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戈達爾所說的「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句話應該如何看待
關於阿巴斯的電影,戈達爾好像也有一個驚世駭俗的說法,「電影始於格里菲斯,終於阿巴斯」。對於我而言,格里菲斯給電影一個可以講述故事的起點,那麼,按戈達爾關於阿巴斯的判斷,電影講述故事在阿巴斯這里就告以終結了。一言以蔽之,電影的記錄和虛構的兩種思路到了阿巴斯處沒有對立和矛盾,一起和諧共生起來。我感覺這句話說的特別對,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確實代表著伊朗電影的最高成就。
他還一直在編選和改寫古波斯詩歌,在2006年至2011年,他終於把這方面的成果公諸於世,相繼出版了古波斯大詩人哈菲茲、薩迪、魯米和現代詩人尼瑪(1895-1960)的詩集,此外還有兩本古今波斯詩人作品的「截句」。在晚年做出如此大手筆的舉措,是因為阿巴斯太知道它們的價值了,不管是對他自己而言還是對讀者而言。
② 一次別離伊朗新電影屬於表現主義電影
是紀實主義美學,不是表現主義美學
③ 伊朗的電影人為什麼比我們優秀
伊朗其實是一個很不受待見的國家,在國際上,因為和美國關系,和同在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關系不好,所以一直處於尷尬的地位。但是,人家電影拍得不錯。
伊朗的電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小鞋子》和《一次別離》。一部是九十年代的電影,一部是近幾年的電影,但相同點在於都是很優秀的電影。我發覺,伊朗的電影,永遠是很樸素的。這種樸素不是說他們窮,他們物質匱乏,而是指他們的情感,很純粹,很樸素,很簡單。
他們有宗教信仰,讀《可蘭經》。有嚴格宗教信仰的人,做起事情來總是比較誠懇。我可以從兩個鍾頭的電影里,感受到導演的用心,感受到他的情感戲。我知道他礙於國家的監管,有些東西不能表達出來,但他還是從情感方面流露了出來。
回望中國電影人,中國電影也受到監管,但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實在是太過於浮誇了,連帶著讓中國的電影人也浮誇起來。
④ 戈達爾所說的「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句話應該如何看待
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是亞洲影壇為數不多的可以稱之為大師級的導演,也是伊朗新浪潮電影的領導者,他在艱苦的拍攝環境下對生命進行無限的禮贊,用新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來記錄生活流的情節,開放式的劇情,舒緩的鏡頭,即興式的表演和非職業演員的選用,他一手把伊朗電影推向世界舞台。
在《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和《橄欖樹下的情人》所組成的「村莊三部曲」中,阿巴斯將鏡頭對准了偏僻的鄉村,講述具有伊朗本土特色的故事,引導觀眾進行思考,賦予了影片詩一般的意境。
影片場景基本都是在車上度過,窗外風景不斷變換,電影並沒有交代巴迪想自殺的原因,也沒有說明最終巴迪的選擇,就彷彿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個片段進行展現,巴迪在開車途中,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只能在別人生命中走過一段然後下車,導演將攝影機放在汽車上,鏡頭隨著汽車而晃動、記錄,使得影片真實的質朴,非職業演員的選用讓影片有一種生活流的戲劇性,一方面極力靠近真實,另一方面又讓觀眾意識到鏡頭的存在,融合了戲劇與虛構,就好像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影片一樣,通過對生活中某個情節的加工再創造,讓影片既有真實的能觸動人心的地方,又並不艱澀枯燥,在這樣的影片中,每個人都能拋下浮躁,認真思索,並在最終被觸動內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縱觀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影片,沒有曲折的情節,也沒有精緻的編排,但是影片所傳達的感情卻能讓每一個觀影人深深感受到,他用自己對於祖國、對於生命、對於電影的熱愛賦予影片深切的人文關懷,而這正是撥開一切技巧影片最本質應該傳達的內容,大道至簡,最簡單的往往是最美的,這種美,能夠跨越一切,不是嗎?
