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一般,天仙在裡面很木,劇情還很老土,特效也好差,有一隻風箏鳳凰全程飄來飄去,打仗士兵也沒幾個人。
這部劇太容易出戲了,明明是中國的故事,也是中國的演員演的,卻說著英文。而且劇中的內容也沒太詳細寫木蘭的忠義孝。
整部片展現的中國元素完全就是外國對我國的刻板印象。
(1)如何分析花木蘭這部動畫電影擴展閱讀
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劇情:
中國的皇帝頒布法令,要求每家出一名男子服兵役,抵禦北方侵略者。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的長女,花木蘭(劉亦菲飾)站出來替生病的父親應征入伍。她女扮男裝、化名為花軍,經歷了種種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納自己真正的潛能。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來自國家與驕傲的父親的尊重
《花木蘭》自發布預告片以來,在人物、劇情、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上引發了爭論。該片在上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在疫情下,更是遭遇了「政治攻擊」與「抵制演出」的雙殺。
㈡ 電影花木蘭的評價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傑等人主演的奇幻動作片。
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萬里赴戎機,到關山度若飛的傳奇故事。
該片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㈢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
感覺這個電影就是非常的經典案例,然後也就是被他們演得非常的生動有趣,讓我們了解到了一個民族女英雄。
㈣ 對花木蘭電影的看法
總體而言算是圍繞主旋律(忠勇真)完整的講完了一個故事,6.5分有的吧,分數低是因為戰爭劇情太離譜(兩軍對峙撥了一半軍隊去偷襲皇宮,你都不管那些打到一半的人嗎?話說邊塞到皇宮只有一站路嗎?)。
除去沒有祖宗祠堂(土樓和那個破鳳凰有點一言難盡,不太明白經費都用到哪了)、木須龍和小蟋蟀,另加全程讓我出戲的鷹女,基本算是終於98年的動畫原著(如果用特效加上這些小不點互動倒不一定適合真人片)。最還原的算是單於,長得和動畫里幾乎一樣。
感覺導演是想拍的嚴肅些,相對於其他忠於原動畫的寶萊塢式唱跳片,這種改編我倒是更能接受。
鞏俐那個角色都已經這么厲害了竟然只是希望得到世人認可(龍媽都沒你這么拽好嗎,人家不也當女王了),如果單於部落力量至上,你甚至只要變換個男型(本來就一會兒附身小兵一會兒附身大臣)上去把人都揍趴下就是單於了?最後為了走劇情帶個路太突兀了(前面鞏皇留木蘭活口,以及想說服她站自己一邊都是情有可原,畢竟這是她唯一的同類),這么強實力靠爪子就能懟劍的莫名擋箭就死了?你倒是用爪子湯一下啊,這片里這么多人徒手接箭呢,這是故意想死嗎?
木蘭的刻畫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人家本來就天罡正氣附體(雖說氣這概念挺玄乎,想起滅霸為了世界和平想無差別消滅全宇宙一半生物,按迪士尼的編劇水準也是挺正常),只是一直壓著不用,一旦想通了願意用了,分分鍾是個開掛選手。
撲克臉也不只是劉亦菲(其實撲克臉挺適合要女扮男裝的木蘭),但拍一部撲一部的也就她了,好不容易千里挑一選上迪士尼公主,以為這次背靠迪士尼爸爸好乘涼吧?照樣撲,照樣因為亞米利加趕上新冠、國內一片仇美情緒(其實這部片和阿拉丁、美女野獸、灰姑娘真人片相比真的水平差很多嗎?我倒是覺得美女野獸更沒邏輯),兩邊不討好又撲了(之前真人改編的阿拉丁之流其實票房評價都混的過),感覺她該去燒香轉轉運什麼的
㈤ 花木蘭電影主題分析
主角陣容是沒得說,神仙姐姐的顏還是很美的。
🌟但說實話,拋開製作成本和演繹團隊,其實我並沒有完全看懂。
全劇可以說圍繞「忠、勇、真、孝」展開,但重點在「真」(木蘭對身份的隱瞞)。劇中加入了「氣」的元素去輔助「真」的展開。「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感覺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說木蘭隱瞞性別,「不真」。後來木蘭說出了自己是女子的身份,又「真」了??? 在我的印象中,木蘭的故事更側重的是「忠、勇、孝」。但在劇情中,對這三個詞的展現不夠引起我的共鳴。
👉劇中有涉及男女地位的話題,但並沒有很明確地說「不平等」。只是男女對家庭榮耀扮演的角色不同。
鞏俐扮演的「女巫」和木蘭都與尋常女子不同,她們身上都有「氣」這種元素。而在那個時代,女子有「氣」會被看成是「女巫」,受人排斥。最後,「女巫」讓木蘭去找到屬於「她們」的位置。這個「她們」似乎不是指的所有的女子,而是像她們一樣特殊的女子。
🌈神仙姐姐主演的這部《花木蘭》對一些細節元素有所創新,不是完全按照課本講述。但就我個人而言,是沒有將木蘭身上的優秀品質以一種讓觀眾共鳴的形式展現。
㈥ 看完動畫片《花木蘭》鑒賞
