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資10億的電影拍成爛片,張藝謀的敗筆之作,是哪部電影呢
這部電影就是《長城》,投資了很多的錢拍攝的電影,演員都是非常有名氣的明星,而最終的評分也是非常的低,創造了張藝謀電影的最低分。
張藝謀也許這部電影是張藝謀的一次嘗試,張藝謀是個很有夢想的人,他不只是想做一個掙錢的導演,他還想讓國內的電影更多地走出去,而這種嘗試,也是一個導演的責任,對於張藝謀,我一直保持著深深的敬重。
『貳』 《長城》電影掙錢了嗎
賠了!
1、長城在內地票房為11.7億。雖然不是排名前幾的電影,但是也算不錯了!
2、但是,長城投資1.5億美元,按照1:3的投入產出比,至少要4.5億美元的票房才能回本。而現在長城全球收入3.5億美元(包括中國票房1.7億美元)。這么說,至少1億美元的虧損額。所以,長城現在看來是不 及 格!
現在看來在票房上虧一億,如果網路發行、DVD光碟再能賺一筆,或許還能少虧點
2015年3月30日電影《長城》在青島東方影都正式開機。該片採用面積最大綠幕區拍攝,在青島萬達東方影都搭了一個長城,有一平方公里大,由360多個集裝箱組成,部分大場面戰爭都在青島東方影都拍攝。青島外景地劇組人員總數最高時達到1300人,包括群眾演員500餘人。
『肆』 投資十億的電影《長城》,票房慘淡,為何還說張藝謀沒有完敗
張藝謀是中國知名導演,屢屢拍出驚人大片,手中常出奇跡,更不乏許許多多的知名演員想參演他的電影。可是就在這么輝煌的導演生涯中,但是卻出了這樣一部耗資最大,回報頗低的電影,它就是《長城》。
究竟是輸是贏
雖然整部電影評價並不出彩,可是對於張藝謀來說,這並不是他擅長的領域,從早期的文藝商業片,到現在中外第一次合作拍片,這僅僅是合作嗎?
這其實是一次里程碑般的跨越,也是他自己走出舒適圈,作為前輩去探路去努力推動中國電影業的發展。就僅憑這一點,其實就足以彌補電影的不足,所以無論他做成了什麼樣,他的風骨和努力都應該值得被看到、被表揚。
電影中的細節不乏中國元素,細節中可以看到編排的用心,但是由於製作人員的原因,整部電影還是濃濃的美式風格。
從多方面來看,這部電影雖敗猶榮,它背後的意義是好的,只是它的呈現方式稍顯不足。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的特效大片能與文化結合,也一定會呈現中國式的特效電影。
總的來說,《長城》所傳達的場景雖然看著恢弘大氣,但是所有的細節都顯示出了不一樣的感覺,細細品味,從小看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揚,從大看也是中西文化的新結合,是對於美好未來的一種期望。
雖然這一步走的稍顯偏差,但是這並不能影響張藝謀繼續前進的道路,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作品,你們覺得嗎?
『伍』 張藝謀指導的電影 長城 成本九億人民幣 上映後估計票房多少
這個不好說。
以下純屬個人瞎猜,歡迎打臉————
內地導演執導好萊塢商業大片,這好像還是頭一次,沒有先例可循。(李安、吳宇森都不是內地導演)
在國內很多爛片都能賣四五億的情形下,憑借張藝謀的號召力,《長城》國內起碼是7億人民幣+的賣相,也就是1億美元以上。
美帝的話,看發行方是否上心了,不至於比張先生的《英雄》5300萬美元差。
另外,環球影業還負責全球發行,目前公映國家還沒列出,除去內地北美,最起碼應該能拿兩億美元。
綜合加起來,起碼4億美元左右吧
『陸』 《長城》這部電影是誰導演的它的票房怎麼樣
《長城》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的,4天內票房高達5億,造價10個億,截至2017年1月2日中午2時,張藝謀執導的《長城》內地總票房累計突破10.5億,成為2016年上映影片中第10部破10億的影片。數據顯示,張藝謀電影《長城》製作成本為1.35億美金,約合9.37億人民幣。其豪華明星團片酬也很高,僅是馬特·達蒙的片酬可能就已達到2000萬美元。
據外國媒體報道,美國大型電影票務網站《Fango》在2017年評選出「最期待的電影」前30名,可以說代表了最平凡的電影觀眾。《長城》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第一名,北美明年年初上映的《星球大戰8》被推倒了第三十位。《長城》比北美市場更早在中國上映。能否收回1.5億美元的拍攝費用,期待未來的北美市場。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柒』 盤點製作費用最高的八部國產電影,你看過幾部
如今的電影製作費用可以說是越來越高,大製作的電影在會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覺體驗效果,吸引更多的觀眾看電影。近些年來不斷有大製作的電影上映,那麼國產電影中有哪些製作費用 最高呢?
8、《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部電影雖然明星陣容超強,但是上映之後一直被批評為是爛片。但這部電影的確是大製作,足足花了5億的製作成本。
『捌』 求電影《長城》資金。
投資1.5億美元,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重工業電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16日上映以來就引起廣泛關注,關於它的討論甚至超越了電影本身。
『玖』 電影長城投資方是誰 電影長城成本多少
投資方:傳奇影業、亞特拉斯娛樂、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Kava Proctions。
投資成本: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