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寧死不屈的專輯背景
寧死不屈一個影迷的回憶(《北京晨報》)
1991年底,一盤《紅太陽---毛澤東頌歌新節奏聯唱》的盒帶轟動全國,短短一年便創下五百萬盒的最高發行量。1992年夏天,29歲的崔永元提出來一個大膽的設想:「錄制一盤老電影歌曲的聯唱磁帶,讓它火遍中國。」於是崔永元找到了朋友魏偉,在崔永元的鼓吹下,魏偉拿出3萬元製作費。就這樣,崔永元開始了自己第一張電影音樂專輯的製作。
所有歌都是崔永元自己選的--其實就是在自己家裡的電影歌曲歌本上畫勾。最終入選的有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朝鮮的《賣花姑娘》等近40首電影歌曲。但在錄音棚里熬了一周後發現始終弄不明白如何錄音,白花了5000元。崔永元又找到了著名的孟衛東老師幫忙編曲和錄音,這次包括編曲、錄音樂和錄人聲及最後的合成,總共只用了2.5萬元,卻請來了宋祖英、張也、胡曉晴、閻維文等著名歌手。按崔永元的說法,一是「只有孟衛東能用這點錢辦這么大的事」;二是歌手們都太喜歡這些歌了:宋祖英從外地一回來便趕進錄音棚唱《書記帶咱向前走》;胡曉晴的二聲部都是自己唱的……崔永元更是自己參與了錄音過程,專輯中齊步走的聲音就是崔永元和孟衛東同時拍腿的聲音……
就這樣興奮地忙了十多天,作完了母帶,結果發現原先有意向發行的幾家音像發行公司都反悔了。崔永元只好刻了兩盤CD,一張給了出錢的魏偉,一張自己拿走,「我把母帶當命保護了起來,搬了四次家,都沒丟。」12年後,因為《電影傳奇》的合作,崔永元與京文唱片的老闆許鍾民提到此事,許鍾民和崔永元一樣興奮:「棒極了,我給你出版了吧!」
畢竟12年了,連崔永元本人都不大記得當時專輯製作過程中的情況,確認參與《寧死不屈》專輯演唱的歌手及專輯中每首歌曲選自哪部電影、作詞作曲是誰,成了京文唱片後期製作的最大難題。如果能順利找到所有資料,京文唱片將於4月以「一個影迷的回憶」為副標題發行這張《寧死不屈》。
其實崔永元也有不少音樂才華,去年在劉歡新專輯《六十年代生人》的發片會上,作為主持人的崔永元更是過足歌癮,先是清唱一首《爸爸的祝福》;2001年年末,崔永元擔當《實話實說》欄目中電聲小樂隊首張專輯的監制,與京文唱片合作推出樂隊的同名專輯《實話實說》;而把《賣花姑娘》主題曲的前奏加長,也是來自他的非專業意見……在幾年前製作的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官方網站上,這樣寫著崔永元的第一業余愛好:「喜好演奏小提琴、揚琴、吉他,但不喜歡當眾表演。」
崔永元透露,唱片《寧死不屈》的部分歌曲翻、演唱者和詞曲作者的名字因無據可考,在4月底首次發行的版本上只能以「佚名」處理。
曾放言「《紅太陽》(革命歌曲大聯唱)發行了500萬張,我的《寧死不屈》怎麼著也能突破400萬張」的崔永元,這回算是抓了瞎。《寧死不屈》的母帶灌錄於12年前,目前該專輯正處於碟片封套、內頁的圖文設計和報版階段,總計31首曲目中,尚有3首不知道翻、演唱者是誰,有14首歌曲的詞曲作者不詳。
12年前崔永元個人投資錄制《寧死不屈》,12年後專輯中已經確認的名字還是他費力回憶的。「小崔」在郁悶之餘還不忘自己一貫的調侃:「我的腦袋要是電腦就好了。」確認專輯中每首歌的詞曲作者和演唱者的確是後期製作中遇到的最大難題。為此,崔永元找來了音樂界「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鍾立民幫忙。鍾先生依靠聽力為崔永元確認了5首歌曲,但當年負責《寧死不屈》編曲及錄音的孟衛東卻對鍾立民查證的結果提出質疑,這令「小崔」左右為難。
如電影《青松嶺》的主題歌《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向前》,孟衛東就否認了演唱者是宋祖英的說法。而孫佳星也表示,她實在無法分辨《寧死不屈》中是否有自己的聲音,因為時間太久,她那時候錄制的專輯也太多了。幾位專家在試聽電影《南海長城》的主題歌《永遠不能忘》、《金姬和銀姬》的主題歌《爸爸的祝福》和《萬紫千紅》的主題歌《友誼的花兒遍地開》後,都無法辨認出翻、演唱者是誰。
