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劇本一般多少萬字

電影劇本一般多少萬字

發布時間:2022-12-15 09:24:29

1. 劇本字數的討論

關於劇本字數的討論

揚代——(主貼):

剛才看了"編劇小胖哥"的一個貼子中間談到了有關劇本的字數的問題,對不起,我無法記起來原文,大概意思是電影劇本字數要在3萬字,電視劇要在1萬字,否則就顯得太長了。

可是我記得《生死抉擇》是5萬5千字,它無疑是年度最佳劇本。我並不是要反駁編劇小胖哥的看法,我認為您說的有一定的道理,編劇應該專著在自己的部分。用不用括弧的,我看要看個人的喜好,好的劇本可以長,也可以短。長的更加細致,短的更加精煉。這是一個此長彼短的雙刃劍問題,不應該一刀切。當然我不是說你一刀切了,但是不夠全面,我補充一下而已。

另外本人有幸研究了一些英文好萊塢的劇本,認為篇幅上面,國外的劇本相對要長些。一方面排版上不像國內的就跟咱窮瘋了沒紙了似的,都堆在一起,很不一目瞭然,說明和對話都混在一起,國外的東西看著很清爽,一般都在100頁以上。自數上根據我翻譯過來的統計,一般也都在3萬到5萬5之間,所以那些2萬字的,甚至以下的,我認為內容就很不夠。

當然,大話西遊等香港的劇本我們也看了不少,很簡練,非常的短,大話西遊大概不到2萬5千字(好像,可能不準確),幾乎全都是對話,人物動作描寫很少。這我只能說,是香港特色,但這是不是大家都應該這么來做呢?我看則不然。

動作是電影的靈魂,對話是電影的眼睛,我是這么看得。否則大人物都坐在那裡談來談去,豈不成了談話節目?好的電影對話量是不多的,對話多的電影就如香港的一些片子,顯得亂,煩,輕浮,全靠嘴皮子吃飯,人家觀眾買了票,不如聽廣播。

電影是視覺的藝術,是要看得,無可否認導演在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認為編劇的工作應該更大,這方面的貢獻應該更多。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編劇是想好了場面之後寫成了劇本,是腦子裡面已經有了個電影的概念,圖像的概念之後轉化成文字,當然他不可能做的跟導演一樣的讓人感受到這一點,但是這些想法,這些東西,應該是首先由編劇創造出來。導演以及攝像等等,後期製作,都是將編劇的變成文字的想法加以發揮,加以提高,更上一層樓。

既然這么說,為什麼你就那麼討厭括弧呢?難道括弧就抹殺了導演,攝像的想像力?難道編劇本來不要想清楚了,不寫出來,留給導演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竊以為,當今中國的編劇,真正的是內容不夠,而不是太長。應該是怎麼想就怎麼寫,別去管任何的套套。

導演不同意,可以不按照編劇的去搞,可以用圖像,顏色,聲音,空間感,科技效果等等去實現他的東西,導演的創造空間更大。一個視角,一個段落,每一個人的動作,編劇別說5萬5千字,就算10萬字,也寫不清楚,那麼多細節,每一個鏡頭都要寫,寫死了也寫不完,攝像怎麼會沒有創作的空間呢?導演怎麼會被編劇給害的沒有了想像力呢?

您的部分觀點我無法理解,估計我的理解也不是你的真實意思,很可能我理解的有歧義,因此發表了一點唐突的個人偏激觀點,請不要誤解,全是好意,如果有冒犯的地方,先請原諒。

編劇小胖哥——回復:

謝謝你的帖子。你提這樣的問題我表示理解,也不覺得奇怪。但我依然不能苟同。容我解釋幾句。關於劇本字數的分歧,我一直被抨擊,但我想緣於幾個方面:

1、對影視的認識問題:

影視是一種高度濃縮化的藝術。怎麼理解這句話?幾十萬字,上百萬字的文學小說,濃縮的到幾個小時之內就表現完了。這就是一種濃縮。

再從影視方面講,好的作品,幾秒鍾的畫面,帶給你無限的心靈沖擊,為什麼?影視綜合了其它藝術門類,一起貢獻出力量,來對你有強大的藝術感人力量。這也是濃縮。

反過來說,假如你用文字來描寫這樣富有沖擊感人的情境,你需要用多少字呢?