周五的英語課老師給我們放了美國迪斯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這是我一直想看但還沒來得及看的電影。
這是一個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故事,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演繹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這部影片中的花木蘭機智、勇敢而有自我想法。為了為家族爭光,嫁個有錢勢的人,她竭力剋制自己的個性,最終還是沒有成功。她痛苦,她傷心。從木蘭的這種個性的表現,可以看出在她的身上集聚著中西方的性格。東方的孝順,西方的自我個性。
在場景上,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化,如:龍、長城、建築、劍、國外熱衷的中國功夫、家族制等的運用,處處都體現著中國文化。雖然背景,場景有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國為藍圖,但在人物的刻畫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還是西方的張揚、幽默、民主,極好的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點。
這部影片還有著極好的教育意義。我們看到了木蘭代父從軍的孝順,不甘落後勤奮而努力地向著目標的性格,與匈奴勇敢、機智地斗爭。在她的身上集聚著美的品德,讓人很佩服、很受感動。
影片中有一角色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充滿幽默感的龍——木須。龍是中國的象徵,木須的安排是合乎中國文化特點的。木須的出現給整部影片加上了調味料,增添了不少的歡樂。他有著誇張的性格,沖破中國傳統嚴肅、正經的局面。
我在想,為什麼咱們中國的傳統故事自己拍不出好的動畫片,人家美國人卻能拍得這么好呢?看來是中國動畫製作人才缺乏想像力,沒有創意啊!
看了一遍英文字幕英文原音後有點在想看一遍中文配音的,因為還有些地方沒看明白,而且中國的配音還是很不錯的。
㈦ 斥巨資的大片《花木蘭》,到底該如何評價
這又是一個「公主」就像很多迪士尼傳統公主故事一樣,真人版《花木蘭》中,有個邪惡的女巫。
而那隻一直護佑著木蘭的鳳凰,則是魔法教母!
因為是男權至上,男人認為這樣打扮才是女人應有的樣子,於是,女人們迎合著照做了。
這就像是中國古代曾經流行的女人裹腳一樣,三寸金蓮為美。
解開裹腳布,裡面骨折、扭曲甚至破爛的醜陋雙足,有哪個正常人會認為那是美?
可當時,男人們還是以此來評判女人的質量,因為這樣代表著男人對女人有絕對的領導權。
更殘忍點說,就是能讓女人們甘願自殘,來取悅自己。
㈧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
在北美生活,又有一個正當年的女兒,感受到了迪士尼宇宙中公主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公主們是幾乎所有小女孩最初的審美標桿,是人生導師,是親人是朋友,是她們眼裡最初的自己。所以首先要說,在這個公主家族中有我們中國代表,還是挺驕傲的。
㈨ 動畫片花木蘭中文影評
從電影《花木蘭》看中西文化
《木蘭詞》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部文學作品,長期以來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聯系在一起,近帶女革命家秋瑾還引用她的典故入詩,「誰說女子不如兒男?」、「巾幗不讓須眉」成了中國家長激勵女兒最長用的話語,可見,中國人是非常推崇花木蘭的英雄實事跡的,有趣的是在中國花木蘭沒有延續自己抗擊匈奴的符號意義,卻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義。
我們沒有必要去考究中國文本和這部最美國的好萊塢G級片究竟有什麼出入,不難看出,導演只是託了中國故事的衣缽向全世界的小朋友獻上他們一貫的大禮——享受愉快的電影過程,我想,再學究的老先生都不會和這部動畫片過意不去,它實在是太討巧了,小朋友門喜歡,還能怎麼樣呢?真的不是給上了年齡的人准備的。
所以,我所關心的是動畫片在轉述中國經典故事上的成功,雖然說只是市場的成功,不過從販賣中國魅力的角度來說,美國人確實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我們怎樣去表達我的的典藏並被人喜歡呢?是用一幅老中國的面孔去講花木蘭、楊家將和岳飛霍元甲嗎?不可能的,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逗大家開心就好,所以我們看到,在電影《花木蘭》的結尾,美國人給我們來了一個更中國式的大團元結局。皇帝對李翔說「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處都有的」,李翔也心領神繪,千里迢迢的來到花家送還帽子,最絕的是木蘭:你可以留下來是晚飯嗎?這里,你可以理解為好萊塢對小朋友門期待視野的又一次獻媚,當然也可以看做為美國人把中國的大團圓結局給徹底搞過頭了。