的個性,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
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美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1984年的NBA選秀大會,喬丹在首輪第3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1986-87賽季,喬丹場均得到37.1分,首次獲得分王稱號。 1990-91賽季,喬丹連奪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稱號,率領芝加哥公牛首次奪得NBA總冠軍。 1997-98賽季,喬丹獲得個人職業生涯第10個得分王,並率領公牛隊第六次奪得總冠軍。 2009年9月11日,喬丹正式入選NBA名人堂。
威爾特·張伯倫,前美國NBA聯盟職業籃球運動員。他是唯一一個在一個賽季比賽場均得分超過40和50分的球員,他最著名的紀錄是單場100分。他還贏得了七屆NBA得分王,十一屆NBA籃板王,還是一屆NBA助攻王。

Ⅸ 美國電影明星那些比較出名

1《七磅》--威爾史密斯
上帝花了7天創造了世界,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7天意味著什麼?電影的布局把張力留在了最後,火山一樣噴薄而出
2《世界之戰》
導演斯皮爾伯格和「萬人迷」湯姆克魯斯都是好萊塢票房的「金招牌」,兩人聯手出擊就更不在話下,全球票房擊破6億!
3綠里奇跡——湯姆漢克斯
大導演弗蘭克在《肖申克的救贖》五年之後的作品,斯皮爾伯格在看了劇本之後都感動到落淚,向湯姆漢克斯推薦出演這部影片。
4泰坦尼克號——萊昂納多
《泰坦尼克號》在全球囊括了18億美元與數不清的眼淚,成就了史上最高票房,同時也捧紅了凱特·溫絲萊特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兩位好萊塢新秀。
5天使之城——尼古拉斯凱奇
如果不能感受微風扶面而過,要會飛的翅膀有什麼用。 因為愛上梅格所扮演的醫生,所以從高處跳下去。好的電影,觀後總能使人感覺齒有留香,餘味久久...
6冒牌天神——金凱瑞
此片橫掃了美國暑期檔的票房榜以來,最終在全球近5億美元的收入,對於一部喜劇片來說,絕對是爆炸性的。

Ⅹ 美國一線影星有哪些

這是IT168網友「天光雲影」轉發的一篇奇文:

誰是超級巨星?

前幾天看《血濺十三號警署》的花絮,裡面演員提到:「這部影片難得的匯聚到了五、六位大牌明星。」讓我不禁納悶,恕我孤陋寡聞,影片中幾位我能叫得上名字的演員:伊森-霍克,勞倫斯-費什伯恩,加布里埃爾-拜恩,雖算明星,但實難稱得上好萊塢一線大牌,如果不是《黑客帝國》,我也不知道勞倫斯-費什伯恩是哪位老哥,而我對加布里埃爾-拜恩上一部影片的印象還停留在N年前的《普通嫌疑犯》上。於是我想到,雖然我們知道的好萊塢明星眾多(隨便想想大概就能想到50個名字),但真正稱得上一線的似乎並不多,而且有越來越少的趨勢(當然,對「一線」的定義也比較模糊,而且隨時間變化較大)。我又翻了一下2005年北美票房前100的作品,完全靠演員本身的魅力撐起來的影片少之又少,現在好萊塢的「一線」地位恐怕要讓給漫畫和特技了。回頭想想九十年代,大嘴朱姐姐、兩個湯姆,布魯斯-威利斯,金-凱瑞,梅爾-吉布森,凱文-科斯特納等等,不管是拍好片還是爛片,好萊塢的佳作都閃耀著他們的光芒,他們的個人魅力已經成為了電影的一部分。而現在,這樣的明星真的少之又少,往往我們想到了一個名字,但又會問自己:「他/她今年有大製作么?他/她真的已經/還算是超級巨星么?」

如果想簡單的回答這個問題,看看每年好萊塢權利榜就可以知道,不過這個權利榜包含太多的因素,不但非演員一大排,那些占據頭幾位的往往都是幾大公司的老闆,而且排名因素似乎除了影片,還包括緋聞經商反戰墮胎人道慈善暴光率等等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影迷所真正談到「一線」所應具有的。「一線」的標准我想其實很簡單:靠演員自身可以決定影片的成敗,在票房和演技上都有上佳表現。

