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貓眼娛樂如何面對網上電影

貓眼娛樂如何面對網上電影

發布時間:2022-11-03 10:14:47

『壹』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購票攻略

9月10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專題頁面已在貓眼App、微信App、美團App、大眾點評App的電影演出頻道內上線;9月12日,隨著「北京展映」正式公布排片表,17個各具特色的展映單元、近300部讓人眼花繚亂的中外佳作正式亮相。

9月14日中午12:00,「北京展映」將正式開啟線上售票!大家可通過以下渠道,獲取貓眼娛樂為您提供的更多購票資訊及服務:

【1】貓眼App;

【2】微信-支付-「電影演出賽事」頻道;

【3】微信小程序-「貓眼電影演出丨電影票演唱會話劇」;

【4】美團App電影演出頻道;

【5】大眾點評App電影演出頻道。

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您和他人的身體健康,本次「北京展映」需要您實名認證購票,每場次每筆訂單一次最多可購4張(提示:代金券、文惠券、觀影卡等優惠和虛擬資產均不能使用)大家可在貓眼App等各售票埠提前完成實名認證,並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專題頁排片表中,選擇心儀影片/影院進入詳情頁點擊「+日程」提前加入日程,以便節省搶票時間。

同時,各展映合作影院都設有「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專用取票機,取票過程中,請您前往觀影影院找到「北京國際電影節」專用取票機,用手機打開購票App的電影演出頻道/小程序,進入「我的--我的訂單--電影票」,打開帶有「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唯一標識的訂單詳情,通過掃描二維碼或手動輸入取票碼列印紙質票。

溫馨提示:

1、線上展映出票僅限北京國際電影節專用取票機取票,且專用取票機不支持影院其他普通場次出票取票

2、線上展映出票僅限觀影影院取票,不支持跨影院取票

3、觀影期間請您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影院進行防疫檢查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 中工網-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搶票攻略來了

『貳』 貓眼平台商戶是干什麼

貓眼刷是一款手機刷單賺錢軟體。

貓眼刷是一個第三方智能雲控主機匹配訂單平台,平台與天貓、淘寶、拼多多、美麗說等網購平台商家合作,通過智能雲系統將商家訂單匹配給平台用戶,籍此提高商家在各大平台的成交量和信譽度。

貓眼娛樂,前身為美團網於2012年成立的娛樂部門,開展在線電影票務業務。2015年5月,貓眼成立獨立法人實體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用名: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承接上述業務。於2016年開始作為電影主控發行方開展業務,並開始從事其他娛樂業務。

每年黃金周國慶檔都是電影市場一年中備受矚目的主要檔期之一,但今年國慶檔的含金量看起來卻並不盡如人意。貓眼數據顯示,截止 10 月 7 日,國慶檔 7 天累計生產近21. 7 億票房,同比去年下跌20%。

人次超 6150 萬同比下降23%,同時,檔期內影片供應量、影片票房、影片評分等各項指標也為近年新低,與此前業內預期落差明顯。

『叄』 如何在手機網上買電影票

手機網路上面買電影票有多種渠道,可以直接在支付寶或者微信裡面直接搜索電影票就可以了,比方說支付寶就可以搜索貓眼電影,微信的話直接再打開錢包功能裡面找到生活服務電影票購買,或者各大銀行的app很多也是可以買電影票的,而且還有很大的優惠,比如招商銀行的掌上生活,再比如雲閃付也是可以購買。

『肆』 手機在影院廁所丟失,能否通過貓眼客服查詢購票信息

可以。
貓眼娛樂,前身為美團網於2012年成立的娛樂部門,開展在線電影票務業務。2015年5月,貓眼成立獨立法人實體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曾用名: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承接上述業務。
於2016年開始作為電影主控發行方開展業務,並開始從事其他娛樂業務。
貓眼娛樂是中國提供創新互聯網賦能娛樂服務的領先平台,提供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廣告服務及其他 。

『伍』 如何看待貓眼電影推出的「貓眼影迷會」觀影模式

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優惠。

貓眼電影是美團旗下的一家集媒體內容、在線購票、用戶互動社交、電影衍生品銷售等服務的一站式電影互聯網平台。2015年6月,貓眼電影覆蓋影院超過4000家,這些影院的票房貢獻佔比超過90%。

