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三灣改編電影投資多少

三灣改編電影投資多少

發布時間:2022-09-19 20:52:41

❶ 秋收起義的結果是什麼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廣州起義)。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縣建立了秋收起義紀念館。1993年導演周康渝以秋收起義為題材拍攝了同名電影。

目錄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背景
問題
注釋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 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 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 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 背景
問題
注釋
展開 秋收起義示意圖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秋收起義——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 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發動的農民武裝起義。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前往長沙,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8月18日,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的計劃。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群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以長沙為中心的武裝起義。 為便於領導秋收起義,省委確定秋收起義的領導機關分為兩個,一個是由各軍事負責人組成的黨的前敵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書記,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一個是黨的行動委員會,由起義地區各地方黨委負責人組成,任命易禮容為書記,負責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決定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 這次秋收起義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三個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主力編為第一團,團長鍾文璋;以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編為第二團,團長王新亞;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一個營和瀏陽部分工農武裝編為第三團,團長蘇先駿。參加起義部隊共約5000人。此外,在起義前,還收編了當地的土匪武裝邱國軒的一個團。起義部隊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各團的行動計劃。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按預定計劃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 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9月10日佔領了平江縣龍門廠。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鍾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第三團於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9月12日又佔領東門市。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1] 鑒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以前委書記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瀏陽縣文家市集結。9月19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斗爭,發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9月23日,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5日,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10月3日,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編輯本段起義經過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在共產黨力量較強、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廣東4個省舉行秋收暴動,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決定派毛澤東去湖南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和領導秋收起義。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在湘鄂贛邊區組織秋收起義。8月12日,由共產黨員盧德銘任團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到達修水縣城,並與8月下旬抵修城的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在本縣山口統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余賁民任正副師長,下設4個團,1、4團駐修水,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總指揮,總指揮機關設在縣城,修水地方黨組織積極配合,發展武裝,組織群眾支持起義軍。師部參謀長何長工、副官楊立三,根據前敵委員會指示,在修水設計並製作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和臂章。「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起義部隊在修水縣城舉起義旗,向長沙挺進。途經渣津,與收編的邱國軒第4團匯合,並攻克了敵人盤踞的朱陂廠,在進攻長壽金坪受挫後,返回修水台庄,後接毛澤東指示,揮師瀏陽文家市,與2團和3團會合後,跟隨毛澤東踏上前往井岡山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秋收暴動》 陳玉先
八七會議結束後,毛

❷ 秋收起義劇情介紹

2017年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秋收起義90周年,為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一部名為《秋收起義》的電視劇出爐。
《秋收起義》由侯京健、劉叢丹、夏德俊等聯袂演繹。講述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反革命政變四一二、七一五反接連發生。為了挽救處於水深火熱的革命之士,中共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會議決定毛澤東將領導湘鄂贛邊區人民進行秋收武裝暴動。同年九月,毛澤東親率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三團宣布起義,且首戰獲得極大的勝利,順利佔領了白沙鎮、東門市。
而後,由於臨時收編的邱國軒發動叛變,王新亞二團因驕傲輕敵而陷入被夾擊的窘境。一連串的失利使得我軍嚴重受挫。面對此窘境,毛澤東決定改變攻打長沙計劃,改重擊敵人力量薄弱的羅霄山脈。而後,秋收起義隊伍經歷「三灣改編」,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最高准則。次年,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等部隊與秋收起義部隊順利在井岡山勝利會師。這標榜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一支絕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誠於黨的中國工農紅軍真正誕生了…….
精彩盡在《秋收起義》,精彩盡在漫漫看影視劇。

❸ 人保集團的「三灣改編」具體是什麼內容

其實人保集團的三灣改編只是公司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把崗位換一下名字,並不是多重大的事情。

其實很多網友對於人保集團是有很大意見的,他們說人保集團的辦公室都是有很多關系戶存在的。公司通過校招招進來的員工也在二三級機構,沒有在基層鍛煉過,不懂得業務場景。

所以現在人保集團推出了三灣改編,就是想把這種情況給改進,讓人保集團煥發出新的活力。總的來說,這也是人保集團為了讓集團發展的更好而作出的一項改進的措施,對集團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公司概況