十二年前,崔永元因為製作老電影歌曲聯唱專輯而第一次走進錄音棚,十二年後,為了自己塵封已久的專輯能早日上市,崔永元再次走進錄音棚,為自己的首張電影音樂專輯「實話實說」錄制名為《寧死不屈》的專輯序言。
《寧死不屈》是崔永元在京文唱片決定發行老電影歌曲聯唱專輯後為專輯而寫的序言,取名自專輯的第一首歌———阿爾巴尼亞老電影《寧死不屈》的主題曲,專輯也以此為名,副標題是「一個影迷的回憶」。這樣,在崔永元的首張專輯里,也可以聽到崔永元的聲音了。
在錄音棚里,深夜聞訊而來的媒體也首次看到了《寧死不屈》的封面和宣傳畫———崔永元在《電影傳奇》中飾演《英雄兒女》男主人公「王成」在戰火中的劇照。
在孟衛東老師和號稱中國現當代音樂的「活字典」———著名作曲家鍾立民老師的幫忙下,專輯的31首歌曲中仍有8首歌曲的詞曲作者不詳,而由於民歌唱法的特殊性,電影《南海長城》的主題歌《永遠不能忘》、電影《金姬和銀姬的命運》的主題歌《爸爸的祝福》和電影《萬紫千紅》的主題歌《友誼的花兒遍地開》等三首歌在幾位專家的試聽後仍無法辨認出演唱者附:《寧死不屈》 (崔永元)
⑵ 電影傳奇的介紹
《電影傳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一檔電影回顧節目。製片人為崔永元,節目片由崔永元所在的北京清澈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是獻給中國電影100周年的一部記錄片。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文化部和央視等多家單位聯合推出一套名為「百年電影百年收藏」的珍貴藏品。《電影傳奇》光榮入選中國電影百年藏品
⑶ 電影傳奇的欄目簡介
《電影傳奇》欄目:
每周周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綜合頻道於北京時間下午五點二十七分首播。 《電影傳奇》欄目從2004年4月3日起,在央視一套 《東方時空·周六特別奉獻》中開播,於2009年9月27日17:37播出《電影夢之老盧的電影傳奇》後正式停播,歷時五年半時間。最後六期的首播時間改為每周日下午五點三十七分。
這部記錄片回顧的中國電影,主要是從中國電影誕生到國共內戰結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拍攝的電影。該片往往從一部電影開始,講述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以及其中的軼聞趣事,並穿插這部電影的參與人員或他們的親朋好友講述其中的故事。該片還使用了情景再現的手法,與其他記錄片再現手法不同的是,主創人員崔永元每次都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因此,這部記錄片既有娛樂性,又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中央電視台《電影傳奇》製片人:崔永元
⑷ 電影傳奇的崔永元和電影傳奇
崔永元的睡眠不好,很多人知道。回答起關心他睡眠的朋友,他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但只有一次。我做過一個夢,夢到像白洋淀一樣的地方,和朋友們在船上,能聽見船槳劃過水波的聲音,還有水鳥從耳邊掠過。」然後他醒來,發現自己睡了3分鍾。
這個段子後來我在柴靜寫崔永元的文字中找到,柴靜說,他是一個在這個時代里,在這樣的夜裡,一直醒著的人。那篇文字的題目叫做《孤獨是一個人的骨頭》。
很多人仍記得當年那部根據《列寧在十月》惡搞出來,繼而紅遍網路的《分家在十月》,那是崔永元做的。這之後「一個饅頭」之類的DV才紛紛流出。而後,《電影傳奇》的播放讓崔永元對電影的痴迷完全彰顯。
