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萊塢標准電影劇本模式
在三幕式理論中,電影被分為三部分——開頭、中間和結局。
【第一幕】
電影的第一幕分為這樣幾個部分:
開場畫面:開場的第一場戲,或者是第一個畫面,決定了電影吸引力的大小;
鋪墊:在這一部分,需要交代人物身份背景、人物關系以及大環境;
推進:也被稱為催化劑:主人公平靜的生活被一個意外打破,故事發生了第一個矛盾;
主題呈現:或者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場戲,但是你要交代給觀眾,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
爭吵:第一個矛盾發生之後,人物們彼此爭執,故事向角色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下去。
【中間】
電影的中間部分,是整個劇本最長的一段。這里需要引入一個概念——情節點。
劇本的情節點,即是區分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的兩個時間。另外,在劇本的中間部分,也就是整部電影最中間的地方,需要一個最大的事件,也就是「中間點」。
舉個例子,在《泰坦尼克號》中,第一個情節點是羅斯跳海被傑克救下, 兩人相識。中間點是撞上冰山,整個電影的走向就此改變。第二個情節點是沉船, 羅斯與傑克一同准備迎接死亡。
在中間點之前的第二部分,我們稱之為「游戲時間」,這往往是整部電影最吸引人的部分,也相對輕松。角色們經歷許許多多有趣的事件,走向我們未知的未來。
而在中間點,他們將迎來一次「偽勝利」。在這里,角色和觀眾們一起鬆了一口氣,好像一切都結束了。但是很快,幸福的錯覺就會被打破,一件意外忽然發生,導致「氣氛驟然緊張」,角色們瞬間跌入深淵!
中間點之後的第二部分,被稱為「壞人逼近」。在這個部分,大
BOSS 終於出現,並且殘酷的折磨我們的主人公們。主人公在痛苦中掙扎,同時內部會發生矛盾,團隊分崩離析,一切似乎都無法挽回。
這之後,就是「一無所有」時刻。這段時間可長可短,但在這個時候,角色們失去了一切希望,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失去了自己所珍視的一切東西。他們會迎來「靈魂黑夜」。
「靈魂黑夜」往往是很短促的一瞬間,就像《泰坦尼克號》中羅斯乘坐救生艇離開沉船,傑克絕望地與她分別一樣。這是角色最痛苦的時候。一個簡單的劇作技巧就是,在「靈魂黑夜」時刻 殺死一個角色,可以讓觀眾們達到情緒的最低點。而只有到達最低點,在結局的高潮到來時,才能夠爽的徹底......
《救貓咪》中有一個例子,如果在「一無所有」時刻,你沒有角色可以死 亡,那麼就提供給觀眾一種死亡的隱喻,比如收到一封信告訴主角他的姨媽掛了。這當然是一句玩笑,但是效果很明顯,就是當觀眾察覺到「死亡」的訊息時, 無論之前的情節有多麼熱鬧歡樂,到了這一刻也就是「一無所有」時刻都會沉靜下來。這是為了結局的高潮服務的。
【結局】
但是故事沒有結束,我們很快就會迎來第二個情節點,以及整個故事的結局。,接下來就是第二個情節點,也就是引起結局的大事件,這個「第二個情節點」,是整個故事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因為角色已經「一無所有」,因此依靠角色本身,已經無法對抗邪惡力量,無法走向最終勝利,否則就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那麼主角怎樣翻盤?故事怎麼才能結束?
