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膠片如何成電影

膠片如何成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11 01:51:55

① 電影膠片是如何如何運行的

電影是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工作的,也就是快速播放動作連續的圖像人眼就會自動形成一種運動的感覺。

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的關鍵就是要實現快速播放多幅畫面。現代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的核心就是抓片爪和遮光片的發明,雖然膠片收放盤上的膠卷是連續旋轉的,但是膠片在經過光路時實際上卻是斷續運動的,抓片爪插入膠片邊緣的齒孔中迅速拉動膠片運動,當膠片正好對准光路窗口時,膠片停止運動,靜止在那裡被光照射,這時熒幕上就投射出一幀靜止的畫面,這個畫面達到播放時間以後抓片爪又拉動膠片運動,把下一幀畫面的膠片拉到光路窗口,停下靜止播放,如此反復一幀一幀地放下去。

放映機的輸片部分,由輸片齒輪、滑輪、片門、畫幅錯格調節器、間歇運動機構、遮光器及供、收片裝置等部件組成。輸片齒輪是以它周圍的輪齒伸入影片齒孔來輸送或制動影片的機件。滑輪是用來改變影片移動方向,限定影片左右位置,穩定影片移動速度和減緩影片震動的機件。片門的作用是使每格畫幅停留在一個嚴格確定的位置上,並以一定的面積接受光線照射。在放映過程中如果影片畫幅不正對片門孔,可通過調節畫幅諾格調節器旋鈕來對正。影片在片門中作一停一動間歇運動。在16毫米放映機中,目前多用抓片爪來使影片做間歇運動。它的工作情況,對放映效果和影片壽命有決定性的影響。遮光器中主葉的作用,是在影片更換畫幅時,擋住射向片門的光線,遮光一次。使人們看不到影片更換時的走動痕跡;副葉的作用是當畫幅停留在片門中時再遮光一次,可把每格畫幅分兩次映出,提高閃爍頻率,減少人眼觀察銀幕時由於明暗變化頻率太低所產生的閃動感。供片裝置用來支撐供片夾將影片均勻地供給輸片部分,並給供片夾以適當的阻力矩,不使其因慣性而自由轉動。收片裝置收卷已放映過的影片,常採用摩擦傳動方式傳遞
動力。

遮光片的作用是當抓片爪拉動膠片運動時自動檔主光路使屏幕上暫時是黑的,以免運動的膠片被投影到屏幕上影響播放效果讓觀眾頭暈……,一旦抓片爪拉動膠片定位,畫面靜止,遮光板就正好轉動到不遮光的缺口位置,這樣就可以投射這個靜止的畫面了。現代電影機的播放速度是每秒24幀畫面,但是這個頻率對於很多人還是太低了,會感覺到閃爍,所以為了提高閃爍頻率從而消除閃爍感,現代的電影機雖然播放畫面是每秒24個,但是遮光板每幅畫面會遮擋兩次,這樣閃爍次數就提高到了每秒48次,一般人就感覺不出閃爍了。其實現在的電視也是採用類似的原理:雖然PAL-DK制電視是每秒25幅圖像,但是每幅圖像分成隔行的奇偶場來掃描,所以電視圖像的閃爍頻率是每秒50次,一般人眼就感覺不到閃爍了。

電影穩定每秒24幀的播放速度是靠穩速電機來實現的,常用的低成本穩速電機是個交流同步電機,和交流電的頻率進行同步,因為交流電的供電頻率非常穩定,所以交流同步電機的轉速也非常穩定,經過減速齒輪,可以保證精確在每秒24幀。

將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盤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畫面,並經還音部分使光學聲帶信號轉換為聲頻電流。然後把放映過的影片再收捲起來。它由供、收片盒(或片臂)及供片、間歇、收片等輸片齒輪,間歇運動機構、各種滑輪、片門和畫幅調節裝置等組成。窄膠片移動式放映機多用間歇抓片機構代替間歇輸片齒輪。電影放映機的核心部分是間歇運動機構,它將連續轉動變為間歇轉動,並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線通過時穩定地停留在片窗處,清晰成像在銀幕上;光線被遮住時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動時的痕跡。標准電影移動速度是24格/秒,為了減少閃爍效應,遮光板每格遮光兩次,將閃爍頻率提高到每秒48次。使用最廣泛的間歇運動機構是馬爾蒂十字車。