中國人民保險和中國人壽保險都是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名稱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國企,都是副部級單位,這兩個集團下屬一些子公司,最有名的子公司分別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這兩個子公司是我們經常聯系的公司。

兩個子公司的區別是中國人保主要經營財產保險(車、企業、家庭等),中國人壽主要經營人壽業務(人的健康、人的生命)。

怎麼樣手機上看三灣改編電影

手機上看三灣改編深有感觸,很有體會。通過觀看影片,進一步強化了幹部的思想。影片為理論學習提供了一本鮮活的教材,令大家進一步深刻感悟歷史,銘記光輝歷史,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弘揚好、傳承好紅色精神。

電影《三灣改編》依託於真實歷史。首映式現場,總製片人劉建廷表示,自己一直有著將家鄉的革命故事搬上電影銀幕的情懷信念。在拍攝之際,劇組努力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雨季拍攝環境惡劣等重重困難,最終得以將影片呈現。

導演楊虎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力所能及的把『三灣改編』這段歷史呈現給全國觀眾,讓更多觀眾更加了解江西這片紅土地,將革命精神不斷傳承、發揚下去。

導演楊虎也分享了自己影片的拍攝初心,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90多年前的年輕人身上的故事,摒除了『說教式』的故事敘事,把重點放在人物刻畫上,極盡可能地用鏡頭展現領袖的光輝形象和那個時期意氣風發的年輕革命者風貌。

本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我們力求讓每個人物真實立體,有血有肉。希望可以通過這部影片,讓現在的年輕人,直觀感受和看到百年前的青年們的追求與信仰,激發前行動力,發揚紅色精神,做新一代有為青年。

❺ 人保集團的「三灣改編」是什麼內容

2020年11月,中國人保正式確立了“卓越保險戰略”和“1+7”戰略框架。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隨之而來。中國人保財險、人保人壽等主要改革主體分別以“三灣改制”和“湘江大突破”命名改革方案。2021年,《中國日報》可以說是人保改革實施以來的第一份中國日報。隨著新戰略的實施,公司在業績上取得了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利潤結構進一步優化。由於資本市場的強勁勢頭,2021年上半年的投資回報相當不錯,至少從賬面上看,很多保險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還算合理。以中國人保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上半年投資收益創下六年來新高,幫助抵消了低於預期的溢價表現。

在這些改革中,有五項體制改革,包括改組組織結構;圍繞新建築形成專業的操作系統;我們以客戶為中心,重建操作規范;以損失賦能為核心,構建五種生態格局;轉換IT架構,促進數字轉換,並支持組織和操作變更。組織設置、資源配置、績效考核、風險管理、幹部就業管理等五大配套機制改革。

❻ 觀《三灣改編》電影有感

今天下午我們一起看了《三灣改編》電影。裡面有很多的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很有感觸。毛主席帶領著五千人的部隊,每天處於危機四伏的危險的情況下,從五千人打到最後剩下不到千人,在三灣時的特殊情況下對部隊進行改編。影片中戰士的半個紅薯,挑明官與兵的不同等待遇,這就是逃兵多的原因。在不斷的篩選中留下精兵強將,通過官與兵同權利,要讓他們知道槍是為誰扛,是為誰戰的意識。用毛澤東說的自己是被逼上樑山。

影片裡面士兵腳穿草鞋,毛澤東把自己的馬給傷員騎,正是因為大家面對危險能萬眾一心,正是因為毛主席堅定共產黨的信念,堅持一心一意為了讓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又有後來一批又一批堅定黨的信念的優秀共產黨員,為人民的幸福保駕護航。

影片中敵情變了,在面對特殊情況下只有上山一條路了,冒著背負各種罪名和同志們的不理解,毛主席堅定指出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保存革命力量。雖然前面打了幾次敗仗,但是二團是共產黨第一隻隊伍,有一位戰士帶話說到:「一兵一卒也會完成任務,讓工農兵的旗幟,永遠會高高飄揚。」

影片中毛澤東說到:「只要我們團結的緊,就能用小小的石頭,打敗蔣介石這個大杠。依靠搶杠子的力量,槍桿子里出政權。」積蓄力量,有利在戰。

面對內外夾擊的時候,毛澤東強調,這個時候我們要看清路,不然我們就真的沒出路了。每一次決定都是生死存亡。也正是有了前面血的教訓,所以每一次決定都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團結一致,那隻能面對外敵的侵略和被打。

