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大富翁」變「大負翁」,王健林和萬達,還能「笑傲江湖」嗎
這幾年,老王一家都不大好過。先有國民老公王思聰被列為被強制執行人,數額高達七千餘萬,後有國民老公的老爹王健林,資產嚴重縮水,所擁有的萬達集團連連受挫。似乎不過一年,這對中國最令人羨慕的王氏父子從萬人矚目變得負債累累。那麼真相的確像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樣嗎?不斷在走下坡路的王健林,在商業大佬中還有一席之地嗎?現在一起跟隨小野傳說,帶您一起走進王健林的商業帝國。
小野先為大家解答第一個問題。各位看官都知道,房地產和影視,是萬達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眾所周知,這幾年國內市場不景氣,王健林也隨之將目光看向了國外。2012年開始直至2015年,王健林就沒有停下收購和並購國外資產的腳步。王健林表示,未來萬達的業務,將不僅僅局限於目前的領游敬鬧域。
小野覺得吧,王健林開始被人唱「衰」,還得從2015年說起。就在這一年,王健林到哈佛大學開設講座。據說當時哈佛大學的講堂里,總共能夠容納900人。很多學生在講座開始的前一天,就佔好了位置。
據悉,那天來聽講座的學生,熱情很高。王健林講到興致勃勃之處,甚至開始做無主題演說,其中就說到了小野剛剛和各位列出的海外投資項目。
王健林甚至在自由提問的環節,坦言自己確實存在資產轉移。但他認為自己轉移資產的行為,是合法的。這只是正常商業競爭的手段,並且不應當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也許這句話老王以為,在國外的校園里說出來,並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但他卻忽略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老王這段精彩的發言很快就傳到了國內。
官方開始著急了。你萬達把從我們這借來的錢,做資產轉移,還回答得這么冠冕堂皇,豈不是在打腫臉充胖子?而且還是在債主面前。
當然後續銀行是否有採取別的行為,小野和各位不得而知。只是知道在這次演講後,萬達像是受到詛咒一般,直走下坡路。
這點我們後續再說。
在這次哈佛的演講中,王健林還公開立下了flag,俗稱小目標,學名叫作2211工程。具體小野就不在此闡述了,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自行搜索。
實話實說,小野覺得真的是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這輩子小野也沒見過這些錢啊!不過事實證明,有的時候老天爺可能也是公平了,王健林當今說出的話,如今看來,純粹可能就是為了打臉。
2017年6月份,萬達被證監會排查授信風險。這可了不得了,那段時間,大家天天在討論,萬達是不是挺不下去了。
在那段時期,萬達的股價不斷下跌。肉眼可見,王健林的個人財富已經遠遠比不上過去了。2017年的國內富神罩豪榜前三名,成為許家印,馬化騰和馬雲的天下。
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動情表示:2017年對萬達來說,意義非凡。
雖然言辭不多,但是可以感覺到,王總這一句話,包含了太多的心酸。
之後為了拯救萬達,王健林開始了瘋狂甩賣門店,而蘇寧,成了接盤手。當時小野身邊很多朋友都笑稱,以後逛萬達廣場,不能再說是萬達廣場了,要叫蘇寧廣場。
在短短的三年裡,王健林開稿塌始「拆東牆補西牆」,被賣掉的酒店數不勝數。同期萬達以295.75億元,將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的股權,轉讓給了融創。此外融創還以335.95億元,收購了萬達七十六個酒店。
面對這些困難,這幾年的王健林開始變得低調起來。本以為萬達在經過一系列努力後,能夠有起死回生的跡象,但是可惜,上天似乎想考驗王健林,2020年爆發的疫情,讓萬達再次命懸一線。
疫情發生後,在所有行業中,影視業面臨全線關停。而眾所周知的是,影視業從2012年開始,就是萬達的主打項目。
2012年,王健林用「巨款」184億,收購了美國最大連鎖影院AMC。在當時國內還有不少人稱他為中國人爭了口氣。王健林曾誇下海口,要讓世界在中國的電影院看電影。
但是,因為疫情影響,AMC院線宣布從2020年中旬起,關停1000多家電影院。大家可能覺得這不過是疫情期間的正常行為,為什麼會影響到萬達的收入呢?
