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行中如何拍攝綠色植物
旅行時到達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我們經常能看到滿眼的綠色,鬱郁蔥蔥,讓人心情舒爽,心曠神怡,但面對著這滿眼的綠色,我們要怎麼下手開始拍呢?下面的幾點思路供你參考:
用好自然光,拍好普通人。
2. 如何拍攝花卉植物
如何拍攝出清晰的畫面 這個問題在所有的拍攝活動中都存在,具體到花卉攝影上來說影響清晰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機器的穩定程度.由於花卉攝影多數都是拍攝相對較小的物體.所以任何一點的機震都能影響畫面的清晰.所以推薦始終把機器放在三角架上拍攝,這樣除了可以盡量避免震動,還可以幫助你精確構圖.還有一類震動就是單反相機的反光鏡升起時的震動(在拍攝微距畫面時尤其明顯),這就完全要依靠相機自身的功能實現了,使用eos30等機身的朋友在拍攝時最好使用反光鏡預升功能來拍攝. 二是花卉本身的搖擺.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在拍攝過程中,花卉總會隨風搖擺(別告訴我你拍攝時沒有風,那你自己不喘氣了?).這時拍攝的快門速度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快門速度提升是犧牲景深范圍換來的,所以其中取捨就要看你自己的拍攝情況了.
如何得到正確的曝光量 這個問題在花卉攝影中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因為花卉總是處於一種相對的穩定中,光線的照射比較均勻,光比一般不會很大.所以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精確測光就沒有問題了. 測光對於有點測光功能的機器實在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把機器的測光范圍對准你需要正確還原的地方就行了(不過現代相機的機內點測光也有局限性,在測量大面積暗背景中的亮主體時需要作一些負補償,反之亦然).對於國產或者進口的較老式的只有平均測光的機器,在測光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近測:就是湊近主體盡量使主體充滿取景框,這時合焦與否不重要,因為合不合焦對測光數值的影響不大,但要注意離近測光時不要擋住照射主體的光線,這樣會引起照度的變化而使測光產生誤差. (2).代替法:就是在主體旁邊,或者和主體處於相同光照情況下的地方,放置中灰的物體來代替本身體積過小而無法測光的主體.中灰的物體首推柯達18%灰板(不過價格較高,一套要180元左右,材質就是紙板),而首推的代替物就是自己的手背,把手背沖向鏡頭測手背的反射光也是可以的(您要是來自非洲兄弟國家或者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又或者您剛在海邊享受了幾個星期的日光浴,那這條就算我沒說) (3).我不知道了!前兩種夠你用了吧? 以上只是得到了准確的曝光量,但還不是正確的曝光量,什麼是正確時曝光量呢?那就要先羅嗦幾句測光的原理.現在的測光方式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都是把測光范圍內的物體還原成18%的灰.所以你精確測光以後,也只是把物體還原成18%的灰.而大千世界中不是所用的東西都是18%灰的,比如白花的反光率,就比18%高很多,如果想得到准確得曝光,使白花看著潔白,一定要在正確測光的基礎上加1-1.5EV曝光量(負片).暗紅色的花可以略減0.5-1EV左右.這張(圖8)就是測量的白色花瓣後+1EV曝光.
http://jingyan..com/article/14bd256e07e337bb6c26125e.html
3. 如何去拍好家中的綠色植物、盆栽等靜物攝影
一、如何選擇靜物攝影的主題拍攝什麼樣的照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在屋子裡好好找找,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但是簡單的東西作為起步對象。可以開放性的選擇拍攝對象,但是也不要選擇過難的。二、如何選擇光線,選擇啥樣子的光線不一定要使用非常昂貴的光線器材,盡量使用手頭能夠利用的光線器材來拍攝靜物。請記住攝影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在你的控制之下,假如你也是這么想的,你需要找一間房間使用遮擋板或者窗簾來擋住所有的自然光線,這樣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照射在你的拍攝對象上的光線了。需要幾張紙板即可自己營造一個適度的光線角度了。三、如何放置三腳架和調整角度取決於你的光線條件,有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三腳架和快門線。我建議最好使用這些設備,因為有了這些設備,你可以更好的觀察和拍攝你的對象。這些設備也可以使光圈速度略微變長,使圖像的聚焦點前移、背景虛化,假如你需要的話。四、正確使用背景選擇一個好的背景對你創作一件成功的作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選擇的背景最好能夠簡單但是漂亮,這樣不會對你所拍攝的物體產生很大的影響。一面素色的牆或者一張大的白色或者素色的紙是比較不錯的選擇。五、組織拍攝元素間的組合各種創作元素間的組合,對於拍一幅獨一無二的,精美的靜物攝影作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合三分法則,應該考慮如何使你的作品做到各種元素的最佳組合。確保在畫面中沒有能夠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只有主體和背景。六、可以長時間反復拍攝,慢工出細活我時常能夠感覺到拍攝的目的決定了作品中的情緒。所以如果我只為了放鬆自己來攝影(反對有人向你指派工作),我的壓迫感會很少,這樣就能夠確保很好的還原攝影所要表達的東西。做事情漫無目的肯定是不好的習慣,但是對於靜物攝影來說,這可能反而是好的。因為你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你的傑作。七、通過名作激發靈感如果你糾結於光線,組合及構圖的時候,可能你需要一些靈感了。找靈感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去看那些很多年前的大師的靜物作品。上網查找文藝復興時期的靜物藝術作品,仔細觀察這些作品的各個元素。研究這些作品將會幫助你更好的思考構圖、陰影和顏色的綜合運用。希望這些能夠給你靈感,讓你能夠拍攝出更精彩的作品來。
4. 在室內拍片,肉眼看,植物是翠綠色的,但拍出片來.綠色總是灰濛蒙的,沒有通透感.顏色的飽和度不高,請問怎麼辦
室內光線的質量不好,色溫偏高,而且亮度難以掌握,不論是打開閃光燈還是用PS修復,都不會達到滿意的效果.唯一的辦法是將花卉搬到陽光下拍攝.
