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票房上億的電影,寫劇本的人有多少報酬
不同情況不同報酬
1、買斷,最常見,談好報酬後編劇或工作室開始製作劇本,並完善所有文學部分。國內電視劇大致是每集數錢或全集數十萬的價格浮動,主要看作者或該劇本的影響力。
2、改編,將已有的成功或流行小說、傳記商談價格後,進行改編。費用視情況而定,改編方不一定是原作者,一般的改編費用與版權費相比也幾近於無。這種是以小說銷售盈利為基礎進行的一種評估,價格可能幾萬,也可能幾百萬,全球改編版權什麼的可能會到數千萬,但能不能賣出去這個兩說。
3、原創,編劇和導演或策劃是同一人,那麼在引入投資方的時候,會商談比例問題,又或者是無償提供初始劇本,然後尋找編劇或工作室進行完整創作,這種只需要付出工作室或編劇工作費用,其他則是按比例分成。這種比例分成通常會佔到10%以上至少,也就是說,扣除雜七雜八的費用後,純盈利或毛利收入會以比例進行提成給原創方,票房一千萬的話,10%是多少呢?
4、國外有一些特殊情況,諸如漫畫作品改編OVA或電影,這種可能是作者在盈利後自行尋找工作室進行製作的,這種盈利最終是以作者本人為最終收益對象的,這種並不是很常見,大抵多見於低成本聯合製作或自成本投入製作,之後可能會經由獨立電影節、音像製品商、網路視頻商等不同渠道進行營銷。國內常見於短片或實驗電影的製作,通常在電影節被買斷,可能會被二次改編。這種價格同樣很難預計,可能製作方低賣,但購買方缽滿盆滿的賺著,也可能恰恰相反。所以這種是很少被發行商所看重的。
2. 中國演員,編劇,導演的薪酬狀況
論演員的薪酬,一般說來,今天粵片『明星』似較國語片的為高,紅線女、芳艷芬、新馬師曾,多時以來,便已到了一萬元左右拍一部的地步,任劍輝、白雪仙在某種情形下每拍一片的薪酬,也超過了七千元這數字。張瑛和鄧碧雲是熱門人物,張瑛據說已到了七千元的邊緣,鄧碧雲則破了五千元的大關。
『中聯』方面的影星,因為他們都是『中聯』的股東,本身公司拍戲,都規定薪酬五千五百元,如替其他公司拍戲呢,照票房紀錄計算,他(她)們的薪值,是應該媲美任何最吃香的演員的。
至於演國語片的,除了『長城』和『龍馬』兩公司因為製作方針不同,參與工作的演員並不斤斤計較於薪酬之多寡外,其他能超出一萬元薪金的演員,據說只得李麗華一人。有人傳說李麗華每拍一部片要四萬元薪金,但這只是傳聞而已,真實的數目到今天還是一個謎。只是這半年來,李麗華除了自資拍攝《萬里長城》一片外,還沒有聽到她要拍什麼新片的消息,因此對於她今天每拍一片的薪值也就更不易為外間所知了。
http://www.cnwnc.com/20040726/ca1065507.htm
編劇弱勢的根子在電視台壟斷。 張紀中:製片人需不需要維權?導演需不需要維權?
石康:確實是。2002年,我的一個劇本20集,之前簽的合約是一集一萬,我是一集一集把劇本傳給製片方的,每次他們都說劇本是合格的,但最後連一集的錢也沒給我,後來突然他們就翻臉了。雖然簽了合約也沒有用,採用法律手段還不夠律師費的呢,請個好點的律師就得20萬了,所以這事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有的大牌編劇表示,他們可以不要錢,還可以先寫10萬字,給製片方看了再給錢,他們真的是寫得又好,又會討好製片方,但即便這樣,他們還是得不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他們的性價比依然是被低估的。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2008/03-05/[email protected]
3. 編劇的報酬
我支持你!!!一部電影的好壞和編劇的構思安排,劇情的想像力.關系太大了!
