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隻猴子的影片評價
經典的科幻片中不能少了《12隻猴子》,皮特演的神經病人演得精彩,讓人無法把這部戲中的他和《七宗罪》中的他聯系起來。女主公能讓觀眾想到《越獄》中的莎拉,布魯斯的眼神深邃,結尾動人,讓人一剎那覺得這是一部愛情片。(騰訊娛樂)
這部翻拍片的原作是只有28分鍾的《堤》,其導演是新浪潮中令人不解的克里斯·馬克。《12隻猴子》帶有濃烈的吉列·特里姆的個人化色彩,也帶有強烈的宗教和玄學色彩。影片包含了一個巨大的悖論:如果布魯斯·威利斯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拯救了人類,那麼改寫了歷史的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如果他沒有能成功拯救人類,那麼他將陷入不斷地一次一次回到離未來越來越近的過去企圖拯救人類的悖論中。這是吉列·特里姆給出的一個死循環,也是他在《秒想天開》之後拍攝的出色的科幻片。
兩部電影各有各的特色,《堤》是一部劃時代的電影:它的講述故事的方式、它的拍攝手法和理念、它對電影語匯的開拓性的發展都是令人矚目的。《12隻猴子》則是一部內涵豐富的科幻片,雖然沒有《堤》的那些劃時代的意義,但它也令人愛不釋手。(時光網新聞) 這是一部冷調子的科幻驚悚片,故事情節遊走於不同的時空之間,觀眾一不留神就會對跳躍式的敘事感到混亂。(中國網)
㈡ 《12猴子》講的是什麼故事
《12猴子》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在公元1996年,世界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剩餘的少數人類只能在地下苟且偷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科學家們設計出一個計劃去改變這一切並最終找到了釋放病毒的「罪魁禍首」。
(2)十二猴子影響了多少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為提議拍攝《12隻猴子》的幕後推手,影片監制羅伯特·考斯伯格一直對1962年的法國短片《堤》情有獨鍾,在他看來,這部先鋒派短片足以造就出一部非比尋常的科幻長片。
考斯伯格說服該片導演克利斯·馬克與環球影業接洽,環球影業勉強同意買下改編拍攝權並找來大衛·韋伯·皮普爾斯和珍妮特·皮普爾斯編寫劇本。製作人查爾斯·羅文決定讓特瑞·吉列姆執導本片,因為他相信吉列姆的風格非常適合片中的非線性情節和時間旅行。
在執導本片之前,吉列姆剛剛放棄一部改編自《雙城記》的電影,雖說《12隻猴子》的劇本出自他人之手,可一向樂於自編自導的吉列姆仍對皮普爾斯夫婦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這是一部迷人而聰明的劇本,講述了一個讓人困惑、有關時間、瘋狂和感知世界的故事,在支離破碎的背景中探究了瘋狂、夢境、死亡和重生。」
㈢ 《十二猴子》電影結局是怎麼樣的
電影《12隻猴子》最後結局是男主發現了散播病毒的真凶,但是就算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他無法改變歷史,他不能成為拯救人類的英雄,他自己的死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所以最後的結局意思就是誰都無法改變歷史,也不要妄想改變離世。
雖然男主在回到1996年找到了病毒的根源,原來病毒是來自於「十二隻猴子」,而病毒的實際釋放著是Dr. Peters Jeffrey Goines父親的助手,男主並沒有消滅病毒,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性命。
(3)十二猴子影響了多少電影擴展閱讀:
故事講述了男主角被派往過去,阻止12隻猴子軍研製致命病毒的故事。該劇根據同名電影改編,是一部後末世題材劇集。未來世界大部分人口死於一種神秘的病毒,Cole奉命穿越時間來到現代尋找病毒的起源。Cassandra Railly,被迫拋棄自己的理想生活加入Cole揭發超級陰謀的任務。
Cassandra Railly的情人Aaron,一名政治策略家。當Cole出現之後,他們的關系面臨嚴峻挑戰。Aaron試圖保護Cassandra Railly,但他卻捲入了一場可能引發世界末日的陰謀。
㈣ 《十二猴子》結尾的疑問~
表面看去,<<十二隻猴子>>講的是時間旅行,我們就暫且把它當作一部關於時間旅行的科幻片來看。詹姆斯.科爾從未來回到現在,目的是採集50年前毀滅了大半個人類的病毒樣本,並確認病毒是從哪裡開始傳播的。需要注意的是,科爾並不是回來拯救人類的好萊塢式英雄:他只能觀察歷史,但不能改變歷史。這是影片的理論基礎,也是不同於以往同類題材的影片之處。影片的海報上清楚的寫著:The future is history。對於1996年的人們來說,人類毀滅還是未來;但對來自未來的科爾而言,這已經是歷史了,而歷史是不能改變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1995年的「未來」乃是科爾的「歷史」,所謂The future is history便是此意。科爾本來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在精神病院中,他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訴醫生們:Save you? How can I save you? It already HAPPENED!
