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講解電影常識

如何講解電影常識

發布時間:2022-11-07 12:44:16

⑴ 關於電影專業知識

全景景別

大遠景,遠景,大全景,全景。
將畫面縱向四等分,按人在畫面中所佔的比例劃分。

中景:膝上髖下。

特寫:就是頭肩鏡頭。

景別不能用「大小」來表述。

大遠景,遠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寫,大特寫。共九個景別。

導演提要求要非常明確。

二、景別的劃分(續)

大遠景 遠景 大全景 全景 中景 中近景 近景 特寫 大特寫

光孔 22 16 11 8 5.6 4 2.8 2 1.4

5.6光孔是個中間線,往左側各方面質量都好,往右都不好。光孔反映了照度,景深和解像力,還會影響到色彩還原。光孔開大各方面都會損失。閃光燈拍得不如日光好就是因為光孔原因。

全景往左叫全景系列景別,中近景往右叫近景系列景別。

全景系列景別是繪畫性的,是繪畫性構圖,寫意的,氣氛的,抒情的。是點線面的關系。是景為主,人為輔,環境帶的多,人只是點到為止。拍攝時藉助於地平線關系。要選擇光線的時機。人物是位置和形體表演,沒有位置就沒有光線,沒有位置就沒有構圖。要色彩關系,是大的關系而不是小的。要畫面的唯美和簡單,線條,虛實,明暗,冷暖對比,層次豐富。畫面要角度,角度表達情緒。導演要空間布局,攝影要表達這種關系。遠景取其勢——意境,味道,韻律。曝光有選擇。

近景系列景別是紀實構圖,隨意的,不規則構圖,(可以說「不規則」「不完整」構圖,別說「開放」「不開放」,沒有意義)敘事的。拍攝中主要處理面面關系,人物和背景的關系。人為主,景次之。拍攝的主要是人物構成關系。(什麼叫構圖:就是擺人物和畫面邊緣的關系。)光線要細致。表演是表情表演,局部表演。強調的是色彩對比。角度,運動表達人物。要表達動作的細節,渲染細節。近景取其質——神態,形態,心態。

兩組景別本身的功能不一樣,要掌握規律。拍戲時別較勁,較勁拍出來的東西不好。設計時還是要仔細,但拍的時候要脫開,有變化,萬變不離其宗,千萬別較勁。

中景是過渡鏡頭。原因:

1、中景把人最有魅力的腿卡掉了,人的形體不完整了。

2、由於畫面本身范圍使得人物表情和環境都不突出。

3、它的視覺沖擊力不大。

片例:《東邪西毒》,張曼玉對梁家輝回憶。

不同景別,光不可能完全一樣,一定是假定性。只要近景光符合整體氣氛就可以,方向反也不要緊,一定不要較勁。

這一段原本可以剪入梁家輝的反應,就會有新的意義,或是疊,但現在都沒有。

剪接的最高原則就是反應與被反應。

這場戲有一個鏡頭觀念的問題。後來的變化全都沒交代。可以交代也可以不交代,反映了鏡頭觀念。共四個鏡頭。問題是長鏡頭為什麼要長:要有戲劇內容,台詞,動作,調度必須要有變化,不斷吸引觀眾讓觀眾看下去。

全景中梁的位置可以更往畫面上方。

梁家輝位置一

機器的位置高一點:

梁家輝位置二

片例:《東邪西毒》,西毒知道大嫂死後。

片例:《大紅燈籠高高掛》,新婚。

景別的跳躍是同方向,前後跳。

兩極鏡頭的對峙與跳躍。大遠景——近景。

敘事的反處理——色彩、動作、環境。

敘事的反處理,首當其沖是用景別來闡述的,整個都是用抒情的,寫意的,唯美的,暖色的來寫一個悲劇事件,但全部要在景別的統領下。

創作中可以選擇的元素很多,但只能確定幾個來創作,不能是大雜燴。分鏡頭是下意識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太刻意。

但是分出來的鏡頭系列是有其內在規定性的。
------------------
、景別的排列是主觀意識,是個體下意識形成的整體有意識!

藝術沒有整齊劃一、一定之規,就是感覺。

2、景別就是畫麵包括的范圍。

從限制生理而達到控制心理。

3、景別是一種視覺的外在形式。

決定攝影技術和藝術。影調與氣氛與景別有絕對關系。

觀眾被畫面所感染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人在0.1-0.2秒中先關注的是形式,然後才關注內容。景別有主觀性也有規定性。范圍的主觀性和氣氛的規定性。

4、景別的雙重魅力。

①景別可以互動,在瞬間可以轉換。

②景別有敘事或寫意內容。全景寫意,特寫敘事。

5、景別是導演的重要語言形式。或者稱為手段形式,風格形式。

如何幫助演員表達和敘事。形式與內容相反表達,剛才《天生殺人狂》片段的反處理。紀實性內容用寫意手法拍。一定要反處理。《有話好好說》的敗筆就在於順了。《花樣年華》,悲劇故事用唯美形式表現。

6、景別是畫面空間的主要方法。

「沒有我的環境就沒有我的人物。」安東尼奧尼。環境是一切的根本。

美國電影法寶:在什麼環境會出的什麼事決不寫,不會出什麼事寫什麼事,一定好看

在銀幕上,「場景」、「環境」、「空間」說的是一件事,即故事,人物,動作發生的場地。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出現一種新鮮感,出其不意,是美國電影特點。故事要有一個載體宣洩出去,載體就是環境。環境不能是虛的,要合情合理,讓事件自然發生發展。

7、景別決定全片的敘事風格。

電影第一位是要敘事,然後才是寫意。先要把故事講清楚,然後才是抒情寫意的問題。

敘事表達——近景,多角度;數量多。

寫意表達——全景,長時間;節奏慢,高速,重復。

景別只是多個方法中的一個方法,選定景別後再加別的方法,加得越多表達越充分。

⑵ 電影知識

一、 特殊效果

按照電影的類型和風格可使用不同的特殊效果技法,大體分類如下。

1 特殊化妝(Special Make-up)

從簡單的老人化妝到狼人,「拯救大兵瑞恩」,「星艦騎兵」等影片中的傷員和彌留之際的士兵都是用特殊化妝手法來表現的。傳統的特殊化妝耗費很多時間和金錢,因為特殊化妝用的材料價格高昂,而且熟練的化妝師也很少。

可參考的網路站點有最近拍攝完成的電影「從黃昏到黎明」里扮演Sex Machine的 Tom Savini的主頁和叫Joeblasco的教育機構站點。

2 電子動畫學 (Animatronics)

Animatronics是Animation和Electronics的合成詞,是利用電氣、電子控制等手段製作電影需要的動物、怪物、機器人等的技術。一句話就是製作機器人演員的技術。