⑤ 世界上不同地區的電影特點是什麼
(1)歐洲: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電影產生之後,在歐洲一直是以一種藝術來看待電影,所以歐洲的電影以藝術為主,文藝片、故事片居多,後來受到好萊塢的影響,也出現一部份商業電影,不過大部分歐洲的電影人都瞧不起好萊塢的純商業電影,認為他們太庸俗,所以歐洲的電影現在還是以藝術電影為主流。
(2)北美洲:基本就是好萊塢的天下,早期好萊塢產生時,多數電影人都是歐洲過來的,基本上還是以藝術電影為主,但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由於美國華爾街的財閥們看中了電影的利潤,進以通過各種渠道慢慢掌控了好萊塢,從那以後,好萊塢就是商業片的天下,成為了一個商業電影流水線,一部部商業電影就像汽車一樣從流水線裡面產生從而面向世界,在賺取了大把錢的同時,也慢慢丟掉了早期的藝術精華。所以北美的電影就是商業片的天下。
(3)南美洲:在南美洲,電影的起步雖然也很早,但是一直不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直到現在,南美的電影產量也僅高於非洲,南美電影比較獨特,基本上都是以拍攝本地的歷史和文化的紀錄片為主,所以電影涉及面較窄,也就限制了南美電影的發展,偶爾拍出一些商業電影,國外沒興趣不引進,本地人不喜歡,所以導致南美洲電影現在不上不下的局面。唯一在世界上有點號召力的哥倫比亞和秘魯的商業電影,也大部分都是合資電影。
(4)大洋洲:和北美一樣,大洋洲的電影就是以澳大利亞電影為主,澳大利亞的電影非常繁雜,商業片、藝術片什麼都拍,因為澳大利亞一向以好萊塢為風向標,好萊塢流行什麼,當地的電影人就拍攝什麼,而且澳大利亞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合資片,基本上每年產出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合資片,尤其很多都是來自好萊塢的投資商,說他們是好萊塢的後花園絕對不會錯。
(5)非洲:非洲電影起步最晚,很簡單,太窮了,老百姓都看不起電影,怎麼讓電影發展起來,而且非洲長期處於戰亂狀態,根本無法提供給電影人成長的環境,所以在非洲,電影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域的電影。而作為非洲一南一北兩個主要的電影產出國埃及和南非,也基本上很少出產自己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外資的電影,而大部分非洲本地的電影也都是人物傳記的電影。但是非洲卻是世界電影人心目中的電影取景地,大面積的沙漠、大量的野生動物、以及古埃及文化,每年世界上有很多電影都是在非洲取景拍攝。總的來說,非洲電影真的沒有什麼特色。
(5)亞洲:亞洲電影種類繁多,基本上每個國家電影都有自己的特色,從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到印度寶萊塢,再到後來崛起的韓國和泰國,甚至於日本的成人電影都在世界電影史上留有自己的位置。唯獨作為亞洲大國的中國,作為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卻沒有成為電影大國,沒有自己的特色,無論電影質量還是電影數量都無法與歐美比較,不能不說是我國的悲哀。細分亞洲電影,現今東亞、東南亞基本上都是日韓泰電影的天下,主要是以恐怖片為主而聞名世界,南亞以印度、巴基斯坦為主,主要以歌舞片聞名世界,西亞以伊朗為主,主要以宗教片為拍攝主體。
⑥ 如何評價伊朗電影<>
天堂的顏色 Color of Paradise (1999)8.7
:馬基德·馬基迪 主演:Hossein Mahjoub Mohsen Ramezani Salameh Feyzi
八歲的墨曼是盲人學校里最用功的學生,雖然視障但他對美妙的大自然萬物、美景確有獨特的感應力,每天他都用光明愉快的心情面對生活。 這年暑假爸爸照例帶他返鄉度假,讓他終於可以和心愛的祖母與妹妹們團聚。誰知,正當他在群山環繞的家鄉無憂無慮地玩耍時
背馬鞍的男孩 Two-Legged Horse (2008)7.9
兩條腿的馬 | Asbe -pa | 兩腳馬
: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主演:Haron Ahad Gol Gotai Karimi Ziya Mirza Mohamad
影片講述了一個男孩花錢僱傭另一個窮男孩為他到處駝東西的故事。《蘋果》的再次執導,悲慘世界的伊朗版。
流浪狗 Stray {1} (2004)8.1
:Marzieh Meshkini 主演:Gol-Ghotai Zahed Agheleh Rezaie
一對生活在阿富汗首都卡布爾的兒童兄妹救下了一隻據說是由外國人帶來的小狗,而其他的孩子們正打算傷害這只狗。他們帶著狗來到了城市的監獄。監獄的守衛告訴他們探視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孩子們告訴守衛,他們不是探視者,而是監獄的囚犯。守衛問他們,如果是
蘋果 The Apple (1998)7.8
: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主演:Massoumeh Naderi Zahra Naderi Ghorban Ali Naderi
故事發生在德黑蘭近郊一個窮困的小村落里,一對狠心的父母從雙胞胎姐妹出生起,就將他們關在任何進出口都裝有鐵欄桿的家裡。鄰居的投訴,換來了社工人員的注意,將他們倆從「鐵屋」中給救了出來。不會言語、不曾離開家門的兩姐妹,他們倆的遭遇會是如何?
無人熟識貓人 Nobody Knows About the Persian Cats (2009)
沒人了解波斯貓
:巴赫曼·戈巴迪 主演:哈邁德·比達德 內加爾·沙哈格伊 阿施坎·庫沙內賈德
兩個年輕的音樂人剛從監獄里出來,打算組成一支樂隊。他們於是在德黑蘭四處偷偷尋找玩音樂的同伴,並把他們拉入伙。然而由於受到當局的禁令,他們不能進行演出,只好嚮往將來能逃離此地到歐洲去表演。只是現實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匱乏和沒有護照。
櫻桃的滋味 Ta'm e guilass (1997)8.3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主演:胡馬雲·埃沙迪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米爾·海珊·努里
一個面色疲憊的中年男人巴迪厭棄了生命,准備自殺。他在一棵櫻桃樹下挖了一個坑,然後開著車在德黑蘭郊外轉悠,尋找一個能在他死後幫忙掩埋屍體的好心人。他分別遇到了阿富汗人、庫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神學院的學生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他們都由於
1樓的那部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