然而在影片末尾,當他發現散播病毒的真凶後,卻忘記了歷史是不能改變的;如果他真能將病毒散播者擊斃,豈不是改變了歷史么?所以,他註定不能成為拯救人類的英雄,因為人類已經被毀滅了,無從拯救。科爾想改變歷史,卻在不知不覺中沿著歷史為他設定的命運軌跡前進----而他的死,其實也正是這歷史的一部分。希臘神話中的忒修斯被神諭判定會弒父,他的父親恐懼中逃到一個偏遠的小島上,卻不料在觀看當地的競技時被恰好參賽的忒修斯失手扔出鐵餅砸死。俄迪浦斯王從小便因弒父娶母的神諭而背井離鄉,最終還是在命運的牽引下回到故國,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應驗了神諭。科爾之死帶有濃厚的古希臘悲劇色彩:無論悲劇中的英雄是主動(如科爾)還是被動(如忒修斯之父),亦或無意識(如俄迪浦斯),命運之輪都將一如既往的將他們碾得粉碎。
無獨有偶,影片中借蕾莉博士之口提到了卡桑德拉,希臘神話中的女先知,她能預言未來,卻無法改變未來,因為人們將她的預言當作瘋話置之不理。科爾實在是卡桑德拉與俄迪浦斯的結合,他能預言未來,卻如卡桑德拉般被視為瘋子;他想改變未來,卻如俄迪浦斯般成為命運的玩偶。對科爾來說,「歷史」便是希臘神話中的命運,掙脫不了的。歷史便是歷史,白紙黑字已經寫下;而正如影片開頭那個詩人所說的,「Nor all your Piety or Wit Shall lure it back to cancel half a Line, Nor all your Tears wash out a Word of it.」無論是虔誠還是智慧,還是蕾莉傷心的眼淚,都不能改變這一切。正因為如此,《十二隻猴子》是一個真正的悲劇,而《終結者2》只是一個淺薄的童話而已。在《終結者2》中,超級計算機的雛形被來自未來的機器人毀掉,未來被徹底改變了。那麼原先那個暗無天日的未來會怎樣呢?在一瞬間陽光普照,亦或整個煙消雲散?