貓眼占網路購票70%的市場份額,每三張電影票就有一張出自貓眼電影,是影迷下載量較多、使用率較高的電影應用軟體。同時,貓眼電影為合作影院和電影製片發行方提供覆蓋海量電影消費者的精準營銷方案,助力影片票房。2015年上半年,貓眼電影交易額達60億,超過2014年全年。

2016年5月27日,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光線傳媒與美團點評交叉持股,光線傳媒通過旗下上海光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入股貓眼電影。

2016年11月,貓眼電影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文娛創新企業榜 TOP30」 。



『陸』 在電影投資中比較火的公司是哪家公司

在電影投資中比較火的公司有:

1、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2、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21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

4、貓眼娛樂:

貓眼娛樂,前身為美團網於2012年成立的娛樂部門,開展在線電影票務業務。2015年5月,貓眼成立獨立法人實體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於2016年開始作為電影主控發行方開展業務,並開始從事其他娛樂業務2018年9月3日,貓眼娛樂遞交招股書,將赴港上市。2019年2月4日,貓眼娛樂在港交所上市。2019年6月17日起,正式獲納入恆生港股通指數。

5、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博納影業集團是中國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影業公司,已完成私有化,正大踏步回歸祖國。作為中國民營電影企業旗幟性代表,成立十八年來,博納影業集團以「規模化生產,前瞻性布局,深耕式經營」三大特點,在華語影壇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柒』 明星紛紛要「失業」,網紅要來補位

不久之前,有媒體機構專門做了一個選題:明星失業以後,會去做什麼?


Angelababy脫口而出:「去賣饅頭。」


(TFBOYS成員)王源是重慶人,最喜歡吃火鍋,他說「不做藝人,會去開火鍋店。」開火鍋店不僅自己想吃就吃,朋友來了也能弄一個包間玩個盡興。


王俊凱的回答很務實,表示想開一家服裝店做老闆。


毛不易說自己想做房東,因為房東不用工作,睡覺,都有睡後收入。


岳雲鵬說自己想做淘寶店主,賣特種內衣。


......


你以為這些一線明星是說著玩兒?


2019數據顯示:一年近2000家影視公司關門, 65%的演員無任何影視劇播出。


迪麗熱巴在8月的一檔綜藝節目上說:「今年我已經8個月沒有拍戲了。」同樣的,上一代的偶像霍建華也自嘲「我失業很久了」。明道在參加《演員請就位》時透露,已經大半年沒有演過戲。



一線明星的紛紛失業,背後原因很多:有年紀偏大的,被新人替代;有緋聞傷害人設的,影響主角地位;有的因為非科班出身,演技一般;有的因為片酬期望過高,等待觀望;有昔日童星,漸漸被人遺忘......


不過,今年最普遍的說法是「網紅打敗明星」。真相是這樣嗎?


01、明星正在喪失「流量紅利」,網紅正在贏得「品類紅利」


網紅已經加速「明星化」,李佳琦「帶貨」流量遠超過一線明星,淘寶主播薇婭、「抖音歌王」劉宇寧也活躍於熱播綜藝。



相反,「失業潮」當中的明星不斷尋求新出路,比如主動進入直播帶貨領域,商業能量反而不敵一些TOP網紅。


明星是否真的被網紅打敗?這不是重點。你我沒有必要隨波逐流,「寧願被當作豬,也一定要擠在風口。」


我認為,明星藝人正在喪失「流量紅利」,網紅和KOL(意見領袖)正在贏得「品類紅利」。


什麼是「流量紅利」?流量,即用戶時間。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內地互聯網用戶數超過10億規模,日均在線時間接近6個小時(流量觸頂)。


影視劇、明星八卦不再是用戶花時間最多的地方。現今,國內用戶6個小時的日均在線時間,大約1.5-2個小時社交聊天,1個小時瀏覽資訊,短視頻和網紅直播佔了1.5-2個小時,留給明星藝人發揮的,只剩下一點時間空白。


什麼是「品類紅利」?不斷有新興品類的網紅和KOL被發掘出來,成為新的流量中心。


過去KOL主要是大眾網紅,很多是錐子臉、白富美,擅長即興表演、講話特別好玩;最近幾年,網紅已經從最初的大眾網紅向美食、母嬰、美妝、體育等等細分領域擴展,比如KOL營銷在美妝、母嬰等等行業已經是主流手段;近一兩年,諸如網紅客服、網紅導購、網紅廚師、網紅教師等等成為亮點,360行「職業」逐漸被網紅化,李佳琦曾經也是起步於網紅導購,逐漸成了大眾網紅。


