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甲午大海戰宣告了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我國的海上作戰能力大受打擊。當時的統治者還不以為然,只是一昧的妥協,顯示了其軟弱無能。說到這里,同學們知道怎麼寫電影《甲午大海戰》 觀後感 嗎?了解相關精彩內容請參考我為大家精心准備的 文章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1
這部影片筆者在小時候曾經看過數遍,片中的愛國人物鄧世昌的英勇行為一直激盪著筆者的愛國之心,今日特地讓筆者的兒子也在網上看了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戰中中方英勇反擊的光榮 事跡 ,但所有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最後甲午海戰是以清政府為代表的我方徹底失敗而告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最後中國不得不割地賠款,進一步拉開了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為以後中日之間再次發生戰爭提供了可能!
為什麼甲午海戰以我們失敗而告終,筆者認為並不是簡單的`北洋水師隊形的排列錯誤,更不是北洋水師的堅船利炮不夠先進,恰恰相反,當時的北洋水師擁有的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艦船,由此可見,戰爭的勝負不一定武器的先進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觀因素和社會機制的原因,但看看當時腐敗的清政府,一切都處於混亂和飄搖之中,對外政策總是希望英美列強的調停來實現避免戰爭的目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國在世界大戰中沉醉在堅固的馬其諾防線上,結果是被德國繞過攻擊,英國也希望和德國和談,放縱波蘭被吞噬,蘇聯趕快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呢?英國,法國,蘇聯全部和德國出現了大規模的戰爭,古往今來,說明一個道理,和敵人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試圖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從根本上不過是個美好的幻想而已!
事物的發展一旦形成趨勢,是很難改變其發展的進程的,試圖通過談判,等待,只會讓事情更加復雜化難以處理!
甲午海戰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面對外敵,不要抱任何的幻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期待和平最終的結果是加速戰爭的到來!
筆者也希望眾多家長讓孩子多看看這樣經典的影片,早日讓他們接受這樣的愛國主義 教育 !對孩子的世界觀的培養有較大的益處。
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東亞病夫了,不論任何國家,敢於挑釁我們,相信在英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都叫他有來無回!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2
這一周,我看了《甲午大海戰》這部電影。看完後,我不禁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慈禧太後的懦弱而氣憤。
這部電影主要說李鴻章上書,建議光緒皇帝建立海軍學堂來培養海軍,光緒皇帝同意了。少年時期的鄧世昌和劉步蟾等人就在這里認識了。長大後,鄧世昌與他的兒時的同學們一起加入了北洋艦隊,並當上了致遠號鐵甲艦管帶。此時,日本正在密謀並吞釣魚島。可是,日本眾大臣認為中國已經有一個比美國艦隊還要恐怖的龐大的艦隊,如果開戰,可能會慘敗。日本天皇令全日本大小官員從每月的俸祿中拿出十分之一來組成一支和中國一樣的艦隊。日本首先買了一艘新式快速艦——吉野號。這時,李鴻章發現導彈數量嚴重不足,有的艦艇上只能用打木頭船的導彈來打鐵甲艦,而從外國買一批導彈最快也要幾天後到達,劉步蟾不禁高呼:「完了!」最終,日本主動挑起事端,北洋艦隊被迫應戰。
這場戰爭最後以日軍勝利而告終。一位洋人曾說過:「中國一直在沉睡,有一天,他醒了,我們以為他要干一番大事業,結果他伸了個懶腰,喝口茶,吸了一口煙又睡著了。」
戰後日軍統領東鄉平八郎的助手問東鄉平八郎為什麼在清國境內的軍艦沒有過來救援?東鄉平八郎說:「這正是中國的特點,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能團結起來,那現在站在這里的就不是我們了。」
走出電影院,我不禁感到一陣陣失落和氣憤。清政府的腐敗才使這次海戰的失敗,慈禧太後意從北洋水師的軍餉中拿出幾百萬來修整頤和園,導致北洋艦隊導彈用盡。我對日本這種侵略他國的惡劣行徑深感憤怒。現在,日本還在對釣魚島蠢蠢欲動,這是多麼可恥的行為啊!
