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看待蕭蕭電影和小說

如何看待蕭蕭電影和小說

發布時間:2022-06-11 04:00:54

⑴ 蕭蕭的點評鑒賞

「鄉下人吹嗩吶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會有的事情。」——小說《蕭蕭》,就從蕭蕭的出嫁開始。作者用這個平和的陳述句,定下了小說的基調。
這個女孩子才十二歲,生在長在種田的莊子上,出嫁,就是從這家轉到那家。她的丈夫還不到三歲,不過她也不為這婚姻愁煩——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煩,在抱抱丈夫,做做雜事中,象棵蓖麻一樣長大起來。小說寫的蕭蕭的成長,是一種原生的、自然的成長,她沒念過書,對於身處其中的婚姻制度、禮法制度從來沒有過自覺的反抗,但是成長中的自然的人性,卻與制度不可避免地沖撞在一起。
沈從文這樣寫道:「幾次降霜落雪,幾次清明穀雨,一家人都說蕭蕭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礪飯,四季無疾病,倒發育得這樣快。」於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暗暗呈現出來——在這個小說中,矛盾都被放在情節與細節之後,作者從不正面描寫沖突,但是蕭蕭在丈夫與花狗之間的關系,卻有了微妙的變化:「她有時覺得害怕,不許丈夫走開;有時又像有了花狗在身邊,打發丈夫走去反倒好一點。」這一句淡淡的點染,說出這個糊糊塗塗的女孩子心裡,隱隱地有了害怕與快樂的爭執。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蕭蕭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為沒有受過教育,她沒有強烈的貞潔觀。——沈從文筆下的蕭蕭,是近乎完全自然的,聽從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喚。於是,在花狗的山歌聲中,她變成了個婦人。
變成婦人的蕭蕭,並不是因為失去了貞潔而痛悔,這種抽象的道德觀念倒並不使她恐懼,可是她有了孩子,具體的身體變化讓她害怕,她也明白這是切實的罪證,於是打算逃走,「收拾一點東西預備跟了女學生走的那條路上城。」可是沒有動身,就被發覺了。
於是蕭蕭此刻要面對的是禮法制度。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家裡是「生氣的生氣,流淚的流淚,罵人的罵人」,不過沈從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各按本分亂下去。」好像生氣流淚罵人也都是應盡的義務,盡完便也罷了。而對蕭蕭的懲罰措施,依法倒是十分嚴厲:「沉潭」或「發賣」,伯父不忍將蕭蕭沉潭,而發賣也找不到人家,蕭蕭就又住下了,丈夫與她還是象姐弟一般。家人依舊對她好,住到生了個兒子,「照規矩吃蒸雞同江米酒補血,燒紙謝神」。
蕭蕭在與禮法制度的沖撞,終於因為家人的消極執行,也有驚無險地避了過去。
在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沈從文寫的是人性的勝利。對於婚姻,蕭蕭以天然的人性來對抗,以於禮法,家人以農人純朴的天性來對抗。這樣的對抗,都是不自覺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這樣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卻隱藏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沈從文不動聲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愛與美的,永恆的「人性的希臘小廟」。
然而,既便沈從文是將矛盾都盡量淡化,在沖突的弱化中進展情節的,但他還是不得不寫進了殘酷的現實與制度。——蕭蕭的命運帶有這樣大的偶然性,她彷彿是幸運的,可她的一生卻只能服從於外在力量的擺布,從來沒有過對於自己的命運的自主的權力。她的快樂里頭,潛伏著無知與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卻帶著蒙昧的面目,於是小說中還有另一個群與蕭蕭們完全不同類的人,「女學生」,是這群人,引進了自覺的反省反抗的力量。
在《蕭蕭》中,對女學生的敘述完全是虛寫,她們就象是小說的後景,不停地從莊子邊「過身」,農人有著關於她們的種種荒誕不經的傳聞,他們對女學生的感情是復雜而有趣的,夾雜著歆羨與輕蔑,而對於這群他們不了解的人,他們不了解的生活,保持著距離與好奇。對蕭蕭來說,女學生完全就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時候,她卻是要從「女學生走的那條路」走的,雖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這樣的旅程。
