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中如何通過人物表達感情

電影中如何通過人物表達感情

發布時間:2022-06-10 21:37:30

『壹』 電影表現手法有哪些

1、寫實主義手法
嚴格地、真實地、客觀地、不加任何修飾地再現現實世界。與表現傳統意義上的美或者理想化的形象相對立。風格平實,作者將自己的意圖隱藏於作品之中。電影拍攝上攝影機運用相對保守,長鏡頭是常用手法。
2、麥格芬手法
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
3、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屬於蒙太奇的一種剪輯方法,是把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發生的兩種動作交叉剪接,構成緊張的氣氛和強烈的節奏感,造成驚險的戲劇效果。作用是引起懸念,製造緊張氣氛,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搜狗問問

4、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稱並列蒙太奇。兩條以上的情節線並行表現,分別敘述,最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情節結構中,或兩個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現,揭示一個統一的主題,或一個情節。
5、象徵手法
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將某些比較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為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

『貳』 電影《隱形人》是如何做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的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句話是我國的著名的大師王國維先生曾在他的名作里邊《人間詞話》中說過的一句話,《隱形人》這一電影合理了運用了景語,也就是空鏡頭。

一.合理運用闡釋故事發生的背景

這一部電影,用了好幾個空鏡頭的展現,闡釋了故事發生的背景,《隱形人》這部電影實際上是在講科技對人類的作用 ,它非常好的闡述了景語在人們生活中的真諦,利用景語的方式來抒發人的感情,這是影視作品中常用的方法,景語指的是空鏡頭就是在電影作品中的景物鏡頭,在畫面中只有景物,沒有人物。

一切景語皆情語,利用空鏡頭體現人物的情感,空鏡頭是無聲的語言,是電影畫面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

通過《隱形人》中空鏡頭的正確運用,影視作品中呈現出來的人物動作神態,營造了氛圍,升華了主題......

《隱形人》體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電影的主題。





『叄』 在電視片中常見的情感的表達方式。

電視片中常見的情感的表達方式

新聞中情感表達的好壞,與記者自身所具有的情感關系甚為密切。翻開新聞史上的佳作名篇,少見「無情」之作。一代巨匠梁啟超開創的「時務文體」其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筆鋒常帶感情」。他寫的新聞作品之所以風靡一時,跟他善用情,會用情不無關系。古今中外的新聞佳作之所以不朽,也多得力於「情」的魅力。記者有多少激情,寫的稿子就有多少激情。

感情表達是一個復雜的心靈碰撞過程,因人而論,因事而論,沒有一個可定的模式。縱觀過去名作佳篇和目前刊播的優秀作品,大概有這么幾種表現方法:

一、以事立義,自然流露情感。用事實說話是新聞的靈魂,事與情又是不可分開的,有事必生情。讓情感從事實中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看似無情卻有情。一篇新聞寫成,其中內容豐富,觀點鮮明,理在其中,情也在其中。如林里的《深圳見聞》中的《工資》、《效率》、《物價、貨幣》三篇文章,雖然文中沒有多少帶感情色彩的語言,但讀來卻感到作者對深圳特區的關注之情,深愛之意躍然紙上。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王奔洲來信評價的那樣:「拜讀了關於特區問題的幾篇作品,除了文筆,時效等新聞上的特長之外,我以為更重要的是以事實駁斥了某些人所謂「租界」、「殖民地」等極端荒謬的意見,澄清了相當不明真相的群眾、幹部的糊塗觀點,助長了立志中華民族復興的革新派的志氣。是改革大潮中的一股急流催人向前」。

二、借景喻意,抒發情感。描繪現場情景,是新聞寫作中常常要遇到的。通過描繪景物,抒發一種感情,不但使人耳目一新、情溢心扉,還能使新聞有一種意境美。有人認為,消息這類體裁不宜寫景抒情,其實,消息中寫景抒情成功的例子並不少見。如《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這篇百餘字的消息中,就有多處「畫龍點睛」的寫景抒情。「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發,直取對岸,不到24小時,30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佔領南岸大地」。毛澤東同志在長江前線縱觀全局,欣然揮毫為新華社長江前線寫下了這篇氣勢磅礴的新聞,向全世界宣布了震動中外的歷史性大進軍。

