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用電影蒙太奇手法解析
本文就幾種常用的電影蒙太奇手法給大家詳細解析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蒙太奇藝術手法。
01蒙太奇,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是建築學上的術語,有構成、組裝的含義。
02 借用到電影、電視理論中來,有剪輯、組合、連接的意思。
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電影大師們就開始使用蒙太奇——這個使電影產生了飛躍的手法。蒙太奇在電影創作中呈現了驚人的藝術效果並創造了感人的藝術力,在流動的畫面結構裡面,蒙太奇成了最有效的創作方法。
電影蒙太奇方法,就是把兩個或者多個元素合成一個具有全新內容的方法。著名的蒙太奇大師,蘇聯的電影理論家兼導演艾森斯坦曾經在其著作中提到:漢字中的「口」和「犬」組成「吠」,要知道,這就是蒙太奇——「口」和「犬」都是名詞,各自有獨立的含義,但是,當把它們組合到一起的時候便發生了質的變化,成了動詞。它們展現在銀幕上,「口」和「犬」的特寫鏡頭剪輯在一起,自然使觀眾悟到那是一隻叫著的狗,或是那有一隻狗在叫,並且如聞其聲。這種蒙太奇方法成了電影獨特的語言形式。電影中蒙太奇指的是鏡頭的分切與組合,或者是剪輯。下面是一個典型的蒙太奇創作試驗的著名例子,同樣是三個鏡頭,採取不同的剪輯方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一個人在笑。
2、槍直指。
3、驚恐的臉。
如此的順序組接的鏡頭,給觀眾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驚恐的臉。
2、槍直指。
3、一個人在笑。
如此組合的鏡頭,則表現人物的勇敢。艾森斯坦對這個試驗曾經加以概括,他說:「通過剪輯把兩個不相乾的問題並列起來,不是等於一個鏡頭加上另一個鏡頭——它導致了一種創造,而不是各個部分的合並。因為這種並列的結果和分開地看各個組成部分是有著質的不同。」 構思影視作品時,常常要用到下列五種蒙太奇手法:
復現蒙太奇
亦稱反復蒙太奇、重復蒙太奇。讓一些重要的物件、場面,反復多次在影視文學劇本中出現,一方面起強調的作用,引起讀者對他們的注意、重視;另一方面,在作品結構上起理清脈絡、劃分層次的作用。如蘇聯《鄉村女教師》中瓦爾瓦拉.瓦西里耶夫娜用的教具--地球儀,她任教之地小丘上的三棵松樹,就是反復多次出現的物件,場景。
對比蒙太奇
又稱對照蒙太奇。運用這種手法組接的鏡頭之間,存在相互襯托、比較的邏輯聯系。這種蒙太奇不僅可以用在普通鏡頭的場景、人物表情之間,也可以用來組接長鏡頭。如《白毛女》里的喜兒被蹂 的片斷:
佛堂小院里,月光花影異常靜穆。
佛堂里,神桌前,喜兒非常聖潔的形象,在往神燈添油。
黃世仁解下腰帶,鬼祟地疾走著。
喜兒在添油,黃世仁射門縫里進來,走到喜兒身後,一把捉住她的兩手。
喜兒掙著回身,黃把她推倒下去。
黑暗裡聽到喜兒叫二嬸子。
「大慈大悲」的橫匾,佛像。
黃家正廳,「積善堂」的橫匾。佃戶林(專門埋葬佃戶的亂墳崗),狂風吹得草木嘯鳴。
惡霸地主黃世仁,正廳里高懸著「積善堂」的橫匾,居然在佛堂里干下了禽獸不如的壞事,欺辱了喜兒。這是聖潔與邪惡的對比!是標榜與惡性的對比。對比蒙太奇在這里起了鞭笞黃世仁的偽善的作用。
平行蒙太奇
把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有關事件、場面連接起來,讓它們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劇情得以平行發展,強化觀眾的懸念心態。格里菲斯在《黨同伐異》里,成功地運用了這種組接方法:一個無辜的工人被誤判了死刑,當絞索套在他脖子上時,他的妻子帶著州長的赦免令趕到,這就是著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我國影片《鐵道游擊隊》里,劉洪飛馬營救芳林嫂,也是運用蒙太奇的範例。
隱喻蒙太奇
也稱比喻蒙太奇、象徵蒙太奇、相似蒙太奇、聯想蒙太奇。它要求所連接的鏡頭,場面之間,存在某種微妙的類比聯系,通過「相似點」、「具象點」和「寓意點」,突出事物之間的有關特徵,促使觀眾領會其中內在的、深層的含義。蘇聯影片《十月》里,有一組隱喻蒙太奇的手法:
阿芙樂爾巡洋艦上的大炮開始轟擊;
冬宮華麗的`枝形吊燈在晃動;
阿芙樂爾巡洋艦的大炮又一次轟擊;
冬宮華麗的吊燈轟然落地。
用冬宮華麗的枝形吊燈由晃動而轟然落地,來象徵俄國資產階級政權被十月革命推翻,既形象又耐人尋味。
雜耍蒙太奇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蒙太奇,既有畫面的分解,又有畫面的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寫;節奏快,有緊張感。愛森斯坦在其代表作《戰艦波將金號》里,在舉世聞名的「敖德薩階梯」那個段落里,成功地運用了雜耍蒙太奇,突出了沙皇軍警屠殺包括老弱婦孺在內的和平居民的血腥暴行。
(全景)階梯口。亂跑的人群。廣場上的警察,哥薩克騎兵。