「女學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給小說一個時代的背景,她們暗示著一種對於制度的自覺的反省與反抗的力量,這種力量與小說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象是處於不同的系統之中,可是它們是否有可能相結合?在天性的自然發展中,同時以教育使人脫離蒙昧?從而人能夠對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對抗的能力。小說不是條理如此明晰的論說,沈從文也不可能是在觀念的指導下安排結構,但小說家的感性直覺卻可能是與理性結論相通的。有趣的是,一九二九年小說的原作結尾是這樣的:
「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小毛毛,卻在屋前榆蠟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
而一九五七年較改字句的時候,沈從文加了這樣的一句關於女學生的話:
「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著他:
『哪,毛毛,看,花轎來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體面!不許鬧,不講道理不成的!不講理我要生氣的!看看,女學生也來了!明天長大了,我們也討個女學生媳婦!』」
在一種輪回之中,新的變數也正在醞釀與萌芽。
作為小說,《蕭蕭》是與眾不同的。它的著重點不在於沖突、矛盾以及應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寫人性,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豐富而微妙——這里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感受,這種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種固有的思想的藩籬,而帶給人新的啟示。在《蕭蕭》中,種田的莊子里聞得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朴的生機。沈從文用《蕭蕭》譜出了一曲牧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與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響。 沈從文出生於湘西一個純朴的農民之家,在他功成名就後更是以農民作家自稱,絲毫不忘本。在他的眼裡,鄉間小路充滿了太多的喜悅色彩與寧靜朴實。這點在他的散文小說中多次表現出來。「蕭蕭」是比較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在故事裡,湘女蕭蕭下嫁僅三歲的丈夫,成為了她娘家的童養媳,雖然貌似寄人籬下,蕭蕭宛如家庭中的一份子,勞務,家務,毫不含糊。然而,原始的召喚,與本性的迷茫,使蕭蕭迷失了自己,最終淪落為人婦。然後對傳統貞操方面一片空白的蕭蕭絲毫無感覺,更不在意,只是最初對身體所發生改變的惶恐逐漸加深,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然而蕭蕭畢竟是個女孩。即使她的身體已不再清白,。對生命的渴望壓倒了她那微薄的傳統思想禮德,對未來生活的追求讓她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念。紙是保不住火的。當蕭蕭的情況最終被發現後婆家竟然手足無措。按道理,是要落井下石的,可是,純朴憨厚們的農村人民們會如此狠心嗎?答案是否定的。當他們被這件事件弄得雞飛狗跳時,「各按本分亂了下去」。似乎這些繁雜都只不過是一個過程而已。當最後蕭蕭成功分分出一個胖小子後,婆家按照傳統的規矩,洗塵,拜神,接受了這位外來者。
在外人看來無法接受的事實,在往往被認為最保守最封建的鄉村人眼中竟變得如此平常。淳樸的人性在封建禮儀的惡狠狠地沖撞下,紋絲不動,一場有驚無險。因此,通過這一系列事情,沈從文描述出了人性的勝利。
在這篇文章里,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女學生。當時在兵荒馬亂之日,讀書人寥寥無幾,更別提女學生了。作為鄉下人,都對女學生這個概念懵懵懂懂。在他們眼裡,所謂女學生,就是「不做事,整天玩,可以隨便與人睡覺「。讓人羨慕天之驕子與這種形容畫上等號,不由得有點讓人啼笑皆非,可這也看出鄉下人對於這個群體的輕蔑與暗地裡的些許歆羨。雖然蕭蕭被大家捉弄,說要讓她當女學生時,她大叫」我不作女學生「,可後來夢見與女學生們並排走路,可見她對於這個群體的憧憬。她們不循規蹈矩,出著超出常人能夠理解的手牌(比如不留辮子,身穿洋裝,以及被誇張化了的娛樂生活),暗意這對於傳統制度的反抗與掙扎。通過對蕭蕭在闖禍後想加入女學生們的描述,沈從文是否在暗示,教育是開蒙智慧,鏟除愚昧的金鑰匙;只有教育才能使人突破數千年來傳統道德對於我們的約影響。然而,這個群體卻與沈從文筆下的湘西純朴世界格格不入,而且兩者絕無結合可能。在道德的約束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學生們不見得像鄉下人們一樣,接受得了這個荒謬的事件。或者,沈從文在暗示,教育已經無法拯救人們傳統的愚昧,只有心無雜念,擁有朴實農風的鄉下人才能看開一切,這一切沈從文並沒有明確地從書面轉達給我們,而是要靠我們自己推測與理解。