「為什麼喜歡電影?」我問。「電影是造夢的機器」,他點了支煙。那天,在北京懷柔新新小鎮,他夢想中的私人電影博物館成為了現實——崔永元私人電影傳奇博物館設在了這里。
放映機、攝影機、海報、膠片、電影票……在這里,這些個老物件一件件擺在眼前。崔永元和他的夥伴們在樂此不疲地找尋、收藏。但對於私人電影博物館日後如何維持生計,他並沒有考慮太多。與眾多私人博物館無法生存,最終遺憾關門的窘境不同,對於這樣一個名人來講,他的那些圈子、名聲讓他根本無需擔心這些。新晉私博館主崔永元還有了一份責任在肩:「活不下去的私人博物館,來找我」。
收納光影傳奇
很多人知道崔永元熱愛電影,要從2002年崔永元的《電影傳奇》開始。「這檔節目涉及電影208部,再現了150部老電影中的600個場景。」那一刻起,小崔萌生了給自己多年來收集的電影藏品一個公開展示的機會。「但是只是想找一個場所,把我收集的關於電影的藏品拿出來,和愛好電影的朋友們一起欣賞,分享我們共同的快樂。不過當時沒有想到要建私人博物館,最初要建一個辦公室、茶樓一樣的地方,大家隨便一些。」隨著藏品的增多,小崔有了建造私人博物館的想法。
⑸ 朋友們知道電影傳奇的製作背景嗎
因為身體原因選擇給自己減壓的崔永元,昨天出現在上海東方衛視開播儀式現場,在面帶「崔氏微笑」有求必應地跟人合影後,他對昔日的同行記者們說,我從來都沒有明星感覺,我一直認為明星們戴墨鏡、配保鏢、走路不斷有人撕扯都是造出來的。
睡眠障礙來自家族遺傳
聞名全國的「小崔失眠綜合症」早在1981年就發生了,當時參加高考的小崔首次面對人生壓力,睡眠障礙開始困擾,到央視做《實話實說》以後,隨著節目收視率越來越高,小崔也就越來越睡不著。「每天看著天亮,最熟悉的是各電視台的夜間節目。我這病我媽也有,看來是遺傳的。」
睡不著就思考,一思考,就思考出個退出《實話實說》的選擇,「領導找我談,我說,現在也可以繼續做,但說不定兩個月後又病了。」
退出後,他選擇了相對清閑的《小崔說事》,並開始了夢想中的《電影傳奇》拍攝。
還想拍《戲劇傳奇》、《美術傳奇》
老電影是小崔的最愛,1963年出生的他號稱是看著電影長大的。說起老電影來如數家珍,「當年我們就像現在小孩迷周傑倫一樣迷老的電影明星。」
在采訪製作《電影傳奇》過程中,崔永元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把老電影和老電影人的魅力。「金山當年演的一個大律師,一個5分鍾的鏡頭足有1000多字的台詞,我現在扮演他可能就拍不了;《鐵道衛士》裏一個特別驚險的實拍鏡頭,導演對演員說,我們放在全劇最後一個鏡頭拍,言下之意是萬一出點什麼事反正拍攝已經結束了;《李雙雙》那麼成功,卻是由上海人演的一個完全農村的戲,張瑞芳一個大家閨秀氣質的人演出的農村婦女多麼傳神,現在的演員,早上古裝戲,下午現代戲,中午演好人,晚上演壞人,一天4個場子串,能演好麼?」
嘆息如今人們心態浮躁的小崔准備自己先靜下心來,做點一直理想中的事情,比如收集連環畫,拍《電影傳奇》,他還想著繼續拍攝《戲劇傳奇》、《美術傳奇》,「把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精髓記錄下來,別讓十幾年後,大家罵我們60年代的人。」
家藏600多部老電影
和自己最愛的老電影共處一室,如今的崔永元雖說有點偏執,但畢竟是幸福的。崔永元稱自己晚上獨處一室便於胡思亂想。「600多部老電影碟片,10多個電影拷貝,我還有放映機呢,一看老電影我心裡就踏實。房間隔音很好,兒子早上6點就要起床,那時候我還沒睡呢。」
小崔是有點中老年的心態了,對現在的電影,不是說不好,就是不喜歡,他自己也認識到「這是病的一種方式。」但心態老去無法挽回,小崔認為自己還能幹6、7年,把手上想乾的這些事幹完,大概要到48歲。
還好方宏進沒超過我
在自己的房間裏,小崔擺脫了白天的名、利、官位,他常常想起母親的教誨,《實話實說》開播三期,母親就發現了問題,把崔永元找去語重心長教育了一頓,大意是你好的時候要想到最壞的結果,現在你不興奮,到時候就不會悲傷。
所以,崔永元調侃自己:「白岩松、水均益他們已經超過我了,可是還好方宏進沒超過我,超過我的人他們年輕,付出多啊,水均益白頭發比我還多啊。台裏評十佳主持人,每個月可能有一萬五千塊,我也想得通,反正他們都是我的哥們。