(中景)軍隊從與孩子一同死去的母親身旁走過。
(全景)階梯的拐彎處。亂跑的人群。
(中景)在階梯上亂跑的人群。
(中景)柵欄。一個老人在屍體旁邊。人們從柵欄里滾出來。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眾。被殺死的人們。其中有一個老太婆。
(特寫)斷起槍齊射。
(中景)在柱子附近的群眾。倒在柱子旁邊的人們。
(中景)軍隊的行列。(腳)
(中景)一個婦女推著嬰兒車。人們從車旁走過。
⑵ 蒙太奇手法是什麼
蒙太奇手法是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及手法。例如:我們將母親在煮菜、洗衣、帶小孩、以及父親在看報等鏡頭放在一起,就會產生母親"忙碌"的感覺。從而產生一種對比的手法,以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某些具體特徵,兩個不同的片段之間相互聯系,帶給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蒙太奇指的是通過不同的鏡頭剪接,從而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手法。雖然蒙太奇經常與「剪輯」畫上等號,但剪輯只是實現蒙太奇的手段。而且與電影不同,動畫製作沒有「剪輯」這個步驟,動畫中的蒙太奇的是在分鏡設計階段就確定下來的。
蒙太奇本質上是一種「構成」,原理是通過不同畫面、畫面與聲音等要素之間的組合,製造聯系與沖突,最終達到超出畫面之外的表達效果。
簡介
隨著電影和電視媒介的延伸,影視藝術的高度發展,五彩斑斕的影視藝術手段層出不窮,不僅出現了許多新的手法,如數字技術在影視中的應用,而且對一些經典的手法也在不斷地賦予新的涵義,如最早也是最經典的蒙太奇手法,這些手法的不斷創新為絢麗的影視舞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19紀末期,電影大師們就開始使用蒙太奇(那時候還沒有電視),這是個使電影產生飛躍的手法。蒙太奇最初在電影創作中呈現了驚人的藝術效果並創造了感人的藝術魅力。
電影大師普多夫金在他的經典著作《論電影的編劇、導演和演員》的開篇語就是這么一句話「電影藝術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法文Montag音譯,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
蒙太奇是一種影視創作的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它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或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按照一定的要求排列、組合起來,用以敘述故事情節,刻畫影視人物。
因此,憑借蒙太奇的作用,影視作品享有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影視時間和空間。
⑶ 電影中的蒙太奇剪輯技巧有哪些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稱並列蒙太奇。兩條以上的情節線並行表現,分別敘述,最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中,或兩個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現,揭示一個統一的主題,或一個情節。它的表現形式可以採用依次分敘的方式,也可以採用交替分敘的方式。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屬於蒙太奇的一種剪輯方法,是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構成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奏感,造成驚險的戲劇效果。作用是引起懸念,製造緊張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3、心理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是人物心理的造型表現,是電影中心理描寫的重要手段。心理蒙太奇手法在現代電影中被廣泛採用。通過鏡頭組接或音畫有機結合,直接而生動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如表現人物的閃念、回憶、夢境、幻覺、想像、遐想、思索甚至潛意識的活動。
4、隱喻蒙太奇
通過鏡頭或場面的對列進行類比,含蓄而形象地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這種手法往往將不同事物之間某種相似的特徵突現出來,以引起觀眾的聯想,領會導演的寓意和領略事件的情緒色彩。
5、顛倒蒙太奇
