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評論電影甜蜜蜜

如何評論電影甜蜜蜜

發布時間:2022-06-09 18:27:21

『壹』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單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甜蜜蜜」是陳可辛最好的電影之一,同時也是我最喜愛的十部電影之一。
我認為,「甜蜜蜜」最成功的,不是搭好了那一段愛情——而是比這強悍太多的,生活。
陳可辛精準地在鏡頭里,將「異鄉人」與「漂泊」這兩個詞眼兒,呈現得淋漓盡致。

我願意分兩點來說說我的喜愛。

首先,「甜蜜蜜」的細節,實在是太牛逼。
什麼是生活質感?
「甜蜜蜜」就是生活質感。
你從來沒想到,有國內導演能將生活這種玩意兒——刻畫得如此栩栩如生,這件事情後來彭浩翔在「志明與春嬌」里做過,而「甜蜜蜜」在這個事情上,比「志明與春嬌」高班了——有那麼好幾條街。
與其說陳可辛對細節捕捉得實在厲害,倒不如說陳可辛在做人物方面,實在太強悍。他通過寥寥幾筆,幾個神情各異的異鄉人,嘩地一下,躍然紙上,讓人忘都忘不掉。
信、廚師、蹩腳的英語,所有這些細節讓黎小軍站穩了,兼職、麥當勞、存款機、買房,所有這些細節讓李翹立住了,然後,當黎小軍騎著自行車穿過香港的街道,那股濃烈得撲鼻的年代感,洶涌地撲面而來。
我無法否認,有那麼一個恍惚,我想起了我的父輩們,那些幾十年前偷渡移民到加拿大、波士頓和香港的父輩們,他們的日子,也是如此的吧。
實在相當厲害。

然而,「甜蜜蜜」最讓我震顫的不是它描寫的愛情——這是一部關於「異鄉人」和「漂泊」的電影。
在片中,且不說第一男主角黎小軍,無論是「廣州妹」李翹,黎明飾演的黎小軍的太太楊小婷,甚至是唯一一個最開始不屬於「漂泊者」角色的豹哥,在最後他們無一例外的都被打上了「異鄉人」的標簽。

『貳』 如何評價張曼玉和黎明在甜蜜蜜中的演技

愛的迷失與相逢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無論迷失與相逢,對於愛情而言,都是最美妙的游離時刻,這種略帶刺激的感覺,從始至終都充斥在愛情電影《甜蜜蜜》中,讓幾代觀眾欲罷不能,直接把影片推上了愛情經典的神壇。筆者承認本片情感足夠細膩和真實,故事足夠虐心與擰巴,但若拿掉「借勢」的鄧麗君及歌曲「甜蜜蜜」元素,影片所剩下的只不過是一個極其簡單的乾柴遇到乾柴,被愛的火焰點燃的「戀外情」的故事。在這部影片的背後,是早已擺脫花瓶形象的張曼玉,與仍然只是個花盆的黎明直接的演技碰撞。
在這個故事背後,是陳可辛孜孜不倦的草根情懷,而且開啟了他的內地草根視野,從此以後,這個純粹的香港導演,搖身一變成為大中國最具民生情懷的導演之一,《甜蜜蜜》的「港漂」,《如果.愛》的「北漂」,《中國合夥人》的「草根創業」,《親愛的》的「打拐」……商業價值,文藝氣息,話題性,美譽度,鮮有內地導演能比肩陳可辛這樣的「全才」,如果審視的來探究,「迷失」與「相逢」,是他作品中慣常的敘事元素,由此構築了看似波瀾不驚,實則百轉千回的情感世界。

『叄』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甜蜜蜜》有一種懷舊的模樣,懷念鄧麗君,懷念「最初」的移民風景,懷念一點一滴的情事,懷念歲月的顛沛流離,懷念大時代中飄落下來的微小情愫,在任何時間空間的一對男女,都有一種看不見的情絲牽著,它就喚作緣分,沒有人看得見,也沒有人可以預見。

該片不僅結合了中國20世紀80、90年代的國情且時間空間跨度之大使愛情在其中醞釀成一顆又酸又甜的果實。情人節看這種電影有憶苦思甜之感,這也是部催人淚下之作。



基本信息

《甜蜜蜜》是由UFO電影人製作有限公司、嘉禾電影有限公司製作的愛情片,由陳可辛執導,張曼玉、黎明、曾志偉、楊恭如主演。

該片於1996年11月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3年修復版入選第七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經典單元展映,2015年2月13日修復版在中國內地公映。

『肆』 電影甜蜜蜜影評

一隻覺得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個奇跡。是個必然。《甜蜜蜜》本身也是港片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的港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喜歡難大人物,或是生活中的一些『異類』作為劇本的原創背景,看多了,有點枯燥,因為劇情多少雷同,可以猜到台詞的那種。

這時候的港片製作陷入了創作盲區,太多的驚險&武打,似乎港產成了此類電影的代名詞。電影人一部部的出,製作人樂此不疲。而觀眾早已不買帳了。

此時《甜蜜蜜》應運而生,一部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愛情文藝片,它的成功多少也有一點『時勢造英雄』的味道。從此以後,港影人,開始注重小製作,小劇本的電影了。

《甜蜜蜜》的劇本,不可挑剔。尤其是前半段,那種社會平層,(不喜歡用底層來形容我們老百姓,底層多少有點受氣的感覺,可是我並不覺得被壓榨了)日常生活原態刻畫的可謂是淋漓盡至,讓大眾產生共鳴。尤其是李翹那種現實追求,又吻合多數懷夢青年心。