「星球大戰」中的R2D2,「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勇敢者的游戲」中的獅子和蜘蛛,都是用Animatronics製作的演員。在Animatronics領域中,最有權威的人士當數費爾·提貝,他在電影「侏羅紀公園」和「星艦騎兵」中擔任過電子動畫效果監督。

目前Animatronics在Motion Capture(運動捕捉)領域里也在躍躍欲試。要用電腦圖形非常自然地表現人體不可能表現出來的形態,靠Key-Frame Animation(關鍵幀動畫)是不容易得到自然移動的效果的。結果就要靠機器人演員來做需要的動作,然後在電腦里利用機器人演員的數據製作出很自然的動作。如果想想Stan Winston製作的 Mouse Hunter就容易理解了。

3 計算機圖形 (Computer Graphics)

從1977年製作的電影「星球大戰」開始,Computer Graphics在電影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如今電腦特技技術有了相當的發展。盧卡斯原以為因電腦特技技術的落後,他所策劃的9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但是如今電腦和CG技術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電腦特技能表現的領域也越來越廣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也可以全部完成了。

電影中的巨大水柱和恐龍等都是利用CG進行再創造的形象。如今通過這種影像,人們可以感受到Computer Graphics技術離我們如此之近,在這些創作中,製作「螞蟻」的PDI公司和製作「玩具總動員」、「昆蟲總動員」等影片的Pixar公司都是不斷開發利用新技術、開拓CG應用領域的先鋒。

4 影像合成 (Compositing)

這是影視劇特殊效果製作中占最大比例的部分。影視劇中的2D效果基本使用Dissowe或Wipe.Pan以及Matte Painting等合成影像。這對形象的自然表現非常重要。

過去用傳統的光學方式進行影像合成,合成的影像越多,畫面質量越差。為了克服畫面質量下降,ILM用了Vista Vision攝像機。而如今因數字技術的應用,影像合成質量和特殊效果等都使電影的表現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阿甘正傳」中跟總統握手的場面是展示數字合成技術無限應用潛力的最好的例子。

5 模型 (Miniature)

把不可能實際拍攝到的布景、建築物、城市景觀、宇宙飛船等做成微縮模型的叫做Miniature。Miniature是電影史上使用歷史很長的傳統特殊效果。這種特殊效果將來也會在影視劇中繼續使用。

理論上可以用CG來代替Miniature,但是,現在CG比模型攝影質量和真實感都差,比例和細節部分都不夠理想。因此電影製作中還是把Miniature作為首選。只有用Miniature無法拍攝到的場面才用CG製作。因此CG的利用還是有限的。舉個例子, 影片Lost in Space沒有用Miniature 攝影,而把大部分場面用CG來表現。因此影片的真實感和深度感都很差,看電影的感覺就像玩電子游戲時的感覺一樣。

因此,目前業內人士不贊成使用CG模特。簡單舉個例子,電影中所有有關紐約市的Miniature都是由Hunter Gratzner來製作的。而如果用CG來表現紐約市的話,如何管理那麼多的數據量,對CG工作者們來說還是難題。

6 爆破效果 (Pyrotechnic)

爆破效果是利用化工技術表現出的效果,在特殊效果領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般用爆破Miniature或用CG合成渲染影像,跟其它部分連起來使用。

因火葯的製作方法不同,火焰的形態和顏色也不同。炸葯的安裝位置和用量決定爆炸時場面的形態。因此這是相當依賴經驗和理論的專業領域。在互聯網中查找跟Pyrotechnic有關的站點就很容易找到詳細說明爆破效果理論的主頁。

拍攝真正的爆破場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利用裝有Real Motion, Pyromania, Fire Effect等爆破場面的CD-ROM或 Max的After Burn, Light Wave的Hyper Boxell等也是一種辦法。Hyper Boxell或 After Burn是應用Volume Metric和Shaer的插件。因此使用得當,就能得到非常逼真的效果。特別是After Burn, 在電影「Armageddon(絕世天劫,華納,1998)」中用過,很有名氣。但是After Burn 的渲染時間比Hyper Boxell慢得多,質量方面因很久沒有做過比較,不能斷定,可能不相上下。

二、 特殊攝影

特殊攝影屬於專業攝影技法,據說是某位電影製作者在偶然的失誤中發現的。

特殊攝影方法可分為四大類。

1.攝像機的操作方式;

2.在攝像機上安裝光學裝置,如攝像機的濾鏡;

3.在後期製作(Post Proction)期間,在顯像或光學處理過程中利用特殊處理辦法;

4.拍攝Miniature時用的Go-Motion, 休諾蓋爾,Motion Control等技法。

在製作Block Burster時,如果特殊效果場面很多,除了一般的攝影監督以外還要選一位特殊影像攝影監督,專門負責特殊攝影。因為特殊攝影本身需要攝影高手,攝影技術也跟一般的劇情攝影完全不同。ILM著名的丹尼斯·繆倫原先也是特殊效果攝影的監督。

以「獨立日」等影片頗有名氣的Roland Amorich社團,也聘用了叫Anna Foster的特殊攝影監督。Anna Foster雖然是女性,但她忠實地履行許多男性都感到不好做的特殊攝影監督的職責,而且其實力也被業內人士們所認可,因此很有名氣。

1 高速攝影

要通過操作攝像機攝得Slow Motion Scene或者拍攝Miniature時,為了調整比例,可以採用高速攝影。

這種技法常見於吳宇森執導的電影,如「喋血雙雄」中周潤發雙手拿著手槍以慢動作打槍戰的鏡頭等。這個電影用操作攝像機的手段,每秒 24幀以上的速度拍攝,然後放映機以正常的每秒24幀的速度放映。這樣,被攝體的移動相對於幀數變得慢一些。

一般每秒50/28 幀的速度拍攝,而得到Slow Motion。Miniature的爆炸場面和戲劇性動作場面主要使用高速攝影。

2 低速攝影

這也是通過操作攝像機得到特殊效果的拍攝方式。跟高速攝影相反,用這種方式可以得到Fast Motion效果。

每秒 24 幀以下的速度拍攝後,以正常速度放映就會得到影像相對於攝影幀速度變快的效果。要在短時間內給人們展示花開的過程或日出的過程時就用低速攝影。

3 縮影(Miniature)攝影

目前,Miniature攝影中普遍使用Motion Control攝像機,有時也用一般的攝像機,而過去用的是休諾蓋爾攝像機。

休諾蓋爾攝像機利用潛望鏡的原理把配有小透鏡和反射鏡的長管跟TV攝像機和一般攝像機連在一起拍攝物體。附在休諾蓋爾透鏡上的反射鏡像潛望鏡一樣把影像反射到附在攝像機透鏡上的反射鏡,攝像機就把反射到反射鏡上的影像拍攝下來。 這樣可以得到原始的Motion Control拍攝效果。這種拍攝方法一般在物體快速進入直接用攝像機無法拍到的狹窄空間時用得比較多。