這里需要引入AB線的概念。
【主線&副線】
AB 線,顧名思義,就是A 線索與 B 線索,也被成為A 故事與 B 故事,中國傳統小說中習慣稱為主線與副線。
副線在主線故事的第二幕結束時結束,在第二個情節點匯入主故事,推動主故事中的主角繼續行動;
主線故事在第二幕結束時結束, 在第二個情節點匯入副線故事,主線角色放棄自己原本的目標,幫助副線故事中的角色完成副線故事。
仔細分析《冰火》中蘭尼斯特家族的故事線,我們會發現這幾乎是一條反向的史塔克家族線,兩條線索相互排斥,但當他們產生交集的時候,必定會有改變整個故事走向的大事件發生。(AB線交織的點)
【偽失敗(負成長)】
「偽失敗」是什麼呢?就是與「偽勝利」截然相反的硬幣的另一面。角色在中間點沒有迎來勝利的曙光,反而跌入了失敗的深淵。在這里,一切外部、內部因素都在向角色施加壓力,讓角色看不到光明的希望。是不是很像「一無所有」時刻?沒錯!「偽失敗」就是提前的「一無所有」和「靈魂黑夜」。
「偽失敗」也是好萊塢劇作法中的一種,但是並不常見,大多數採用「偽失敗」作為中間點的電影是傳記片。因為在經歷「偽失敗」之後,角色已經不可能再失去更多。因此在之後的「壞人逼近」段落中,角色反而會是一馬平川,一步步走向最終的勝利。
由於採用了「偽失敗」替代了「偽勝利」,因此這個角色在之後的走向會是逐步向上的,但是在第二個情節點之前,角色必須經歷一些波折,否則將毫無戲劇矛盾。剛才已經解釋過,「偽失敗」其實就是用「一無所有」時刻替代了「偽勝利」的中間點位置,因此,在原本應該是「一無所有」時刻的地方,角色將經歷一次「偽勝利」,之後再被從高高在上的勝利喜悅中打落下來!
「偽勝利」和「偽失敗」是硬幣的兩面。你可以調換他們的位置,但你永遠無法擺脫經歷這兩次轉折點的命運。
所以,在《冰火》第六卷中,當其他角色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時,提利昂反而會迎來自己人生的最高點。然而切記,這是一次「偽勝利」,當提利昂沉浸在夢想成真的幸福中時,一次意外會將他擊潰,而這時,他才能夠真正做到迎接結局的准備。
② 電影劇本格式及
電影劇本格式及範文
文字形式的電影劇本實際上是三種情況:
1、電影劇本("電影文學劇本"):編劇完成
2、分鏡頭劇本:導演完成
3、完成台本:場記記錄完成
我們所講的電影劇本都是指第一種情況,即由編劇完成的劇本。
一、電影劇本的幾種寫作格式
1、文學劇本式:
特點:可讀性強(文學作品的可讀性);
缺點:電影感弱。
例1、"春天,踩著濕淋淋的步子來到了。"
以上"例1"文學性強,可讀性強,充滿詩情畫意。可是,導演分鏡頭時,卻不得不作以下的工作:
①、刪掉許多純屬於文學的、視聽語言無法表現的內容。
②、重新用視聽語言表現那些可以表現的"詩情畫意".
故這種電影劇本一方面要使導演費較大的精力去分鏡頭,更重要的是,使編劇在劇本階段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電影思維上。
這樣做的結果:既影響了劇本作為電影劇本它的藝術質量,同時也會妨礙你的劇本的成活。
2、格里葉式
優點:電影感強;
缺點:可讀性弱。
例1、《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開頭):
"開始是一陣猝然響起的浪漫、熱烈的音樂,這音樂就象我們在某些帶有強烈的、激動人心的高潮的影片結尾時所聽到的一樣(這是一個由木管、銅管和弦樂等等組成的巨大的交響樂團演奏的)。片頭字幕是常規的樣式:人名等等都是用樸素的字體寫成,黑色的字體後面襯著灰色的背景,或者是白色的字體後面襯著灰色的背景;這些名字或者一組一組的名字都鑲在方框內,框子按照一種正常的`甚至是較為緩慢的節奏,一個接一個在銀幕上出現。
這種努力是應該肯定的。
但是作為編劇來講,這樣做有以下不利之處:
①、可讀性弱,不單指一般人的閱讀,主要是指描寫太細、太繁瑣。以至妨礙了導演、製片人抓住主要情節,主要人物。
②、不利於導演為影片作出他的貢獻。電影主要是編劇、導演兩個人的事。
這些同樣會妨礙劇本的成活。
3、日本式
優點:電影感強,讀性強(電影的可讀性)
舉例:
《 啊,無聲的朋友 》 編劇:鈴木尚之(日本)
1、滿洲曠野、夜(1944年)
貨物火車在遠方行駛。火車頭的前燈和車尾乘務員室的尾燈幻影般地移動著。
2、滿洲曠野、夜
火車在黑暗中賓士。
3、滿洲曠野、夜
隨著尖歷的汽笛聲,火車頭迎面而來。
前燈刺目的光芒。
火車在轟隆轟隆的車輪聲中掠過畫面。
綿延不絕的黑色貨車車皮。
4、同上
