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音樂在影視劇中的作用有哪些
1、概括內容,深化主題:用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揭示作品的主題是編導們經常會用到的。他們用音樂的標題、音樂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對作品或畫面進行揭示、刻畫和深化主題,同時,這還有助於作品藝術風格的形成。
2、描繪景物,交待環境:描繪性音樂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音樂主要是對畫面中的某種環境、景物和富有運動性的動作做某種描繪,把握畫面上呈現出來的視覺形象,通過相應的音樂形象來加以強調和渲染。
3、渲染氣氛,烘托情緒:渲染氣氛是通過音樂手法使氣氛更加濃烈,氣氛在音樂中較為概括,在畫面中較為具體,因此,聲畫結合緊密會使音樂氣氛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會使畫面形象更為豐富、動人。
一般在電視劇戲劇沖突的時候,在感情氣氛最濃烈的時候,音樂的使用會增加戲劇性,成為感染觀眾、打動觀眾的契機。專題片為避免平淡,增加變化起伏,在整體構思的時候也會考慮畫面氣氛的變化,在片中氣氛濃烈的關節處,使用誇張和加重的手法給以渲染,讓聽覺給畫面應有的支持。
4、抒發情感:音樂都是在抒發情感,和具體的情節畫面結合抒發情感,是作品中人物有感而發,是人們內心活動的揭示,內心活動性音樂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關系是比較深刻的,因為這種音樂同影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來體現豐富和復雜的感情狀態。
5、激發聯想,引發時空轉變:聯想是指由於某人某事物而想到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於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欣賞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最富於聯想的過程,音色兩字,本身就是聯想而來,在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要注意音色給人的聯想感。
如影片《菊豆》中那緩慢的,凄涼的,哀怨的,用那古樸,悠遠的,近似於人聲嗚咽的中國古代樂器塤吹奏的旋律,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菊豆的命運和那社會的原始封建。
6、參與劇情,推動劇作作用:音樂在作品中的劇作作用,是指音樂不僅成為電視作品結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參與到情節中去,直接影響劇情的發展,也就是參與講故事。
7、助於形成畫面節奏,利於畫面組接,提示畫面段落:不同的節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音樂的表情性和風格特徵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節奏造成的。在影視作品中,音樂的節奏往往和畫面的節奏有機配合,來影響影視節奏。
『貳』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可以在視覺效果的基礎上,讓人們的聽覺動起來,兩者結合,讓劇情更充分地感動人們,震憾人們。揭示角色內心活動,表達角色內心情感烘托影片氣氛、節奏強調影片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參與敘事,音樂的啟承、轉場、表現影片情節。音樂在電影中除為了直接加強氣氛 外,也可以起反諷的作用,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 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叄』 影片如何利用配音來襯托氣氛
影片是利用故事情節,或高亢或舒緩等配音來襯托氣氛。主要還是看導演對故事的理解。
『肆』 音樂在影視電影中起著什麼重要的作用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4、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
『伍』 主題曲 片尾曲插曲在影片中的作用
1/主題曲在影片中的作用有3點:
1、概括和凸顯作品的主題
2、烘托氣氛、表達情感
3、不可替代的向導作用
2/插曲在影片中的作用:
舒緩影片節奏、調節渲染氣氛,營造背景氣氛,達到深化視覺效果的作用。對影片情節推波助瀾,作為鋪墊,烘托感情。在沒有對白的時候,插曲作為輔助,使影片避免空洞,反而更有力度和節奏感。
3/片尾曲在影片中的作用:
片尾曲中常表示的訊息有演員或配音演員、編劇或腳本、電視劇幕後工作人員或動畫原畫及動畫製作人員、相關公司成員、鳴謝機構或人士、片尾曲詞曲歌手等。這些只是常例,依作品會有不同情形,片尾曲的情況和片頭一樣,也會使用個一季到兩季後就換歌曲。一首好的片尾曲能讓觀眾的興趣保持下去,甚至也會拉動影視作品的人氣,可謂是點睛之筆。
『陸』 大鬧天空影片中如何運用名族音樂渲染主題
1.影視與音樂的關系:
音樂進入電影之後,本身原有的表現手段已失去其獨立的意義,成了視聽結合的電影音樂,使電影藝術家總體藝術構思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表情達意具有抽象性和廣泛性。電影音樂有它自身的規律,他在電影中的作用是為表現主題、渲染和烘托環境氣氛、寫景抒情、揭示人物內心的奧秘、加強影片的藝術結構的連貫性、節奏感和完整性,使直觀的運動著的畫面增加韻味,為塑造音畫結合(或音畫分立)的藝術形象服務。在電影中,純音樂的游離作用,是破壞電影藝術有機體的,這即是說,它不能離開視覺形象(畫面)而單獨存在,必須與銀幕畫面結合,才能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使他獲得了新的質,成為電影綜合藝術的一個重要元素。音樂直到二十年代末才為電影藝術家所重視,要一些作曲家為電影作曲配音,電影音樂才真正成為電影綜合藝術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音樂表示情感的力度強烈,可以彌補畫面人物感情的深度與強度的不足,渲染悲歡離合的氣氛,可以與視覺畫面相互補充,形成獨特的聲畫造型,這是較之於無聲電影劃時代的一大進步。
2.民族音樂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的存在形式,是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同各種其他藝術相同,民族音樂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逐漸地融合了周邊民族音樂的精粹,演化出了本民族獨特的音樂藝術和音樂傳統。比如南方民族的山歌,就可用來捎信、傳情和娛樂等,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各民族的藝術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註定要吸收他民族的特色,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這樣,每個民族的藝術都會長存。只要是本民族音樂中的好的部分,就會被他民族所接受乃至傳唱。如此一來,民族音樂自然會生生不息、不斷發展。某些民族早已被歷史的漫漫長路所模糊,但他們留給後世的藝術精神財富卻沒有被抹殺。這些民族的存在就有了其意義。所以,民族音樂及藝術的存在是有極大價值的。
3.會的,他們是互補的,有時候一首歌曲的旋律很好聽,我會愛上這首歌,就好象一首好聽的輕音樂一樣,
有的時候,有些歌曲歌詞很有內涵很喜歡,覺得說到自己心坎里的時候,就會喜歡這首歌,並深深的記得這個歌詞
歌曲,是由旋律和歌片語成的 ,兩者缺一不可。我對兩者同樣注重,但還是旋律本身比重大
4.欣賞音樂時,萬事放下,只是靜靜的讓音樂包圍著你。
用心去聽,讓心隨著旋律和節拍起伏。漸漸你會融入音樂中,成為音樂的一部份。然後你開始聽懂樂曲想要告訴你的東西。每一個音符開始觸動你的喜怒哀樂。你開始為之流淚,為之激動,甚至喘息不已,琴弦和心弦開始產生共鳴
『柒』 有些電影中烘托氣氛的奇怪的音樂是怎麼做的不像是樂器演奏的。
關於電影的配樂是需要電影製片人邀請一些音樂製作人來給他們配樂,而音樂製作人他們會在他們的工作室里來製作音樂,製作的過程中有很多種有和音等,還有就是他們的控制台很強大的可以組合很多種音樂。而如果需要特殊音樂的話可以用道具有專業的配音團隊。他們做出的電影原聲會被收錄,後面有人要用的話就要掏錢買啦,希望可以幫到你
『捌』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可以給人深陷奇境的感覺,特別是鬼片,能讓人感到震悚,有非常特別的效果!!!
『玖』 分辯出原創音樂和經典配樂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電影音樂,實際上在電影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深化主題,深化情緒,深化內容,渲染背景氣氛,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等 。當我們討論場景與場景,事件與事件,鏡頭與鏡頭之間所產生的對比,對觀眾造成視覺上,情感上的震撼時,我們發現音樂在其中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在影視作品中音樂與電影畫面會組合成不同的音畫關系, 從而產生影片獨特的審美效果。一部影片, 音樂、音效、語言的有機結合, 交替互補, 可以形成單一畫面元素所沒有的張力和強烈的表現力。
電影音樂具有抒發感情、參與敘事、展現環境、創造節奏等作用,是與電影其他元素相結合而起作用的。視覺與聽覺不屬於同一范疇,可是作為電影這一綜合藝術中的音樂,必須溶於整體之中,也就是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的完全一致。所以電影音樂必須服從影片整體的結構、節奏、必要性、長短等等。
日本佐藤純彌導演拍攝的《追捕》,其該片的音樂在影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電影中的各個藝術元素,諸如導演、攝影、表演、美術……都圍繞著主題思想而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電影音樂則用音樂這一手段為深化影片的主題思想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當然,這種作用的產生是各種藝術元素綜合的結果,在電影這門藝術中尤其是這樣。