流量紅利正在過去,品類紅利仍在持續。網紅和KOL的內容輸出,越來越有信息量、越來越接近商業變現需要。


目前,國內有幾百萬人做了「職業網紅」,成為品類紅利的真實受益者。


有關數據顯示,2019中國網路直播用戶接近5億,20%以上的職業主播月收入過萬元。快手旗下電商數據顯示,擁有100萬以上粉絲的快手主播,去年交易量增長了9倍,而擁有20萬以上粉絲的快手主播,同期交易量增長了34倍。


《廣告學》有一句名言:大眾的關注所及之地,即財富之源。


各個層次的KOL藉助新經濟、新媒體手段快速崛起,並持續發掘品類紅利,將激發出來的網路流量迅速、精準賦能給消費品牌,他們構成了現代商業繞不過去的關注中心。


那些網紅和KOL(意見領袖)更好玩、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也就更加適應這個時代的社交商業變局,逐漸贏過了傳統影視明星,贏得了「勢能」上的優勢,也就像黑洞一樣將所有資源都吸過來,成為壓倒性的贏家。


02、明星是CPU,網紅是專用晶元


重點不是明星、網紅誰將勝出,而是新的品類紅利由何而來?


假設用孵化一個林志玲(一線明星)的代價去孵化網紅,效果會怎樣?


林志玲不可能始終高貴知性,也要下沉親民,明星要兼顧各個不同粉絲群體的感受,就像一個通用晶元(CPU)那樣,功能強大,但成本昂貴。


如果將這個代價用於孵化網紅,可以針對不同細分的粉絲人群,培育各個層次的KOL,即實現大面積、多品類覆蓋,相當於將一個CPU的功能拆解成為多個專用晶元,每個專用晶元(針對每個細分粉絲人群,覆蓋這個需求品類)都可以獨當一面——品類紅利。


傳統影視明星,可能要星探、可能要選秀,要有電視媒體進行包裝、打造人設。


網紅大V,是去中心化的,不用專業包裝,你可以在街拍時看到TA,在夜店演出里和TA互動,甚至購買網紅主持設計的服飾,這是有溫度的零距接觸。


明星並不代表高貴,網紅並不代表鄉土。


歐美國家以往高貴冷艷的奢侈品牌,越來越傾向於找網紅和KOL代言。歐美一線的時尚達人,收入已經高達百萬美元,你有一定高消費力粉絲,你在instagram上傳一張穿著品牌服飾的照片,就有幾千到幾萬美元的收入。


03、明星應該向網紅學營銷


明星賣貨的早期嘗試,是韓寒(文學明星)和徐靜蕾(影視明星)開淘寶店,結果,以兩人的高知名度,年銷售額不過萬元。


近期,一些明星CEO、投資人也想試試自己的帶貨力,結果,銷售額微不足道。


如此看來,那些帶貨KOL必有其獨到之處。那麼,哪些事情網紅做得到,明星做不到?


(1)、網紅贏在感染力、營銷力


明星主要經營的,是曝光、是人設以及演技定位,他們瞄準的,是人們想像力當中的位置。相比之下,很多直播網紅特別實際,就是瞄準電商變現,重點經營那種感染力、營銷力。


比如,李佳琦最高日銷售額10億+,但他不是靠什麼機器智能,而是每天中午12點到下午5點選品,晚上7點到次日凌晨1點直播,之後卸妝、夜宵、總結、復盤、看各種美容資訊,凌晨4點睡覺,那些業績完全是用誠意、熬體力做出來的。


線上的感染力可以靠臉、靠表情、靠動作,線下的營銷力也要專門去做。


有人做了用戶調研,問用戶為什麼選擇那位口紅男主播賣的貨,而不是直接上天貓、京東商城去買?


