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區分喜劇和悲劇
我認為當然是按照情節決定
試問,如果一個電影的結局是完美的 ,比如,沒人死去,該在一起的人也在一起了 但是,他們的心並沒有在一起,他們一直在為別人活著。雖說日子平淡又看似很幸福,誰能說他們的心裡不孤單呢
⑵ 到底什麼是喜劇到底什麼是悲劇卓別林說過喜劇其實源自於悲劇...
一個悲戚的故事是否會讓你潸然淚下?當你聽完這個故事或看完這部電影,邊用紙巾拭去眼角珠串,邊哽咽著說太悲了不想再感受這樣的悲凄了。所以按照現在人們的思想或者說是需求,喜劇越來越多,悲劇卻日漸稀薄了。 我不是不喜歡看喜劇,我也喜歡歡樂,只不過現在的喜劇沒有它們的心,自然也就打動不了我的心。 悲劇在魯迅先生表達的意思是:悲劇即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說白了其實就是用一種悲慘的方式來揭示社會或生活中某些事的罪惡面。盡管悲劇看起來會讓人內心酸楚,有時還會伴隨眼睛紅腫,但是它卻能夠最真切的敲響你的心。就比如《蝸居》著實刺痛著我們這些房奴馬上將成為房奴和「勵志」要成為房奴的人。這時候你就厭棄了一直看著聽著學著高呼著的共產的低劣喜劇了。 不過查理·卓別林也說過喜劇其實源自於悲劇。悲劇也就是喜劇的心臟,也許有了悲劇的心才能編出好的喜劇吧。這不是我憑空的想像,不論是周星馳過去的無厘頭,還是寧財神現在的黑色幽默,如若不是有揭示那悲的一面,估計這喜的一面縱使你才華如教授你也揭不開這鍋蓋。當然教授還是能揭開的,因為他們成為教授本就是憑空而出,所以作品也同樣空憑腦細胞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不喜歡瓊瑤類的小說也是如此的原因,只憑著幾個來回穿梭的場景和那膩歪的陳詞濫調居然真的能榨出萬千群眾的眼淚,讓我不禁佩服國人的淚腺堪比健美選手的肱二頭肌,發達而且肆意!如果說這都是我們文化大國的頂級作品,那我寧願相信孔子是韓國人了,起碼韓國人的電影都會帶出他們敢說敢做的批判主義。以前聽到不少電影里說一段感情可以讓你這么悲痛,那麼它一定給你帶來過很多的快樂。我覺得說的非常對,這就是喜劇有了悲劇的心臟,悲劇有了喜劇的體現。而現在大多數的愛情,真可以說是假情假意,為什麼分手後能迅速找到另一個?就算勉強說你分手心情不佳,我覺得你也只是單純的心情煩惱而已,不用得真心去快樂,又怎麼來的銘心的痛苦? 所以我總是奉勸朋友多看一些悲劇,因為就算你體會不出喜劇後面的悲劇,那你乾脆直接點就去看看悲劇吧。我喜歡郭德綱那樣的幽默,雖然他只說聽相聲只是聽一樂兒,但是你要知道這樂兒背後所指的你現在共產下的悲劇生活。我也喜歡韓寒,黑色幽默的利劍是直指政策的悲慘的。這才是喜劇,才是你應該知道的生活的悲喜劇,生活的悲劇不是瓊瑤的幾句蔫吧詞營造出來的,喜劇也不是周先生的嘲人自樂的這種低等的樂呵。 短歌行里的那句:「悲從中來」就是這意思,要從心中走!別走腳趾頭!
⑶ 什麼是悲喜劇
悲喜劇
◎悲喜劇
[漢語拼音]bēixǐjù
[英文]tragicomedy;tragicomic
[解釋]戲劇文學的一種體裁,其中結合了悲劇與喜劇的成分,以悲劇性成分佔主導地位
⑷ 什麼悲喜劇
正劇一般都是悲喜劇,不是純粹的悲劇或者喜劇。但是確實很難界定,因為喜劇如果有悲劇的結果,或者悲劇又有喜劇的結果,都是提升作品深度的方式!
