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K影像,什麼是4K影像
4K影像指的是4K解析度,就是指4096×2160像素(880多萬像素),屬於超高清解析度。目前,家庭高清電視(1080P,1920×1080解析度),數字影院的2K解析度(2048×1080)。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影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
B. 什麼是4K電影
4K是電影制式的一種標准。具體而言,咱們這些普通的觀影人,能看到的是4K製作、並且4K播放的,才叫做真正的4K電影。光是4K製作肯定不算。中國就是播放4K電影的影廳太少了。
C. 4k是什麼意思
4K解析度是發展的趨勢即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在此解析度下,觀眾將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影院如果採用驚人的4096×2160像素,因此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這種感覺真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享受。 1080p 能夠顯示的有效像素為2,073,600(1920×1080),Quad Full HD 能夠顯示的有效像素為8,294,400(3840×2160),4K 至少能提供近千萬像素的顯示品質,顯示細膩度為 1080p 的 4 倍以上。 4K 解析度(4K Resolution)是一種新興的數字電影及數字內容的解析度標准,4k 的名稱得自其橫向解析度約為 4000 像素(pixel),電影行業常見的 4K 解析度包括 Full Aperture 4K(4096 x 3112)、Academy 4K(3656 × 2664)等多種標准。 4K超高清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目前國內大多數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還有部分數字電影是1.3K(1280×1024)的,而所謂有農村電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義上的4K電影由4K攝像機拍攝,用4K放映機放映。還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由於膠片電影的解析度與4K大致相當或者會略好,故轉錄之後也能保證電影的清晰度。 對於主流的家電設備廠商而言,他們更傾向於製造接近 4K 的 Quad Full HD(3840×2160)設備,因為這個解析度標準的顯示比例為 16:9,與消費者接受的觀看比例比較接近。
D. 4K的剪輯流程,也可以很簡單
18518908090微同步,曾對4K畫質的價值頗多質疑,但越來越多的發行商會要求4K成片,這是大勢所趨。所以剪輯師好還是提前計劃如何滿足這一需求。很多教程會大談剪輯4K內容很容易,然後居然用iPhone的視頻作為剪輯素材。事實上這種素材畫質很差。除非什麼攝像機都沒有,否則就不要用iPhone。其實低端市場中有很多廉價攝像機都可以拍出質量上佳、高度壓縮的4K素材,比如The Blackmagic Design URSA Mini, 索尼FS7 和佳能 C300 Mark II。如果你需要拍攝更偏電影風格的素材,也可選擇索尼F55, RED, ARRI,甚至AJA CION。
很多攝像機錄制時會採用好幾種素材壓縮碼器,但最理想的還是選一種通用的多媒體碼器,常見的比如Apple ProRes和Avid DNxHD/HR。一些攝像機和外置監視器/錄像機可自行生成通用碼器,而對於沒有此功能的設備則需在剪輯前對素材進行轉碼,而轉碼對後期製作系統的配置有極高要求。例如,如果你想處理4K ProRes 4444的原始素材,你的硬碟轉速必須夠快。我給自己家裡的Mac Pro系統在本機硬碟之外另外置了兩組內置7200RPM轉速的RAID-0硬碟組。此外,我又額外配了一塊內置SSD硬碟。我用AJA System Test 工具測試了這些硬碟的工作速度:兩塊RAID-0 硬碟為161寫入/168讀取,單獨的SSD硬碟為257寫入/266讀取。用這個速度來處理3840 x 2160(2160p)ProRes 4444的大文件,RAID-0硬碟能應付到27幀/秒,SSD則是43幀/秒。換句話說,這兩種硬碟處理單軌2160p/23.98素材夠用了,但時間線上一旦有雙軌或多軌復合畫面,我的硬碟還不夠快。