三、錦上添花,借用文學手法調動情感。新聞寫作中,有時客觀描述事實時,還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果適當地借用文學手法,就可以賦予新聞以強烈的情感色彩。穆青的《為了周總理的囑托》文中這樣寫道:「從此,樹影斑駁的樹道上,人們每天都看見吳吉昌彎著殘疾的手,拖著打傷的腿,艱難地跪在地下打掃。人們記得,這街道兩旁的白楊樹,還是幾年前吳吉昌領回來的獎品。那時,縣里要獎給他一輛自行車,吳吉昌拒絕了。他說,成績是大家的,他要求改獎一千棵白楊樹苗讓全村栽種。如今,這些白楊已經有碗口粗了。可是,為全村贏得這些榮譽的人,卻受到這樣的折磨。白楊在迎風呼號,那是為老漢在鳴咽,這是因不平而憤怒!」。「一場冰雹,把棉苗打成光桿,可是棉苗不管枝斷葉殘,仍然頑強地繼續抽?,就在這時候,吳吉昌拄著拐杖在村頭出現了。人們三三兩兩興奮地傳告著,老漢又站起來了。」前段的描述抒情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敘述描寫事實的延長,是有緣而發,讓人觸景生情。後段是借用文學的比興手法,既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又能引發讀者的聯想與共鳴。

四、巧用警句名言,表達情感。遣詞造句巧用名言可以使情感的表達起到言簡意明,畫龍點睛的效果。毛澤東同志為新華廣播電台撰寫的新聞稿《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多處巧用典故,來表達中國人民的立場和情感。「美國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灑了些救濟粉,看一看什麼人願意彎腰拾起來。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的美國殖民政府如鳥獸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爺卻坐著不動,總之是沒有人去理他,使得他『煢煢孓立,形影相弔』沒什麼事做了,只好挾起皮包走路」。前段引用「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典故贊頌中國人不受小恩小惠誘惑的骨氣和精神。後段用「煢煢孓立,形影相弔」描繪美國大使司徒雷登失敗後,眾叛親離的慘景和下場。用典恰到好處,為文章添情增色不少。

五、強調細節,烘托情感。細節描寫對於寫好新聞,特別是寫好通訊有特殊意義,它能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它能使事件、景物生動地再現在讀者面前,產生強烈的感染力。沒有細節,就像霧中看花,只能見到一個輪廓,看不真切。穆青說「有時一個細節比千言萬語生動得多,有力得多」。新聞中強調細節不僅能增強報道的真實性,還可把新聞發生的現場氣氛烘托出來,以增強感情。《鄒振先驚人的一跳》是這么描寫細節的:「領獎結束,鄒振先剛走出賽場,一位羅馬尼亞姑娘立即跑過去熱情地在他的臉上吻了一下,並用中國話說:『這是按羅馬尼亞的方式向你祝賀』」。作者通過刻畫外國觀眾對鄒振先的欽佩與祝賀,烘託了現場氣氛,使中國運動員,中國人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實踐證明,新聞不是無情物,好的新聞是人與情,事與情的共生體。但是,新聞畢竟不同於文學,它有其自身的規律。新聞中的「情」不同於文學中的「情」可以淋漓抒發,可以曲折詠嘆,可以波瀾起伏。它要求惜墨如金,含而不露,反對無病呻吟,也反對那種激烈狂放的抒情方式。如果濫用情感,就會適得其反,違反新聞自身的規律,造成不良效果。因此,新聞中表達情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區別體裁,力求貼切自然。通訊、報告文學等體裁,行文運筆可以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但消息概括性強,它要求以敘述的語言報道事實,因此表達情感的方式就要有所不同,寫作中要力求做到寓情於事,貼切自然。

———緣事寄情,切忌空泛離題。古人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新聞中的情感,只有圍繞主題,緊依被描繪的事物抒發出來,才真實感人,如果「為文而造情」「牽情附會」或者單純為情而抒情,勢必「情單義薄」空洞泛泛。