導演特瑞·吉列姆的神話情結與他的個人經歷不無關系.他早年是轟動一時的系列喜劇片Monty Python的動畫指導,而Monty Python的拿手戲便是以現代意識來解構大家熟悉的神話故事.例如《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調侃亞瑟王與圓桌武士的神話,《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則將聖經里耶酥的故事加以戲仿,結果在英國因遭宗教組織的抵制而被禁演.以Gilliam本人而言,他成為導演後的成名作《Time Bandits》和而後的《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都是純粹的神話題材,而到了《漁王》一片,已然將神話故事不著痕跡的融入劇情,並探討了神話與現實生活的同構性. 《十二隻猴子》比以上諸片更進一步,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雖然全片只借蕾莉之口提到過一次卡桑德拉,除此以外與希臘神話看似毫無牽連,但是無論情節,人物還是氣氛都象足了經典的希臘悲劇,儼然一部索福克勒斯的大作. 我第一次看此片時並沒有覺察到,但到了第二,第三次,看到關鍵處卻每每想起《俄迪浦斯王》和《美狄亞》.遍觀當代影片,恐怕只有安哲洛普羅斯《尤利西斯的凝視》一片可與之等量齊觀.Gilliam能借最現代的時間旅行來表現最古典的「悲壯」之美學境界,不由人不由衷嘆服。
然而時間旅行的奧妙還不止於此,「The future is history」 還可以有另一種理解。假如我們任意截取科爾被殺前的一個時間橫斷面,那麼,對此時的科爾來說,他被殺這一事件到底是未來還是歷史呢?答案是,既是未來,也是歷史!一方面,科爾此時還沒有被殺,因此這無疑是他的未來;另一方面,他6歲時親眼目睹了這一事件,6歲時發生的事又應該是歷史才對。既然自己的未來已是歷史,我們不禁要懷疑到底是否存在所謂的自由意志?這恐怕也是時間旅行不得不面對的悖論:難道參與時間旅行者都是失去自由意志的傀儡?所以當科爾絕望的說:「I want the future to be unkown」時,我幾乎能嗅到其中的酸楚。
當然,這些問題影片並沒有作出滿意的回答;事實上,它只是提出問題,而根本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正如我們將談到的,看似復雜的時間旅行僅僅是冰山的頂端,海面下的一切將隨著對影片的反復觀看而逐一顯現。
(3)What genealogy really does is to entertain the claims to attention oflocal, discontinuous, disqualified, illegitimate knowledges against the claims of a unitary body of theory which would filter, hierarchize and order them in the name of some true knowledge and some arbitrary idea of what constitutes a science and its objects.
----Michel Foucault, 「Two Lectures」
如果《十二隻猴子》僅僅停留在對個人命運的感傷上,它無疑還是一部優美動人的電影,但絕不能讓我如此瘋狂的頂禮膜拜。與以往同類題材的影片,如《終結者》系列,《回到未來》系列等相比,《十二隻猴子》的編導無疑具有更為敏銳的哲學嗅覺。
從索緒爾以來的結構主義者往往都重「共時」(synchronical)而輕「歷時」(diachronical),對他們來說任何一個系統都是時間的函數,只有將時間釘死才能放心的探討該系統的內部結構以及由「差異」所產生的意義。而一旦放開時間這個變數,整個系統就會亂了套。用術語說來,就是所謂的「anachrony」,時序倒錯。在結構主義者看來,所謂「意義」,「真理」都只是由位於某個時間斷面的系統發出的價值。正因為如此,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從根本上動搖了相信科學真理,相信社會進步的啟蒙主義理念。後結構主義者德里達是沿索緒爾的思路從系統內部解構意義的;但是如果我們換個思路,通過anachrony的手法將不同時間的系統元素拼貼到一起,同樣可以達到解構的目的。而時間旅行就是這樣一柄能劃穿真理之幕的利刃,它使我們意識到,並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真理,一旦脫離了當下的社會系統,很多「真理」都會顯得滑稽可笑。事實上,Monty Python系列喜劇的賣點就在於此:讓一群現代人穿上古代服裝去演繹古代的故事,再庄嚴神聖的話語在其插科打混的倫敦臟話中都消彌於無形之中了。《十二隻猴子》的編導顯然是意識到了時間維度對真理的解構作用的。聽聽布拉德.皮特扮演的傑弗萊怎麼說:「Take germs for example. In the 18th century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Nobodyd ever imagined such a thing -- no sane person anyway.」