更麻煩的是,硬碟轉速不是要考慮的問題,不同非編軟體實時回放4K素材的能力不同,也是個關鍵因素。我給這些軟體做過一系列4K素材的處理測試:蘋果Final Cut Pro X(FCPX), Adobe Premiere Pro CC, Avid Media Composer 和Blackmagic Design DaVinci Resolve。我在測試中用了多種電腦,包括不同型號的Mac Pro,也用了新版的「垃圾桶」Mac Pro。另外,測試使用了本地硬碟、附加的多媒體RAID(硬碟組)和網路存儲系統。測試結果表明,硬碟轉速夠快的話,非編軟體的4K處理能力就成了系統表現的瓶頸。
基本上所有這些常用非編軟體都可以應付單軌4K素材,但當你疊加第二層或第二軌畫面來做個簡單的2D畫中畫(PIP)合成時,軟體就開始卡了。在部分測試中,FCPX比其它軟體表現更好,但也不夠穩定,而除FCPX外的其它軟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卡頓。當你只處理一條4K視頻軌外加一條對應音頻軌時,FCPX在保持較高音畫質量的條件下比Media Composer和Premier Pro都能運行得更加流暢。在部分測試中,Media Composer的表現也不賴。因此,我目前的結論是,在需要為客戶交活的項目里,如果你想直接處理原生4K視頻且保證最少量的渲染,那FCPX無疑是好的選擇——至少在蘋果系統中如此。對很多剪輯師來說這也將是最易行的選擇。
原始素材工作流程
FCPX的第一個巨大的優勢是能簡潔方便地處理兼容的原始素材格式。當然,對於一些如電視節目或長片電影之類的大工程,我不推薦直接處理原始素材。好還是先用第三方軟體或FCPX把素材優化成易處理的編碼。對其他小型工程,很多原生編碼在FCPX上都能運行得很順暢。我的一個客戶在剪輯一部獨立電影的長片時直接處理了索尼FS7攝像機拍攝的原始素材。他的Final Cut運行在一台用了幾年的iMac和一組Promise Pegasus RAID 硬碟組。他把FS7的4K素材扔到FCPX的1080p時間線上剪輯。我要幫他在達芬奇(Resolve)里做調色,所以我讓他從FCPX時間線上導出一個1080p ProRes 4444的單一壓縮視頻文件。隨後我把這個文件導進達芬奇,手動還原了他的剪輯點,再把我的調色設置加到視頻上。最後我把調過色的視頻重新導出成一個1080P ProRes 4444視頻拷貝。我的客戶可以把這個文件導回FCPX里,再配上混過音的音軌就大功告成了。
一年之後,片子的發行商問他們方不方便做一個4K拷貝來替代之前的1080P拷貝。這項工作很簡單就完成了。剪輯師需要做的只是把之前FCPX工程文件中時間線的設置改成4K,再重新檢查一下畫面比例,然後導出一個新的4K ProRes 4444 文件。同時,我在達芬奇里也把時間線設置改成4K,然後把之前為1080P文件做的調色重新連到新導入的4K視頻文件,搞定!所有剪輯點和調色設置都對上了。最後我只需要重新導出這個調過色的4K視頻交給客戶即可。
這個例子中,盡管工程在FCPX和達芬奇間往返了一次,還從1080p轉成了2160p,FCPX依然很穩定快速地完成了任務。其實很多項目都不需要這么復雜的工作流程,一切取決於你需要做多復雜細致的調色。有很多種方法能在FCPX內部完成調色。可以用 Color Board, Hawaiki Color, Color Finale之類的調色工具,甚至用Motion軟體的一些自帶效果做出極佳的調色,而這些都可以在FCPX一個軟體內完成。
最後提醒一點,Media Composer、Premiere Pro CC 和達芬奇也都能處理包括4K在內的原始素材。
Proxy素材工作流程