———因人寄情,做到濃淡相宜。心理學表明,文化素質高,分析能力強的人,接受理智的說明要比運用情感表達效果好,文化程度低,分析能力弱的人,則相反。根據這一特點,抒情要看準對象,將情感抒發於有情人,因此表達情感時就應做到因人寄情有濃有淡,濃淡適宜。

———筆調凝重,防止景物分離。狀物抒情,是為了更好地再現新聞現場,把讀者帶到特定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受到其感染。用凝重的筆調描寫情景時,就要做到情於景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真景實,情景交融,避免情景分離。

『肆』 一部好的電影是怎樣推動觀影者釋放情感的對此你怎麼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通過環境背景抒發當時的主角心情,使觀影者身臨其境,感受當時的氛圍,可以很好的將觀眾融入進電影里。

『伍』 電影如何表現人物心理

1·首先,最直接且自然的,就是台詞。比如CBD的精英跟老家的村民隨口寒暄一句「我家在66樓,晚上能很清楚的看到黃浦江的夜景,可漂亮了。」表面一句簡單的贊美,話里話外的信息量卻極高。 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慾望,都在一來一回的對話間暴露無遺···
2·與之對應的,是表演的肢體語言。 一笑一顰一回眸,表達的情緒觀眾盡收眼底,這是最顯而易見的。
3·此外次,還有人物內心的獨白。 「寫信、寫日記、講故事」都能讓人物內心瞬間有了話語權,把那些不可描摹的情緒跟觀眾娓娓道來。
後面的,就屬於導演的發揮空間了
3·象徵體系。《隱秘的森林》里一整套的隱喻系統,都能對應人物的心境。比如父親「審問」朱朝陽時旁邊煩人的蒼蠅。
4·鏡頭語言。鏡頭要穩還是要晃?剪輯要慢還是要快?都能傳達出人物或沉穩或緊張的狀態。
5·聲音設計。心臟蹦蹦跳、腦子嗡嗡叫····優秀的聲音設計能最傳達出最細微的變化,以此呈現人物的心理變化。

『陸』 從故事內容,人性剖析和情感表達解讀電影《釜山行》的精彩之處是什麼

電影《釜山行》是由韓國名導延相昊執導,孔侑、鄭裕美、馬東錫等韓國知名演員主演的一部災難片。影片不僅刷新多項票房紀錄,一舉成為亞洲新類型電影,更斬獲囊括「亞洲電影大獎「在內的國際眾多有分量的提名和獎項。

影片講述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一列開往釜山的列車無意中闖入攜帶喪屍病毒的女子,該病毒攜帶者攻擊列車乘務員,導致乘務員感染成為喪屍。新感染的喪屍又襲擊倖存者,不消片刻之後列車上喪屍病毒宛如洪流般蜂擁而至,僅存的倖存者展開一場末日大逃亡。

延相昊作為韓國新晉導演,擅長刻畫人性的黑暗和復雜,從而諷刺現實生活中不平等的社會現象,引人深思。其中,《釜山行》作為其首次執導的真人電影,不僅成功挑戰喪屍題材,更是秉承了導演一向個性鮮明的製作風格。影片將歐美盛行的喪屍電影融合韓國本土文化,提高觀眾的觀影參與度,使觀眾對影片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在本文,我將結合影片的故事內容、人性剖析和情感表達三方面來分析《釜山行》這部經典之作的魅力之處,並談談我的思考。

金常務:全程作惡多端,內心卻懷抱著對親情的希冀金常務和石宇同屬一類人,他瞧不起乞丐,教育小女孩秀安不好好學習就只能過乞丐的日子。如果沒有這場災難,金常務也許可以永遠維持體面的生活,在窮苦人面前自視甚高。可惜這場災難的來臨,打破了他順風順水的生活。

在災難面前,金常務為了自保使出很多下三濫的手段。比如他為了保全自己,強迫列車員提前開車;比如他慫恿安全車廂的人擋住車廂外倖存者進入;再比如他多次利用他人做自己的人形肉盾保護自己,造成別人的犧牲。