休諾蓋爾攝像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星球大戰」 第一集中X wing 沖向帝國軍的Das Star表面的鏡頭。

4 Goal Motion攝影

Goal Motion攝影跟Clay Animation一樣,是Staff Motion Animation技法中應用的Miniature攝影方式。這種技法是利用人們照相時用的單鏡頭Reflex Camera,邊移動照相機,邊一張一張地拍攝Miniature的技法。這是ILM為了「星球大戰」的拍攝開發的技法。Goal Motion攝影的代表鏡頭是影片「印第安那·瓊斯」里的坑道鏡頭。這跟原始的Motion Control技法非常相似。

5 Staff Motion 攝影

這里要說的Staff Motion攝影不是像Clay Animation那種Staff Motion攝影技法。Clay Animation那種 Staff Motion是一邊一點一點移動被攝體,一邊一張一張地拍攝畫面的方式拍攝動畫的。

而這里要說的是休瑪廣告里出現過的360°靜止場面攝影技法。當然,像「聖誕節的惡夢」這樣的Staff Motion Animation攝影也叫作Staff Motion 攝影。但休瑪廣告中出現的Staff Motion攝影是以被攝體為中心,把Still Camera即人們照相時常用的單鏡頭Reflex Camera按一定的間隔排成一圈或一排,在同一瞬間里進行拍攝的。這樣Still Camera就能製作出從多個角度拍攝的靜止畫面。在編輯這些畫面時把它們粘在一起,做成相聯接的影像。

這是一位英國的特殊效果攝影監督1996年新開發的。它要求非常精確的攝影技法。目前全世界只有兩三個人能使用這種技法。 因此,休瑪CF製作費用的35%付給了負責Staff Motion攝影的英國人。在Block Burster中可以看到這種技法的是最近拍攝的Lost in Space等影片。

⑶ 電影電視戲劇 常識

戲劇特點:
(1)、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2)、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
劇本的情節結構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開端: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盾沖突
發展:描寫情節的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沖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並表現出急劇轉化的局面
結局:結局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
尾聲:與序呼應,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啟示,引起人們的聯想和展望。
(3)、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徵
3、劇本刻畫人物推進劇情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說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術、環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
(2)、人物的對白和唱詞:包括獨白、旁白、對白。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提示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
(3)、結構形式:分幕分場。墓是大單位,場是小單位
4、戲劇分類:
(1)、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相聲劇。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代劇
(4)、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
(5)地域色彩不同:京劇(北京)、滬劇(上海))、豫劇(河南)、呂劇(山東江蘇)、川劇、漢劇(湖北)、楚劇(湖北江西)、晉劇(山西)、黃梅戲(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
繼《雷雨》之後,曹禺又寫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劇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後,曹禺有《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劇作。
標題的象徵意義
《雷雨》的標題既點明戲劇情節發生的自然氣候:「;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這樣的天氣終於導致夜間雷電交加,風雨大作。與這種惡劣天氣並行發展的是這個封建大家庭內部也醞釀著而且終於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雷雨」:四風、周沖觸電而死,周萍開槍自殺……自然界和家庭內部的「雷雨」其實正象徵了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作者用「雷雨」為題形象地告訴人們: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一場天翻地覆的社會大變革不可避免地即將發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個貧民家庭里。老舍7歲進私塾, 「五四」運動後,用白話文試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中文講師。陸續寫出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3部具有諷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長篇小說,提供了現代小說史上最早的諷刺性的長篇體制。1930年春回國後任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6年夏,老舍辭去教職,從事專業寫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說《駱駝樣子》,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七七,,事變後,他離別妻子兒女,隻身輾轉去武漢、重慶,勇敢地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
他特別重視話劇創作,1939年至1943年間,獨立完成或與人合著的劇本就有《殘霧》《張自忠》《歸去來兮》等九部。1946年與曹禺赴美講學,寫完了100萬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後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1951年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文革」開始後,受到殘酷迫害,於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盡。
老舍是我國「五·四」以來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現代傑出的語言藝術家,享有世界聲譽的愛國主義作家,人民藝術家。他以小說、劇作和曲藝著稱於世,在散文、詩歌、雜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寫下10多部長篇小說,70多部(篇)中短篇小說,30多部劇作,一部4000行的長詩和近300首短詩,近20部譯著等,共800多萬字。他的作品豐富了世界進步文學的寶庫。
作家作品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傑出的戲劇家,詩人。1564年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他曾經在「文法學校,,讀書,後因父親破產,中途輟學。21歲時到倫敦劇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戲,並開始創作劇本和詩歌。他創作的大部分是詩劇,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他的創作生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劇(如《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9部歷史劇(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於此時)等;
第二個時期是1601一1608年,包括7部悲劇(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作於這個時期),4部喜劇和一些十四行詩;
第三個時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劇(主要是傳奇劇)和一部歷史劇。
人文主義:(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 麥克佩斯》)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的斗爭鋒芒是針對中世紀封建主義世界觀,特別是天主教會的宗教世界觀的。教會提出以神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義者則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來和它對抗。對「人」的肯定,成了資產階級思想的核心。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①用人性反對神權。②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③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④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莎士比亞就是這樣一位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進步作家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的傑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蘇太興人。現代著名劇作家,物理學家。1914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理科,其間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業余從事劇本創作。主要作品有《一隻馬蜂》《壓迫》等,多為獨幕劇。抗戰期間創作的多幕劇《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以及獨幕劇<<三塊錢國幣》等,表現了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它的劇作,構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橫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等。
丁西林的喜劇風格
丁西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喜劇作家,作品以獨幕劇為主。代表作有《一隻馬蜂》《壓迫》等。丁西林的獨幕喜劇比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為帶有詼諧意味的趣劇。作品簡潔集中,渾然一體,能在較為輕松平淡的戲劇沖突中反映社會現實,寓庄於諧。
古代戲曲常識
1、 定義:見課本182頁第一段
2、 戲曲的有關常識
(1) 雜劇結構:
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嚴格的體制,形成了歌唱、說白、舞蹈等有機結合的戲曲藝術形式,並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
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
在結構上,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個別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宮調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相當於現代戲
中的「幕」。元雜劇中還有「楔子」,為結構短小的小戲,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對
故事的由來作簡單的介紹.,相當於「序幕」,也有在折與折之間演出的楔子,相當於過
場戲:
(2) 扮演角色
雜劇的角色分為四個行當:
男角稱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稱旦行,分正旦,副旦:
凈行,以扮演剛猛凶惡的人為主,有男有女,分正凈,副凈
雜行,包括孤(官員),孛老(老年人), 卜兒(老婦)、徠兒(小孩)、細酸(窮秀才)等。正末、,正旦是兩種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劇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劇本叫旦本。
(3) 元雜劇的劇本構成
元雜劇的劇本一般由曲詞,賓白、科範三部分組成。
曲詞以一人主唱的形式進行。
賓白就是說白,包括對白和獨白。
科範或叫「科」「介」,是關於動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見科」「把盞科」「做掩淚科」「內作起風科」等。此外,每本雜劇結尾處有兩句或四句詩句,用以概括全劇思想,提出本劇劇名。例如,「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末句是戲的全名,「竇娥冤」則是簡名.
元雜劇的唱詞按一定宮調寫成。共分五個宮(五個全音階):正宮、·中呂宮,南昌宮、仙呂宮,黃鍾宮,分別個當於現在的C,D、E、G、A五個樂調(譜號);曲牌,相當於現在的調號和板號(如二黃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簡譜中的曲譜和節拍。元雜劇中一折限於一調一韻。古代戲曲,鑒賞重點是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
(4) 其他:
元雜劇也稱元曲,在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並稱。當時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馬志遠關漢卿鄭光祖白樸王實甫最著名。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志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白樸的〈牆頭馬上〉王實甫的〈西廂記〉
元雜劇四大愛情悲劇關〈拜月廳〉,王〈西廂記,〉白〈〈牆頭馬上〉,鄭〈倩女離魂〉南戲四大本〈荊釵記〉、〈白兔記〉、〈拜月廳〉、〈殺狗記〉。
影視常識——電影流派
● 德國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此字原為藝術史與批評的專用語,意指不再把自然視為藝術的首要目地,以線條、形體和色彩來表現情緒與感覺作為藝術的唯一目地。表現主義電影則發源於1920年的德國,此種電影中的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都用來傳達情緒與心理狀態,不重視原來的物象意義。《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運用這種手法而聞名。之後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影響到默片時代的一些好萊塢電影與1940年代的黑色電影,其它如希區考克與奧森.威爾斯亦受表現主義的影響。 ● 形式主義 Formalism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 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法國新浪潮 New Wave 原本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新聞性用語,指1958與1959年間一批法國新導演所拍攝的格調清新,頻頻獲獎的首部作品。後則被廣泛運用,概括了法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電影製作與創作傾向。這些新導演有很多都是《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人,如高達、楚浮、夏布洛、侯麥、李維特等。他們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並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是題材還是技法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混合利用傳統電影類型與好萊塢導演風格,來實驗剪接與結構上的新形式。由於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而其主題上則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如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均是這類影片。新浪潮這個詞自從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與法國結緣後,常被拿來形容其它國家新興的電影製作活動和電影復興現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電影,1960年代的波蘭與19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