連續轉動的凸輪 1上有一個導釘2,它每與十字車3徑向開槽嚙合一次,十字車就旋轉 1/4周,因此傳動軸每轉一圈(由a~e),間歇輸片齒輪 4就轉動90度,而將影片拉動一格。凸輪在e →a→b的過程中,十字車是靜止的。某些窄影片放映機採用光學間歇補償而不用機械間歇機構,有利於保護膠片,但畫面亮度有損。收片機構隨片卷直徑加大而速度減慢,以減小張力。

② 膠片的成像原理

1、黑白影像形成的原理

在化學元素中,由於氯、溴、碘元素的化學性能相似,因而被歸並在同一族類,該族類稱作鹵族,它們與銀元素的化合物統稱為鹵化銀。

鹵化銀具有感光的性能,在受光照射後,可以形成銀的影像。在膠片的乳劑中使用的主要為溴化銀,它是由溴離子和銀離子化合後形成的結晶體,呈一定大小的顆粒狀分布。

一個鹵化銀顆粒的感光過程如此,無數個也如此。所以,當由溴化銀顆粒組成的黑白膠片,等到乳劑層被曝光和沖洗後,就會形成由金屬銀組成的黑白影像。

影像的影調與原景物相反,即光照強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多,影像的黑度就深;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就少或基本沒有,影像就淺淡或基本無影像。下方兩張圖表示了這一黑白影像的形成過程。

當用此底片印製拷貝時,光線是透過底片再到達生膠片上的。因此,膠片黑度大的地方透過的光少,而黑度小的地方透過的光多,這樣就將底片成像過程中顛倒過來的景物亮度又還原成與原景物亮度一致的影像。

2、彩色多層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影像與黑白影像在感光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因為乳劑層中的溴化銀顆粒的感光性能而捕捉到景物的光信號。不同的是,在膠片上最後形成的影像,對黑白片來說影像是由金屬銀構成的,而彩色片的彩色影像則是由染料組成的。

(1)彩色多層片的構造

彩色多層片將感光乳劑分為三層,在其中分別加入不同的增感劑,使三層分別對紅、綠、藍光感光,而對其他兩種光不感光。

同時在三層感光乳劑層中,還加入一種稱作成色劑的化學物質。感紅層加入青成色劑,感綠層加入品紅成色劑,而感藍層加入黃色成色劑。

實際的彩色膠片的層數比三層多,因為三層中間還有隔離層等。不同的片種,其層序也不一樣。一般層數可達五到六層,多至九到十層。每層中的化學物質也比上述的多。

(2)彩色影像形成原理

我們已經知道,在黑白片的成像過程中,是溴化銀經曝光、沖洗後,生成金屬銀的影像。在彩色片的各感光層中。

同樣是溴化銀在起感光作用,只不過感紅層是在受到紅光的光照時,其中的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感綠層是在受到綠光照射時,其中的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而感藍層則是在藍光照射下,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

當形成顯影中心的溴化銀顆粒遇到彩色顯影劑時,在金屬銀析出的同時,所生成的彩色顯影劑氧化物會和該層中的成色劑起化學變化,析出染料。

顯然光照強處,生成的金屬銀多,彩色顯影劑氧化物就多,析出的染料也多。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少,彩色顯影劑氧化物就少,則染料析出的也就少。此時在乳劑層中生成了兩種影像,一個是由金屬銀構成的,另一個是由染料構成的。

彩色膠片在沖洗加工時,還必須經過一道工序,叫做漂白。其作用是將金屬銀還原為溴化銀,使其在定影液中被溶解掉。這樣就只留下染料組成的影像。

(2)膠片如何成電影擴展閱讀

膠片基本由兩部分組成,一為形成影像的感光乳劑,另一為乳劑的支撐體片基。

1、乳劑

主要成分為照相明膠和鹵化銀。鹵化銀以極微小的顆粒狀均勻地分布在明膠之中。鹵化銀的存在是膠片之所以能感光的根本原因。當光線照射到這些微小的鹵化銀顆粒時,它就會因感光而起變化,並最終形成影像。