⑵ 湘女瀟瀟書與電影的區別

影片根據沈從文小說《蕭蕭》改編,在不偏離原著風格的基礎上,表現了近一個世紀前湘西農村人民的心態和生活習俗,反映了封建傳統觀念對人性的扭曲,批判了封建社會吞噬人性和生命的丑惡,並通過蕭蕭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善良少女轉為封建衛道士的悲劇,提出了反封建的重要和必要性。該片獲1988年法國第四屆蒙比利埃國際電影金熊貓獎,西班牙第二十六屆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堂·吉訶德獎。

⑶ 沈從文的《蕭蕭》人物分析

關於這個,網上資料很多,樓住可以去查閱參考,這里給你些獨家的……
「鄉下人吹嗩吶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這是全文之首,及其平和的語調,看起來一個太正常的故事,一個關於湘西山水人情的故事。這便是沈從文的最大風格----朴質、平淡、抒情』並帶有濃郁湘西鄉土風情,平和敘說著關於生命,關於愛的故事。沈從文在文中執意要追尋的是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想要構在一個奉養「人性」的「希臘小廟」
作為小說,《蕭蕭》和沈從文大部分小說一樣,是與眾不同的。它們的著重點不在於沖突、矛盾以及應之而來的高潮,而是在描寫人性上,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是豐富而微妙的。在《蕭蕭》中,種田的裝置里聞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朴的升級。沈從文「湘西」小說里常常出現山歌,因為那是那片土地上最為質朴的表達方式,也最為熱烈的宣洩。它用《蕭蕭》普出了一曲山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和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響。
「美麗中是令人憂愁的」,無論是《邊城》里的翠翠,還是《蕭蕭》里的蕭蕭,沈從文筆下的它們都是美麗的,看起來是輕快的、優美的、恬淡的。只是這份美麗、輕快、柔美、恬淡中,夾雜著些許的憂愁,這些憂愁又很是增添了幾分人物的迷人之處,而對於她們或許並不自知。當蕭蕭抱著新生兒,看這自己的私生子取進大齡媳婦,又一個「蕭蕭」誕生時,她仍然懵懂不知。文章末,仍舊是輕描淡寫的一句「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卻在屋前榆臘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而這清單的筆墨,卻點處令人心顫的故事,一個所不出滋味的十年春秋,一個周而復始的輪回。
除樓主外,謝絕復制引用!

