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泰坦尼克號》又名《鐵達尼號》 ,獲得()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70 第70屆第70屆奧斯卡獎獲獎名單(1997-1998)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 最佳男主角:傑克·尼克爾森(《盡善盡美》) 最佳女主角:海倫·赫特(《盡善盡美》) 最佳男配角:羅賓·威廉斯(《心靈捕手》) 最佳女配角:金·貝辛格(《洛城機密》) 最佳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 最佳改編劇本:馬特·達蒙、本·阿弗萊克(《盡善盡美》) 最佳原著劇本:科迪斯·漢森、布萊恩·海爾格蘭德(《洛城機密》) 最佳攝影:盧塞爾·卡本特(《泰坦尼克號》) 最佳布景:彼得·拉蒙特、邁克爾·福特(《泰坦尼克號》) 最佳服裝設計:迪波洛·萊恩·斯考特(《泰坦尼克號》)
『貳』 泰坦尼克號哪年獲得奧斯卡的獲的是哪幾項獎
泰坦尼克號獲得1998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故事影片《泰坦尼克號》共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輯獎、最佳插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音響編輯獎和最佳服裝獎。
美國第70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金像獎)於1998年3月23日晚頒發。該片拍攝歷時五年,耗資二億五千萬美元。《泰坦尼克》1997年底公映以來,獲得巨大的成功,曾獲得金球獎的四個獎項。
(2)鐵達尼號電影有多少個獎項擴展閱讀: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是表揚1997年的優秀電影,1998年3月23日晚上,洛杉磯神殿大劇院星光燦爛,全世界約有10億人通過電視觀看在這里進行的第七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90年代的《泰坦尼克號》顯然比真船幸運,第二個獎項起便一路順風,接連奪取了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最佳音響效果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接、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戲劇類)、最佳電影主題曲、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共11項獎,平了1959年影片《賓虛 》創下的獲獎最多的紀錄。另外,《泰坦尼克號》雖獲最佳影片,但沒有獲得一項最佳演員獎。甚至沒有獲得最佳劇本提名,這在奧斯卡史無前有的。
『叄』 《泰坦尼克號》這么優秀,而小李子卻沒拿奧斯卡金獎
我們知道之前電影《泰坦尼克號》這個電影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而且也有很多人去觀看他也有了很高的票房,它以高投資,高收入以及非常多票房率讓這部電影非常的火,而且他的演員也非常的火。
當年他在《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當中飾演的一個角色。這部電影播出之後,他就成為了全球偶像。但是雖然這部電影在當時特別的成功,他卻沒有一個最佳劇本獎,小李子也在這個時候被埋沒了。可能也是因為當時他的演技過於青澀。大家覺得呢?
『肆』 誰知道影片《泰坦尼克號》一共獲得了幾項奧斯卡獎
1998年,電影《泰坦尼克號》獲得11項奧斯卡大獎
『伍』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票房是多少
該片在全球的票房收入為18億3540萬美元,其中北美地區收入為6億美元,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區歷史最賣座片的第一名,其紀錄迄今仍無影片能超越。
『陸』 《泰坦尼克號》又名《鐵達尼號》,獲得()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70
《泰坦尼克號》上演不到二十天,票房就超過了兩億美元,到1998年4月已近十一億美元(國內票房為3億元人民幣)。它是美國電影史上迄今為止製作時間最長(五年),製作費用最高(二億五千萬美元),獲奧斯卡獎提名最多,獲奧斯卡獎項最多,票房最高的影片。在7O年的奧斯卡獎歷史上,只有1959年的影片《賓虛》獲得過11項奧斯卡獎。盡管如此,它卻與四項表演獎無緣。
『柒』 電影泰坦尼克號得過多少個獎項
美國第70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金像獎)於1998年3月23日晚頒發。故事影片《泰坦尼克號》共獲11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輯獎、最佳插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音響獎、最佳音響編輯獎和最佳服裝獎。該片拍攝歷時五年,耗資二億五千萬美元。《泰坦尼克》1997年底公映以來,獲得巨大的成功,曾獲得金球獎的四個獎項 歷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包括提名) 獲奧斯卡提名或者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未必會人人喜歡,但其中的經典之作確實讓人驚嘆。我向來認為觀影感受是很個人化的,但有些兼有娛樂性和藝術性的影片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會喜歡的,以下幾部是名單中我的強烈推薦,相信喜歡電影的人應該都看過了,若然沒有,它們便是你這個周末打發寂寞時光的好伴侶啦。