小崔人緣真的挺好,圈內人敬一丹、王小丫、羅京、馮小剛、徐帆等都上過《電影傳奇》,敬一丹還在《奇襲》裏扮演了「阿瑪妮」,在《秘密圖紙》裏演了當年田華扮演的女警察。
小崔自己也常受到電影廠的邀請,請他演的角色有記者、主持人、農村派出所所長以及沒落家族大少爺等,但小崔心思全在《電影傳奇》上,自然無法答應。他估計,《電影傳奇》最遲在明年1月份與觀眾見面,觀眾年齡他設定在40歲以上,「40歲以下的,那都屬於『敵人』,爭取一個是一個。」
⑹ 關於崔永元
小崔語錄——
·我得的是抑鬱症,而且是很嚴重的抑鬱症,重度。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得了這種病,希望你不要歧視他。 ·不是每一個想法都能實現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還有些想法叫空想,還有些想法叫妄想。
·絢爛至極,歸於平淡,總要回到日常的狀態。
·好多主持人做著做著就不是人了……
上周末,央視王牌欄目《藝術人生》首次走出京城,南下上海,錄制了一期名為《2005理想》的特別節目。崔永元、楊瀾、白岩松、王志、董卿、張越、元元、袁鳴等多位觀眾熟悉的主持人集體走進《藝術人生》,真誠講述了他們的人生故事以及對2005年的理想。昨天,本報記者將這些主持人的采訪分別整理成篇,准備一一向讀者推出。正像《藝術人生》欄目組說的那樣,在對他們的采訪中,你會體會到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真實地記錄下這些時代人物,又正是《藝術人生》要去做的。
抑鬱症患者 離開人世的時候特別快樂
主持人:上一次你的節目在我們欄目播出以後,很多觀眾打來熱線電話,同時寄來了很多信,特別關心你的病情,有要給你送葯的,有要給你做心理理療的……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崔永元:我辦公室也收到了好多,我基本上把它分成三類,一類是給我找葯,希望我吃了這葯能睡著;第二類是跟我要葯,看有什麼葯給他,他能睡著;第三類是勸我入教,這個教不說了,加入這個教以後,心裡一舒服可能就能睡著覺了,基本上分這三類。給我葯的這些呢,我真是特別感動,因為我覺得無親無故的,人家給你寄來葯,想讓你睡覺。很多葯都沒有說明,白岩松也老說他失眠,我想先給他用用看。好事想著朋友(笑)。
主持人:看到這些不管是給你送葯的,還是問你要葯的,還是勸你入教的,大家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希望你能好。現在說你的病,你會忌諱嗎?
崔永元:沒有,因為我是知識分子,所以我有一定的醫學常識,我也不忌諱,我在這兒應該告訴大家,我得的是抑鬱症,而且是很嚴重的抑鬱症,重度。主持人曹可凡說他很想知道,他父親離開他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我覺得因為我有這樣的經歷,我可能可以告訴他,一個抑鬱症患者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是什麼感覺?他特別快樂。
主持人:是不是因為他(曹可凡)你才這么說?
崔永元:不是,這個你可以去請教專業的醫生,他們都會這樣告訴你。所以說這是一個病。因為他跟正常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他覺得走了可能就解脫了,就會覺得特別輕松,是這樣。這是兩年前的事情了,這兩年我一直在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葯,然後再做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我覺得見好,正在恢復。
得抑鬱症的人基本都是天才
主持人:你不忌諱咱們就這個話題再談點吧?