導演是不是在暗示細菌,或者說客觀真理是不存在的呢?沒那麼簡單。一方面,傑弗萊只是指出,對18世紀的人們來說,細菌是不存在的;而對於我們20世紀的人來說,無疑細菌又是存在的。那麼是誰掌握了真理?我們掌握了我們的真理,他們掌握了他們的真理,因為並不存在脫離時代的真理。如福柯所言,我們能掌握的只是一些當下的,鬆散的,不具普遍性的知識。而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注意到傑弗萊是以瘋子的形象出現在片中的,他口中的話又有多大的可信度?這就是導演的狡猾之處。但是如果再進一步,我們又會發現「瘋狂」這一概念在片中同樣遭到了無情的解構(見下節)。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到福柯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科學史學家岡奎萊姆(Canguilhem),他開拓性的思想對福柯影響甚巨。岡奎萊姆從結構主義的角度出發,認為科學史上「真」與「偽」的界限之所以處於不停的變動中,是因為人們總是從當下的科學認識出發來書寫歷史。一旦當下的知識發生變動,科學史便得重新書寫。換句話說,便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如果把歷史放到歷史本身的框架里去理解,那麼細菌在18世紀又何曾存在過呢? 一百年前看似堅如磐石的科學真理,如今看來卻是破綻百出;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從一百年後看現在的科學知識,何嘗又不是破綻百出呢?雖然我們只能從現在回望過去,所幸還有幻想的翅膀帶我們離開地面,讓我們得以俯視因「只緣身在此山中」而無法看到的種種地貌。時間旅行無疑就是這對代達羅斯之翼,使人們能夠通過幻想獲得解放。
深具藝術氣質的科學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曾區分過純粹的幻想與來源於生活經驗的藝術再現。幻想所具有的超脫魅力是普通的臨摹現實之作不能比擬的。如同在塔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魯布廖夫》和《鏡子》中反復出現的熱氣球,帶有幻想色彩的藝術是所有為重力束縛者的福音。在瞬間的飛行中我們暫時失去了歷史的重力,意義的重力,道德的重力,並且籍此首次意識到「重力」的存在。讓.鮑德里亞在《末日的幻象》中更進一步指出,如果飛翔的速度超過第一宇宙速度,我們就會擺脫重力的束縛而進入太空,進入真正的虛無。在鮑德里亞看來,我們身處的現實已經提供了這個危險的加速度,而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否則,如何解釋作為幻想之極致的科幻文學在當代的流行?我們還有對幻想的渴望足以證明「地域」與「地圖」還沒有合而為一。
而幻想文學,則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我不願使用科幻這個通用的名詞,因為在我看來,強求幻想的熱氣球拴在科學之線上,本身就是一個荒謬的想法。無論是《十二隻猴子》中的時間旅行,《基地》里的心靈歷史學,亦或是《讓我流淚,警察說》里能使時空變幻的毒品,它們提供的不是對科學技術的前瞻,而毋寧是一種反思現實的維度。討論其在技術上的可行性是毫無意義的。
㈤ 一部電影只記得開頭科學家感染猴子病毒導致世界災難 主人公從醫院出來發現一
十二猴子 Twelve Monkeys(1995)
導演:特瑞·吉列姆
編劇:David Webb Peoples/Janet Peoples/克利斯·馬克
主演:布魯斯·威利斯/布拉德·皮特/大衛·摩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喬恩·塞達/瑪德琳·斯托
類型:科幻/懸疑/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5-12-27(美國)
片長:129 分鍾
又名:十二猴子軍 / 未來總動員 / 12猴子 / 十二隻猴子
公元2035年,人類被12隻猴子軍研製的一種病毒侵襲,大部分人類都在這場病毒災難中死亡,只有少數人僥幸逃生,但也只能在陰暗的地下,苟且偷生。
科學家們決定派人穿越時光回到1996年追查12隻猴子軍的來歷。囚徒詹姆斯•科爾(布魯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飾)被挑選為志願者。陰差陽錯,科爾回到了1990年,當他向當時的人們描述未來的那場大災難時,被當作精神病捉了起來並被醫生凱瑟琳•雪莉(瑪德琳•斯通 Madeleine Stowe 飾)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科爾在病友病友傑弗里•戈因斯幫助下逃脫,回到了未來。因為沒查清12隻猴子軍的來歷,科爾再次被派回了1996年。
科爾這次發現了12隻猴子軍的起源地在費城,他找到了醫生凱瑟琳,二人一起展開了追查12隻猴子軍的冒險之旅!
