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唐朝人如何玩官妓電影

唐朝人如何玩官妓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14 18:35:06

⑴ 《夢華錄》美化古代官妓悲劇引爭議,這部劇的結局怎麼

《夢華錄》美化古代官妓悲劇引爭議,這部劇的結局如何網友們還不得而知,不過大多觀眾都覺得她們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因為這個電視劇主要講述的就是三個女孩子一起打拚創業的劇情,如果說在作品的後期她們沒有完成任務的話,可能就會給人一種白看了一部劇的感覺。所以相信這個電視劇的導演和編劇會在劇情這一方面花費更大的功夫,並且讓劇中的角色都能善始善終。

劇中的宋引章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而這一點和娛樂圈裡面的女明星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改編過後這個作品就已經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原著作品中主要傳達的是一種風月救風塵的精神,作品中的每一個女性角色都有著堅韌不屈的性格。改編成了電視劇以後雖然大致的劇情還是如此,但是卻將太多的內容給美化了。

⑵ 《夢華錄》官妓介紹

《夢華錄》改編自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趙盼兒是一個年輕貌美、熱愛生活的女性,她曾盼望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多年的風塵生涯,使她深知這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因此,她對「從良嫁人」一事,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夢華錄》官妓介紹

劇中的趙盼兒身處樂籍,但是憑借自己的能力開茶樓,並且和孫三娘、宋引章兩姐妹在京都闖出了一番天地。

官妓是古代供奉官員的妓女。唐、宋時官場應酬會宴,有官妓侍候,明代官妓隸屬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初廢官妓制。官員和妓女,本來是社會地位懸殊的兩種人,生活沒有交集,但是,歷史上,這兩種人的關系曾經最為緊密。官妓為朝廷特別設定,有大戶人家抄家後女眷入妓,也有自小培養入妓的。

官妓都不是單有姿色,所有官妓為了迎合文官們的需要,都會詩書琴畫等。中國古代也不乏出自這些人手的文學藝術作品,許多古代名人也從官妓處找尋靈感創作有不少文學佳作。有不少朝代都規定,朝廷官員不能入民間青樓,只能招官妓。

宋元時期,理學興起,重男女之防,對於官員狎妓有所限制,規定妓女只能為官員提供歌舞和陪酒這類活動,不能提供性服務,違者要受到各種處分。這種規定執行起來一定有難度,因為私下的交易似乎很難被發現。

宋代妓女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官妓、家妓和私妓。

官妓又叫營妓,編入國家正式編制(樂籍),由國家財政供養,主要供官員娛樂時遣用;家妓是官員們自己家養的歌妓,一般陪著主人應酬賓客,唱歌跳舞;私妓就是商妓,有賣藝的,有賣色的。

宋代官妓的主要任務,就是陪著政府官員進行公務接待,在宴席上表演歌舞助興。

不過,官妓終究是為國家管理層服務的,就算前期王安石在世的時候,法律嚴明,其他官人不敢膽大妄為,但是到了後期,不少官妓還是免不了淪為權貴階層的玩物,終究無法享受基本的權利,贏得世人的尊重。

事實上地方軍政行政長官私下命令地方官妓提供性服務的仍很普遍,不過,官員像唐朝那樣公開要求妓女獻身,並以這種交易為風流倜儻而驕傲自豪的風氣,算是被轉變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同樣禁止官妓向官員提供服務,讓一些官妓面向市場,向社會提供服務以增加財政收入。官員不能從妓女那裡得到性服務,官員對於妓女的態度也開始冷落,官妓營妓的經費也成為問題,她們不得不向市場化服務轉變,中國的妓女的市場化從此開始了,中國妓女以官營為主向民營主導過渡。

大多數官妓人在娼門,內心卻強烈地渴望從良,脫離妓籍,恢復人的尊嚴和權利。她們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悲慘命運的實質,她們恥於作為男人玩弄的對象存在於社會,她們想望像普通婦女那樣遵三從四德,雖粗茶淡飯,荊衣布裙也心甘情願。

⑶ 在沒有夜場電影與酒吧的古代,唐朝人晚上在做什麼

其實有沒有電不是關鍵,人生在世,夜生活無非就是喝酒吃肉吃喝玩樂。現在人即使有電,和唐朝的夜生活相比無非就是形式變了而已,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很大的變化。

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強大的王朝之一,唐朝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非常繁榮,在高度開放的風氣之下,殷實的物質基礎之上,夜間消遣的選擇比其他它朝代的人更多,他們的夜生活,開放且興盛。夜生活嘛,離不開吃肉喝酒,除了青樓外,唐代夜間最受歡迎的就是宴飲聚會。宴飲聚會說來與尋常人們解決飢餓問題差不了多少,實際上卻有區別,美酒佳餚還是重點,反而是巡盞勸飲更為人所看重。人們參與宴飲的時候,往往在其中滲入些娛樂游戲,諸如「五魁首、六六六」之流,當然,這個就比較粗俗了。有時也會抬出一兩樣「寶物」,主人家請「客官」或觀覽,或鑒賞,一時間主人家虛榮心被滿足一把,客人也顯示出才高八斗,雙方皆大歡喜,這就是比較高雅的——如是,賓主盡歡,豈是吃幾口肉、飲幾碗口可以比擬?

因開放的風氣,唐時的大家閨秀受到封建禮制的束縛要相對其它朝代少一些,但也難名於「束之高閣」。這些姑娘們往往有一兩個丫環貼身照顧,丫環們往往同姑娘一起成長,說是僕人,也算朋友。有礙於禮教的三綱五常,姑娘們的行動被大為限制,雖然不必為了生計而發愁,整日只與孤單為伴,這個時候,打發時間是她們必須要做的事,排遣心緒是她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⑷ "在唐朝,文人愛「押妓""且有「虱」為榮的風氣是怎麼形成的"

東周時期,齊國上卿管仲在王宮中開設了“內閭”,“內閭”也稱女閭,並且,還一次性從民間挑選了七百名女子充入其中。


不過,考慮到大臣們的生理需要,每年在宋神宗過生日這一天,會臨時開放這一政策。所以,每逢“聖日”,京城便會出現這樣的場面,大大小小的官員勾肩搭背,在花街柳巷中流連忘返,青樓滿座,女性工作者們樂得合不攏嘴。時人的詩句中,就有提到“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說的就是“聖日”這一天的情形。

在歷朝歷代中,女性產業最發達的莫過於唐朝,當時,從事皮肉生意的妓女個人素質非常高。朝廷正式確立了“官妓制度”,從法律上認同女性工作者的地位,並將娼妓視作合法產業。當時,朝廷開設的“教坊”就是一種官設妓院。朝廷將所有長安娼妓統一收容到教坊中,統一管理。所有從事這種生意的女人必須到教坊報道,登記注冊。

⑸ 古代的宮妓是做什麼的為何很多女子寧願死也不願意做宮妓

古時候的官妓是指將士身邊的女子,她們不僅要管理將士們的日常,同時還會滿足將士的生理需求。那時候很多女子寧願去死也不願做官妓,這是因為做官妓不僅會受到身體上的壓迫,同時心靈也會被摧殘。可以肯定的是,女子在古代的地位是特別低下的,大部分女子不僅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同時還得不到社會的尊重。普通女子本就沒有什麼地位可言,這就更不要說作為官妓的女子應靠什麼存活於這世界之上。