你覺得要用多少字,才可以抒完這段情。文字思維和畫面思維完全是兩個概念。你可以在你的劇本里進行任何你想要的詳細的描述。但那些描述充滿了情感的色彩,充滿了感性,我也不否認寫的很不錯,很真誠。但很遺憾,沒有畫面感。你寫出來這個畫面想要的效果,但畫面什麼樣,恰恰沒有說清楚。

而我們傳統的影視教育,最先培養的不是對文字的敏感,而是培養對畫面的敏感。也就是說,學會了用畫面進行思維後,再去學寫劇本。

所以,專業搞影視的人,一般先看故事,如果故事吸引人,再看劇本。找畫面的感覺。

這話怎麼講?就是他讀劇本的時候,應該一邊讀一邊把你的劇本轉化為自己想像的畫面。如果你很感性的發泄自己的情緒,超過了你想要描述的畫面特色,沒有畫面的感覺。你的劇本就死掉了。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很大,比如一個劇本給張藝謀拍攝那是一個風格,到了陳凱哥和馮小剛手裡肯定又不一樣。同理,我們推敲一下,不同的導演,讀你的本子,在他們腦袋裡的畫面感覺也是不一樣的。你一場戲,寫的很多很死。遠、中、近、全、特景別,都描繪的很具體。說實話,這是一種嚴重干擾導演思維的一種很惡劣的行為。

你的劇本的故事不錯,激起了導演想用畫面進行創作的慾望。結果拿過劇本一看,都已經寫成這樣了,全標出來了。你還要導演干嗎?你那麼懂為什麼不自己拍呢?你自己當導演得了?還用他們干嗎?編劇覺得自己好心,其實恰恰扼殺剝奪了導演的想像力和思維。

2、實踐問題:

從兩個方面談:第一個方面是機械的談——

影視劇本為什麼強調字數?因為字數代表了時間。過多的場景描寫是一種羅嗦,過多的台詞描寫,就是耽誤時間了。你自己跟別人說10分鍾話,你覺得無所謂,但你在銀幕上或者銀屏上看別人說10分鍾,那就很容易形成一種觀賞疲勞。這就好比把你罰站在一幅畫的面前,死盯著這個畫10分鍾,那麼不舒服和難過。

而影視是畫面流動的.藝術,沒有流動,就很容易使觀賞者形成這樣視覺疲勞感。如果造成這樣的後果,你的藝術作品的價值又怎麼體現呢。

你上面提到的國外的劇本100頁的概念,可不是字數的概念,而是時間的概念。也就說一頁紙是1分鍾。拍攝完成的片子當中一分鍾時間,相當於劇本當中的一頁紙。這是一種很嚴格的格式紙張。國內並沒有,但有一種漢化的編劇軟體是按照這個格式來的。

實踐問題第二個方面,就是對表演的認識——這個就是我為什麼死也看不上加括弧的原因。我自己做過演員,而且演砸過一次。那次使我覺得做演員不是想像的那樣。於是我就去看小劇場話劇,因為我也沒有錢去大劇場。

小劇場話劇非常好的形式就是靈活,非常的靈活。當我看了20場話劇之後,我覺得自己明白什麼是表演了。並不是說我成表演大師了,而是說我讀的懂好的表演和壞的表演,誰能做演員,看了表演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我還有幾次當演員的經歷,這樣的積累加在一起,再回頭看自己寫的東西,你會有一種頓悟的感覺。

當然最好是看話劇和戲曲節目。看10場、20場或者半年。如果有一天看完了現場表演,突然我忘記了故事是什麼,而記得其中哪個演員不錯的時候,那你就是開始明白表演是怎麼回事了,這時候,做為編劇你去想給這樣的演員寫東西的時候,你就不會給自己的東西加括弧了。

3、對文學劇本的認識問題:

最後談一下對文學劇本的認識問題。一位戲文戲的學生,培訓結束後要自己寫個短片劇本,然後組織拍攝,結果這個學生不會寫。我問怎麼會,原來第一年學的是文學概論,第二學的是基礎寫作,既不組織看片子也不組織排戲。學完這個培訓後,這個學生相當質疑,現在上這個學有什麼用?