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青少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使祖國更加強大,不再讓其他國家侵略我們。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3
剛剛看完甲午大海戰,每次看這種題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當時世界排名第六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竟如此輕易地就被我們不屑的彈丸小國日本摧毀,這個結果我們不想接受可是就是事實,也早已註定。
日本的掌權者為了自強為了建立強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帶頭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國的掌權者們又在做著什麼呢?
當我們從德國買回的兩艘當時最大的軍艦回國時,所有人以為中國這個巨人要醒了,可是結果依舊是沉默,也許此時的「沉默」就在預告著未來的「沉沒」了吧。
軍艦回國時,曾去日本訪問,當時我們有機會將日本的海軍扼殺在萌芽之中,可是我們沒有去做,那個洋人指揮官說的對,我們總是固執己見,因此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懾日本震懾列強的機會,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機。
七年間,我們的軍艦的最大用途竟是為了幫慈禧運輸新鮮瓜果?這是怎樣可笑的一個事實啊!
中國的統治者慈禧為了自己的壽誕挪用北洋軍艦的軍費修建頤和園,原本即將到手的新型快速鐵甲軍艦與我們擦肩而過,被日本購去。而那些貪官們則為了私慾,將購置炮彈的經費聚斂於自己的腰包,有這樣的當權者,即使有像鄧世昌這樣有能力的愛國將領又如何?有這樣的當權者,我們又怎會不敗?不知道今天的國人在看到頤和園庄嚴秀麗的美景時,會否想到這里曾是用我們的軍費建造的呢?會否想到它背後的代價是整個北洋艦隊呢?
我們一直認為國賊的李鴻章,的確他是做過很多錯事,可是至少他曾為我們國家的富強努力過,為了軍費像慈禧爭取過,為了最後在馬關條約上不割讓領土而流下真誠的淚水,不管這淚水是為了自己從此留下賣國的惡名還是什麼,他已盡了自己最後的努力。
鄧世昌在最後一次回家時孩子說,也許要有一次更慘的失敗才能讓中國醒過來,總得有人用鮮血去警醒國人。所以最後明知是必,敗的結局,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一死。而令我最感動的不是別的,是太陽,太陽只是一隻狗,可是它卻做了連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當時它已被救起,可是在它發現自己的主人還在海中時,它就那樣決然的跳下海去,最後與自己的主人一起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
此外,提一句,近來影片中不止一次提到釣魚島,無論是劇中還是現實生活里任何有點常識的中國人或是日本人都應明白釣魚島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最後借用國防部曾說過的一句話做個終結,「吾國雖大,寸土不讓;犯我疆域,其遠必誅!」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4
看完《甲午大海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都不能平靜下來。這是一部能夠滌盪我的靈魂的電影,它讓我知道了這一段歷史背後的 故事 ,那個叫中國人不願回首不願提的時代——現在就真真切切地解剖在了我的面前。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簡單明了地展現在我的面前,讓我對中國的過去有了新的認識。也許以我的資格,沒有辦法去評價影片中的某些事實,但是多重線索的交織,簡明的敘事手法足以支撐起整部影片的骨架。愛國的信仰是它的`大腦,不降的堅守是它的心臟,那些被流傳在人們口中被迎奉進祠堂里的英雄人物是它的四肢手足,這些便構成了活生生的歷史。或許我是一個感性的人,在我看著致遠艦沉沒的時候我的心是刺痛的。但我想,中國人或許都應該擁有這樣的感性,歷史不是你在學校不學習他就不需要你去了解的東西。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身體里流著中華祖先的血液。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去警醒與自己流著同樣的血卻還在醉生夢死的人,為了祖國犧牲了自己。我們就有責任去了解我們的國家的每一段歷史,更有義務去熱愛我們的國家。