除開處理4K原始素材的能力,蘋果工程師也在Final Cut里建立了一套獨到的Proxy素材工作流程。攝像機的原始素材可在後台進行轉碼,然後只需勾選一個設置就可以用Proxy素材進行剪輯,直到剪輯完成後再用原生素材導出成片。當你選擇將原生素材轉碼成Proxy文件時,FCPX可以根據原始素材生成解析率減半的ProRes Proxy文件。例如,如果你有2160p XAVC攝像機的原始素材,FCPX可將這些素材轉成1080p ProRes的Proxy素材,且在時間線上自動完成畫幅轉換(1080p的Proxy素材畫幅只有原始4K素材的1/4)。此外,無論你的設置是顯示代理素材還是原始素材,檢視窗口裡呈現的畫質都非常接近原始文件。大部分如Blackmagic Design Decklink之類的A/V輸出顯卡只能將標清和高清視頻輸出到外接顯示器上。FCPX能自動把恰當數據傳輸給顯卡,從而保證4K時間線上的畫面能在外接顯示器上以縮減畫幅的1080p格式正確顯示。
盡管對4K工程來說這些Proxy素材已經算小,但如需在多個剪輯師之間互相傳倒素材,Proxy文件還是大而不便。這時你可以根據需要生成更小尺寸文件來代替Proxy文件,雖然這不是Final Cut方推薦的操作且有些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說你現在有些3830x2160、log-gamma編碼的4K攝像機素材,你通常要先用FCPX把它們轉碼成Proxy文件。然而,你也可以用EditReady、Compressor之類的第三方軟體把這些原始素材轉碼成更小的960x540 ProRes Proxy素材,再給它們加上LUT,並打上時間碼和文件名。之後,在FCPX根目錄下找到儲存Proxy文件的文件夾,刪掉原先由FCPX生成的Proxy文件,取而代之存入剛剛用第三方軟體生成的Proxy文件。FCPX能重新將這些新的Proxy文件與原始素材一一對應上。需要注意的是,新Proxy文件的文件名、幀率、時長、畫幅、音軌必須與原始素材相符。做到這些,你就能用它們正常工作了。
這種工作流程的大好處是你可以在輕量級的系統上剪輯,如只用一台MacBook Pro和一塊可移動硬碟就行了。當你完成剪輯後再把工程導回到大系統上,在FCPX中設置中勾選顯示「原始/壓縮素材」(Original/Optimized Media),重新在高級顯示器上檢查一遍所有效果和調色,然後以原始素材導出成片。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工作流程未來也可能在Premier Pro CC上實現,因為今年即將發售的新版Premier將新增Proxy文件功能。
當然了,這不是一的解決方法。但比起我用過的其他工具,FCPX極大地便利了這個流程。如果你手頭4K的活兒越來越多,FCPX還是值得一試的。
E. 4K技術修復了百年珍貴歷史影像,4K技術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K指的是電影畫面的解析度。K數越高,清晰度越高,畫面中的信息也越多,效果越好。原始的膠片大致相當於6K的解析度,但經過後期處理有損失。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數字電影是2K的,解析度為2048×1080。4K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電影,是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真正的“4K”數字電影,是指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並用“4K”數字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但也有的“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
什麼是4K
4K是衡量視頻清晰度的標准。電視,手機,視頻和傳統影院的清晰度大概是2K,4K的清晰度是他們的4倍,那老電影是如何被4K修復的呢?流程非常復雜反鎖,首先是物理修復,手工收清洗膠片油污和灰塵及破損畫面,第二步是數字掃描。對膠片進行數字化掃描,最難的一步是數字修復。用現代電影技術,畫面聲音顏色等各方面的修復,很多老電影年代久遠,清晰度較差或者被損壞,4K修復的工作難度甚至會高於特效大片,4K觀影體驗極佳,無論你坐在影院哪個位置都能清晰的看清每一個細節和特寫,那些因為陰影下小錯過的經典片段再一次重獲新生。