⑷ 影評寫作電影基礎知識

影評寫作電影基礎知識

電影是什麼:是一種由活動照相術與幻燈放映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現代藝術。起源於19世紀末,1895年12月28日為世界電影誕生日。

電影的本性

1、作為大眾文藝樣式的藝術觀賞性;

2、作為實現利潤、擴大再生產手段的商品性;

3、作為意識形態載體的工具性。

電影事業的要求

1、體現個性力量的藝術創造性;

2、適應時代與社會需要的思想性;

3、實現經濟價值的功利性。

電影的兩大風格類型

紀實風格:源於路易·盧米埃爾兄弟放映的《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影片對生活的紀實。強調真實客觀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

戲劇風格:源於美國用電影對舞台演出的紀錄,注重場面繁華、情節曲折、明星效應,形成好萊塢式電影風格,對故事片創作產生重大影響,成為電影市場中主要的影片樣式。

電影主要表現手段

蒙太奇:將片斷鏡頭加以組合,並與聲音配合,創造出特殊電影時空的結構方式。

美國格里菲斯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成功的運用。蘇聯電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將蒙太奇上升為理論。“庫里肖夫實驗”,一個毫無表情的臉與喝湯、棺村、小孩的畫面連接,產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強調剪輯的作用。有多種表現手法,如鏡頭~、音響~、對比~、平行~、聲畫分立、聲畫對位等。蒙太奇極大地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

長鏡頭:指對一個運動志面較長時間的連續不間斷地表現,保持運動著畫面的整體性。這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反對蒙太奇造成的虛假而提出的一種電影閏美學理論。強調電影的照相本體屬性,強調生活的真實性。

電影名詞解釋

1.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錄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在螢幕上造成活動影像和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技術。

2.電影藝術:以電影技術為手段,以畫面和音響為媒介,在熒幕上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出來,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

3.電影史:電影自身發展的歷史。

4.電影思維:藝術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指為創作影片所進行的與未來熒幕形象有直接關聯的思維活動。

5.商業電影: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統稱。

6.藝術電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藝術技巧,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的電影。

7.場景:展開電影劇情單元場次的特定空間環境。

8.電影空間:由熒幕體現的空間世界。

9.景別:被攝主題在畫面中所呈現的范圍。

10.多景別:同一鏡頭中,不間斷變化的畫面景別。

11.特寫:表現成年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或某些被攝對象部分的電影畫面。

12.全景:表現成年人體的.全身或場景全貌的電影畫面。

13.中景:表現成年人膝蓋以上或場景局部的電影畫面。

14.近景:表現成年人體胸部以上或物體局部的電影畫面。

15.電影畫面:即電影鏡頭。

16.電影學:即一般電影研究,包括電影理論,電影批評,電影史等等。

17.電影時空的特殊性:即電影既是一種時間藝術,又是一種空間藝術。

18.段落:電影劇本中的一段相對完整的情節。

19.場面:構成一部電影劇作情節發展過程的基本單位。

20.客觀鏡頭:鏡頭特點不帶有明顯的導演主觀色彩,而是採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觀點。

21.主觀鏡頭:所表現的內容明顯的帶有導演的主觀評論觀點的鏡頭。

22.電影構思:電影劇作者考慮和醞釀電影劇本寫作的藝術思維活動。

23.電影文本:是對當代一般哲學解釋學和結構主義符號學的基本概念狹義文本作廣泛使用的一種形式。

24.電影劇作:按照對生活的理解,體驗,評價,運用電影思維所進行的電影創作工作。

25.電影導演:是影片藝術創作的領導人物和總指導。

26.電影製片人:指在電影生產,製作過程中,對所涉及到的資金,人員,物質材料等所進行經營管理工作的人。

27.電影攝影藝術:以劇作為基礎,以客觀實體為對象,運用光學鏡頭,攝影機等主要技術手段,通過光學,色彩,構圖等藝術手段的處理,在熒

幕上創作出可出現的,運動著的造型藝術形象。

28.肖像構圖:指人物特寫或近景畫面形式所構成的。

29.電影美術:指為電影造型而進行的設計和製作的藝術創作。

30.造型語言:藝術家用來構成視覺形象,體現創作構思的手段和技巧。

31.電影音樂:專門為特定影片而創作而編配的音樂。

32.聲畫對位:聲音和畫面形象分別表達不同的內容,從不同方面說明同一涵義。

33.聲音蒙太奇:在時空動態中,聲畫匹配的聲音構成方法。

34.類型電影:按照外部形式和內在觀念構成的模式進行攝制和觀賞的影片。

35.意識流電影:以意識流理解世界為宗旨,以意識流為人思維的經常模式,並以意識流的創作方法創作的電影。

36.主流電影:反映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及觀念,具有穩定的票房保證,因而投資者肯投資的一類影片。