第一個答案是「周圍人都在講」,第二個答案是「多數人都在看」,第三個答案是「身邊人都在買」......這就是勢能上的優勢,打多少廣告也換不來的。


(2)、明星適合代言品牌


影視明星給一些品牌代言,主要不是帶動銷售,而是定義品牌調性。網紅完全不一樣,很多是直接控貨、控價。


控價:


TOP帶貨網紅往往能給用戶帶來最大優惠尺度—— 因為量大,可以拿到更多的優惠福利,同樣的一個品牌產品,別人來賣,可能沒這個規模經濟,沒這個折扣。


控貨:


在2019年天貓「雙11賣貨王爭霸賽」中,快手上帶貨的「第一主播」辛巴依舊一騎絕塵,而背後是四家自己的公司,直播賣的毛巾、牙膏、面膜甚至加濕器等等產品,都是自家生產的。女裝網紅Anna最厲害的一點,為了解決網紅店「發貨慢」的固有問題,她自建400多人的工廠,同時與6家工廠合作,這為預售後做到快速補單提供不少支持。


04、網紅應該向明星學打造人設


時至今日,網紅和KOL的商業運營開始逼近高成本的臨界點,孵化TOP網紅與打造明星差不多一樣貴。


內容製作越來越貴


現在製作一個優秀短視頻的成本不亞於拍攝一部網路電影,想贏非常難,不是不可能,但是你的投入比過去高很多。


粉絲服務越來越貴


一兩年前,一名網紅主播的即興個人發揮,可以輕松吸引大量關注,現今則需要一整支團隊的支持。


不過,我認為,網紅經濟的品類紅利仍在持續。世界的大趨勢是越來越同質化,昨天的風格可能是今天的標准。重點是,如何發掘新的網紅特質。


粉絲用戶為何願意長期追自己喜歡的網紅和KOL?只有一個原因——這些網紅的特質更像TA自己。


追網紅,就是認同自己,網紅和KOL一定是這群粉絲的品味代言人、思想代言人。


我想起《呼嘯山莊》當中一個片段,凱瑟琳的未婚夫是一個完美男人——年輕、俊美、活潑、富有而且知書達理,但她卻選擇了一個下人。凱瑟琳對奶媽傾訴說:「我愛他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比我更是我自己。不管我們的靈魂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他和我的靈魂都是同一種材料。」


明白吧,你要比你的粉絲更像他們自己。這是發掘品類紅利的一大前提。那麼,如何發掘新的網紅品類呢?價值觀要堅持自我,方法可以學學明星。


(1)、網紅最終靠價值觀取勝


社交網路1.0時代,看重「階層過濾器」。


Facebook崛起初期的主要對手MySpace,實用性、用戶數遠遠超過Facebook,當Facebook只是一個校內社交工具的時候,MySpace已經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了。但是,很長時間,Facebook給新加入用戶設定一條規則:用戶必須是哈佛學生,使用校園郵箱注冊,後來在推廣過程中,也是優先瞄準常春藤院校。注意:Facebook最先是一個「精英過濾器」,然後逐漸成了一個面向世界的「階層過濾器」。


社交網路2.0時代,看重「價值觀過濾器」。


以Instagram、Snapchat、Tik Tok為代表的新社交網路帝國為何快速崛起?抖音、快手何以快速對微博、微信展開逆襲?不是用戶喜新厭舊。


抖音、今日頭條、快手都是演算法優先的,就算你已關注一個大V,但下一次如果不刻意點擊,也無法看到這個大V的內容更新,後來的用戶更容易通過優質內容出頭。


優質內容作為一種社交貨幣,起到了「價值觀過濾器」的作用。


相比之下,明星藝人作為社交資產的價值不大,喜歡周星馳or喜歡王寶強,幾乎不能區別你跟誰誰誰是不是品味接近、氣味相投?


明星可以講套路,因為他們是面對所有人;網紅必須做自己,因為他們只面對氣味相投的人。


發掘新的網紅品類,其實,也是傳遞你自己的價值觀。快手CEO宿華說過:「什麼是網紅演算法?就是把你的價值觀自動化。」


(2)、方法如何向明星學


孵化頂級明星的第一定律:明星要登頂,一定要培養反派的氣質。


現實中的芸芸眾生規規矩矩慣了,內心世界總會有壓抑不住的叛逆。OK,這種叛逆就需要表達出來,明星、網紅就是表達粉絲這種叛逆的渠道。


曾經,我聽一個懂行的人說過這個觀點。你看高圓圓,完美吧,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她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女神標桿,但很難做超級偶像。而李宇春、舒淇、姚晨這些超級偶像,出道時都是大反派。


比如,姚晨在《武林外傳》里以女神經、女屌絲的形象示人。李宇春是超女出身,出道時整個互聯網都在黑她,什麼「信春哥不掛科」,「春哥純爺兒們」等等,人們慢慢發現李宇春確實很有性格、很酷。