除非你可以找到專業攝影光源,並配用彩色反轉片,在精確控制暴光量的前提下拍攝.
5. 紀錄片中植物瞬間生長的鏡頭是如何拍出的
延時攝影。
延時攝影的延時可以比較長,也可以短一點。如花開的視頻,實際上並不太長,很多花開也就是幾十分鍾,沒有你想像中需要幾天。這里有個小知識,很多花朵雖然花期很長,但並非只開一次,比如荷花,在開放早期,半夜開花,午後又會閉合,到下一個午夜再盛開。
只有在花期的後半段,午後才會不再合攏,這個基本也就是殘荷狀態了。多數花在開放的過程不會經歷啥晝夜變化,時間很短的。
另一些,如植物生長的過程,需要很多天的,多數觀看視頻中能夠看到日夜變化的,不過在剪輯選擇圖片中,夜晚部分會略少一點。
更長一些的延時攝影,如有大神曾經拍以月為單位計算的延時,這個基本就是每天一張照片即可,更無需擔心日夜交替啥的了。
另外說下,其實延時攝影沒啥多神秘的,視頻電影本質上來說就是連續播放的照片,之前的電影是24幀,也就是每一秒鍾放24張照片,拍攝時候也是如此,每秒拍24張,播放時候每秒也放24張,因為眼鏡的視覺殘留,你所看到的畫面就是動態的了。
如果拍攝時間和播放時間不同步,就是慢放或者快放。入每秒拍一張,但是回放的時候一秒播放30張,這樣你所看到的畫面就比實際畫面快了30倍。這個也就是延時攝影了。如果我們每分鍾拍一張,24小時拍1440張,按照每秒30張播放,那麼你就可以在48秒內看到24小時的連續動態了。
6. 怎樣拍出植物生長的視頻
用高檔錄像機就可以(最好是高清的),錄幾個月,而後再電腦合成
7. 如何拍出那些好看的植物照片
很多養花的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美人」360度拍出來發到朋友圈給朋友看,但明明很好看的花卻總是拍不出想像中的效果,本文簡略的說一些拍攝植物的小技巧。
先舉兩個例子,像下面的一盆姬玉露,隨隨便便普通的拍攝出來是這樣,俯視和較暗環境。
同樣的一張圖,放大了一些,給人的感覺就非常不一樣,小顆植物只要觀賞的它的細節精妙,不像大顆植物看整體形狀,所以我要放大,注重細節,使照片不凸顯整體而是凸顯細節。對於許多局部好看的植物也可以這樣拍攝,比如只拍兩片葉子,拍一半,拍新芽等。
如果你稍微的懂得一些相機的使用方法還可以試用下下面的小技巧,
1.突出主體,虛化背景或加上光斑,把燦爛的陽光帶進作品中,巧用背景的光線。溫暖的光斑,使整幅畫面充滿了暖意,明亮得透進人的心臟里,畫面極富感染力。
2.強對比,利用明暗對比,將暗的一方和亮的一方進行對比,你會驚訝於你所看到的畫面,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植物形象。
3.撞色,就是用各種顏色的搭配,在整體上實現顏色的協調統一,這需要你對顏色的掌控能力。
學會了這些小技巧,絕對讓你的照片發到朋友圈以後,大家都會愛上你的花美人,趕緊分享給你身邊愛花的朋友們吧,拿起你們的相機拍攝起來吧。
8. 怎麼拍出電影的感覺
電影的感覺的照片需要很多方面,比如相機的動態范圍,現場的燈光,灰階,後期的處理等等。
有個小竅門你可以試試,不考慮燈光的情況下,使用RAW格式存儲,這種存儲時畫面質量是無損的,你可以理解為CCD或CMOS上的真實圖像未處理。
後期圖片處理家用的話就PS吧,單位有實力的話可以考慮達芬奇調色系統(好貴的說)
要電影的感覺一般在PS里調3項:CTRL+M ,CTRL+L,色度
9. 記錄片中那些植物生長的鏡頭是如何拍出來的
如果每分鍾拍一幀畫面,而播放時每秒鍾放50幀,那麼植物生長的過程在屏幕上就被加快了一百倍顯示出來,如果十分鍾幀畫面,而播放時每秒鍾放50幀,那麼植物生長的過程在屏幕上就被加快了一千倍,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