歷史不應該只用來歌頌英雄,更應該用來警醒世人。鄧世昌並非是甲午海戰中英雄的個例,也並非是整個大海戰中中國方面的總指揮人。但他的在這段歷史中所展現出的是一個中華民族定義下的英雄的所有層面的美。事實上,在致遠艦沉沒之後,鄧世昌完全是有機會活下去的,但他沒有,他選擇了他所信仰的「與艦同沉」的理念。這和當時那個官員各種中飽私囊各種花天酒地各種結黨營私要反差很大,這一切皆是因為他們信仰與理念的差異。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些整日燈紅酒綠的官員並沒有明白:人活一世,並不是非要在乎錢在乎名在乎命,更應該是尋求一種氣節,去追逐靈魂深處的堅持。但是像鄧世昌這樣的人意識到了這些,並且他做到了,而且做得英勇無畏。
從演員的角度看,影片中的演員將這位英雄人物的悲壯表現得淋漓盡致。因為海軍是一個紳士的軍種,講求知識、堅毅與風度。而陸毅扮演的鄧世昌恰是一名極優秀的海軍將領,據說是「熟悉管駕事宜,為水師中不易得之才」。因此,一個長相清秀,又略帶書生意氣的演員可以很好地刻畫這位海軍英華的風采。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陸毅對鄧世昌的形象塑造是極成功的。這也使我們明白:英雄不應該只為歷史記,更要為天下人記。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在情節線中詳盡地說明了日本對釣魚島覬覦的由來,並讓鄧世昌率艦隊巡遊釣魚島、台灣及南海諸島。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這些情節並不相去史實太遠,它記錄了我們的先輩對於疆域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同樣體現在1945年民國海軍南海宣示主權,同樣體現在1974年人民海軍西沙海戰和1988年南沙海戰,以及此後許多次的保釣、護漁、對峙事件中。無論到什麼時候,這種責任感在真正的華夏子孫的身上,都是一脈相承的。我們絕不退讓,這是我們的海洋!
電影《甲午大海戰》觀後感5
這天,我電影《1894甲午大海戰》,深有感觸。
電影主要講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致遠艦全體官兵奮力抗敵,連破敵方三艘艦船。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擊沉。
看完這個電影,我的眼角濕濕的,致遠艦官兵那滿腔熱血保衛祖國的情感打動了我。彈盡糧絕、孤寡無助的艦船,在面臨敵方圍剿時,沒有舉手投降,沒有賣國求榮,而是毅然組織了反擊。
在當下社會,中國人逐漸變得麻木,只為自己而努力,從來不為國家著想。想想都可悲!試想以後若有強敵來犯,中國該如何自衛!所以,不要讓悲劇發生,從現在做起,時時以國家利益為先,以民族未來為重,有所作為而報效祖國,告慰昔日致遠艦壯烈犧牲的壯士英靈!
② 請推薦幾部中國海軍的電影
1.《甲午風雲》
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2.《南海風雲》
是由景慕逵、張勇手執導的劇情片,唐國強參加演出。
20世紀70年代,南越(越南語:Việt Nam Cộng hòa)當局的軍艦經常在我南海一帶進行騷擾。這天,居住在西沙群島的於化龍一家正在海上作業時,恰好遇上了來犯的南越10號艦(怒濤號越南語:Nhựt Tảo HQ-10)入侵我領海,於是,漁輪與敵艦展開周旋。主人公於化龍一家被來犯的南越10號艦撞翻船隻,幸好都被我海軍和漁民救起,敵艦才狼狽逃竄。於參加海軍後,從一個戰士成長為艦長。
3.《紅海行動》
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8年5月6日,榮獲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4.《海魂》
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制,劇情為:上海解放前夕,敵軍艦長孔嘯天指揮兵艦「鼓浪號」逃往台灣;水兵陳春官和竇二鵬對於長官們的殘忍腐化很是氣憤。「鼓浪號」到台灣後,船上的水兵們遭到美國兵艦的侮辱和鄙視。
陳春官認識了台灣姑娘溫夢嬡,彼此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後來溫夢媛被美軍欺侮,二人救出了溫夢媛,但她卻因此被酒家解僱,在絕望中投海自盡,陳春官得知後無比悲憤,與竇二鵬等人策動起義。後「鼓浪號」長官們又做出暴行,令大家徹底醒悟。水兵們利用執行任務的機會發動了起義,駕駛「鼓浪號」回到祖國懷抱。