影片結局,他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喪屍攻擊,感染病毒。他利用僅存的意識哀求石宇帶他回家,他想見見自己的母親。原來,這個作惡多端的反派,拼盡全力地活著,只是為了去見自己的母親一面。

如果沒有對親情的渴望,金常務的反派形象顯得過於單薄,容易淪為臉譜化的配角形象。然而,用對親情的嚮往作為他作惡多端的遮羞布以後,可以讓熒幕前的觀眾更有感觸。人性的善惡沒有明顯的界限,極端的惡也隱含著對親情的嚮往和憧憬。這種復雜的人性更能引起觀眾深思。

03、從情感表達來分析:在末日災難面前,真情是打破恐懼的唯一武器

災難片的特點是將普通人放置於末日背景這種極端環境下。在災難面前,每個人生死不定,性格也會因此發生轉變。導演通過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轉變,為觀眾呈現一幅眾生百態的畫像。

在我看來,雖然導演並未對影片中人物作出直接的評價,但是電影結局透露的一絲溫情告訴我們,在災難面前,只有真情是可以與之抗衡的唯一武器。

影片中有兩個著重描繪的對象--孕婦盛京和女孩秀安。她們擁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心地善良,善於為他人思考。在喪屍攻擊人類之時,孕婦盛京馬上反應過來,讓丈夫去救人;在逃亡之時,她仍不忘拉上落單的小女孩秀安。女孩秀安也是如此,在金常務諷刺乞丐之時,她會幫乞丐說話;看見腿腳不便的老太太,盡管在災難面前,她依然主動讓座。

影片最終倖存者只有孕婦盛京和女孩秀安,她們是柔弱的婦孺,但卻是唯一的倖存者。孕婦盛京體內孕育著新的生命,而小女孩秀安又代表著新生力量。她們身上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更代表著希望的傳承。

寫在最後:

作為一部打動無數人的災難片,《釜山行》電影本身並無過多炫技的特效和復雜的劇情,有的只是深刻的人性剖析和現實反思。

我認為,若只關注表面劇情無法完全解讀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所以今天我結合影片的故事內容、人性剖析以及情感表達三方面解讀了韓國新晉導演延相昊這部代表作的精彩之處,與此同時,我還在分析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影片結尾破落的城市布景和開頭繁華的場景形成鮮明反差,對於僅剩的倖存者而言,這一切早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那麼對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更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或許只有當我們真正面臨恐懼的時候,我們才會醒悟過來,真情和善良和打破恐懼的唯一武器。

『柒』 影視作品中有出現哪些人物強烈宣洩內心情感的片段

我們經常認為,如果要考驗一個演員的演技,那種內化的、隱秘表達的情感是最為考驗人的。但其實,當角色遭遇到某一件事情,從而需要大肆宣洩情感的時候,這種橋段也是非常考驗演員的。

楊紫在《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的一段哭戲,也非常出色。她在誤會了鳳凰是自己的殺父仇人之後,為了替自己的父親報仇,她拿著刀刺向了鳳凰,殺死了自己心愛的人。這一段需要將那種愛恨糾葛演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是殺父仇人,她不能原諒,不能釋懷,她咬著牙說不愛眼前人,含著眼淚說出決絕的話,最後悲傷過度到昏迷過去。這一段被網友們評價為專業級的哭戲,其實除了這一段,劇里有很多地方,楊紫都哭得很精彩,情感宣洩,引人共鳴。

『捌』 宮崎駿作品表現人物情感還有主旨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宮崎駿是享譽世界的動漫大師,由他的工作室「吉卜力」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能與美國迪士尼、夢工廠的作品相比肩,受到全世界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不分文化的各類觀眾的一致好評,是整個亞洲、甚至整個東方動漫界、電影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同行學習和借鑒的榜樣。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作為藝術品,它們的美是大家公認的,但是這種美從何而來呢?這應該是我們思考的中心問題。這些作品的美雖然是從一種渾融的境界中生發出來的,但我們還是能夠通過更詳盡的分析,找出這些作品中能夠生發這種美的各個層面,從而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些美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