崔永元:不忌諱。其實應該很忌諱,這是個人隱私,但是我注意到一個問題,是社會上對這方面的知識知道得特別少,比如包括我的家人,包括我的領導,他們都覺得沒有這種病,覺得就是想不開,就是小心眼,就是太愛算計了,就是以前火,現在不火了,所以現在受不了了,都是在這樣想。
實際上它是一種病,那麼就要吃葯,有的時候比如當我很有耐心或者很有精力的時候,我會慢慢講一點給他們聽,有關抑鬱症這方面的知識,有的時候我不耐煩了,實在不耐煩了,我就說,如果你要覺得我沒有這個病,你把我的葯吃幾片試試。因為那個葯勁是非常大的,比如我是睡眠障礙,我吃那個葯,兩粒三粒,我早晨五點、六點、七點、八點……才能睡著覺。但是如果沒有這種病的人,他吃了這個葯,他可能三天都睡不醒。
主持人:我特別想知道,得病是為什麼?是因為工作的壓力,還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
崔永元:病因非常復雜,既然是心理的疾病,就非常復雜,比如跟你童年的成長環境都很有關系。我就想告訴大家,確實有這樣一種病,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得了這種病,希望你不要歧視他,然後鼓勵他去看醫生,醫生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最近像韓國的李恩珠,包括張國榮,還有好多好多人——海明威、川端康成,那都是大家,但都是因抑鬱症自殺的。所以得抑鬱症的人,基本上都是天才。(掌聲)
做《實話實說》太投入,有點鑽牛角尖
主持人: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在問我,說現在《小崔說事兒》這節目啊挺好看,挺像《實話實說》的。小崔為什麼不回《實話實說》呢?
崔永元:那我要回去,就沒人看《藝術人生》了。我覺得就是因人而異,我覺得我們當時做《實話實說》的時候特別投入,我覺得我發病都跟這有關系,有點鑽牛角尖,希望每一期節目都做好,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老是這樣想,給自己壓力太大了。現在就特別放鬆。我覺得你現在《藝術人生》做得很好,但千萬別有這個想法,就是你希望一期比一期好,每一期都好,你就跟我一個病了。(掌聲)
主持人:找伴兒來了。您放心,我爭取啊,這輩子不跟你站在一塊。
崔永元:《實話實說》你看後來,我不做了以後,和晶做,和晶做得很好。我覺得有些話題,從女性的視角去談,可能更有魅力,很好。現在阿憶剛接過來,可能大家不適應,因為你看慣了女性視角,老覺得阿憶像女的。我估計你們看一看就習慣了。我那天見到阿憶還說,你不要怕,我剛出來的時候,那罵我的比你現在聽到的難聽得多了,這不也闖過來了。
主持人:但我覺得《實話實說》還是非常強烈地打著崔永元的商標,怎麼揭,恐怕這個商標都不能被揭去。
崔永元:我想回去可能也沒人同意,這事兒都不是自己定的。我有好多想法呢,現在我拍《電影傳奇》,《電影傳奇》做得挺好,我還想當電影局局長呢,誰讓我當啊。不是每一個想法都能實現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還有些想法叫空想,還有些想法叫妄想。
母親說我會火,也還會不火,還會過最普通的日子
主持人: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出名了?
崔永元:是白岩松出來以後的事。因為白岩松是我推薦過去的,我覺得小白確實不能當主持人,因為他還沒有我長得好看呢,開始是讓他當策劃去,後來他出來做主持人了,我覺得很好,他就是有我說的那種狀態,采訪時的職業狀態,在鏡頭前不裝。當時白岩松已經出名了,我們約他吃飯他都不出來,挺沒勁的,以前讓出來就出來,我就說,還不如當時我自己去。後來正好有《實話實說》這個機會,我就去了,去了就出名了,我記得當時我去菜市場買菜,挑人家菜的時候揀好的買,他們都說你(這么有名)還買菜啊,你還挑菜啊,我心說,我都買了好幾十年了,你怎麼剛發現啊,那個時候意識到好像跟以前的狀態不一樣了。
主持人:有沒有覺得一下子特別欣喜,是你以前想要的?