03、官妓的性命得不到保障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官妓也慢慢地普及起來,不僅僅只是出現在女性俘虜,同時還出現在普通女子身上。值得注意的是,官妓一般都是出現在軍營里,這也就是說這些女子將很有可能會隨著將士行軍打仗。要知道女子在戰爭中因為力量柔弱總是被看作是累贅,所以倘若局勢不利將士很有可能會選擇拋棄官妓,甚至是將其作為炮灰。

⑹ 有關官妓的資料

中國最早的官營妓院是春秋時齊國宰相管仲於公元前七世紀中期開設的。即《戰國策•東周策》中的「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女閭,即妓女居住的館所,也就是後世的妓院。

據古籍記載,當時官府開設經營的賣淫業一是為了收稅,「俗性多淫,置女市收男子錢以入官」。(《魏書•龜茲傳》)二是為了緩和社會上曠夫和工商市民的性飢渴。因為皇宮貴族、士大夫以及富豪鄉紳均蓄養大量美女,因而造成了社會上男女性別比例失調。

官妓發展到漢武帝時,又分立出一種營妓制度,即《萬物原始》中說的「至漢武帝始置營妓,以待軍土之無妻者」。(見《漢武外史》)也就是說,營妓是為軍隊官兵提供性服務的。但後世也有把在樂營中的妓女稱為營妓的。確切地說,營妓是官妓的別稱。

在一千多年的官妓生活史上,有不少女性甘於作為男子洩慾和玩弄的角色,沉迷於奢侈放盪的生活。她們無法忍受禮教嚴苛的束縛,也沒有忍受清貧的勇氣,因而樂於娼門,迷失了本性,成為中國女性中較為特殊的組成部分。

但是,畢竟有許多女性身為娼妓,卻不願墮落,她們有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她們的生活中,處處體現出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為爭得獨立的人格尊嚴,她們往往十分執著,不惜舍棄奢華的生活,甚至為此獻身。

首先,官妓們雖時時周旋於官府,幾乎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提供聲色服務,但是,她們身處卑賤,心比天高。對於那些以權勢、金錢迫使她們獻身獻技的狎客,官妓們只是出於被動的盡義務。她們往往傾慕文人學士。

其次,大多數官妓人在娼門,內心卻強烈地渴望從良,脫離妓籍,恢復人的尊嚴和權利。 如明代南都金陵名妓秋香,出身官宦人家,她自幼聰敏伶俐,熟讀詩書,且酷愛書畫。但未及成年,父母染疾,雙雙亡故。

秋香為生活所迫,投奔在南都金陵為官的伯父。不久,伯父因受一樁官司牽連,被罷官入獄,秋香也被沒籍充人官妓。秋香姿色秀麗,能歌善舞,談笑自如,詩畫出眾,在妓女中「冠於芳首」,色傾金陵。

但是,秋香並不留戀奢華,她一心想脫籍從良。有一次,秋香結識了一位李公子,兩人情投意合,但李公子家境不寬,拿不出為秋香贖身的銀錢。但秋香已暗暗積下不少體己錢財,他們定下汁謀,故意叫李公子帶六隻沉甸甸的箱子來到秋香處,聲稱要外出經商。

當夜,李公子與秋香在幾個貼心姐妹的幫助下,悄悄丟棄箱中的碎石磚瓦,將秋香所積金錢珠寶以及眾姐妹贈送的衣物填人箱中。第二天,讓李公子把六隻箱子如數帶走。半個月後,李公子衣冠楚楚來到妓院,用重金將秋香贖出,兩人結為夫婦,相親相愛。有人不甘罷休,仍來會見秋香,秋香一概拒絕,並以扇畫柳明志:「昔日章台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里,不許東風再動搖。」
http://www.singtaonet.com/culture/cult_sp/t20051024_25726.html
妓女的分類

歷代的妓女都可以分為許多類,妓女越發展,分類就越細,越復雜,唐代也是
如此。如以她們所從事的服務的性質來分,可以分為藝妓和色妓,如前所述,前者
主要提供藝術表演之類的服務,後者主要是出賣肉體。當然有許多妓女兩者兼做,
但一般總有主次之分。如以她們的隸屬關系來看,可分為宮妓、官妓、營妓、家妓、
私妓(市妓)等,當然其中也有重疊之處,如營妓實際上也是一種官妓,不過服務
對象主要是武官、軍人罷了。

總的來說,妓女在社會上都是處於卑賤地位的,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妓女
各自的色藝才情差別和狎妓者的地位與需求不同,因而她們又有等級區分。盡管這
種區分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社區標准不一,形式也多樣,但是在同一時地的妓女
中,不同等第之間的差別是明顯存在的。例如在唐代開元、天寶間教坊妓女就大致
分為三等:第一等是宜春院妓女,謂之內人(又曰前頭人);第二等是雲韶院妓女,
謂之宮人;第三等是平民女入選者,謂之搊彈家。內人帶魚,宮人則否,而且她們
之間的待遇也有差別。到了中晚唐,平康妓女則按妓女的等第來劃分營業區域:第
一二等居南曲、中曲,多是妓女中的錚錚者;第三等為卑屑妓,居北曲。南曲與中
曲的條件比北曲要優越得多,「二曲中居者,皆堂宇寬靜,各有三數廳事,前後植
花卉,或有怪石盆地,左右對設,小堂垂簾,茵榻帷幌之類稱是。」唐代妓女的這
種分布格局一直影響到後世。

1.宮妓

宮妓是居於深宮,為帝王提供性服務的女子,包括一些沒有什麼名分的宮女,
更包括大批歌舞伎。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在隋、唐、五代都發展到一個很大的規
模。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北齊、北周和南朝梁、陳的樂工都為隋所有。開皇初年,
文帝將他們遣放為百姓。隋煬帝即位後,矜奢好樂,御史大夫裴蘊「揣知帝意,奏
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為樂戶。……是後,異技淫聲,咸萃樂府,皆
置博士弟子,遞相教傳,增益樂人至三萬余。」這當是設教坊樂舞制度之始。所謂
教坊,它的初始意義就是教習樂舞之所。

唐代初年,皇宮樂舞制度大多依照隋制,但到了唐玄宗時有很大發展。這個嗜
愛聲色歌舞的風流皇帝並不滿足於教坊提供的聲色之樂,還在宮中設立了一個叫作
「梨園」的樂舞機構,其樂工舞人都是從坐部伎和宮女中挑出來的優秀者。梨園規
劃很大,除長安的宮中外,在禁苑、東京(洛陽)還設立一些分支機構,共有幾千
人。這些梨園中的女子和教坊女藝人一樣,都可以稱為宮妓。

安史之亂後,國力由盛而衰,只好逐漸裁減樂舞藝人的數量與規模,但有時又
有增加,統治者仍不斷征選年輕貌美的女子入宮,如據《舊唐書·李絳傳》記載,
元和七年,「教坊忽稱密旨,取良家士女及衣冠別第妓人,京師囂然」。

