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0分鍾的講座時間大概需要需要多少字
3萬字左右
② 一部2小時的電影劇本大概多少字
1000000萬字
③ 寫一部90分鍾的電影劇本需要多少字數
一部90分鍾的電影劇本大概有1.5萬字到2萬字。
我是從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的,不知准不準確。
④ 一部電影劇本有多少個字
劇本沒有一定的字數,劇本也分什麼樣的劇本。一般90分鍾的電影劇本一般在24000至30000多;120分鍾的大概在30000多到45000,應該是底線吧。但是劇本看你怎麼寫了,這和場景。。。等等都是有關的。這是個很籠統的問題。
⑤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
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有多少字是沒有絕對標準的。
西方主流劇本創作理論認為,一個標准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英文),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鍾一頁來計算。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鍾。
第一幕是開端,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你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電影,你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判斷——你是否喜愛這部影片。你應該及時地抓住你的讀者。
你應該用大約十頁的篇幅來讓讀者明白誰是你的主要人物,什麼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境是什麼。(中文劇本一頁相當於英文劇本兩頁)
(5)90分鍾電影有多少萬字擴展閱讀:
影視劇本的文體構造:
影視劇本文體在結構形式上的特點,即章法特徵。具體說,就是鏡頭(場面、段落)與蒙太奇的體現和設計。
較規范的影視劇本,其結構形式大都以場面為敘述單元,通過蒙太奇方式連結成篇;每一個場面,又由一個或數個鏡頭組成,而鏡頭與鏡頭之間,也是通過蒙太奇聯絡。
有人認為,鏡頭與蒙太奇之類是導演掌握的事,編劇可以不管,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影視創作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統工程,根本不存在完全獨立的創作階段。
鏡頭、蒙太奇是影視創作的不可或缺的特定表現手段,無論編劇、導演、剪輯師,他們雖分頭工作(很多時候,也有其中兩者、甚至三者集於一身的),但其創作卻是相輔相成,可謂「和則俱榮,分則兩傷」。
⑥ 90分鍾的電影劇本一般用word需要寫多少頁
電影劇本一般來說一頁拍一分鍾,90分鍾就差不多90頁。
⑦ 電影劇本需要多少字
電影長片的時長一般不少於90分鍾,按常規來講,3至5萬字左右的電影劇本是能夠滿足一部電影長片的需要的。一部電影劇本的量,字數只是考核的一個指標,有的劇本字數簡約,但信息量大,這就無需在字數上苛求。有些劇本,字量雖大,但信息量(指有效內容)並不大。所以,需視劇本本身而定。考核劇本信息量還有一個指標,即場次。這也是衡量劇本節奏的標准。
⑧ 麻煩問下電影的文學劇本大概在多少字,一分鍾一頁紙還是
這個,要看你打算寫多長的電影了,一般按好萊塢的標准來說,一部90分鍾左右的電影,劇本應該是有90多個場景,字數這個沒有很嚴格的要求。
⑨ 電影編劇和電視劇編劇有什麼區別
文/編劇祝明
………………我是分割線………………
電影涵蓋多種類型,有商業化的類型片,也有意識流的文藝片,電視劇也是,有連續長劇,也有情景喜劇,在這里主要討論商業化類型片的編劇,及連續長劇編劇的區別對比。
最大的區別在結構和人物上。
一、結構
這是電影和電視劇的體量不同決定的,國內電影90-120分鍾不等,也就是3萬字左右;而國內電視劇,一般30集起,國內電視劇,通常還要求30集劇本拍40集的量,每集40分鍾,一共就是,1600分鍾,這就是一個電影的15倍容量。