崔永元:挺危險的,因為我從小也是一個崇拜明星的人,現在也是,崇拜很多偶像。我也希望過跟他們一樣的生活,被人尊重。因為剛開始出名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天終於熬到了,要好好地利用它,但是我母親特別明白,我剛做了三五期,我母親就很認真地跟我談這件事兒,說你現在跟以前沒有什麼兩樣,你可能會火,也還會不火,你還會過最普通的日子,你別到時候承受不了。當時她老跟我說這個,她說完的時候我倒沒多想,後來慢慢的,我覺得我母親說的是對的。絢爛至極,歸於平淡,總要回到日常的狀態。所以剛才你問他們問題,說主持人是個什麼定義啊,問的時候,我這兒還想呢,我們應該怎麼說呢,我覺得主持人就是人,但是好多主持人做著做著就不是人了。(掌聲)
崔永元:我沒參加過一次商業活動
小崔語錄——
·當時我背好了好多詞,一上場准備先念四句詩,然後再來一個對仗的對聯,再弄幾個排比句,再弄四個歇後語……
·他們都說我是鄰居大媽的兒子,但是現在也有人說我是鄰居大媽孫子的,因為有時候我說話不太好聽,比較尖刻。
·我媽不讓我這樣,她說既然台里不讓,你就別去,我們也不缺你這點錢。
·我都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我的快樂。
·說句大家最愛聽的話吧,要不顯得我很落伍——恭喜發財!
第一次主持《實話實說》腦子一片空白
主持人:其實你到《實話實說》的時候,已經錄了三期節目了,但是人家還在找主持人,說怎麼看崔永元也不像個主持人,穿衣服也不像樣,說話也不是主持人說話的那種方式。當時在那樣一種狀態之下,你的心裡是一種什麼狀態?
崔永元:我當主持人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壓力。因為我當主持人的時候,張越、白岩松已經都當主持人了,觀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比較強了。所以當時我就是去替一陣,要找到比他們倆還優秀的主持人,在當時很難,製片人就說你先替,因為我跟他們水平差不多,做幾期,來好的主持人你就走,當時說的是三期,是這樣的。
所以當時我們的製片人就沒把我往張越、白岩松那種平民主持人的方向打扮,是按照大牌主持人來塑造的。(掌聲)他們當時都是穿西服什麼的,我是穿著毛衣上去的,當時我們也是在一個大棚里錄像,也是有一個樂隊,沒有這么全,只有一個鍵盤,就說要先音樂響,然後燈再亮,是一個追光燈,追著我進來。然後兩邊的觀眾就歡呼,我就跟他們握手,你好你好……然後上來開始主持,像大牌一樣。那天就是這樣,預備,開始,音樂響了,燈光也亮了,我穿著毛衣也出來了,跟旁邊的人握手,你好你好,歡迎你……這時候我就聽身後有一個人說,這孫子干什麼的?(掌聲)
當時我背好了好多詞,一上場准備先念四句詩,然後再來一個對仗的對聯,再弄幾個排比句,再弄四個歇後語,這大牌就算亮相了,結果看著觀眾,腦子一片空白,我都不知道說什麼了,就嗑嗑巴巴的,反正自己想什麼就說什麼吧,就這么錄下來了,這一期節目我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下來以後,同事們都說,挺好的,你別說,打開電視這么多台,還真沒有一個你這樣的主持人,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在這之前,我已經做了11年的職業記者了,當時我也緊張,就只會像記者一樣去提問去采訪別人,他們可能喜歡這個狀態,但是這個狀態我覺得不難找,因為我做記者沒人認識我,很自然,大家也不會高看你一眼。只要我認真地聽,人家就會和我說真心話,和我說心裡話,這個對我來說不難,後來慢慢慢慢地,我就這樣做了,有人說這是一種風格。
至今沒參加過一次商業活動
主持人:你覺得你是個人嗎?(編者註:問題真可疑!)
崔永元:我是個好人。特別好。
主持人:好在哪裡?