五代十國各宮廷樂舞制度多承唐制,但由於戰爭動亂與立國短暫,其樂舞機構
和宮妓的規模都比唐代小得多,比較起來,樂舞機構和宮妓規模大一些的是前蜀、
後唐、南唐等。前蜀宮中的教坊機構已具相當規模,蜀王建有一首《宮詞》說:「
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明頭各自請衣裳。」可見教
坊常表演隊舞,並且常從宮外妓院中搜選妓女入宮參加表演。王建的兒子王衍即位
後,縱情聲色,宮中美女成群,他自己曾創作並導演過《折紅蓮隊舞》,規模很大,
有幾百人之多。後唐庄宗滅前蜀時,不少將領把王衍宮中的宮妓擄歸己有,如郭崇
韜就曾搶奪「王衍愛妓六十」。後唐宮中也設有教坊,規模不小,並經常以教坊妓
樂招待賓客。南唐據險佔領富饒的江南之地達39年,其宮廷樂舞制度都極力效仿
唐代,尤其是後主李煜多才多藝而又縱情聲色,即位後曾「大展教坊,廣開第宅」,
終日與妃妾宮妓一起填詞作樂。甚至在國破家亡之時,還寫詞:「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戀戀不舍。宮妓由宮廷供給衣食,其生活水平幾
乎可與貴族比擬,她們都有向皇帝獻身的可能性,而且爭取得到這種「恩寵」,但
由於宮中美女如雲,這種機會很少。她們最大的痛苦是幽閉深宮,缺乏人身自由,
青春虛度,性慾得不到滿足。不過籍屬教坊的宮妓在性生活方面似乎要自由一些,
有時不僅可同樂工結婚,而且還可能獻身他人。

2.官妓

官妓和宮妓都屬於國家、政府所有,但區別在於宮妓只為皇帝及娼家屬服務,
而官妓則為各級官吏所佔有,有向各所屬的軍政官員獻身的義務,她們中的出類拔
萃者往往被第一二把手所獨占,有些官員之間還會因某位名妓而爭風吃醋。如《舊
唐書·張延賞傳》記載:

大歷末吐蕃寇劍南,李晟領神策軍戍之。及旋師,以成都官妓高氏歸,延賞聞
而大怒,即使將吏令退焉。晟銜之,形於辭色。

又如《玉泉子》載:

韋保衡初登第,獨孤雲除四川,辟在幕中。樂籍間有佐酒者,副使李甲屬意,
以他適,私期回將納焉。保衡既至,不知所之,訴於獨孤,且將解其籍。李至,意
殊不起。……保衡不能容,即攜娼妓以去。李益怒,累言於雲,雲不得已,命飛牒
追之而回。

一般說來,官妓與家妓不同,前者似屬「公有」,後者屬於私有。對於官妓,
官員們可以共享,有以官妓送人情的;有的貴賓過境,可派官妓侍寢;如有朋友看
中某個官妓,也可以供給他狎玩。官妓是官給衣糧,她們向官員獻身是一種義務,
一般是不收費的,但有時狎玩她們的官員也可能贈她們一些錢物,以示慷慨,以博
歡心。

唐代歷史上這方面的記載很多。例如歌妓張好好在江西沈公轄下,後來沈移鎮
宣城,又將好好置於宣城籍中。杜晦辭過常州,郡守李瞻宴請他,告辭時與營妓朱
娘告別,掩袂大哭,李瞻說:「此風聲賤人,員外如要,但言之,何用形跡!」於
是讓朱隨杜而去。刺史戎昱與轄下一個歌妓有情,由於上司節度使於頔徵召,不得
不送去,後來於頔又遣還給戎昱。盧鉟守廬江,郡中曹生想要營妓丹霞,盧鉟不給。
以上這些情況都說明了一些官吏可以對官妓隨意支配,甚至作為他們的私有財產,
只是不能私自買賣而已。

妓女的來源很多,就官妓而言,主要是罪人家小籍沒,如《輟耕錄》說:「今
以妓為官奴,即古官婢。」《唐書·林蘊傳》說:「出為邵州刺史,嘗杖殺客陶元
之,投其屍江中,籍其妻為娼。」這和宮妓以罪人妻拏沒入宮廷為娼的情形相似。
但是,罪人家屬畢竟有限,大量的官妓還來自買賣。《唐律》規定:「奴婢賤人律
比畜產。」奴婢既然和牲口、財物一樣看待,當然可以買賣。此外,在戰亂歲月官
妓往往也由掠奪所得。

3.營妓

對於古代的營妓,有廣狹二義的理解。從廣義來看,唐、宋間各地方官府或軍
鎮往往設有「營署」或「樂營」來集居官妓,以便於隨時訓練和隨時傳喚。妓女除
稱為官妓外,也可稱為「樂營子女」、「樂營妓人」等,這樣看,營妓就是官妓。
從狹義來看,營妓是專被軍隊或軍事機構掌握的妓女,專供武將、軍人滿足性需要
而用的。

唐代軍鎮的官妓時興稱為營妓,和當時的政治形勢和兵制的演變有關。初唐時
沿襲隋朝的府兵制,將帥還難以專兵跋扈。自高宗、武後以降,府兵制已漸破壞,
募兵制代興。睿宗時開始設節度使,統領個別邊防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大權,
玄宗時又有所發展,從而造成了方鎮權力的大大膨脹,並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
生。安史之亂平息後,但方鎮割據的局勢從中唐一直延續到晚唐乃至五代。這些方
鎮將官重權在握,擁有土地、甲兵、賦稅三大權,常常肆意妄為,狎妓作樂,自然
不在話下,更何況朝廷還允許諸道方鎮和州縣軍鎮都置妓樂。

這種營妓的衣糧仍由官給,同於京師的官奴婢。她們的身體屬於兵將們「公有」
,可任意召喚,但其中的佼佼者在一定時期內也可能被某將帥獨占。在史籍中對營
妓情況有許多記載,如孟�《本事詩》雲:「韓晉公鎮浙西,戎昱為部內刺史,有
酒妓,善歌,色亦爛妙,昱情屬甚厚。浙西樂將聞其能,白晉公,召置籍中。昱不
敢留,餞於湖上,為歌詞以贈之。」由此看來,節度使可以任意將部內樂妓召置籍
中,以供玩樂,真是為所欲為。《北里志》載:「楊汝士尚書鎮東川,妻子知溫及
第,汝士開家宴相賀,營妓咸集。汝士命人與紅綾一起,詩曰:『郎君得意及青春,
蜀國將軍又不起。一曲高歌紅一起,兩頭娘子謝夫人。』」這又是多麼闊氣。唐范
攄《雲溪友議》說:「池州杜少府慥,亳州韋中丞任符,二公皆長年務求釋道,『
樂營』子女,厚給衣糧,任其外住。若有飲宴,方一召來柳際花間,任其娛樂。譙
中舉子張魯封為詩謔其賓佐,兼寄大梁李少白,詩雲:『杜叟學仙輕惠質,韋公事
佛畏青蛾。樂營都是閑人地,兩地風情日漸多。』」照這一段話看來,可以知道唐
代其他統兵符的,營妓必不使之「外住」,儼然為節度使的姬妾,而韋、杜二人「
厚給衣糧任其外住」,「柳際花間,任其娛樂」,實在寬大而又例外,所以人們對
此要大書特書了。