37.寬銀幕電影:是指比普通標准銀幕更寬的電影統稱。

38.數字電影:是指電影攝影,放映和剪輯過程全部用數字格式統一起來的電影。

39.電影院線:由電影發行者建立的電影院組織。

40.藝術:被廣泛認同,專業化水平發展很高的媒介表現手段。

41.藝術風格:藝術家或藝術作品在整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特色和藝術個性。

42.藝術形式:指作品得以表現的內部結構和表現形式。

43.文藝批評: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運用一定的觀點,對文藝作家,文藝作品等所做的探討,分析和評價。

44.藝術典型:指以鮮明獨特和豐富多彩的個別性,深刻的顯示出社會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質和規律,並達到較高藝術成就的藝術形象。

45.藝術欣賞:是讀者或觀眾主動接受藝術作品的一種再創造的審美活動。

46.藝術流派:指在一定歷史時期里,由一批思想傾向,美學主張,創作方法和表現風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藝術家們在創作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

的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流派。

47.藝術沖動:指藝術家創造藝術作品的心理需要或動機,是藝術家在生活實踐中由於某種事物的啟發和激勵而產生的強烈的創作願望。

48.藝術技巧:是藝術家提煉素材,揭示題材意義,安排作品結構,運用語言,線條,色彩等材料塑造形象,進行藝術傳達的手段和能力。

49.藝術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達主題思想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

50.藝術思潮:指在一定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潮影響下,在藝術領域中所出現新的藝術思想和創作傾向的一種潮流。

;

⑸ 提問一些有關電影知識的問題

1————據《中國電影發展史》記載,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在1913年出產,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

3———— 《倩女幽魂》系列共有三部,分別為《倩女幽魂》(又名〈神劍誅妖〉,1986年)、《倩女幽魂2人間道》(又名《亂世伏魔》,1990年)、《倩女幽魂3道道道》(又名《金佛喋血》,1992年),這三部影片均為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

4————第一屆(1982年)
最佳影片:《父子情》
最佳導演:方育平(《父子情》)
最佳男主角:許冠文(《摩登保鏢》)
最佳女主角:惠英紅(《長輩》)
最佳編劇:張堅庭《胡越的故事》
建勛(出品:德寶影業有限公司)
最佳導演: 最佳剪輯:蔣國權《最後勝利》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黎明不要來》(《倩女幽魂》) 作曲、作詞:黃沾 主唱:葉倩文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憑著愛》(《群龍戲鳳》) 作曲:盧冠廷 作詞:潘源良 主唱:蘇芮

5———— 黎民偉(1893~1953)
中國電影先驅之一,有「中國電影之父」、「香港電影之父」之稱。廣東新會人。

7————成龍 洪金寶 元奎 元彪 甄子丹

8————王家衛
1997年第50屆最佳導演獎
王家衛 Happy Together春光乍泄(香港地區)

9————張曼玉
2004 《清潔》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康城影展)「最佳女主角」

10————梁朝偉
2000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榮獲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⑹ 電影愛好者如何系統性地學習電影知識

要看學什麼方面的電影知識了,要有突破口。

⑺ 寫影評有哪些必要了解的電影基礎知識

想要寫出比較專業,比較出色的影評文章,的確需要具備一定的電影基礎知識,這樣我們在輸出影評的時候,才能從更內行更專業的角度出發,更加客觀地剖析電影,帶給觀眾更加冷靜的分析。

另外,我們還可以涉獵電影的表現手段,比如長鏡頭、蒙太奇;以及電影的畫面構圖,包括主體、陪體和環境三部分。

影評涉及的知識面試非常廣泛的,同一部影片,對不同的人群,看待事物出發的角度不同,感受當然也不同,評價也因人而異。

⑻ 做原創電視劇電影解說需要掌握哪些軟體和知識

感謝有緣能回答你的問題。

一,其實樓主這種想法可以叫做「二次電影創作」

,二次創作在抖音里也會時不時會出爆款,這里簡單的討論一下 二次創作的類型與方法,便於你選擇創作方向。

1,解說型:內容大多數是電影電視劇,觀後的感受,再自己配上文案,進行二次配音進行解說,缺點就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了解,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2,盤點型:

把很多部電影電視劇進行排名等,例如最帥主角,十八年十部必看影片等等,缺點是素材收集時間過長。

3,BGM加文字抒情型,推薦樓主用這種方法進行二次創作、基本是BMG+一刀兩句+影視作品內容即可,簡單快捷,片段和BGM選的好也很容易漲粉和獲贊。

二,至於剪輯軟體的話可以有很多選擇

比如現在很火的「會剪輯」、

pr、

ae

等等。

重要的是堅持下來才會有收獲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做電影解說的,來談談我做電影解說的工具和軟體。

1.(pr)是大名頂頂專業視頻後期剪輯軟體,本人覺得用起來非常方便。

2.(剪映)是一款手機剪輯app,上手簡單。

3.(Au)是一個專業錄音軟體,操作簡單,易上手。

4.(迅雷)下載電影,搜索的格式 影片名+By 下載。

5.(快剪輯)大家都說這個簡單適合新手做,不過我覺得不好用,不推薦新手用。

以上是我常用的軟體。

電影解說需要什麼工具:

1.電腦(cpu i3、內存8G、硬碟256固態、屏幕24寸以上、顯卡一般獨顯)

2.麥,有條件可以購置電容麥,本人建議新手不要買太多太貴的東西,其實手機耳機帶的麥就可以。

以上是我做電影的一些硬體和軟體,除了這些還要具備哪些知識:

1.(文稿)解說電影前要寫整部影片文稿,然後修改好在錄。

2.(思路)多看大咖剪輯的內容,自己上手實操幾遍。

4.(規則)了解平台規則,一定要按規則去做。比如去水印,無黑邊等。

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

需要學習的三個主要的軟體,分別是 :

PR

Premiere是一款著名視頻剪輯軟體,是一款編輯畫面質量比較好的軟體,有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與Adobe公司的其他軟體相互協作,應用於廣告製作和電、電視節目製作。

AE

After Effects是一款著名視頻特效合成軟體,廣泛應用於從事特效設計和視頻特技的機構,以及影視、欄目製作、動畫製作、個人後期製作、多媒體工作室,屬於層類型後期軟體。

C4D

cinema 4D是繪圖軟體,以極高的運算速度和強大的渲染插件著稱,並且在用其描繪的各類電影中表現突出,而隨著其技術越來越成熟受到很多影視公司重視,在電視欄目包裝領域同樣表現非凡。