崔永元:因為我的那些朋友知道,我出了名以後,沒忘了他們。而且是我出名之前的朋友,我們關系現在依然很好,還有很多我出名以後的朋友,偏說自己是出名之前就認識我,說明他們很願意和我交朋友。他們都說白岩松是燦爛的巨星,說張越是燦爛的巨星,但是他們都說我是鄰居大媽的兒子,但是現在也有人說我是鄰居大媽孫子的,因為有時候我說話不太好聽,比較尖刻。
我覺得他們這樣說我,就證明我做得還不錯,我是個好人,而且我從來就不像別人那樣,出去走穴、參加商業活動什麼的,我這點做得還真是挺好。我從1996年開始做《實話實說》,一直到今天坐著跟你談話為止,我都沒有參加過一次商業活動,沒掙過一分那種錢,都是規規矩矩地掙的台里的工資。
主持人:為什麼不掙?
崔永元:因為台里規定不讓。(掌聲)
主持人:其實你可以通過台里的正常渠道審批之後參加。
崔永元:這么回事兒啊。我一直以為連批都不讓呢,這么多年好日子都耽誤了。其實我知道不讓吧,偷偷去也不一定有人知道,我媽不讓我這樣,她說既然台里不讓,你就別去,我們也不缺你這點錢,他們生活很簡朴,我自己對物質要求也不是特別高,覺得挺好的,過得也不錯,現在自己也有汽車了。
主持人:說起這個,其實中央電視台收入還可以。
崔永元:挺好的,中央電視台收入真是不錯。(掌聲)
剛過42歲生日,人過42古來稀!
主持人:與十年前相比較,十年後的你覺得什麼時候更快樂?
崔永元:我覺得現在更快樂,現在是在苦惱中找快樂,就是剛才我坐在下面聽張越談的時候,我都想掉眼淚。我覺得她的想法我特別能理解,剛開始做的時候,可能還想會被人認出來了,這期節目反響很大,做著做著真的開始有這種責任感了,有這個責任感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痛苦。然後我就覺得,因為我們做了這么多年,甚至一定程度上講,已經功成名就了,我們還不願意放棄這個責任感,這個特別值得我們快樂。但是這個快樂的過程是每天睡不著覺,到早晨八點還睡不著,看著太陽冉冉升起,大家騎著自行車都去上班,你還沒有入睡,你在想很多事情,為什麼別人能做,你就不能做,為什麼要對自己這樣苛刻……就在想這些的時候,我覺得那時候是挺痛苦的,但是我覺得之所以還這么想,就是說明自己還在堅持,沒有放棄,所以為這個,應該高興,應該快樂。(掌聲)
主持人:我相信隨著我們社會不斷前進,不斷發展,人們意識的不斷更新,你這個隊伍會越來越壯大,這一點我深信不疑。回過頭來說到對孩子的影響,我知道你現在做
《電影傳奇》,做了多少集了?
崔永元:已經做好了一百多集了。
主持人:在這個過程當中,讓你覺得最快樂的是什麼?
崔永元:太快樂了,我覺得,我都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我這種快樂。我每天都在跟我的偶像打交道,小時候我就是看著他們的電影長大的,當時我想,要是他能給我簽一個字多好啊,現在我能見到他們,我特別高興。然後他們跟我講他們過去的故事時我才知道,他們的經歷,遠不像我過去看電影時那麼輕松,這也是讓我挺感動的。這些老藝術家還像當年那樣敬業,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只要有他們參加,還是會拿出高質量的,還是那麼優美,所以我覺得跟他們接觸的時候,我會覺得我身邊的同道者很多,支持我的人也很多,心裡也就會更踏實一點。
主持人:有沒有人會經常地說,小崔你已經老了?
崔永元:有,確實老了,我2月20日過的生日,已經42歲了,人過42古來稀,人過42還主持《實話實說》,古來稀啊。
主持人:在這個平台上,跟你的觀眾想說點什麼?
崔永元:對我的觀眾,我想說的我覺得都跟他們說了,他們都知道。
說句大家最愛聽的話吧,要不顯得我很落伍——恭喜發財!(掌聲) (本期節目將在3月中旬播出)
-看法:快樂吧!小崔
兩年過去了,小崔坦陳了當年離開《實話實說》的真正原因——身患嚴重的抑鬱症。用他慣有的敘事風格,小崔把這段痛苦的往事說得那麼平淡無奇,而作為聽者,卻深深地被觸動。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最淡、最真的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不像有的明星,每每說起過去的感情經歷都那麼痛心疾首,可她越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們就越不敢信。
其實小崔說他得病這個事我也一直不敢信。看他那些年,整天歪著個嘴一臉壞笑,像個從後面打你一巴掌還假裝特嚴肅的淘氣包。再看最近,他一會兒腰別駁殼槍站崗放哨,一會兒頭上包著個白毛巾裝敵後武工隊,一副沉迷於「過家家」游戲的孩子相!我就一直不信,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得上抑鬱症?小崔要是都抑鬱了,那還有多少人能實打實地說——我快樂死了!
