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人很討厭[第一滴血]系列電影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嗎
並不是這樣子的
金酸梅向來青睞那些動作片中的硬漢形象,認為他們並沒有任何演技可言...只是展示肌肉和體格.
以下是網上的歷屆金酸梅名單。。。:參考一下吧
永遠趕在奧斯卡獎入圍名單揭曉的前二十四小時,「金酸梅獎」(也有人稱呼「爛草莓獎
」,無所謂啦,反正就是年度爛片總決賽)的主辦單位(金酸梅獎基金會,The Golden
Raspberry Award Foundation)也會告訴我們去年最爛的電影有哪些
最糟糕電影:
《冒牌老爸》
《厄夜叢林》
《鬼入侵》
《星際大戰首部曲》
《飆風戰警》
最糟男演員:
凱文科斯納(《強棒悍將》《瓶中信》)
凱文克萊恩(《飆風戰警》)
亞當山德勒(《冒牌老爸》)
阿諾史瓦新格(《魔鬼末日》)
羅賓威廉斯(《變人》與《善意的謊言》)
最糟女演員:
海瑟唐納休(《厄夜叢林》)
梅蘭妮葛莉芬絲ā斗榪癜⒗
② 美國人如何評價電影《放逐》
放逐》的來到意味著七年前的杜琪峰又回來,他帶來了自己更為成熟的暴力美學風格。這是一部與《槍火》在人物關繫上相當近似的作品,不過杜琪峰的用力之處在於故事的層層推進,細節上的精緻玩味,乃致人物個性的鮮明刻畫,用獨特的氛圍營造與風格化的畫面來講一個男人的故事。(人民網評價)
③ 《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人眼裡是最好的影片嗎
個人認為肖申克可以說是最被普遍認可也最受好評的片子。本片立意很好,教人身處黑暗仍要心懷希望,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但這並不代表是最好的影片。無論戰爭片,劇情片,愛情片,每個分類里最經典的影片各有可取之處,並不能簡單地按排名劃分。
比如你去搜各類美國TOP100電影榜單,有些則是把教父 或 公民凱恩排在了第一位。而肖申克的救贖雖然長期占據IMDB和豆瓣的TOP1,但很多外國觀眾喜歡教父或黑暗騎士的程度並不亞於肖申克的救贖。
幾十年來拍出的最好的經典電影總有上百部不止,但很多人把肖申克排到了第一位。除了本片自身的優秀之外,可能也是像大話西遊一樣有些被過分解讀的成分吧
④ 美國影片如何滲透美國思想
既然是滲透,當然會在點點滴滴中呈現,這就需要觀影者的留心觀察了。一般來說意識形態這種東西在電影中的滲透都是潛移默化的,舉個例子來說,《變形金剛》第一集里,山姆被美國大兵掩護抱著魔方跑到高樓上去,美國大兵自始至終都在強烈的宣揚著美式的英雄主義、美式的愛國主義,一個軍人不管發生什麼危險,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保護自己的國民、國土安全,即便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和這些雷同的就是被眾人津津樂道的《拯救大兵瑞恩》,用八條生命的代價換取一條生命,在有些國家是不太可能的,但在美國,每一個美國國民的生命權、自由權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既然法律規定要保護瑞恩,美國軍隊就有義務為了他而犧牲自己……最近發生的菲律賓劫車案,我們看到香港人不分政黨、不分派別地為了八條同胞性命而奮起力爭,在這同時,美國兩人前總統分別到朝鮮去解救本國國民……這些鮮活的事例都在傳達著一種精神,一種國家隊自己國民的態度,你會覺得身為一個美國人是多麼的有安全感,在白色恐怖的國家裡受監禁,前總統會親自來解救,這種事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嗎?我們的外交部還會主動說明:某某領導人推遲訪問菲律賓與人質事件無關,這就是美國電影給全世界帶來的意識形態的影響,我們現在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完全是美國文化意識滲透的結果。
⑤ 美國電影的特點有什麼啊
1、個人主義是美國價值觀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重視個人成就、崇拜個人奮斗,講究個人價值最大程度的實現。
美國電影是灌輸個人主義的主要工具,從《蜘蛛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們」一次次讓美國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來到地球是「為了美國式的真理和正義」,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認同美國具有拯救並主導世界強權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國電影很注重鏡頭和敘述場景的精雕細琢,自由女神像、星條旗、曼哈頓街道都是時常出現的鏡頭。
無論是現代科技製作出來的震撼鏡頭,還是藝術浪漫的日常生活場景的展示,都會激起一部分觀眾對美國的嚮往。
3、美國電影善於將精神內核和商業外殼有機結合,價值觀傾向被包裝在具有強烈視聽效果的表層結構之下。
美國影視產業不僅為美國帶來巨額經濟利益,帶動了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推銷了美國的價值理念,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國家形象傳播的「美國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態」。
(5)美國人如何看待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美國電影傳播策略:
1、打造產業化的運作模式。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電影便形成企業生產模式,即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商業化運作管理,實現生產製作與傳播發行的緊密集合。
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條塊分割,分工合作,責任明確。電影製片方、發行方與技術團隊等通常是長期的固定合作夥伴,利益緊密相關。同時,美國電影的蓬勃發展和融資渠道廣、資金雄厚密不可分。
2、實施全媒體的宣傳營銷。
在傳統媒體時代,美國電影按報紙、廣播、電視的視聽說特點,三管齊下,打造全方位的電影傳播路線。在新媒體時代,美國電影充分利用網路的互動性,使新舊媒體平台相配合,實施全媒體的營銷策略
⑥ 為什麼美國人那麼喜歡看電影
電影是一種商業的手段.你首先想.好萊塢.格納電影節...不是都是在國外嗎.. 不但可以盈利而且也可以為自己謀生....美國人對於電影的欣賞性並不高....負面的是關注金錢..但是美國的教育對孩子是很大影響力的.之所以有了迪斯尼...........