一節黑色油漆已經剝蝕的車身,滿洲鐵路的標志和車號的數目字在星光下隱約泛出白色。
車門微開著,車廂里黑暗無比。
單調的車輪聲。
尖銳短促的汽笛聲。
單調的車輪聲。
5、車廂內
軍曹松本在黑暗中點名的聲音。
重疊著其他分隊長點名的聲音。
……
百瀨點火抽煙,他的臉在黑暗中顯現。
百瀨深深吸了一口煙後,把香煙遞給旁邊的吉成。
吉成的臉在香煙火星中閃現。
香煙在十三個分隊隊員之間依次輪轉。
……
小隊長的聲音:"哪個在抽煙?不準抽。"
……
松本把香煙在靴上擦熄。
松本:"大家都睡吧。"
民次痛苦地喘著氣。
6、上海陸軍醫院病房,日
民次躺在角落裡的床上,獃獃地凝視著屋頂。
……
二、電影劇本的寫作格式
一個合格的電影劇本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可視性強,用畫面敘事。
"電影劇本究竟是什麼?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 悉德。菲爾德
2、畫面力求具體,避免過於籠統。
3、努力運用聲音元素。
不要過多地寄託於錄音、或導演,聲音應該體現在劇本階段。
4、文字清爽、干凈。
文字著重表現影片中主要的影像、聲音、剪輯的內容,不拖泥帶水,不過多文學上的修飾。
5、以場分段,以場景來劃分文字的自然段落。
6、注意"段"與"段"之間的"轉場處理".
舉例:
《約會》 編劇:石森史郎
①、公園 傍晚
……
螢子獨自坐在長凳上等待著。她的臉隨著列車的汽笛聲和列車猛進的隆隆聲逐漸擴大到幾乎占著整個畫面。
②、野外 夜
列車向北駛去、透過車窗露出的燈光劃著一條水平線。
③、列車車廂過道 夜
幾個要下車的旅客帶著怕冷的表情從車廂里走出來。
…… (列車停,一男人上車)
列車開動
男人的腳走進車廂。
④、車廂里 夜
男人的腳在通道上走來。
……
7、每段開頭註明場號、地點、時間。
如:
22、長安街、晨
23、李芸卧室、晚
8、不用或少用專業電影術語
主要是區分"分鏡頭本 ","分鏡頭劇本"讓導演去干,其實全是電影思維,"不戴領章、帽徽的解放軍".
上面"轉場"的例子是剪輯,我們可再看
③、車廂過道 夜
男人的腳走進車廂。
④、車廂里 夜
男人的腳在通道上走來。
它停了一下……但又走進來。
腳步又停住了,一個身子沉重地在一個空座位上坐下。腳上的皮鞋尖碰到了對面座位上的一個婦女的栗色皮鞋。
那雙女皮鞋避開了男人的皮鞋尖。
在女皮鞋旁邊,有一雙落後於時代的低跟皮鞋,看上去樣式雖然老,卻是即堅固又實用。
附近的座位上,傳來了笑聲。
那邊是四個登山打扮的年輕人,圍坐著正在打麻將。高興的歡呼聲、悔恨的喊叫聲,此起彼落。
這邊是一個旅行團,佔住了車廂的一角——大概都是些農婦……張開嘴可看到黃金或白金的全口假牙,她們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吃個沒完。
發著耀眼的閃光的嘴
絮絮叨叨說個不停的嘴
狼吞虎咽的嘴
一個少年看著出神的臉。
《 啊,無聲的朋友 》
編劇:鈴木尚之(日本)
1、滿洲曠野、夜(1944年)
貨物火車在遠方行駛。火車頭的前燈和車尾乘務員室的尾燈幻影般地移動著。
(景別、光,【括弧內的內容系引用者所加,提示該段文字中所提供的主要視聽內容。】)
2、滿洲曠野、夜
火車在黑暗中賓士。 (一個新的機位和景別)
3、滿洲曠野、夜
隨著尖歷的汽笛聲,火車頭迎面而來。 (聲音、角度)
前燈刺目的光芒。 (光、角度、景別)
火車在轟隆轟隆的車輪聲中掠過畫面。 (景別、角度、聲音)
綿延不絕的黑色貨車車皮。 (鏡頭的長度)
4、同上
一節黑色油漆已經剝蝕的車身,滿洲鐵路的標志和車號的數目字在星光下隱約泛出白色。 (跟移、景別)
車門微開著,車廂里黑暗無比。 (跟移、景別、光)
單調的車輪聲。 (聲音)
尖銳短促的汽笛聲。 (聲音)
單調的車輪聲。 (聲音)
5、車廂內
軍曹松本在黑暗中點名的聲音。 (轉場車輪聲接點名聲、光)
重疊著其他分隊長點名的聲音。 (聲音)
……
百瀨點火抽煙,他的臉在黑暗中顯現。 (景別、光)
百瀨深深吸了一口煙後,把香煙遞給旁邊的吉成。 (景別)
吉成的臉在香煙火星中閃現。 (景別、光)
香煙在十三個分隊隊員之間依次輪轉。 (移、光)
……
小隊長的聲音:"哪個在抽煙?不準抽。"
……
松本把香煙在靴上擦熄。 (景別)
松本:"大家都睡吧。"
民次痛苦地喘著氣。 (景別)
6、上海陸軍醫院病房,日
民次躺在角落裡的床上,獃獃地凝視著屋頂。 (轉場民次接民次、景別)
——《榮譽》 蘇牧
③ 劇本包括什麼
劇本的內容都包括什麼?