相當小說中的插敘或倒敘。特點是:根據劇情需要,打破動作和情節發展的時間順序,從現在轉到過去,又從過去回到現在,在時間上作必要的顛倒。它常常通過人物的回憶,展示事情的原委,加大敘述的容量,造成敘述的跌宕。它能避免平鋪直敘,便於設置懸念。
⑷ 淺談蒙太奇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
蒙太奇是一個外來用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裝配、構成。而在電影中,蒙太奇則是將不同的鏡頭組合在一起,俗稱剪輯。通過蒙太奇,也能為鏡頭賦予與它們單獨存在時不同的意義。
對於非專業的觀眾們來說,其實未必能看出某處使用了蒙太奇手法,但在身臨其境的觀影中,也不知不覺的受到了蒙太奇的影響。那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電影中常見的蒙太奇手法。
剪輯蒙太奇
也許有人會感到困惑,蒙太奇本就是剪輯的意思,那麼剪輯蒙太奇又是指什麼呢?其實,這是一種將原本連貫的動作,剪掉其中的某些幀,以達到特別的效果的手法。
在《少年的你》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這樣的一個長下坡,通過剪輯蒙太奇的效果,分三段展開,使演員可以不必一次從這么長的台階滾到底,既滿足了真實性,也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演員們。
在血鑽中也有比較明顯的運用,就是那個著名的砍手戲,許多人都會感到好奇,這段畫面居然能過審?
但若是一幀幀去仔細觀看的話,可以發現士兵手起刀落,下一個鏡頭就是這個可憐人的斷肢被取下,中間並沒有任何血腥的場面。
交叉蒙太奇
指將同一地域不同時間發生的故事剪輯在一起的手法。對於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的非線性敘事大師來說,他的作品中最常運用這種手法,比如《記憶碎片》。而在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造雨人》中,也有巧妙的運用。
兩位「律師」一邊在餐廳吃著飯,一邊卻討論著開溜後自立門戶的事情。而導演卻乾脆將他們日後工作室的樣子,都剪輯在一起了,至於配音,還是他們吃飯時的對話。
當然,看電影不是做閱讀理解,非要說這段戲的用意,我想那就是為了加快電影的節奏,避免冗長的劇情吧。
平行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手法,則是將同一時空內不同地點發生的故事,交叉剪輯到了一起。作用其實很明顯,使劇情更緊湊,也使影片的節奏更刺激。
比如許多警匪片中,會將警方的行動和壞人的行動剪輯在一起,就是比較常見的運用了。
還是得聊聊諾蘭,對於他的《盜夢空間》來說,其中頻繁地在表層夢境和深層夢境間切換,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說是平行蒙太奇,還是劇情需要了。
顛倒蒙太奇
說白了,也就是倒敘與插敘的結合。
運用顛倒式蒙太奇,打亂的是事件順序,但時空關系仍需交代清楚,敘事仍 應符合邏輯關系 ,事件的回顧和推理都以這種方式結構。
對於諾蘭這樣的大師來說,《記憶碎片》通篇都在使用顛倒蒙太奇,但是否符合邏輯關系,這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也許大師們的電影並不一定要看得懂,只要看得舒心就可以了。
隱喻蒙太奇
這種手法往往將不同事物之間某種相似的特徵突現出來,以引起觀眾的聯想,領會導演的寓意和領略事件的情緒色彩。
隱喻蒙太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手法,因為許多電影的細節,就埋藏在隱喻之中。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遇到過如下的情況:在看了豆瓣的影評之後,才發現自己漏掉了許多細節。其實,這就是這些影評人們,抓住了導演要表達的重點,當然也有過度解讀的時候。
要舉例的話,比如《少年的你》中天氣從晴轉陰,又由陰轉晴,就是比較不錯的隱喻了。當然也有《中國機長》中貫穿始終的那個骨灰盒,不過我是沒有看出有什麼反復出現的必要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中,警匪在動物園的交戰,通過動物的狂躁不安,也能隱喻即將發生的悲劇了。
蒙太奇手法的運用還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舉例了。而在電影中也有象徵、寫實、留白等表現手法,若是能夠仔細品味的話,想必也能從其中感受到導演的用心了。
其實要想製作一部影片,導演和編劇在背後付出的心血是難以想像的。往往許多優秀的影片,也會因為觀眾們理解能力尚且不夠,導致一片良苦用心被忽略的情況發生。看了這篇文章,也許能讓喜歡電影的人,更輕松地欣賞電影。