F. 4K電影是怎樣的電影
這個問題現在比較熱門話題,好多廠商說我的電視可以看4K,經過反復對比如下:有部分電視品牌播放影視資源時視頻片源確實有4K的字樣,但是仔細一看播放的清晰度居然是720的,更可惡的是好多4K資源全是商場的演示片源。也就是說這部分虛假宣傳可以播放4K資源,片源最多1個G大小,但是真整的4K電影最起碼在20G左右,所以在電視上看4K電影必須要注意4K資源是不是演示片,其次看一部電影有沒有達到20G左右,再次就是一定要打開電視海報親眼看見電影大小,也就是清晰度是文件大小來對比,下來就是看4K專區是不是更新的。我覺得只要能看到此回答一定能判斷真假
G. 4K數字電影的定義
4K數字電影指擁有4096×2160(寬×高)像素解析度的數字電影,即水平方向有4096個像素,垂直方向有2160個像素,其總像素超過了800萬,是2K數字電影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2K數字電影的解析度與高清電視的解析度大致相當,2K數字電影的解析度是2048x1080,所謂的全高清電視是1920×1080——但一個是電影一個是電視啊……)。
真正的4K數字電影,是指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並用4K數字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市場上還沒有解析度達到4K的數字攝影機,發行的用35mm膠片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的。
當使用4K數字投影機將圖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時,即使是在距離屏幕高度1倍的近距離觀看也不會看到像素結構。高精度的細膩影像對各種色彩和光亮的表現更豐滿,甚至電影中的火焰似乎真的能使人感到熱浪襲來。
H. 什麼是4K電影
4K電影指擁有4096×2160(寬×高)像素解析度的數字電影,即水平方向有4096個像素,垂直方向有2160個像素,其總像素超過了800萬,是2K數字電影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2K數字電影的解析度與高清電視的解析度大致相當,所謂的全高清電視是1920×1080)。真正的4K電影,是指用4K數字攝影機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並用4K數字放映機放映的數字電影。因為現在市場上還沒有解析度能真正達到4K的數字攝影機,所以目前發行的4K電影大都是用35mm膠片拍攝,4K數字中間片流程製作,4K數字版發行的。當使用4K數字投影機將圖像投射在大屏幕上時,即使是在距離屏幕高度1倍的近距離觀看(就是影院的最前排)也不會看到像素結構。高精度的細膩影像對各種色彩和光亮的表現更豐滿,甚至電影中的火焰似乎真的能使人感到熱浪襲來。 數字電影出現於1998年前後,數字化對電影意味著更方便的後期製作,更小的製作和傳輸成本,而且不用擔心多次放映之後的失真問題,也更利於防止盜版。目前,可以將數字電影從低到高分成0.8K,1.3K,2K和4K。其中0.8K是農村放映的標准(不過在全國大建電影院的大趨勢下,也許這個標准很快也會被淘汰了),1.3K是國家標准(中國人總是愛打折,原來國家標准也不例外啊……),2K則是國際標准。當然了,4K就更是國際標准了。2009年,由迪斯尼、20世紀福克斯、派拉蒙、索尼電影、華納兄弟等七大電影公司組成的DCI(數字影院倡導聯盟)提出了一個數字電影的行業標准,雖然這只是一個行業標准,但由於七大電影公司的強勢,它很有可能被國際標准組織所採納,成為一個全球通用的標准。這份長達160多頁的技術規范對數字電影的圖像顯示、傳輸和伺服器的技術要求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解析度方面,它規定數字電影播放機的解析度要達到2K-4K的標准,而我國此前在這方面所做的界定則要寬泛些,1.3K以上的播放機都被認為符合數字電影的技術要求。索尼是世界上首次推出符合DCI標準的4K攝像機和4K放映機的廠商。