寫劇本如設計房子,無定論,無局限,可千變萬化,卻有技巧和經驗。凡名人銘言或庸人俗談,不可不信亦不當全信。最終要從名家的劇本里看名堂,從自家的劇本里看差距。莎士比亞時代並沒有如今這多條條框框,莎翁之劇至今仍百演不衰。
其實作劇是實驗。猶如小說是理論科學,戲劇乃實驗科學。小說寫得楚楚動人,完美無缺,印出來也就罷了。戲劇則不然,無論寫得多麼出色,都要經過導演,演員,經過服裝,舞美,音樂,在舞台上耍出幾十個回合,經了觀眾的反應,改寫,改寫,改寫。一部好的劇目至少要改寫一年至幾年。如此而言,任何關於劇本寫作的書,都不是聖經,不能盲目照搬,其條條框框,皆經驗之談。但凡經驗,乃局部經歷的疊加,都有見樹不見林的時候,故此可學習而不可信仰。一切要為我所用,隨時准備打破格式,推陳出新。
但是有些基本原則還是要知道,猶如房子有柱有梁,要承重穩固。因了劇團要花許多錢,用許多人,用一兩個月的寶貴時間,在你的劇本上排一部戲,就像房地產商根據你的圖紙蓋房子。劇本不好,勞民傷財至極。演員導演多年的訓練,用來演您寫的戲。觀眾花了許多錢,老老實實地坐在黑房子里,一動不動地坐上兩個小時。這非常違反人的常態,也就要求您的劇目給觀眾以足夠的享受,教他覺得這值得他的犧牲。在北京,觀眾要早早吃飯,不然就是餓了肚子,坐很遠的車,找到你的劇場。忍受這所有的折磨,來看您的戲。您就必須要讓觀眾享受,讓他感覺所有的犧牲是值得的。而且,下次會做出更大的犧牲來看您的戲。
您的每一個字都會蠶食別人許多的血汗和金錢。每時每刻都要想,這個字值得嗎?
