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想拍出電影版唯美照片可以去廣東的何處旅行
說起影視城,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可能是浙江金華的橫店,但是你知道嗎?在廣東也有一處充滿舊時情懷和時代特色的影視城——佛山西樵山影視城,這個地方的建築力求還原各個時代的特色,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引人入勝,是一個鮮為人知,但是真的值得走訪參觀的地方!
『貳』 TVB里、香港電影里經常會到警署、總部拍攝,不怕妨礙正常辦公嗎
香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港片和TVB。盡管如今很多人都說TVB早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抹去它曾經風靡一時的輝煌。它陪著我們長大,是我們這一代的記憶。
跨越半世紀的御用拍攝地,這家開業於1950年的餐室,直至今日,整體的裝潢和內飾都保持了上個世紀中葉的風格。花格瓷磚地板、老式空調和收款機以及瓷磚上動人的鳶尾花,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濃濃的懷舊氣息。身處其中,就彷彿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老香港。這里主打的都是傳統茶餐廳的經典菜式。不過比起吃的而言,大多數劇迷來到這里,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和紀念,食物本身反而倒是其次了。
『叄』 求幾部好看的黑道大片
香港九大梟雄片
一、大毒梟——吳錫豪
背景:
香港黑幫有四大派系,分別是「十四K」、「和記」、「四大」、「潮幫」,而其中潮州幫又有「新義安」、「福義安」、「義群」、「敬義」等幾大分支,吳錫豪便是「義群」的領導人。呂樂就曾指說新義安、義群、十四K、勝和為當年的黑道四大家族,吳錫豪勢力可見一斑。
但吳錫豪自1973年被捕,1975年被判三十年徒刑,整個字頭因眾多骨幹被捕而元氣大傷,隨之衰落。據某研究香港黑社會的書籍統計,到了八九十年代「義群」人數已經降為千人左右。
吳錫豪於上世紀60年代初隨難民潮湧入香港,以「字花檔」(賭)起家,後改做「粉檔」(毒),結果風生水起,70年代已經做到香港販毒「四大家族」之一。甚至做到了香港之外的國際買賣,在泰國、台灣一帶毒圈有相當的名氣。1973年香港廉正公署成立,開始大力度打擊犯罪,1974年年底,吳錫豪從台灣返回香港後被捕,整個集團被判刑124年。1991年因肝癌末期,獲香港港督特赦出獄。出獄25天後,因病情惡化去世。
《跛豪》
主演:呂良偉、鄭則仕、葉子楣、李子雄、吳啟華、曾江
出品人:麥當雄
監制:蕭若元
導演:潘文傑
《跛豪》是一部麥當雄色彩濃烈的電影,雖然戲長2個半鍾頭,但氣勢磅礴一氣呵成決無欺場,堪稱香港傳記電影的典範。
整部戲人物眾多關系復雜,麥家班卻處理得井井有條清清楚楚。裡面鉤心斗角花樣百出,卻又沒港式弱智,故事峰迴路轉寫實凌厲,看得相當過癮。不能不服麥家班。
講故事和角色刻畫是麥家班的強項,角色方面這次同樣出色。不但被打瘸腿奮斗一世的主角吳國豪呂良偉演得形神兼備,配角里淫蟲反骨仔吳啟華,奸詐探長曾江,鄭則仕、葉子楣、李子雄、徐錦江等等人都是那般引人注目。——引人注目卻又不搶戲據說是一個做配角的很高境界。
《跛豪》是好看的,戲一出街便引起轟動,票房直殺至近四千萬(91年)。不但叫座,在當年的金像獎頒獎上《跛豪》同樣風光,獲得了金像獎的最佳電影。
五億探長——呂樂
《雷洛傳》一二集
演員:劉德華、吳孟達、關海山、秦沛、張敏、郭富城
導演:劉國昌
盡管《雷洛傳》是跟風之作,但由快手導演劉國昌掌勺的這套梟雄傳記依然精彩,而影響力比《跛豪》有過之而無不及。
和《跛豪》里曾江飾演的雷洛不同,劉德華飾的雷洛更具風流魅力,少幾分奸詐跋扈,多了幾分灑脫沉穩,難怪我小時候心生嚮往。
《雷洛》的篇幅設計得較長,劃分為上下兩部,但劉國昌拿捏准確,娓娓道來,上下兩集只讓人覺得短而沒冗長拖沓之念。
尤其是舊時日氣氛的渲染,劉國昌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整部《雷洛》古香古色一派舊氣,觀眾身不由主便置身其中。
四大探長餘三——顏雄、藍剛、韓森
當年號稱「四大探長」之一的顏雄在廉正風暴中也逃離了香港,但他沒有和一群老探員選擇定居台灣,而是去了泰國。顏雄和呂樂的矛盾沒有《雷洛傳》裡面劉德華和秦沛表現得那般你死我活,離開香港後,有機會到台灣,顏雄也會去找呂樂敘舊聊天。
但顯然呂樂是「看不起」顏雄的,除了之前說的顏雄跟他混飯吃,也有後來呂樂放棄做油麻地警署探長,顏雄才有了機會坐上探長這個位置。這也難怪為什麼《雷洛傳》里說雷洛和顏同明爭暗鬥故事,呂樂看了不由氣憤了。
顏雄的勢力在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現已拆,九龍城寨的樣貌、情況可以參看《城寨出來者》、《O記三合會檔案》、《省港旗兵》),而當年全港只有顏雄一警探能平服搞掂九龍城寨各方利益關系,另外呂樂也認為顏雄在潮州幫中有點面子。……
《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
演員:向華強、張國榮、周慧敏、陳果
導演:劉國昌
執導《雷洛》大賣特賣後,劉國昌再接再厲執導《藍江傳》。但《藍江傳》顯然沒拍好,那個年代的氣氛完全沒烘托出來,而劇情老套小氣製作隨意,至多隻能算是個及格作品。
這部電影看名頭是描述藍江事跡的戲,但實際上主角已經轉到了張國榮飾演的阿飛身上,本應是第一主角的向華強只起了陪襯輔助作用,這大概是由於商業上的考慮,在電影市場上張國榮的號召力畢竟比向華強自己要強上許多。
也正因為如此,《藍江傳》就變成了藍江人生的一個章節,並沒有像《雷洛》一樣從雷洛入警到發家直說到離開香港,不是真正意義的梟雄史記,頂多就是一個警匪故事或者飛仔故事。
警界奇人——陳志超、李洛夫
看過劉德華《廟街十二少》的人大概不會忘記電影開頭的氣派,黑白兩道大人物齊聚「超哥」別墅,商量廉正公署風暴下離開香港大計。雷洛四大探長等人被那安排側坐,而「超哥」威風凜凜正坐中央,氣派十足。這不禁使人問:這位傢伙誰呀?!所謂的超哥便是當年在香港警界有一代梟雄稱呼的陳志超。