⑷ 蕭蕭小說和蕭蕭電影有什麼區別嗎

有、、一個是電影
一個是小說。

⑸ 湘雨瀟瀟小說與電影有什麼不同

區別在於結局,小說中蕭蕭與其丈夫一起看著蕭蕭的兒子結婚,也是童養媳,但在電影中蕭蕭的丈夫上了學,得知自己有童養媳是舊時代的封建,,最後逃走了。

⑹ 湘女蕭蕭的影片評論

《湘女蕭蕭》改編自沈從文的小說《蕭蕭》,但在題材的選取上卻與黃建中的深受好評的《良家婦女》相當雷同,兩部影片所講,一部是關於童養媳的故事,一部是關於小女婿的故事,但都關乎歷史進步的沉重性和艱難性問題。
從商業性考慮,在別人的一部成功的作品之後,接著有意識地拍一部在題材上相當接近的作品,可能是聰明之舉。但從藝術性考慮,卻是選擇上的大忌。
謝飛相信自己有能力拍出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事實上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兩部影片在故事的結局和立意上確實有很大不同。最為重要之處在於,在這兩部影片的故事處理中,歷史進步的動力和契機被歸結為完全不同的原因。《湘女蕭蕭》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和苦澀的中國農村的童養媳故事,故事發生於20年代的舊中國。在這個故事中,歷史似乎是在極其緩慢而沉重的蛻變中前進的:蕭蕭的遭遇和命運表明,沉潭這一古老而野蠻的懲戒習俗在一絲惻隱之心和對鬼魂世界的敬畏中松動了,而且,是偶然性(因為她生的是個男孩)改變了蕭蕭被買給人販子的命運。
把歷史前進歸結為善、宗教信念和機緣,這與沈從文在提及生與死時表現出來的那種大氣而沉靜的態度是一致的。侯孝賢曾經提到,《沈從文自傳》中所表現出來的"包含著最大的寬容與深沉的悲傷"的"冷眼看生死"的寫作態度,使他"頓覺視野開闊"。
在影片最後,周而復始的生活又進入了它的下一個輪回:蕭蕭也要當婆婆了,從形式上看,歷史的悲劇似乎在重演。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到,生活的內容確實發生了些許變化。

⑺ 《蕭蕭》中作者怎樣看待蕭蕭的悲劇

蕭蕭是一個童養媳,她比自己的丈夫大十幾歲,這就註定在丈夫還未成人的十年中蕭蕭是要一個人度過的,她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沒一個真心關愛自己的人。因此她的內心潛意識里是渴望有一個人愛她和懂她的人的。因此,當花狗出現並向他示愛時,一個像她從沒有談過戀愛的小姑娘必定很難抗得住男人溫柔的誘惑,又加之她長年以來的孤獨寂寞促使她認定花狗就是那個關心她愛她的好人,孰不知花狗對她只是一種生理需求。她上當了,但這種上當全然不是她的錯,她也只不過是個小姑娘,她還什麼都不懂只是被人利用了。如果評論是誰的錯,錯的只是那可笑的童養媳的習俗和某些男人不負責任的生理需求。但當蕭蕭有了花狗的孩子被族裡的人發現時,以那個時候的道德規范,她是應當被淹死或嫁到外地的。在那個年代的人眼裡,這個規范是神聖而不可逾越的,但在我們看來,這種規范是可笑而沒有人情味的。這就是時代與規范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不合理的道德規范是一定會被社會淘汰的。因此,就現在而言,我們現在所崇尚的某些道德規范,將來也未必能成為真理,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當蕭蕭生下了兒子,全家人忙裡忙外,從內心裡漸漸的接受了就因為兒子將來可以做苦力。可見任何道德規范的遵守都抵不過現實的沖擊。當人們面對現實的利益時,那些不通人情沒有道理的道德規范會漸漸被人忘卻了。蕭蕭後來嫁給了小丈夫,公公和婆婆不計前賢接受了她。大多原因因為她多年來辛苦勞動任勞任怨博得了公公婆婆的信任,又加之與小丈夫多年來相處的感情日深,小丈夫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她,即便是婆婆公公也對她有了感情,產生了親情。因此,她沒有被趕出家門,反而被正式的娶進了門。這說明任何道德規范都不外乎人情。道德規范制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人情,可是當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隨之改變時,那些舊的道德規范也許就會存在破壞人情的因素,因此最終它們是會在歷史長河中消逝的。然而,蕭蕭的過門並不意味著她真正得到了幸福,她的小丈夫也會有長大和懂得愛的那一天,他也會有自己喜歡的女孩,因為他對蕭蕭的感情只有親情而沒有愛情,為了得到常人所應有的愛情,他必然會拋棄蕭蕭。這對於蕭蕭其實是一場悲劇。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他並沒有長篇大論的寫封建社會舊習俗如何害死人,而是給讀者留下一個看似美滿的結局讓讀者去回味,但當人們細想其後果時才意識到作者的用意,這種以喜襯悲的寫法使故事更悲。但其最悲的還不是蕭蕭未來的遭遇,而是又有一個童養媳嫁給牛兒時,大夥依然樂呵呵的慶祝著,就連身受這種舊習俗迫害的蕭蕭也站在一旁笑著,這就更讓人心痛。因為這個悲劇將一次次重演下去並會造成更多的受害者,然而一個個受害者卻全然不知。這樣的木訥讓讀者不禁為他們心痛。作為小說,《蕭蕭》是與眾不同的。它的著重點不在於沖突、矛盾以及應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寫人性,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豐富而微妙——這里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感受,這種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種固有的思想的藩籬,而帶給人新的啟示。在《蕭蕭》中,種田的莊子里聞得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朴的生機。沈從文用《蕭蕭》譜出了一曲牧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與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響。