一、故事層面
任何一部優秀的電影都是由一個優秀的故事來支撐的,而故事是否優秀在很大程度上講並不在於故事本身,而是在於講故事的人,同一個故事由不同的人來講,效果是大大不同的,而宮崎駿無疑是一個優秀的故事講述者。
宮崎駿的故事有幾個小小的特點,每一個故事不一定全都具有這些特點,但每一個特點卻一定是大多數故事具有的。
首先是故事背景。宮崎駿總是很喜歡把故事放具有蒸汽時代風情的背景中,比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となりのトトロ》、《魔女の宅急便》、《紅の豚》、《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ハウルの動く城》等。本身就發生在蒸汽時代的故事就不用說了,但在這些故事中有很多並不是發生在蒸汽時代的,比如《もののけ姫》的故事背景顯然是蒸汽時代之前的,但作者卻將故事中由「幻姬」帶領窮苦人建立的礦業小鎮處理成頗具蒸汽時代工人聚居地的樣子;而《風の谷のナウシカ》、《となりのトトロ》、《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等的故事背景顯然是蒸汽時代之後的,但劇中的種種風情,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機械、《となりのトトロ》中的風光、《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電車都是具有濃鬱蒸汽時代風情的。這是為什麼呢?蒸汽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解放,人類從此開始擁有強大的力量,開始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一步步取得自由之後進而希望征服甚至奴役自然,因此這是一個既充滿信心又充滿野心的時代,是一個既狂放又狂妄的時代,人類悄然走到一個岔路口,何去何從都在於我們自己的選擇。毫無疑問,許多我們當年的選擇在今天看來是錯誤的,我們今天的許多工作其實都是在為當年的選擇進行補救,這個方面我們將在下面的主題層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再者,蒸汽時代是我們沒有經歷但又離我們最近,且留有餘緒在我們生活中的時代,這樣的時代背景可以造成一種既熟悉又陌生、既親近又疏離的藝術效果,使得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既不會因為離得太近而感到無味,又不會因為太遠而感到不解。
其次是故事人物。宮崎駿故事的主人公幾乎是一成不變的一男一女兩個少年,例子多到根本不需要列舉的地步,這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這和剛討論過的蒸汽時代有著極其相似的作用。其實蒸汽時代就是人類的青少年時代,而少年時代是人生中關鍵的轉折點,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岔路口,每個人都是在從這時開始的一個個選擇中走向成熟的,這一個個接踵而來的選擇本身就是故事。同時,少年時代又是每個人純真的結束、世故的開始,是每個人一生中故事最多的時代,親情、友情、愛情相互交織,故事就能夠在這樣的糾結中從容展開。
第三是故事情節。在宮崎駿的故事中,無論情節簡單還是復雜,詼諧還是嚴肅,一定都是以男女主人公之間那種介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純美感情為線索展開的。少年時代的愛情是青澀的、傻呼呼的,但一定是純潔而美麗的。這樣的愛情是直擊心靈深處的,無論有無結果都會影響人的一生。以這樣的感情為線索,故事就會更有生色。