⑸ 電影中蒙太奇手法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1、蒙太奇手法通過對場面、鏡頭、段落的分切與連接,對素材進行取捨和選擇,從而使電影要表現的內容主次分明,最後達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它能夠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從而激發觀眾對於畫面和劇情的想像。雖然每個鏡頭只能表現一定的內容,但把一些鏡頭有序組接在一起,可以規范和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啟發觀眾思考。
3、創造獨特的影視時間和空間。每個鏡頭都是對現實時空的記錄,經過剪輯,實現對時空的再造,形成獨特的影視時空。
事實上不應只說是剪輯的手法,因還有其他形式可造成蒙太奇的效果,簡而言之即是中國文字中的“會意”字,可以靠著剪輯將不同地方的人景物事前後排序,讓你以為彼此有關聯。例如:先拍一人在敲門,隨後人進屋內,事實上屋內屋外可能在不同地方拍的。
此外蒙太奇強調的是一件事發展後的結果,如同一個女人在酒廊爭吵,緊接一個鏡頭是她已死在卧室,鏡頭強調的是爭吵後的下場,結局的考慮超過她被謀殺的過程。蒙太奇凸顯事件結果所帶來的驚覺,先使觀眾瞬間知道死的結局,再讓觀眾看到客廳內凌亂的場面,由知倒溯緣由和場景。
關於電影中蒙太奇手法的主要功能,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影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⑹ 電影中有哪些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是由普多夫金根據美國電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輯手法延伸出來,然後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關性的看法。
蒙太奇(剪接/剪輯)手法最基本的三種:切出/切入、淡出/淡入、化出/化入。
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反復蒙太奇、對比蒙太奇等等,個人認為都是在最基本的切出切入手法上加上了時間屬性(僅僅前後兩個鏡頭無法判定是平行還是交叉還是反復還是對比……)。
蒙太奇是電影藝術家按事先構想的一定的順序,把許多鏡頭聯接起來,結果就使這些畫格通過順序本身而產生某種預期的效果。可見,蒙太奇不是與鏡頭畫面同一的元素,蒙太奇是將這些元素進行組裝的規則,是一種影視語言符號系統中的修辭手法。
廣義的蒙太奇不僅指鏡頭畫面的組接,也指從影視劇作開始直到作品完成整個過程中藝術家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普多夫金的著名論斷「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這句話今天仍然適用,並且極有可能永遠適用。 蒙太奇作為技巧和思維之存在,有著根深蒂固的人類心理學基礎。
⑺ 蒙太奇表現手法是什麼
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
蒙太奇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相對於長鏡頭電影表達方法。即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說,蒙太奇就是編輯,意思就是把一些被攝影下來的鏡頭編輯成一部電影情節,刻畫人物。憑借蒙太奇的作用,
電影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蒙太奇可以產生演員動作和攝影機動作之外的「第三種動作」,從而影響影片的節奏和敘事方式。
愛森斯坦曾強調指出
把無論兩個什麼鏡頭對列在一起,就必然產生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通過鏡頭的對列沖突,產生新的意義,以引導觀眾的理性思考。這是愛森斯坦"雜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要旨所在。蒙太奇既訴諸於敘事情感,也訴諸於理性。
因此在《戰艦波將金號》一片中,愛森斯坦切入與劇情毫無關系的"石獅撲卧,抬頭,躍起"三個鏡頭,從而表現人民的覺醒與反抗。在《十月》中這種表達抽象觀念的傾向更為明顯,以沙皇鐵像各部位的崩落來象徵沙皇政權的崩潰,以插入拿破崙的雕像隱喻克倫斯基的獨裁。
⑻ 電影的蒙太奇藝術
電影的蒙太奇藝術
電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出現並不單純的是現代文化發展的需要,更是因為電影有了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節奏,自己的組接方法,通過前人和今人的努力對其語言進行豐富,對其藝術形式進行加工而得來的。