㈥ 《十二猴子》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十二猴子》電影深度解析是:
1、在未來的2035年,作為囚犯的詹姆斯·科本奉科學家之命乘坐時光機返回到1996年尋找一種病毒的起源。原來,在1996年的時候,世界被一種致命的病毒感染,有五十億人死亡,剩下的人不得不躲入地下,科學家們想到找出它的源頭,並阻止擴散。
由於出現誤差,詹姆斯被送到1990年的巴爾的摩,並被當做精神分裂症患者關進精神病院。凱瑟琳是醫院的主治醫生,她和其他醫生同意詹姆斯給科學家打電話,但是接電話的是一個家庭主婦。所有人都相信詹姆斯只不過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他說的病毒毀滅人類是無稽之談。
2、傑弗里是精神病醫院的一名病人,他堅持為動物的權益戰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瘋狂的人。傑弗里帶著詹姆斯進行了一場「豪華之旅」,一直介紹自己的見解,認為瘋狂的不是自己,而是外面的那些人。他知道詹姆斯一直想逃出去,就故意鬧出動靜,吸引警衛的注意,讓詹姆斯有機會逃出去。不過,由於被注射了安定劑,詹姆斯沒逃出多遠就被抓回來了,還被單獨關進房間。
3、正當醫生們爭論的時候,詹姆斯消失了,所有人都覺得莫名其妙。原來科學家把他傳送回來了,並看到傑弗里的照片,才知道他是「十二猴子軍團」的一員。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病毒的起源和「十二猴子軍團」有密切的關系,就再次安排詹姆斯返回到過去,但是這次穿越仍然出現失誤,被傳送到一戰的戰場上,還受了傷。終於,詹姆斯被傳送到1996年的巴爾的摩,見到了凱瑟琳,讓她開車送自己到費城——病毒的起源地。一路上,詹姆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這也讓凱瑟琳感到意外。
4、在費城,詹姆斯和凱瑟琳發現「十二猴子軍團」的塗鴉,並找到其總部所在地。原來這個組織的負責人是傑弗里,他從精神病院出來後創立了「十二猴子軍團」,聚集一幫人維護動物權益,而他的父親則是著名的病毒學家。
詹姆斯和凱瑟琳感到傑弗里家中,見到這個瘋狂的傢伙,勸說他不要透出父親的病毒,結果被趕出來了。凱瑟琳本想勸詹姆斯自首,卻發現他突然消失了,只好和警察離開。
5、詹姆斯再次返回到2035年,面對科學家們言不由衷的恭喜,他覺得這一切都不是真的,自己真的瘋了。詹姆斯再次要求返回1996年的費城,他表面上是為了拯救人類,其實是為了凱瑟琳,想和她共度餘生。
與此同時,凱瑟琳發現詹姆斯的話一一應驗,開始相信這個人是從未來穿越而來,打電話警告傑弗里的父親,但是被對方無視了。凱瑟琳終於又看到了詹姆斯,請他幫助自己組織傑費里的行動,但是詹姆斯說自己瘋了,之前的一切都是假的。
6、凱瑟琳按照詹姆斯所說的號碼打過去,對方只是一家地毯清潔公司,根本沒有什麼科學家,這讓凱瑟琳非常開心,覺得世界安然無恙。詹姆斯卻說科學家已經收到了這個電話,還說自己聽到了電話錄音。;兩人決定不再理會是是非非,准備一起到佛羅里達去看海,經過一番喬裝打,他們躲過警察的搜捕,來到了機場。傑弗里帶著一幫人打開動物園的大門,將所有的動物都釋放出來。
㈦ 《12猴子》到底是講什麼的完全沒看懂
故事講述了男主角被派往過去,阻止12隻猴子軍研製致命病毒的故事。該劇根據同名電影改編,是一部後末世題材劇集。未來世界大部分人口死於一種神秘的病毒,Cole奉命穿越時間來到現代尋找病毒的起源。
Cassandra Railly,被迫拋棄自己的理想生活加入Cole揭發超級陰謀的任務。Cassandra Railly的情人Aaron,一名政治策略家。當Cole出現之後,他們的關系面臨嚴峻挑戰。Aaron試圖保護Cassandra Railly,但他卻捲入了一場可能引發世界末日的陰謀。