在影片中,毛澤東說:「我們的槍口是對准敵人的,是用來報仇的,不是用來對准自己的同志的。」心中有人民,才是革命的力量供給。還有一個鏡頭是,戰士們好久沒有吃的,挖了農民一片紅薯,毛澤東問:「付錢了沒有?如果你們家沒有人,你同意嗎?」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該有的作風。他在一言一行中中感染和吸收有同樣情懷的人。

時刻觀察,臨危不亂。一串鞭炮聲看到了希望,連夜攻打江西蓮花。才有了他們駐守的地盤。這是才看到一團材火在燃燒。他們沒有殺戮沒有搶奪,而是把國民黨哪些人關起來。心中有同胞,心中有人民的大情懷。

赤腳用血寫下共產黨萬歲的共產黨員在死前說:革命的烈火會將你們燒的乾乾凈凈的。

影片中,三灣村的老村民,交給毛主席一塊紅布,那是對共產黨信任的表現,共產黨的兵不會拿百姓一個紅薯。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給三灣村村民打出了第一口井,那是希望的源泉。

在面對問題時發現問題,集思廣益。怕死不做共產黨員,真正能接收黨性的考驗的人才會留下來。確定要在基層建立黨組織,這樣才能貫徹的更快更好,更團結。

一位戰士說到,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怕牽連到家人。問毛澤東好不好時。毛澤東說到:「既要救國,也要保證家人的安全。」他的視線往遠去跳望遐思了一會兒,我猜想一定是想到了老家的老婆和孩子。

部隊在彎曲的道路上行走,他們手中的火把照亮了腳下的路,也讓我們想到了薪火相傳,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希望。

❼ 三灣改編為什麼看不了

需要會員。三灣改編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毛澤東創造性地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2021年在騰訊視頻上架,不過需要充值會員才可觀看。

❽ 《建軍大業》主要講述了什麼

《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八一南昌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影片劇情分成兩部分,前半截細述南昌起義的暗潮洶涌,到起義成功為一高潮。第二部分則講起義之後轉戰南方,在攻打城市的戰略中四處碰壁,最終定下農村包圍城市的方針。而影片彩蛋則是為了配合近幾年重新強調黨指揮槍口號而另加的三灣改編的片段。拋開彩蛋,整部電影情節完整,主線明確,主角突出,兩場戰役帶起兩波高潮,一喜一悲,感染觀眾情緒,也彰顯革命不易。《建軍大業》的成功表明順應商業潮流才是主旋律影片出路:時代在變,觀眾的審美與口味也在變,不順應時勢與潮流的電影形式註定被淘汰。用主流的類型片包裝主旋律電影,將復雜的口號與思想精簡成易於傳播的普世價值觀,才能達到極佳的宣傳效果。好萊塢電影就是這么做的。最重要的是,自古凡人愛英雄,打造出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而不是在集體的洪流中磨滅自我,最能被老百姓長時間銘記。

❾ 為什麼叫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成功了嗎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

秋收起義的正式爆發日是1927年9月9日,正是中秋節,一開始由於革命部隊里很多人都缺乏作戰經驗,裝備和武裝主力的敵強我弱,加上邱國軒的叛變,起義軍嚴重受挫,使部隊很快處於革命形勢的下風。

直到10月27日,經過「三灣改編」的起義軍才終於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因為這次革命起義持續了較長的時間,正值秋收季節,故稱為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最終是以失敗結束的,在1927年,那個充滿了動盪的年代,革命形勢一再受到威脅,汪蔣對革命的叛變一度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關系推向惡化,在這種形勢下,合作最終破裂。

雖然由毛澤東帶領的工農群眾隊伍一開始披荊斬棘,有著無人可擋的氣勢,但由於敵方的勢力實在是太過強大,和中共的勢力相差太過懸殊,中共軍隊開始連連受挫。其中,由於隊伍的主要組成人員是普通群眾,所以,缺乏作戰經驗的他們也成為一大弱點,成為導致秋收起義失敗的一大因素。

