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中景別運用的效果是怎樣的
在電影中,通常使用到的景別有5種:大遠景、遠景、中景、特寫、大特寫,弄明白這些景別,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怎麼選用,以及理解它們的功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電影中景別運用的效果是怎樣的?
1、大遠景
大遠景一般用來表達宏大的場面,像連綿的山巒、浩瀚的海洋、無垠的沙漠以及從高空俯瞰的城市等等。它的畫面有時幽遠遼闊,有時氣勢磅礴,一般節奏舒緩,易於抒情。
在大遠景景別中,畫面有較大的空間容量,環境景物是畫面內的造型主體,而人物僅僅是畫面構成的點綴。畫大遠景畫面的構成則需依靠人物和景物自身的階、明暗關系、激烈動勢、曲線及形體變化來與其它環境造型元素相區別。
這個景別中的表現主體,往往從屬於畫面內所表現的環境。相比之下,這類畫面多是以景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人物則成為畫面中的一個構成元素。景別本身的宏大與主體的微小,使畫面周圍的場景顯得宏偉而威嚴。
2、遠景
遠景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遠景畫面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繪畫藝術中講究「遠取其勢,近取其神」,這一點和繪畫是相通的。
遠景畫面的處理,一般重在「取勢」,不細琢細節。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有時人物處於點狀,故不能用於直接刻畫人物。但卻可以表現人物的情緒,因為影視畫面是通過畫面組接表情達意的,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可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
3、中景
中景是指在有限的環境中表現某一對象的主要部分,能夠表現對象的細節,既可以表現主體,又可以交代環境,同時也有利於表現故事情節及對象之間的聯系等。
就人像攝影而言,中景是指人的腰腹以上(坐姿)或膝部以上(站姿)的景別,用於表現出人物的動作或姿態,以及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中景畫面的主體比全景高大、突出,但由於畫面容納景物的量少,所以在交代環境方面明顯不足,氣勢方面相對弱了許多。例如,報紙雜志用的新聞圖片多數是中景,因為中景構圖不但突出了主體,而且對環境要素也做了適當交代。
4、特寫
畫面的下邊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頭像,或其他被攝對象的局部稱為特寫鏡頭。特寫鏡頭被攝對象充滿畫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觀眾。
特寫鏡頭提示信息,營造懸念,能細微地表現人物面部表情,刻畫人物,表現復雜的人物關系,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見的特殊的視覺感受。主要用來描繪人物的內心活動,背景處於次要地位,甚至消失。
演員通過面部把內心活動傳給觀眾,特寫鏡頭無論是人物或其他對象均能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
5、大特寫
大特寫僅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突出某一拍攝對象的局部。
大特寫鏡頭一個人的頭部充滿銀幕的鏡頭就被成為特寫鏡頭,如果把攝影機推的更近,讓演員的眼睛就充滿銀幕的鏡頭就成為大特寫鏡頭。大特寫的作用和特寫鏡頭是相同的,只不過在藝術效果上更加強烈。在一些驚愫片中比較常見。
不同的景別傳達出相應的情感,應該如何應用、怎麼操作,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如果您想了解學習更多影視行業知識,請持續關注鮮蜂教育-夢工廠學苑系列微課程,快速學習干貨知識!
好了,看到這里,關於電影中景別運用的效果是怎樣的?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景別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② 什麼是景別,拍攝人物時,遠、全、中、近、特景如何拍攝
在攝影和電影製作中,景別是指攝影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同,導致在底片或感測器上呈現的畫面范圍有大有小。當拍攝人物時,根據需要可以選擇遠、全、中、近、特等不同的景別來捕捉不同的情感和場景。
遠景用於展示人物所處的環境,人物在畫面中顯得較小,背景占據了主要部分,這種景別適合表現故事背景或人物與環境的對比。拍攝遠景時,通常使用廣角鏡頭,並將其置於較遠的距離,以便捕捉更廣闊的場景。
全景則展示了人物的全身以及周圍環境,人物是畫面的焦點,但環境也起到了一定的襯托作用。在拍攝全景時,要確保人物的全身都能夠清晰呈現,並在構圖時考慮人物與環境的和諧。
中景著重於人物的中上部分身體,通常從腰部或膝蓋以上開始取景。這種景別可以展示人物的身體語言和表情,同時也保留了部分環境信息,有助於觀眾理解人物所處的環境。
近景更加緊密,通常只包括人物的頭部或臉部。它用於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緒,使觀眾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心理狀態。在拍攝近景時,要注意光線的柔和以及色彩的准確性,以保證人物面部的細節得到清晰展現。
