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為什麼要用膠片拍
膠片能夠更加細膩地體現場景的細節和氛圍,在色彩\光線變化\影調等各個方面都比數碼能夠包容的程度更高;膠片沖印的效果必須要能滿足電影院的大屏幕,數碼在這方面很難與膠片相比;再次,膠片對攝像師和洗印廠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並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能夠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是對攝像師和洗印廠專業技術的肯定,當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對他們專業水準的直接證明.
最後,按照電視節目的采樣標准,按COMPONET復合影象格式採集素材,一般大小為4分鍾一個G.這樣計算下去,一個十分鍾的節目至少需要40-60分鍾的素材,也就是需要10-15個G的空間.這樣你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按照電影的高清晰度標准要求和片比進行數碼攝制,你所需要准備的硬碟空間到底應該有多大,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行得通.
關於膠片與電視品質的區別:
⑵ 電影洗印,簡而言之就是電影膠片的沖洗什麼和什麼
電影洗印 (cine-film processing and printing)是電影膠片的沖洗(化學加工)、組接和印片復制工作。 電影洗印到最後印出大量發行放映拷貝,要經過近50個處理步驟,歸納起來可概括為 7個主要工序:工藝查驗與質量控制;洗片加工;半成品與成品鑒定;印片與配光;剪接合成;翻正片、翻底片製作;製作大量發行拷貝。
⑶ 關於電影膠片
現在的電影仍有大部分是用膠片拍攝的
首先,膠片的質感是數碼無法比擬的。膠片的放大投影到屏幕上,層次感、色彩飽和度、光影感和清晰度都是非常好的,而數碼的綜合來講就差一些。
其次,使用膠片的成本還是相對較低的。前面已經說過,拍電影的機器與拍電視的是不同的,用DV拍肯定會比膠片便宜,但你能想像專業的人士用DV拍電影嗎?而如果使用專業高清的電影設備,那成本肯定是要比膠片高。
還有,從感情上來講,很多導演也傾向於使用膠片。當很多家庭可以用極低的成本不停地拍生活錄象時,當更多人可以用很少的錢欣賞到盜版電影時,也就是說,電影越來越容易得到時,人們對電影的感覺在消退,這也是導演會偏愛膠片的深層原因。
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數字電影。目前數字電影有兩種規格:一是所謂「標清」(標准清晰度)的電影,是用標准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700至800線,一是所謂「高清」(高清晰度)電影,是用高清晰度錄像帶拍攝的電影,清晰度大概在水平解像度1100至1200線,高清拍攝出來的影片能大體達到膠片的清晰度水平。用數字錄像帶拍攝的電影通常可以直接在電影院用數字放映設備放映,這時就叫數字電影了。當然,用高清拍攝的影片放映效果更好,但實際上仍然達不到電影膠片拍攝的電影的清晰度水平。有時也可以把數字錄像帶拍攝的影片轉到膠片上,用普通的電影放映設備來放映,這就叫「磁轉膠」。
相比傳統的膠片電影,高清數字電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通過高清攝像技術,實現了與高清時代的接軌;數字介質存儲,永遠保持質量穩定,不會出現任何磨損、老化等現象,更不會出現抖動和閃爍;傳送發行不需要洗映膠片,發行成本大大降低,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質量損失等等。
所以,正因為數字電影有上面這些優勢,未來高清數字電影取代膠片電影成為主流將是大勢所趨。
