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觀看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電影如何評價劉長春

觀看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電影如何評價劉長春

發布時間:2022-07-06 22:27:08

❶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

每逢周末的傍晚,到月城廣場跳舞的人要多得多。

印象里尤其深刻的,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者,鬢角雖已斑白,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鑠。他常常穿一白背心,褲兜里揣著手帕,只要天氣允許,幾乎都在。他跳得也很有意思,很投入、很自我,從不受圍觀人的多少和旁邊左右共舞者的影響,不時拿手帕來揩把鬢角的汗。

到我注意他時,發現閑看者最喜歡圍觀他所在的那個跳舞小群體,有時甚至造成水泄不通的熱鬧場面。愛秀身材的少女和激情澎湃的男生,以及一部分堅持鍛煉身體的人,也許是不自覺的,都愛以他為中心跳。時間久了,漸漸感覺他就像是這個臨時小團體的精神領袖。

前段時間看央視播的《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講的是東北短跑名將劉長春拒絕日本資助,歷經艱險,一個人代表四億中國人,參加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的事。雖然有事耽擱電影沒看完,但劉長春這個名字,和「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精神卻深深地印在腦里,與其說那是種傲視強權的可貴勇氣,不如說是一種對獨立人生情節的追求。

人之處世,往往要受到各種沖擊、誘惑、排擠……這些合力妄圖一點點磨蝕、震盪、彎曲我們的人生。在這些外力中保持內心的完整,實在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類似那位老者和劉長春所向我們展示出的精神的高蹈和人格的不屈,就如同身體的脊樑,支撐住一個「自己」。

端午佳節,喜慶之餘我們又會習慣性的對屈原作一番懷想。我想,屈原在經歷了二千三百來年仍然讓我們緬懷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文人的獨立氣節和愛國風骨,澤被中華。

對這樣一種獨立人生的追求,正在日益形成「圍觀」和緬懷的距離,不能說不是一種心痛。

百年奧運,激情以待
2008年8月8日,中國走進世界的時刻。世界屏息以待,等待著鳥巢體育場的不眠之夜。五千年的華夏文化,在這個夜晚爆發出驚人的光彩。
七年前,我們用創意大膽勾勒,七年來,我們用汗水共同努力,七年後的今天,蒙了七年的面紗悄然飄落。生在21世紀的我們有幸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百年期盼,七年籌辦,一朝圓夢。富有中國傳統特色和現代科技技術的開幕式精美絕倫。閃閃的「夢幻五環」被美麗脫俗的「飛天仙子」緩緩提起,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絢爛的煙花,神奇的畫卷,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那麼巧妙地融入在其中,場面很宏大,很壯觀。水墨畫,用身體舞蹈的大幅山水畫;變幻莫測的中國漢字,「和」字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和諧、友誼;太極的天人合一,那風箏的孩子放飛的夢想;放飛心中的和平歌,輕舞飛揚,不由自主的跟著她們一起放飛那和平的夢想。29個跨越時空,跨越國界的大腳印一步一步邁向鳥巢,邁向屬於中國的2008。
整個開幕式最令人心情澎湃的就要數主火炬點燃的那一階段了。已經年近45歲的前體操王子——李寧從孫晉芳手中點燃火炬,然後垂直向上升起,40米距離是他看起來那麼渺小,又是那麼高大……他化身「太空飛人」繞著「鳥巢」圈頂的內圈環繞一周,那緩緩舒展開的卷軸訴說著奧運聖火的一路傳遞,雖說只是由光電手段重現,但是那一幕幕動人的瞬間讓我們回憶起了太多太多。
接下來的便是每天緊張的賽程。鳥巢、水立方閃耀著美麗的光芒,運動員們在這里努力,在這里接受鮮花和掌聲。數萬觀眾在這里振臂吶喊:中國加油!奧運加油!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聲在這里響起,又有多少人留下激動的淚水。
還記得水立方里激昂的流水聲,還記得體育館里奮力一搏的吶喊聲,還記得環形跑道揮灑著的汗水,還記得網球場里有力的擊球聲,還記得那一聲聲祝福,還記得那一聲聲助威……這個夏天,北京瘋狂,中國瘋狂!

