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票房20億能賺多少錢
電影票房分成: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20億票房,電影發展基金1億,營業稅0.66億,院線10-12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6.34—8.34億。
一、電影票房
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二、發展歷程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01.4億元,占總票房的53.84%,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票友大多數是為自唱自娛,如清朝的皇帝愛新覺羅·載_、貝勒愛新覺羅·載濤、袁世凱的公子袁克文、同仁堂的經紀人周子衡和上海的杜月笙、銀行老闆馮耿光、張伯駒、生理學家劉曾復都是造詣很深的名票,為京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⑵ 一部電影成本是3.5億。預估票房是30億的話,算算能賺多少
票房是不可能達到三十億的尤其是目前的國際,一部電影能達到五億票房已經算是很好了
望採納。
⑶ 揚名立萬電影票房多少回本
這部電影投資製作不超過6000萬,上映2天票房就超過的6000萬,就把經費給賺回來了,現在單日的分賬票房都是300萬起步,累計成績是6.24億,足足翻了10倍。
《揚名立萬》是由韓寒監制,劉循子墨執導,陳思編劇,尹正、鄧家佳、喻恩泰、楊皓宇、張本煜、柯達領銜主演,陳明昊、秦霄賢、鄧恩熙、余皚磊、吳謹西特別出演的懸疑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群電影人為將一起驚天大案拍成電影而齊聚一堂,創意層出不窮之時,卻不曾想「兇手」也來到了現場的故事。該片於2021年11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民國年間,一群失意電影人被召集至神秘之地,參與一部電影的劇本會卻發現顧問竟是兇手。幾個電影人各自的態度和目的都有不同。案情疑點重重,幕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真相。他們不知該將一切公之於眾還是保持沉默。
⑷ 電影的票房都是如何分紅的呢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電影投資中來,大家都比較關心電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紅的?像《戰狼2》的票房是56億,投資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億呢?並不是的,具體如何分賬如下:
總票房劃分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⑸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⑹ 票房幾百萬的電影怎麼賺錢
可以從其它方面賺錢。
可以出售周邊、藍光碟、影視權等。
電影票房幾百萬想要賺錢也可以壓縮成本。
⑺ 20億票房能賺多少
電影的票房就像是一個大蛋糕,無論票房的好壞,背後分蛋糕的人都不會少。
因為一部電影從開始的劇本、演員、拍攝、特效、成片製作、宣傳,到最後的上
映,都需要巨大的投資。
按照國內電影市場的分成,首先要從總票房中扣除5%的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
營業稅,剩下的票房按照下面的比例分成:影院加院線分賬57%,而製作方和發
行方分賬43%。
簡單點說,就是電影院要拿走一大半,投資方拿走一小半。
舉個例子,就拿賈玲爆火的這部《你好,李煥英》來說,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達
到了52億,扣除電影院分走的30億,投資方到手的也只有20億,但是在這剩下的
20億背後,有7個出品公司和18個聯合出品方,其中就包括華誼,阿里,北京文
化,中影等眾多資本方,他們的盈利可想而知。這些主投公司肯定是吃肉方,其
他參投公司只能是跟著喝湯,但是如果參投了像《你好,李煥英》這樣的爆款電
影來說,就算是跟著喝湯,也能賺的盆滿缽滿了。
賈玲自己的「大碗娛樂文化傳媒公司」也是投資方其中之一,就賈玲的個人總盈利來說,「大碗娛樂」的票房分成加上她自己導演和參與演出的工資,以及票房超過了15億得到的相應分紅,有圈子內比較權威的人士說,賈玲憑借這部電影可能分賬有兩億之多。
不少網友感慨,總票房50多億,賈玲只能賺2億也太少了,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兩億是做夢都不敢想像的數字,當然了,一部電影肯定需要這些資本方大力投資的,所以他們分賬多也是理所當然。
⑻ 《長津湖》票房超55億,片方通過這部電影能賺多少錢
長津湖的票房超過55億,片方通過這部電影大概能夠賺到16億元。需要了解的是影院的分賬制度,現在電影上映的時候都是要聯合電影院的。也就是說,電影院是佔了票房收入的大頭,因為在全國有非常多的電影院,那麼觀眾是需要買票到電影院去觀看電影,這時候不可能不給電影院收入,因為電影院建起來是需要非常大的成本,因此在票房之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屬於電影院的。
還有一部分是屬於投資方的拍攝,一部電影需要投資方,如果沒有投資的話,這部電影是很難拍下去的。電影是非常燒錢的,長江湖就是花了大概13億人民幣來拍攝的,我們可以看出它的製作成本是非常高的。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那麼長江湖的票房至少要上40億才能夠保本,否則都會是虧本的情況。
⑼ 投資1億票房多少才算賺了
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也就是一億美金需要票房3億才能賺錢。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0.5億營業稅0.33億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3、有幾個關鍵點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⑽ 賈玲票房50億可以賺多少
按照國內電影票房分成,需要從總票房中扣除5%的發展專項基金、3.3%的營業稅,剩下票房電影院要拿走大半,而投資方拿小半。這樣算下來,50億的票房,能落到電影投資人手中的錢也就20億左右。
但是,要知道,這20億盈利的背後,是7個出品公司,和18個聯合出品方,其中阿里影視、中影、華誼、北京文化、新麗傳媒等資本都在座等分賬。
其中,賈玲的「大碗娛樂文化傳媒公司」也是投資方之一,不過根據曝出的投資公司排序來看,僅僅能排在所有投資方的第六位。顯然不是主要受益方。
除此之外,賈玲當時還犯下一個巨大的失誤,就是為了穩妥,簽訂了保底協議,保底票房15億元,超過15億,的部分就要分走一部分票房收入。看來,賈玲此前還是不夠自信,不過,電影沒有上映前,誰又能知道會爆還是會撲街,賈玲首次執導電影,本就心裡沒有低,穩妥一點也可以理解。
所以,賈玲總共的收入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板塊,「大碗娛樂」的票房分賬,賈玲參與導演、和演出的工資,以及票房超過15億會有相應的分紅。有圈內比較權威人士稱,賈玲可能會憑一部電影賺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