名頭雖沒有呂樂那麼大,但地位卻比呂樂要高。
1960年,香港警務署設立總華探長職位,同時也設立了兩個新部門,一個是國際掃毒組,俗稱老國;另一個是一般犯罪調查科,俗稱六三三敢死隊,意思是指它的職權范圍之內,不受任何管束,不受任何限制,在香港、九龍、新界三個地區執行打擊犯罪行動。這兩個部門統稱為「三支旗」,而三支旗成員均為督察級人馬,銜頭全部在總華探長之上,至於三支旗的幕後首腦就是陳志超探長。
而李洛夫因為50年代「暗殺周恩來」事件中審查不力,備受大陸方面指責,但其人在香港卻是名氣頗大,號稱「香港警界第一傳奇人物」。
麥當雄拍過一部挺出名的綁架片《三狼奇案》,帶頭破案的就是李洛夫,其他在香港有名的大案是由他所破的還有:「恆生銀行七百萬劫案」、「十三間銀行連環劫案」、「手榴彈案」、「灶底藏屍案」、「五百萬珠寶劫匪案」……
到了中晚年,李洛夫聽從朋友建議,倒常回大陸捐資捐款,沒計較太多往事。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導演: 潘文傑
演員: 呂良偉 鄭則士 徐錦江 劉嘉玲 葉童 斯琴高娃
周弘 苗僑偉 湯鎮業 林威 王霄 陳榮宗 何家駒
《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
(兩個片名都起得氣派十足)
杜月笙在中國黑幫史上,地位不是香港的其他黑道人物所能相提並論,其傳奇經歷也堪稱黑道少有,麥當雄把這么一個「黑道教父」級的人物提了出來,野心實在不小。
麥當雄等人拍電影,向來時間概念看得「淡薄」,常常置香港電影界慣例的一個半鍾頭片長而不顧,隨心所欲細說漫談。因為麥當雄他們知道自己賣的是好東西,觀眾只會嫌短而決不可能嫌長。
《上海皇帝》從陸月生(電影里的名字)販賣水果開始說起,說了其傳奇一生,上下集加起來片場5個鍾頭左右,可謂是梟雄片中的大手筆大製作。
麥家班在控制故事節奏方面向來有一手,《上海皇帝》節奏把握得很好,整個故事高潮迭起,充滿實感,又不失娛樂,看得實在過癮。
但整體來看,麥家班還是過於託大,暗含了許多仁義道德在電影里頭,妄想指點江山,心機重,表現得並非十分自然。而上集的風雲突變、高姿態,到了下集野心依舊,卻表現得平平無奇,偶有驚喜處,功不抵過,不免失分,導致有些失望。
雖然《上海皇帝》主要是講述杜月笙的故事,但上海三大亨沆瀣一氣利益連心,不可能不大范圍涉及黃金榮、張嘯林兩人。因此,說《上海皇帝》是這三大亨的故事也正確。
人物塑造方面,三大亨中,鄭則仕的黃金榮詭計多端,徐錦江的草莽跋扈都是精彩的,只有呂良偉的杜月笙身形上多了兩分豪氣,稍顯過力。其他各配角也都不錯,特別是何家駒的陸軍長,變態囂張,從中脫穎。
《上海皇帝》大陣勢卻沒有大突破,保持了麥家班的電影水準,沒丟「麥家班」招牌的臉。是一套值得推薦細看的電影。
當年香港梟雄片經歷了兩三年的消磨後(涉及的多,但真拍人物的少),已經走向了末勢,麥家班此時再推出那麼一套講述香港外梟雄的《上海皇帝》,沒能起太大的吸引力,票房只是平平。麥家班雄心壯志,卻逃不過時代趨勢,只落得個失望而返。「上海皇帝」之後麥家班已經有點名存實亡的味道,事隔4年後,迴光返照組織起來拍了部《黑金》,就此不再見蹤影。
『肆』 TVB港劇10大取景地分別在哪裡
作為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劇深深地影響著70、80、90後這代人,內地的很多中青年人,都是從小看著TVB的港劇長大的。
香港是一個現實得有些“不近人情”的城市,這里有著比上海更加現實的排外感,也有著比深圳更加現實的“淘汰制”。香港沒有那麼多的“富人”,平頭老百姓如若不努力生存,也會水深火熱。
『伍』 無間道里提到的香港警察各部門是什麼關系
【香港警察部分名詞的英文縮寫對照表】
警區反三合會行動組 District Anti Triad Squad (DATS)
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 Regional Anti Triad Unit (RATU)
特別職務隊 Regional Special Duty Squad (RSDS)
特遣隊 Task Force (TF)
總區情報組 Regional Intelligence Unit (RIU)
刑事情報科 Criminal Intelligence Bureau (CIB)
總區跟蹤及支援組 Regional Surveillances & Support Squad (RSSS)
技術支援組Technical Service Department (TSD)
保安部 Security Wing (SW)
政治部 Special Branch (SB)
虐兒罪案調查組 Child Abuse Investigation Unit(CAIU)
保護兒童政策組 Child Protection Policy Unit(CPPU)
刑事記錄科 Criminal Record Bureau(CRB)
鑒證科 Identification Bureau(IB)
失蹤人口調查組 Regional Missing Person Unit(RMPU)
警犬隊 Police Dog Unit(PDU)
警察公共關系科 Police Public Relation Bureau(PPRB)
快速反應部隊 Quick Reaction Force(QRF)
重點及搜查隊 Force Search Cadre(FSC)
毒品調查科 Narcotics Bureau(NB)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Organis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OCTB,俗稱O記)
警察機動部隊 Police Tactical Unit(PTU)
沖鋒隊 Emergency Unit(EU)
機動部隊 Police Tactical Unit(PTU)
機場特警隊 / 機場保安組 Airport Security Unit(ASU)
特警隊 / 特別任務連 Special Duties Unit(SDU,俗稱飛虎隊)
保護要人組 Very Important Person Protection Unit(VIPPU)
保護證人組 Witness Protection Unit(WPU)
保安保安處 Security Wing(SW)
