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概念
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群眾以滿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為目的的自娛自樂、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和掌握文化、創造文化藝術的活動,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活動的娛樂審美、宣傳教育、文化傳遞、生活實用等功能,體現著啟迪、教育人民群眾,增強人的審美觀念,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價值。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
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1.群眾文化活動助推新農村建設。加強群眾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如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建設農家書屋等,並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文化活動,達到了富民、樂民、福民、育民的目的,推動新農村建設及小康社會建設。
2.群眾文化活動弘揚社會正氣。由於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偽科學的甚至反動的東西會乘虛而入。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以把更多的群眾吸引和組織到健康文明的活動中來,使他們逐步遠離封建迷信活動和非法邪教組織,從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團結群眾。
3.群眾文化活動引導教育群眾。通過加強對文化活動的領導,逐步把農村文體活動隊建設成一支業余宣傳隊,把他們的活動場地建設成宣傳政策、學習法律的陣地,讓他們在活動中宣傳政策法律,使廣大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胡錦濤同志的這一著名論點已為廣大幹部群眾耳熟能詳。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當前,用什麼樣的精神產品來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是農村文化建設所必須關注和研究好的問題。如果不用大量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精神產品去佔領它,則它必被封建迷信活動、非法邪教組織和黃賭毒等所佔領。各級文化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群眾文化活動,把開展文化活動作為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改進和創新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作為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
2.抓好重點,廣泛推進。要使文化活動充滿生機與活力,一定要把功夫下在經常性工作上,有規律經常性地開展活動,最終做到每天或每隔幾天便活動一次。各項活動要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文化工作者要深入農村進行組織和引導,組織專業人員不斷對活動隊進行輔導培訓,使各民間文化活動隊能不斷提高活動質量,不斷更新活動內容,不斷創新活動方式,不斷增強吸引力。同時,要利用重大節假日慶祝活動、各種文體比賽的大好時機,對各隊進行檢閱,使其在活動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相互提高。爭取做到集中活動一次就促進各隊的活動水平提高一次,使各隊越搞越好,越來越具有吸引力,使各文化活動隊在活動中不斷壯大和發展,促進文化活動在農村的普及和推廣。
3.加強管理,創新內容。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要注重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隊的管理,對活動的組織形式、參加人員、活動內容和活動質量等要做到心中有數,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逐步使活動規范化和制度化。同時,各群眾文化活動隊的活動場地又是一塊極具開發潛力的宣傳陣地,只要注重引導和開發,就可以把它建成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法律法規的宣傳陣地,使廣大群眾在娛樂和健身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不斷增強法制意識,這對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4.加大投入,鞏固基礎。長期以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活動場地較少,活動器材奇缺,活動經費拮據,活動骨幹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況,極大地限制了文化活動在農村的普及和推廣。沒有活動場地和器材,文化活動就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文體活動搞得好的地方,往往都有較好的活動場地。應加大對文化陣地建設的投入,努力做到每村都有自己的活動場所,有一定的活動器材和活動經費。黨委、政府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要給予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要將農村文化建設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進行捐資,多方集資建設農村文化陣地。只有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群眾文化活動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發展。
❷ 如何抓好新時期鄉鎮基層宣傳思想工作