『捌』 泰坦尼克號獲得哪屆奧斯卡的哪十一項獎
電影史上第一昂貴的電影
沉沒之船上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
一部人類應時時審視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一則包融信念、勇氣、犧牲和愛的不朽傳奇
1997年出品
導 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 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凱特·溫斯萊特
·第七十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十一項大獎
·第五十五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
·第十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外國影片最佳譯製片獎
在評價自己的這部影片時,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說:"1912年4月10日,工業技術已經給人們帶來了將近20年的連續不斷的奇跡。人們開始對這沒有止境的進步想當然,有什麼能比泰坦尼克號--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最豪華的可以移動的物體來更好地代表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呢?但是,4天半之後,整個世界改變了--這艘'夢之船'的處女航以不可理喻的噩夢般的結果而告終。人類的獨特的劣根性:傲慢、自滿和在非常狀態中表現出來的貪婪就這樣永遠地摧毀了人類擁有不可戰勝力量的信念。
"我拍這部電影的目的不單在於表現這艘聲名狼藉的船的戲劇性的毀滅,而且在於展示她的短暫的、燦爛輝煌的一生,捕獲泰坦尼克號和她的乘客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美、活力、希望和信心,以及在揭示人類黑暗面的過程中,頌揚人類精神的無限潛力。泰坦尼克號不只是一個警告性的故事--一個關於人類的不幸的神話、寓言和隱喻,它還是一個關於信念、勇氣、犧牲和愛情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談《泰坦尼克號》不僅是因為它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更重要的是它帶動了世紀末的一股懷舊的風潮: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20世紀初的一場悲劇,影片卻以真實的史實加上虛構的愛情故事將泰坦尼號啟航不到5天中的愛情、友情和災難呈現在世紀末的這一代人面前,它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我們要珍惜生命。
--香港著名主持人 吳小莉
我們都需要具有強烈的情感、能夠橫掃一切卑瑣情境的鴻篇巨制,需要能激勵精神生長的英雄主義重現江湖。在這一點上,《泰坦尼克號》幫了大家的忙。
--《紐約時報》
《泰坦尼克號》不僅是一部電影,還是一個現象,它帶給大家的一個感受就是,它完成了大家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一個夢。尤其是其中的愛情故事,是現實中難以完成的,需要死亡考驗的,可生死相隨的愛情。
--專業影評人 徐永耀
一則電視新聞"尋寶探險家布克為了尋找1912年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從沉船上打撈起一幅保存完好的一位年輕女子佩戴著一條鑽石項鏈的畫像"引起了一位百歲老婦的注意。老婦人激動不已,隨即來到布克的船上。原來她名叫露絲,就是畫像上的女子。看著畫像,往事一幕幕浮現在她眼前--
1912年4月10日,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泰坦尼克號"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開始了它在大西洋上的處女航。
碼頭上人山人海,人們爭相目睹人類有史以來最大、最豪華的船。露絲,一位漂亮的貴族小姐與她的母親及未婚夫、鋼鐵大王之子卡爾一起登上了頭等艙。與此同時,年輕的畫家傑克通過與人賭博,幸運地得到了三等艙的船票,他和夥伴飛一般地跑到碼頭,跳上甲板,登上了泰坦尼克號,他們高聲歡呼著,彷彿是大海的主人。露絲是一個外表遵循規矩,而內心有著強烈的反叛意識的女孩,她早已厭倦了貴族們的無聊生活。在甲板上,傑克看到了露絲,被她深深吸引。
露絲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感到萬分無奈,她的內心如波濤一般地洶涌澎湃。當她試圖跳入大海時恰巧被傑克發現,他救了她,兩人由此相識。露絲向傑克吐露著心聲:"我覺得這一生不外如此,像活了一輩子似的,又像是站在懸崖邊上,沒人拉我回來,沒人關心,甚至無人理會。"
傑克耐心地開導著露絲,帶她去三等艙中跳舞,甚至教她如何吐出又遠又直的唾沫,在傑克樂觀精神的開導下,露絲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樂。