5.《海之魂》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8年,主要劇情為:陸濤、馬馳、鍾遠航人稱海上「三艦客」,三人風雨同舟發誓忠於祖國海疆。二十年後,他們分別走上艦艇部隊領導崗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人的事業、理想、愛情、友誼都發生了裂變。陸濤、馬馳任憑生活磨難,忠於海疆的誓言不變。終於事業有成,走上了更高一層的領導崗位。
鍾遠航轉業到地方後,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墮落了。而彭哲遠司令員,一生獻身海軍,可歌可泣,直至臨終也無怨無悔。僅以此片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五十周年。另有同名游戲機以及模特藝術學校名等。
《甲午風雲》
該片是歷史片,但又不囿於歷史的真實,為激勵民族正氣而做了適當的改動。該片在總體藝術水準上十分完整、凝煉,稱得上是慷慨悲壯,大氣磅礴。該片塑造了幾個極其鮮明的藝術形象。
主人公鄧世昌,毫無疑問地集中寄託著創作者的社會和藝術理想,他是主戰派的代表,忠勇兼備,性情剛烈,從力主出海作戰到最後彈盡糧絕之際,下令全艦撞向日本旗艦「吉野號」,他的英雄氣概,愛國熱忱,視死如歸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李默然的表演亦濃烈熾熱,沉著深切,將這一代愛國將領表現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
③ 中越海戰
中國和越南在海上爆發過幾次戰爭和沖突,但規模都很小的
最大的一次就是1974年西沙海戰,電影電視劇說的海上拼刺刀就是這場戰役
1974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陸軍分隊、民兵協同,對入侵西沙群島的越南共和國(南越)軍隊進行的反擊作戰。此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勝告終,從此中國牢牢控制西沙群島。
④ 簡評74年西沙海戰誰勝誰負
戰爭經過(1.19海戰)
20世紀50年代,南越政府佔領了西沙的永樂群島,中國則在永興島駐軍。雙方西沙海域對峙了十幾年。1974年初,南海漁政捕魚船在南越控制的永樂島被南越海軍撞毀,1974年1月18日,中國海軍既從永興島派出一個由兩艘艦艇組成的編隊前往出事地點巡邏。南越方面派出的是比中國艦艇大許多的以驅逐艦「李常傑號」為首的4艘艦艇前往出事海域。次日清晨,南越海軍決定以軍艦優勢消滅中國巡邏船,遂撞向中國的396號艦,使396艦損毀嚴重,然後越軍向中國軍民開槍。中國艦艇接連中彈,並造成了人員傷亡。中國艦艇亦開火還擊,艦舴編隊速近越艦,令對手難以還擊,把南越軍隊的陣腳打亂了。為求自保,南越海軍的3艘軍艦扔下10號艦撤離了戰場,中國艦艇也是傷痕累累,但中國軍隊趁勢發起一登陸作戰,從南越守軍中奪回三島。
1970年代初越南共和國(南越)的軍隊在美國海軍的策應下在永樂群島派駐了分遣隊,中國使用了邊防斗爭中一貫的策略派出武裝的漁民(實際上是海南島漁業基幹民兵)堅持在永樂群島從事傳統的漁業生產、登島避風,與南越軍隊針鋒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74年1月19日經過短暫而激烈的海戰與隨後的兩棲登島作戰,消滅了在永樂群島的南越軍隊,取得西沙群島的控制權,並從此在西沙群島所有的主要島礁派駐中國軍隊。
戰爭後續
1974年1月20日下午,南越當局不甘心甘泉、珊瑚兩島被中國軍隊攻佔,派出「麒麟」號軍艦搭載1個營的兵力增援珊瑚島。中國南海艦隊和廣州軍區空軍亦作好的迎戰的態勢。南越當局擔心「麒麟」號軍艦的增援有去無回,下令「麒麟」號軍艦半途返航。於是,中國海軍佔領了金銀島。
戰爭影響
戰後,中國獲得了對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控制權。而南越對西沙群島的領土宣稱及曾經的控製成為了越南戰爭之後統一越南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對該地區領土要求的主要依據之一。
⑤ 介紹一下中越西沙海戰和中越南沙海戰
1974年西沙海戰
1974年1月的一天。上午10點鍾,毛澤東尚未起床。此時,一份報告被小心翼翼地擺上了他的案頭。這份報告,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簽送的。報告指出:近一個時期以來,南越軍隊在西沙永樂群島海域侵犯我國主權的事件愈演愈烈……同時,針對南越軍隊的入侵行徑,報告提出了應當採取的對策,即通過加強巡邏及其他相應軍事措施,保衛西沙群島!