商業罪案調查科 Commercial Crime Bureau(CCB)
小艇隊 Small Boat Unit(SBU)
重案組 Regional Crime Unit(RCU)
爆炸品處理課 Explosive Ordanance Disposal(EOD)
刑事偵緝處 Criminal Investigations Department(CID)
警校 Detective Training School(DTS)、Police Training School(PTS)
警察談判小組 Police Negotiation Cadre(PNC)
警隊護送組 Force Escort Group(FEG)
香港警察是香港的三大紀律部隊之一。香港的三大紀律部隊是香港警察(HK POLICE),香港海關(HK CUSTOMS),香港消防處(HK FIRE SERVICE)。
[編輯本段]【部門結構和職稱排列】
截至2008年,香港警察是一支擁有29324名紀律人員以及6129名文職人員的紀律部隊。
處長級警務人員
警務處處長 (一名);
警務處副處長 (兩名) ,分管「行動」及「管理」。
高級助理處長(四名),副處長以下再分為五個部門分別由高級助理處長指揮∶
·行動處處長
·刑事及保安處處長
·人事及訓練處處長
·監管處處長
·財務、政務及策劃處處長 (由一位與高級助理處長相等職級的文職人員擔任)
警務處助理處(十三名)五個部門之下再分為八個部及六個總區分別由一位警務處助理處長指揮。
八個部∶
·行動部
·支持部
·刑事部
·保安部
·人事部
·訓練部
·信息系統部
·服務質素監察部
財務部、政務部及策劃及發展部由文職處長指揮。
警司級警務人員
總警司 - 通常是部或區指揮官
高級警司 - 通常是部或區的副指揮官
警司 - 通常是總部單位主管或分區指揮官
督察級警務人員:
總督察 - 通常是總部單位副主管或分區副指揮官
高級督察 - 小隊指揮官
督察 - 小隊指揮官
見習督察 - 小隊指揮官
員佐級警務人員
警署警長 - 小隊指揮官、小隊副指揮官
警長 - 分段指揮、車輛指揮
高級警員 - 巡邏人員
警員 - 巡邏人員
【六大警區】
按照香港警察的管轄范圍(不是香港本身的行政區劃),香港分為六大總區,分別是
香港島總區
九龍西總區
九龍東總區
新界北總區
新界南總區
水警總區
在這六個總區內除了水警外都部署沖鋒隊,分別駐在各個警署,有時沖鋒隊要帶警犬巡邏。
【香港警察的警銜】
香港警察的警銜(由低至高):
警員Constable
高級警員Senior Constable
警長Sergean
警署警長Station Sergean
見習督察Probationary Inspector of Police
督察Inspector of Police
高級督察Senior Inspector of Police
總督察Chief Inspector of Police
警司Superintendent of Police
高級警司Senior Superintendent of Police
總警司Chief Superintendent of Police
助理警務處長Assistant Commissioner
高級助理警務處長Senior Assistant Commissioner
警務處副處長Deputy Commissioner
警務處處長Commissioner of Police
在投考警隊時可以報考PC(警員)或者IP(督察),考取IP最好是大學畢業,擁有學士學位,本來投考PC只需要擁有高中會考成績即可,但近年也有不少大學畢業生先考PC,再以乞部升級試考上IP職級;投考IP和PC則必須通過英語及語文考試和體能以及視力考試,這里的語文考試是指粵語, 投考警隊者必須是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或在港居住7年以上。被錄取者將進行6個月的訓練後,即成為正式的PC或IP。
香港警察升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在每次升職時都要進行面試,筆試和體能測試。不過警務處副處長升任警務處處長則是由警務處處長選出接替人選,一般是從警務處副處長里挑選。升級都是很嚴格的,而且個人的紀錄很重要,一些小事就有可能直接影響升職。
[編輯本段]【部門及配槍】
大家印象最深的香港警察都是手持點38左輪手槍與匪徒交火,不過現在的香港特區警察的配槍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香港警察的CID(刑事偵緝隊),各區重案組的探員裝備短管點38左輪手槍,其特點是便於收藏,而且不容易卡殼,重量輕,其缺點是裝彈量少,只有6發,而且換子彈較慢,威力也一般,如果碰上54式手槍或者M9手槍明顯處於下風。
香港警察的EU沖鋒隊,PTU機動部隊,交通部警員,軍裝巡邏警員在值勤的時候裝備重管點38左輪手槍,因為象EU沖鋒隊這種最先到達案發現場撲滅罪行的警員會遇上悍匪,所以為了增強火力,他們裝備了重管點38左輪手槍,而且裝備了威力也較大的子彈,每名警員身上除配槍上的6顆子彈外,身上還會攜帶一個裝配6顆備用子彈的快速上彈器。
各區警署特遣隊的警員在一般情況下是不配槍的,而在特殊行動中則要去槍房申請配備重管點38左輪手槍,他們平時是穿著便衣,但屬於軍裝編制,平時主要負責打擊一些色情活動,反盜竊,反扒,以及做一些宣傳活動,在必要時,則要協助其分區重案組打擊罪惡,在這個時候,特遣隊探員要配槍。
而一些特殊的部門配槍也很特殊,香港警察的三大王牌部門(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簡稱O記,刑事情報科CIB,掃毒組)由2002年開始裝備奧地利格洛克公司生產的Glock17自動手槍,其手槍口徑為9mm,可容彈17+1 19+1 33+1發(三種型號),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自動手槍.另外,裝備該槍的部門還有保護證人WPU,水警小艇隊SBU,隸屬於保安部的保護政要組G4,特別任務連SDU(俗稱飛虎隊)和機場特警隊ASU。
而一些特殊的槍械只裝備特殊的部門,德國HK公司生產的MP5系列沖鋒槍和美國雷鳴登公司生產的M870散彈槍也是香港警察的制式裝備,主要裝備給EU沖鋒隊和SDU以及ASU,而EU沖鋒隊在每部沖鋒車上裝備MP5A4和M870各一支,而SDU和ASU則裝備MP5A5.