二、主題層面
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取決於故事能否打動人,但耐不耐看則往往取決於故事的主題是否耐人尋味。故事可以多種多樣、多姿多彩,但故事的主題一般只是有限的幾個。
宮崎駿故事的主題主要有這樣三個:反戰、感情和環保。
首先是反戰。無論是《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還是《紅の豚》、《On Your Mark》和《ハウルの動く城》,宮崎駿把這些電影中的武器設計得都是異常醜陋的,無論是軍艦還是飛機,無論是坦克還是大炮,無一例外都是龐大、漆黑、沉悶、呆板且沒有生命力的,讓人看了就會產生一種條件反射般的厭惡,尤其是在《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對「雷帕特」的刻畫,儼然就是現實中的核武器。日本作為唯一一個曾經受到過核打擊的國家,對這種武器的畏懼和憎恨是可想而知的,而宮崎駿就是通過這樣的設計來表達他的反戰主題。但需要指出的是,宮崎駿並不是一個反技術者,他不是那種不怪人只怪刀的和平主義者,在他的電影里,凡是掌握在善良人手中的武器——或者稱為器械更合適——都是小巧、鮮亮、昂揚而富有生命力的,比如《風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風車、《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海盜們的飛行器、《紅の豚》中紅豬的飛機等等,他的和平不是建立在人類需要倒退到沒有武器的時代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們心中充滿愛而自動放棄武器的基礎上的,這一點也許與托爾斯泰和甘地的主張血脈相通。
其次是感情。愛情在有關故事層面的論述中已經談到了,我們來看三部集中表現了親情的作品。一部是宮崎駿親自創作的《となりのトトロ》,另一部是高畑勛創作、吉卜力出品的《火垂るの墓》,還有一部是石井壽一創作,吉卜力出品的《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前者講述了姐妹倆和父母之間的親情,第二部講述了兄弟之間的親情,第三部講述了傳統的日本家庭的溫暖親情。我想,每一個看過這三部作品的人都不會不為影片中那種濃濃的親情所感動,因為這是人性的根本,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感情主題的優越在於,觀眾無論什麼時候看這樣的影片,都會和自己當下的生活相聯系,電影雖然是不變的,但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觀眾觀看電影的感受就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而電影就會擁有使觀眾覺得常看常新的效果了。
第三是環保。在這里用環保其實是不夠的,這只是通行的一種說法,在我看來,宮崎駿故事中的主題是涵蓋了環保內容的東方傳統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把這一點表現得最為充分的無疑是宮崎駿的傑作《もののけ姫》。這是一套宏偉的,充滿了哲學氣息的,試圖講解人和自然、天性和權力、罪惡和善良以及仇恨和寬恕的華麗的象徵體系,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和諧是如何被打破的,失去了和諧的世界是如何變得四分五裂的,分裂的世界是如何培育仇恨的,仇恨是如何吞噬人性、甚至神性從而使仇恨的主體變成魔鬼的,而這樣看似不可救葯的世界又是如何在善良的寬恕下獲得重生的。如果僅僅用環保來概括這部作品的主題,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它的主題就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不朽的。當然,也有單純表現環保主題的,比如高畑勛創作、吉卜力出品的《平成狸和戰》,就是藉助了日本傳統故事中關於狸貓的傳說來表現環保主題的。無論狸貓有多大的能耐,最終還是不得不融入了人類社會,這是一部充滿了喜劇氛圍的悲劇,會使人留下笑著的眼淚。