毛澤東起床後,看過這份報告,陷入深深的回憶和思考中。他對西沙群島的情況太熟悉了,對近些年來南越軍隊在西沙一帶的動向更是了如指掌。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多次發表庄嚴聲明,一再表明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西沙和其他三個群島均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南越當局卻無視這些歷史事實。自「越南戰爭」爆發不久,即1950年代後期起,便在美國支持和縱容下開始對我提出領土要求,並先後派軍隊侵入我國西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在島上豎起所謂「主權碑」。但在我國政府多次嚴正聲明、嚴厲警告和世界公正輿論的壓力下,南越軍隊不得不一度從它非法佔領的西沙群島的甘泉、琛航、金銀三島撤了出去(只在珊瑚島上滯留了一個排的兵力)。同時,從1959年3月17日起,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我海軍艦艇部隊開赴西沙海域,開始對西沙群島執行巡邏任務。
1973年,「越南戰爭」進入尾聲,但南越當局不斷加緊在我南海海域屢屢製造事端。1974年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奉命發表聲明,對南越的侵略暴行提出嚴正警告,重申中國對西沙、南沙、中沙和東沙群島具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但南越當局卻置我國政府嚴正聲明於不顧,且變本加厲。南越當局的意圖十分明顯,即企圖以在西沙群島事實上的軍事存在,迫使中國政府作出讓步,以實現其非法的領土要求。
對此,中國政府做出何種反應,對於遏制南越當局及我國周邊國家形形色色的霸權主義和擴張主義,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乃至世界局勢的穩定,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想到這些,毛澤東拿起筆,在周恩來、葉劍英呈送的報告上鄭重批下兩個字:同意!並自語道:「看來,不打一仗,不足於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恩來、劍英的意見很對!」
毛澤東決策作出後,周恩來等軍委領導立即開始制定作戰方案,調動和部署兵力,一場捍衛祖國尊嚴和神聖領土主權的正義之戰,悄然拉開帷幕……
周恩來等制定作戰方案
面對南越軍隊挑釁行動的步步升級,經毛澤東批示同意後,1月17日當天,正在中國南海海域執行巡邏任務的我南海艦隊的艦艇部隊,便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協同海南軍區派出的武裝民兵一道,進駐到西沙群島的晉卿、琛航和廣金三島。
與此同時,周恩來總理也開始緊張忙碌起來:首先他親自打電話給作戰部,詳細詢問了西沙群島情況和有無構築工事的條件;隨後又親筆修改作戰部代軍委起草的、批復廣州軍區關於調動使用兵力的方案。
當日20時,在毛澤東委託、支持下,周恩來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的西沙群島問題會議,對可能發生的武裝沖突作了充分估計。深夜,周恩來又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並提議中央軍委成立以葉劍英牽頭,由王洪文、張春橋、鄧小平、陳錫聯參加的五人小組,討論和處理軍委大事及緊急作戰事項。稍後,他便與王洪文一起聯名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再次表示同意。
此時,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我廣州軍區也迅速作出相應決定,一方面「派南海艦隊廣州基地掃雷艦隊10大隊396、389號艦和榆林基地獵潛艇73大隊271、274號艇,進至西沙永樂群島附近海域執行巡邏任務,並派4個武裝民兵排分別進駐晉卿、琛航、廣金三島」,另一方面「再派獵潛艇第74大隊281、282號艇駛抵西沙永興島附近執行支援任務;同時命令我南海艦隊航空兵22團派兩架飛機,在永樂群島上空偵察巡邏,並命令軍區空軍再派一部分兵力進行增援。」