在原文中,只是寫到木蘭以前的朋友來花家拜訪,更沒有寫到,有男人對木蘭暗生情素,在這里,我們有必要看看電影中對木蘭的特殊照顧,最敏感的就是安排了一場洗澡的情節,一方面,為將士門將信將疑的認為木蘭是女人打好了鋪墊,另一方面也迎和了小觀眾對兩性關系的初步認識與興趣。當然,該場景自然是很好的消融了,詼諧又不缺乏「有意思」。而反觀我們的文本根本找不出任何這方面的蛛絲馬跡,若沒有點噱頭怎會有人理解呢?所以,好萊塢的一大好處就是把花木蘭真正「女性化」了,無論是小朋友還是世界范圍內的大齡觀眾門都覺得親切可人,可見感情戲是美國好萊塢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個中反映出美國派對人性的態度:每個人都是充滿了感情的——無論她是不是英雄,而中國人一碰到英雄人物便嚴肅得不得了,總想把他往高、大、全上弄,最後在歷史的長河中風化成一個古老的符號,活潑不得,這便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會在美國人手中宣傳開去的原因。我想,有一位男子喜歡上木蘭是多麼正常的事,如果《木蘭詞》中稍有暗示也不見得就會掉價,或許,我們今天的中國觀眾們會在看完電影後還可以理直氣壯的批評動畫中的李翔確實沒有書中描寫的那樣帥。
另外,我們看到,電影對原著也有大膽的加入有趣的角色,這當然不是《木蘭詞》的錯了,但我們可以看出,小龍和小蟋蟀還是博得了滿堂彩,從電影《獅子王》開始,這種插科打諢的角色成了迪斯尼動畫中最有特色的元素,這次在中國經典上「動刀」, 迪斯尼當然是手到擒來,在推動故事情節和逗笑上有時簡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電影,你仍然相信沒有這兩個傢伙,但你若是想起這部電影,你一定會首先想到那個陳佩斯陪音的小龍,這就是把經典交給迪斯尼的好處,他門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闡釋一古老的故事,他們建立起了一個和中國完全不同的木蘭世界,或許,這個版本比我們的更出名,或許,在我們的小朋友還沒有看過《木蘭詞》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木蘭有個男朋友,還有一個小龍和小蟋蟀是她的寵物,這就是迪斯尼,你是說它好呢還是討厭它呢?真的很難。
當然,我們看到,就算是小龍和小蟋蟀其實也是美國人對中國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之後的產物,小龍是花家先靈們的使者,敬重先靈是中國給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龍是最中國的符號,所以就算是中國觀眾也可以買單照收的,更何況那個關在籠子里的小蟋蟀呢!他是用來祈福的,體現了中國人對天地的敬畏,雖然被美國人徹底解構了,可到底也不乏「中國味兒」,另外諸如木蘭相親,媒婆和木蘭父親對神靈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濃烈的中國特色的,而且,我可以說,其中的手法不比中國的真人古裝戲差,甚至還要好很多。
《木蘭詞》和電影《花木蘭》,我們可以看做對同一事件的兩種闡釋方式,中國人自有其婉轉徘徊的敘事方式,美國人也有cowboy直接與簡單的作風,任你喜歡哪樣,真正的花木蘭只在你自己的心中。
㈩ 電影花木蘭影評
2020《花木蘭》真人版電影觀後感【篇1】
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昨天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了首映式,這也是該片首次公開放映。有評論者認為,該片是「迪士尼繼《灰姑娘》之後最好的真人電影」。
真人版的《花木蘭》由紐西蘭導演妮基·卡羅執導,由劉亦菲、甄子丹、鄭佩佩、鞏俐、李連傑等加盟,幾乎是全亞洲陣容。
首映式上,主演劉亦菲、甄子丹、李連傑、安佑森等現身紅毯儀式。甄子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陪女兒很小就看1998動畫版的《花木蘭》,幾乎看過100次,他們還會一起唱片中的經典歌曲,「是我的女兒讓我接下這個角色。」
談到和劉亦菲的合作,甄子丹稱贊她很勤奮:「很多中國女演員都演過木蘭,而迪士尼的《花木蘭》是一部英語電影,是面對全球觀眾的,我能想像她肩上承載了多少東西。」據悉,劉亦菲是迪士尼和導演從全球1000多名候選人中挑選出來的。
真人版《花木蘭》去除了原版動畫電影中男主角李翔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新角色——甄子丹飾演的唐將軍,是木蘭如師如父的存在;安佑森飾演的陳宏輝,是跟木蘭惺惺相惜的戰友。在動畫版《花木蘭》中,李翔的角色至關重要。影片中,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起名「花平」,在艱苦的軍旅生活中得到上司李翔的逐漸認可,後來李翔發現花平原來是一個女孩,最終上演了迪士尼經典的幸福結局。
首映後,大部分觀眾都評價很高,「迪士尼的《花木蘭》不僅視覺效果上令人驚嘆,而且絕對神奇。」
雖然美國疫情還沒控制住,但迪士尼依然堅持《花木蘭》3月27日在北美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