但目前來看,數字電影還不能真正普及。將所有電影都數字化國內目前還沒有這個水平(其實其它國家也都一樣)。目前數字化電影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但即使是在美國,也並不是出品的所有電影都是數字化的。一些大製作、大成本的電影往往使用數字攝像機,這樣出來的畫面更震撼,但一些小成本,小製作的電影就沒有必要拍成數字電影了。
在中國,數字電影有時還很尷尬。很多電影在美國本來都是數字電影的,但到了中國,由於中國影院數字電影放映機的普及率實在太低,還不得不將這些數字電影再轉化成普通的膠片電影,這樣才能在全國各大影院播放。數字電影是有了,但影院的硬體設施卻沒有跟上,這樣的數字電影,即使拍出來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數字電影的真正普及還需要加以時日。
⑷ 數字顯示發展了那麼多年,為什麼感覺畫質跟電影膠片差很多為什麼還可以淘汰膠片
數字電影有三大優勢:
第一,技術優勢。傳統電影的膠片存在光源老化、褪色等問題,但是數字電影能保證影片永遠是新的,而且不會出現抖動和閃爍。
第二,播放優勢。傳統電影在傳輸過程中會出現質量受損,但是數字電影卻能保證電影的高質量,數字信號一旦發出,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欣賞同樣質量的電影。
第三,環保優勢。我們知道傳統電影的膠片洗印需要化學原料,而這些化工產業會造成巨大的污染,數字電影的出現很好地避免了這一切。
膠片的優缺點:
第一,膠片是沒有像素的說法,他完全還原了鏡頭里的景色,清晰度是非常搞的,爾數碼設備都存在著限制,即便像素很高的設備,歸根到底畫面還是一個一個的組成的,膠片在色彩的表現上,數碼設備很難比擬。但是膠片的價格很貴,一部最普通的長片單就膠片都要上百萬。而且現在流程看科幻片,很多電影電視都會增加特效,在這方面膠片的缺陷就非常的明顯了。
數字電影有三大優勢:
膠片的優缺點:
⑸ 為什麼電影講究用膠片拍然而圖畫質量還比不上電視的
膠片能夠更加細膩地體現場景的細節和氛圍,在色彩\光線變化\影調等各個方面都比數碼能夠包容的程度更高;膠片沖印的效果必須要能滿足電影院的大屏幕,數碼在這方面很難與膠片相比;再次,膠片對攝像師和洗印廠的技術要求都相當高,並且沒有重來的機會.所以能夠使用膠片拍攝電影,是對攝像師和洗印廠專業技術的肯定,當然,如果效果很好,那更是對他們專業水準的直接證明.
最後,按照電視節目的采樣標准,按COMPONET復合影象格式採集素材,一般大小為4分鍾一個G.這樣計算下去,一個十分鍾的節目至少需要40-60分鍾的素材,也就是需要10-15個G的空間.這樣你也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按照電影的高清晰度標准要求和片比進行數碼攝制,你所需要准備的硬碟空間到底應該有多大,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行得通.
關於膠片與電視品質的區別:
• 從圖像結構的組成上,電影膠片與電視不同,表現在電影是以一幅一幅完整畫面構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是逐行掃描方式,而電視一般採用隔行掃描的方式。
• 到目前為止電影膠片的成像質量具有很高的水平,在動態范圍上,膠片的動態范圍超過電視攝像機的5倍。而且由於光電轉換和光化學過程不一樣,所以類似伽馬曲線特性不一樣。
• 對於電影攝影機來說每秒所拍攝的格數是可以任意設定的,這樣就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拍攝格數來實現速度效果,放映時的速度是不變的。而電視在實現變速效果是採取另外的方式,攝像機的拍攝速度是固定的而要實現變速效果只能通過改變重放速度來改變,這就使得慢速重放高速運動畫面時由於過多的重復同一幅畫面而使得圖像不夠連續。
⑹ 電影洗印的製作大量發行拷貝
在翻底製作完畢並作出標准翻底拷貝後,轉入大量拷貝製作階段。
大量拷貝的主要印製過程是:決定印片條件、印片、洗片、質量檢驗與鑒定、整理包裝。貫穿整個過程的檢驗工作有技術條件監測與控制。
一部影片需使用許多軸號的正片來印製大量拷貝,在印片前,必須連續不斷地為即將使用的各不同軸號的正片定出最佳印片條件(這一工作叫做接軸號),使所印出的拷貝盡量與標准拷貝一致。
