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門角度172.8為什麼不是180度
180度快門角度適合國外拍攝使用,國內拍攝規避頻閃就要使用172.8。
電影機常用快門角度為180度,相當於一般微單快門速度,由於現在的機器不是使用傳統機械快門而是電子快門,所以結合中國的變壓電220V的特性,電流每秒往返次數和國外380V不同的特點,國外使用180度快門角度,國內,就要使用172.8,這個特殊快門角度。
「快門角度」是描述快門速度與幀速率關系的一種有效途徑。這個詞是旋轉快門遺留下的概念,帶有開口角度的圓形葉片高速旋轉,每旋轉一圈就會讓光線進入曝光一幀畫面。
㈡ 電影拍攝用的常用快門速度是多少
如同照相機一樣,不同場景和光線、不同光圈和影片情調需求,快門速度設置沒有固定要求。但由於電影放映機的每秒24幀的特定要求,最慢快門有限制,不大於1/30秒。
㈢ 用單反拍視頻快門速度要多少才能保證後期截圖每一幀
根據截多少張決定。有兩個知因素決定,一個是視頻幀速率,一個是快門速度。只改快門速度卻不改幀速率是不行的。比如快門速度60,視頻格式是24fps,每秒鍾最多截圖24張。在視頻設定裡面,視頻的格式要可以設置成24fps,50fps,60fps。
也就是每秒多少幀即有多少張畫面組成,如果把視頻幀速率設置成24,那麼快門速度最低就是24。以此類推把視頻幀速率改成60,那麼最低快門速度就是60。
幀速率是每秒鍾刷新的圖片的幀數,也可以理解為圖形處理器每秒鍾能夠刷新幾次。對影片內容而言,幀速率指每秒所顯示的靜止幀格數。要生成平滑連貫的動畫效果,幀速率一般不小於8;而電影的幀速率為24fps。捕捉動態視頻內容時,此數字愈高愈好。
(3)拍電影用多少快門擴展閱讀:
用單反相機拍視頻的注意事項
1、曝光:瞬間與持久的差異
就是所知的靜態攝影,曝光決定在快門釋放的那一瞬間,就算需要補光,也可通過閃光燈來進行協助。然而動態錄像一般講求恆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製造特殊效果,在影片場景中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曝光變化,否則影片忽明忽暗的視覺效果不理想。
2、選對拍攝模式
為了掌控相機內的設定從而達到穩定的曝光效果,在選擇拍攝模式時比較建議使用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因為自動、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動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參數設定,較不易受到環境變化影響。
3、快門數的計算方式和選擇
快門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參數之一,在錄像中也能決定你拍出來的影片流暢度及效果。如拍電影時比較常用24p來說,在拍攝之前應該將快門值設定如下
如果說想要清楚拍出拍攝物的每個動作和行為,可將快門數設定為幀數的兩倍,即幀數為1秒24個畫面,那快門速度則可提升到1/50s比較保險,如果是追求物體移動時的殘影效果時,則可再將快門速度降低。設定好後的快門數,盡量不要在拍攝過程中任意更改。
4、光圈決定景深深淺
在攝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線進入相機,也能利用大光圈製造出美麗的淺景深來突顯主題。不管選擇大光圈還是小光圈,不建議在拍攝過程中變換光圈大小,暫停一下再調整數值比較保險,這樣的鏡頭適合用來拍影片,在進行手動變焦時更容易拍攝出電影中常見的焦點轉移的感覺。
㈣ 電影的拍攝是怎麼控制光圈,感光度,對焦,曝光等攝影
電影基本都是135膠片拍攝的(目前偶有數碼設備拍攝的電影以及IMAX大膠片),135攝影機固定每秒拍24幀畫面,因此快門固定的都是1/50秒,膠片的感光度也都是固定的低感膠片,因此只能用人工不光照明和光圈來控制曝光。
在拍攝風景或人物遠景時都採用小光圈保證大景深,因此需要加大人工照明的強度,拍攝中景,近景,特寫等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則減小照明的強度。拍攝前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要反復研究光照強度,角度,色溫等等。。
至於對焦,中景近景和特寫人物都是固定位置的,對焦也就簡單些,如果移動的話,可以採用攝影機滑軌,與人物等速移動,保持對焦點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