劇本的內容:
1。人物:跟沖突有關的主要角色。
2。主題:關於什麼?一定是關於一件值得的事情。
3。結構:故事在舞台上表現的整體設計。
4。沖突:戲劇的動力。
5。舞檯布景:視覺內容
6。潛台詞:角色的話要適可而止。
7。思想意識:你自己的觀點和價值。
8。聲音:作為劇作家,你自己特有的聲音
在繼續寫下去之前,想要作幾點說明:
其一,在國內看的劇目不多,但卻看到些許問題。劇裡面水分略大,加之劇本技巧不足,總叫人不耐煩,有些真真地浪費演員。
其二,偶然寫出「戲劇不是藝術」的話,引起不同觀點。這其實很好,硬幣沒有不同的兩面,就一定是假的。如果你曾經為飯碗擔憂過,就明白,戲劇其實是一種行業。就像餐飲是一種行業,旅行社是一種行業,IT是一種行業一樣。要首先扎扎實實地當行業來作,才有藝術的沃土。
其三,自己覺得,劇本是文學裡面最不需要「造詣」和教條的寫作形式。看在戲劇裡面作久了,有造詣的劇作家,寫出東西來就難於深入現實,而生活里經驗豐富的業余寫手,有深入社會的感受和體會。稍稍懂得劇本的基本知識,就能寫出動人的本子來。中國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引人入勝而動人心弦的劇本。
於是早就有寫點什麼的慾望。原想翻譯一本關於劇本寫作的書,但每一本都大有自己不贊同或同中國實際有差距之處。於是就到處翻開來參考,夾雜自家的感覺和想法,胡亂的寫出來。
—————————————————————————————————————————————————————————————————
在所有的元素中,我首推人物。因為戲劇與小說不同,小說是以文字面對讀者,戲劇是以人物同觀眾交流。戲劇可以不要劇本,有了演員,有了觀眾,就有了戲。戲劇裡面的人物,或可愛,或可恨,或令人討厭,都要同觀眾不但有故事情節上的交流,同時還要有感性或是理性上的交流,更要讓觀眾有所感覺,讓觀眾沒有什麼感覺的角色就像小說里的廢話。劇本裡面,文字不是語言,劇作家要用人物來講故事,人物才是劇本的真正語言。小說要用文字栩栩如生,詳詳......>>
劇本包括哪些部分?
劇本的寫作
劇本的創作者--劇本的創作者叫做編劇,或尊稱為劇作家
劇本的內容---劇本主要由人物對話(或唱詞)和舞台提示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說話時的動作,或人物上下場、指出場景或其它效果變換等。
劇本的結構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元雜劇以「折」為單位,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
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 *** 、再 *** 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如「佳構劇」。
劇本的分類--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 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 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電影劇本: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在小說中,所有的行為動作都發生在人物的頭腦中——在戲劇性行為動作的「頭腦幻景」之中。在戲劇(舞台劇)中,行為動作和故事線則發生在舞台前拱架下面的舞台上,而觀眾是第四面牆,偷聽舞台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語言來交談他們的希望、夢幻、過去和將來的計劃,討論他們的需求、慾望、恐懼和矛盾等。這樣,戲劇中的行為動作產生於戲劇的對白語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頭講述出來的文字。電影則不同。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它把一個基本的故事線戲劇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圖像、畫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膠片;一個鍾在滴滴答答地走動、一個窗子正在打開、一個人在看、兩個傢伙在笑、一輛汽車在彎道上拐彎、一個電話鈴在響等等。一個電影劇本就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它象名詞(noun)——指的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
所有的電影劇本都貫徹執行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個視覺媒介,它是把一條基本的故事線加以戲劇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如果我們拿來一個電影劇本,把它象一幅畫那樣掛在牆上來審視,那麼它看起來就象下面那個圖表。
什麼是劇本
劇本,一劇之本.劇本分為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兩大類.其中文學劇本是編劇要寫的,分鏡頭劇本是導演要完成的.作為一個編劇,只需要提供文學劇本.
而文學劇本可以說是導演的素材,有了文學劇本,導演才能根據它來完成分鏡頭劇本,拍攝電視劇或者電影.
文學劇本的主要構成是有對白和動作.對白不用說了,動作是指人物要完成的事件.這里要注意一點,無論對白或者動作只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動事件的發展,一是要表現人物性格.
電視劇劇本也有分類,比較正劇,情景喜劇.如果是45分鍾,劇本的字數大約1萬5,如果30分鍾,則有8千就可以.
參考資料:別人說的
劇本一般包括什麼和什麼
劇本一般包括【情景】和【活動 】
情景是指背景以及場景等
活動指對話動作等
劇本的類型有哪些?
劇本的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 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 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償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
劇本有什麼特點?
文學劇本特點及寫法........