三、文化層面
無論是無限的故事還是有限的故事主題,他們背後的支撐都是文化,故事是文化中的故事,主題也是文化中的主題。一部電影能否成為經典,就在於它背後是否有一種既獨特但又能被其他人所認同的文化作為支撐。
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受到過中國文化的強烈影響,但特殊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她必定會有自己獨特性,把日本文化圈作為中國儒家文化圈之外的一種獨立文化是有道理的。
我們經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實這句話是需要詳加分析的,情況並非總是這樣。想達到這句話所說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些讓步,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內容上,否則基本不大可能。這是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做的犧牲,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例外。我們往往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或者理解了、接受了又不能實際運用於實踐當中,不是盲目地傾向於所謂的和國際接軌,就是固執地傾向於所謂的堅守國粹,其實這都是極端的做法,能夠把這個度拿捏到位,是我們能否復興中國文化的關鍵。而宮崎駿在這一點上,或者說日本人在這一點上做的是很好的。
有些人總是很不屑,認為日本文化本來就是雜種文化,是沒有核兒的洋蔥,一層層剝下去,最後一定是子虛烏有。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日本文化也許正是因為這種「雜糅性」才得以取得其獨特性,正是因為她具有這個特性,才決定了日本人在堅守和融合中能夠拿捏到位、游刃有餘,而我們恰恰相反,真是因為過於「純粹」,才會過於「迷茫」。宮崎駿的作品是一個恰當而有力的說明。
在宮崎駿的作品中,往往會出現很歐化的因素,比如歐洲風格的建築、歐洲風格的服飾、歐洲風格的用具,甚至具有歐洲人特徵的人物,但這些都不會影響觀看者的基本判斷,無論是歐美觀眾還是中國觀眾,他們都能很容易地判斷出這不是歐美人的作品,這是日本起碼是東方人的作品,這說明宮崎駿的作品是具有的日本靈魂的。這些靈魂在哪呢?這需要細心地尋找。
首先是繪畫。宮崎駿是堅定的二維平面製作者,他沒有採用先進而且流行的3D技術,這使得他的動漫有很強的美術感,而不僅僅是強烈的視覺沖擊,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震撼。而且,宮崎駿的動畫畫面往往具有寫意的味道,這不同於西方繪畫尚實的特點,往往更強調一種虛的意境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もののけ姫》中表現得都很明顯。還有,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宮崎駿的人物常常會有浮世繪的特徵,尤其是在表達人物強烈感情的時候,這種蓄勢待發、千鈞一發的浮世繪式人物表情是很明顯的,《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尋の神隠し》中的男主人公阿西塔卡和小白表現的最為突出。
其次是精神。宮崎駿作品的日本精神是很飽滿的,這是一種能將執著推向固執、將堅忍推向殘忍,但同時又能將美麗發展到令人顫抖的民族精神。《もののけ姫》一開頭,就是阿西塔卡、卡雅等一群人受到由野豬神變成的魔鬼的襲擊,當卡雅一行三人中的一個因為絆倒而眼看就要被魔鬼追上的時候,作為這個部落的公主,卡雅毫不猶豫地抽出腰刀,一個果斷而瀟灑的轉身,直面魔鬼來襲。她只是個小女孩子,卻能這樣的沉著冷靜、勇武果敢,我想除了日本人,是沒有別的什麼民族能夠而且希望做到的。
第三是音樂。宮崎駿在音樂創作上的老搭檔是久石讓,這是天才之間的合作,註定會成就偉大的作品。在這里我想做一個比較,前些年我們花大力氣做了一個《寶蓮燈》,而且也開了邀請著名歌星加盟音樂創作的先河,效果也還算可以,但是如果和宮崎駿的作品相比,那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我們的音樂創作很刻意地向流行靠攏,認為只有這樣才是面向市場,但久石讓為宮崎駿作品做的音樂卻很古典,大段大段的交響樂,大段大段的美聲,這些音樂不僅沒有使作品顯得沉悶蒼老,反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作品深沉而有內涵。這些音樂在形式上大膽地向西方靠攏,但任何一個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不難聽出裡面浸潤著的日本氣息,那是一種醇美的、沁人心脾的、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無怪乎這些音樂可以脫離宮崎駿而單獨流傳,無怪乎人們在看宮崎駿的電影時記住的是作曲家久石讓、而在看《寶蓮燈》時記住的卻是李玟和劉歡這些演唱者,這就是差距。

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強烈的美感,就是因為他能夠在一個熟悉但又和我們有距離的背景中,講述著具有很強可變性的少年人的糾結但感人的情感故事;而這些故事的主題又是具有很強生發性、啟發性的;而且他還能夠在民族性和國際化之間找到最為合適的平衡點,在一些有原則讓步的基礎上取得最廣泛的接受群體。這些無疑都是宮崎駿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我們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中如何通過人物表達感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1re免費電影 瀏覽:827
太平洋風暴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807
逍遙法外電影完整免費 瀏覽:9
你想養的動物是什麼電影 瀏覽:944
電影全城熱戀好看嗎 瀏覽:766
好看的bl大叔電影 瀏覽:56
第一血4免費電影 瀏覽:231
南瓜電影如何安裝到pc 瀏覽:749
好看的經典喪屍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987
嘉興電影院怎麼去 瀏覽:354
優盤下電影要用什麼格式 瀏覽:721
手機如何迅雷電影下載 瀏覽:72
拍電影光圈多少最好 瀏覽:494
美版孫悟空什麼電影完整版 瀏覽:737
顫音如何截取電影片段 瀏覽:447
閔行區電影院在什麼路 瀏覽:728
妖類電影有哪些 瀏覽:378
韓國好看的電影無刪減 瀏覽:679
蘋果自帶電影商店怎麼用不了 瀏覽:608
免費電影小鹿斑比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