你看,哪一個網紅大V是一本正經的,就是理科網紅李永樂老師也給自己貼標簽:「人丑就要多讀書。」高曉松那麼紅,馬雲也吃驚,因為他是一流的自黑高手(反派氣質)。


孵化頂級明星的第二定律:將兩極的元素混合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


比如霹靂嬌娃,就是把一種特別性感和一種特別有戰鬥力的元素混在一起了,這種疊加能讓他們的整體魅力增加很多倍。


比如TFBOYS,最主力的粉絲群是80後的未婚女性,他們很萌又好看,激發了女粉絲的母性,她們把TFBOYS當成自己的孩子,發朋友圈都會說「我兒子怎樣怎樣了」。


比如快速崛起的「國際范」網紅李子柒,說她時尚吧,她橫跨中西兩種文化,但是,李子柒卻發掘了「鄉間美好生活」的新內容品類。


05、小結


今天AI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前沿科技,逐漸實現商業化推廣,接下來的,一定是圍繞個人社交資產和個人數字資產,是經營人的,經營消費場景的。


持續發掘新的網紅「品類紅利」,其實,是呼應了構建新商業場景的需要。


明星藝人再怎麼具有影響力,更多是呈現一種氣質、一種調性,商業變現上也只是摸到了市場的肌膚。


網紅社群則是直接發掘、拓展用戶更多的實際需求,商業變現上是摸到了市場的毛細血管。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有些人步伐與眾不同,那是因為他們聽到了遠方的鼓聲。」


明星網紅化,網紅明星化,兩者的界限漸趨於融合。


當下網紅崛起對明星構成的競爭壓力,主要是網紅和KOL開創了更多內容品類、粉絲品類。未來的品類創新,明星和網紅必將走向融合。

『捌』 貓眼娛樂因虛假宣傳被行政處罰,它們虛假宣傳什麼了

貓眼娛樂虛假宣傳了他們的商品,利用一些廣告以及其他的方法在網路媒體上虛假宣傳他們的商品。貓眼娛樂作為一個娛樂企業,其公認度是很強的。但卻被發現在網路上利用一些媒體資源虛假的宣傳了自己的商品信息,這對於自身在娛樂圈中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而貓眼娛樂在網路上也是一個比較正規的提供娛樂服務的一個平台,也有和其他的相關網路媒體平台進行合作。我們經常會在美團上面也看到貓眼電影等一些娛樂服務的平台,對於它的使用過程中有些人覺得好,有些覺得不好的,都有自身的原因。而在另外一個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貓眼娛樂在一些事情上的確做得不好,並且也有濫用職權的行為。而虛假宣傳自己的商品,對消費者而言也是一種欺騙的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是理所應當的。

『玖』 貓眼電影網怎麼樣

是集影視娛樂信息,在線購票,影評劇評等服務的一站式娛樂平台。
貓眼電影網由北京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發,主要功能有。
1,全方位的娛樂信息流,隨時掌握娛樂信息。
2,真實的電影購票評分和專業評分,幫助選擇好片。
3,影視預告,幕後,花絮,明星網路,影視介紹。
4,在線電影選座訂票。
正版電影周邊,粉絲福利。

『拾』 電影放映行業下行困難中的突圍之路,如何改革創新,提高票房、扭虧為盈等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閱讀全文

與貓眼娛樂如何面對網上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電影推薦榜前十名 瀏覽:973
大不了腿不要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212
好看悲傷的言情電影排行榜 瀏覽:460
良醫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792
城市獵人電影國語版免費觀看 瀏覽:764
電影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免費 瀏覽:501
二戰電影完整版國語版免費觀看 瀏覽:657
如何給電影中的反派起名 瀏覽:661
豆瓣電影如何打0分 瀏覽:243
靈魂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7
有什麼的電影 瀏覽:945
香港有哪些戰爭電影好看 瀏覽:185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電影免費 瀏覽:171
如何做電影片頭片尾 瀏覽:226
電影院如何拓展市場 瀏覽:896
古井凶靈電影免費觀看雅酷 瀏覽:124
好萊塢講鯊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2
美國電影第一滴血3免費觀看手機版 瀏覽:134
電影樹木葬講的什麼意思 瀏覽:427
適合跟女朋友和好看的電影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