我不能去嘲笑這些學生,也不能去嘲笑這些學校。在上課當老師的都比我學問高。但就是什麼地方不對勁了。

國內對於電影文學劇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電影學院的汪流強調電影文學劇本是個獨立的文學概念。汪流有好幾部關於劇作方面的書。同樣還是電影學院的"老憤青"周傳基,則認為電影文學劇本是個非驢非馬的怪胎。我現在覺得,周傳基的思想更有實際意義。

電影不是站在文學的角度上去考慮,應該站在影像的角度上來考慮。才更符合電影的本質。

揚代——回復:

很有啟發。看來應該更加註重故事和對話,專著在主要的方面,讓劇本精煉,這樣提高效率。我手頭有好多實際拍攝過的劇本,比較我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東西太臃腫,關鍵的地方少,要是刪除了那些多餘的地方,真正的內容卻並不那麼豐富。

你提的第二點參與我認為是很好的,有機會我要去想辦法跟組,看看實際怎麼拍攝的,閉門造車不行。有了方向了,其他朋友感覺認同的不妨借鑒一下。

編劇小胖哥——回復:

電影劇本,我認為的是3萬字最合適。

不超過3萬5,不低於2萬8,在這個區間最合適。

一集電視劇本。應該是8千到1萬2之間。最合適。超過1萬5的東西,就肯定有問題了

逸安逸安——回復:

討論的很深入阿,鼓掌…其實討論已經是兩個問題了:第一,電影和電視劇一集的字數多少最合適?這是表面問題;第二,劇本應該包括什麼?什麼樣的形式?以什麼為側重?這是核心。

上面第一條,小胖哥的標准(如果樓主沒轉達錯的話)明顯太少了。別的不說,拿到投資人手裡,3萬的電影劇本和1萬的電視劇劇本肯定通不過。應不應該另說,這是實際問題。電影劇本相對寬泛,電視劇應該在1萬5左右,一般不能少過1萬3.

字數只是表面問題,因為關鍵在於你怎麼寫。都是廢話的話,一集2萬字也不夠拍的。上面的標准,指一般合格的形式和內容。

第二條,我個人的觀點是:有限度的允許形容詞,場景描寫和極簡單有限的心理活動。誠然,那是導演和演員該做的工作,但你至少要做到讓他們理解你的構想,避免誤解,給予依據。如果你能通過海明威式簡約的文字就做到這一點,那當然很好,但劇本不上簡單的說明文,它仍然需要蘊含你的情感,因此你就不得不使用形容詞、場景描寫和必要的心理活動。

編劇小胖哥——回復:

個人意見不同,哪個最順手、哪個最實用就用哪個吧。至於寫多少字,不是那麼重要。

我強調的觀點,真的是字數的概念嗎?而是字數代表時間,我強調的是時間的觀念。

2. 麻煩問下電影的文學劇本大概在多少字,一分鍾一頁紙還是

這個,要看你打算寫多長的電影了,一般按好萊塢的標准來說,一部90分鍾左右的電影,劇本應該是有90多個場景,字數這個沒有很嚴格的要求。

3. 30分鍾左右的微電影劇本大約多少字

至少要有20場戲。9000到1萬字,差不多就是分鏡頭的大概描述。

4.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是沒有絕對標準的。

西方主流劇本創作理論認為,一個標准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英文),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鍾一頁來計算。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鍾。

第一幕是開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你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電影,你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判斷——你是否喜愛這部影片。你應該及時地抓住你的讀者。

你應該用大約十頁的篇幅來讓讀者明白誰是你的主要人物,什麼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麼。(中文劇本一頁相當於英文劇本兩頁)