營妓的命運也是很悲慘的,長官、狎客可以任意拿她們玩弄取樂,還可以隨意
作踐、傷害她們。例如,金陵諸貴公子玩弄一個營妓,營妓死了,他們就一把火燒
了她。嶺南樂營妓女一次在席上得罪了賓客,就被長官處以棒刑,官吏們還拿她們
開心,賦詩嘲笑她們「綠羅裙下標三棒,紅粉腮邊淚兩行。」命運最悲慘的大概要
數唐末富州營妓杜紅兒了。富州長官的手下有一個叫羅虯的官員,在宴席上看中了
紅兒,要她唱歌,並贈以繒彩,長官因為副帥早已中意紅兒,就不讓她接受饋贈,
羅虯惱羞成怒,竟當場拔刀殺了紅兒。於是,一個無辜的少女就在野獸的爭奪中變
成了被撕碎的羔羊。

4.家妓

家妓最早見於史籍記載的,當是公元前562年晉悼公賜給魏繹的八名女樂。
兩漢三國時期,貴族、官僚蓄養家妓已蔚然成風。到了魏晉南北朝,家妓的發展進
入興盛時期,有些大貴族、大官僚蓄家妓成百上千,其規模幾乎可與宮廷女樂器美。
歷史進入隋、唐以後,家妓的發展仍然保持這個勢頭,不僅是大貴族、大官僚廣蓄
妓妾,而且進一步在士大夫中普遍盛行。

隋代貴族、官僚中擁有家妓最多的是宇文述和楊素。宇文述深得隋煬帝的寵信,
「言無不從,勢傾朝廷」,他廣占良田,奪人財寶,掠人婢女,以致家有妓妾百餘
人,家僮千餘人。楊素本是北方士族,隋文帝滅陳時,他因功陞官受封,後又參與
宮廷政變,擁立煬帝,因此貴寵日隆。他擁有「家僮數千,後庭妓妾曳羅綺者以千
數,第宅華侈,制擬宮禁。」隋代官僚、貴族的家妓往往是直接從戰爭中掠奪而來,
也有一部分是皇帝所賞賜的。

唐代皇帝也常對有功的文臣、武將賞賜女妓,尤其是安史之亂後的中晚唐,獲
得這種賞賜的更多一些。可是,對於官僚、貴族所蓄家妓的人數,唐代曾依據官品
的等級作出過規定。如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九月中宗曾下令:「三品已上,
聽有女樂一部,五品已上,女樂不過三人。」到了天寶二年(公元743年)九月,
玄宗又下詔:「五品以上正員官,諸道節度使及太守等,並聽家畜絲竹,以展歡娛。
」但是實際上根本控制不了,不少官僚、貴族都蓄家妓幾十人、百餘人,超過皇帝
詔令最高限額的幾倍、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例如寧王曼有「寵妓數十人」。周寶有
「女妓百數」。李願有「女妓百餘人」。郭子儀有「十院歌妓」,等等。有個富商
名叫鄒鳳熾的,沒有任何官品,而侍妾「尤艷麗者至數百人」。

此外,唐代的官僚、貴族蓄有大量奴婢,這是不受皇帝所規定的蓄妓人數的限
制,其數可達成百上千,如李謹行有奴婢數千人;而那個跨隋、唐二代做大官、被
唐太宗封為越國公的馮盎蓄奴婢竟達萬餘人。他們完全可以從女奴中選出若干姿色
出眾者加以歌舞訓練,供其娛樂,而不受限制。如承乾就「常命戶奴數百人專習伎
樂」,元載家「婢僕曳羅琦者一百餘人」。再以白居易為例,他任刑部侍郎時,官
屬正四品,按規定只能蓄女妓三人,但是他的家妓除了善歌的樊素、善舞的小蠻與
春草之外,還有一些是由奴婢充當的,如他在《池上篇並序》中說:「罷刑部侍郎
時,……洎臧獲之習筦磬弦歌者指百以歸。」所謂臧獲,就是奴婢。他還有一首《
小庭亦有月》詩說:「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詩
末自注曰:「菱、谷、紫、紅,皆小臧獲名也。」這四個人實際上都是家妓。、五
代經歷幾十年的長期動亂,正是軍閥、貴族憑借武力掠奪奴婢和以良家婦女為奴婢
的大好時機,因而五代蓄家妓之風仍盛行不衰。例如郭廷誨擁有「藝色絕妓妾十,
樂工七十」。時銳有女妓十餘輩。宋彥筠曾在成都一次就奪取「妓女數十輩,盡為
其所有」。前蜀王宗翰「好蓄妓妾,後庭珠翠常百餘人。南唐韓熙載後房妓妾也多
達數十人。

關於以上情況,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有過生動的描繪。這幅畫
的內容是以南唐中書舍人韓熙載的縱於聲伎、侈靡生活為題材,描寫他和賓客放浪
不羈的宴樂生活。這是一幅名畫,全圖共分五段:第一段畫韓熙載與一朱衣人(大
約是狀元郎粲)坐床上和其他賓客聽李家明妹彈琵琶;第二段畫韓自擊鼓與眾賓客
觀愛妓王屋山舞六幺;第三段畫韓洗手休息狀;第四段畫韓持扇坐椅聆群妓吹奏狀;
第五段畫韓側立觀眾妓與賓客嬉戲狀。這幅《韓熙載夜宴圖》十分具體地把當時的
一些官僚貴族的享樂生活和家妓活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家妓是一種以封閉的方式關鎖在家庭這個籠子里供主人玩弄的性奴隸,她們不
是人,而只是工具。例如,「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於火,惟於妙妓
懷中揣其肌膚,謂之暖手。」申王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際,使宮妓(雖名宮妓,
實帶有家妓性質)密圍於坐側,以禦寒氣,自呼為妓圍。」「(孫)晟事李升父子
二十餘年,官至司空,家益富驕,每食不設幾案,使各妓各執一起環立而侍,號肉
台盤,時人多效之。」

從以上記述看來,家妓只不過是「暖爐」、「屏風」、「案幾」而已,當然也
是發泄性慾的工具。至於可以出賣、送人、交換其它物品,那都不在話下了。

家妓在她所在的家庭有著特殊的功能。在主子的心目中,妻妾的職責是治內管
家,生兒育女;婢女的職責是侍候主子的衣食住行;而家妓的職責是供主子玩樂—
—提供文化娛樂、精神享受和性慾滿足。有些士大夫宦遊在外、四海為家時,往往
不帶妻眷,而只有家妓伴隨而行,這些女子實際上擔任了妻妾、家妓和婢女的多重
角色。家妓又是當時社交場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家妓的數量、素質、伎藝往往還是
主人的地位尊嚴、經濟實力、人品高雅的一種體現,所以有些人常以自己所得意的
家妓在客人面前侍酒、表演歌舞,以此炫耀於人。反之,如果家妓少而素質差,就
會顯得寒酸。這都是封建社會中畸形的、病態的現象。如唐人鄭傪設宴招待趙伸,
因舞妓年老而受到俳優孫多子的譏刺:「相公經文復經武,常侍好今也好古。昔日
曾問阿武歌,今日親見阿婆舞。」