4. 編劇稿酬繳稅是按6%還是按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將稿酬所得獨立劃歸一個征稅項目,面對不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的翻譯、審稿、書畫所得歸為勞務報酬所得,主要是考慮了出版、發表作品的特殊性。稿酬所得應當與般勞務報酬相對區別,並給於適當優惠照顧。
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後再付稿酬,均應合並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改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改版)所得按分次(兩處或兩處以上)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5. 電影的編劇一般是拿提成還是固定的薪酬
這個行業里的提成對於原創團隊的成員來說叫做——二次薪酬。
提成主要指的大概是,投資人所得到從票房中按股份持有數量,拿走的利潤份額。也就是說,票房的金額,院線抽走院線的提成,參與了的有關部門提走自己的提成,然後是投資方的股份分成。意思也就是說如果編劇自己參與投資是可以拿到提成的。
然而,你所指的編劇提成——二次薪酬,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是法定的薪酬,具體要參照該國的著作權法,總之作為一劇之本的編劇是一定在此行列的。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著作權法案,但是如果某人的劇本好到那個程度,或者某人有手眼通天的本事,可以要求二次薪酬,但如果沒有,那就踏實地拿你自己的固定薪酬,也就是稿費或者說是一次薪酬。你可以參考一下著作權法案,看一看著作權人的權力都有些什麼,都有什麼受法律保護。可以肯定的是,你所說的提成和二次薪酬是沒有的。
仔細研究著作權法,看看自己的權力受多少保護,然後合理地提出要求。
6. 製片人導演監制編劇都是一個人的話,拿幾個人的工資
看你是啥水平了,一般來說都是一個人的話,肯定是小成本的片子,不然肯定忙不過來。那報酬也高不到哪去,一般導演你可以要求提成百分之3到百分之10,編劇按字數收錢,製片更簡單了,100塊錢的活,你50就做了,剩下不就是你的了么
7.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8. 編劇的酬勞是多少
編劇酬勞
美國好萊塢編劇的罷工事件近日鬧得沸沸揚揚,近日記者采訪了海岩、王海鴒等多位編劇,他們透露出國內大多數編劇同樣遭遇不公平待遇,「國內沒有編劇協會,沒有相關的法律去規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很薄弱,所以拖欠、抵賴稿酬,劇本遭剽竊的事情時有發生。」
編劇酬勞占投資不到10%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中國編劇的報酬僅佔一部戲預算中的5%至10%。一般說來,北京的影視劇公司對劇本投資約占總投資的6%至8%,而上海比重更低。一般成熟編劇的費用,北京每集在2萬至4萬元間,上海每集則只有1萬至2萬元。
只有知名編劇能在稿費之外獲得播出利潤分成,比如海岩,他可以獲得總利潤的20%至30%。而許多電影編劇更是只掙名不掙錢。記者從某電影製作公司處獲悉,有一部投資千萬元的電影,編劇的酬金才幾萬元。另外,行業內潛伏著大量被稱為「槍手」的人群,他們大多是影視專業院校未畢業的學生,替一些知名編劇寫劇本。製作公司一般開出每集1000元的價碼給這些「槍手」,但作品不會署其名字。比起大明星動輒上百萬元的片酬,編劇智力投資的回報無論如何都顯得有些微薄。而對於不成熟的劇本或不夠「腕兒」的編劇,投資方還可能隨時撤資或者丟棄劇本。
9. 網路小說改編影視作品,作者能拿多少錢
1.一個小說改編成劇本,那要看小說的作者有沒有名氣,如果沒名氣只能拿到槍手編劇的價錢,大概1000-3000每集。如果小說的作者有名氣,例如像郭敬明、韓寒那樣的,大概可以拿到3萬-5萬,當然這其中多半都是名氣換來的稿酬。
2.如果小說的作者自己獨立把小說改為電視劇,那麼作者除了可以拿到改編金之外,還能拿到稿酬。同樣,稿酬計算方法同上。而改編金,其實就是買斷金,買斷小說的影視改編權,至於能拿多少就要看小說的人氣了。
3.如果把別人的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編劇能拿到不錯的稿酬,不過通常這種改編的情況,都是影視公司相中了小說,首先支付給對方買斷金後,自然會找正規編劇來改編,所以稿酬不會少。不過這種情況新人編劇就不用考慮了,影視公司高價買斷小說的改編權,不可能再去找一個新人改編劇本。
4.編劇掙稿酬是按整部劇本分集來計算,每一集都會拿相同的稿酬。
最後說一下,編劇和作家掙的稿酬是完全兩碼事。編劇掙稿酬看得是名氣,你沒名氣就做不了編劇,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編劇的,即便是北影編劇系畢業的也沒用。而作家則不同,現在網路文學那麼發達,隨便再網上注冊一個帳號就可以自稱為網路作家了,但真正能掙到稿酬的作家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