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電影的發展趨勢
中國強,則國產電影強。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電影逐漸成了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消遣方式。院觀看電影,隨之而來是電影票房的大爆發
從2011年全國總票房100億,到2018年全國總票房609億,6年的時間,總票房翻了5倍,這個5倍可是以億為起點的。由此可見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力。中國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經歷了生產單位轉企改制、組合院線、民資入影、融資上市、「互聯網+」融合等重大產業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實施,更以法律形式體現出我國推動電影產業化、實現電影強國戰略的決心與信心。
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銀幕數量、觀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認識到,在電影產業收益、產業鏈完善度等方面,我國電影產業與世界電影強國仍有差距,同時也存在巨大潛力。在網路技術與數字通信飛速發展的時代,更需把握電影產業發展新機遇。
一、蓬勃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
近年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電影產業促進法》等法規法律相繼出台。電影市場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形成新老電影公司百舸爭流、競爭奮進的局面。電影工業基礎不斷夯實,技術水準不斷提升,各類數字影視製作基地紛紛建立,數字影院普及到縣,我國3D銀幕數量穩居世界第一。通過「一帶一路」交流、電影節、國際展映等方式,我國電影產業的國際影響力穩步提高。
面向未來,中國電影觀眾與市場的不斷成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中國電影消費內需強大,受眾觀影需求日益增長,2018年觀影人次達17.16億,但人均僅為1.23次,提升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國內資本投資電影活躍,當下已有1.2萬多家影視公司,講好故事、演好角色、打動人心、贏得口碑,已逐漸成為電影市場的創作主導。全行業將更加註重電影的社會效益,良好口碑將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帶來電影產業的良性循環。
二、搶抓先機,實現「由大到強」
中國電影產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要抓住新時代新機遇,領先一步,方能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
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產業的發展進步始終貫穿著科技、藝術的交融與革新。好萊塢電影《阿凡達》開發出領先世界的3D虛擬影像攝影、面部表演捕捉等技術,以逼真視效震撼世界;《流浪地球》以高水準特效、具有中國內涵的故事,在海內外口碑票房雙豐收。裸眼3D/4D技術、虛擬現實的VR技術、混合現實的MR技術、全息技術、全景聲技術等,為實現電影技術的突破提供了新機遇。
在電影宣發領域,發行企業要及時研究受眾觀影心理與分層的變化,多樣化地進行電影宣推,及早做好老電影、復映電影、文藝電影等分眾電影市場渠道。同時,電影宣發要「走出去」,抓住推廣機遇,講好中國故事,搶占被國外院線忽略的「冷」檔期、細分觀影市場。
三、未來,電影行業市場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1、國內資本充裕有利於電影行業加速發展
目前,我國國內資本較為充裕,且外部資本投資電影行業的意願較強,對高度依賴資本投入的電影行業形成了有利的發展環境。電影產業投融資渠道拓展,不僅有利於電影製片產業發展,為電影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城市化進程加速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新機遇
據統計,2000年以來全國城市化率平均年增速接近3%,2016年全國城鎮化達到57.35%,城市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伴隨著城市房地產、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城市文化產業建設也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期,這將為電產業的發展和繁榮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3、擴大內需政策有利於帶動電影產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全社會文化消費水平提升,發展影視文化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2316億,同比增長10.4%。目前,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需求旺盛,但文化產品供給存在巨大缺口,為電影產業創造了寬廣的市場拓展空間。
4、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逐漸加大有利於電影行業健康發展
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的建立對於鼓勵和推動電影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水平已逐步同國際市場慣例接軌。在知識產權得到良好保護的前提下,電影企業投資製作大電影,音像製品、電視及網路播放等收入渠道也將得以進一步拓寬,有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再加上國家頒布的《電影促進法》,所以中國電影市場一切都向著更好的方向在發展。