家妓和營妓、官妓之不同處在於她們是主人的私有財產,非經主人許可,他人
不得染指,否則,就是主人的恥辱了。如有個叫楊繪的人,耽於妓樂,日事游宴。
有次他請客吃飯,席間有個叫胡師文的人,是個行為不檢的豪民子,半醉時狎玩楊
繪的家妓,無所不至。楊妻在屏風後看到了,深以為恥,不好向客人發作,就呼妓
入而撻之。胡師文見了推開楊繪,叫這家妓出來,楊繪面子上實在下不來,要撤酒
席,結果被胡師文打了一頓。

有些色藝俱佳的家妓有時還成為權貴們爭奪的對象和犧牲品,一如爭奪珍寶然。
例如:

李丞相逢吉性剛愎而沉猜多忌,好危人,略無怍色。既為居守,劉禹錫有妓甚
麗,為眾所知。李恃風望,恣行威福,分務朝官,取容不暇。一旦陰以計奪之,約
曰:「某日皇城中堂前致宴,應朝賢寵妾,並請早赴境會。」稍可觀矚者,如期雲
集。敕閽吏:「先放劉家奴從門入。」傾都驚異,無敢言者。劉計無所出,惶惑吞
聲。又翌日,與相善數人謁之,但相見如常,從容久之,並不言境會之所以然者。
座中默然,相目而已。既罷,一揖而退。劉嘆吒而歸,無可奈何,遂憤懣而作四章,
以擬四愁雲爾。

再如:

韋庄,字端己,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據,遂羈留之。庄有寵人,姿質艷麗,兼
擅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人為辭,強奪去。庄追念悒怏,每寄之吟詠,《荷葉杯》
、《小重山》、《謁金門》諸篇,皆為是姬作也。其詞情意凄惋,人相傳誦,姬後
聞之,不食而卒。

韋庄和劉禹錫都是著名文人,也有一定的官職,但終究敵不過當朝權貴,寵妓
愛妾眼睜睜地被奪而無可奈何。如果反抗,結果又會如何呢?

五代安重誨嘗過任圜,任圜為出妓,善歌而有色,重誨欲之,而圜不與,由是
二人相惡,重誨誣以反而殺之。

這一類的事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又如:

唐武後時,左司郎中喬知之,有婢者窈娘,藝色為當時第一。知之寵愛,為之
不婚。武延嗣聞之,求一見,勢不可抑。既見,即留,無復還理。知之悲痛成疾,
因為詩,寫以縑素,厚賂閽守以達。窈娘得詩悲惋,結於裙帶,赴井而死。延嗣見
詩,遣酷吏誣陷知之,破其家。……時載初元年三月也。四月下獄,八月死。

看來,在家妓問題上,實在聚集著當時的多少社會矛盾。

5.私妓

所謂私妓,是指那些不隸樂籍而以賣笑為生的妓女。她們是市民隊伍不斷壯大、
城市經濟不斷發展的產物,活躍於各城鎮商業區,為商人、市民、遊客服務。在唐
代以前,盡管已有私妓活動,但那時官妓制度還不夠完善,市妓也尚未興起,私妓
這一種類的妓女還沒有完整地形成,因此,私妓的發展歷史應該從唐代說起。孫�
在《北里志》中記載的妓女,實有兩類,一類是「隸屬教坊」的市妓,一類是不入
籍的私妓。他說:「妓之母,多假母也,亦妓之衰退者為之。諸女自幼丐育,或佣
仆下里娼家,常有不調之徒潛為漁獵。亦有良家子,為娼家棄之,以轉求厚賂,誤
陷其中,則無以自脫。初教之歌令而責之,其賦甚急。微涉退怠,則鞭撲備至。」
假母所買所教的這類妓女,如果不向教坊司登記入籍,則為私妓。

由於唐代是一個性觀念比較開放的時代,所以私妓不僅可以公開活動,而且可
以和入籍的市妓居住在一起倚門賣笑。如北曲自西第一家假母王團兒有一名妓女福
娘就是私妓。孫�至長安應試時曾游北里,與福娘過從甚密,福娘常慘然郁悲,一
日泣告孫�曰:「某幸未系教坊籍,君子倘有意,一二百金之費爾。」這就是說,
私妓從良,不必經教坊司批准落籍,只要付給假母一筆身價費就可以了。相對於宮
妓、官妓、營妓、家妓來說,私妓還是「自由身」,她們既不是樂戶女子,也不是
女俘、女奴,而大多數是良家女子,有較多的機會廣泛接觸社會,也比較容易從良。
但是,她們在文學藝術素質方面雖偶爾有少數佼佼者,總的來說不如宮妓、官妓、
家妓,她們主要是色妓,對嫖客以提供性服務、滿足對方的性慾為主。

唐代的私妓十分興盛,許多大都市都是她們的聚居地。一是長安。長安妓因為
有公卿舉子相往還,聲價一般比較高一些,帝王常游北里,朝士宴聚,亦多在此。
「諸妓居平康里,舉子新及第,進士三司幕府,但未通朝籍、未直館殿者,咸可就
詣。如不惜所費,所下車,水陸備矣。其中諸妓,多能談吐,頗有知書言話者,自
公卿以降,皆以表德呼之。其分別品流,衡尺人物,應對排次,良不可及。」二是
揚州。揚州為當時鹽鐵轉運使所在地,盡斡利權,判官多至數十人,商賈如織,所
以當時諺語有「揚一益二」之稱。於鄴《揚州夢記》雲:「揚州,勝地也,每重城
向夕,娼樓之上,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杜牧之有「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
珠簾總不如」之句。張祜詩雲:「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
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詩雲:「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
不似時期日,猶自笙歌徹曉聞。」徐凝詩雲:「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些詩句,都形容了當時揚州「高樓紅袖客紛紛」的繁榮的賣淫狀況。長安是當
時的政治、文化中心,揚州是當時的經濟中心,交通便捷,商業發達,流動人口很
多,都促使了妓女的增加和發展。

女子之為私妓,和為官妓有所不同。為官妓有許多是政治上的原因,如罪人妻
子或被掠奪等,而為私妓則多為生活所迫。例如為生活所迫而自賣青樓,因婚姻不
幸而被迫為妓,被人引誘或掠賣而誤墮風塵等等。例如,前面所述的那個妓女福娘
對孫�訴說過自己的身世:「本解梁人也,家與一樂工鄰,少小常依娼家學針線,
誦歌詩。總角為人所誤,聘一過客,雲入京赴調選,及挈至京,置之於是,客紿而
去。初是家(指假母王團兒)以親情,接待甚至。累月後乃逼令學歌令,漸遣見賓
客。尋為計巡遼所迫,韋宙相國子及衛僧常侍子所娶,輸此家不啻千金矣。間者亦
有兄弟相尋,便欲論奪。某量其兄力輕勢弱不可奪,無奈何謂之曰:『某亦失身矣,
必恐徒為。』因尤其家。得數百金與兄,乃慟哭永訣而去。」福娘從良家女子受人
引誘而掠賣至娼家,即使兄弟找到了也無可奈何,其經歷是頗為典型的。
http://www.dt800.com/ebook/book/2005415110455/034.htm