需要掌握的知識是:

簡單來說,分成3個部分:

一、大量的片段;

二、自己的配音;

三、字幕。

也就是說,把電影中的精彩片段提取出來,然後加上自己的解說配音,添加好字幕,即可。

新手如何快速學會製作出精美的解說視頻,主要以下6點程序:

1、確定主題

2、准備文案

3、加配音和背景音樂

4、下載電影素材

5、剪輯電影

6、添加字幕

拿到一部影視劇的素材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中精彩的片段;然後用PR軟體的剃刀工具剪出來。 需要用的片段保留,多餘的片段刪除掉。接著將這些瑣碎的片段整理出來,與配音協調起來。其次是解說的時候的音調需要超過片段中的聲音,將片段中的聲音的音調調小,必要的時候可以刪減。 雖說PR也可以加工音頻,但是AU的功能更全面些。

我們可以用手機錄制一段音頻,然後將音頻文件放到電腦上,如果不想修改,直接添加到PR軟體中的音頻軌道上,與視頻片段對應;聲音的大小都可以用PR軟體調節。 但是對於那些要求高的小夥伴來說,如果想變聲,或者除去雜音,就要使用專業的配音軟體——AU。 一般而言,PR基本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所以AU可能用不上,這里提一下,可供參考。

特效與視頻結合能使視頻更加生動形象 。添加特效要使用到AE,主要運用到片頭、片中和片尾。片頭和片尾加一段特效,保證了視頻的完整性;片中加一些動態表情、藝術資更生動形象。 當然AE可能比較難學,所以想把特效運用到視頻當中,可以去網上購買一些模板;想要挑戰自己的小夥伴可以去學習。

雖說有三個階段,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剪片和配音,都會用到PR軟體,AU和AE軟體可以不去理會。 學會PR軟體並不難,短時間可以很快學會,並且上手。 我之前自學PR的時候,花了幾天時間,學會了剪片;然後後續還在努力中,慢慢學習更難的東西。

很開心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需要確定解說什麼影視作品,舉例,如果是解說電影的話,需要把這部電影的高清版本下載下來,以供後續使用。 推薦使用迅雷或者網路網盤下載,資源比較多,下載也比較方便。 另外,平時在瀏覽別人的優秀作品時,如果遇到好的素材,可以及時去下載下來,放在自己的素材庫里,方便以後隨時調用。包括但不限於音樂、圖片、文章等素材。


影視作品下載後,要用心觀看一遍,觀看完畢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輸出一篇完整的文案腳本。推薦邊看邊寫,這樣方便紀錄自己的靈感和第一感受。 建議使用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有自動同步功能,不用擔心寫作過程中文字會丟失或者沒有及時保存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一個5分鍾左右的視頻解說,按照正常的語速去配音,差不多要輸出一個1000字左右的文案。當然了,文案字數反過來也影響視頻長度,這個請大家自行把握。

文案寫好以後,需要把文案錄成音頻文件。推薦使用AU。 AU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專業錄音軟體,可以快速處理音頻的錄制、降噪、合成等需求,只需掌握簡單的軟體知識就可以上手操作。 這里有個小建議就是:不管你的聲音好不好聽,都建議使用真人配音。真人配音所傳達出來的溫度,是語音軟體配音無法比擬的。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的聲音不好聽,可以進行變聲處理,像papi醬那樣。

現在,我們可以著手進行視頻剪輯了。剪輯視頻, 首先推薦使用PR。 PR是由Adobe公司開發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功能非常強大,不管你是新手還是熟手,都建議學習怎樣使用PR這款軟體,等你的視頻剪輯需求越來越多,對PR的依賴會越來越高。此外,對於剛學習視頻剪輯的小白來說,想要短時間掌握PR軟體,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PR非常吃電腦設備,如果電腦配置較低,使用PR會經常卡死,渲染視頻也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這里推薦另外一個軟體Camtasia。 Camtasia(中文名:卡塔莎)是一款專業電腦屏幕錄像和視頻剪輯軟體,界面簡單,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也不高,推薦新手先去使用這個軟體進行剪輯。

此外,根據你的視頻剪輯需求,如果需要添加更高級的特效,你還要學習使用AE。 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圖形視頻處理軟體,可以高效且精確地創建無數種引人注目的動態圖形和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 同理,跟PR一樣,使用的時候,對電腦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添加字幕。添加字幕算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工程,這里推薦兩個軟體。 第一個是可以直接在Camtasia軟體里添加 ,只需要將之前寫好的文案,一句一句粘貼進CC字幕里即可。 第二個推薦的是Arctime 。Arctime有快速拖拽功能,可以將之前的文案粘貼到編輯區,然後拖拽文字直接到視頻中,但是比較考驗手速,需要不斷練習後才能熟練操作。

綜上,視頻剪輯是一個復雜的工作,流程一般是:

完成視頻剪輯生成視頻文件後,基本上作品就算完成了。我們需要將視頻進行壓制處理。這個步驟的目的是方便我們後續在自媒體平台進行上傳。當你的作品渲染完成後,有時候你會發現,一個短短的3分鍾左右的視頻,體積可能就已經超過了1個G。更不用說那些長度為10分鍾以上的視頻,體積會更大。所以我們需要將視頻進行壓制,在減小體積的同時又不影響視頻的解析度。這里推薦使用: 小丸工具箱 。小丸工具箱是一款用於處理音視頻等多媒體文件的軟體,可以輕松壓制視頻,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影視解說博主,其實需要學習很多的知識。 需要有一定的寫作知識,能寫出優秀的文案。需要有自己的審美,怎麼把一個將近兩小時的電影,剪輯成濃縮的片段。還要有良好的版權意識,怎麼進行創作才不會侵犯別人的權益。

一個優秀的視頻解說作品,其靈魂在於文案腳本。軟體和工具都是一樣的,只要用心,大家肯定都會使用。那麼讓我們脫穎而出的,就是我們作品所傳達出的個人思想和價值觀,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讓更多的人喜歡你,喜歡你的作品。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粗淺見解,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和工具,歡迎一起來交流分享。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手機剪輯軟體有,威力導演、cute cut、拍大師、小影等很多軟體都不錯,我推薦的這幾款是我用過的感覺還不錯,最喜歡的是威力導演和cute cut這兩款軟體,無水印,免費最主要好用。

我先大體說一下,首先你得會剪輯電視劇片段,所以你起碼要掌握一種剪輯工具;另外,獨自配音的話你還需要掌握一款錄音軟體的操作,當然你不介意音質差,用手機錄當然也沒問題。後期的時候把視頻和你的錄音進行合成就好了。下面,我給你推薦幾款剪輯軟體。1.Pr。Adobe大廠的軟體水準肯定沒得說,功能豐富逼格高,如果你想深入一點的學,Pr絕對沒問題,只是可能上手會困難一點。2.會聲會影。功能足夠用,且上手簡單。3.Vegas。專業版的簡化而高效的版本,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入門級視頻編輯軟體,能夠媲美 Premiere。