鹵化銀的形狀和顆粒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膠片的照相性能。明膠對鹵化銀顆粒起保護作用和支撐作用,同時它使整個乳劑層呈現為薄膜狀。不同種類的膠片在乳劑層中還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學成分。

2、片基

一種透明、柔軟而具有一定韌性和強度的塑料薄膜,起著支撐乳劑的作用。由於它的存在,才使得膠片呈帶狀,並在從拍攝、洗印到放映的全過程中,經受得起各種機械設備的拉力和磨損。

目前使用的片基有兩種,一種是三醋酸纖維片基,主要用於電影膠片(負片)和照相膠卷。另一種為滌綸片基,主要用於電影膠片(正片)、X光膠片、航空用膠片等。早期使用過的硝酸片基,因為其易燃性,已經為全世界所淘汰。

3、其他成分

膠片除乳劑層和片基外,一般還具有使乳劑和明膠相連接的明膠底層和攝影過程中防止靜電和捲曲的塗層,在彩色膠片中還有為改善影像清晰度的防光暈層等。隨著製造技術的進步,膠片質量不斷提高,塗層也越來越考究。

③ 電影DVD和膠片是怎麼製作的哪個先做哪個後做

1、現在的電影也有直接拍成數碼的(磁帶)。假如直接拍成膠片的,則通過掃描轉成數碼文件。數碼電影在電腦上就可以剪輯。而以前沒有數碼的時候,剪輯就是真正的「剪輯」,拿剪刀把膠片剪開、再拼接,或者對每一幀畫面(即每一張底片)進行特別處理...

2、數碼轉膠片其實說白了,就是把每一幀影像投射到膠片上(就像使用投影儀那樣,把每幀畫面放映出來,打到膠片上),對膠片進行曝光(像照相一樣,把每一幀畫面「拍攝」到底片上),然後沖洗膠片(顯影、漂定、水洗、穩定,就跟沖洗彩色膠卷的流程一樣),然後再「翻正」,即將負片轉成正片,膠片電影就製做OK了。詳細步驟會更加繁瑣,比如製做聲音光底、疊印字幕、調色、幀數轉換等等。

3、出光碟會慢幾個月,你想想,一個歌手可能准備為期半年開20場巡演,辦了第一場之後光碟就出來了,大家都去買光碟了,巡演到當地結果大家早就看過了...還怎麼賺錢啊。電影也一樣。

4、防盜版一般有兩種手段:

一種是行政手段,比如給當地的文化部門、執法部門施加壓力,打擊盜版;

其次是硬體手段。

(高清)藍光和已經消失的紅光光碟:多用HDCP方式加密,直接對文件編碼(視頻的每一個像素)進行加密,播放時會驗證各個設備(比如播放機、電視機、功放機、顯卡),如果這些設備都支持HDCP(支持HDCP的設備,要求視頻不能夠被復制的),則可以解碼、播放,否則無法播放。

DVD:在DVD光碟上加入一段版權保護的代碼,而刻錄軟體能夠識別這段代碼並拒絕翻刻。還有DVD光碟及播放機的區域碼限制,但區域碼防盜版早就形同虛設。

VCD:沒有保護機制的VCD,可以加入一段CRC錯誤碼,讓刻錄軟體判斷該光碟已損壞而無法刻錄(不過這一手段常用在一些游戲光碟的加密中,在視頻光碟中比較少用)。

不過總之再安全的門也有人能闖進去。否則網上大把電影下載是如何來的?

另外,再解釋一下為何電影拍攝偏愛膠片:

一般人眼觀看200-300DPI的靜態畫面,其精度足夠高(比如照片、雜志)。而人眼對動態畫面相對沒那麼敏感,通常40-50DPI精度就足夠高了。比如42寸液晶電視,其長*寬大約36*20英寸(對角線42寸),放映1920*1080視頻時,即53DIP左右(1920/36或1080/20),因此1080P精度足夠高了。

而電影院屏幕尺寸要大得多,一般長度將近30米,高度十多米到二十幾米,按28*22米來算,實現50DPI的高清放映精度需要54600*42900解析度,而數碼設備很難達到這樣的解析度。

但膠片理論上說,因為其感光染料是「線性」的,解析度是無窮大,那麼在這種大屏幕上實現高清播放則成為可能。
以前做過膠片和數碼相片放大倍數的對比,在較為理想的沖洗、曝光狀態下,沖洗出來的135膠片,即便顆粒感比較重的膠片,其解析度也相當於50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