在新時期下鄉鎮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就是面向基層,服務人民,要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為群眾著想。要深入基層、深入實踐,加強調查與研究,做好輿情信息工作,准確把握人民群眾的思想脈搏,更多地反映基層幹部群眾的生動實踐和新鮮經驗,更多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有益的新聞信息和文化服務,更多是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適應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與時俱進,我從事宣傳工作以來,認為鄉鎮基層宣傳思想工作要做好「新」字文章,念好「新」字經。 一是觀念「新」。宣傳工作的主客體都是人,因此,觀念新必須走在前面,要自覺打破長期形成的宣傳工作思維定式,做到心裡裝著群眾,眼睛向下,了解實情,多聽「原聲帶」,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因人而異,把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在平等交流中激發群眾熱情,使宣傳工作入腦入心。在21世紀市場經濟活躍的條件下,宣傳陣地的「戰場」在較大程度上表現為「市場」,不佔領「市場」就等於失去了「戰場」。21世紀以來我國在文化和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我們只有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才能不斷增強宣傳工作的影響力,提高競爭力。二是內容「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宣傳工作就要圍繞提高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著眼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宣傳內容更務實、更貼近經濟和社會生活。從本質上說,宣傳工作就是群眾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宣傳工作應圍繞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在抓好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等傳統內容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反映時代精神、適應實踐要求的新理論和新知識的學習教育,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一是要充分利用鄉村文藝創作,創新宣傳形式內容多樣化,使文藝工作分面向大眾的各種文化活動和文藝精品的創作生產;二是要充分發揮鄉鎮基層農家書屋、流動文化服務車、電影流動放映車的作用;三是要開展好大眾廣場舞、村級活動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四是要挖掘推介典型,發揮典型的模範帶動作用,樹立一批先進群體和個人,宣傳推介,使大家受到啟發和教育。如開展「評議推薦身邊的好人」、「文明村屯」等的評比創建。通過創造大量體現時代特點、富有科學精神、切合當地實際、干群樂於參與的載體活動,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方法「新」。宣傳工作的實踐性很強,其工作水平高低直接與宣傳工作者對宣傳工作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程度密切相關。因此,認真研究宣傳工作的外部環境、工作對象以及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等,找出內在變化規律,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是取得良好宣傳效果的前提條件。在新的形勢下,農村應以農村基層文化建設為載體,廣泛開展創建文明戶和文明村鎮活動、移風易俗破除迷信活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使農村宣傳工作與農民的生產生活和農村基層村鎮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利用好新資源,搞好網路宣傳和管理,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這個平台,讓農民通過網路學習新技術,接受新風民俗,知曉國家方針政策,讓農民通過學習成為新型農民,使宣傳工作收到實效。新時期下,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鄉鎮基層宣傳思想工作要緊跟形勢,拓展內容。要認真研究農村生活、經濟組織、物質利益等多樣性的變化,研究宣傳思想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對象、范圍、空間的變化,緊密結合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工作生活中提出的新問題,努力擴大宣傳思想工作覆蓋面,使鄉鎮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在思想觀念和意識形勢領域搶占制高點。
❸ 想在鎮上開個小的影院,播放愛奇藝等上面的電影,版權有問題嗎能賺錢不
估計要交版權費!人要足夠多才行,還要喜歡看電影!
❹ 在農村鄉鎮80平米的地方放3D電影,如何用兩台投影機投3D畫面,流明度等等有什麼要求好調試嗎市場上...
80平米用750流明的偏光3D投影機,有點太暗了,面畫會很小的。建議用2000以上流明的。。
❺ 如何加強農村電影隊伍管理做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
現在,在電影放映隊伍還存在部分薄弱環節,假設農村電影隊伍的辦理歸屬、鄉鎮在農村電影放映整個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數字電影普及之後放映人員的選配和培訓機制、農村放映員的基本保障等等。這些難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到農村電影放映的整體效果。各級各地對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辦理既然探索出了部分行之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是與日益發展變化的形勢仍不相稱。筆者嘗試從隊伍建設、辦理機制和政府扶持等方面入手,探索處理這些難題的措施。 充實放映隊伍。選配一批素質高、作風硬的年輕農民參加到農村放映隊伍中。現在,農村電影放映隊伍面臨歲數老化、後繼乏人的嚴峻形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放映報酬偏低,二是工作條件艱苦,三是沒有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針對這些情況,要逐步改善農村電影放映條件,提升放映人員的放映報酬;要增強對農村電影