劇本是以代言體方式為主體,表現故事情節的文學樣式,戲劇演出的文字依據。在文學領域里,它是文學作品的一種特殊體裁。在戲劇實踐領域里,它是戲劇活動的基礎和起點。是以劇中人物的對話、獨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組成的。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場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圍內。小小的舞台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後…… 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台上展現。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幕」指情節發展的一個大段落。「一幕」可分為幾場,「一場」指一幕中發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2.反映現實生活的矛盾要尖銳突出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台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 *** 和結尾四部分。演出時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 *** ,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 部分也是編寫劇本和舞台演出的「重頭戲」,是最「要勁」、最需要下工夫之處。
3.劇本的語言要表現人物性格
劇本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說明兩個方面
劇本的語言主要是台詞。台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個人情感和願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台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台詞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性格。因此,台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台表演。
舞台說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台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發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弧(方招號或圓括弧)括起來。
④ 劇本的分類,各自的特點、作用。
分類:
按照 劇本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動畫劇本,微電影劇本,微動漫劇本等,小說劇本,相聲、小品。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所以在戲劇創作中,劇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應該在劇本的創作中處理好劇本的文學性和舞台性。因為戲劇演出才是最終目的。沒有演出和觀眾的戲劇談不上是戲劇。
特點:
一部較長的劇本,往往會由許多不同的段落所組成,而在不同種類的戲劇中,會使用不同的單位區分段落。在西方的戲劇中,普遍使用「幕」(Act)作為大的單位,在「幕」之下再區分成許多小的「景」(scene)。中國的 元雜劇以「折」為單位, 南戲則是以「出」為單位,代表的是演員的出入場順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創造後,將「出」改為較為復雜的「出」。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
條式結構
眾所周知,傳統的戲劇結構是根據主題、人物性格來組織戲劇沖突和安排情節的一種藝術手段。它是戲劇創作的重要一環,是按照戲劇規律來結構劇本的。由於生活本身是有節奏有規律向前發展的,反映在戲劇沖突上的結構必然形式一條由沖突動作所引起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亦即啟承轉合的情節鏈,而且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種結構的特點,表現在分場上。整個戲就是一場一場的戲組成的,若干場戲組成全劇,而且每一場有一個小高潮,若干個小高潮形成大高潮。 傳統的戲劇結構,既然是以戲劇沖突的發展為依據,又少不了沖突對立兩個方面貫穿經絡的對立人物和一個中心事件。因此,它是縱向發展的,不妨稱之為條式結構。
團塊結構
團塊結構, 顧名思義,它的情節是橫向發展的,是同縱向發展的條式結構大相徑庭的。它幾乎全劇沒有明顯的大高潮,因為它不是以外部沖突為依據,而是依據人物意識活動進行結構的。還有一些劇作,全劇沒有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也沒有比較完整的情節。更看不到沖突對立到底的人物。有的只是幾個生活片斷或幾組不規則的情節。這些劇作,在場景之間毫無因果依存關系,在結構上顯得很不規則,然而它又「形散而神不散」,段落之間卻具有十分講究的必然內在聯系。通常都不分場和幕,所以稱其為無場次戲劇。這是由不同題材內容和不同作家的構思所形成的。
團塊結構,當前流行的有如下兩種形式:
1、散方式結構。這種戲劇結構類似文學的一種 體裁——散文的結構形式。這類劇作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高度集中的矛盾沖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展開,又自然而然地結束。它不僅強調生活的紀實性,而且強調情感的真實性,偏重於抒發人物的真實情感。它寫事寫人只選取幾個看似零散的側面,但卻能做到「 形散而神不散」。這類劇作的結構特點之一是場與場之間沒有必然的依存關系;特點之二是沒有強烈的高潮和結束;特點之三是沒有完整的的故事情節和一個中心事件;特點之四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時序橫向發展,很少用「閃回」,屬於時序結構。