蒙太奇藝術表現手法源於法國的建築用語,盧米埃爾兄弟在19世紀末拍出歷史上最早的影片時,他們沒有過多地考慮蒙太奇問題。 因為他們總是把攝影機擺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把人的動作從頭到尾一氣拍完。後來,發現膠片可以剪開,再用葯劑黏合。於是有人嘗試把攝影機放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距離、角度拍攝。結果發現各種鏡頭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能產生驚人效果,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開始,也是電影正式擺脫舞台劇的敘述與表現手段的束縛,有了自己獨立的手段的開始。蒙太奇這一術語雖出自近代西方影視界,但在我國歷代文學描寫中,這種藝術表現手法早己發揮妙用,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單線蒙太奇、並列蒙太奇、平行蒙太奇、隱喻蒙太奇、事件蒙太奇,色彩蒙太奇、聲音蒙太奇等等。電影蒙太奇手法在描寫上的運用,說明文學與一切造型藝術及音響藝術是息息相通的。
演員用形體影視用鏡頭。鏡頭語言決定了畫面的形式,如何在鏡頭中實現蒙太奇的剪輯呢,那麼就要注意下面三個點的問題。
一、動作剪輯點
就是動作發生的高潮處或者動作的最大幅度處。這個剪輯點在影視剪輯中最為常用,舉個例子在新近出的國產影片中的第一個場景里,主演謝霆鋒飾演的小冷與黑x會老大和其小弟的對手戲中大量運用了這個動作剪輯點來進行剪輯,小冷和老大同時進入房間,小弟與老大對白開始,小弟每指向小冷,鏡頭就在小弟抬手動作結束後打向小冷,連貫的鏡頭讓觀眾的參與感油然而生,而每次的這種參與感又再次地拉近了主人公和觀眾的關系。而且短鏡頭的快切讓畫面節奏感更加緊密。鏡頭語言更加豐富。用不同景別的鏡頭來表現一個動作的情況,因為這樣會讓鏡頭語言更多樣一些。但是流暢的畫面組接在剪輯的時候是有技巧的。
視頻剪輯中最常遇到的莫過於:起坐;起卧;擁抱;握手;脫帽;穿衣;抽煙;開關門窗;走路;跑步等等。動作剪輯點作為剪輯藝術中最常用的剪輯方法,讓蒙太奇藝術更為奇妙。
二、情緒剪輯點
當人憤怒或者激動的時候,當我們要求節奏加快的時候,那麼就把下個鏡頭的畫面少用幾幀就好了。港台警x片、動作片中的快切,大都是在情緒剪輯點來做文章。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阿甘正傳》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影片,影片中阿甘的起伏跌宕的.一生讓我很是震動,其中開場不久的長鏡頭運用就是情緒剪輯點的妙用,阿甘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奔跑,但是在被欺負之後發現自己可以掙脫腳撐的束縛並且跑得很快,導演在剪輯時運用了慢鏡頭的方法讓觀眾在這份欣喜中一點點看到腳撐的損壞,鏡頭景別的切換也越來越頻繁,情緒剪輯的運用可見一斑。
三、節奏剪輯點
是指在影片節奏起伏的地方進行場景切換或者鏡頭轉換。在一部電影中,節奏對影片的作用很重要。節奏運用得是否准確是影片節奏是否鮮明的主要體現之一,並且變得合理的一個基本要素,任何一部影視劇中的情節都是有秩序、有變化的,因此這種變化中的秩序和變化中的遞進恰恰是描述影片節奏的組成部分。加之,音樂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節奏感,同時它又是一個非常精緻的音響形成,那麼它在那些形式、元素占重要地位的影片中,理所當然地會成為重中之重。它直接加強了影片的表現力,為影片在節奏上起了協調作用。同時,對於各種情緒和感受的表現更為完美,從而提高影片的整體藝術水平,以適應劇情的需要。 電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出現並不單純的是現代文化發展的需要,更是因為電影有了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節奏,自己的組接方法,通過前人和今人的努力對其語言進行豐富,對其藝術形式進行加工而得來的。
;⑼ 蒙太奇表現手法
蒙太奇表現手法: 一種電影的鏡頭組合理論及手法,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是由普多夫金根據美國電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輯手法延伸出來,然後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關性的看法。普氏認為兩個鏡頭的並列意義大於單個鏡頭的意義,甚至將電影認為是鏡頭與鏡頭構築並列的藝術。至少用遠景且用大量特寫的連接造成心理,情緒,與抽象意念的結果。艾森斯坦則受俄國辯證性哲學思維的影響,認為鏡頭間的並列甚至激烈沖突將造成第三種新的意義。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主題時,我們可以將一連串相關或不相關的鏡頭放在一起,以產生暗喻的作用,這就是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