1999年,Sony為電影行業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數字影院製作概念。這個新的概念以及採用這個概念的Sony系列產品被稱為CineAlta。由於高清應用的迅猛發展,要求專業製作流程的各個環境的技術也隨之發展。因此,Sony 在2006年推出了「CineAlta 4K」放映機,它是CineAlta品牌的延伸。 Sony將「4K」理念擴展到其它的專業設備中,按照其長期計劃,將建立一個4K製作流程。後來,也正是Sony CineAlta 4K技術和設備使4K數字電影真正變成了現實。2007年,Sony推出了一款超高解析度的放映機系統,這套系統性能優異,且是專門針對數字影院應用的功能設計,推出後反響很好。隨後,Sony又推出了全新的一款獨特的數字電影放映機系統。其核心是SRX-R320 4K SXRD放映機和LMT-300數字電影伺服器。解析度極高,安全性很好,功能多,使SRX-R320 4K 放映機為基礎的Sony數字影院放映系統成為業內領先的數字影院應用解決方案。
I. 誰知道4K視頻是怎麼製作的
前期拍攝設備好是王道,前提也得支持4K拍攝
你用1080P的拍攝,再放大到4K的解析度下輸出,結果是物理解析度是4K,但實際上依舊模糊。
J. 電影4k原盤跟4k高清有什麼不同
hao4K拿過來的答案 (最大的4K網站)
第一: BDMV / BDISO 4K藍光原盤 (專業4K播放機播放)
4K藍光原盤顧名思義,就是原盤的內容無修改,可視為從藍光碟里"直接拷貝"出來的版本,畫質和音質均最佳 (無損),與正版盤完全一致,且包含了光碟所有內容 (影片花絮、字幕、導航菜單、多語言多音軌、HDR 信息等等),但其文件體積很大,一部電影約有60GB或以上。
第二:BD REMUX 或叫 4K Remux (電視、電腦直接播放!)
BD REMUX可以視為「音畫質無損的精簡版」"4K 原盤",它其實就是將原盤里多餘的一些音軌、花絮、菜單、字幕等東西移除或精簡,僅保留主要的視頻、主要音軌和部分語言字幕,然後再封裝成「單個文件」的 .mkv 格式(也可以是 .TS 或 .M2TS)而來。
REMUX僅精簡了不必要的內容,影片的畫質和音質並沒做任何修改,HDR等信息也能完美保留,但文件體積上能大幅縮減 (有時能比原盤減少5~20GB),而且是單個文件,在電腦上播放/管理/分享起來也更方便。適合追求原盤音畫質、不重視花絮周邊內容、又希望稍微節省點硬碟空間的朋友。Remux 也是我個人最推薦的版本,播放也是最方便的。
第三:BDRIP版本
BDRIP通過一些強勁的壓縮演算法和編碼技術,將視頻音頻進行「有損壓縮」來獲得更小的文件體積,常常可以壓縮到一半大小 (一部4K電影 RIP 後約在 20GB左右)。
BDRip 的畫質、音質、以及文件體積取決於壓縮者所採用的編碼器、參數、濾鏡,以及自身的技術實力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概而論。4K 的 BD RIP 也可以保留 HDR 信息,畫質上大多也能做到比較接近原盤的效果,一般不直接對比的話不太能看出來差別 (但在大面積的投影下會比較明顯)。
由於文件大小和畫質適中,因此 BDRIP 在網路上也較為流行。適合那些並不追求極致畫質、顯示設備尺寸不大、也不想佔用太多硬碟空間的一般高清愛好者。
第四:WEB-DL / WEBRip (不推薦)
WEB-DL / WEBRipWEB-DL 或 WEBRip 格式的影片主要來自 Amazon Prime Video、Netflix、Hulu、YouTube 等「在線網路高清片源」。
盡管這些服務提供了4K解析度 (部分含 HDR) 的片源,但它們為了在線觀看的流暢性,都會將視頻畫質進行較大幅度「有損壓縮」。因此其畫質比BDRip 要差一些,只能說勉勉強強,不過優點是文件體積小了非常多!
一部電影就4、5GB左右。WEB-DL 比較常見於一些美劇,一般也比藍光原盤更早出現有資源下載。其中,WEB-DL 是 Web Download 的意思,指通過技術手段「直接下載」回來的在線視頻。而WEBRip很多時候則是通過"屏幕轉錄"等方式二次錄制,會造成多一次的畫質損失。
只有搞清楚版本格式,才能享受到真正的4K。出處hao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