《12隻猴子》是根據1995年同名電影改編的美劇,由傑弗瑞·雷納導演,亞倫·斯坦福、阿曼達·舒爾、柯克·埃斯沃多、諾亞·賓、艾蜜莉·漢普雪等人主演。
幕後花絮
該劇的製片人解釋道,你會看到更多Jones的背景故事,她的作用實在太重要了。當劇情有意讓觀眾看到印有Hannah字樣的嬰兒毛毯之後,觀眾應該明白這個女人改變時間線有著很深的個人原因。改變時間無論對Cole還是對時間本身都有很大的影響。
Cole是時間旅行的先驅者,沒有人像他這樣頻繁地穿越時間。(Precursor)的毀滅有重要意義,時間線因此破裂。這部劇集中不存在多維宇宙,時間線是單一的。Jones將在本集中解釋不同時間循環的差異(類似於《終結者》中兒子送父親回到過去生下自己的情節)。
如果時間線的變化過大,你可以打破這些變化,本集將展示其結果。至於神秘的目擊者(The Witness),本集會有一些解釋,但那可能和觀眾的想像不一樣,和Cole的想像也不一樣(目擊者應該不是《危機邊緣》中的觀察者。
1×11將對十二猴子軍的真實意圖進行解釋。釋放病毒顯然是他們的目標之一,但其結果可能令人意外。他們策劃的是整個星球的命運,從長遠來看,毀滅再重生可以極具創意。
㈧ 《12隻猴子》劇情解析是什麼
影片講述了在公元1996年,世界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剩餘的少數人類只能在地下苟且偷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科學家們設計出一個計劃去改變這一切並最終找到了釋放病毒的「罪魁禍首」。
公元2035年,自從世界1996年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剩餘的少數人類就只能生活在地下,苟且偷生。科學家把一個囚犯送回到90年代,來調查該病毒跟一個病毒專家的兒子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該囚犯的記憶中只留下兩條微弱的線索:他揮之不去的童年回憶,以及「十二隻猴子」的難解記號。
(8)十二猴子影響了多少電影擴展閱讀:
作為提議拍攝《12隻猴子》的幕後推手,影片監制羅伯特·考斯伯格一直對1962年的法國短片《堤》情有獨鍾,在他看來,這部先鋒派短片足以造就出一部非比尋常的科幻長片。
考斯伯格說服該片導演克利斯·馬克與環球影業接洽,環球影業勉強同意買下改編拍攝權並找來大衛·韋伯·皮普爾斯和珍妮特·皮普爾斯編寫劇本。製作人查爾斯·羅文決定讓特瑞·吉列姆執導本片,因為他相信吉列姆的風格非常適合片中的非線性情節和時間旅行。
在執導本片之前,吉列姆剛剛放棄一部改編自《雙城記》的電影,雖說《12隻猴子》的劇本出自他人之手,可一向樂於自編自導的吉列姆仍對皮普爾斯夫婦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這是一部迷人而聰明的劇本,講述了一個讓人困惑、有關時間、瘋狂和感知世界的故事,在支離破碎的背景中探究了瘋狂、夢境、死亡和重生。」
㈨ 《十二猴子》到底講了什麼
本片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關於時空旅行的電影。此類電影必然有很重的懸疑成分,說多了就會劇透,但是不劇透不能把想說得說清楚。因此我的這篇短文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不劇透,吸引你去看這部電影。到後半部分,我會提示下面開始劇透了,那就是你看完這部電影再回來看的部分。