即使結果是失敗的,但這並不妨礙它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秋收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創了一條心的道路,並成功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也創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支由工農群眾組成的軍隊,標志著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武裝斗爭的開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9)三灣改編電影投資多少擴展閱讀:

秋收起義紀念館是紀念秋收起義的專題性紀念館,分為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和萍鄉秋收起義廣場。

修水紀念館坐落於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城鳳凰山路136號,始建於1977年,紀念館陳列重點反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的背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組建,中國共產黨的第一面軍旗在修水設計、製作、升起等史實。

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城西門肖家祠之旁,1977年建館並對外開放。展示了銅鼓是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的領導中心、蕭家祠是前敵委員會舊下址,銅鼓是工農革命軍的重要創建地的重要史實。

秋收起義廣場原名昭萍廣場,因建有秋收起義廣場紀念碑而更名。秋收起義廣場由中央廣場、西北廣場、東北廣場和東西廣場組成,佔地面積為346.254畝(約23萬平方米)。


❿ 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共黨史軍史上的三大起義之一(另一個是廣州起義)。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縣建立了秋收起義紀念館。1993年導演周康渝以秋收起義為題材拍攝了同名電影。

目錄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背景
問題
注釋
基本概況
起義經過
修水紀念館 第一展廳
第二展廳
第三展廳
毛澤東詩詞
領軍人物 毛澤東
盧德銘
起義地點 秋收起義主力在修水集結
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
秋收起義革命精神激勵修水
相關研究 背景
問題
注釋
展開 秋收起義示意圖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秋收起義——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 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發動的農民武裝起義。八七會議後,毛澤東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前往長沙,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8月18日,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的計劃。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群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以長沙為中心的武裝起義。 為便於領導秋收起義,省委確定秋收起義的領導機關分為兩個,一個是由各軍事負責人組成的黨的前敵委員會,任命毛澤東為書記,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一個是黨的行動委員會,由起義地區各地方黨委負責人組成,任命易禮容為書記,負責地方工作。9月初,湖南省委決定9月9日開始破壞粵漢和株萍鐵路,11日各縣起義,16日長沙起義。 這次秋收起義不沿用國民革命軍的番號,而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三個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主力編為第一團,團長鍾文璋;以安源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編為第二團,團長王新亞;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一個營和瀏陽部分工農武裝編為第三團,團長蘇先駿。參加起義部隊共約5000人。此外,在起義前,還收編了當地的土匪武裝邱國軒的一個團。起義部隊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各團的行動計劃。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按預定計劃爆發。參加起義的鐵路工人和農民,首先破壞了岳陽至黃沙街,長沙至株洲兩段鐵路,切斷了敵人的交通運輸。 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9月10日佔領了平江縣龍門廠。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鍾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佔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第三團於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9月12日又佔領東門市。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1] 鑒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以前委書記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瀏陽縣文家市集結。9月19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斗爭,發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9月23日,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5日,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10月3日,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編輯本段起義經過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在共產黨力量較強、工農運動基礎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廣東4個省舉行秋收暴動,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毛澤東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會議決定派毛澤東去湖南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和領導秋收起義。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決定在湘鄂贛邊區組織秋收起義。8月12日,由共產黨員盧德銘任團長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到達修水縣城,並與8月下旬抵修城的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在本縣山口統編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余灑度、余賁民任正副師長,下設4個團,1、4團駐修水,毛澤東任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任總指揮,總指揮機關設在縣城,修水地方黨組織積極配合,發展武裝,組織群眾支持起義軍。師部參謀長何長工、副官楊立三,根據前敵委員會指示,在修水設計並製作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軍旗和臂章。「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起義部隊在修水縣城舉起義旗,向長沙挺進。途經渣津,與收編的邱國軒第4團匯合,並攻克了敵人盤踞的朱陂廠,在進攻長壽金坪受挫後,返回修水台庄,後接毛澤東指示,揮師瀏陽文家市,與2團和3團會合後,跟隨毛澤東踏上前往井岡山的道路。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秋收暴動》 陳玉先