⑺ 《傳奇中的大唐》唐朝文人與歌妓的互惠關系

《傳奇中的大唐》| 劉玄解讀

關於作者

劉勃,曾在《讀庫》《南方周末》上發表歷史文化類隨筆若干,著有《小話西遊》《戰國歧途》等書。現任教於南京三江學院。

關於本書

唐傳奇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背後,是唐代的門閥觀念、科舉制度與風月行業;龍女、狐精等非人物種,都是世情人性的明鏡;虯髯客、聶隱娘等俠客故事裡,藏著唐代政治的紛繁復雜,或者對遙遠世界的想像。

核心內容

唐傳奇的留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文化背景變化太大,需要補充背景知識;第二種是作者刻意為之,把深意隱藏在文字之後、情節之外。相應的,劉勃老師在講唐傳奇的時候也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建立共識,設身處地去理解。另一種抓住矛盾,開腦洞去推理。這兩種策略,其實就是訓練共情能力的兩種方法。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我要為你講的書名字叫《傳奇中的大唐》。這本書講的不是唐代的歷史,而是唐代一種特殊的小說文體,唐傳奇。

唐傳奇和唐詩一樣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我們今天一般說的小說,在中國古代就是從唐傳奇才真正開始。但是,唐傳奇年代久遠,又是文言文寫的,不好讀,所以有人會說,看這些唐傳奇的改編故事就好了,比如唐傳奇《鶯鶯傳》改編的戲曲《西廂記》,《聶隱娘》改編的電影《刺客聶隱娘》,為什麼還要讀原本呢?

我覺得今天我們讀唐傳奇至少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它特別適合訓練我們的共情能力。這是因為唐傳奇有一個特點,就是文字特別凝練。它一般也就幾千字,還沒有我這篇說書稿長,卻能夠講出非常曲折精彩的故事。用作者劉勃老師的話說,這種凝練的文字,「留白」恰到好處,給讀者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去揣摩體會。揣摩體會就是在訓練共情。

這本書就來自劉勃老師帶著學生讀唐傳奇的課程講稿。解讀之前,我也采訪了劉勃老師。他告訴我:只要把這些留白處填補上,學生就會自然地對唐傳奇里的人物產生共情,甚至覺得這些一千多年前的故事講的就是今天的我們。

唐傳奇的留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文化背景變化太大,需要補充背景知識;第二種是作者刻意為之,把深意隱藏在文字之後、情節之外。相應的,劉勃老師在講唐傳奇的時候也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建立共識,設身處地去理解。另一種抓住矛盾,開腦洞去推理。這兩種策略,其實就是訓練共情能力的兩種方法。

今天的解讀里,我會跟你分享兩個唐傳奇里經典的故事,我們一邊分析這兩個故事,一邊體會劉勃老師所用的這兩種方法。

第一部分

好,第一部分,我們先來一起讀一下著名的唐傳奇《霍小玉傳》。它講的是詩人李益和名妓霍小玉的愛情故事。劉勃老師講它的時候用的副標題是「渣男的病根」,你大概能猜的到,故事的結局是男主角李益辜負了霍小玉。

這是個愛情悲劇,以霍小玉含恨而死告終。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很可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霍小玉會對李益這么痴心?小說里好像並沒有合理地交代。所以到了明代,湯顯祖把《霍小玉傳》改編成了戲曲《紫釵記》,不僅把它改成了大團圓結局,還花了很大的篇幅表現他們兩個人相愛的過程,讓他們的相愛更合乎邏輯。

但是,本來那個唐傳奇里真的沒有把霍小玉的感情講清楚嗎?

其實不是。

劉勃老師說,後人不理解霍小玉,是因為唐代人跟我們的文化背景差異太大了。你需要了解唐代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才能跟故事裡的人物建立基本共識。這樣,你就會覺得霍小玉的痴心合情合理,完全可以理解。我們需要補充的背景主要有兩點:一是唐代對詩人的崇拜;二是唐代對於門第的重視。

先來說對詩人的崇拜,這就是霍小玉最初愛上李益的關鍵背景。

小說一開始說,李益剛剛中了進士,正在等待任命,無事可做,就想談個戀愛。那個時代,大家閨秀是用來結婚的,戀愛的對象往往需要到妓女中去找。有人就給李益推薦了名妓霍小玉。

小說里是這么描寫他們初次見面的。兩人相見,霍小玉的媽媽在旁邊說:你平時那麼喜歡念「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就是這位李益的詩啊。你天天念想,哪比得上今天見到真人了呢?

那霍小玉是什麼反應呢?她低著頭微笑道:見面不如聞名,才子豈能無貌。你沒聽錯,霍小玉說的不是「聞名不如見面」,而是「見面不如聞名」。很多學者覺得這里肯定是寫錯了,這樣的場合下,就算她不是真心誇贊李益,至少也該說句客套話吧。但是劉勃老師說:這顯然是個誤解。霍小玉是真的對眼前這個男人有些失望,她沒想到詩寫得這么好的人,竟然長得不好看

小說這樣寫其實是有深意的,是為後面霍小玉的轉變做鋪墊。霍小玉對李益相貌的失望稍縱即逝,很快就死心踏地的愛上了李益。霍小玉明明覺得李益不好看,怎麼轉眼又愛上他了呢?明代的湯顯祖在《紫釵記》里就把李益改成了一個帥哥,好像這樣才更合理啊。可以說,小說是刻意表現了霍小玉內心這種迅速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因為唐代的人,尤其是歌妓對詩人特別崇拜,而李益正是當紅詩人。

唐代的長安城裡,歌妓聚集的平康里就在文人考試的國子監東邊,一街之隔而已。文人喜歡在妓院里寫詩,因為這里人流量大,作品很快就能傳播開。對歌妓來說,文人的消費代表著品位,能夠抬高她們的身價。大詩人白居易在寫給好朋友元稹的一封信里說到,有個歌妓在跟別人談價錢的時候特別強調:「我誦讀白學士的《長恨歌》,怎麼能跟別的歌妓一樣呢。」

唐朝有一個名妓叫李端端。這個李端端長得黑,有一個文人就寫詩諷刺她,說一到黃昏,你要是聽不到李端端說話,根本發現不了她就在你身邊,捎帶著還貶損了一下李端端的容貌。這首詩把李端端嚇壞了,於是苦苦哀求,終於讓這個文人又寫了一首詩,誇贊她白得好像「一朵能行白牡丹」。第二首詩效果很好,李端端門口很快就擠滿了名商巨賈。

這個背景,對當時的讀者來說不言自明,所以不需要特別交待。實際上,李益這個名字就足以說明一切了。李益這個人物是有現實原型的,就是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的那位詩人李益。他的詩特別受歡迎,一有新作,當時長安教坊的音樂人和歌姬們都會搶著演唱。

你可能會說,那霍小玉和李益在一起,目的不純啊。別著急,我們剛才說的只是文化氛圍,是為了和人物建立基本共識,接下來,你還得試著跟人物共情,讓自己進入到當時的文化氛圍去理解當時的歌妓拜詩人的那種心理。在那樣的氛圍中,文學能力被抬得特別高,甚至可以說有一種神秘的光暈。它會對異性產生強大吸引力,能夠抵消掉樣貌、錢財等等劣勢。

