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芳華》刪減了什麼內容
電影《芳華》本是預計在國慶檔上映的一部電影,經歷了多次撤檔之後,直到2017年年底才算是正式上映。而這期間電影的內容很多地方已經悄然發生改變,很多劇情片段也永遠埋沒在了製片人的電腦回收站里。很多網友都非常的好奇電影芳華刪減了什麼內容?以及刪減的原因是什麼?一部電影的拍攝非常不容易,很多鏡頭演員費盡心思的拍出來,最後卻未必能播出,我們就來了解下芳華刪減掉的那些內容!
了解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其實都清楚,《芳華》在最初在多倫多電影節的時候播放的版本是146分鍾的,但是當電影上映的時候,電影正片卻只有136分鍾,整體上來說之刪減了十來分鍾,但是這十來分鍾的鏡頭,卻可能是劇組用了十天甚至是更多的時間拍攝完成的!那麼在正式版電影當中,刪除的都是哪些畫面呢?
據悉,在正式版的電影中一共刪除了七個片段,除了一些拖劇情沒必要的畫面,主要有何小萍高原獨舞、集體批鬥劉峰、何小萍翻屍體找劉峰、劉峰戰後的潦倒生活寫照的畫面,其中何小萍高原獨舞的那一段算是比較經典的,刪了不免可惜,但是因為和整體劇情沒有太多的聯系,於是為了不過於的佔用時間就把它給刪減了。
而那場批鬥戲因為涉嫌一些政治問題,諷刺意外太濃郁,最後只能一筆帶過,沒有放在正片當中,至於何小萍翻屍體的片段,主要是因為太血腥太影響觀眾胃口,於是也剪掉了,而後面那段對劉峰戰後潦倒生活的寫照,對劇情沒有什麼推動的作用,也就刪減了這一部分。但是這段雖然不影響劇情,但是還是像何小萍高原獨舞那一段一樣,少了之後對整體電影的藝術性打了一定的折扣。
Ⅱ 請問電影《芳華》幕幅是什麼片長是多少分鍾
136or139min, 加拿大146分鍾,我看的不含結尾字幕就129分鍾。。。。。。
Ⅲ 電影《芳華》中的戰爭場面是不是過於血腥了
網友1:真實的戰爭比電影恐怖的多,我看過很多老兵寫的紀實。大家都以為戰場上雙飛槍能打死多少人。其實在戰爭中槍根本打不死太多人。誰都不會漏頭,槍只是戰場火力壓制,老兵基本都是拿槍對著槍聲密集處胡亂掃射。而且並不漏出身體瞄準。有統計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平均50000發子彈打死一個人。真正戰場上殺人最厲害的是大炮,中越邊境戰爭中,我看過一篇老兵寫的文章,79年2月17日,我們首先對越陣地進行了幾輪炮擊,聽好是幾輪炮擊。炮火覆蓋了整個越軍陣地。等步兵充上上的時候,遍地都是碎屍,沒經歷過戰爭的解放軍新兵,每個都趴在地上吐半天。自己想像一下滿山都是胳膊大腿腦袋腸子碎肉。不比電影恐怖的多,很多新兵當天都吃不下飯。一是害怕二是實在惡心的厲害。戰爭的殘酷性遠比電影殘酷幾百倍。很多人死了連全屍都沒有。一部《芳華》能血腥成什麼樣。沒有軍事常識的人看抗日神劇看多了,覺得人中了一槍沒大事,甚至某些影視劇人中多槍還在跑,現實我告訴你是什麼。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裝備56半,後期兩山輪戰換裝81杠。越軍裝備大部分蘇制AK47,這種槍7.62口徑,基本中一槍人就廢了,如果打在肢體上基本就是折了或者貫穿。如果打在身體上基本也就和閻王爺隔一層窗戶紙了。致命出當時也就掛了,7.62口徑子彈舉個列子吧,從前胸進,背後出來基本就是一個血窟窿碗大的窟窿。人基本上就廢了。真實的戰爭電影是拍不出來的,士兵受到的傷害是無法演繹出來的。珍惜和平吧,有個老兵曾說過,沒打過仗的人永遠想像不了戰爭的殘酷。在此我也致敬那些為國家流血犧牲的老兵。你們是人民的驕傲。感謝你們的付出。
網友2:
《芳華》里的戰爭場面主要是一段長達六分鍾的長鏡頭。黃軒飾演的劉峰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他率領的小隊在往前線運送物資時,在一片甘蔗地中遭遇敵人的埋伏,一個戰士的手榴彈的保險栓不小心被拉開了,在不知所措的慌亂中,這個手榴彈就在他手裡炸開了,人瞬間被炸成了血肉碎片,一瞬間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戰士們一邊躲閃一邊還擊,不斷有人倒下,斷肢掉落在地上,鮮血濺到草葉上,灑向空中。
這確實是一段非常殘忍血腥、驚心動魄的畫面,但要說是否「過於」血腥,我認為它沒有「過」,和《血戰鋼鋸嶺》一樣,它們追求的都只是真實。
《血戰鋼鋸嶺》的導演梅爾吉布森就表示過,他並不喜歡特效做出來的戰爭場面,他更願意麻煩一些,實拍炮火轟隆、煙霧彌漫的戰場。包括其中一個斷腿士兵,他們也是找來了真實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老兵轉行而來的演員,前期給他用假肢拍攝營房的戲,後面則去掉假肢拍攝戰場斷腿戲。
事實上,因為國內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為了能過審,戰爭場面都不可能拍得過於血腥,電影里戰爭的殘酷程度肯定比不上現實中的戰爭。如果我們看電影時感覺過於血腥,現實中只會可怕上百倍。
馮小剛耗費700萬用一鏡到底拍這樣一場戰爭戲,就是為了盡可能去貼近現實,讓觀眾感受戰爭的殘酷。
Ⅳ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里的長鏡頭
你會發現馮小剛導演的芳華,它裡面的長鏡頭給我們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特別的感受,而且你會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們的那種眼光的刺激是最大的,所以說你不用去擔心那些問題。而且確實長鏡頭他是一個很難去完成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你會發現這些長鏡頭是一種比較難難成為的,所以我覺得他是特別好的一組長鏡頭。
Ⅳ 電影《芳華》主要講什麼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劇情簡介——