所以,從體量上來說,就註定了,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
設想一下,一般是劇本290-310字可以拍一分鍾,電影劇本是3萬字左右,3萬字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國內一個完整的電視劇劇本,45萬字起,45萬字才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兩者當然是不同的概念。
所以,在做最開始做大綱時,就必須考慮這個首要元素。電影的3萬字往往講清楚一個完整的故事,就是一個能及格的電影了,這個故事裡人物往往比較簡單,(具體人物方便的區別下面會說)主線人物有一個目的,其餘人物都是為了輔助或阻撓主線人物完成目的的。而電視劇的要求是,一個故事,一個內核,但是卻有更多的立體人物,若幹人物都可以延展出去有一條完整的人物線,但又必須和主線相關,體現或輔助體現故事內核。
所以,電影一般是核心主題,單一主線,簡單人物,(一旦想講太多,太復雜的時候,就不是一個好電影了)電視劇則是,核心主題,一條主線,多條副線,多個人物,相輔相成。
人物
從劇本設計的人物數量來看,電視劇的人物設計要比電影多很多,電影一般來說只有1個主角,其餘都是配合主角的任務設計的支撐或阻礙配角(此處不包含系列電影),這個有名有姓的配角數量一般在4-6個不等
而電視劇視乎體量而定,可以有2-5個的主角不等,大部分偶像劇是1-2個主角,而還有一部分可以是群像式的,從早期的美劇慾望都市、絕望主婦、到最近國內的歡樂頌,都是群像式的寫法。而且,電視劇中,不管主角人物有幾個,有名有姓的配角數量會在至少8個以上,如果電視劇的體量超過60集,有名有姓有性格特色的配角數量甚至會上升到30個以上。
從劇本設計的人物發展來看,電影一般只有1-2個主線人物是有完整的成長歷程的(非系列電影),就拿最近的電影《瘋狂動物城》來說,邦尼和尼克有一條成長線,但其餘配角都沒有自己單一的線,而是直接的為了邦尼和尼克的主線做配合的。
而電視劇中,除了1-5個主線人物可以有完整的成長歷程以外,其餘的若干配角,也可以有自己的成長歷程和人物變化。就像《甄嬛傳》里,除了甄嬛以外,她的兩個姐妹,兩個死對頭,還有皇帝,都有自己獨立的訴求和人物變化發展,還有例如美劇《越獄》,除了男主有一條為了救哥哥越獄的主線以外,其餘的幾個人物,也都有自己的訴求、成長線、及幾段式的變化,而這些訴求和變化,又會和男主要帶哥哥越獄的主線相互影響和作用。
除了以上兩大點,情節、節奏和台詞上,電影和電視劇的也有一些區別。情節和節奏上,因為只有90-120分鍾電影的要求會更快一些,而從台詞上考究,電影的台詞要求更精練,更少長篇大論。電視劇中可能會出現的,9-10句話的台詞,電影中就比較少出現了。
總體來說,電影和電視劇本質上都是講故事,但是整體的技巧和關注度都會有一些區別,面對的受眾群也會有區別,而且營銷點和營銷方式營銷周期也完全不同。在國內,電影更像是創意活,講究慢工出細活,3萬字的體量,可以細細打磨(當然正因為體量小,電影出現推翻性重改、換編劇的可能性更大,這也業內很多電影編劇從最開始接觸一個電影項目,後來過了好幾年發現,換了好幾撥人,但是項目還沒做出來……)電視劇,尤其國內電視劇,大綱的時候是創意活兒,求新求變,到了劇本階段,45萬字的體量,反反復復的修改,就成了苦力活。
其實,無論是想做電影還是電視劇編劇,都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工作,它充滿辛苦和荊棘,都是磨練心智的苦活,但同時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工作,因為可以創造一個新的世界,這個新世界裡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這一切都是你創造的,看著你碼的字,最終成就了一個世界,並且這個世界的所有故事,還能影響到現實世界的很多人,這就是這個職業的魅力!
創建於 2016-07-0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⑩ 標準的一分鍾的中文電影劇本大概多少字
通常來說,一分鍾的電影劇本大概250-300字,國內的電影一般長度都是90分鍾左右,正常來說寫2.7萬字就夠了,但考慮到國內的審查機制,有些「不合要求」的內容相關部門會要求剪掉,為了保證時長,我們需要多寫一點,所以對於常規劇本,3萬字是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