所以說,因為李益的文才,故事裡的霍小玉可以不在乎他的相貌,不在乎他沒什麼錢。她對李益的感情,從一開始就帶有異想天開和一廂情願的成分。

下面我們再來看第二個重要的文化背景,就是唐人對門第的重視。這是理解霍小玉由愛生恨的關鍵背景。

這篇小說最精彩的部分,就在後半段描寫霍小玉對李益從一片痴心到由愛生恨。後來,李益要去當官,他離開霍小玉之後,沒有遵守諾言回來找她。霍小玉相思成疾,想盡各種辦法尋找李益。最後在李益面前悲憤而死,還揚言要化成厲鬼,嚇唬李益未來的妻子。

霍小玉的痴情當然很感人,但仔細想想其實挺不合情理的,因為霍小玉從一開始心裡就很明白,李益不可能娶她為妻。

這在小說里也有交待。他們熱戀的時候,霍小玉就跟李益說: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你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漂亮,一旦我容顏衰減了,你就會拋棄我了。李益離開她之前,她也很懂事地跟李益說她知道他們之間有兩大障礙,一個是門第差距太大,另一個是李益的媽媽很強勢。她不求李益會娶她,只是希望兩個人能再多相伴幾年。

這樣看,霍小玉最後的極端就顯得很奇怪。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明知道一件事結果不會太好,自然就不會報太高的期待,這個結果出現的時候,也會有心理准備,不應該受到毀滅性打擊。但是,如果補上當時另外一個重要的背景,霍小玉的極端就可以理解了。這個背景就是唐人對門第的重視。

小說在介紹霍小玉的時候交代了,她雖然是歌妓,但也曾是郡王之女。她其實不姓霍,而是姓鄭,鄭是唐代的五大姓之一。唐代人特別重視門第,出身在這五大姓的家族,地位最為尊崇。所以很多人會假裝是這五大姓氏的後人,來提高自己的地位。

李白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據說李白的姓是他父親隨便選的,但是既然姓李了,就自然會說自己的祖上也是大姓之一李氏,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後代。唐朝的皇帝也說自己是李暠的後代,可是李白這么說的時候,從來沒有人當面打臉。有學者就說李白說的是真的。劉勃老師說,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大家都是假的,那就誰也別難為誰了,多個詩仙,更顯得面上有光呢。

當時的文人如果娶到這五大姓女兒,甚至比當駙馬還高興。唐太宗就曾經說過:我和這些大家族也沒什麼矛盾,但是這幫人論道德、論功業、論文學,都沒什麼了不起的,不過祖上有來頭,嫁個女兒還要那麼多錢當彩禮,真不知道為什麼。

這對於作者和當時的讀者來說也是不言自明的事。所以小說一開始提到霍小玉雖然是私生女,其實也算是五姓女,還說她精通音樂詩書,心氣很高,其實已經在暗示:這樣的出身,決定了霍小玉的內心一定很矛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她有身份認同障礙。

她一方面很清醒,明知道李益不可能和自己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很糾結,覺得自己跟一般的妓女不一樣,李益應該更看重自己。所以她才會對李益說出前面那兩番話。你發現了嗎?霍小玉的話看似清醒地看待這段感情,其實都是欲進先退,想要留住李益,她覺得自己有資格跟李益談條件。

然而,李益雖然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會迎娶霍小玉,回家後立刻就改主意了。臨死之前,霍小玉終於見到了這個負心人。小說寫道,她凝視了李益很久,說了那句恐怖的威脅:「我死之後,必成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然後痛哭而死。她這么怨恨,並不僅僅是因為李益負心,而是因為她的身份認同障礙,讓她對這段感情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待,然後這種期待又徹底落空了。

霍小玉的話應驗了。故事裡的李益後來結了三次婚,也娶到了真的五姓女,但是他的婚姻都很不幸,因為他總是懷疑自己的妻子有外遇。而很多史書上也都提到過,真實的李益對妻妾也特別猜忌,甚至有了一個專門的詞叫「李益疾」,專指疑妻病。

故事就講到這里,相信你應該已經感受到了還原背景對於理解人物有多大幫助。我剛才講到的兩個背景,唐人對詩人的崇拜和對門第的重視,對當時的讀者來說不需要交代,但是今天的讀者如果不了解,就會懷疑是不是小說寫得不好。

劉勃老師說:很多唐傳奇的作品,乍一看可能都會有類似的感覺。你會覺得,這些人怎麼這么奇怪。其實這也正是讀唐傳奇的樂趣所在。如果你把他生活的環境還原出來,然後把自己也放到那樣一個環境里,想想「我會怎麼想,我會怎麼做」,你就會發現,原來不可理解的東西都變得可以理解了。從唐代到今天,時間跨越上千年,文化環境差異那麼大,但人性總是相通的。

所以說,共情沒有界限,共情的基礎是共識。

第二部分

這就這本書里訓練共情的第一種方法:還原背景,建立共識,設身處地地理解。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要說另一種方法:抓住矛盾,開腦洞去推理。

我要給你講另外一個唐傳奇《任氏傳》。它講的是一隻狐狸精和兩個男人的三角戀。小說史上說,《任氏傳》開創了情狐(有情的狐狸精)的傳統,是蒲松齡筆下那些狐狸精的祖師奶奶。不過,跟蒲松齡寫的有情有義的狐狸精相比,任氏在道德上又沒那麼完美,所以也有人說,這是作者沒寫好,有損情狐的完美形象。

劉勃老師就特別喜歡《任氏傳》,他覺得批評《任氏傳》的人其實沒有讀懂它。這篇小說的實質是借著狐狸精這樣一種當時已經開始流行的故事模型,展現人性的幽微復雜。

這個故事裡有三個主要人物:第一個是狐狸精任氏;第二個是公子哥韋崟;第三個人是韋崟的妹夫鄭六。韋崟和李益一樣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韋崟很有錢,是皇親國戚。而鄭六呢,既不是貴族也不是文人,靠武藝謀生。在當時的人看來,工作實在不怎麼樣。所以鄭六經常需要韋崟的幫襯。

小說一開始,鄭六跟任氏好上了,兩個人決定同居,但是鄭六很窮,家裡連傢具都沒有。任氏就跟鄭六說: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有個人騎著白馬先走了,他是你妻子的兄弟吧。他們家傢具多,你可以跟他借啊。

鄭六果真就去跟韋崟借傢具了。於是,韋崟知道了任氏的存在。他發現任氏格外美貌,就想把她據為己有。但是,任氏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無巧不成書,他們倆這次見面,被鄭六抓了個現行。你想想,這場面得多尷尬。

從那以後,韋崟和任氏幾乎天天在一起,有什麼好事,韋崟都想著任氏。任氏為了報答,就幫韋崟去追求其他女孩。韋崟說自己喜歡上了一位將軍家吹笙的寵婢。任氏就用妖術讓這個寵婢生病,然後賄賂了去看病的巫醫,這樣幫助韋崟得手了。

劉勃老師說,故事講到這里,你可以把任氏看作一個狐狸精,但是,你也可以選擇相信任氏自己告訴鄭六的,她就是個教坊女子,而且很可能是個胡人女子。小說里用狐狸精和妖術來解釋的情節,其實也一樣都說得通。比如剛才說的,任氏用妖術讓將軍的寵婢生病,小說里其實也說了,任氏和這個寵婢是認識的。所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她們倆串通好了,這個寵婢一開始只是裝病。