未來,中國電影產業若能及時抓住電影技術創新、內容精品打造、分眾與衍生消費趨勢、智慧影院建設等機遇,就定會乘勢而上,加速實現電影強國之夢。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實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接近公眾,粉絲,觀影人,門檻也不再那麼令人望而卻步。
②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其實在短視頻發展的今天呢,電影行業有很好的,就業前景而且他的發展也是非常的不錯的。現在呢,電影呢?是一兩個小時,可以講述完一個故事或者是一件事情還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只要拍的好。只要有內涵。
③ 如何評價現今的電影行業和電影趨勢
今年以來,國內電影市場整體發展不算火熱,多個月份出現同比下滑,但同時也有《戰狼2》這類探明產業潛力的佳作。可以預見,電影產業正逐步過渡至提質升級關鍵期,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一旦完成升級調整,電影產業將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
雖然2016年電影票房市場增速放緩,但從中長期來看中國電影票房仍將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人均觀影次數和每百萬人口票房金額與北美地區存在較大差距,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上升、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和對文化產品的需求,未來電影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長遠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將會在未來維持一個相對較高的增長水平,除了居民收入提升、城市化的推進之外,我國年平均觀影人次也較發達國家為低,這意味著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在2019年,中國國內票房收入將超過500億元,2020年將接近600億元。
④ 網路電影兼容高端點播付費,市場將會再變大多少倍
公司各大平台競相布局,年輕創作者是職業道路的首選。在一點一點的演變中,網路電影完成了從草根寶貝到英姿楚月少年的轉變。2021年初,網路電影呈現出明顯的權力積累趨勢。一方面,愛奇藝等孵化平台改變了平台的主打策略,大大傾向於火車頭內容。另一方面,來自於C端細分市場頭部內容強大的支付轉化實力。
這種相對單一的發行和盈利模式也給網路電影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從近年來的票房表現來看,網路電影最高票房為5600萬,這也是目前網路電影的票房上限。在這樣的上限下,投資超過5000萬的電影將不會在互聯網上映。而由於沒有高質量的電影,所以網路發行一直無法突破天花板。這就造成了一種局面——大電影不敢參與,而高質量的小電影卻稀缺。此次《陳翔的民間專家6點30》等網路電影,首先採用PVOD單晶元支付模式,再經過單晶元支付周期後進入SVOD模式,這無疑給高質量電影帶來了更具吸引力的商業空間。
⑤ 如何看待如今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
拿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檸檬忽然覺得真的很不好回答,因為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很混亂,魚龍混雜,時不時的就會爆出一匹黑馬,而且電影就像我們吃快餐一樣,吃完之後就拉倒了,當時心情挺棒的,過後能夠留下印象深刻的電影並不是很多。
中國電影市場的現狀三:小投資也能夠收回大成效。最具代表作的應該是前段時間火遍全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作品是國內首部動漫作品,而且是由一家小公司製作而成總成本很低,但收獲的票房卻超級高,也是今年的黑馬之一。
而且這部作品據檸檬所知,在特效方面下足了功夫。一共啟用了64家特效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而他們卻創造了一個大大的奇跡。
⑥ 互聯網對電影發展的影響
一、電影網路收費市場將大於院線票房以上判斷主要基於:第一個在美國dvd和電影市場遠大於票房市場;第二、中國盜版dvd市場巨大,所以網路院線會形成類似於dvd市場一樣的大市場,網路付費市場會大於電影的院線票房。二、網生導演中一定會出現一個斯皮爾伯格。三、越來越多院線級製作的電影,會只在網路發行,並且這種現象已在電視劇行業發生——該信息摘取於24幀app
⑦ 怎樣看待「網路大電影」的興起
如今的社會對於精神娛樂的需求越來越強,因此對於影視作品的需求就越來越高,我們在希望影視作品保持生產速度的同時還要有較高的質量,這本身就不容易。院線電影作品的製作周期過長,這顯然不能滿足人們對於精神文化娛樂的需求,所以網路大電影應運興起。
目前來看網路大電影有著十足的活力,原因是相較於籌備到上線在一年以上的院線電影,網路大電影系列化開發可以在短期內實現,同時能夠對社會熱點進行緊密追蹤。此外網路大電影所受到的審批限制較小,題材、內容具有「新、奇、怪」特徵,能夠對觀眾有較強吸引。而且互聯網日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讓人們觀影的習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的觀影習慣從傳統的電視機轉移到互聯網。
但應該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從網路大電影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多網路大電影的題材為了吸引眼球,提升播放量,通常會選擇驚悚、恐怖、血腥的題材。如果網路大電影單純地將吸引眼球當做是網路大電影市場未來的發展主流,那麼這勢必會極大地影響到網路大電影題材的豐富性,從而對於網路大電影的長遠發展造成消極影響。