另外,SDU飛虎隊和ASU機場特警隊還裝備有美國科爾特公司生產的M16A2自動步槍和德國HK公司生產的PSG-1狙擊步槍。
香港警察有著嚴格的槍械管理體系,在交班的同時要檢查槍械以及裝彈情況,申請配槍和子彈要填寫詳細的配槍及子彈申請表,每一步都要按照程序做,很規范。可見香港警察在保障市民的基礎上有著嚴格的制度與規章。
香港警察已經陸續在換槍,一部分已經由點38換成Glock17,而沖鋒隊也已經用上了世界上先進的MP5系列,隸屬於保安部的香港政要保護組VIPPU,俗稱G4在保護政要時也會同時裝備德國HK公司生產的MP5K系列微型沖鋒槍,通常是把槍放在一個手提的公文箱里,有時會放在房車的正副駕駛席後邊的位置,每部車配備一把,此槍發射9*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可以與G4探員身上的配槍GLOCK17子彈通用,而且此槍重量輕,體積小,便於攜帶和隱藏,是世界上廣受歡迎的微型沖鋒槍之一,白宮警衛隊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海豹突擊隊均裝備此槍。
SDU特別任務連以及其中的水鬼隊也裝備MP5SD系列的沖鋒槍,此槍為消聲沖鋒槍,在特定的環境下,有時SDU隊員要手持MP5SD系列的沖鋒槍來靜悄悄的消滅敵人。而SDU有時也裝備M4卡賓槍,但是不是很常見。
飛虎隊【飛虎隊(SDU)】香港警察的「飛虎隊」的正式名稱是「特別任務連」,其英文是Special Duty Unit (SDU)。1971年,一架菲律賓航空公司的客機被劫持到香港,該事件後,香港警方為加強應付突發事件的力量,於1973年選拔精英組建「神槍手隊」。1974年,神槍手隊被改編為特別任務連,即飛虎隊。後來,特別任務連又分化出一個專門的機場特警隊(ASU)負責機場保安。香港警察每年都從現役警員中選拔精英加入飛虎隊,最優秀者就加入飛虎隊,略次的優秀者加入機場特警。
飛虎隊主要是針對極為兇悍、極度危險、持有重型武器的罪犯。2003年年底的一個半夜時分,香港警察追緝當時匿藏在一棟居民樓的一個住宅單位內的頭號通緝犯季炳雄的時候,出動了飛虎隊,其中帶頭的五名飛虎隊隊員只用了六秒時間,就成功破門並將季炳雄和他的一名同伴拘捕,當時兩人的房間藏有多支槍械、多個手榴彈和八百多發子彈,飛虎隊當時不僅行動迅捷,同時對居民大樓內的其他市民沒有造成多大騷擾。飛虎隊出動的時候,往往干凈利落,迅速制服疑犯後就把現場交其他警務人員處理,隊員則迅速撤退,因此往往給市民留下威猛而低調的形象。
香港警察的飛虎隊不僅配備精良的武器裝備,在面對極危險的疑犯時還配備優良的德國警犬一同出動,這種警犬不怕槍聲,在槍林彈雨中可以配合制服疑犯,十分神勇。
[編輯本段]【機場特警(ASU)】
機場特警隊的的官方名稱為「機場保安隊Airport Security Unit」,1977年成立,隊員分別由警員到高級督察組成,隸屬機場警區,其主要職責是保障香港國際機場的安全,特別是阻止及在有需要時打擊恐怖分子對機場的襲擊。
機場保安隊的職務包括軍裝巡邏赤蠟角國際機場及其范圍內的建築物、在截獲武器案件中提供協助、以及其它由機場區指揮官指派的保安行動。隊員必須參加每日的體能訓練和每星期的進修訓練,確保有充分的准備應付突發事件。
機場特警隊原本有一支狙擊手隊,在1999年取消。
機場特警隊的槍械主要有:HK公司的MP5A3沖鋒槍,美國COLT公司的AR15自動步槍,比利時勃朗寧的HP手槍,奧地利GLOCK17自動手槍 HK公司生產的PSG-1狙擊步槍。不過2002年後,機場特警隊已經淘汰了「曲尺」(勃朗寧HP手槍)。
機場特警隊在選拔隊員時的要求和SDU選拔的資格差不多。
[編輯本段]【警隊護送組(FEG)】
香港警察的FEG香港警隊交通部的警隊護送組(Force Escort Group,簡稱FEG),專門負責護送各國政要及皇室人員,包括為在香港訪問的國家政要、總統等的座駕領航開路,之前更要做足工夫為各位大人物出入香港策劃路線,責任非常重大。護送組隊員每一位都是摩托車精英,每一次護送行動常保持130至160的高速(市區中會視乎情況減慢)和「箭形」陣式行駛。
港警護送組成立於1976年,直屬於警隊行動處處長。當時港英當局交通部首次以摩托車形式護送當時的港督外出,自此之後,每逢有英國皇室人員或各國政要訪港時,警方都會仿照當時的模式作護送。
目前護送組分為五小隊,分別來自是西九龍、新界北、香港島、東九龍及新界南五區,每區有十名警員。其中以西九龍為主隊,需處理所有護送行動的策劃工作,其餘四區在沒有護送行動時,則需處理一般交通巡邏小隊或特遣隊的工作。
所有護送組隊員都是從交通部挑選出來,每一位都是摩托車精英,擁有一流的駕駛技術,由於每一次護送行動都講求速度及隊形,車速要保持高速(市區中會視乎情況減慢),以盡量縮短封路時間,減少對市民的影響。此外,更要互相配合,確保車與車之間相距一米,以保持「箭形」行駛。
其實FEG的工作性質和警隊中其他的一些部門(像PNC警察談判小組)一樣,在沒有任務的時候都會在原來任職的部門工作,在接到任務後在履行其特別部門的職務,不過在接到任務後,要馬上履行特別職務,要以特別職務為主,例如:一名EU隊員加入了PNC,不過在他巡更時收到PNC任務,這時候他要馬上履行PNC的任務,將手上的工作交給其他EU同僚。而FEG和PNC一樣,都不會因為加入FEG或PNC而升職加薪(絕對不會像加入「SDU特別任務連」或「ASU機場特警隊」即可升職又可加薪),僅僅是一項特別的工作。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每年的PNC和FEG招募中踴躍參加,因為參加這種特別的工作可以記在記錄中,對以後的升職(這里指的是正常的升職)會有所幫助。