很簡單,最大的收入產業沒有收入了,但是員工的工資還得照發,相當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萬達都要養活全球1000多家電影院的員工。最初在2012年,萬達花費26億美元收購AMC,到現在AMC所值不過個位數。
數次被外界猜測破產,最後還是萬達官方出面辟謠。不過萬達集團因為疫情,而陷入巨大困局也是事實。
從外部大環境看,現在並沒有哪個國家,發明出有效對抗疫情的良葯。所以影院關門停業,也將會是沒有期限的定局。小野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王健林雖然是商業奇才,但也很難在關門的電影院內,施展出「三十六計」。
而萬達電影2020春節前,發布的業績預告,2019年是上市5年來首次虧損。
當然以上是小野個人的見解。如果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小野討論。
第二方面,小野覺得從數據分析來說,也能明顯地看出這位曾經人人艷羨的對象,如今估計不大好過。在2020年初的胡潤百富榜上,王健林失去了首富位置,而且頹勢明顯。
小野覺得王健林的萬達帝國的價值,開始下跌的轉折點在2017年。因為那個時候,老王開始不差錢地在海外,迅速擴張投資。不知道是不是王健林因為財富縮水,開始變得有些沒有目標。當時萬達用巨額資金,去瘋狂收購沒有利潤可得的資產,當然還有他的老本行,影視公司和不動產。
面對資產危機,如今的萬達只能開始斷臂求生。據相關報道,王健林開始大量拋售海外購買的資產。但是從長遠上看,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並不能從根源上,將萬達從水深火熱中拉出來。
最後小野覺得,王健林風光不在,從他的寶貝兒子身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過去王健林對於兒子王思聰的創業,雖然不鼓勵,但也並沒有橫加阻止。但是在萬達的危機爆發後,我們現在已經很難看到,王健林在公開場合討論兒子了。
同時因為萬達經營危機,王健林之子王思聰從過去的 娛樂 圈紀委到現在變得格外低調。之前一有八卦新聞,王公子就喜歡在某社交媒體上
發表自己的看法,而這些言論,一般都能引發大眾的熱議。
如今王思聰甚少出現在大眾視野,王思聰和王健林的日子不好過,這一觀點被很多人認同。在被人曝出,王公子爆淪為 游戲 陪練,好不心酸。
所以根據小野預測,在未來王健林的名字,在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會出現在各大財富排行榜上,但是卻很難再在榜首,看到他的身影了。不過,不管怎麼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王健林跟著一堆富豪陪跑,他的生活也要遠遠優越於小野。所以小野還是好好操心,如何先完成小目標,將大家的收藏率和觀看率提上去吧!
⑵ 萬達怎麼沒有明天的電影了
8月3日,萬達電影半年報出爐。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72億,同比減少73.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7億。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249.79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22.52億。
新冠疫情帶來的短期經營壓力顯而易見,半年報顯示,今年1月23日起,萬達電影下屬境內影城全部停業,境外影城受疫情影響也自3月底暫停營業,同時公司原計劃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院線業務減收近八成
上半年,疫情對院線造成了極大沖擊,1月23日起,院線停擺。上半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僅為22.4億元(含服務費),同比減少92.8%,觀影人次為6005.8萬,同比減少92.6%。作為行業龍頭,萬達電影院線業務上半年減收近八成。
院線處於電影行業的下游,主要收入來自電影票房收入、賣品收入以及廣告收入。報告期內,萬達電影旗下院線實現票房5.8億元,同比減少88.3%,觀影人次1200.8萬,同比減少88.9 %。
分項目來看,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業務帶來的收入為5.3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8.56%,但同期營業成本高達17.61億元,毛利率為罕見的-230.54%。在半年報業績預告中,萬達電影曾表示,雖然院線停擺,但公司仍需要支付員工薪酬、影院租金、財務費用等較為剛性的成本費用,導致預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萬達電影上半年廣告收入帶來的營業收入為2.79億元,同比減少75.53%,毛利率為16.85%,毛利率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8.58%。
在院線停擺的前提下,萬達電影旗下院線開展了自救,賣品銷售由線下轉為線上,除自有渠道以外新增多個電商銷售平台,採用網路直播等形式提升賣品銷售額,並通過微信、支付寶、外賣平台等多種渠道,針對部分賣品及衍生品推出線上售賣訂貨、線下配送上門的服務,緩解庫存商品壓力。但商品、餐飲銷售收入帶來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了79.37%,該部分營業收入為1.93億元。
在收入端直線下降的情況下,萬達電影抓緊了費用端。報告期內,為降低影城停業期間的整體運營成本,萬達電影努力推進疫情期間影城租金減免工作,加強各項費用支出管控,不斷優化流程,有效降低人工成本。2020年1月-6月,公司營業成本同比降低47.05%,銷售費用同比降低50.92%,管理費用同比降低29.55%,研發費用同比降低33.57%。
中小院線加速出清,萬達電影乘勢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
疫情沖擊下,萬達電影共關停國內影城17家。危機或許也是轉機,國海證券傳媒與互聯網分析師朱珠曾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疫情後院線以及電影行業將被動加速出清,頭部院線以及具有項目儲備的電影內容公司相對受益,行業洗牌後市場集中度將提升。
作為院線龍頭企業,截至2020年6月30日,萬達電影擁有已開業直營影城651家,5767塊銀幕,其中境內影城598家,5313塊銀幕;境外影院53家,454塊銀幕;新建境內影城12家。