為了打好這一仗,周恩來向有關各方及時傳達了經毛澤東同意的政治局會議決定。19日凌晨,周恩來告訴葉劍英召集軍事五人小組(後又增加蘇振華),研究商討西沙群島具體作戰方案,部署自衛反擊事項。隨後,他又電話告訴總參謀部:「西沙情況發展很快,恐怕今天就有可能打起來,因此經中央研究決定:由葉劍英、鄧小平、王洪文、張春橋、陳錫聯、蘇振華等六人組成領導小組,代表黨中央處理西沙作戰問題,由葉劍英、鄧小平同志負總責。
當日上午,葉、鄧等領導小組成員即來到作戰部,直接部署和指揮打擊南越入侵軍艦的軍事行動。
西沙海戰首戰獲勝
1月19日清早,南越海軍同以往蓄謀已久的安排一樣,不顧中國政府多次嚴正聲明和警告,派出三艘驅逐艦和一艘護衛艦,再次駛入我西沙永樂島海域。他們蠻橫地對我國在此海域從事正常作業的漁民進行武裝威脅。
針對南越海軍新的挑釁,我海軍南海艦隊迅速命令396、389號兩艘掃雷艦進至廣金島西北海面,攔截「李常傑」號和「怒濤」號艦;命令271、274、281和389號四艘獵潛艦進至廣金島東南海面,監視「陳慶瑜」號、「陳平重」號兩艦。、
此時,整個戰場的形勢明顯是敵強我弱。而且「艦堅炮大」的南越海軍,此刻正處於有利的外線陣位,我方則處於被動的內線陣位。因此,南越軍艦並沒把我軍艦艇放在眼裡,「李常傑」號首先開足馬力,大搖大擺地昂著炮首,徑直向中國海軍編隊沖來……
面對噸位4倍於己的對手,我南海艦隊396、389號掃雷艦毫不畏懼,並勇敢地迎上前去,同時再次發出嚴正警告,令其馬上離開中國海域。
然而,「李常傑」號依仗其鋼板厚實用艦首徑直朝我方艦隊沖撞而來,致使我396號艦指揮台柱、左舷欄桿以及掃雷器等均遭嚴重損壞。接著,它又狂妄地從我軍兩艦中間橫穿而過,駛向琛航、廣金兩島附近,並放下4隻橡皮艇,護送四十餘名南越軍人搶灘登陸。我守島民兵馬上奮起自衛還擊。入侵者不得不被迫撤退,連滾帶爬,狼狽地逃回艦上。
直接登島受挫後,南越海軍改變了戰術。這天10時22分,4艘南越軍艦在占據有利外線陣位後,突然一齊向我海軍編隊4艘艦艇發起猛烈炮擊,致使我海軍艦艇在其密集的炮火下接連中彈,再次造成人員傷亡。
根據敵我雙方裝備情況和戰場態勢,我編隊指揮果斷命令採用近戰手段與敵廝殺。接到命令,我兩個艦艇編隊開始高速向目標接近:獵潛艇73大隊271、274號艇分別攻擊「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兩艦;396、389號則分別攻擊「李常傑」號和「怒濤」號兩艦。
面對這種架勢,南越海軍立即遠遁,並試圖拉開距離,以發揮其遠程火炮的威力。但我海軍艦艇緊緊咬住南越軍艦不放,不一會我海軍艦艇便與南越艦艇「船舷相接」了。
經過13分鍾激戰,南越海軍的陣腳被完全打亂了。「陳慶瑜」號作為南越海軍指揮艦,很快被271、274號艇擊中了加強台和指揮通訊設施,造成該艦通訊中斷,指揮失靈,艦上軍旗也被打落海中,並被迫拖著滾滾濃煙倉皇遠逃。
同時,我396、389號艦也正貼近「李常傑」號進行集中近射,只見敵艦艦面上頻頻爆炸,甲板上多處起火……就在這時,南越海軍「怒濤」號卻趁機向389、396號艦偷襲而來。緊急時刻,我兩艘掃雷艦立即調轉炮口,對准其要害部位一陣急射,一連串的炮彈落到敵人的艙面上及彈葯艙,頃刻間「怒濤」號爆炸起火……
南越軍艦從未見到過這種海戰陣勢,一時慌了手腳。但慌亂還擊中,敵人的一發炮彈卻落在我389號艦兩部主機之間,頓時389號艦艙爆炸起火。
389號艦遭到重傷。這時,一直在外圍觀望的南越「李常傑」號自以為時機已到,於是掉轉船頭直向我389號艦奔襲而來。此時,艦上的炮彈已經打光,艦長肖德萬見狀,當即命令裝好僅有的深水炸彈,等敵艦靠近再予以沉重回擊。恰在這時,我396號艦趕來支援。「李常傑」號見勢不妙,怕遭我兩艦夾擊,於是急忙掉頭,逃往外海。
眼見「李常傑」號倉皇逃跑,「陳慶瑜」號和「陳平重」號也無心再戰,於是分別朝西北、東南方向落荒而去。但「怒濤」號因傷勢嚴重,被遠遠地甩在後面。這時,只見我281號艇從有利位置處全速向「怒濤」號接近,接著用10條炮管一齊向「怒濤」號猛轟,致使該艦再次中彈起火,並於14時52分爆炸,沉沒在羚羊礁以南海域。至此,西沙海戰首戰獲勝!