他們的BMW RT850電單車在平時也作為巡邏車使用。RT850在全世界都被警察和其他部門廣泛使用
在香港,除了警務處的交通部用其作為巡邏車外,在香港消防處亦用此車作為救護電單車和輕型滅火電單車。
EU【沖鋒隊(EU)】EU(Emergency Unit):一般沖鋒隊的隊員都在PTU機動部隊服務過,不是每個警員都可以加入沖鋒隊,因為沖鋒隊隊員在加入沖鋒隊之前都要受到訓練,因為他們是最先到達犯罪現場撲滅罪行的警員,所以只有在警隊服務4年以上或者在機動部隊服務過的PC才可以加入沖鋒隊。所以沖鋒隊隊員的素質是很高的。每部沖鋒車上有5-6名隊員,一名隊長(為Sergeant警長),4-5名PC(警員Constable),其中一名為便衣警員。
目前EU沖鋒隊裝備的沖鋒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福特公司生產的Transit,而另外一種是梅塞德斯—賓士公司的Sprinter,兩種沖鋒車都是以柴油為動力,具備強大的馬力,而賓士Sprinter還將陸續代替目前正在服役的Transit,之後這些Transit或者退役,或者轉給其它部門(例如輔警,即香港輔助警察)。
其實EU車之所以帶著全套裝備是因為他們會是最先到達案發現場的警員,他們在收到call之後會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案發現場,所以很有可能和悍匪駁火,所以EU車里的裝備很現代化,也很精良,其中除了MP5,M870,頭盔,避彈衣外,還有煙霧彈,路障,探照燈,滅火器,破門工具等裝備,所以EU也就成為市民安全最基層的保障。
西九龍沖鋒隊的總部在西九龍總區油麻地警署。
港島沖鋒隊的中部在港島總區中區警署
新界北沖鋒隊總部在新界北總區新界北警察總部
東九龍沖鋒隊總部在東九龍總區牛頭角警署,也是香港警務處東九龍行動基地
新界南沖鋒隊總部在新界南總區葵涌警署,是香港警務處新界南行動基地
西九龍沖鋒隊總部在西九龍總區旺角警署。有別於其它警區沖鋒隊都部署在各區行動基地,包括西九龍沖鋒隊和西九龍交通部總部都部署在旺角警署。
[編輯本段]【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
「O記」是香港警察隊警察總部「刑事部」的一個「科」,「O記」的正式名稱是「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英文是 Organis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英文的簡稱是「 OCTB 」。
所謂的「O記」,其實是「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的俗稱,因為這個「科」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 「 O 」字,單位內的人員便俗稱為「O 記」……後來廣為流傳,一般新聞報章都稱這個單位為「O記」,再加上這個題材的電影、電視的劇名,使得「O記」這個名稱更為通俗了,很多人只知道這個俗名,不知道真正名稱。
「O記」主要調查復雜的有組織罪案和嚴重的三合會罪行,該部門的人員俗稱O記探員。三合會也可以理解為俗稱的黑社會。香港警察的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匯集各方面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打擊極為復雜的集團式犯罪活動,包括涉及販毒、洗黑錢活動,並確認、凍結和充公涉及罪犯活動的資產。該科定期與中國內地和海外的執法機構聯絡,交換情報,打擊和防止非法活動。
藍帽子部隊【其他特種部門】「藍帽子」:這是香港警察機動部隊(PTU)的別稱,是一支專門應付突發事件的隊伍。一般香港市民看到戴藍帽子的警察出現,便知此事非同尋常。
「紅粉部隊」:是香港女警內部保安連的別名,成立於1992年,由170名女警察組成。它的作用在於對付一些特殊案件,比如處理示威、對付消極抵抗者、排解越南船民中心騷亂等,與男警相比自有優勢。
裝甲車隊:組建裝甲車隊是警方為發揮機動部隊的最大功能,提高該隊在應付天災、人禍等方面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的一個重大措施。該隊成立於1970年,擁有14輛功能多樣的薩拉遜裝甲車和30多名隊員。
此外,香港警局還有數支小特種隊,如打擊海上犯罪活動為主的「水鬼隊」;以保護機場安全為主的「機場特警隊」;以貨運檢查、邊境巡邏、搜捕案犯和證據為主的「警犬隊」;還有以說服和談判為主的「談判專家」等。
[編輯本段]【香港警察的俗稱詞解】
香港警察隊有160餘年的長久歷史,由1842年英國人占據到1997年回歸後,普羅市民對「警察」有很多俗稱,另外在「警隊」內使用的「行語」,亦有「警察」長久以來的「敵人」---犯罪份子以及黑社會人物的次文化,特別在進行犯罪活動時對於「警察」更是有「暗語」,以下是一些次文化「產品」的羅列:
「皇氣」- 對警察一般通俗稱呼,來自回歸前香港警察的「皇家香港警察隊」的「皇家」稱號。
「阿sir」- 對警察一般通俗稱呼,是以前英國人管治留下對長官、教師的專稱。
「花腰」或"花腰仔」- 香港60年代之前的另一個俗稱,本是對警察很古老的稱呼,源自有清一代的廣東三合會的術語,因為以前官衙的衙差腰上是束縛一條顏色布帶。
「差人」- 這是中國對官衙的衙差一個很古老的稱呼。
「差佬」- 這是廣東話對「警察」的一個俗稱,含有貶意,如從事駕駛的士的叫「的士佬」、做廚師的叫「廚房佬」等。
「差婆」- 同上,是對女警警察的俗稱。
「衰人」- 老一輩犯罪份子,最常見的是「打荷包友」(扒手)對警察的污衊稱號,「衰」是他們對被拘捕的「背語」。