❷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觀後感

一部以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為題材的電影,又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公映,不僅應該跟家國運命的宏大主題聯系在一起,而且必須呈現出鼓舞民族士氣的勵志動機。這是影片本身決定的,也是中國觀眾期待的。只要達到了這一目標,善良的觀眾便不會期待得更多。

作為觀眾,我選擇了5月22日UME北京華星國際影城22:25放映的一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經被華星國際影城的排片計劃所打動,除了好萊塢的《鋼鐵俠》、《奇幻精靈歷險記》,韓美合拍的《龍之戰》與波蘭的《盜走達芬奇》之外,影院方面仍以一天4場的頻次排上了《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這樣的一個時間段里,到底是什麼樣的觀眾,會主動地花費60元票價,走進電影院觀看這樣一部奧運題材的國產勵志電影。

加上我自己,這一場放映共有7個觀眾。當鏡頭定格在主人公劉長春從洛杉磯奧運會的200米預賽跑道上沖出的那一瞬間時,7個人的電影院里響起了掌聲。觀眾是極為可愛的,他們從各個方面都善待了這部影片。

但這部影片還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觀眾。

我這樣表述的目的,不是為了否定《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成績。事實上,創作者已在各個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觀眾,這一場放映的票房或許會上升到現在的10倍甚至100倍。這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更加滿意的數字。

在我看來,善待觀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始至終都要去了解觀眾想看的到底是什麼。誠然,觀眾不會拒絕影片的宏大主題和勵志動機;相反,在當前的國際國內情勢之下,這樣的宏大主題和勵志動機更能為觀眾感同身受並產生強烈的共鳴。但即便如此,了解觀眾的心理並根據觀眾的需要講述這個故事,仍然比滿足其他各個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從根本上看,是觀眾的數量決定著影片的命運。

站在善待觀眾的立場上,《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可以更進一步地聚焦在劉長春的體育天賦和個性魅力。這樣,影片所講述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而且同樣會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其實,觀眾早就知道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只有劉長春「一個人」,但真正渴望弄明白的是,為什麼是劉長春「這一個」而不是其他的運動員代表了中國。現在的影片也在這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或許是拍攝條件的限制,或者必須為尊者諱,影片既沒有充分展現劉長春在國內外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的跑步才能,也沒有通過獨特的細節和有效的情節挖掘人物的性格特質及其豐富的精神世界。李兆林飾演的劉長春,已經具備觀眾想像的、作為一個民族英雄所需的俊朗的外形與堅執的品格,但還缺乏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兒子以及作為一個丈夫,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國選手必須稟賦的個性魅力。在觀眾心目中,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百折不撓的民族英雄,除了必須是一個傳奇之外,還應該擁有更多的常人的特質。在電影中,英雄是可敬的,但走向觀眾的品質是可愛。

站在善待觀眾的立場上,《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既可以在傳奇性上走得更遠,也可以在紀實性上開動腦筋。在傳奇性上走得更遠,便可以博採中外體育影片之眾長,雜糅劉長春時代中外運動員之性情,打造一個接近於關東大俠的劉長春。體育題材的電影,原本就跟動作片具有不可分割的親緣性。這樣,劉長春在東北大學的訓練,便可不必安排如此之多的情節,展現德國教練的諄諄教誨與危機解困;劉長春在戰亂頻仍的大地上追求理想、奮力前行,也可不必表現得如此落魄與悲憤;尤其是大可不必詳述郵輪上的一切,那個狹小的空間,無法讓劉長春及他的觀眾快意恩仇、縱橫馳騁。而在紀實性上開動腦筋,意味著《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還需要在各個方面捕捉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風貌,努力還原那種更能為觀眾所認同的環境和氛圍,甚至需要在歷史文獻上進行更有價值的解密和揭密,讓劉長春及他的觀眾最大限度地回到那樣的時間和空間,潛心體會一個民族、一個中國人身陷危難之中的遭遇和命運。

