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中國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中國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發布時間:2024-01-29 23:55:16

① 在中國電影產業 4 大非常態現象下,如何破局

電影產業的幾大非常態現象
中國電影連續14年平均漲幅超過30%,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大量資本的進入導致電影發展的速度超出預期,BAT和電影業八大公司以基本形成寡頭市場,銀幕數首次超過北美。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市場。從2016年開始,票房進入了瓶頸期,從30%的增速進入到次增長時期。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之後呈現出幾大非常態現場。
對此,參與起草《電影促進法》的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電影產品的供給側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市場容納量在數量上已經不可能再增加了。
他指出,目前中國電影非常態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有電影企業逐漸邊緣化,民營企業成為這個市場的主體。
二是行業外資本非理性湧入,導致電影被過度商業化。資本的逐利性質,使得電影在製作過程中過度追求「效率」,產品變得非常粗糙,精品不多,傑作沒有。
三是整個電影行業都急功近利,同質化現象嚴重。
四是後影院市場狹窄,票房收入占影院收入的80%以上。
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那麼中國電影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尹鴻認為票房增速下滑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引起:一是票補杠桿的消失;二是近兩年是電影作品「小年」,缺乏優質影片;三是觀眾的規模和觀影需求歸回常態;四是宏觀消費環境的影響;五是網路大電影、網路直播等替代內容的產生。尹鴻判斷,票房非常態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中國電影會進入一個平穩的增長期。
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會朝以下幾方面發展:一是製作工藝和創作品質是硬道理;二是影院性、必看性成為核心。生產電影必須要生產在影院里看的電影,這才是關鍵。三是多樣化、分層化、分眾化是重要策略。分眾選擇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生產分眾影院必看性的電影未來會成為大趨勢。四是從黑馬、爆款時代進入常態市場。將來5億上下的電影類型會明顯增加,超過15億的電影會難見到。
電影院會不會消失
在本次論壇上壹娛觀察主編陳昌業的關於電影院會不會消失的問題,引起嘉賓熱議。他在「電影內容分發渠道的博弈現狀及趨勢」的演講中表示,北美市場90天的窗口期正在面臨考驗,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縮短窗口期。國內外院線面臨著與流媒體之間的競爭,美國高端付費點播平台PVOD平台,30美元的價格便可以讓觀眾看到影院同步上線的電影。
而在國內,由於點播影院管理方法的出台,點播院線從地下轉到了檯面上,點播影院作為影院市場的補充,其社交屬性會對影院造成威脅。陳昌業認為,影院的發行窗口期正在面臨其後端發行窗口不斷提前的趨勢。鑒於美國電信行業強勢進入網路電影領域以及愛奇藝等國內網路視屏網站的快速發展,一旦影院窗口期和流媒體同步或「准同步」,那麼電影院將會面臨命致命打擊。他認為沒有傳統是永存的。
影院並購現狀與趨勢
隨著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影院的並購案例一直在小規模的發生。以下近年來發生的比較知名的並購案例。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宏認為,從以上案例來看,目前影院並購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從大地收購世茂的例子來看,達到了4倍溢價。目前單體影院的主要估值為票房的2倍或凈利潤的10倍。雖然近2年內,票房增速放緩,但各大院線以及影投公司並未停止擴張的速度,萬達、大地、中影等紛紛參與影院並購交易。
同時,他判斷,未來三年是各大影投公司並購整合的高峰期,但是目前,我國影院還會持續泡沫,小影投難逃並購重組但大規模的並購不會出現。同時他指出,巨資收購的背後是收購對象未來盈利的不確定性。

② 為什麼大家都認為現在的電影行業進入了寒冬

如今的娛樂圈和影視界漸漸的處於一個較為穩定的發展狀態之下,很多相關的產業和影視作品製作和發展也漸漸的放慢了腳步進行著,在近段時間的影視產業發展歷程上沒有了十分驚艷的作品出現,大家對於影視界和娛樂圈的相關關注程度和熱烈程度也是漸漸下降了。

近些年時間的電影產業發展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和改善,這也因此導致了大家紛紛表示如今的電影產業相關發展進入了寒冬階段,對於這樣子的看法和認知很多導演和製片人也是表示認可和支持的,在近段時間的作品產出和拍攝方面也漸漸放慢了。

電影產業之所以會出現進入寒冬階段,主要還是在於電影作品製作和發行的相關問題上,同時也是大環境的影響所導致的。

1、國內電影產業發展緩慢

在2010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後國內的電影產業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經過了十年時間的發展歷程,國內的電影產業也漸漸達到了瓶頸期,這也就出現了發展緩慢和停滯的狀態。

其實在這樣子的三個原因之下,國內的相關電影產業發展確實出現了很大的變動,而這樣子的變動也直接導致了整一個電影行業發展提前進入了寒冬期,而未來的發展又該如何突破,你知道嗎?