2、心理結構。這類劇作的 戲劇結構就是依據人物的意識活動來進行結構的一種形式。它在敘述方式上不同於條式結構,也不同於散文式結構,後二者一般均按時間順序進行。心理結構則是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把過去、當下和未來相互穿插起來進行。所以也叫時間交錯式結構。它的特點:其一,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物內在感情的剖析,以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它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沒有激動人心的矛盾沖突,更談不上一浪高過一浪的戲劇高潮。甚至連時間順序也不規則,更多的是人物意識活動。其二,追求敘述上的主觀性。把現實和過去交織起來,以此進行布局和剪裁。 這種結構之所以不遵循時間順序,把如今和過去互相穿插起來,並能讓觀眾理解,是依據了這樣一條原理:人物心理活動(回憶、聯想、夢幻等)是不受 時間、空間約束的。
作用:
本創作歸屬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 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各省直轄市主管部門備案部門申請登記,數字作品形式的著作權歸屬也可以通過各各種協會自辦的第三方登記中心或有可信第三方支撐的能夠證明作品備案存證時間的機構,也可以選擇融合和集成各種數字版權技術和權威時間戳 公證處公證郵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支撐的支持的 大眾版權認證保護平台 進行自主存證和首次發布智能認證,取得作品歸屬權初步證明,需要時,通過司法鑒定,增強證據的法律效率是核心保障。這種方式很多歐美國家盛行多年。
格式:
每個場景都以這樣的格式:
第 N 集
場景1, 地點:( ……)時間:(…… )天氣(環境):(……)
該場景內的情節簡要說明(200字以內):(……)
角色名字:(可以用粗體也可以用斜體,但要統一): 如下文: -奔翔-
[動作說明] (動作說明需加大括弧),如果可以需要突出主觀鏡頭或客觀鏡頭,在動作說明前如果是角色的動作,則需要在動作說明前將該動作內的主要角色動作置於動作說明之上。
如:-奔翔-
[鏡頭里出現一雙大大的腳。鏡頭向上仰視,顯出主人公大大的形體,身著西服裝束,手提著小小的公文包。保持鏡頭平行後移,以主人公的動作表示他在行走。]
對話:對話格式為:奔翔:對話內容
如需特殊說明,可在對話後用「[ ]」加動作。
其他說明:每一頁代表動畫片的1分鍾,不管這頁長與短,到下一分鍾全部換頁。
注意事項:對話不能書面語言,需要富有幽默,對於劇本,若沒有對白也要讓觀眾看明白說什麼。
⑤ 電影的劇本結構形式有哪些每一種舉一個例子簡要說明
戲劇式
戲劇式劇本主要按照劇情的沖突來結構,一般按順時序發展劇情,有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等幾個部分。戲劇式結構致力於表現人物的外部沖突。這種沖突主要通過語言和行為兩個方面來表現。
心理式
心理式結構也被稱為時空交錯式結構。心理式結構以主要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為結構的線索,表現為時空交錯的自由,它往往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用回憶和倒序(閃回)的方式,把過去、夢幻、現在甚至未來自由地交織在一起。
散文式
散文式結構不追求情節的完整性和情節發展的因果關系,也沒有很強的戲劇化沖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較為寫實的手法記錄下來。
解構式
解構式結構是後現代主義文化在電影藝術領域的一種表徵。這種結構不求完整,甚至有意地自我解構和顛覆。
⑥ 劇本的標准格式是什麼
分景劇本:
分景劇本,常用於電視劇本的創作,電影也可用,不過電影較短,用分鏡劇本更能突出電影劇本的直觀感。
主要的分景(分場景)劇本是下方這樣的格式:
1、開頭
第 幾 集(幕)
主要有以下兩種場次開頭。
第幾場(幕), 地點,時間,人物。
如:第一場,小湖邊,晨,張穎、王靜
場(幕)次號,外景/內景與室內/室外,地點,時間
如:23-1(有時把一場分若干個小場,有時不分),外,武當山玄岳門,日
2、景象
該場景外貌與人物所在,可介紹,也可不介紹,根據情況做決定,如需介紹,簡單的以畫面形象說明即可。
3、動作
動作說明,在大陸早期許多用三角形,在動作前加三角形,後來流傳到了港台,港台許多劇本也用三角形。大陸,有用中括弧,也有用大括弧,有時候也不添加符號,直接在相應的位置。
動作說明的位置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上,也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下,看人物講話的先後。
4、對白
對白主要有間斷性對白與連續性對白。人物的表情、視角等提示可用括弧表示。
間斷性對白:
如:
方可可(有點不樂):抱不動也要抱。
化雨:呵呵,好,可可說要抱多久就抱多久。
方可可(得意):這還差不多。
嬸嬸:可可,這么大人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你哥都抱不動了還不下來。
連續性對白:
如:
方可可(不樂意):知道了。(小聲嘀咕)啰嗦。
化雨(對嬸嬸):沒事。(對方可可)剛才沒發現,可可都長的和我差不多高了,估計以後就變成可可保護我了。
(6)電影劇本總共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動畫劇本,微電影劇本,微動漫劇本,小說劇本,相聲劇本,小品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
所以在戲劇創作中,劇作家要懂得舞台和表演,應該在劇本的創作中處理好劇本的文學性和舞台性。因為戲劇演出才是最終目的。沒有演出和觀眾的戲劇談不上是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