因此,電影拍攝膠片仍然佔多數,當然也有用數碼的。 所以經常看到報導,為拍某某電影,好萊塢某某導演投入幾百萬美金采購10台攝像機,這是很正常的,還不包括後期製做的設備。而電視台用的攝像機就便宜多了,一般幾萬塊錢RMB就能搞定。

④ 電影膠片是怎麼做的

以下是電影膠片發展歷程
http://pushtvcom.w191.bizcn.com/particulars.asp?W_id=1119&page=4&key=%B8%DF%C7%E5%C4%DC%B4%FA%CC%E6%BD%BA%C6%AC%C2%F0

打開有點慢,請耐心等

⑤ 如何把照片處理成電影的效果

我只是簡單學習過PHOTOSHOP,好像製作電影有專業級別的圖像處理軟體。或者有一些插件,提供特效。一般電影使用專業級別的膠卷或數碼設備,提供了出色的畫質和色彩。一般數碼相片通過軟體後期繁雜的命令設置,可以模仿其效果。但不同的圖片有不同的參數設置,因為景物、電影效果等等都是不同的,這個調整與經驗、個人感覺有關。
電影一般16:9格式。最好把照片存成RAW格式,後期調整飽和度、對比度、色階等等就不損害畫質了。最後,我想說照片的效果肯定比電影中的某一圖片的效果要好,照相機就是照相的,攝像機就是拍視頻的。

⑥ 問個問題,膠片電影怎樣轉化成數字電影

電影膠片轉換成數字格式的技術一般稱作「膠轉磁」。

以前是為了將膠片轉為錄像等電視播出的版本。電影集團一般配有專門膠轉磁的設備。國外還有民用的膠轉磁設備。具體轉換原理附在答案最後面。

膠轉磁是電影製作的重要工序。在過去還是將後期完成的電影拷貝轉成錄像,後來則發展成膠片洗印完就膠轉磁,然後在數字版本中做後期(剪輯調色等,錄像帶素材導入數碼設備很方便,然後再上非線等,編輯會更效率高且節約成本)。

現在電影院大部分都是放數字拷貝了。也就是膠片轉數字信號進行後期編輯、處理後,轉為數字拷貝,直接放映。

而且現在的很多電影特效豐富,影片素材部分就已經基本都是數字的了。

至於你說的網上的文件,基本都是從光碟上抓取信息去硬碟上吧。

老電影就是:膠片洗印、製作–膠片拷貝–膠轉磁–錄像帶或光碟–硬碟文件–上傳至網路。

新電影就是:膠片洗印–膠轉磁–後期製作–數字拷貝–光碟–硬碟文件–上傳至網路。

PS:膠轉磁技術很老了,不知道現在膠片轉數字信號還是通過膠轉磁設備嗎?還是有更先進的設備了?

「膠轉磁技術本身的轉換,是把電影膠片用放映機播放的同時,利用攝像器件的像素存貯與掃描功能,產生電信號。 」

這需要使用專業設備,而設備根據不同原理分三種:

  1. 使用「攝像機組型」:

  2. (此設備有點像翻錄,一邊輸出一邊記錄)

  3. 「其原理是用攝像機拍攝放映機內間歇運行的影片。影片圖像由固定光源照明,攝像機光學系統(物鏡及分光器件)將彩色影片圖像分解為紅、綠、藍三基色光並使其在三個獨立的攝像器件(如氧化鉛光導攝像管)的光敏層上成像。利用攝像器件的像素存貯與掃描功能產生電信號。」

  4. 2.「飛點掃描型」:

  5. (如果說第一種能理解,這種我則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

  6. 「其原理是,從飛點掃描管(一種單搶陰極射線管)發出的瞬時即逝的光點形成的光柵,對連續勻速運行的影片進行掃描;透過影片的光束被分光器件分解成紅、綠、藍三基色光後,分別由三支光電倍增管接收,產生電信號。近年來,為了配合高清晰電視膠轉磁的發展,出現了激光掃描裝置,利用激光光點的運動來掃描影片,其光電轉換元件仍為光電倍增管。」