放映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更多有文化、有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的新型農民充實到放映隊伍中來;要創建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探索處理電影放映人員社保的資金和渠道,切實處理他們的擔心後方發生的問題,從根本上包管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穩定。
理順從屬關系。現在,農村電影放映整個過程中還存在部分難題,假設,個別鄉鎮對電影放映工作不重視,認為放映工作是廣電單位、放映單位的事;個別村幹部不配合,對放映人員放映取證蓋章存心設置障礙。這原因是由於地方電影公司從文化單位剝離,而廣電單位在鄉鎮沒有創建相應的站所,農村電影放映隊在基層鄉鎮更像一個民間機構。既然大多數鄉鎮對電影放映工作都比力重視,各縣(市)電影公司也有相應的放映員辦理機制,可是,這支游離於鄉鎮編制之外的隊伍,卻沒有一個正式的歸屬。而縣市電影公司因為受到編制和投資本錢的局限,也沒有將他們納入正式編制之內。這些難題給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對穩定農村放映人員情緒、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帶來了許多悲觀影響。所以,在現在放映隊伍與鄉鎮廣電站無法兼容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設立一個鄉鎮廣播電影電視宣傳辦理站,從屬於縣(市)廣電單位辦理,主要職能為創辦農村廣播,進行電影放映,向上級主管單位提供新聞宣傳線索,完成別的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報道任務。 增強政府扶持。一直以來,農村電影放映網路(網路就是用物理
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的建設以及放映隊伍的辦理、技術培訓等工作全部由縣(市)電影公司來承擔。縣(市)電影公司本身也面臨放映本錢不停增加的難題,特別是實行數字化放映後,設備應用費、影片訂購費、設備維護費等都比膠片電影本錢高,而公益電影放映補貼標准還是六年前制定的。縣(市)電影公司既然十分關心廣大農村放映人員,但相比處理他們的實際困難,卻顯得力不從心。2007年江西省文化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廣電局聯合下發的《有關增強全省農村電影工作的意見》要求,要「按照有關規定,創建勞動保障體制,保持農村電影放映員隊伍的穩定。」所以,建議將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納入到公共文化辦事體系建設范疇,明確縣級電影公司的職能定位,並賦予其一定的行政辦理職能,抓緊制定一套全省統一的標准,處理農村放映人員社保難題。 創建長效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廣電總局等單位《有關做好農村電影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十分重視農村電影工作,將其列入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文化體制改革統籌考慮。要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工作責任制,創建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廣電、發展改革、財政、文化等有關單位一起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作為政府的一項民生工程,首先需要強化各級特別是鄉鎮對幫忙做好放映工作的責任意識,將電影放映工作納入縣(市)對鄉鎮的考核
內容。其次,縣(市)廣電主管單位要根據電影放映目標要求,制定一整套規范的檢查獎懲機制,特別是在場次落實、放映質量等方面,要有詳盡的檢查登記和信息反饋機制,切實讓廣大農民看到電影、看好電影。再次,增強對農村放映人員的辦理。相比工作積極、表現優秀的農村放映人員,要予以表揚獎勵;相比悲觀怠工、虛報瞞報放映場次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情節惡劣者要清除出放映隊伍
❻ 夏天給鄉鎮放電影,哪種題材好
鬥牛
搞笑又是愛國題材,而且場景是在冬天,看著就解暑
❼ 我想在鎮上或者縣城開一個小型電影院,可行嗎
可以因為鎮上最缺的就是電影院,開電影院,首先屏幕要大要清晰。亮度起碼要達到1080p屏幕究竟要多大呢,相當於把一張四開的紙按1:100的比例放大。飯店是高口味,吸引客人,熬電影院是靠感覺心可能只要感覺好肯定會,招來生意的。在鎮上看一部電影,車錢油錢省了。
❽ 何時才能妥善解決農村鄉鎮老電影放映員的歷史遺留問題
❾ 農村下鄉放電影已經發放了補助,之前報名的時候沒有通知到我,我想問一下需要准備哪些證件,去那些部門
認證辦法
堅持以縣(市、區)為主、公開公正、客觀真實、積極穩妥和物證為主、組織調查為輔、人證為參考的身份和工齡認證原則。
人員身份和工齡的認定程序:
(一)個人向鄉鎮認定工作小組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原始材料。
(二)鄉鎮認定工作小組進行初審核實,報縣(市、區)農村老放映員工齡補助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三)縣(市、區)農村老放映員工齡補助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對個人提出的申請和相關原始材料進行審核。
(四)審核結果在鄉(鎮)、村及縣電影公司進行不少於兩周的公示。公示內容包括審核通過的人員情況及依據。
(五)審核後的發放名單報設區的市農村老放映員工齡補助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核定,並報省新聞出版廣電、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准備案。
(六)縣(市、區)根據批准備案的名單發放工齡補助。
因政策性遷移和結婚等原因戶口遷移到外縣(市、區)的符合條件人員,向戶口所在地申報,由原工作縣(市、區)負責做好調查取證、認定和公示工作。
為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原則上各地要一次性完成所有符合條件人員的身份和工齡認定工作。特殊情況的,隨時發現隨時認定。人員身份和工齡認定的具體辦法由各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
各縣(市、區)要對農村老放映員工齡補助對象實行動態管理,每年12月底對本地需新增或核銷的補助對象進行統計匯總,並以市為單位上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❿ 現在電影市場不好,我們開電影院的應該怎麼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