詞典解釋:是戲劇的一個類別,悲劇和戲劇因素在同一劇中出現,多半結局圓滿。
定義:又稱為正劇,是戲劇文學的一種體裁,結合了悲劇與喜劇的成分,能夠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擴大和增強了戲劇反映生活的廣泛性和深刻性。
悲劇就是指主體遭遇到苦難、毀滅時所表現出來的求生慾望、旺盛的生命力的最後迸發以及自我保護能力的最大發揮,也就是說所顯示出的超常的抗爭意識和堅毅的行動意志。悲劇理論認為悲劇性就是指人對死亡、苦難和外界壓力的抗爭本性;悲劇主體具有強烈的自我保存和維護獨立人格的慾望,往往因為對現狀的不滿而顯示出強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動機,並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諸行動,即使命運使他陷入苦難或毀滅境況之中,他也敢於拚死抗爭,表現出九死不悔的悲劇精神。
⑸ 有人說一部優秀的喜劇,其內核一定是悲劇,對此你怎麼看
從去年的《惡棍天使》到今年的《陸垚知馬俐》《快手搶手快槍手》等片子,無不都號稱喜劇,然而觀眾並不買賬。成龍大哥一向以功夫喜劇著稱,今年的喜劇片《絕地逃亡》也陷入窘境。
現在的喜劇片之所以觀眾不買賬,是因為國產喜劇橋段老套、笑點幼稚、人設崩塌,究其原因,是因為對喜劇的認識不夠。
無奈的是,國產電影正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近幾年除了《人在囧途》《泰囧》和《夏洛特煩惱》之外,國產喜劇能拿得出手的幾乎沒有了。每年都有成本和陣容都不差的喜劇出爐,但是評分越來越低,甚至出現很多惡評如潮的喜劇電影。
現在的喜劇一貫是網上隨便找幾個梗,拼湊幾個段子,抖幾個機靈。然後搞基賣腐尺度放大,最後找幾個當紅明星,開拍。自己都笑不出來,還要逼觀眾去笑。
⑹ 悲劇、喜劇、正劇的區分方法
悲劇、喜劇、正劇的區分方法如下:
從風格來看:悲劇的風格嚴肅悲傷、結局悲慘;喜劇的風格輕松歡快,結局圓滿;正劇的風格嚴肅、內容現實、劇中矛盾復雜,但有時能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決。
喜劇和正劇的區分方法是:看錶現形式。正劇的風格是偏嚴肅沉鬱的,而喜劇的風格是輕松搞笑的。正劇也被稱之為「嚴肅的喜劇」。
悲劇和正劇的區分方法是:看結局。悲劇的結局是悲慘的,正劇的結局一般是問題得到解決或者部分解決,並不完全是悲慘結局。
拓展資料
戲劇體裁( genre)是戲劇作品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
1、悲劇,一般認為主要表現主人公從事的事業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惡勢力的迫害及本身的過錯而致失敗,甚至個人毀滅,但其精神卻在失敗和毀滅中獲得肯定。
2、喜劇,指以可笑性為外在表現特徵的一類戲劇。一般以誇張的手法、巧妙的構思、詼諧的台詞及對戲劇性格的刻畫,引人發出不同含義的笑,來嘲笑丑惡、滑稽的現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由於描寫的對象和手法差別,一殷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戲劇和同劇等樣式。喜劇沖突的解決一般比較輕快,往往以代表進步力量的主人公獲得勝利或如願以償為結局。
3、正劇,又稱悲喜劇,是在悲劇與喜劇之後的第三種戲劇體裁。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部分作家從反封建專制和教會黑暗、宣傳市民階級的社會理想和生活願望的需要出發提倡這種戲劇類型,其特徵是不受古典主義創作原則的束縛,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兼具悲、喜劇因素,能更真實、更直接地表現普通的社會生活形態。
正劇理論的首創者狄德羅曾稱之為「嚴肅的喜劇」;法國的博馬舍繼狄德羅之後就正劇的內容和形式作了進步的網述,並定名為「嚴肅戲劇」。19世紀以後成為戲劇的主要類型之一。它兼有悲劇和喜劇成分,主要特點是用喜劇的手法表現悲劇的主題,它既具備了外在形式上的喜劇形態,又體現出定程度的悲劇崇高感,常在」笑」的過程中令人產生出「悲」來,通常具有喜劇的圓滿結局。
⑺ 什麼叫悲喜劇(名詞解釋)注意 不是悲劇 喜劇
悲喜劇:戲劇類別之一,兼有悲劇和喜劇的因素,一般有完滿的結局
如《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兩人雙雙殉情而死,但最後兩家化解了舊怨
還有《梁祝》
⑻ 舉例談談你對喜劇與悲劇的理解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的說法雖不能作為定義,但卻抓住了諷刺喜劇的內核。諷刺與幽默是人的智慧的最高表現,即使是「正喜劇」也需要藉助諷刺與幽默。事實上,悲喜劇精神是人對待人生的兩面:對於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表示憤怒、悲傷和沮喪,就是一種悲劇的態度;對於生活中無價值的東西被揭露感到高興,就是喜劇精神。喜劇中往往包含著悲劇的底蘊;悲劇也滲透著樂觀的因素。到了現代,悲喜劇交相混雜,不僅有悲喜劇,還有荒誕劇、黑色幽默等錯綜復雜的美學形態。一個喜劇藝術家可能心底是極其悲哀的。
⑼ 舉例談談你對喜劇與悲劇(影視范圍)的理解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的說法雖不能作為定義,但卻抓住了諷刺喜劇的內核.諷刺與幽默是人的智慧的最高表現,即使是「正喜劇」也需要藉助諷刺與幽默.事實上,悲喜劇精神是人對待人生的兩面:對於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表示憤怒、悲傷和沮喪,就是一種悲劇的態度;對於生活中無價值的東西被揭露感到高興,就是喜劇精神.喜劇中往往包含著悲劇的底蘊;悲劇也滲透著樂觀的因素.到了現代,悲喜劇交相混雜,不僅有悲喜劇,還有荒誕劇、黑色幽默等錯綜復雜的美學形態.一個喜劇藝術家可能心底是極其悲哀的.
⑽ 怎樣定義電影是喜劇還是悲劇
讓人高興的是喜劇。結局完美的是喜劇。結果留有遺憾的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