(4)電影劇本一般多少萬字擴展閱讀:

影視劇本的文體構造:

影視劇本文體在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即章法特徵。具體說,就是鏡頭(場面、段落)與蒙太奇的體現和設計。

較規范的影視劇本,其結構形式大都以場面為敘述單元,通過蒙太奇方式連結成篇;每一個場面,又由一個或數個鏡頭組成,而鏡頭與鏡頭之間,也是通過蒙太奇聯絡。

有人認為,鏡頭與蒙太奇之類是導演掌握的事,編劇可以不管,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影視創作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統工程,根本不存在完全獨立的創作階段。

鏡頭、蒙太奇是影視創作的不可或缺的特定表現手段,無論編劇、導演、剪輯師,他們雖分頭工作(很多時候,也有其中兩者、甚至三者集於一身的),但其創作卻是相輔相成,可謂「和則俱榮,分則兩傷」。

5. 一部電影劇本有多少個字

劇本沒有一定的字數,劇本也分什麼樣的劇本。一般90分鍾的電影劇本一般在24000至30000多;120分鍾的大概在30000多到45000,應該是底線吧。但是劇本看你怎麼寫了,這和場景。。。等等都是有關的。這是個很籠統的問題。

6. 一部電影有多了字

一部90分鍾的電影劇本大概有1.5萬字到2萬字。我是從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的,不知准不準確。
劇本不僅僅是對話,還包括場景描述,人物心理提點等。電影時間和劇本字數沒有必然聯系。可以很多(多到指定眼神和動作,導演只管照著拍,電影出來後劇本可以直接當小說賣),也可以很少(只有場景和對白等必要內容,其他留給導演和演員發揮)
所以這完全取決於編劇。當然羅,場景切換越多,對話越多,人物支線越復雜,肯定字數越多

7. 90分鍾的電影劇本一般用word需要寫多少頁

電影劇本一般來說一頁拍一分鍾,90分鍾就差不多90頁。

8. 電影劇本一般多少字

30萬字-50萬字
我說的就是劇本。
劇本不光是人物對白,還得有場景描寫。

算了,分你愛給不給,只能說你根本就不懂行!

9. 一般拍電影寫的劇本,一般都是好多萬字的劇本

電影劇本一般拍成電影的大約90頁至120頁,就是word的一頁,一頁是熒幕上一分鍾

10. 電影編劇和電視劇編劇有什麼區別

文/編劇祝明

………………我是分割線………………

電影涵蓋多種類型,有商業化的類型片,也有意識流的文藝片,電視劇也是,有連續長劇,也有情景喜劇,在這里主要討論商業化類型片的編劇,及連續長劇編劇的區別對比。

最大的區別在結構和人物上。

一、結構

這是電影和電視劇的體量不同決定的,國內電影90-120分鍾不等,也就是3萬字左右;而國內電視劇,一般30集起,國內電視劇,通常還要求30集劇本拍40集的量,每集40分鍾,一共就是,1600分鍾,這就是一個電影的15倍容量。

所以,從體量上來說,就註定了,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

設想一下,一般是劇本290-310字可以拍一分鍾,電影劇本是3萬字左右,3萬字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國內一個完整的電視劇劇本,45萬字起,45萬字才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兩者當然是不同的概念。

所以,在做最開始做大綱時,就必須考慮這個首要元素。電影的3萬字往往講清楚一個完整的故事,就是一個能及格的電影了,這個故事裡人物往往比較簡單,(具體人物方便的區別下面會說)主線人物有一個目的,其餘人物都是為了輔助或阻撓主線人物完成目的的。而電視劇的要求是,一個故事,一個內核,但是卻有更多的立體人物,若幹人物都可以延展出去有一條完整的人物線,但又必須和主線相關,體現或輔助體現故事內核。