只有從根本上改變網路大電影市場題材單一的狀態,才能減少網路大電影因組成成分失衡造成的發展「失序」的情況,最終能讓網路大電影的組成成分更加多元化,更具豐富性。所以網路大電影未來想要成為影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⑧ 對於中國網路視聽用戶規模破9億一事,你怎麼看
看法:大眾對感官刺激這種東西果然是沒有抵抗力的,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網路視聽用戶的主要群體是短視頻群體,換句話說,那些近年才新增的網路用戶基本上都是奔著短視頻才上網的,而至今才上網的人基本上不存在年輕人,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老一輩的人,再換句話說,那就是老一輩的曾經唾棄“網癮”的人如今正是網癮份子。
現在隨處可見那些被流水線式批量生產出來的短視頻控制的人,他們在馬路上、在家中、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上、在公司、在餐廳等等隨處都播放著、都看著自己喜歡的視頻類型,他們的大腦被這種信息充斥,被這種信息背後的思維模式影響,然後就被洗腦了。
綜合而言,網路視聽用戶的增長雖然代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越來越強大,但同時這背後也是我國人民思想在逐漸被那些網路垃圾信息影響,不得不讓人憂慮。
⑨ 什麼是網路大電影發展趨勢
2014年,愛奇藝給網大做出定義:在網路上發行,時長超過60分鍾,符合電影敘事規律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並以付費點播模式分賬的電影。據前瞻研究院《中國網路視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網路大電影市場呈高速發展趨勢,三年時間內數量翻兩番迅速攀升,2016年我國上線網路大電影約2500部,同比增長高達263%,總播放量高達216億。
隨著2017年3月1日發行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全面實施,網路大電影的審核要求及審核流程都將與院線電影一致,只有優質題材、製作精良的網路大電影才允許上線,未來網路大電影優勝劣汰成必然,進一步加快了網路大電影精品化趨勢。
隨著市場發展,網路大電影越來越是頭部內容的天下,加速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只要內容優質、用戶認可,小投資也將可以撬動大收益。
⑩ 網路電影的盈利方式!及前景怎麼樣
一、市場規模及其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影行業也是飛速發展,2013 年全國電影產業總收入達到 276.8 億元,同比增長 31.6%,遠遠高於全球電影市場 4-5%的增速,其中,票房收入 217.7 億元,同比增長 27.5%;非票房收入 45 億元,同比增長 55.2%;海外銷售收入 14.1 億元,同比增長 33.0%。2013 年,我國電影市場規模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產業信息網(http://www.chyxx.com/)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電影行業運營及投資預測報告》指出:2013 年,我國觀影人次為 6.12 億,雖然同比增長 32.5%,但人均年觀影次數僅為 0.45 次,遠遠低於美國的5 次、日韓的 2 次,所以我國電影行業還有很大市場空間,預計未來電影行業在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下,仍能保持 30%左右增速。
全國電影產業總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
二、平面媒體發展電影產業可以發揮內容優勢
中國電影行業蓬勃發展,從需求端看,我國城鎮家庭收入持續增長,居民文化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對於電影的觀影需求不斷增長;從供給端看,影院和銀幕數量等硬體設施快速增長,推動票房收入連創新高,2013 年我國總影院數達 4583 家,新增 903 家,同比增長 24.5%,總銀幕數 1.8 萬塊,新增 5280 塊,同比增長 40.3%。
在政策端,取消一般題材劇本審查,對電影技術扶持力度加大,2014 年又在資金、稅收優惠及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將繼續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
電影產業的廣闊發展空間,使得傳統媒體業務轉型發展具有良好的前景,傳統媒體擁有的內容、品牌、客戶資源也可以用於電影的拍攝、製作和發行中,發揮業務協調優勢,提升資源使用價值,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三、電影行業盈利模式
目前我國電影行業收入主要來自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和海外銷售收入,2013 年,電影票房收入為 217.7億元,佔比 78.6%;非票房收入為 45 億元,佔比 16.3%;海外收入 14.1 億元,佔比 5.1%。
電影行業收入構成
資料來源:產業信息網整理
其中,非票房收入又分為廣告收入、版權收入和衍生品收入,2013 年,廣告收入 26.4 億元,佔比 9.6%;版權收入 15.3 億元,佔比 5.5%;衍生品收入 3.3 億元,佔比 1.2%。
電影廣告收入近年來增速迅猛,主要包括植入廣告收入、貼片廣告收入和映前廣告收入三部分,2013 年佔比分別為 37.9%,23.5%,38.6%。
電影廣告收入構成
資料來源:產業信息網整理
電影版權收入主要集中於電視和網路等新媒體版權收入兩部分,2013 年電視版權收入為 7.9 億元,網路等新媒體版權收入為 7.4 億元,近幾年大家版權意識不斷提升,版權收入增長較快,但由於中國影視行業受盜版影響,版權收入在整體電影行業中佔比仍較低;電影衍生品收入是電影產業總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在這個市場發展還不成熟,佔比仍較小,未來具有巨大的開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