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1)電影頭選多少毫米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㈡ 拍電影用的攝影機,廣角鏡頭的焦段,分別是多少
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mm,視角為60-84度;
㈢ 電影鏡頭21、25、50、135mm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這個鏡頭的焦段范圍,說明這個鏡頭是變焦鏡頭,最短焦距(廣角端)是18mm,最長端(長焦端)是135mm,鏡頭可以從18mm無極變焦到135mm。
㈣ 35毫米電影攝影的標准鏡頭,其焦距相當於50毫米,凡長於50毫米者即為長焦距鏡頭;
那得看底片的大小,50mm的焦距配35mm的底片對應的視角的標准視角
㈤ 如何通過電影畫面來判斷鏡頭的焦距
通過正常的電影畫面,來定量推導出焦距,從數學上看,是一個典型的反向問題,而且是一個沒有唯一解的反向問題。因此,要相對精確地進行量化估計,就需要一些參考,例如在場景中人為放置一些標記,預先對不同鏡頭的特徵進行測量。題主可在Google Scholar搜索欄中輸入"estimation of focal length",自行搜索一下相關的論文。如果只是做定性的判斷,可從人的感官角度出發,抓住一些與焦距有關系的視覺特徵,如景深、透視關系、鏡頭的光學畸變等等。經常玩攝影的人,都能通過畫面猜測出鏡頭的大致焦段。
㈥ 60毫米的電影鏡頭相當135相機多少的毫米焦段
60mm是焦距,首先焦距是一個鏡頭固有的物理量,是不會隨著感光元件而變化的。所以60mm鏡頭在任何地方都是60mm。但是如果感光元件尺寸大小不同,那成的像尺寸也不同。電影鏡頭分豪華版的70mm寬度(膠片寬度)的高清電影頭、35mm寬度的普通電影頭、16mm的家用攝影機電影頭以及8mm的玩具電影機鏡頭。首先你要確定這個電影頭是哪種格式的。如果是普通版35mm電影頭,那麼等效135相機是1:1的,沒有區別。
㈦ 16毫米電影鏡頭放在canon相機上可以嗎
可以,但需要改口。
電影鏡頭分為8mm、16mm、35mm三種膠片規格的電影攝像機使用的鏡頭,8mm膠片機的鏡頭是什麼相機都無法使用,16mm膠片機的鏡頭可以通過轉接環接上4/3系統的相機上使用,而長焦段的鏡頭可以改在單反上使用,有一種說法是16mm鏡頭的焦距的一半就是它的像面距,像面距就是鏡頭後口到感光材料的距離,例如100mm焦距鏡頭的像面距就是50mm,我們用的單反機的像面距是40多mm,例如尼康的是46.5mm。35mm膠片的電影攝像機鏡頭就基本能改在單反上使用。你給出的那支Pentax 25mm/F1.4鏡頭應該是等同於16mm機的鏡頭,只能用在M4/3上。現在玩電影鏡頭轉接的人一般都是玩英法德美的老電影鏡,如英國的cooke、德國的dallymeyer,法國的安琴(愛展能)、美國的柯達、博士倫等。這些鏡頭的性價比會比較高,日本的個人覺得其性價比要低一點,玩的價值不大。
㈧ 16毫米電影鏡頭放在佳能相機上可以嗎
大部分都不可以。首先,16mm電影頭的像場很小,也就是覆蓋16mm膠片的,不足以覆蓋APS-C,而不用說APS-H和全畫幅。只有少數長焦的像場比較大,可以覆蓋。第二,16mm電影頭大部分是C口的,C口的法蘭距比佳能EOS的EF卡口短得多,根本無法轉接,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口,但是只有一些鏡頭尾巴上留有較多空間的鏡頭(大部分是長焦)才可以改。所以16mm電影頭大部分都不能上EOS,能上EOS的大部分已經被改口了,流通在二手市場上。其實佳能EOS不是理想的玩16mm鏡頭的機身,Micro 4/3比EOS要好得多,M4/3的法蘭距短,C口鏡頭可以直接轉接,而且M4/3感光元件小,大部分16mm頭都可以覆蓋。
其實16mm真的有不少好頭的,很值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