「烏龜」-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青少年黑社會對軍裝警察的污衊稱呼,因為著裝警察是戴大蓋帽,看似烏龜的殼。他們對香港海關的執法人員亦污衊稱做「海狗」。
「黑腳」- 上世紀80年代以前,黑社會對軍裝警察的污衊稱呼,因為員佐級人員的著裝警察以前是在小腿戴上一對的黑色帆布「腳綁」,所以稱為「黑腳」,廿年前香港警察取消「腳綁」後,這個名稱已經淘汰。
「卧底」:是長期潛入犯罪團伙內部的警察的別稱,這是為協助破獲棘手案件或大案而設置的特殊警察。目前香港警隊大約有80多名「卧底」潛伏在各類犯罪集團內部,做「卧底」的警員必須出於自願,不能是獨生子,祖宗三代必須清白;「卧底」一般在社會或學員警中招募,面孔必須陌生,「卧底」有多項特殊權利,可以「假戲真做」,功成身退後升級快。
「線人」:是香港警察獲取情報的來源之一。做「線人」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自願者,這類人一般都與犯罪集團有關系;另一種人是被招募的罪犯,戴罪立功。當然 「線人」與警察一般是買賣關系,近年來香港警方每年這種費用高達五億港元。所以在香港有靠做「線人」發家致富一說。
[編輯本段]【武器裝備】
軍裝部門:雷明頓散彈槍、M16A2突擊步槍、士他沖鋒槍和史密夫、威仕遜特種軍警左輪。
偵探部門:(CID):點三八特別偵探型左輪手槍。
機動部隊:點三八史密夫、威仕遜N10左輪、M16A2突擊步槍、雷明頓獵槍、長短管催淚彈槍、木彈槍、催淚噴霧器及催淚手榴彈。
政治部(SB):點三八徑曲特廠特別偵探型左輪手槍。
沖鋒隊:史密夫、威仕遜特種左輪、催淚噴霧器、雷明登散槍、長短管催淚彈槍。
特警隊(SDU):9毫米HP自動手槍、德國NP5型沖鋒槍、美國雷明登N700型連紅外線瞄準器遠程來復槍、帶消音器的NP5D沖鋒槍、震弦手榴彈(Thunder Grenade)
另:現在香港警察配備的新式避彈衣重量只有1.3磅,可抵擋三五七和點四四「密林」型子彈等大殺傷型槍械,價值2000-3000港元。
在交通工具方面,香港警察有兩架UH—60「黑鷹」式直升機,兩架滑輪螺漿雙引擎飛機,一架「島民」式飛機,四架「熒火蟲」訓練機,三架「海豚」式雙引擎直升機。
而在汽車和通訊方面,香港警察的裝備無論是數量還是先進程度在亞洲都是一流的。
『陸』 香港最有名的警署是什麼
(1)油麻地警署,就是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面出現的那個,尤其是早期電影;
(2)好玩地方太多,比如迪士尼、海洋公園、天際100、太平山+杜莎夫人蠟像館、昂平360+天壇大佛+寶蓮禪寺、亞洲博覽館、太空館、星光大道、海濱公園、幻彩詠香江、金紫荊廣場;
(3)旺角、尖沙咀、銅鑼灣,這三個地方是購物逛街人最多的地方;
(4)最著名酒吧街 - 蘭桂坊
(5)置地廣場、太子大廈、太古廣場、時代廣場、SOGO崇光百貨、海港城、The One、又一城、朗豪坊,人多的是時代廣場、SOGO、海港城、朗豪坊。
(6)太多地方,你選幾個然後告訴你。
『柒』 為什麼香港電影裡面警匪都要拜關二爺啊
因為關公最講「忠、義、信、智、仁、勇」。
關公是忠義的化身,過五關斬六將,護送皇嫂千里尋義兄,全終全義,而且武藝高強。
所謂的黑社會以及以前的江湖幫會,是要用義氣來維護幫會的穩定和發展的。所以都拜關公。
香港警察也拜關公:
拜「關二哥」一直是香港警察的傳統,有消息說:香港警察公共關系科將關帝像「請」往灣仔一間廟宇,讓誠心信奉的警員繼續到該廟宇參拜。有資深警務人員表示,警隊新一代的領導層已表示不會鼓勵拜關帝成為指定的供奉儀式,有些警區正考慮「請走」關帝。也有資深警務人員透露,拜關帝不僅是一種傳統,更演變成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及上司與下屬之間一條溝通的橋梁。
有心理專家分析,警隊若果放棄拜關帝,可能會令一向有供奉習慣的警員感覺不舒服:「就好像每人身上習慣帶部手提電話,突然沒有了,心理上會有不安的感覺。」
香港警察拜「關二哥」,寄託了扶正除邪和精誠團結的職業理想。
關公在香港警局面臨著被掃地出門的危險,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悄然之間飄揚過海,在異國他鄉被請上神壇。原來香港回歸前後,很多香港移民通過英聯邦的考試進入英國和加拿大的警察局,於是兩國很多警察局裡都擺上了關公像,這些警察更是將破案成功的原因歸結為拜關公的結果,這讓關公信仰在海外生根發芽,威望大有一路攀升之勢。
由此衍生出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警察為什麼執著而虔誠地信關公?多年一直從事關公信仰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小偉曾就這個問題咨詢過香港警察局,得到的正式答復有兩點,大意為,第一,社會上存在不公和不安,警察代表了社會正義,一身正氣的關公象徵著扶正除邪,第二是警察內部需要團結,關公身上正好具備這樣的品質。可這些似乎還不能說明問題的全部。
「關公」在警察們心中的威望可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胡曉偉研究員介紹說,警察的前身———衙役拜關公,最早始於北宋。這種信仰的形成很重要的原因即在於關公的身份,他當過別部司馬,相當於捕頭,即負責地方治安的官員,關羽忠義的性格特點和傳奇經歷使他到了北宋時逐漸演變成為保佑治安的神,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捌』 跟著港片逛香港,你記憶中的經典香港電影場景有哪些