更重要的是,把任氏看成普通人,我們再回頭看這個故事,就會發現任氏這個形象特別值得玩味。你想想,正是任氏讓鄭六向韋崟借傢具,韋崟才知道了任氏的存在,然後找上門來。而任氏認識鄭六的時候,按照小說的描述,應該沒見過韋崟,她怎麼會知道鄭六和韋崟的關系,知道韋崟家裡很有錢呢?想到這一層,你就會發現整件事從一開始可能就是任氏設的一個局。任氏可能早就盯上韋崟了,她接近鄭六,其實是為了引起韋崟的注意。像她這樣的姑娘,在當時免不了被男人欺負。任氏足夠聰明,自然要處處費心為自己打算。

你可能會說,既然這樣,那韋崟來找她,她就達到目的了啊,她為什麼要拒絕韋崟呢?劉勃老師給出了一種合理的解釋:這很可能是任氏根據韋崟的性格,特地設計了自己在韋崟心中的形象。韋崟這個人對女人的態度是興趣廣泛。任氏如果真跟他好了,估計也長久不了。但是韋崟對兄弟就不一樣了,既豪爽又講義氣。所以任氏選擇了做兄弟,不做情人。

你看,如果從一個教坊女子來理解任氏的種種行為,那些本來用「神異」才能解釋的「不合理」的情節,其實都合情合理,任氏的形象也更豐滿,更值得玩味。

那既然這樣寫更好,小說為什麼要把任氏寫成狐狸精呢?劉勃老師說,這是因為這篇小說還有更深層的內涵。

小說的結尾,鄭六帶著任氏一起去外地,到了長安城外,突然從草叢里躥出一條蒼青色獵狗。鄭六看到任氏突然從馬背上掉下來,顯出狐狸的原形,獵狗在後面緊緊追趕,咬死了任氏。鄭六回到長安跟韋崟說起這件事,兩個人都很傷心。多年以後,韋崟又認識了這篇小說的作者沈既濟。沈既濟聽韋崟講了任氏的故事,就把它寫了下來。

請注意,沈既濟寫下這個故事,也是小說里的一段情節,想當於作者本人在小說里給作者設置了一個分身。這也是當代小說里常用的一種技巧,有一個作用就是引導讀者去關注作者為什麼要這么寫。而且,這個分身經常會製造讓人迷惑的信息誤導讀者,用這方式引導讀者體悟小說更豐富、復雜的深層含義。

任氏傳的最後一段,沈既濟在小說里寫了他為什麼要記錄這個故事。他的理由是,任氏雖然是狐狸,但是也有像人一樣的感情,而且特別忠貞,但這明顯跟他前面講的任氏形象不符啊。他在前面寫任氏勾引鄭六,到最後又說她忠貞,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這是作者沒寫好嗎?劉勃老師在這里開了一個更大的腦洞,他認為,你也可以把這個矛盾看成作者的一種策略。因為矛盾會讓你思考。你想,沈既濟寫這個故事是聽韋崟講的,韋崟並沒有看到任氏變成狐狸,被獵狗咬死。這一切,韋崟都是聽鄭六講的。鄭六和韋崟尷尬地對視之後,看到任氏和韋崟親密無間,鄭六怎麼想,小說沒提。但想也知道,鄭六心裡不會好受。也許,在離開長安的時候,鄭六心裡起了一個邪惡的念頭。當然,他離不開韋崟,所以他必須要找到一個能夠讓韋崟接受的解釋。

這些心理活動沈既濟沒有在故事裡明說,但是某種意義上說,小說的講述方式把我們帶向了這種理解,帶向了人心深處的幽微和復雜。

你可能會說,劉勃老師這個腦洞完全是他個人的猜測,小說作者可能根本沒想這么多。確實,這個小說的內涵或許還有其他的解讀,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任氏傳》不是一個寫得不嚴密的狐狸精故事,它有更深的內涵。

這是因為唐傳奇不是通俗小說,是唐代文人群體內部的一種高雅的娛樂。這類藝術,一定會追求一種智力上的快感。而且,唐傳奇的文字特別凝練,這種凝練的文字特別考驗讀者開腦洞的能力,正是一種典型的智力上的快感。

海明威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他說,作者本來可能要說八句話,但是最後落在小說里,就只有一句,就像龐大的冰山潛伏在水面下面,只露出一個角。剩下的七句話,就需要讀者去體會。唐傳奇也一樣。《任氏傳》不到四千字,講了一個情節這么曲折的故事,作者沒有篇幅展開的或者有意隱去不說的內容,可能也是有七倍那麼多。

據說,海明威的極簡寫作風格,是在戰地寫報道的時候訓練出來的。當時他寫的報道要通過電報把內容發送回去,每個字都是要花錢的,所以練就了惜墨如金的功夫。唐傳奇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唐代還沒有印刷行業,文字是靠手抄的,所以唐傳奇普遍都短小精悍。這就形成了唐傳奇講故事特有的風格,情節之間有很多留白,讓讀者自己體會,感受智力上的快感。

劉勃老師說,他選擇講唐傳奇,正是因為唐傳奇的留白恰到好處,能夠有合適的空間讓讀者去開腦洞。人性的幽微、深層的共情,往往就隱藏在冰山之下,隱藏在情節之間的留白。

總結

好,《傳奇中的大唐》這本書,我就講完了。我們一起讀了兩篇傳奇故事,《霍小玉傳》和《任氏傳》,感受了劉勃老師分析小說的兩種策略,也就是訓練共情能力的兩種方法:一個是建立共識,設身處地地理解;另一個是抓住矛盾,開腦洞去推理。

寫作和閱讀就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小說和大腦的關系,就像是布料和熨斗,好的小說應該像絲綢一樣平滑,但是一旦像唐傳奇這樣跨越了上千年,難免會因為放久了而產生褶皺。這時候,如果有人能幫你把褶皺都熨平了,你就能感受到它原本美好的質地。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

劉勃老師說,他的解讀雖然有很多腦補,但並沒有太多發散。如果靜下心來看,他說的共情,你自己也能感受得到。所以他希望你看完他的書,理解了他的方法,自己也去讀一下這些唐傳奇。相信你對唐傳奇的精緻和精彩,一定會有更直觀也更強烈的感受。

撰稿:劉玄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轉述:徐溟旭

閱讀全文

與唐朝人如何玩官妓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搶先版網址是多少 瀏覽:268
2018除夕有什麼電影 瀏覽:930
警察破案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689
免費看電視劇電影全部看網站 瀏覽:767
愛奇藝hd版如何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29
哪個裡面免費看電影 瀏覽:246
都有什麼電影里有鋼鐵俠 瀏覽:59
好看的韓劇電影2018 瀏覽:234
周星馳雞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80
微電影怎麼剪輯 瀏覽:574
bt怎麼在手機百度雲下載電影下載 瀏覽:419
Pr怎麼給電影加黑邊框 瀏覽:919
看電影入網交費多少錢 瀏覽:96
電影賽德克巴菜免費 瀏覽:36
一個電影院要多少投資 瀏覽:575
得了一支神筆是什麼電影 瀏覽:61
好看的大陸犯罪懸疑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50
vivo如何將視頻做成電影 瀏覽:517
四非電影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 瀏覽:944
美團電影票需要提前多久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