八七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作為中央特派員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長沙市郊沈家大屋召開改組後的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討論制定秋收起義計劃,成立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9月初,毛澤東在江西安源張家灣召開軍事會議,討論秋收起義具體部署。參加起義的主力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沒有趕上參加南昌起義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是葉挺獨立團的新兵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瀏陽的農軍、鄂南通城和崇陽的部分農民武裝、安源煤礦的工人武裝等,共約5000人,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二、三團。起義前又收編一部分原黔軍武裝為第四團。盧德銘(原警衛團團長、共產黨員)任起義軍總指揮,余灑度(共產黨員,後叛變投敵)任師長。起義的目標是奪取長沙。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工農革命軍分別從修水、安源、銅鼓等地出發,向長沙進擊,先後佔領醴陵、瀏陽縣城和平江的龍門廠、瀏陽的白沙、東門市等地。由於當時革命形勢已處於低潮,敵強我弱,加上群眾缺乏作戰經驗,起義軍某些指揮員指揮失當,新收編的第四團在戰斗中又臨陣叛變,致使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9月14日,毛澤東在瀏陽東鄉上坪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改變攻打長沙的計劃,命令第一、三團與第二團余部迅速到瀏陽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會議,決定起義軍撤離湘東地區,進入江西,沿羅霄山脈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義軍在向南進軍途中,處境十分困難,在江西省萍鄉縣蘆溪又遭到敵人的伏擊,總指揮盧德銘犧牲。9月29日部隊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時進行了改編(即三灣改編):由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將黨的支部建立在連上;成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即井岡山地區,得到當地武裝袁文才和王佐的幫助,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秋收起義與南昌起義比較,最明顯的特點在於: 1、它不僅是軍隊的行動,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參加。 2、它第一次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3、這次起義雖然在開始時也是以攻佔大城市為目標,但在起義遭到嚴重挫折後,及時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起義部隊在農村中從小到大地開展游擊戰爭,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道路,是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思想的起點。 4、三灣改編,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鑄就了人民軍隊的靈魂——永遠聽從黨的指揮。 第一面軍旗 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領導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一、四團在修水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 1927年8月,我黨領導的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奉黨中央之命參加南昌起義,途中得知起義軍已退出南昌,便來到湘、鄂、贛三省交界的修水駐扎待命。 與此同時,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黨中央積極准備湘、鄂、贛 秋收起義部分成員合影
、粵四省秋收暴動,8月底9月初,駐修(水)銅(鼓)警衛團、平(江)瀏(陽)工農義勇隊根據中央軍事部「積極准備等待時機參加暴動」的指示,決定組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 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會東廂房燈火通明,在師部參謀處一張寬大的八仙桌上,師部參謀何長工、副官楊立三、參謀處長陳樹華三人在製作軍旗,他們反復比較、推敲,修改著,爭論著,最後確定,旗底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五星內的鐮刀斧頭代表工農,旗左邊白色套管上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整體含義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武裝。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 (泛指江西)一帶不停留,便向瀟湘(泛指湖南)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1927年9月9日,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秋收起義爆發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和第一、四團在修水吹響了革命的號角,工農革命軍的第一面軍旗在古城修水高高飄揚。第二團、第三團在安源、銅鼓亦打響了暴動的槍聲。從此,武裝斗爭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東贛西的遼闊土地,湘贛邊界掀起了威震敵膽的金秋狂飈。 [2]

閱讀全文

與三灣改編電影投資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戰狼電影在世界獲得什麼評價 瀏覽:990
看電影怎麼設置杜比音效 瀏覽:216
小米平板電腦如何下載電影 瀏覽:199
哪些書有出電影 瀏覽:181
什麼叫新電影保護月 瀏覽:554
支付寶電影票夾怎麼刪除 瀏覽:43
韓國打搶電影有哪些 瀏覽:666
明天會更好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919
風水好看的電影大全 瀏覽:569
甄子丹天山黑俠電影免費版 瀏覽:311
蘇大強國際大毒梟是什麼電影 瀏覽:440
功夫電影里的插曲有哪些 瀏覽:414
哈利波特電影如何吸引 瀏覽:405
用德語怎麼翻譯我喜歡看電影 瀏覽:252
上海灘電影版和電視劇版哪個好看 瀏覽:114
2016關於游戲的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163
中學生微電影的類型哪些問題 瀏覽:466
母乳系列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790
印度片那個叫七弟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795
好看的清朝歷史電影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