本片色調灰暗凌亂,氣氛也是這樣。並且前2/3線索繁多,一片混亂,讓人摸不著頭緒。後1/3把這多頭線索和一些神秘的鏡頭聯系,一一揭開謎底,讓人頗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從頭到尾,直到結局,本片就沒讓我好好喘口氣,雖然沒有激烈的打鬥,也沒有恐怖血腥的鏡頭,但是觀眾無一不糾著心把它看完。這就是導演的功力了。
本片有三個主角,布魯斯·威利斯、布拉德·皮特、瑪德琳·斯托。布魯斯·威利斯發揮了本色表演,力量型,莽撞型,智商不高,神志不清,甚至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布拉德·皮特演半瘋的人都很不錯,和《搏擊俱樂部》一樣,本片中他的表演也很精彩,吸引了不少眼球。女主角不太熟悉,中規中距吧。
本片的外殼挺俗套的。在1996年,50億人死於致命病毒,只有少數人倖存。倖存的人類被迫從此居住在地下。在2035年,科學家派囚犯James(布魯斯·威利斯)回到1996年去調查病毒的源頭,唯一的線索是神秘的「12猴子軍」。但是他錯誤的到了1990年,被當成瘋子關進精神病院。在那裡遇見了瘋癲的Jeffery,以及心理醫生Kathryn。他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人類註定的宿命的成因之一……
下面開始劇透了!沒看過這部電影的就此打住,看完電影回來哦。
在1990年,來自未來的James無意間對瘋癲的Jeffery說人類該被病毒消滅,沒想到卻啟發了Jeffery,Jeffery正是1996年的12猴子軍的領導者。一個來自悲慘未來試圖改變歷史的人正是鑄就悲慘歷史的起因!其實本片的主旋律就是,無論如何穿梭時空,歷史都是不會改變的。穿梭時空的人恰恰是鑄就歷史的重要因素。從頭到尾,都貫徹這一因素。因此主角會發現很多未來的「珍貴線索」都是自己穿梭回過去留下的。相當有諷刺意味。後來有一部仿效作品《時空線索》,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秉承的也是這一準則,不過該片沒堅持到最後,最後還是團圓了。而《12猴子》用一種讓人不寒而慄的方式結局,讓人呆若木雞,就這樣?什麼都沒改變...從未來派人回來竟然反而是鑄就不幸歷史的要素。來回穿梭於不同時空之間,James恍惚了,他非常留戀在地面上,呼吸著新鮮空氣的生活。他甚至開始相信精神病醫生的話,自己真的是精神分裂,來自未來的使命真的是自己的幻覺……這是本片相當有創意的地方。試想如果你也能穿梭於反差巨大的時空之間,你一定也會有這樣的惶惑。在《黑客帝國》中,也有這樣的寧願讓自己在美好的夢境中沉醉的角色。
本片還有一個高明之處就是神秘的「12猴子軍」,這個神秘的組織,神秘的圖騰像一團陰雲籠罩在觀眾的心頭,觀眾緊綳的心被牢牢的拴在「12猴子」上。哪裡知道,其實「12猴子」和釋放病毒並沒有關系。這個懸念的揭開很有震撼力,同時也很諷刺,因為James深深自責自己啟發了Jeffery建立了「12猴子」,自己是毀滅人類的罪魁禍首。有時候人就是把自己的作用看得太重,其實,你只不過是地球的一分子,你的任何努力都是在按照既定的宿命進行的。
影片一開始的那個詭異的槍擊鏡頭,也穿插在影片中很多次,這個片斷是困擾觀眾的主要疑團。在最後1/3組織線索揭示真相的時候,謎底逐漸解開。大概還有20分鍾到影片結束的時候,我徹底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個鏡頭是一個線索,讓很多奇怪的台詞和情節明朗了起來。原來開頭就是結局,小James目睹來自未來的成年自己被槍殺。非常有意思的情節。