露絲的未婚夫卡爾發現了傑克和露絲的來往,他送給露絲一條價值連城的項鏈"海洋之心",試圖挽回同露絲的愛情。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打動露絲的心,因為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傑克。在卧室中,露絲戴上了"海洋之心",由傑克畫下了那張令她永生難忘的畫像。露絲決定上岸後與傑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已掌握在兩人手中。
然而由於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船身右側破裂了,盡管它號稱"永不沉沒",人們卻能感受到它在一點一點地下沉,可這時傑克卻被卡爾栽贓陷害,被關在下層船艙里。
露絲回到空無一人的船艙里找到傑克,在緊要關頭找來斧子救出了他。他們來到甲板上,露絲在傑克的勸說下上了救生艇,然而在登上救生艇的最後一刻,露絲改變了主意,她重新跳回到泰坦尼克號上,決定與傑克生死與共。
傑克拉著露絲跑到船尾,爬上欄桿,直到泰坦尼克號沉沒。兩人落入海中,傑克將露絲推上一塊木板,自己則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他鼓勵著露絲,要她答應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冷,最終緩緩沉入大海……
救援船救起了露絲,傑克卻被冰海永遠地吞沒。84年後,露絲又來到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地方,將"海洋之心"拋入海中,以告傑克的在天之靈……
愛情神話的復活
在通覽《泰坦尼克號》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影片打動人心的原因是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傑克與露絲的生死愛情,在這里,愛成為人們魂牽夢縈的最終主題。
可以說,當"泰坦尼克號"以藝術的方式重返大西洋的時候,使它浮出海面的力量中有雄厚的資本,更有感人的愛情。愛情使時光倒流,使"泰坦尼克號"復活,使傑克和露絲置身"泰坦尼克號"的船頭迎著大西洋的海風飛翔。
《泰坦尼克號》是個神話,而傑克和露絲的愛情則是神話中的神話。看過影片的人們開始渴望或尋找這種神話的力量,一種使人類的這一半和另一半緊密相連的精神動力。
當《泰坦尼克號》進入我們平常的生活空間時,我們的心得以在一個瞬間有了猛烈跳動的力量。也許我們無法挽留太多的記憶,也許我們無法指望全盤的拯救,但至少在這樣的瞬間,我們抓住了一樣東西,這就是愛情。在大的歷史被解構之後,能抓住小的愛情,就應該算是收獲,因為它同樣能給我們靈感,能使我們的日常生活閃閃生輝。
人類置身在後現代的沖擊之中,然而又寧願相信愛情的神話。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切都逃不過解構主義的手術刀,然而,一旦遭遇愛情這個在人類心中隆起的硬塊時,解構者們會不會有些左右為難,他們會不會在想,解構行為抵達了一個邊界,或者說,在後現代主義的長時間的沖擊之後,這些被瓦解了又被拼接起來的愛情神話,是否就是後現代主義終結的一個信號?(JJ)
☆1983年,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魔鬼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1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好萊塢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在《終結者》中已經可以看到卡梅隆電影的特點,比如富於創意的劇本、出色的特技製作、特色鮮明的人物,特別是在之後的影片中經常會看到女性英雄的形象。《終結者》的成功使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也成了他導演生涯里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1989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3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他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一個關於夫妻情感的故事。在兩個方向上,《深淵》為電影特技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首先是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表現水下奇觀,它的水下特技啟發了一批電影人,《紅潮風暴》、《U-571》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部影片的影響,《泰坦尼克號》也運用了在《深淵》中實踐過的很多特技手段。《深淵》在另一個特技領域開創的更具革命性的影響是它首次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腦生成影像。這種技術不但解決了利用模型難以拍攝在三維空間運動的生物體的困難,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創造了片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會變形的水柱,這種電腦生成變形物體的技術為卡梅隆的另一部傑作--《終結者2》打下了雄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