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節檔電影是「割韭菜」電影嗎有哪些成為了經典電影呢
從大數據來看,春節檔電影大部分都是“割韭菜”電影,例如《澳門風雲》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等,不過在近幾年的春節檔也是出現了一部分經典電影的,其中包括戰爭類的《紅海行動》、科幻類的《流浪地球》和劇情類的《你好,李煥英》。
最後,這幾年春節檔出現的評分高的影片,也就是8.3分的《紅海行動》、7.9分的《流浪地球》、7.8分的《你好,李煥英》,其中《你好,李煥英》還受到了非常大的爭議,很多觀眾不願意承認其是經典影片,不過從這部影片目前獲得的口碑、票房和獎項來說,被稱為春節檔的經典並不為過。
㈡ 中國票房榜排名總榜
第十名 周星馳《美人魚》
周星馳為中國影迷帶來了不勝枚舉的電影佳作,《大話西遊》《功夫》《少林足球》等電影都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電影。
但令人驚奇的是,他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卻可以算得上是他口碑最差的一部電影。2016年,當還周星馳電影票的呼聲水漲船高之後,《美人魚》在上映後票房狂奔,取得了33.91億元的票房好成績,也讓星迷們得以完成還電影票的夙願。
第九名 陳思誠《唐人街探案2》
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面世給了觀眾們很大的驚喜。這也讓第二部推出的時候得到了觀眾們大量的期待。
不過,《唐人街探案2》的高票房和同時期電影的不佳口碑表現也有不小關系。
2018年春節,《捉妖記2》在上映前三天可謂風卷殘雲,收獲了十幾億票房,排片率更是超過了40%。同一檔期,除了《唐人街探案2》外,還有《紅海行動》《女兒國》《熊出沒》等多部電影上映。
㈢ 請問哪兒可以看捉妖記2呢
你好
捉妖記2你可以到各大影城進行觀看,例如萬達等。在APP上進行購買電影票或者直接去實體店購買。另外還可以關注某些微信公眾號進行觀看。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㈣ 上映時間最長的電影是哪部
1輝煌的人生
講述一個義大利普通的六口之家從1966年到2000年間的風風雨雨生老病死。
這部電影放映時間雖長,劇情卻高潮迭起、精彩至極,在巴黎上映時更創下了連演一年的記錄。
這部電影是43200分鍾720小時,30天零一個月。導演威爾伯里當了20多年的導演,他想在退休前做出一個開創性的舉動,拍出史上最長的電影。目前,《大氣》正在拍攝,計劃在2020年上映。
㈤ 《祖宗十九代》排片少得罪誰郭德綱的回應是什麼呢
春節賀歲檔不可謂不給力,到現在已有三部電影破十億,先是《捉妖記2》的強勢登頂,再到《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的後來居上,都賺的是盆滿缽滿。只是初次當導演的郭德綱,似乎與這一切都毫無關系,《祖宗十九代》票房非常慘淡,剛剛才抵近億元大關。
從《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票房的逆襲,著實讓人看到了電影的新希望,觀眾不再會一味地為爛片買單,質量終究會成為決勝的關鍵。相信郭德綱並不會為失敗所打倒,就像當初叩開相聲緊閉的大門,繼續為觀眾帶來新的突破,和不同的看片體驗,打臉這事一次就好。
㈥ 捉妖記2這樣一部大爛片,為什麼還要花這么大的成本做
賀歲檔歷來是電影的「必爭之地」,再爛的片子,只要擠進賀歲檔就有機會大撈一筆。不信你就去電影院感受一下,初一到初三的電影院場場爆滿,電影票好像「不要錢」一樣。受大盤影響,這個檔期的電影都嘗到了甜頭,最大的贏家要屬《捉妖記2》,首日就斬獲5.55億票房,刷新了《戰狼2》4.26億的單日票房數據,打破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紀錄,很快突破十億領跑賀歲檔。
這一串數據是不是閃瞎眼?這與《捉妖記2》全方位的營銷手段脫不開關系。其中最大的手筆當屬央視春晚前的黃金倒計時廣告,費用據說高達一個億。其他廣告更是密集轟炸,從麥當勞合作的漢堡,到各大平台的植入廣告,胡巴這個白蘿卜精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甚至農村的牆面都刷上了它的「洗腦式」廣告。《捉妖記2》光合作授權的品牌就不下六十個,簡直是史無前例的跨界營銷。有圈內人估計,《捉妖記2》的營銷費花了有兩個億,這都夠拍一部電影了。
花這么多錢可不只是賺吆喝,片方這次的野心不僅是票房,更有意將《捉妖記》打造成系列IP。這個套路並不新鮮,好萊塢打造的漫威系列,老牌的迪士尼系列,哪個不是金字招牌?那麼,打響第一炮的《捉妖記》,能創造這樣的神話嗎?這就得問問電影的口碑和觀眾的看法了。
截止發稿前,《捉妖記2》的豆瓣評分已經降至5.3分。網友評論批評的聲音較多:劇情主線不知道是什麼,故事零散,笑點尷尬,第一部建立的世界觀沒有得到進一步完善,定位是合家歡式的喜劇,但故事偏於低齡化。而正面評價則無外乎這幾點:適合帶孩子看,有笑點有淚點,李宇春讓人驚喜,最大的贊美大概就是胡巴很萌。但是,光有萌恐怕是不夠的。
電影史上,能拍成系列的都有其制勝法寶,以及精準的觀眾定位。比如《速度與激情》連拍八部,靠的是激烈的大場面,令人血脈噴張的飆車、打鬥的場景,定位的觀眾人群是喜歡刺激的年輕人。《迪士尼公主》系列,有精美的特效和音樂,浪漫經典的故事,熱愛童話,追求視聽效果的人都會喜歡。野心勃勃的《捉妖記》有什麼呢?論製作,只能算二流,妖怪設計得除了萌外,簡陋得就像個白蘿卜,只能滿足少女和小孩那顆萌化的心,這樣簡陋的製作大概能省下不少經費吧。論故事,老套的親情故事並沒有拍出新意,更談不上輸出文化價值。論演員,梁朝偉的名氣能將觀眾吸引進電影院,下次再換一個消費?
一部成功的電影,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精彩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再好的營銷也要建立在精良的製作水準之上,否則就是對電影市場的污染,何況沒有口碑做基礎,票房也無法持續走高。在拿到開門紅之後,《捉妖記2》單日票房現在已經跌到第三位,被《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反超,總票房也掉到了第二。據貓眼平台預測,《捉妖記2》的總票房最終會達到21億左右。按照這個數據,去掉影院和其他分賬,片方只能拿不到8億,而電影投資就高達9億,難道還要賠錢?
㈦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大年初一電影觀影人次比去年同期少近900萬,為啥沒人看電影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的春節檔,我國電影市場依舊是全球第一大票倉,國產電影依然是同檔期的票房大片,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不和別人比,只和我們自己比,通過對比,今年的春節檔和去年的春節檔我們不難發現,觀影人次減少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根據粗略統計,春節檔頭三天觀影人次減少了2766萬,這種斷崖式的減少對整個電影市場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是應該引起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的,這可不是小事。
觀影人數的減少,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些地方影院沒有完全開放,但,這只是很小的因素,不是主要因為,因為大年初一全國的排映場次比去年大年初一多了好幾萬場,也是破了紀錄的,但是,觀影人次還是下降了,所以,疫情不是觀影人次減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春節檔類型電影中,合家歡等題材的電影偏少,一家老小能夠一起去看的電影選擇不多。當然,觀影人次減少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票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