市場也印證了院線行業的龍頭效應,由於疫情對電影院線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部分中小影院退出市場,進一步加速了市場整合速度。萬達電影在疫情沖擊下乘勢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半年報顯示,萬達電影於202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通過向具備可持續經營和合規經營能力的優質加盟影城輸出萬達品牌、管理系統和管理體系,整合資源,增收提效,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和行業影響力,但在疫情之後公司將依然保持直營影城的穩步發展。
近期,萬達電影定增方案獲批。公告顯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人民幣43.5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凈額,30.45億元用於新建影院項目,13.05億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定增輸血,萬達電影逆勢擴張鞏固龍頭效應的野心顯而易見,而這種野心也有了現金流的支撐。
《唐探3》仍未上映,萬達影視或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8月21日,華誼兄弟主控項目《八佰》將搶先一步登上大熒幕,同樣值得期待的大製作電影當屬萬達影視製作的《唐人街探案3》,原定於2020年春節檔上映的《唐探3》目前仍未有上映消息傳出。影片未上映的情況下,製作成本及前期宣傳費用等也無法收回。受到疫情影響,其他原計劃報告期內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視劇項目按規定也暫停並延後拍攝。
2019年,萬達電影收購萬達影視,打通了全產業鏈。2019年2月22日,萬達電影最後一次發布重組預案,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為萬達影視95.7683%的股權。萬達電影擬向萬達投資等20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萬達影視95.7683%的股權,各方協商確定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為105.24億元。
在重組預案中,作為股東王健林夫婦也做出了業績承諾,萬達投資、莘縣融智、林寧女士承諾萬達影視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承諾凈利潤數分別不低於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12.74億元。
2018年,萬達影視完成了業績承諾,2019年,萬達影視2019年度合並財務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16億元,扣除佔用公司的資金成本、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1億元,未能完成業績承諾。
疫情沖擊下的2020年,萬達電影半年報顯示,萬達影視2020年經營業績可能不及預期,預計無法完成業績承諾。隨之而來的是業績補償,這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萬達電影的現金流。
⑶ 論萬達並購的動因與前景分析
一、簡介
2012年5月12 ,大連萬達以31 億美元並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美國AMC 影院。萬達集團將獲得AMC100%的股權,並承擔AMC 的相關債務。這31 億美元,包括並購的總交易金額26 億美元及並購後投入AMC 的不超過5 億美元的營運資金。2012 年9 月4 日,萬達集團在美國洛杉磯正式宣布完成對美國AMC 的並購,萬達集團因此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院運營商。萬達集團的此次跨國並購可謂是震驚全球。不僅是我國民營企業在美投資的最大一起企業並購,也是我國文化產業中最大的一筆海外並購事件。
二、萬達集團跨國並購AMC後的市場分析
1、市場規模的擴大
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是亞洲銀幕數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開業五星級影城86家,730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47塊,佔有全國15%的票房份額。2011年票房收入超過17.8億元,居中國市場份額首位。
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線,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等地區都有影院。AMC於1920年在美國開設第一所電影院,至今已有92年的歷史,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品牌。公司旗下擁有347家影院,共計5048塊屏幕,還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AMC公司擁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帶,擁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
並購AMC 後,萬達由中國走向海外,迅速擴大了自身的市場版圖,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院線經營商, 擁有全球票房10%左右的市場份額,企業規模和市場影響力將大幅提升。特別是在IMAX和3D屏幕數量上具有優勢,有利於在市場中占據領先。而這一舉措,更為萬達實現2020年占據世界票房市場約20%的份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市場認知度的提高
(1)並購AMC,萬達開啟了國際化戰略實質性的一步,成為一樁「震驚世界」的跨國並購,相當於在全球投入了一次巨大的國際廣告,極大提升了萬達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在美國人眼中,萬達收購AMC,正如同80年代的日本收購哥倫比亞環球影業公司,目的是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確實也沒錯,品牌形象和公共認識度對一個企業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企業需要品牌,而AMC就是一個不錯的品牌。得到它,萬達的自身價格倍升。而萬達收購AMC為它的其它業務打開了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