20世紀70年代,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少年男女從大江南北挑選出來,進入某部隊文工團,擔負軍隊文藝宣傳的特殊使命。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在這個團隊里朝夕相處,她們才藝不同、性情各異,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嚴格的軍紀和單調的訓練中,青春以獨有的姿態綻放芳華。
劉峰,是這個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比起那些才華橫溢的男樂手、英俊瀟灑的男舞蹈隊員,他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也無才藝。他自覺地承包了團里所有的臟活累活,慢慢的,他成了每個人潛意識里的依靠,大家有了任何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劉峰」。
他被大家公推為「模範標兵」,得到了各級表彰。他在這樣的被需要中活得心滿意足,並深深地愛上了獨唱演員林丁丁。當他經過幾年漫長的等待,在他認為恰當的時機向丁丁表白時,他萬萬沒有料到,得到的是跟丁丁以及大傢伙兒平時對他的推崇完全相反的驚恐的拒絕。
事情引起了組織的注意,劉峰遭到公開批判,然後被下放伐木連當兵。中越邊境發生沖突,劉峰迴到了他的老連隊,野戰部隊的一個工兵營,這次戰爭讓劉峰失去了靈巧的右臂,剝奪了他安身立命的能力。從此劉峰只能靠著冰冷的塑料假肢過著貧困潦倒的日子。
了解到劉峰的境遇後,蕭穗子和郝淑雯踏上了尋找劉峰的路,她們付小費給站街的妓女打聽消息,找尋有線索的地址,郝淑雯還央求丈夫給劉峰一份工作。何小曼先找到了患有腸癌的劉峰,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5)芳華電影用了多少個鏡頭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峰 演員黃軒
質朴善良,他一無所有,只有善良,是文工團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動包攬了團里的臟活累活,為大家服務,因此獲得模範標兵表彰,深受整個文工團喜歡。
2、何小萍 演員苗苗
是從鄉下來的文藝女兵,進入文工團後,原以為脫離被當做累贅的家庭就能一帆風順,在文工團因不合群的性格,經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擠。從而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感覺自己是被拋棄的群體。
3、蕭穗子 演員鍾楚曦
文工團女兵,是個很浪漫的人,充滿少女心,親歷了何小萍與其他團員發生的多起沖突,也見證了劉峰的命運起伏。與劉峰的感情更像兄妹情,也有惺惺相惜。
Ⅵ 如何評價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
我就是參加自衛反擊戰的老兵,這片子拍的比較符合那個年代的國情,基本上反應了那個年代的人和事,我也想去追尋那逝去的芳華,可惜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了。致敬我親愛的戰友們!
Ⅶ 《芳華》算不算一部優秀的電影
《芳華》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導演用最純粹、美麗、殘酷的方式講述了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芳華》值得肯定的有演員們的表演,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人對於大銀幕來說,還是處於新人階段,這樣的選擇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會成為流量明星當道的大環境中的一股清流,定會帶給觀眾眼前一亮之感;
在電影名字上,嚴歌苓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Ⅷ 《芳華》講的是什麼戰爭
電影《芳華》是馮小剛執導的一部文藝劇,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中國文兵團里幾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當然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唱唱歌跳跳舞那麼簡單,其中還有很多的戰爭戲,而且據說電影中還有六分鍾的畫面專門拍攝了戰爭的鏡頭,畫面異常殘酷,也正是因為如此,有消息稱電影因為太暴力被撤檔,如今電影馬上就要和大家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吧!
當然了,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戰爭劇,最重點的劇情還是放在文藝上的,馮導的電影向來是比較具有藝術沖擊性,這一部《芳華》依舊是延續了以往的風格,畫面中不僅僅處處透漏著濃厚的年代感,就連很多角色的一些神態和動作也都盡量向那個時代靠齊,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目前電影馬上就要上映,我們還是繼續期待吧。
Ⅸ 今天才看了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是如何評價的
電影《芳華》是近年來少有的表現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片,電影里有一場6分鍾激烈戰斗的長鏡頭,表現的戰爭殘酷和傷亡慘重,還有電影里出現了我軍的62式輕型坦克,以及用坦克高射機槍壓制敵人的情景。曾在網上引起過熱議。有網友提出異議,說芳華的血腥戰斗場面和傷亡不真實。而且認為1979年我軍還是步兵炮傳統作戰,在越南熱帶叢林不會有大批坦克出現。
Ⅹ 《芳華》中,有哪些精彩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