觀眾善待是電影人的運氣和福氣,善待觀眾則是電影人的職責和品行。

❸ 急求對電影《一個人的奧運》的感想,要600字!~如題 謝謝了

感性的主題,以和平參與的方式巧妙的化解戰爭和仇恨。因為當時的外界條件,中國的東北被日本侵略,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在看到這部分主題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愛國心和敵對情緒。而影片巧妙的化解了戰爭,沒有引發更多的仇恨。將重心轉移到了劉長春赴奧運事件的本身上,讓觀眾感受到了這種愛國激情和參與奧運會的積極性。 感動的故事,以眾人從反對到支持表現對奧運會的期盼。影片每一個環節的設制,都是為了表現出劉長春一定要去參加奧運會的決心,從父親一開始對兒子的不理解,到看到日本漢奸追到家裡的真正本質,勇敢的對兒子說出了最真摯最感人的話;從同學關戎波的無辜犧牲,感到到了一個民族在落後狀態下被人屈辱的無耐;從姚可秀抗議的被打和誤解,促使劉長春一定要代表中國去參加奧運會的決心;從妻子姜秀珍從等待到支持的感人場面,劉長春感受到了最無窮的動力。 當然,這些身邊的人,從開始的不支持到最終的改變觀念,都表現出了國人對奧運會的期盼,對和平的期盼,對中國強大的期盼。

❹ 觀《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有感

1932年,中國運動員劉長春歷經千難萬險到美國洛杉磯萬人體育場參加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事跡。那個時候只有他一個人有資格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大賽。為了這一刻,劉長春拒絕代表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的參賽建議,一心只想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為此,他不得不含淚告別父親和妻兒,躲避關東軍的一路搜查,在張學良將軍的資助和多位國際友人的幫助之下,經過海上23天漂泊,終於代表四萬萬中國人站在了奧運會的跑道上。他為中國人敲開了奧運大門,雖然他只是一個人,但是他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全體中國人民。他以不屈不撓地姿態,戰斗在賽場上,譜寫著愛國的詩篇。 劉長春是早年東北大學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擅長短跑,多次參加各類比賽,成績優異。在一次中日對抗賽中獲得金牌,1932年的中國,戰火紛飛,「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東北大學被迫解散,劉長春也回到了大連老家。他的父親不想讓他再參加體育比賽了,,孝順的劉長春只好把追求目標暫且放下,娶妻成家。但是,他一直鬱郁寡歡,整天沉默不語,善解人意的妻子鼓勵他振作起來,繼續體育事業,並陪他一起堅持鍛煉,備戰奧運。日方想讓劉長春代表「滿州國」參賽,使偽滿獨立的計劃得逞。可是劉長春主意已定,他要代表中國!劉長春別妻離家,經過了重重困難和生死考驗,終於來到了北平。他把一封用心血書寫的長信親手交到民國體育局局長的手中,可是局長表面答應上報南京政府,轉身卻連一眼都不看就把信撕毀了!這讓劉長春氣憤至極,痛打了局長。萬般無奈之下,他想到了求助他的母校——東北大學校長張學良將軍,好不容易攔截了少帥的汽車,歷數參賽志向和自己的短跑成績,張學良爽快地答應資助他,並送給他一幅「關雲長單刀赴會圖」。最終,他登上客輪,駛往第十屆奧運會主會場——洛杉磯。由於天氣原因,輪船被迫停泊在檀香山港,眼看就要開幕了,教練乞求船長啟程,幫他們盡快到達,但船長要為旅客的安全負責,沒有辦法幫他們。後來船終於啟航了,但離開幕式只有三天了,中途還要到舊金山停靠!情急之下教練突發奇想,請求船長直接開到洛杉磯,船長說我同意,在一位美國姑娘的熱情幫助下,大家都給予了理解,於是輪船徑直駛向洛杉磯。抵達港口時,距開幕式只有一個多小時,船長破例讓劉長春二人先下船,迅速乘坐專車向主會場開去。但臨近會場時又嚴重堵車,心急如焚的劉長春乾脆躍下車,跑步前往會場,終於來到了奧林匹克大會。他和教練兩人代表中國第一次走在開幕式的運動員隊伍中,劉長春手執國旗,邁著矯健的步伐,展示了中國人的英姿。因近一個月的旅途勞頓和心理壓力,次日,100米預賽他竟然只取得了倒數第二名,無緣決賽如期舉行。正當劉長春陷入失利的痛苦中時,外國媒體又以100米失利大作文章;國民政府為了防止事態繼續擴大,要求他們申請退出第二天將要舉行的200米比賽。劉長春並沒有順從,跟教練解釋說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並沒有被戰爭打垮!教練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他們撤銷了退賽的決定。200米比賽開始了,就在發令槍響的一剎那,影片戛然而止,定格在劉長春起跑的姿勢上…… 歷史告訴我們,要愛我們的祖國,要愛我們的家人。只有國家強盛,才不會讓他人欺負,只要有一顆愛國之心,再大困難也難不到為國增光的信心與勇氣。