(2)萬達將成為全球擁有銀幕數最多的院線企業,又同時雄踞全球兩大電市場,日後在與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談判時,話語權大增。《紐約時報》在並購後評價說這次並購代表中國在美國電影行業的影響力明顯增加。這種影響力直接表現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出品的電影將能同步在美國的一線影院看到。《洛杉磯時報》認為,中國影片目前在美國觀眾中的反響並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行做的差、放映時間不足,而萬達並購AMC後,這一局面將會改善。並購AMC使我國在電影引進方面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通過收購,萬達也可以得到電影發行、影院建設和管理的第一手經驗來擴展它在中國的業務。
(3)從國內來看,萬達在2011年已經實現了全行業第一的成績,並購AMC,對其更是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對AMC擁有的先進的管理、技術、創新理念的引進,更將為萬達在國內市場雄踞行業領袖地位的態勢打下鋪墊,讓其以更先進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更具特色的設計受到更多市場消費者的認知與肯定。
3、市場競爭力的增強
文化產業市場競爭力,是指文化產品的生產經營者在政府創造的商業環境下,掌控文化資源、開發文化產品和服務,開拓國內外文化市場並獲取利潤的能力。
(1)通過開拓新的市場,打開新的文化消費空間,引入新的商業模式,提升了萬達在整個文化產業的市場擴張能力。這樣一次大型的跨國收購,加速了其推進文化產業集團化建設,規模化經營的步伐,AMC是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文化集團,萬達收購AMC後實行多媒體兼營、跨地區經營,以此為突破口,加大市場整合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文化企事業的競爭力。
(2)AMC是一家注重創新理念的企業,對其並購,更是讓萬達總體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市場上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被擠出,就要在創新上有所突破。因為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已被人們認為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動效應的元素,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發展動力。
(3)並購後的萬達,在影院數量、IMAX和3D屏幕數量上都有超大規模的增加,整個面向的市場人群也大幅增加。並購後,萬達將擁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 院線及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從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就毋庸置疑。
4、市場風險的存在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AMC影院所處的北美市場,狀況並不樂觀。2011年,北美院線有12.8億人次走進電影院進行觀影,較2010年下降了4%,這是北美院線16年來的最低數據。2011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為102億美元,比2010年下降了3%。由於市場不景氣,AMC早已負債累累,2011年AMC凈虧損達1.23億美元,近4來AMC曾兩度試圖IPO都未能如願。
除此以外,萬達作為跨國並購的案例,不得不面對著整合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一系列的風險因素,因此在當時來說,很多人對於這次並購並不持看好態度。
三、啟示
截至2012年年底,AMC2012年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5150萬;而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上半財年,AMC營收27億美元,凈利潤為8280萬美元。最終,AMC於12月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以18美元的價格首次公開發行18,421,053股A類普通股,如加上超額配售,募集資金近4億美元。上市後,AMC公司股權總市值達到18.68億美元,其中萬達集團持有股權市場價值約14.60億美元。
萬達集團跨國收購的案例,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當時的收購,可謂肯定聲很多,同時質疑聲也四起,然而最終AMC還是讓萬達成為了大贏家。
具有極大前瞻性眼光和雄心的萬達,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中,走了一步大棋,萬達收購AMC與吉利收購沃爾沃、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不同,它既沒有帶來核心技術,也沒有帶來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但萬達還是帶著探險者的視野開啟了其海外市場的大門,最終也證實了這場收購的價值所在。現今,萬達集團已同時擁有全球院線排名第二的AMC 公司和亞洲排名第一的萬達院線,雄踞全球兩大電影市場,成為全球規模、收入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可預見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隨著萬達的走向世界而將擁有一片更廣大的天空。
⑷ 萬達影城全國共計多少家
852。據萬達官虧皮念網公布,截止2023年3月1日,萬達影城作握頌為行業龍頭,在全國擁有852家影城,覆蓋了347個城市。萬達全國852家影城全部在飛書上,實現了統一化數字管理。在高度數字化的賦能下,排片管理、影院巡檢、實時銷困票房跟蹤等等,統統不在話下。
⑸ 王健林的萬達旗下有多少家電影院今年他的電影院還好嗎
王健林的萬達旗下有幾千家電影院,僅國內就有六百多家,而國外則有一千多家,不過,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萬達影院並不好過。
當然,雖然今年上半年萬達並不好過,但是下半年等疫情逐漸過去,電影院全部復工,尤其是國慶檔的時候,萬達院線也會恢復正常。有消息顯示,萬達電影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在7月27日晚間獲得審核通過,其中,投入超30億元在2020到2022年新建162家影院的計劃頗引人注目。也就是說,萬達電影還是對市場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