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春節檔,需要根據電影類型和票房預估來決定的,同時也要不少宣傳和發行費。小成本電影不上映春節檔,一方面是因為觀眾普遍會支持大製作;另一方面是小成本電影沒有那個資本去訂春節檔;還有一方面就是小成本製作比較小眾,往往曲高和寡,要麼就是爛片,沒有什麼市場。
其次,小成本電影沒有錢去訂春節檔。都說了是小成本肯定是團隊錢不夠,不管是在宣傳上還是在品質上都相對要差一些,他們更不可能有錢去買檔春節。春節檔並不是誰都能上,主要是需要資本支持,一部小成本電影沒有錢支持,就沒有辦法和大製作競爭這個檔期。
另外,小成本製作出來的電影比較小眾,曲高和寡,往往沒有什麼市場。很多小成本電影製作出來之後,很少有人會去看,也很少有人看得懂,要麼就是曲高和寡,要麼就是爛片,無非是走這兩個極端。就算把他們放在春節檔,也沒有這個觀眾市場。因此也沒必要浪費錢排這個檔期。
以上這幾點原因僅供大家參考!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② 一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要經歷哪些流程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思、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採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輯、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1、選擇劇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不過在導演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型製作電影。
3、選擇導員、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了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多數時候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攝影、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發行商的表現來評判。
③ 電影需要怎樣才能上映
電影需要廣電總局審核並且給予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才能上映。
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俗稱龍標。每次在影院看電影時,出現在片頭的綠底龍頭標志,因上面寫有公映許可證以及電審字型大小,一直被視為電影的准生證。
中國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廣電總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及《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該片頭由廣電總局統一製作。
(3)拍電影如何上映擴展閱讀: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第一關就是影片的「立項關」。某知名製片人告訴記者:「所謂立項很簡單,就是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
立項沒有行政費用。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內會通過。但是以現在審查部門的效率,5個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給明確答復。」
過了「龍標」,也就是「內容審查」這一關,幾乎所有的投資方、劇組都可以松一口氣了。接下來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術審查,影片就可以同觀眾見面了。在技術審查上,影片的過審率幾乎達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審查,放映一遍當場就會過審。」
④ 電影怎麼才能在院線上映
電影拍好後,只有上映才能拿到票房,才會有分紅。那麼一部目標進入院線的電影該如何拿到“龍標”呢?通常需要經歷影片備案、影片拍攝、影片審查,才能獲得電影的公映許可證,也就是“龍標”。
·申請·
首先,製片方需要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拿到電影的影片備案申請。
通過初審的影片會獲得片頭文件的光碟
終審通過後,才算正式獲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很多觀眾在觀影前會發現,不同電影中,《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上顯示字都有所不同,如“電審故字”“電審進字”等。
⑤ 通過審查後,一部電影需要經過哪些步驟,才能上映
審查流程,首先是由製片單位「自審」,再由製片單位向電影局遞交審查申請書,接著就是電審會看片,正式進入審查流程。電影能否通過審查采「委員意見多寡」決定,提的意見越多代表影片問題越大,若委員們無意見則直接通過。
製片單位必須在三十天內,針對電影局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正並回復結果,影片經復審後若無問題,即取得電影局頒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復審未通過需繼續修改,除非片商決定不上映,電審會委員掌握電影生殺大權,但審片時卻毋須全部到齊,只要大多數到場即可。
(5)拍電影如何上映擴展閱讀:
在《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第十四條中規定:
電影片有下列情形,應刪剪修改:
(一)曲解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嚴重違背歷史史實;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貶損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重要歷史人物形象;篡改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二)惡意貶損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
(三)夾雜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內容,展現淫亂、強奸、賣淫、嫖娼、性行為、性變態等情節及男女性器官等其他隱秘部位;夾雜骯臟低俗的台詞、歌曲、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等;
(四)夾雜兇殺、暴力、恐怖內容,顛倒真假、善惡、美醜的價值取向,混淆正義與非正義的基本性質;刻意表現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暴露特殊偵查手段;
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吸毒、賭博等情節;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台詞、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
(五)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刻意渲染、誇大民族愚昧落後或社會陰暗面的;
(六)鼓吹宗教極端主義,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間,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傷害群眾感情的;
(七)宣揚破壞生態環境,虐待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
(八)過分表現酗酒、吸煙及其他陋習的;
(九)違背相關法律、法規精神的。
⑥ 一部電影怎麼才能在影院上映
首先要經過廣電局的審核通過,審核通過才能出版
而且在地方影院上映不是你所決定的,這個是影院決定
要有影院願意引進並且購買你的版權,才可以上映
建議你進行一定的宣傳,在地方或者網路做出宣傳
如有不清楚請繼續追問
望採納!
⑦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多少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拍電影到底要經歷以下7個步驟才能完成上映:
1,創作劇本,磨合完成,把劇本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備案。
2,備案通過之後,開始籌集資金,簽約導演和創作團隊。
3,建組,攝制組和服道化進組。
4,開機儀式,演員進組開始拍攝。
5,拍攝完成後把成片送到廣電總局審核,審核通過之後拿到上映龍標。
6,談院線,籌備上映。
7,上映,結算收益。
一部電影從籌備到上映所經歷的步驟繁瑣到超乎想像,尤其是一些大片,光是前期籌備可能都要幾年。比如陳凱歌導演籌備《貓妖傳》就花了6年的時間,並專門打造了一座唐城影視基地。
這也是很多電影在宣傳時,說自己拍攝時間有多麼長的一個原因,也是電影眾籌比電影版權認購風險更大的原因,畢竟拍電影還是非常專業的事,需要真正電影的人才能拍。
當然,如果投資者對電影製作流程等更熟悉的話,也是有助於對電影進行綜合的一個判斷:哪些場景難拍,周期可能要多長自己什麼時候進入是最佳時機等等。
⑧ 一部電影是如何上映,如何進行票房分紅的
一部電影的上映要經過籌備,製作剪輯,宣傳報審,然後才能上映,票房分紅大多是前期消耗消耗,演員片酬,還有投資人,出品方,院線。
很多人都說電影賺錢,其實說法比較偏頗,既叫好又賣座的電影才是真賺錢,有的電影口碑非常不錯,但是說去看沒幾個人去看那這個電影可能會賠錢,所以說電影賺錢其實是具有風險的,有時候你拍好電影未必賺錢,拍場電影也未必不賺錢,這都要看當時的狀況,而電影的上映也是有層層關卡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電影院里看電影,覺得不過如此,但是每一部電影的上映都是非常艱難的,演員有一句話叫做台下10年功台上一分鍾,而任何能夠搬到台上供眾人欣賞的東西,都是經過層層篩選,越過坎坷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