收復珊瑚、甘泉、金銀三島
一直坐鎮作戰部指揮的葉劍英,聽到前線傳來海戰勝利和「怒濤」號被擊沉的消息,興奮不已,迅速指示作戰部馬上將戰況整理成簡報,由他親自簽名向毛澤東報告。
為了狠狠教訓南越侵略者,捍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經報毛澤東同意,葉劍英、鄧小平等研究決定:繼續擴大戰果,立即發起登陸作戰,從南越手中收復珊瑚、甘泉、金銀三島。
這次登陸作戰,於19日當天即部署完畢。20日上午9時35分,我登陸作戰部隊和民兵等,按既定計劃發起了收復三島的登陸戰。 此時,失去海軍支援的南越軍隊,實際上已經根本無力抵抗。僅經過10餘分鍾的戰斗,甘泉島上的敵人便紛紛繳械投降了。 隨後,我登陸部隊和民兵開始兵分三路包抄珊瑚島,島上的敵人也僅僅在我軍發起沖擊前抵抗了一下,待登陸部隊一佔領灘頭陣地,守島敵人便即刻舉手投降。占據我金銀島的南越軍隊也因畏懼被殲,早已隨艦逃跑。我軍順利收復了珊瑚、甘泉、金銀三島,並將五星紅旗再次插上了三島的最高處。
西沙海戰勝利後,南越當局為撈回面子,一度頻繁調動飛機和軍艦,准備報復。對此,中國政府授權中國外交部於1月20日當天再次發表聲明,警告南越當局必須立即停止對中國的一切軍事挑釁和侵略活動。同時,中央軍委命令我駐守在南海海疆的陸、海、空三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准備殲滅入侵之敵。
鑒於中國三軍已完全進入臨戰狀態,南越當局自感再打只能敗得更慘,於是不得不於1月21日作出了「應避免下一步同中國作戰」的決定。他們又試圖通過南越駐聯合國觀察員阮友志,向聯合國提交議案,要求安理會討論介入西沙群島問題。為此,我國常駐聯合國大使黃華提出強烈抗議,再次聲明:西沙是中國無可爭議的神聖領土,屬於「中國內政」,無需聯合國討論。最終,南越的無理要求遭到否決。
1974年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向全世界公開宣布,中國政府決定將在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俘獲的範文鴻等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國聯絡官,全部遣返。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各國高度評價和支持中國人民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而從事的正義之戰。中國國民黨當局同樣強烈譴責了南越當局侵犯中國島嶼的非法行為,並在1974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從東海艦隊抽調3艘導彈護衛艦緊急南下,支援南海艦隊」,毛澤東要求「直接通過台灣海峽」(以往二十餘年,中國艦隊從東海到南海,需繞道走琉球群島,入太平洋,過巴士海峽)之際,蔣介石親自下令,破例向我海軍艦隊亮起「請通過」的信號。
這場西沙保衛戰,不僅得到世界各國的贊譽,也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西沙海戰的勝利,為中國軍隊走向南海,保衛和收復祖國神聖的南海諸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988年南沙海戰
1988年1月31日,中國海軍552號護衛艦派出7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署礁,首次在永署礁上升起了五星紅旗,這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南沙群島的上空。越南當局發現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觀測站後,企圖阻撓我建站計劃。1月31日,越軍派出2艘武裝運輸船,妄圖與我爭奪永暑礁,我海軍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擔任警戒的艦隊迅速起航攔截,迫使越軍放棄爭奪永暑礁的企圖。
越軍搶占永暑礁的陰謀落空後,便將目光轉到尚未被中國海軍控制的九章群礁的赤瓜礁、鬼喊礁和瓊礁。為了遏制越南日益猖獗的搶礁行動,我海軍決定增兵南沙。2月22日和3月5日,我海軍502號艦艇編隊和531號艦艇編隊相繼趕到,至此,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我海軍已集中包括驅逐艦和護衛艦在內的大小15艘作戰艦船,實力相當雄厚。
3月13日下午,我502號護衛艦(「南充」號)組織人員登上赤瓜礁,不久502號艦雷達發現3艘越南艦艇正向赤瓜礁海域駛來,傍晚時分,越軍604號武裝運輸船在赤瓜礁拋錨,605號運輸船在赤瓜礁東北的瓊礁拋錨,505號登陸艦則在赤瓜礁西北的鬼喊礁拋錨一一越軍企圖非常明顯,兵分三路同時搶占赤瓜礁和附近的鬼喊礁、瓊礁!