③ 為什麼最近幾年中國電影越來越難以入圍戛納了呢

說到戛納國際電影節不禁讓國人回想近年來中國入圍戛納的電影,細細看就會發現國產電影入圍戛納似乎是越來越困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狀況的發生呢?

首先我覺得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歷史必然性,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的影視業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目前中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在這種經濟形勢之下,人們對於利益的追求遠遠大於其對藝術的追求,目前國內很多拍攝劇組基本上將電影的票房看得比較重要,這樣就忽略了電影本身的藝術感。

其次中國電影事業發展到現在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很難會有好作品誕生。在之前的影視界導演比較少,他們基本上對拍攝的電影本身的內涵看的比較重,如今基本上滿大街都是導演,這樣優秀的專業的導演還是十分稀有,再加上如今為了純粹的演繹藝術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電影都是經濟利益之下的產物,數量極多但是質量不高,而且不斷地模仿,這樣國內電影發展到現在就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最後就是世界電影市場的沖擊,如今隨著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而各國都會產生很多優秀的電影,在這樣大的環境中國產電影想要獲得成功的難度自然就加大了,畢竟整個世界每年的電影產量都是驚人的,要想在這么多的電影之中脫穎而出,除非這部影片真的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

希望國內的導演們能夠從藝術的角度去拍攝電影,這樣中國電影事業才會有新的突破。

④ 為什麼最近幾年中國電影越來越難以入圍戛納了呢

首先,這個問題說的,是為什麼近年來中國電影越來越難以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了,事實上在短片環節中國還是有入圍的。那麼為什麼重頭戲的主競賽單元,也就是說有機會沖擊金棕櫚的電影,中國越來越少了。

2016年是0,2017同樣是0。綜合國力越來越強,按理說中國的文藝方面也應當跟著經濟一同強起來,套用政治課本上的話,那就是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和政治決定的,並反作用於經濟和政治。

事實上,中國沒有出現經濟和文化的悖論,你必須承認,在近幾年中國的影視作品,是差強人意的。16年和17年的國產佳片,口碑都很是不錯。並且在一些新類型的嘗試中,也有了突破。

比方說吧,《百鳥朝鳳》、《山河故人》、《路邊野餐》,這樣的電影顯然不是符合院線口味的電影,但在中國仍然得到了一定的支持。這就是一種進步。並且類似於《湄公河行動》這樣的商業類型片,中國也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一度讓我感到驚喜。而《路邊野餐》,也有幾分賈樟柯《小武》的味道。


所以,中國電影的前景我十分看好,說直白些,一個越來越有錢的國家,電影不可能越拍越爛。

戛納為美法幾近壟斷的局面,中國遲早是要充當攪屎棍的角色的。對於這兩年零入圍,也不必過度擔憂,不契合戛納的胃口而已,其實沒什麼。入圍戛納的那些電影中,也未必部部都比國產佳片好。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可以下載英語電影 瀏覽:246
好看的美國戰爭大片有哪些電影 瀏覽:569
電影打板abc怎麼讀 瀏覽:647
好看的電影催淚愛情推薦 瀏覽:696
超好看國產電影電影 瀏覽:188
一個電影院多少平方 瀏覽:856
左右分屏的3d電影怎麼看手機 瀏覽:180
u盤電影怎麼弄到電視上播放 瀏覽:368
近些年有哪些國產動畫電影 瀏覽:598
無錫汽車電影院門票多少錢一張 瀏覽:967
轉轉如何出售電影 瀏覽:76
手機看電影用什麼網站 瀏覽:998
電視怎麼播放u盤里的電影下載 瀏覽:269
瓊和什麼電影 瀏覽:584
電影武藏好看嗎 瀏覽:463
穿高跟鞋的男人什麼電影 瀏覽:923
怎麼播放百度網盤里的電影 瀏覽:939
媽媽服葯自盡爸爸不在家是什麼電影 瀏覽:972
哪種動物電影好看 瀏覽:209
快手電筒影特效怎麼弄的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