那麼誰是現在的一線(或者超級)巨星呢?於是我想做件有趣的事情,既然GO壇每年評選出最佳DVD,最佳電影等等,大家何不每年評評風頭正勁的明星們?這樣N年之後,回頭再看,也可以知道當時誰的人氣最高,誰的影片影響力最大,誰的作品水平最高。當然,米國人(或者替米國人說話的人)會說了:「你丫一外國佬,也不了解米國國情,整這有啥用?」的確,米國許多當地土著明星我們這些外人是無從感知的,不過這里說的是電影,說的是好萊塢,而海外影響力是任何一位電影一線明星所必備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條件(很難想像存在著一個在海外不知名的超級巨星)。而且,一線的數量不可能多(想想有五、六十人都叫「一線明星」,那這個稱謂也沒有意義了),如果要選的話,估計每年也就十來個。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一起來講講你認為的現在「一線明星」有哪些人,如果沒興趣,權當我本人自娛自樂,也歡迎拍磚。下面我寫了一些名單,順便寫了一寫小評論(當然不可能完全准確,任何人難免有信息不全面的地方)。有興趣的DY可以補充,然後大家來聊聊。

老人們我想就免了吧,肖恩-康納利,安東尼-霍普金斯,梅麗爾-斯特里普,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里曼、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德尼羅,甚至哈里森-福特等,他們還需要證明是不是「一線」么?

同樣有些人有實力可沒興趣,比如凱特-溫斯萊特,蒂姆-羅賓斯甚至包括西恩-潘和艾德-哈里斯等,他們現在較多關注文藝片或者獨立製作,或者沒有票房上的野心;而有的人,如塞繆爾-傑可遜和勞倫斯-費什伯恩這樣的,極有可能在票房大作上見到他們的身影,可似乎卻總成為不了左右影片的主要人物,所以上述兩部分也暫時排除在外吧。(當然不能否認今後他們中的某些『轉型』。)而像皮爾斯-布魯斯南這樣「退居二線」的(不算徹底消失,這樣的數量還不少),在短時間內殺回到金字塔的頂峰,恐怕還很難。

莉絲-薇瑟斯彭:演《律政俏佳人》的時候我們認為她胸大無腦(好象胸也不怎麼大),演《名利場》的時候我們對她刮目相看,演《一往無前》之後我們不得不對她五體投地。她的精明已無容質疑,下一部片酬美刀3000W+的她已經是一線巨星了。

喬治-克魯尼:回頭想想,這老哥憑《完美風暴》才上位,在大銀幕上奮斗的年份比其同年齡的演員可謂短之又短,而現在無論導、演,勢頭無人能擋,下一個伊斯特伍德就是他了。

菲利普-西莫爾-霍夫曼:奧斯卡證明的是他的演技,《碟中碟3》即使大賣也會記在湯姆-克魯斯頭上,我認為他應該繼續在演技上發展,如果太拘泥於票房,恐怕反而會影響今後的星途。

蕾切爾-薇茲:看看詹妮弗-康納莉,看看凱特-布蘭切特,要避免走上她們的路,這位準媽媽還要多多用心。

布拉德-彼特+安吉麗娜-朱莉:一部《史密斯夫婦》1億8千萬的票房居然是兩位從影以來各自最高的票房影片,這個成績如果和上一輩的超級巨星比起來的話簡直是個笑話。但沒法,誰叫現在特效當道,人演的電影,有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加上兩人開始徹底的轉向商業路線,一線巨星應該有份。

約翰尼-德普:如果五年前說他演的影片連續創造2億+的票房,恐怕誰也不信,這個和好萊塢始終格格不入的人現在卻成了好萊塢票房的拯救者之一,《加勒比海盜2,3》會把他推向更高的高峰。

金-凱瑞: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在湯姆-克魯斯需要靠CG才能拿高票房的年代,金-凱瑞仍然以自己個人的表演功底來支撐起自己的所有影片,小金人再不給他就沒有天理了。