至於錄音的話,你想錄的好一點,後期能修能剪的話,推薦用AU,這個是最簡單的錄音軟體了,但是你得配合麥克風。

至於你說的知識,那就是這些軟體的知識了唄,找個教學視頻學一學,或者自己研究。我當初就是自己研究出來了。

這個我來告訴你,具體操作要分以下幾步:

首先要網上找到高清的電影並下載到硬碟

看一遍全片後,用自己的語言寫好電影文案

用自己的聲音讀文案並用手機或其它的錄音設備錄制下來,文案內容長短與時間成正比,一般控制在3-5分鍾。

然後用剪輯軟體pr 去除電影原聲和字幕,再對照著影片畫面和自己錄制的解說進行混剪,要盡量讓解說和畫面相搭配,製作輸出一個自己配音的3-5分鍾的視頻

接著用字幕軟體給輸出的視頻添加上自己的解說詞字幕,再用pr對添加好字幕的視頻進行二次輸出,同時最好加上logo及片頭片尾。

最後輸出為1280*720的mp4格式的視頻就完成了整個的製作。

你好

現在市面上常用的非編軟體有Pr、Edius、Vegas、FCP等。Pr大家都知道,視頻製作的不二之選,強大的編輯能力,再加上Adobe全家桶互相配合,可以達到很豐富的功能。這里不再贅述了。簡單說說Edius和Vegas

1:Edius

優點:比起Pr來說,對電腦的需求比較低,沒有Pr那麼吃配置,如果你是32位系統,那麼用Ed比Pr操作性更強,渲染速度更快。尤其是只有核心顯卡的老電腦,可以對Ed的專門加速。而且上手簡單,配合插件也能輸出高質量視頻。

缺點:只有Windows平台,其他Linux啊macos等系統就放棄吧,而且不能和Adobe家族配合。

edius視頻教程 pro7後期製作視頻編輯剪輯片頭設計字幕 在線課程

2:Vegas

優點:和Ed比較相似的一個軟體,但是渲染很快,操作簡單,音頻調教能力比Pr和Ed稍強一些,所以很多製作鬼畜調音的製作者比較常用。

缺點:界面丑,自帶配件比較少,不過只用來做電影解說類視頻也足夠了。

如果你是純粹的小白,上面的軟體怎麼都學不會。那麼可以試試面向新手的繪聲繪影,喵影工廠,愛剪輯啊等偏向大眾的軟體。

有些人電腦空間不足,懶得下載啊等等原因,不願意下載,那麼就可以選擇錄屏軟體,只單單錄制很短的一段視頻,不用整部下載,也是很方便的。

常用的錄屏軟體有

1:EV錄屏,免費,無水印。

2:優酷錄屏,小巧,操作簡單。

3:bandicam,老牌軟體。功能強大,除了維護問題外沒什麼缺點。

還在一字一字的為視頻添加字幕嗎?還在為怎麼批量添加字幕而發愁嗎?那麼拿起手中電話撥打……好吧,常用的字幕軟體有以下幾種。

1:泡泡字幕。

非常好用,體積很小的一款軟體,只有幾百k,操作灰常簡單。如果你只是單純批量加字幕,而不需要字幕特效的時候,可以考慮用這個軟體,缺點就是不免費,27塊錢買斷制永久使用也還是可以的。

2:雷特字幕Arctime

這倆個軟體很相似,除了可以批量加字幕外,還支持多種字幕特效,也有配套多種插件可以安裝。缺點體積比較大,裝完所有插件後,也是個體積怪獸了。

軟體的話pr就夠了,最好用電腦剪輯,快速,方便。(喵影工廠)這個軟體操作簡單,方便不收費下載

pr其實,基礎的操作還是蠻簡單。個人覺得困難的是你要找吸引人的素材,有自己獨特的解說風格,這樣才能在泥潭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能掌握這些就夠了,有些問題只有你實踐才會遇到,解決好了你就成功了

⑼ 影視表演基礎知識介紹

影視表演基礎知識介紹

電影表演繼承了戲劇表演中許多適合於電影表演的原則和方法。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影視表演基礎知識,有志於此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電影的四大片種

(一)故事片 數量最大、社會影響最廣泛

基本特徵:由演員扮演片中人物;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典型化的藝術概括。

(二)紀錄片 嚴格的真實性,不容許弄虛作假和無中生有

(三)科教片 嚴格的、准確的科學性,也講究藝術性

(四)美術片

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折紙片的總稱。

法國人埃米爾 雷諾為動畫片的先驅。

20年代,美國人華爾特 迪斯尼攝制了以米老鼠和唐老鴨為主角的系列動畫片。「萬氏兄弟」是中國動畫片的先驅,1926年 無聲動畫短片《大鬧畫室》

影視藝術的形式要素和藝術手段

空鏡頭:畫面里不出現人物或動物的鏡頭,又叫景物鏡頭。

主觀鏡頭:影片中通過某一人物的視線來觀察、表現對象的鏡頭。這種鏡頭表示的是片中角色的視角,反映他的心理狀態和感情色彩。

客觀鏡頭:用不參與劇情的旁觀或中立的視角拍攝的鏡頭。一部影片中的絕大部分鏡頭都是客觀鏡頭,它擔負著敘述劇情、介紹環境、刻畫人物、烘托氣氛等劇作任務和通過畫面體現風格的藝術表現功能。

影視畫面的造型元素——造型元素包括構圖、光、色。

場面調度——源於法文Mise-en-sence,意為「擺在適當的位置」,或「放在場景中」。最初這個詞只用於舞台劇方面。被引入到電影創作後,是指導演對畫框內事物的安排。

演員調度和鏡頭調度

演員調度和鏡頭調度的完美結合,即是影視的場面調度。

演員調度:導演對演員扮演的人物在劇中的行為、運動方向、所處位置以及演員和演員之間相互交流時產生的動作與位置的變化的調度。

鏡頭調度:即是指攝影機的調度。

聲音

電影的聲音包括人物聲、自然聲、音樂和畫外音。

人聲主要由對話、獨白、旁白組成。

對話是指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相互交流的聲音。

獨白是指畫面中人物單獨說話的聲音。

旁白是指畫面時空以外的人所發出的聲音。

自然聲:我們在自然界能聽到的一切音響,包括風聲、雨聲、流水聲、動物叫聲等。

畫外音:聲源以外的各種聲音。旁白和解說等也是畫外音,在塑造人物、結構時空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電影創作者的重視。