是說港劇取景地么
油麻地戲院 油麻地警署 廟街 天水圍和深水埗的菜市場 石板街 煤氣燈街 鴨寮街 皇後碼頭 渡海小輪 飛鵝山 大嶼山 大澳 維多利亞港 半山扶梯 高等法院 立法會大樓 中銀大樓
『玖』 香港有哪些曾出現在經典港片里的地點值得「朝聖」
香港,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有一種情懷,這大概源於影響了一個時代的香港電影,占據了很多人的青春回憶。
都爹利街,又名「煤氣燈街」,因這里有全港僅有的四盞煤氣燈而得名。每到夜晚,花崗石階梯上,四盞古老的煤氣路燈亮起,散發著獨特的浪漫氣息。
《金枝玉葉》、《喜劇之王》等一眾TVB影視劇都曾在此取景。
都爹利街上有一家獨一無二的星巴克冰室,裝修採用復古冰室風格,融合了新舊的中西文化,在這里稍事休息,停下來聞一聞過去的市井芬芳,也讓你穿越到舊時空的香港。
『拾』 TVB和香港電影的常見取景地都在哪兒
油麻地警署:阿Sir們永遠的根據地
圖:油麻地警署。
如果你也是被TVB和港片「喂」大的,那麼你就一定對這座藍白色建築有點印象。它就是九龍區最古老警署之一,油麻地警署。這座典型殖民地風格的警署,是絕大部分香港警匪片的取景地,也是廣大TVB迷的必朝聖打卡地。童年必殺劇《陀槍師姐》里英姿颯爽的娥姐就是油麻地警署沖鋒隊隊長,還有之前大火的《潛行狙擊》里有一幕是Laughing哥在油麻地警署的門廊被人埋伏,不知道你還有印象木?不過遺憾的是,作為九龍服役最久的警署,今年5月21日這里舉行了最後一次降旗儀式,自此正式閉所,之後僅作報案中心使用。雖然童年早已遠去,但「到此一游」對廣大的TVB迷而言,都是一種特殊的紀念。
圖:《陀槍師姐》里出現的油麻地警署。
代表作:電影《古惑仔》《無間道》《黑社會》《半支煙》;TVB《陀槍師姐》《談判專家》《潛行狙擊》《學警出更》《真相》
地址:香港油麻地廣東道627號
交通:地鐵油麻地站C出口。沿彌敦道,往永星里前進至眾坊街,轉廣東道口向左轉即到,約5分鍾
TVB辦公大樓:出鏡率最高的「西九龍重案組」
圖:TVB辦公大樓。
「別動,警察!我是西九龍重案組高級督察XX,你涉嫌與一起XX案有關,現在需要你跟我回警局協助調查。」 從小就看TVB的你,一定對這句台詞深有印象吧。從《壹號皇庭》開始,幾乎所有的TVB里的警察都是來自西九龍重案組。雖然香港的確有西九龍警署,但是劇里的西九龍警署大部分取景都是TVB辦公大樓,只不過用PS把徽章P上啦。對於廣大TVB的鐵桿粉絲而言,這座辦公大樓的意義真是非同小可。不過辦公大樓是不對外開放的哦,所以大家只能在外面拍拍照打個卡咯。
圖:TVB里出現的「西九龍警署」。
代表作:TVB《陀槍師姐》《法證先鋒3》《戀愛季節》
地址:香港將軍澳工業邨駿才街77號
交通:在將軍澳車站搭乘新巴797M坐到駿宏街下車,斜對面就能看見TVB大樓了
美都餐室:跨越半世紀的御用拍攝地
圖:美都餐室。
這家開業於1950年的餐室,直至今日,整體的裝潢和內飾都保持了上個世紀中葉的風格。花格瓷磚地板、老式空調和收款機以及瓷磚上動人的鳶尾花,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濃濃的懷舊氣息。身處其中,就彷彿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老香港。這里主打的都是傳統茶餐廳的經典菜式。不過比起吃的而言,大多數劇迷來到這里,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和紀念,食物本身反而倒是其次了。
圖:電影《九龍冰室》里出現的美都餐室
代表作:電影《九龍冰室》;TVB《酒店風雲》《廟街媽兄弟》
地址:香港九龍油麻地廟街63號地下
交通:油麻地站C出口,向右走,第二個路口右轉。
營業時間:10:00-21:45(逢周三休)
電話:(852)23846402
人均:HK$51-100
香港高等法院:律政劇的必備場景
圖:香港高等法院。
除了警匪片,TVB最經典的劇應該要數律政劇了。但凡是看過TVB律政劇的,沒有人不熟悉這里——香港高等法院。作為TVB拍律政劇的必備場景,高等法院也是各大TVB粉的重要朝聖地之一。
圖:TVB里出現的香港高等法院。
代表劇:TVB《真相》《法網狙擊》《突圍行動》《法網狙擊》《壹號皇庭》《律政新人王》《法內情2002》《溏心風暴》
地址:金鍾金鍾道38號
交通:港島線金鍾站下,C1出口,沿金鍾道至紅棉路路步行幾分鍾
Tips:
香港高等法院是可以去旁聽的法院,可以提前在法院官網查好屬於公開聆訊的的案件再去,但注意要保持肅靜,不準嬉戲打鬧,聊天,請關閉手機、照相等設備,在法院區域不準聚集飲食、娛樂及玩滑板。
香港立法會大樓:蒙眼的泰美斯女神
香港立法會大樓
常看TVB律政劇的各位一定對蒙眼的泰美斯女神印象深刻,她左手握著利劍,右手端著天平,高高地站立在立法會大樓的正上方,象徵著法律的公平和正義。作為TVB律政劇常見取景地之一,立法會大樓出現在《壹號皇庭》《真相》等多部TVB劇中。整個大樓仿照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採用了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非常古典大氣,大樓外部還曾經被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跡。
香港立法會大樓
代表作:TVB《壹號皇庭》《真相》《潛行狙擊》
地址:香港中環昃臣道8號
交通:中環站J1出口,步行約350米