湯姆-克魯斯:一部《世界大戰》不能鞏固他超級巨星的位置,相反,還有令其搖搖欲墜的可能,能否繼續當好萊塢「一哥」,恐怕要看4月《碟中碟3》的票房臉色了。

湯姆-漢克斯:拜託,老哥,這么強的演技,除了《貓鼠游戲》票房過億外,《師奶殺手》《幸福終點站》等對於漢克斯來說都好象是在玩票一樣,不過還好,《達芬奇密碼》是該這位老兄殺回來了。

約翰-庫薩克+愛德華-諾頓:兩位我非常喜歡的演員,我希望他們拿奧斯卡的念頭不亞於我希望金-凱瑞稱帝,兩位的演技都無可挑剔,可是最近他們似乎都比較沉默,趕快拿出新作來吧,就算不是票房炸彈,影迷們也期待著。

丹澤爾-華盛頓+朱蒂-福斯特:這兩位近期蓄勢待發力圖東山再起,《局內人》已經頗有架勢,照這個勁頭發展下去,兩位左右票房指日可待。

娜塔莉-波特曼:我更希望她在文藝片上發展,《V字仇殺隊》並不能算票房成功,這位哈佛高材生的目標不應該是票房冠軍,而是下一個梅麗爾-斯特里普。

威爾-史密斯:說實話,現在能穩定票房的明星恐怕寥寥無幾,威爾-史密斯就算一個,而現在我們更有理由期待《追求幸福》了。

基奴-里維斯:他的選片依然讓人不放心,選好了可以成為救世主,選差了就是票房毒葯,不過幸好,最近幾部影片都比較穩定,可下一部《雙面魔神》恐怕又是一部小眾片了。

傑昆-菲尼克斯:上次大家關注他是在《角鬥士》中的殘暴國王,這次是美國傳奇歌手,他的戲路真的很廣,不知道是否老哥瑞凡在天保佑,傑昆今後成就理應更高。

傑克-格倫哈爾:年輕人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簡單,剛剛靠《後天》混了個臉熟,就靠《斷背山》成為焦點,有前途,有前途。

伊利亞-伍德+托比-馬奎爾:他們是誰?「弗羅多」和「蜘蛛俠」現在急需要做的,就是走出角色形象的定位,雖然各自都有新作問世,但影響力都還太小。

達科塔-范寧:她恐怕是最便宜的「一線」,可是前幾年我們不是也在談論喬-海利-奧斯蒙特嗎?千萬別學麥考里-考爾金啊。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特-達蒙:前者有老馬提攜,後者有一部《伯恩系列》,而《無間道》的成敗恐怕或多或少影響到兩人的地位吧。

奧蘭多-布魯姆:什麼時候擺脫『男花瓶』,什麼時候再談一線吧。

理查茲-塞隆:一部《北方鄉村》總算讓塞隆逃脫了別人把她和哈里-貝瑞相提並論的地步,但這位奧斯卡得主要想證明自己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傑西卡-阿爾芭:性感女星?我可不希望她走這條路,而且,也沒前途。

尼古拉斯-凱奇:一部文藝、一部大作,凱奇這兩年在演藝事業上可真是游刃有餘,他的表現應該是後輩們要好好學習的。

希拉里-斯萬克:如果說有「奧斯卡詛咒」,那希拉里-斯萬克肯定是個反面教材,不過她似乎更多的應該在文藝片中發展,對商業片有點消化不良(她有演過商業片么?我不記得了)。

哈里-貝瑞+吉米-福克斯:兩位就不好說了,今後的評論要麼是「咸魚翻身」,要麼是「還有人記得這些名字么?」

布魯斯-威利斯:老布不服老啊,其實像他這個年紀大可像德尼羅那樣每年玩玩票,不用這么辛苦的搶票房,不過看了《罪惡之城》、《十六街區》,對老布還是非常期待的。《完美的陌生人》可千萬別搞砸啊(順便再救哈里-貝瑞一把)