⑻ 怎樣看待沈從文筆下的<蕭蕭>這個人物

兩個出處,只能有一個參考資料,就寫後面了。

關於沈從文的《蕭蕭》
http://tieba..com/f?kz=181601799
「鄉下人吹嗩吶接媳婦,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會有的事情。」——小說《蕭蕭》,就從蕭蕭的出嫁開始。作者用這個平和的陳述句,定下了小說的基調。

這個女孩子才十二歲,生在長在種田的莊子上,出嫁,就是從這家轉到那家。她的丈夫還不到三歲,不過她也不為這婚姻愁煩——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煩,在抱抱丈夫,做做雜事中,象棵蓖麻一樣長大起來。小說寫的蕭蕭的成長,是一種原生的、自然的成長,她沒念過書,對於身處其中的婚姻制度、禮法制度從來沒有過自覺的反抗,但是成長中的自然的人性,卻與制度不可避免地沖撞在一起。

沈從文這樣寫道:「幾次降霜落雪,幾次清明穀雨,一家人都說蕭蕭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礪飯,四季無疾病,倒發育得這樣快。」於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暗暗呈現出來——在這個小說中,矛盾都被放在情節與細節之後,作者從不正面描寫沖突,但是蕭蕭在丈夫與花狗之間的關系,卻有了微妙的變化:「她有時覺得害怕,不許丈夫走開;有時又象有了花狗在身邊,打發丈夫走去反倒好一點。」這一句淡淡的點染,說出這個糊糊塗塗的女孩子心裡,隱隱地有了害怕與快樂的爭執。

因為沒有受過教育,蕭蕭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為沒有受過教育,她沒有強烈的貞潔觀。——沈從文筆下的蕭蕭,是近乎完全自然的,聽從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喚。於是,在花狗的山歌聲中,她變成了個婦人。

變成婦人的蕭蕭,並不是因為失去了貞潔而痛悔,這種抽象的道德觀念倒並不使她恐懼,可是她有了孩子,具體的身體變化讓她害怕,她也明白這是切實的罪證,於是打算逃走,「收拾一點東西預備跟了女學生走的那條路上城。」可是沒有動身,就被發覺了。

於是蕭蕭此刻要面對的是禮法制度。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家裡是「生氣的生氣,流淚的流淚,罵人的罵人」,不過沈從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各按本分亂下去。」好象生氣流淚罵人也都是應盡的義務,盡完便也罷了。而對蕭蕭的懲罰措施,依法倒是十分嚴厲:「沉潭」或「發賣」,伯父不忍將蕭蕭沉潭,而發賣也找不到人家,蕭蕭就又住下了,丈夫與她還是象姐弟一般。家人依舊對她好,住到生了個兒子,「照規矩吃蒸雞同江米酒補血,燒紙謝神」。

蕭蕭在與禮法制度的沖撞,終於因為家人的消極執行,也有驚無險地避了過去。

在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沈從文寫的是人性的勝利。對於婚姻,蕭蕭以天然的人性來對抗,以於禮法,家人以農人純朴的天性來對抗。這樣的對抗,都是不自覺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這樣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卻隱藏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在這些「種田的莊子」里,沈從文不動聲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愛與美的,永恆的「人性的希臘小廟」。