不僅電影歌曲可以起到深化影片主題思想的作用,電影樂曲同樣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並且比用歌曲的時候多。這種用以表達影片主題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緒或刻畫主人公性格的樂曲,被稱作主題音樂。它是影片音樂的核心,全片音樂發展的基礎。在一部影片里,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用主題音樂對劇情或主要人物進行烘托、渲染,從而達到深化影片主題思想的作用。在影片《追捕》中,每當關鍵時刻或凸顯杜丘的人物形象時,總會伴隨著相對低沉而略帶激情的主題曲,很好的渲染了當時的環境氛圍同時也彰顯了杜丘的人物形象,他總能在危機時刻化險為夷,深深地吸引觀眾們的注意力。
影片中用以深化主題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緒的主題音樂,是經過作曲者深思熟慮、精心創作出來的。主題音樂不僅有深化影片主題思想的作用,同時通過它的重復、變化可貫串於整個影片之中,以配合影片中有關的內容及人物情感的變化。影片《追捕》中的主題音樂就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由於主題音樂的多次重復,使全片的音樂更集中統一,同時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特徵),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種背景氛圍。
音樂也可以為影片的局部渲染製造氣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時某個場面表現的是人物的一種情緒;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悲苦、傷心,或是緊張、驚恐,或是輕松、愉快等等;有時影片的某個場面營造的是一種特定環境的氣氛:或是喧鬧或是靜寂,或是繁華或是蕭條,或是庄嚴肅穆或是活潑熱烈,等等,而此時往往很少對話或沒有對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從聽覺這個角度介入,參與畫面視覺內容的表達,使畫面內人物的某種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調,環境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渲染,從而達到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的目的。如影片《追捕》中,杜丘不想連累真由美,說:「我是逃犯!」而真由美回答說:「我是同謀。」伴隨著此畫面的是一段柔和、優美而又含蓄的音樂,音樂為這個場面渲染了一種浪漫,溫馨的氣氛。凸顯了真有美對杜丘那誓死不渝的愛情。
在電影中,音樂有時就像一條錦帶,把一些分散的、跳躍的鏡頭串連起來,這就是音樂得連貫作用。 在鏡頭組接過程中,故事的情節、人物的動作在時間、空間上具有很大的跳躍性。因此從一個局部或片斷看,它常常需要另一種藝術手段從形式結構上加強它的連貫感。音樂正是這樣一種手段,影片中的音樂雖然從整體上看是不連貫的,但它在局部上的連貫性常常對它所伴隨跳躍的畫面起著一定的組織作用,使它們在觀眾的心理上產生一種連貫感。
同樣,電影音樂最擅長的也是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銀幕上無法直觀的人物復雜的內心情感。電影藉助音樂的主要目的,是用音樂加強影片的感情色彩,從而促成整部影片與觀眾情感的契合。
『拾』 電影特洛伊中音樂元素怎樣烘托氣氛求解呀,1500字
這是別人寫的,參考一下吧
首先特洛伊是史詩片,那麼音樂自然是必須非常大氣宏偉的,這樣才能襯托出荷馬史詩和古希臘神話的氛圍,舉幾個著名的例子,比如珍珠港,影片配樂的名字是《tennessee田納西州》從影片開始這段感人至深的旋律飄入我們內心深處。在寬廣的旋律線上弦樂配合著鋼琴猶如從遙遠的回憶中走來。一種綿綿的思緒纏繞著影片的開頭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它多次出現在電影中,平和,優美,含蓄雋永的旋律彷彿在歌唱和平寧靜的生活和一切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的熱愛和渴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電影高潮部分日軍轟炸珍珠港是的一段節奏鮮明的打擊鼓,就如同戰機一樣轟轟作響,這些因素都非常到位的陪襯出了電影影像。而特洛伊也是如此,斯巴達百萬大軍從海面駛向特洛伊時,鏡頭以天空俯視的畫面向觀眾表達出了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同時,配樂同步響起,配合著鏡頭把斯巴達成千上萬的戰艦展現在我們面前。史詩效果顯而易見。而影片中雙方的戰斗(不管是軍隊間的還是英雄間的對戰)都是以節奏急促的配樂來烘托慘烈廝殺和悲壯氛圍的,就像李安的《卧虎藏龍》中譚盾的鼓擊戰斗配樂。而當特洛伊的英雄戰敗死在斯巴達英雄阿克琉斯劍下時又以空靈的音樂表現悲壯氛圍。這一點和卧虎藏龍中馬友友的大提琴配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恩 我再去看看你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