可現在知道了,這的的確確是真的。在「希望一期比一期精彩」的壓力下,小崔被這個城市流行病中的新品種擊倒在地,也可見「抑鬱症」這玩意兒的厲害,連小崔這樣的利嘴也沒能置它於死地。
這倒給我這樣喜歡小崔的觀眾提了個醒,所以想衷心地說一句:小崔,不用老想什麼一期比一期精彩,觀眾沒那麼小心眼,只要你能健健康康地實話實說,誰還能換走你在我們心裡的那個位置?你不說了嗎,現在「都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我的快樂」了,那,你就快點樂吧!大鳴/文 信報記者任嫣 藝術人生供圖
⑺ 有人求饒有人報復,耿直boy崔永元是個怎樣的人,到底摔了誰的飯碗
崔永元的性格和以前不大一樣了,從他現在的行為舉止來看,大概是有些氣急敗壞,言行時常有出格之嫌。
崔永元在做節目時,總喜歡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壞笑,我們把這種表情叫焉壞兒,就是沒明裡說啥不是,卻話里話外都藏著刺兒。
見過很多不公不平的事情,喉嚨又被扼住不能盡情吐槽,這可能就是他抑鬱的根源。不再主持節目了,崔永元便暢快淋漓的放飛個性。
或許是被逼得急了,心裡煩悶;或許是人老了,想活回孩童的樣子,想罵就罵。實在是佩服他的毅力和精力,但願他可以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繼續在理想的道路上走下去吧。
⑻ 崔永元拒兩億封口費轉基因紀錄片拆穿哪些謊言
客和集團要自己放棄對非轉基因食品的調查和言論,封口費是2個億。
⑼ 崔永元檔案
崔永元
1963年2月20日,崔永元出生於天津,父親為軍人,四歲時舉家進京,在北京豐台上小學至高中,1981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1985年畢業後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任記者,客串中央電視台策劃東方時空等節目,1996年以《實話實說》主持人嶄露頭角,大受歡迎。至今,人們一提到崔永元,仍會「條件反射」地想到《實話實說》,他的機智幽默讓嘉賓在全國電視觀眾面前敞開心扉。
辭去《實話實說》製片人後,2003年7月,崔永元開始住持新節目《小崔說事》。
2004年4月3日,崔永元積數年心血創制的新欄目《電影傳奇》開播,內容涉及150部老電影。崔永元在節目中既是主持人,又是主要演員,既講故事又演故事。
崔永元說:《電影傳奇》離我的理想特別近。因為,它是原創的,是一個創新。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電視台有這樣的節目。我們接觸過許多國家的電視台,他們看了我們的節目,都很驚奇,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創意,用這種方式來說老電影的?這讓我們特別自豪。我並不是反對娛樂節目,但是我反對娛樂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全部生活。那就是個不健康的社會。總有一些事是要讓我們皺皺眉頭,是要讓我們動動腦筋,是要讓我們拖著下巴想一想的。
崔永元小檔案
生日:1963年2月20日
屬相:兔
出生地:天津
籍貫:河北
業余愛好:
A.喜好演奏小提琴、揚琴、吉它,但不喜歡當眾表演;
B.書法「香山」二字寫得很好;
C.收集電影連環畫,現在有400本左右。
個人作品:
《一言難盡說實話》
《評論愛情》
《你好,外婆》
《高大權事件始末》
⑽ 關於電影傳奇
是 已經停播了 因為崔永元在做這個節目之前已經和台里說好,大概只做兩年 ,現在應經多了一年了,崔永元已經很滿足了
畢竟是回顧老電影,從2000多部中挑出大概228部有紀念意義的老電影,總會做完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畢竟電影傳奇是一個投資大回報少的節目,現在的社會太商業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