開放時間:9:30—13:00,14:00—17:30(逢星期四、、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日及農歷新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半山扶梯:因《重慶森林》而名聲大燥
圖:半山扶梯。
「每天你都有機會和很多人擦身而過,而你或者對他們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他會變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每每想起香港,總會想起這一部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然而這部電影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並非是大名鼎鼎的重慶大廈,而是那個半山扶梯。每每想到王菲從公寓里偷窺梁朝偉搭自動扶梯上班的那一幕,心裡總是忍不住無限感慨。乘著這座樓梯,隨著山路緩緩而上,兩旁的景物緩緩地從身邊流過,滿心都是回憶。
不僅如此,這里還是《原來愛上賊》《棟篤神探》等多部TVB的取景地。每次經過,都讓人忍不住悵然,半山扶梯里,原來藏著那麼多的故事和愛情。
圖:電影《重慶森林》里出現的半山扶梯。
劇代表作:電影《重慶森林》;TVB《原來愛上賊》《棟篤神探》
地址:香港中西區中環半山
交通:中環站C出口循德輔道中直走,遇租庇利街左轉,步行約10分鍾
開放時間:為了方便居民上下半山所需的便民設施,所以一部扶梯在不同的時段做正反單項運行,半山往中環方向為6:00-10:00;反之則為10:20-午夜,
用時:20分鍾
廟街:香港黑幫電影專場
圖:廟街的夜市
想體驗最地道最市井的香港風情?那一定要來廟街。廟街,不僅是許多TVB的取景地,還是很多香港黑幫電影的拍攝御用地。很多香港電影都以廟街為名,講述了發生在廟街的各種故事。但現實中的廟街,似乎沒有電影里這么傳奇。這個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的「平民夜總會」其實只是一條不算太長的的巷子。每天黃昏,街上開始擺滿攤檔,大排檔做起生意,遊客聞聲而來,熱鬧非凡,充滿著濃濃的市井氣。
圖:電影《廟街故事》。
代表作:電影《廟街皇後》《廟街十二少》《廟街故事》《食神》《新不了情》(主演:劉青雲、袁詠儀);TVB《廟街媽兄弟》《學警狙擊》
地址:香港九龍油尖旺區油麻地
交通:①佐敦站A出口右轉往佐敦道,沿彌敦道往旺角方向步行,於甘肅街(三個街口)轉入廟街;②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步行800米。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夜市8:00-次日6:00
蘭桂坊:香港夜生活場景地
圖:蘭桂坊
蘭桂坊反映了香港中產階級的特定生活文化,因此也經常成為港片和TVB劇里反映夜文化的特定場景。夜晚的蘭桂坊是香港最熱鬧、最五光十色的地方,無論是TVB劇里的角色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上班族,都喜歡在收工之後來這里happy一下。《妙手仁心》里的Annie和Henry就經常來這里碰面,上班時他們是有理想有仁心的「白衣天使」,下班後他們也只是談笑風生的芸芸眾生之一。
圖:TVB里出現的蘭桂坊
圖:TVB里出現的蘭桂坊。
代表作:電影《重慶森林》《去年煙花特別多》;TVB《酒店風雲》《妙手仁心》《壹號皇庭》《鑒證實錄》
地址: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附近)
交通:港鐵中環站D2出口,沿戲院里和德己立街往蘭桂坊方向,步行約5分鍾
開放時間:街道全天開放,各酒吧開放時間不同
石板街:與世無爭的「活化石」
圖:石板街
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被稱為香港的「活化石」。這是位於隱藏在中環鬧市的一條懷舊老街,也是一代香港市井文化的縮影。也許因為它的「美貌」和懷舊復古氣息,有許多經典的電影和TVB都曾來這里取景,也因此成為了許多遊客和港人承載懷舊情懷的聖地。《文雀》里就有一個任達華站在這條街上用懷舊相機拍林熙蕾的鏡頭,透過復古的膠帶畫質,你能感覺到一種流淌在歲月里的生活氣息。
圖:《文雀》出現的石板街
。
代表作:電影《龍鳳斗》《無間道》《A計劃》《花樣年華》《十月圍城》《文雀》《色戒》,TVB《女人俱樂部》
地址:中環荷里活道交界至干諾道中環段
交通:港鐵中環站D2出口,轉右直走十多分鍾便可見石板街(石板街與蘭桂坊 相距不過10分鍾距離)
都爹利街:浪漫愛情發生地
圖: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又名「煤氣燈街」,因這里有全港僅有的四盞煤氣燈。每到夜晚,四盞古老的煤氣路燈亮起,照亮整條小街,散發著獨特的浪漫氣息。正是因為這種浪漫,有許多香港電影和超過一半的TVB都曾到這里「報過到」。偶遇、分離、酒後吐真言、破舊重圓、分手,故事總在這里悄然開始,又悄然結束。
圖:《喜劇之王》里出現的都爹利街
代表作:電影《喜劇之王》《戀愛的天空》《金枝玉葉》(主演:張國榮、袁詠儀);TVB《冤家宜解不宜結》《難兄難弟》《妙手仁心》《律政新人王》《珠光寶氣》《歲月風雲》《與敵同行》《法證先鋒》《舞動全城》《戀愛季節》
地址:中環都爹利街,位於皇後大道中與雪廠街之間
交通:中環站G出口,步行約4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