然而,既便沈從文是將矛盾都盡量淡化,在沖突的弱化中進展情節的,但他還是不得不寫進了殘酷的現實與制度。——蕭蕭的命運帶有這樣大的偶然性,她彷彿是幸運的,可她的一生卻只能服從於外在力量的擺布,從來沒有過對於自己的命運的自主的權力。她的快樂里頭,潛伏著無知與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卻帶著蒙昧的面目,於是小說中還有另一個群與蕭蕭們完全不同類的人,「女學生」,是這群人,引進了自覺的反省反抗的力量。

在《蕭蕭》中,對女學生的敘述完全是虛寫,她們就象是小說的後景,不停地從莊子邊「過身」,農人有著關於她們的種種荒誕不經的傳聞,他們對女學生的感情是復雜而有趣的,夾雜著歆羨與輕蔑,而對於這群他們不了解的人,他們不了解的生活,保持著距離與好奇。對蕭蕭來說,女學生完全就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時候,她卻是要從「女學生走的那條路」走的,雖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這樣的旅程。

「女學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給小說一個時代的背景,她們暗示著一種對於制度的自覺的反省與反抗的力量,這種力量與小說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象是處於不同的系統之中,可是它們是否有可能相結合?在天性的自然發展中,同時以教育使人脫離蒙昧?從而人能夠對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對抗的能力。小說不是條理如此明晰的論說,沈從文也不可能是在觀念的指導下安排結構,但小說家的感性直覺卻可能是與理性結論相通的。有趣的是,一九二九年小說的原作結尾是這樣的:

「這一天,蕭蕭抱了自己新生的小毛毛,卻在屋前榆蠟樹籬笆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

而一九五七年較改字句的時候,沈從文加了這樣的一句關於女學生的話:

「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著他:

『哪,毛毛,看,花轎來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體面!不許鬧,不講道理不成的!不講理我要生氣的!看看,女學生也來了!明天長大了,我們也討個女學生媳婦!』」

在一種輪回之中,新的變數也正在醞釀與萌芽。

作為小說,《蕭蕭》是與眾不同的。它的著重點不在於沖突、矛盾以及應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寫人性,態度寬和,筆致從容,情節是舒緩的,細節卻豐富而微妙——這里體現出一個藝術家的感受,這種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種固有的思想的藩籬,而帶給人新的啟示。在《蕭蕭》中,種田的莊子里聞得到草料的香,聽得到山歌在唱,農人們的生活是勤苦而狹隘的,但卻又有質朴的生機。沈從文用《蕭蕭》譜出了一曲牧歌,雖然調子中也有沉痛與疑問,但總體卻是明朗的、優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響。

讀沈從文《蕭蕭》有感 文 / 芊芊情歌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4-29/2646651.shtml
在沈從文的筆下總會有那麼一些可愛的鄉村女孩。蕭蕭又如同翠翠一樣,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她們終究都逃不過命運。翠翠一個人等待那遙遠的記憶,而蕭蕭呢?又重復著那不可更改的命運旅途。
也許只因為我生在這個平等自由的時代,也許只因為我受過這么多年的教育,勉強算得上是一個知識分子。我無法深刻了解蕭蕭的悲傷,我只是為她感到悲哀。其實她也算是有覺醒意識的。因為她每次聽說有女學生過路,就會像睜了眼做過一陣夢,愣愣的對日頭出處痴了半天。也許那時候的她心裡閃過那樣一絲想法——隨女學生去,隨那自由去。可是她最後沒有走出那一步,這不能怪她,只是當時的歷史條件使然吧!當然沈從文先生深知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可能給蕭蕭安排一條「自由」或「革命」的出路。他只能那麼寫,他的「輕松」的幽默筆調是含著眼淚的苦笑,故意讓讀者咀嚼的是那帶著澀味的苦趣。
最終蕭蕭還是留在了那裡,抱了她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蠟樹籬笆間看熱鬧,同十年前抱丈夫一個樣子。她還是重復著她的有些略顯悲哀的生活與命運。這樣的結尾似乎有些調侃意味,但寫的卻是中國古老農村中長期沉滯的生活。即使有那些象徵「自由」的新學堂的女學生偶然路過,也對這混混沌沌的世界吹不進一絲時代變化的微風,死水即使激起一點點波瀾,不久又復歸於平靜了。
一切彷彿一場夢一樣,夢醒了,蕭蕭以及那些和她有著一樣命運的年輕女孩就又得回到屬於她們的現實里去了。