  7. 3.「電荷耦合器件(CCD)掃描型」:

  8. (這個較好理解,圖片攝影也學到類似)

  9. 「其原理是,由固定光源照明連續勻速運行的透過影片圖像的光由光學系統(物鏡及分光器件)分解為紅、綠、藍三基色光並由三個與影片運行方向相垂直的CCD線陣(通常由1024個沿直線排列的光敏感測元件組成)所接收。利用CCD線陣的連續采樣功能(相當水平掃描)和膠片的連續運行(相當垂直掃描)產生電信號。」

⑦ 膠片電影 特效原理

以前數碼影像不成熟的情況下都是用膠片拍攝電影的,膠片菲林在剪切的時候會降低質量的,

最嚴重的還是特效製作,要用線性編輯的,線性編輯就是要「牽一發而動的全身」,利用膠片疊加的方式把特效加上去,這樣的話就要從頭到尾重復曝光拷貝多次,影像質量直線下降。

進入21世紀數碼影像技術和CG技術的成熟了以後好萊塢的很多公司的作品都是用數字拍攝了,但這種設備(與普通民用DV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的售價是國內很多公司無法接受,所以國內的電影大多利用膠片拍攝,這也是很多好萊塢大片的的畫質要比國產片的原因。數字拍攝加上非線性編輯能把後期的特效加工對畫質的影響降到最低。

什麼是線性編輯http://ke..com/view/189708.htm
什麼是非線性編輯http://ke..com/view/189716.htm

⑧ 如何將膠片電影轉換成數碼電影

膠片掃描,轉換為數字圖片,
然後把圖片像素編碼(YUV,RGB,或者其他色彩空間)
後期處理
原始配音錄制
音視頻同步
對視頻進行編碼(主流是H264或者MPEG2,DVD是MPEG2,VCD是MPEG-1,藍光是mpeg2或者H264),同時對音頻進行編碼
加入音頻和視頻同步信息,這就是數碼電影文件了

如果是做碟,還需要加入導航信息,按照碟片規范寫入碟片

⑨ 請問膠片電影是怎樣轉為數字電影的

大不了直接掃描底片唄

數字電影是以形式(即「O」和「1」方式)製作、傳輸和放映的。它有三種製作方式:
一是計算機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攝像機拍攝;
三是將膠片拍攝的影片掃描轉為數字格式。
數字電影不僅避免出現膠片老化、退色, 確保影片永遠光亮如新,確保畫面沒有任何抖動和閃爍
使觀眾再也看不到任何畫面的劃痕磨損現象。此外,數字電影節目的發行不再需要洗映大量的膠片,既
節約發行成本又有利於環境保護。以數字方式傳輸節目,整部電影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也
就是說,一旦數字電影信號發出,無論多少家數字影院,也不管它位於地球的什麼位置,都可以使不同
地區的觀眾同時欣賞到同一個高質量的數位元組目。
同時數字放映設備還可以為影院提供增值服務,如實時播放重大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遠程教育等
等。改變了影院膠片放映的單一模式,使之向實時、多功能、多渠 道、多方位的經營模式轉變。數字電
影技術的巨大潛能,使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⑩ 電影膠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般拍電影用的是反轉片

閱讀全文

與膠片如何成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酷有的電影為什麼不能投屏 瀏覽:786
為什麼電影下進u盤看不了怎麼辦 瀏覽:946
愛色情的電影有什麼名字叫什麼名字 瀏覽:769
後天免費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351
qq買了電影票怎麼退 瀏覽:771
2015韓國19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360
下鄉放電影多少錢一場 瀏覽:830
2016好看的迪士尼電影有哪些 瀏覽:168
最好看的捷克電影 瀏覽:848
平板怎麼用微光看電影 瀏覽:437
迅雷下載的電影如何添加字幕文件 瀏覽:974
電影天堂蘋果怎麼下載不了電影 瀏覽:122
有沒有好看的比較暴露的電影 瀏覽:140
甄子丹和成龍演的電影有哪些電影好看 瀏覽:357
91在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版 瀏覽:196
微博購的電影票如何改簽 瀏覽:732
韓劇tv都有哪些電影 瀏覽:495
絕境逢生電影免費看 瀏覽:223
好看的10部國語電影 瀏覽:814
好看電影錦集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