❺ 電影<<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內容和觀後感,急需!!!!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每逢周末的傍晚,到月城廣場跳舞的人要多得多。

印象里尤其深刻的,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者,鬢角雖已斑白,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鑠。他常常穿一白背心,褲兜里揣著手帕,只要天氣允許,幾乎都在。他跳得也很有意思,很投入、很自我,從不受圍觀人的多少和旁邊左右共舞者的影響,不時拿手帕來揩把鬢角的汗。

到我注意他時,發現閑看者最喜歡圍觀他所在的那個跳舞小群體,有時甚至造成水泄不通的熱鬧場面。愛秀身材的少女和激情澎湃的男生,以及一部分堅持鍛煉身體的人,也許是不自覺的,都愛以他為中心跳。時間久了,漸漸感覺他就像是這個臨時小團體的精神領袖。

前段時間看央視播的《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講的是東北短跑名將劉長春拒絕日本資助,歷經艱險,一個人代表四億中國人,參加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的事。雖然有事耽擱電影沒看完,但劉長春這個名字,和「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精神卻深深地印在腦里,與其說那是種傲視強權的可貴勇氣,不如說是一種對獨立人生情節的追求。

人之處世,往往要受到各種沖擊、誘惑、排擠……這些合力妄圖一點點磨蝕、震盪、彎曲我們的人生。在這些外力中保持內心的完整,實在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類似那位老者和劉長春所向我們展示出的精神的高蹈和人格的不屈,就如同身體的脊樑,支撐住一個「自己」。

端午佳節,喜慶之餘我們又會習慣性的對屈原作一番懷想。我想,屈原在經歷了二千三百來年仍然讓我們緬懷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文人的獨立氣節和愛國風骨,澤被中華。

對這樣一種獨立人生的追求,正在日益形成「圍觀」和緬懷的距離,不能說不是一種心痛。

❻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400字

今天我觀看了一場愛國主義電影----《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影片講述了1932年劉長春拒接滿洲政府的邀請,而接受張學良將軍的資助,歷經25天的長途跋涉,獨自一人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的傳奇故事。當年的劉長春雖然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努力拚搏精神,如春風拂面,震撼著心靈,激勵著中國人的鬥志。

奧運給了人類一個美好的夢想,76年來的夢逐,改革開放30年帶來的巨大成效,足以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巨龍的發展與騰飛。

奧運會的頭銜落定於一個民族,就證明世界承認了一個民族,一個健康、優秀、蒸蒸日上的民族,透過體育健兒們不屈的奮斗,人民將更加深知挑戰極限的真諦;透過奧運會那永恆不變「重在參與」的口號,人們將越發感受到祖國強大的威力和榮耀。
當鏡頭定格在主人公劉長春從洛杉磯奧運會的200米預賽跑道上沖出的那一瞬間時,電影院里響起了掌聲。願我們祖國也跨越一切困難和災難,向前沖!

❼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的作文

觀眾善待與善待觀眾

——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

一部以中國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為題材的電影,又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公映,不僅應該跟家國運命的宏大主題聯系在一起,而且必須呈現出鼓舞民族士氣的勵志動機。這是影片本身決定的,也是中國觀眾期待的。只要達到了這一目標,善良的觀眾便不會期待得更多。

作為觀眾,我選擇了5月22日UME北京華星國際影城22:25放映的一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經被華星國際影城的排片計劃所打動,除了好萊塢的《鋼鐵俠》、《奇幻精靈歷險記》,韓美合拍的《龍之戰》與波蘭的《盜走達芬奇》之外,影院方面仍以一天4場的頻次排上了《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這樣的一個時間段里,到底是什麼樣的觀眾,會主動地花費60元票價,走進電影院觀看這樣一部奧運題材的國產勵志電影。

加上我自己,這一場放映共有7個觀眾。當鏡頭定格在主人公劉長春從洛杉磯奧運會的200米預賽跑道上沖出的那一瞬間時,7個人的電影院里響起了掌聲。觀眾是極為可愛的,他們從各個方面都善待了這部影片。

