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評價一個電影的好壞呢
一部深具復雜性的電影的好壞,也是常常引起很多爭議。但是我們可以持有這樣的看法:只要這部作品能在很多層面上引起我們的注意,並在眾多獨立的形式系統中創造出多重的關系和試圖創造有趣的形式模式,我們就可以認為這部作品是有價值的。原創性作為標准也會引起爭議。因為原創性對於一個具體的觀眾來說,除非他具備足夠的電影史知識,常常是難以判斷的。而且,為原創而原創也是沒有意義的,道理很簡單:不一樣並不意味著就好。但是,一個製作者選擇了一個舊題材,而表現手法卻使它再生新意,或者創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可能性,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部好電影。
Ⅱ 論述如何運用基本的藝術理論分析和評價一部好電影
1、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整個思想體系。從頭到尾,從各方面來認識作品的總體傾向。
2、分析具體的藝術形象。主題是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體現出來。主題的提示,須在具體藝術形象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實現。主題不是夾雜、安排在作品中的幾句評論,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層意蘊,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確。
3、重視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為提示作品的主題,必須認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四、研究情節。情節安排,不單純是生活的直接展現。
4、評主題。主題是藝術作品所描繪的整個形象體系中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又稱主題思想,主題是作品內容核心,是作品的靈魂與統帥,既貫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題,從作品中體現出來,又包含著作者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評價,滲透著作者的美學理想和社會理想、世界觀。
5、評演員。演員對角色的表演 演員對角色的表演是在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時又是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的基礎上來完成,有一定的自由性。
(2)如何評價電影藝術價值的高低擴展閱讀
可以說在電影百年的歷程中,創作啟發理論,理論推動創作,成為一個交互發展的過程。電影理論的發展和各次重要的電影創作運動緊密相關。蘇聯學派的探索、法國和德國的先鋒派實踐以及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分別啟發了蒙太奇理論、先鋒派理論和真實美學的建立。
法國新浪潮運動與法國電影手冊派交相輝映,享譽世界。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和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深化了我們對電影的認識;電影作者論則強調了導演的核心作用,加強了對電影實踐的指導。而好萊塢的製片廠體制、類型片模式及後來的新好萊塢獨立製片是電影產業化的典範。
完全導演論則在電影作者論和製片人中心制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導演的完整職能以及與投資人的關系,建立了從新好萊塢、新浪潮到新生代的導演模型和導演資本制的應用原則。
Ⅲ 如何評價一部電影的藝術性
場景。包括色彩、燈光、服飾、音樂等方面,在場景方面國內藝術造詣最高是我們的國師張藝謀,就拿他的《十面埋伏》來說,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幅畫,都可以拿來當牆紙,色彩運用得是出神入化。
Ⅳ 怎樣看待電影的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
這個是要些論文???
我說說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到你
大體就分兩個方面說把
1是商業價值是什麼,電影的商業化會給電影市場帶來什麼,有多大的影響,弊端是什麼,過分的商業化會給電影藝術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2是從藝術價值的方面,電影的誕生首先是藝術的需求,先有了藝術價值,才慢慢演化出商業價值,
總體思路就是 現代市場需求,藝術和商業價值都要有,一部電影首先要有藝術成分,才是一部有價值的電影,而空有藝術價值,也不是好電影,成本是電影的誕生的重要因素,恰當的商業價值會給電影的推廣和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Ⅳ 談談如何評價電影的優劣,有哪些標准,用什麼方法和理論依據
這難說了,一個人一套標准,不過基本上可歸為兩類。
1、形式主義派。將電影視為工業產物的商業片價值觀,重視故事的作用,一切以觀眾為中心,說白了就是觀眾說好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觀眾不喜歡的電影就不是好電影。好萊塢電影人大部分屬於這類價值觀,將電影視為商業而非藝術,商業嘛,觀眾喜歡,票房高,賺錢多,那就一定是好電影,也可稱之為造型主義派。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觀眾的評價和票房為標准。理論依據的話,電影歸根結底是一門大眾藝術,電影作品創作的最終目的是訴諸於觀眾,給觀眾欣賞,因而觀眾是一切標准,觀眾即上帝。
2、現實主義派。將電影視為藝術的藝術電影價值觀,重視影視創作的實驗性和影像價值的探索性,一切以影像表達為中心。歐洲電影人多數屬於這類,電影作為藝術是其根本觀點,也就是電影的本質是藝術。標准就是電影作品是否具備藝術價值,但這里藝術價值的概念絕不是主題,而是影像表達,也就是導演的鏡頭設計、場面調度、聲音設計等電影元素是否尊重現實。方法就是電影批評那一套,三言兩語說不完。依據就是巴贊的現實主義理論,木乃伊情結等等。
要我談如何評價的話,要把以上兩者結合。因為電影不能孤立來看,它是藝術與商業的結合體。藝術是電影的本質,是藝術性將電影獨立出來的,電影首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商業。但電影不能沒有商業,否則電影就失去了其作為大眾藝術的魅力,因為電影的最終結果是訴諸觀眾,一部再優秀的電影,倘若沒人看,那麼它的價值再高,失去了傳播的觀眾群和作用對象,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一部再受歡迎的電影,倘若不具備任何價值,終究會在歷史中迅速被人遺忘,重要的是倘若這類電影越來越多,電影終究會慢慢走向滅亡,因為停止了影像表達探索的腳步,終究會被其他藝術替代,就像曾經電影替代戲劇一樣,事實上歷史上就是因為如此,電視一度曾把電影推下歷史主流舞台。
Ⅵ 對於一部電影好壞的評價標准
當然是劇情以及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思想。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觸動到你(這點最重要);
再好的電影也不可能打動每個人,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Ⅶ 如何判斷電影藝術價值的提高
想要更好的判斷電影藝術價值的提高,必須要把電影所涉及到的主要表現手法,內涵以及具體的要點進行有效的分析才會更好。
Ⅷ 你是如何衡量一個影視作品的好壞的
衡量一個影視作品的好壞,要從他的劇本導演有演員,整體來說才能看出一個影視作品的好壞
Ⅸ 想知道評價一部電影的價值,應該如何評價呢
一般我都是先看槍版,如果我能忍受可怕的音效與模糊的畫面,而且還想看第二遍。那就證明這是一部我喜歡的電影。很值得去影院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