工藝條件的監控包括:印片光源及光號的檢查,葯液成分的分析調整,洗片溫度、時間、葯液循環和補充量的控制,洗印條件感光測定檢查。洗印工作應在潔凈無塵的空調環境中進行,對所用的設備和器物必須十分注意其完好及清潔,以防臟物聚集污染影片和造成劃傷。所用的底片,在印一定數量拷貝後,應進行清洗(一般在超聲波潔片機中進行),以除去積塵。
印製過程要有中間檢查(包括對所用底片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工完畢的成品,要逐本通過放映鑒定(可採取快速放映檢查方式),以防止不合格的影片出廠。通過鑒定的影片,最後由成品整理部門包裝發行。
電影洗印技術的發展動向時代的進展對電影洗印的要求集中於兩點──優質、快速。把計算機應用於洗印加工的質量控制和技術管理是洗印工藝控制現代化進程的一項標志,也是實現優質、快速的重要保證。
微機在感光測定、電子配光、印片條件存儲與變換啟、停控制等方面以及在洗片機設備上的應用已較常見,在洗印工藝控制方面的應用還在發展,在感光測定與洗印加工條件的測算輸出方面的應用已較定型。隨著洗印加工速度的提高與工藝控制、質量要求的日益嚴格,計算在洗印機工作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電影洗印工作的另一發展是逐漸擴大了業務范圍。自20世紀50年代後期磁性錄像技術開始成熟以來,感光膠片不再是記錄影像的唯一媒介,電視部門在逐漸用磁性記錄材料取代傳統的感光膠片。70年代以後視頻影像與感光影像互轉設備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視頻技術滲入電影的進程 因此在一些電影洗印廠逐漸增設了膠(感光)、磁(視頻)影像互轉的製作業務 80年代已有具備一定質量水平的轉換製作方式與設備供生產使用,從感光膠片到錄像磁帶的影像轉換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所轉錄的影像質量已可滿足在電視屏幕上播映的要求,許多電影洗印部門已正式並大量地開展了這項業務。至於從錄像磁帶到感光膠片的轉換技術,由於受到視頻制式的限制,所轉印的影片質量一般還不能滿足專業電影的要求。近幾年來,高清晰度電視的研製成功,使視頻影像質量大為提高,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應用於影片的攝制工作,高清晰度磁轉膠技術也會隨之在洗印部門得到相應的採用。
⑺ 老電影膠片灰塵很多,如何清理
看你的老電影膠片是多老的了·
如果是醋酸片基的膠片,那就不能水洗了,因為片基很脆,很容易拉斷的。只能
採用保守的過膠輪的方法來除塵,但遇到潮斑等其他問題就效果不大了。
假如是滌綸片基的,那就很好辦,可以找到電影洗印廠,詢問相關清潔水洗業務了
⑻ 拍一部電影大概需要多少電影膠片目前電影膠片的價格大概是多少如果發行500份拷貝,成本大概是多少
一秒種24格,一部電影90分鍾,一格膠片寬度大概3cm,一個拷貝長度大概4萬米,一般一個拷貝分5盒裝,每盒7000米左右。一個拷貝洗印大概8000-10000元,現在大部分是數字硬碟發行,膠片發行比較少了。
⑼ 電影洗印的簡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13
⑽ 關於影片變清晰的問題
做DVD或者藍光的話,都需要數字修復技術,這不僅適用老片,大部分新片也要經過這一步驟才能出碟。這就是為什麼膠片直轉的DVD放出來的影片跟經過處理的正版DVD或者從正版DVD盜出來的碟片的畫質有很大區別的原因。
現在的數字修復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僅可以把影片中的噪點去掉,甚至是常年存放的,膠片畫面已經有損壞的電影修復得乾乾凈凈。而且不僅是畫面,還可以把聲音重新混音,成為5.1聲道甚至7.1聲音的。當然從聲音效果上來判斷,還是可以判斷出是老片子,因為老片子的效果音跟新片子不好比,以前的錄音設備沒現在的好。比如,有的老片子,所有的槍都是一種聲音;而新的電影中,不同的槍,聲音也不同。這是因為一方面以前的錄音設備解析度不夠高,另一方面材質太多了,以前的技術在混音的時候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