但這部影片還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觀眾。

我這樣表述的目的,不是為了否定《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成績。事實上,創作者已在各個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觀眾,這一場放映的票房或許會上升到現在的10倍甚至100倍。這是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更加滿意的數字。

在我看來,善待觀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始至終都要去了解觀眾想看的到底是什麼。誠然,觀眾不會拒絕影片的宏大主題和勵志動機;相反,在當前的國際國內情勢之下,這樣的宏大主題和勵志動機更能為觀眾感同身受並產生強烈的共鳴。但即便如此,了解觀眾的心理並根據觀眾的需要講述這個故事,仍然比滿足其他各個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從根本上看,是觀眾的數量決定著影片的命運。

站在善待觀眾的立場上,《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可以更進一步地聚焦在劉長春的體育天賦和個性魅力。這樣,影片所講述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而且同樣會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其實,觀眾早就知道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只有劉長春「一個人」,但真正渴望弄明白的是,為什麼是劉長春「這一個」而不是其他的運動員代表了中國。現在的影片也在這方面進行了一定的嘗試,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或許是拍攝條件的限制,或者必須為尊者諱,影片既沒有充分展現劉長春在國內外各種比賽中脫穎而出的跑步才能,也沒有通過獨特的細節和有效的情節挖掘人物的性格特質及其豐富的精神世界。李兆林飾演的劉長春,已經具備觀眾想像的、作為一個民族英雄所需的俊朗的外形與堅執的品格,但還缺乏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兒子以及作為一個丈夫,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國選手必須稟賦的個性魅力。在觀眾心目中,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百折不撓的民族英雄,除了必須是一個傳奇之外,還應該擁有更多的常人的特質。在電影中,英雄是可敬的,但走向觀眾的品質是可愛。

站在善待觀眾的立場上,《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既可以在傳奇性上走得更遠,也可以在紀實性上開動腦筋。在傳奇性上走得更遠,便可以博採中外體育影片之眾長,雜糅劉長春時代中外運動員之性情,打造一個接近於關東大俠的劉長春。體育題材的電影,原本就跟動作片具有不可分割的親緣性。這樣,劉長春在東北大學的訓練,便可不必安排如此之多的情節,展現德國教練的諄諄教誨與危機解困;劉長春在戰亂頻仍的大地上追求理想、奮力前行,也可不必表現得如此落魄與悲憤;尤其是大可不必詳述郵輪上的一切,那個狹小的空間,無法讓劉長春及他的觀眾快意恩仇、縱橫馳騁。而在紀實性上開動腦筋,意味著《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還需要在各個方面捕捉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風貌,努力還原那種更能為觀眾所認同的環境和氛圍,甚至需要在歷史文獻上進行更有價值的解密和揭密,讓劉長春及他的觀眾最大限度地回到那樣的時間和空間,潛心體會一個民族、一個中國人身陷危難之中的遭遇和命運。

觀眾善待是電影人的運氣和福氣,善待觀眾則是電影人的職責和品行。

❽ 求觀《一個人的奧林匹克》有感作文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
今天看了兩次電影,名字都叫《一個人的奧林匹克》。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放得正合時宜,在我國的北京將首次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可是凝聚了多少中華兒女的血淚努力啊!這將不再是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將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奧林匹克。我想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在等待這一刻的到來,特別是在經歷過在大災大難的中國人,我們將用所有的痛失與感慨都化為一種頑強的、不甘落後的體育精神,用嬌健的身軀奔跑在世界之林上。。。。。。。

故事發生時離我們也算久遠了,在東北戰爭時,張學良當東北大學校長時代,其中有一個人叫劉長春。宣傳單里是這樣介紹他的:

1932年

他——劉長春

他——一個人必須刻服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

他——代表四億中國人站在奧林匹克的跑道上

他——要莊重的向世人表達中華民族不甘屈辱、不甘落後追趕世界的意志。

這已是電影內容最好的概括了。宣傳單上還特別提醒觀眾要自備筆記,認真寫好觀後感。對於觀後感的話,也許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思想層次都不盡相同。但我想每部勵志片的目的都只是為了讓觀眾真真正正的懂得一些,然後把懂得的不露聲色的表現出來。我不明確什麼才是體育精神,什麼才是愛國主義,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叫劉長春。我們的付出不像某些人那麼偉大,畢竟偉大是要講條件的,但我的心中都堅持為中華兒女加油。當劉長春為了能如期參加奧林匹克,要求船長改航,而條件是必須徵得所有旅客的同意。最後一個美國人堅決不同意,原因很諷刺:堂堂這么大一個中國抵擋不住一個小日本的侵略,他在華辛苦建起的工廠一夜被毀,中國只是東亞病夫,不值一幫。他們決定以跑為賭。11秒的時間是乎在凝結,一種與劉長春感同身受的不能輸的感覺油然而起,心中不停地為他加油。他的奔跑激動著含滿淚花的雙眼。當宣布劉勝時,幕前幕後都響起了自發的掌聲,彷彿他已站在奧運領獎台上一樣。

電影最後結束時定格在劉長春奧林匹克比賽時的一個奔騰動作.它留給我們很大的思考空間,到底劉在比賽中取勝沒有?藉助劉的一段話:難道說只為了取勝才參加奧林匹克嗎?難道說因為不能取勝就不參加奧林匹克嗎?如果你們真的想知道答案,讓我告訴大家:劉長春贏了,至少他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目中贏得無比光彩奪目,更重要的是他把中國的國旗首次飄揚在奧林匹克的上空。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位奧林匹克的先驅——劉長春。

❾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電影觀後感怎麼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每逢周末的傍晚,到月城廣場跳舞的人要多得多。

印象里尤其深刻的,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者,鬢角雖已斑白,但腰板挺直,精神矍鑠。他常常穿一白背心,褲兜里揣著手帕,只要天氣允許,幾乎都在。他跳得也很有意思,很投入、很自我,從不受圍觀人的多少和旁邊左右共舞者的影響,不時拿手帕來揩把鬢角的汗。

到我注意他時,發現閑看者最喜歡圍觀他所在的那個跳舞小群體,有時甚至造成水泄不通的熱鬧場面。愛秀身材的少女和激情澎湃的男生,以及一部分堅持鍛煉身體的人,也許是不自覺的,都愛以他為中心跳。時間久了,漸漸感覺他就像是這個臨時小團體的精神領袖。

前段時間看央視播的《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講的是東北短跑名將劉長春拒絕日本資助,歷經艱險,一個人代表四億中國人,參加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的事。雖然有事耽擱電影沒看完,但劉長春這個名字,和「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精神卻深深地印在腦里,與其說那是種傲視強權的可貴勇氣,不如說是一種對獨立人生情節的追求。

人之處世,往往要受到各種沖擊、誘惑、排擠……這些合力妄圖一點點磨蝕、震盪、彎曲我們的人生。在這些外力中保持內心的完整,實在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類似那位老者和劉長春所向我們展示出的精神的高蹈和人格的不屈,就如同身體的脊樑,支撐住一個「自己」。

端午佳節,喜慶之餘我們又會習慣性的對屈原作一番懷想。我想,屈原在經歷了二千三百來年仍然讓我們緬懷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文人的獨立氣節和愛國風骨,澤被中華。

對這樣一種獨立人生的追求,正在日益形成「圍觀」和緬懷的距離,不能說不是一種心痛。

閱讀全文

與觀看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電影如何評價劉長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l微電影有哪些 瀏覽:206
戰場來信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9
好看雲電影日本 瀏覽:546
電影票打過電話退不了怎麼辦 瀏覽:137
韓國電影下女主演講什麼 瀏覽:399
微電影視頻怎麼調色 瀏覽:837
看電影提前多少買票 瀏覽:997
古裝精靈電影有哪些 瀏覽:417
適合學生看的最新美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84
四大校花什麼電影完整版 瀏覽:681
虎牙為什麼不播周星馳的電影 瀏覽:356
qq下載電影怎麼下 瀏覽:486
萬達廣場電影院怎麼走 瀏覽:906
奇奇電影網站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297
鬼片最恐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8
cgv電影兌換券怎麼用app兌 瀏覽:995
好看的韓國電影聚會的目 瀏覽:701
阿里影業電影有哪些 瀏覽:946
電影鬼鄉免費播放 瀏覽:28
烈火英雄的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