⑦ (40分)談談對美國電影的感受(當代美國社會與文化)
一個國家的文化包含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經濟、人文、地理等,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不能單一的就某一方面來說。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和社會政策是當代美國的社會文化行成的重要因素。90年代起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盡管美國經歷經濟滯脹和1979-1982、1990-1992、2000-2003年的四次經濟危機,但是整個說來美國經濟仍然在發展。在外交政策上,2001年「9·11」事件前美國實行了比較現實主義路線的重大調整。在政治和思想領域,美國的保守主義思潮明顯強化。但是「9·11」後美國的內政和外交明顯向右轉。 美國社會中出現了文化斷裂的現象,對過去的歷史的含義存在分歧的意見。這種文化的斷裂促使社會去關注歷史,關注過往的事件與含義。社會科學家認為,為了使社會凝聚在一起,當今的一代需要有意識地將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而不是僅僅擁有當今的經驗。社會學家劉易斯•科塞認為,對歷史的記憶只能通過閱讀、聆聽或者通過節日紀念活動被撩撥起來。由社會機構存儲和闡釋過去的歷史。顯然,電影就是這么一個存儲和闡釋過去歷史的主要社會機構。在一個文化斷裂的社會中,多樣化造成多樣的過去。在20世紀後期,美國社會似乎懸在空中一般,似乎擁有太多的過去,又似乎一無所有。這種矛盾在里根時代更顯突出,在這個時代中,一方面懷舊,一方面又似乎喪失了對歷史的記憶。在這一段時期之後,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開始不僅關注電影的商業價值,也關注歷史的題材了。對歷史的回憶成為一部電影的文化力量的試金石。有影響的好萊塢電影製作人在90年代初開始在他們的創作中關注歷史。
總的來說,美國電影以好萊塢為中心,商業電影為主,文藝片以及其他多元化影片共存。其原因與美國的社會文化不可分離。美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強調個人價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開拓和競爭,講求理性和實用,其核心是個人中心主義:個人至上、私慾至上、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享受,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個人自我設計,追求個人價值的最終實現。美國公眾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積淀。個人成就是所有美國人價值觀中評價最高的價值之一。美國人有很強的成就(或成功)意識。成功是所有美國人的追求,是誘人的前景,前進的動力。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價值就等於他在事業上的成就。一些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各類明星,成了新時代的英雄。他們個人奮斗的過程和結果,成了社會文化價值取向的參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就目前的美國電影市場來看,大部分電影給人的感受就是「火爆」「刺激」「驚險」「奇妙」「特別」之類的形容詞。不難看出美國所要創造的,是那些吸引人眼球的巨作。而這里我不想談他們的野心和動機,我只想談他們的表達。
從美國的歷史上看,顯而易見他們是一個崇尚自由的國家。自由女神像手上的書說明了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為「不要束縛,不要枷鎖。」大部分的早期美國電影都在表達這樣一個信念。而現在,他們所表達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自由以後要做什麼?」於是,90年代初,美國有了無數的漫畫英雄。而那些漫畫英雄也慢慢從紙上爬進了銀幕。現在,英雄們依然再被頌揚,但他們卻又有了新的想法——並不是像超人蜘蛛俠一樣有超能力才能做英雄。於是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無數的平民英雄。 美國是流動性很大的社會。這種流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地域性流動和社會性流動。美國相對的開放自由、發達的交通和冒險好動的傳統使許多美國人從鄉村流到城市,又從市中心流向郊區;從北方流到南方陽光地帶,從一個城市流到另一個城市。美國社會階級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成為可能。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人,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外國移民,都有一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就是人們常津津樂道的「美國夢」。當美國的文化被映射入電影製作中時,電影能否表現國家文化的底蘊,符合美國公眾的審美需求就是決定電影成功的一個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3年Sundance電影節上,華裔導演Justin Lin用了自己五張信用卡透支五十萬美金拍攝的影片「Better Luck Tomorrow」 普遍不被看好,評論界認為影片描寫的第二代華裔移民不符合美國人眼中的「模範公民」形象。Ebert看過影片後,力排眾議,反駁別人「為什麼要將一個族裔臉譜化?」他認為影片很真實,而且,科班出身的Lin有著很好的電影感覺,從而使得該片不僅被時代華納的MTV收購,而且在全國藝術影院得到放映,取得了將近四百萬美金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