凱特-耐特莉+斯佳麗-約翰遜:兩人年齡差不多、演技差不多、成績也差不多,年輕女星中論演技和票房成績都屬上乘,可尚缺一部「一作定天下」的影片。

馬特-狄龍+希斯-萊傑:兩位浪子回頭,兩位都在05年獲得了成功,可離一線還有一定距離。

岩石約翰遜:他是有頭腦的「大塊頭」,他奮斗的目標是阿諾,不過他現在只能達到尚格-雲頓的程度,在傳統動作片日漸式微的年代,他要想有所成就,恐怕付出的努力要比州長大的多。

喬什-盧卡斯+保羅-貝坦尼:他們倆現階段還是繼續扮演「主角最好的朋友」比較合適。

桑德拉-布洛克:大姐在美國人氣很高,不過電影作品最近很少,恐怕這就是『地域差異』吧,從美國娛樂圈來說,她仍然是大牌,可從電影的角度來說,她已經退下一線了。

凱瑟琳-澤塔-瓊斯:盡管她不斷努力,也成績斐然,奧斯卡都拿了,可好象還是擺脫不了『道格拉斯夫人』的角色,個人猜測,她那位強勢老公對她的選片恐怕限制多多。

本-斯蒂勒+亞當-桑德勒:他們可以在自己類型的影片中獲得極大的成功,可,要他們演一部驚竦片或者文藝片或者古裝片或者悲劇影片。。。你能想像么?

艾里克-巴納+蕾妮-齊維格:幾部影片在票房上都不溫不火,兩人似乎都想通過一部影片獲得藝術與票房雙豐收,不過可惜好萊塢這樣的本子每年能拿出的太少太少了。

克里夫-歐文+裘德-洛+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三位在過去某一段時間內都有「一統天下」的勢頭和機會,可是這種趨勢沒有繼續下去,現在三位仍在努力,不過要想達到兩位湯姆的高度,短期內還看不到。

詹妮弗-安妮斯頓:她現在非常努力,不過至今人們仍然將她視做「瑞秋」,要想在觀眾念頭中去掉這一點,恐怕尚需時日。

烏瑪-瑟曼:沒有昆汀這樣的伯樂,就算是千里馬也難出頭啊。

休-傑克曼:演一部非動作片吧,阿諾在最風光的時候演的喜劇也大賣呢。

塞爾瑪-海耶克+佩妮洛普-克魯茲:美女?OK;一線?sorry(至少不是現在)

克麗斯汀-鄧斯特:她很小就成名,不過現在似乎仍然在成名的路上。。。

德魯-巴里摩爾:製片、經商她樣樣在行,有點像桑德拉-布洛克,在米國名氣很大,但似乎在電影上動作不多。

新任詹姆斯-邦德+新任克拉克-肯特:先讓人們記得他們的名字,再考慮成為超級明星吧。

而在好萊塢的華人,章子怡要繼續努力;鞏俐不需要證明演技,需要票房和一尊奧斯卡;劉玉玲成就最高,但恐怕已經被配角定型。

至於大衛-杜楚尼、戴米-摩爾、尚格-雲頓、詹妮弗-迦納這些名字,還有人記得他們嗎?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明星有哪些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視頻濾鏡如何調節電影感 瀏覽:815
推薦好看的兒童電影搞笑 瀏覽:474
如何在電影中添加日出日落效果 瀏覽:394
愛國戰爭電影有哪些 瀏覽:444
fate電影一共哪些 瀏覽:276
李連傑孫儷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01
電影天堂里怎麼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51
電影院vip卡怎麼買 瀏覽:621
傑森斯坦森2016電影有哪些 瀏覽:898
日本好看h動漫電影 瀏覽:740
有什麼電影網高清 瀏覽:178
怎麼看待萬達電影5月12號股票解禁 瀏覽:102
草民電視電影網免費看劇情片 瀏覽:428
看什麼電影有感600字作文怎麼寫 瀏覽:38
有哪些男主是禁慾系的電影 瀏覽:921
好看青春期電影 瀏覽:758
電影裡面有個魚叫什麼電影 瀏覽:389
怎麼把電影的純音樂提出來 瀏覽:366
電影版童話故事有哪些 瀏覽:833
瘋狂的小孩電影國語版免費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