⑼ 《湘女瀟瀟》的原著與電影有什麼區別

<<湘女蕭蕭>>的原著沒有看到

但電影找到如下信息:

導 演: 謝飛

主 演:娜仁花 鄧曉光 張愚 倪美玲 管宗祥

攝 制: 北影青年電影製片廠

電影簡介:

民國初年,湘西邊遠小山村楊家坳,迎來了一頂花轎。花轎里走出12歲的小姑娘蕭蕭。她睜大好奇的眼睛,覺得一切都那麼新奇。當了妻子的蕭蕭還沒脫孩子氣,常在苦澀的生活中自尋其樂。她白天帶著比自己還小幾歲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覺,還要幫婆婆洗衣喂豬。6年後,蕭蕭長成了大姑娘,漂亮豐滿,婆婆給蕭蕭裹上纏胸布。蕭蕭聽了人們講的鎮上的女學生的新鮮事兒,一顆沉睡的心萌動了,她嚮往自己也像女學生那樣,過自由平等的生活。蕭蕭家的長工叫花狗,身強體壯,幽默風趣。他喜歡蕭蕭,蕭蕭心裡也有他。一天,蕭蕭在房中換衣裳,花狗闖了進來,倆人大膽相愛了。此後,他們常常幽會。不久,蕭蕭懷孕了。這時,正遇村中寡婦巧秀娘與鐵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規鐵匠被打斷雙腿,巧秀娘被沉了潭。蕭蕭開始為自己的命運擔憂,膽怯的花狗因懼怕懲罰不辭而別。為打掉胎兒,蕭蕭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無濟無事。走投無路的蕭蕭連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關進了庫房。蕭蕭面臨著被「沉潭」或者「發賣」的悲慘境地。後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蕭蕭躲過了死劫又住在家中。蕭蕭生了個胖小子,她和她的兒子被接納為家中的成員。10年過後,蕭蕭那顆曾是熾熱的心,已經被舊的生活習俗腐蝕了,變得冷漠麻木。不久,她也按照鄉俗,為10歲的兒子接來了個大媳婦。

⑽ 沈從文作品<蕭蕭>與電影<湘女蕭蕭>的不同

電影當然是改編了的啦。比如花狗引誘蕭蕭那段,書上是說花狗給蕭蕭唱那些使人臉紅的歌引誘的她,而電影上的一天下大雨蕭蕭躲雨換衣服時花狗也恰好進來躲雨,看到了蕭蕭正換衣服就引誘了她做那事。還比如電影上有巧秀娘沉潭那段,書上就沒有。
好多地方都是改編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蕭蕭電影和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幽默搞笑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101
360如何下載網頁電影下載 瀏覽:894
91re免費電影 瀏覽:827
太平洋風暴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07
逍遙法外電影完整免費 瀏覽:9
你想養的動物是什麼電影 瀏覽:944
電影全城熱戀好看嗎 瀏覽:766
好看的bl大叔電影 瀏覽:56
第一血4免費電影 瀏覽:231
南瓜電影如何安裝到pc 瀏覽:749
好看的經典喪屍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7
嘉興電影院怎麼去 瀏覽:354
優盤下電影要用什麼格式 瀏覽:721
手機如何迅雷電影下載 瀏覽:72
拍電影光圈多少最好 瀏覽:494
美版孫悟空什麼電影完整版 瀏覽:737
顫音如何截取電影片段 瀏覽:447
閔行區電影院在什麼路 瀏覽:728
妖類電影有哪些 瀏覽:378
韓國好看的電影無刪減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