特寫是景別中最為緊密的一種,通常只展示人物的某個部位,如眼睛或嘴巴。特寫可以傳達非常強烈的情感,是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有效手段。在拍攝特寫時,需要保證極高的穩定性和清晰度,同時要注意時機和角度的選擇,以捕捉最富有表現力的瞬間。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不同的景別對於講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至關重要。通過靈活運用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攝影師能夠創造出多樣化的視覺效果,增強作品的吸引力。
③ 攝影中景別的作用有哪些
景別的作用和意義:景別的作用
由遠到近的組合形式,和畫面越來越高漲的情節發展相輔相成,適用於表現愈益高漲的情緒;由近到
遠的組合形式,適於表現愈益寧靜、深遠或低沉的情緒,並可把觀眾的視線由細部引向整體。
1、景別的變化帶來的是視點的變化,它能通過攝像造型達到滿足觀眾從不同視距、不同視角全面
觀看被攝體的心理要求。
觀眾在看電視時與電視機屏幕的距離是相對穩定不變的,畫面景別的變化使畫面形象時而呈現全
貌,時而展示細部;時而居遠渺小如點,時而臨近占滿畫框;從視感知上使觀眾或遠或近地觀看一個物體成為可能。
2、景別的變化是實現造型意圖、形成節奏變化的因素之一。
在電視畫面的造型表現和畫面鏡頭中,不同景別體現出不同的造型意圖,不同景別之間的組接則形
成了視覺節奏的變化。觀眾不僅在畫面時空和視距的變化中感受到了攝像者的畫面思維,而且也以景別跳度、視點跳度的大小、緩急中具體地感受到整個電視片或電視節目的節奏變化。比如遠景畫面接大全景畫面,再接全景畫面,節奏抒情、舒緩;兩極景別的鏡頭組接如全景接特寫,節奏跳躍、急切。
3、景別的變化使畫面具有更加明確的指向性
不同景別的畫麵包括不同的表現時空和內容,實際上是攝制人員在不斷地規范和限制著被攝主體的
被認識范圍,決定了觀眾視覺接受畫面信息的取捨藏露,由此引導觀眾去注意和觀看被攝主體的不同方面,使畫面對事物的表現和敘述有了層次、重點和順序。對畫面景別的調度,實質上是對觀眾所能看到的畫面表現時空的調度。運用不同景別有效地支配觀眾的視聽注意力並賦予被攝主體以恰如其分的表現意義是電視編攝人員的重要創造活動。
景別的作用和意義:景別的意義
1、景別是視覺語言的一種基本表達形式
根據對人的視覺心理的考察,當我們在屏幕上看到任何一個畫面時候,在最初的第一時間內視覺所
發生的第一反應,就是認同、感受到畫面的景別形式,也就是先辨別出這幅畫面是一個什麼樣景別的畫面,其次才會從這種畫面形式范圍進入到畫面內在的如畫面內容、構成結構、造型元素等的觀察、接受、感知和理解分析。
2、景別是畫面空間的表達形式
作為電視畫面最根本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而景別就是一種對畫面空間表
達的描繪與再現。從一個景別所包含的畫面內容和多個景別交替變化排列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相應的畫面空間,想像現實空間形式,產生空間感覺,在頭腦里形成一個三維的視覺概念,進而對視覺心理產生相應的影響。比如當觀眾觀察到屏幕上的遠景全景系列畫面的時候,可以體會到畫面空間的寬廣和包容,這樣視覺感受上的遙遠感覺在他們心理上就會產生距離感、旁觀感、非參與性;而當看到的屏幕形象是近景特寫系列畫面的時候,又會感受到畫面空間的狹小性和非具體性,這樣視覺感受上的接近感覺在他們心理上就會產生親近感、滲透感、參與性。
3、景別是導演和攝像師對觀眾視覺心理的限定
在觀眾觀看舞台劇或者其他現場節目,或者現場節目的參與的時候,觀眾視覺選擇是自主的,在他
們眼裡是沒有「景別」這個概念的。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試圖觀察的對象,不受任何局限。但是在電視畫面中不是這樣的。導演和攝像師通過不同景別的畫面的接續進行敘事和抒情,呈現給觀眾的電視畫面次序是確定的,景別是由創作人員設計安排和選擇的,是不受觀眾控制和主觀意願約束的,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因此,景別是創作者主觀意識的體現,它由創作者施加,限定了觀眾的視覺注意力和視覺心理。
4、景別是畫面造型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畫面節奏變化的方式
觀眾在觀看一組電視畫面時,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畫面所要表達的情感,或者溫婉抒情,或者急切
緊張,或者朴實大方......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創作者通過景別的變化加以表現的。單個畫面根據作品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景別來表達拍攝者的思想,或者大遠景,或者是特寫,從而表達出不同的創作意圖。而當一組連續的畫面相互銜接時,表達的內容則更加豐富多彩,創作者可以通過景別的變化實現畫面節奏的變化,引導觀眾緊緊跟隨創作者的思維,使拍攝內容更具吸引力。這些變化也給拍攝者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要拍攝一個好的作品,在景別的處理上更要仔細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