所以,電影一般是核心主題,單一主線,簡單人物,(一旦想講太多,太復雜的時候,就不是一個好電影了)電視劇則是,核心主題,一條主線,多條副線,多個人物,相輔相成。

人物

從劇本設計的人物數量來看,電視劇的人物設計要比電影多很多,電影一般來說只有1個主角,其餘都是配合主角的任務設計的支撐或阻礙配角(此處不包含系列電影),這個有名有姓的配角數量一般在4-6個不等

而電視劇視乎體量而定,可以有2-5個的主角不等,大部分偶像劇是1-2個主角,而還有一部分可以是群像式的,從早期的美劇慾望都市、絕望主婦、到最近國內的歡樂頌,都是群像式的寫法。而且,電視劇中,不管主角人物有幾個,有名有姓的配角數量會在至少8個以上,如果電視劇的體量超過60集,有名有姓有性格特色的配角數量甚至會上升到30個以上。

從劇本設計的人物發展來看,電影一般只有1-2個主線人物是有完整的成長歷程的(非系列電影),就拿最近的電影《瘋狂動物城》來說,邦尼和尼克有一條成長線,但其餘配角都沒有自己單一的線,而是直接的為了邦尼和尼克的主線做配合的。

而電視劇中,除了1-5個主線人物可以有完整的成長歷程以外,其餘的若干配角,也可以有自己的成長歷程和人物變化。就像《甄嬛傳》里,除了甄嬛以外,她的兩個姐妹,兩個死對頭,還有皇帝,都有自己獨立的訴求和人物變化發展,還有例如美劇《越獄》,除了男主有一條為了救哥哥越獄的主線以外,其餘的幾個人物,也都有自己的訴求、成長線、及幾段式的變化,而這些訴求和變化,又會和男主要帶哥哥越獄的主線相互影響和作用。

除了以上兩大點,情節、節奏和台詞上,電影和電視劇的也有一些區別。情節和節奏上,因為只有90-120分鍾電影的要求會更快一些,而從台詞上考究,電影的台詞要求更精練,更少長篇大論。電視劇中可能會出現的,9-10句話的台詞,電影中就比較少出現了。

總體來說,電影和電視劇本質上都是講故事,但是整體的技巧和關注度都會有一些區別,面對的受眾群也會有區別,而且營銷點和營銷方式營銷周期也完全不同。在國內,電影更像是創意活,講究慢工出細活,3萬字的體量,可以細細打磨(當然正因為體量小,電影出現推翻性重改、換編劇的可能性更大,這也業內很多電影編劇從最開始接觸一個電影項目,後來過了好幾年發現,換了好幾撥人,但是項目還沒做出來……)電視劇,尤其國內電視劇,大綱的時候是創意活兒,求新求變,到了劇本階段,45萬字的體量,反反復復的修改,就成了苦力活。

其實,無論是想做電影還是電視劇編劇,都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工作,它充滿辛苦和荊棘,都是磨練心智的苦活,但同時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工作,因為可以創造一個新的世界,這個新世界裡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這一切都是你創造的,看著你碼的字,最終成就了一個世界,並且這個世界的所有故事,還能影響到現實世界的很多人,這就是這個職業的魅力!

創建於 2016-07-0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閱讀全文

與電影劇本一般多少萬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龍搶刀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82
開私人影院的電影如何拿版權 瀏覽:835
秋霞手機免費網站你懂得電影 瀏覽:263
如何看完整的電影下載 瀏覽:245
對方多少人辦他的電影 瀏覽:692
地獄惡犬來人間尋找主人什麼電影 瀏覽:866
抗日功夫小子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299
關於兄弟的男男電影有哪些 瀏覽:601
北京電影學院三試沒過怎麼辦 瀏覽:506
穿越題材電影中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147
法國電影不朽免費觀看 瀏覽:573
韓國電影看見魔鬼免費下載 瀏覽:906
電影海外限制怎麼辦 瀏覽:608
小程序電影受到什麼處罰 瀏覽:77
買電影票小程序有哪些 瀏覽:153
以色列立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133
捉妖記2電影網盤免費觀看 瀏覽:848
林雪最新電影是什麼 瀏覽:728
電影免費觀看鄭愷 瀏覽:717
文學改編成電影需要注重什麼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