整個海上戰斗從3月14日早晨8時48分502號艦開炮還擊,到9時37分556號艦停止射擊,歷時短短48分鍾。我海軍三艘護衛艦共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以一人受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艦2艘,重創l艘,斃傷敵60餘人,俘敵中校以下40多人的勝利。在這場干凈利落的海戰中,我人民海軍始終控制海戰節奏和主動權,沉重打擊越軍的入侵行動,向世人展示我人民海軍堅決保衛祖國主權的力量。
此戰之後,南沙海域的越軍艦船莫不聞風而逃,「3.14」海戰勝利的震懾力可見一斑,自此之後,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站工程再無干擾,於1988年8月順利完成。挾海戰勝利餘威,中國海軍隨後由接連收復東門、南薰、渚碧等三個島礁,在南沙群島總共切實控制六個島礁,使我海軍在南沙有了立錐之地。
1988年中國海軍在南沙赤瓜礁與越南海軍進行的海戰卻是一場准備充分的戰斗。那時的中國海軍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在各個方面都比越南海軍佔有一定的優勢。中國海軍這次在出動艦艇方面正好和西沙之戰相反,中國海軍出動了包括驅逐艦在內的海上作戰編隊;而越南海軍只是擁有三艘老式的登陸艦。中國海軍無論是在艦艇噸位上還是在海戰武器系統的攻擊火力方面都有優勢,同時那也是中國海軍首次將裝備艦空導彈的護衛艦投入戰斗。戰斗一樣是雙方都沒有投入空戰飛機,還是一場傳統海戰模式。戰事的結果以中國海軍大獲全勝收場。
⑥ 不知道還有誰知道一片電影,小時候看過,關於中越西沙海戰的電影
蛇谷奇兵……
========================
鐵甲008……
========================
新兵馬強……
========================
自豪吧母親……
========================
閃電行動……
========================
高山下的花環……
========================
陸軍見習官……
========================
不該凋謝的玫瑰……
另外,早年還有一部描寫特種部隊的《黑豹突擊隊》。
⑦ 我國早期電影中有哪些表現海軍的影片
前30年文藝領域十分重視海軍建設:最早的電影叫「怒海輕騎」,反映萬山海戰,後來有「赤峰號」反映我軍大艦,「海魂」國民黨軍艦起義;「海鷹」、「無名島」反映魚雷艇部隊戰斗故事、「霧海夜航」海軍參與寧波海難救助,「驚濤駭浪」海軍登陸艦戰勝台風;「水手長的故事」魚雷艇偵察兵的故事、「南海風雲」西沙海戰;「第二個春天」造導彈艇的故事;「白龍尾島」,反映海軍抗美援越故事;反而是後30年電影市場化了,卻不見海軍建設的電影了。
⑧ 怎樣評價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和對越自衛反擊戰
起因表面上是因為邊境糾紛,實際是因政策等原因相互交惡,政治上已惡化到無法容許雙方共存。
主要經過自己找些書或上軍網看看。
結果是邊境問題擴大化,雙方開始軍事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