上面提到,James和Kathlyn試圖改變歷史,組織病毒的釋放。他們不明白歷史是不會改變的,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在促成既定宿命的發生。未來的科學家們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給James的任務就是追查病毒的源頭,並沒有阻止。找到源頭後,在結尾,科學家親自出馬了,來到1996年把病毒樣本帶回2035年研究。原來,這一切行動不是為了改變歷史,不是為了阻止50億人喪生,這一切只是為了得到病毒源頭的樣本,好在2035年以後的病毒防治有新的進展…… 這一點隱藏的挺隱秘,最後一幕,釋放病毒的元兇和來自未來的科學家坐在一起---那科學家一定是2035年的,不是1996年的,從相貌年齡可知。這時候,聰明的觀眾就會明白真正的結局是什麼了。
本片的構思始於編劇克利斯·馬克早在1962年的一部短片《堤》,描述了看見來自未來的自己在自己面前死亡的情節。這一構思啟發了很多影片。最著名的就是《終結者》系列。
㈩ 美劇《十二猴子》一部經典的時空穿越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自從世界1996年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生活在2035年的囚徒James Cole被強迫作為志願者,由2035年穿越時空回到1996年追查當年病毒擴散的原因,以便由科學家想辦法預防並阻止它的發生。然而,時光穿越出現了誤差,James被送到了1990年的巴爾的摩。他被精神病醫生Kathryn Railly診斷為精神分裂和幻想症,因為他向人們描述6年後將有50億人口死於一場病毒災難。
在瘋人院中,他與病友Jeffrey Goines格外談得來,James主動幫助他出逃瘋人院,卻沒成功,James在被關進黑屋子時被2035年的科學家招了回去。第二次時空穿越依然出現問題,James被傳送到一戰時期的戰場,而且受了槍傷,緊接著又第三次傳送到了1996年。病毒的發源地是在費城,於是他找到了Kathryn,讓她幫助他去費城,尋找釋放病毒的罪魁禍首:十二猴軍團。他們以這種怪異的圖案(十二隻猴子圍成一圈)為標志。
James尋找到此時已經轉而支持父親成為名人的Jeffrey,發現Jeffrey就是十二猴軍團的領導者,繼而再次被科學家召回。James因得到重大調查結果而被特赦,但此時的他由於多次時空穿越而意識混亂,誤以為病毒等一切都是他的幻想,於是他假作自願阻止十二猴軍團,實際為了回到過去而進行了第四次穿越。
與此同時,James預言對了谷倉中的小男孩,並且Kathryn從他腿中取出的一戰子彈,這一切讓Kathryn開始懷疑James的話的真實性。直到她發現在照片牆上的一戰照片中有James的身影——這是她一開始就覺得James眼熟的原因,Kathryn才終於相信James的確不是屬於這個時代的人,決心幫助他挽救人類的命運。
(10)十二猴子影響了多少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為提議拍攝《12隻猴子》的幕後推手,影片監制羅伯特·考斯伯格一直對1962年的法國短片《堤》情有獨鍾,在他看來,這部先鋒派短片足以造就出一部非比尋常的科幻長片。考斯伯格說服該片導演克利斯·馬克與環球影業接洽,環球影業勉強同意買下改編拍攝權並找來大衛·韋伯·皮普爾斯和珍妮特·皮普爾斯編寫劇本。
製作人查爾斯·羅文決定讓特瑞·吉列姆執導本片,因為他相信吉列姆的風格非常適合片中的非線性情節和時間旅行。在執導本片之前,吉列姆剛剛放棄一部改編自《雙城記》的電影,雖說《12隻猴子》的劇本出自他人之手。
可一向樂於自編自導的吉列姆仍對皮普爾斯夫婦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這是一部迷人而聰明的劇本,講述了一個讓人困惑、有關時間、瘋狂和感知世界的故事,在支離破碎的背景中探究了瘋狂、夢境、死亡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