聲與畫的關系

三種主要的關系:聲畫同步、聲畫對位、聲畫分立。

聲畫同步:聲音和畫面相一致,是電影敘述中最常用的一種聲畫關系,它使得電影在藝術表現上產生逼真、自然的效果。

聲畫對位:把按不同節奏發展的聲音和畫面組成統一的銀幕形象,並在這個銀幕形象中相互作用,產生蒙太奇結構。聲畫形象相互作用的方式通常是畫外音;也可以是造成某種對比。

聲畫分立:電影畫面和聲音聲源有一定聯系,但又使之互相分離的一種剪接方式。

蒙太奇

定義:法語montage一詞的音譯,原是構成、裝配的意思,用於電影藝術後,意為剪接、組合。一部電影就是運用蒙太奇的手段按照既定的情節、節奏將單個的鏡頭組合成場面進而形成段落並最終完成的。

美國的格里菲斯是真正使蒙太奇成為藝術手法的大師,被稱作蒙太奇的創始人。

長鏡頭

長鏡頭理論是電影技術、藝術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20世紀50年代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和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等人對長鏡頭作了細致而又深入的研究。

定義:用一個持續時間相當長的鏡頭連續對一個場景、藝術內容進行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

影視的表演藝術

演員的雙重自我——體驗派表演學派——表現派表演學派

電影表演的類型——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世界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

世界電影藝術的形成期(1895-1930)

默片時代

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火車進站》,它成了電影這門藝術的開山鼻祖。

在電影的默片時代,盧米埃爾兄弟、法國藝術家喬治 梅里愛和美國著名導演大衛 格里菲斯等人都分別為電影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盧米埃爾兄弟:客觀再現生活

被稱為「電影之父」。 經典作品:《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等。

喬治 梅里愛:電影戲劇化先驅

他系統的將戲劇藝術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操作方法如沖突律,服裝、道具、布景、化妝,以及場、景、幕的劃分等成功的運用到電影製作中,使電影故事化、情節化、戲劇化。這是對盧米埃爾電影直接攝錄生活的重要突破。

為了使電影更好地表現生活,他運用了多種攝影技巧和表現方式來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他發明了停機再拍、多次曝光、疊印與合成、搖晃拍攝、快慢動作等特技表現,至今仍在電影創作中使用,對電影語言的發展作出了大量的貢獻。

代表作 《月球旅行記》

大衛 格里菲斯 :電影藝術的奠基人

他在攝影鏡頭和電影蒙太奇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他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藝術導演,被公認為世界電影藝術的奠基人,更被後人稱為°好萊塢技術主義的代表±。

代表作:《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

他在影片中大量運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對比蒙太奇等藝術手法,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著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至今在電影創作中廣泛應用。

查爾斯 卓別林著名喜劇大師

啞劇表演,強化形體動作語言,設計了大膽而誇張、極富個性的表演。

代表作《摩登時代》、《淘金記》、《舞台生涯》

世界電影的成熟期(1930-1966)

20年代末,美國華納公司拍攝的《爵士歌王》,宣告了有聲電影的誕生,1935年,馬摩里安攝制了第一部電影《浮華世界》。從此,構成電影藝術的三大基本元素畫面、聲音、色彩已經全部具備,電影走向更完美的成熟。

蘇聯蒙太奇學派

在蘇俄電影的廢墟上,愛森斯坦的`不朽傑作《戰艦波將金號》以其全新的革命內容和精湛的藝術形式震動了世界影壇,標志著蘇聯電影學派的興起。

著名的蘇聯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庫里肖夫。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一般認為只有六年的歷史,即從1945——1950.

1945年,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它的開山之作,宣告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正式誕生。

兩個口號:「還我普通人」、「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

「還我普通人」——新現實主義的核心

主要作品:羅西里尼戰後三部曲《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桑蒂斯《羅馬11時》

「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新現實主義的創新

這是在技術上提出的口號。它創立了一種與好萊塢電影相對立的新的電影美學,即紀實主義電影美學,直接啟發了巴贊的長鏡頭電影理論。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電影手冊」派和「作者電影」論

五位核心人員: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羅伯爾

「作者電影」理論:要求每部電影都像一部小說、一幅畫一樣,只是一個人的作品。這實際上是導演中心論。

夏布羅爾1958年拍攝的《漂亮的塞爾日》揭開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序幕,特呂弗1959年拍攝的自傳體電影《四百下》奠定了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基礎。

「左岸派」是新浪潮電影的重要流派,以「作者電影」理論為指導。巴黎塞納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學家出身的電影導演,他們被稱為「左岸派」

代表人物:阿倫 雷乃 《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新德國電影運動

從1962年「奧伯豪森宣言」開始,在西德境內掀起的一次要求改變舊德國電影現狀,創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電影藝術運動。這一運動前後延續了20多年,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電影運動。

;

⑽ 電影冷知識有哪些

1、世界上最長的電影為《失眠的解葯》,時間長達87個小時,拍攝於1987年,據說所有失眠患者看了片子,都會睡著。
2、世界上有記錄的第一部電影是《朗德海花園場景》,拍攝於1888年。
3、世界上虧損最多的電影《埃及艷後》,該片拍攝於1963,當時總投資4200萬美元,結果票房2400萬美元。
4、引進中國的第一部好萊塢影片是《忙命天涯》,時間是1994年。
5、蟑螂被成為「小強」是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電影開始的。
6、印度電影有歌舞劇情是為了拖時間。因為印度高溫時間長,在印度電影剛起步的時候,人民貧群,而電影院能夠提供冷氣,人們希望在電影院呆的久一點來避暑。為了滿足人民意願,印度電影都拍的很長,由於劇情跟不上,就用歌舞來湊時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傳統,一般情況,我們看到的印度電影都接近兩個小時,以前時間更長。
7、《泰坦尼克號》里傑克為露絲畫的畫像,其實出自導演詹姆斯考梅隆,標準的多才多藝的導演,而且他指導的《阿凡達》目前是全球最高票房。

閱讀全文

與如何講解電影常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猛鬼找替身電影有哪些 瀏覽:802
電影產業綜合指數是什麼 瀏覽:250
電視看3d電影下什麼軟體是什麼軟體 瀏覽:732
如何信用卡買電影票 瀏覽:924
黃飛鴻電影說的是什麼 瀏覽:530
哪個女人電影最好看 瀏覽:568
哪部電影是免費的3D電影 瀏覽:248
印度電影被困到35樓叫什麼 瀏覽:909
520885好看電影 瀏覽:566
手機怎麼放移動硬碟里的電影嗎 瀏覽:918
蘋果手機看電影怎麼看一半 瀏覽:487
一個人走的路怎麼讓寶寶哭哭啥電影 瀏覽:31
帶我女兒走的台詞是什麼電影 瀏覽:599
服從電影刪掉了什麼 瀏覽:890
浮生路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503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579
什麼書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62
如果有人約你看電影表示什麼 瀏覽:57
電影西遊記女兒國什麼時候拍的 瀏覽:844
南瓜電影怎麼找粵語電影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