最高明的還是最後的鏡頭。一點點的推過,黎小軍的臉,然後在推倒李翹的臉上…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恍惚間十年的情緒摸上心頭…,一時間的意亂情迷…,讓你我也若若有失…就這樣你我也被征服。

電影畢竟是創作,什麼事創作,創作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從這里提煉出一個引人共鳴或是深思的主題。至此有了後半部分的精彩,也成就了這部不俗的佳作。

所以至使我們百看不厭~~

當當——當然,影片的靈魂黎小軍&李翹地人物塑造,完美的無可挑剔。Miggie的影後可不是白拿的,入目三分的深入人物靈魂,騙取了多少觀眾的唏噓。

至於黎明,覺得純屬個人真我的演繹。傻笑,絕對的本色。關於這點,我有話說,

其實咱們的黎天王也笑不出別的樣子來,就會一種也挺好,這不還捧回了一個『小金』呢!可見這片人物塑造的有多完美了……(太損的話就免了,人家也沒得罪我)

他們用『痴』、『傻』來貫穿片子情愫的飛升,一對男女,沒有目的地相愛…,李翹說:『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我……』愛情就是這么無力,在沒有慾望的時候撕生,這種似無非有的愛情最讓人肝腸寸斷,難以割捨。

試問一定要找個理由嗎?只是給自己放棄一個借口……然,當他們明白的時候,已經茫茫十年。

縱然你有宏圖壯志,縱然我的種種理由,可是情愛不受任何阻絆的在身體力擴張…,人生、苦短。

未幾時,在沒有你的地方,我遙遙思念…,終卻不了命運的擺弄。千百萬次,從這里走過的我,企盼著你就站在路口的轉彎處…,千百萬次,在初識的窗邊回頭重見笑臉的你……就這么在最不驚異的瞬間相逢…,十年間風雲,彈指一間。這樣的邂逅,讓我們悵有所失,迷糊的記憶,讓我們看著彼此熟悉又陌生的臉,略有所思:『在哪裡?在哪裡遇見你?』

尚未訴情的你我,又在迷爍的記憶,狐疑的眼神中匆匆擦身而過…,也許還是沒有記起。

然而終究有一天,我們會突然從椅子上跳起來,『是你!是你!夢見的就是你!』

『伍』 如何評價甜蜜蜜本劇經典在哪裡

《甜蜜蜜》是一部經典作品,本劇的經典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甜蜜蜜》這部劇雖然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了,但是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還能讓我們聯想到那個有情有義帶點痞氣的雷雷,那個清純可人有些倔強的葉青已足見其經典了。

『陸』 電影《甜蜜蜜》總體而言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甜蜜蜜》是香港回歸前大時代背景下漂泊靈魂的縮影,一部描摹苦澀愛情、人世命運的上乘佳作。是導演陳可辛在香港回歸之際講述的20世紀末香港新移民的漂泊生活,以鄧麗君的歌《甜蜜蜜》貫穿始終,英文片名「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意為"基本是一個朋友間的愛情故事"


為什麼會有《甜蜜蜜》這部電影?因為一個有關命運預告的想法。

影片開始顯示的時間是1986年的3月1日火車到站,這是兩位主人公首次相遇的時間地點,這個秘密在影片結尾被揭曉。陳可辛最初想要拍這部片子其實是因為一個想法,如果說兩個人很久之前已經遇到過,冥冥之中已經有過那麼一次相遇,那麼這次相遇在日後兩個人的交往過程當中就是一個命運的預告。《甜蜜蜜》的故事正是源於這個概念。

『柒』 電影甜蜜蜜影評

近十年來最成功抓住兩岸三地中國人共通感情的愛情文藝片,曾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岸西的劇本寫得極有心思,她用鄧麗君的歌曲作為時代象徵,將男女主角小軍與李翹之間一段延綿十年之久的感情串連起來,令人感到盪氣回腸。他倆在1985年坐同一班火車自大陸來到香港,各自展開其新生活。兩人從相遇、相識,從朋友慢慢變成愛人,但始終不能在一起。李翹跟了落難的黑道老大豹哥遠赴異國,本以為此情不再,但命運又安排他們在鄧麗君死訊傳出的那一天重聚。 導演手法流暢而富有感情,張曼玉與曾志偉都演出極佳,連黎明的表現也令人刮目相看。此外,本片將香港人忙著移民外國、大陸人急於成為香港人的「時代悲劇」也有觀察入微的描寫。

『捌』 被稱為經典愛情電影的《甜蜜蜜》,它究竟好在哪裡

今日推薦影片——《甜蜜蜜》

1986年的香港,是一個機會之都,吸引著無數人來到這兒打拚。

有人說:「在香港,只要你肯吃苦,就有出頭的日子。」

黎小軍,一個憨厚老實的青年,沒什麼野心,卻也算踏實能幹。

長途跋涉,孤身一人從天津來到香港,就是為了掙錢,然後和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小婷結婚。

李翹,一個懷揣夢想的廣州妹子,她目標明確,志向遠大。

一心想著成為徹底的香港人,然後賺大錢,好讓家鄉的媽媽過上好日子。

黎小軍和李翹,原本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外地人,機緣巧合下卻在香港相遇了。

初到香港的黎小軍,語言不通,打扮老土。

最後還是在姑媽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美其名曰「運輸工」。

空閑的時候,就給小婷寫信,工作、生活、在香港的見聞……

在香港,他就像一個外人,孤單無助,無法融入這里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黎小軍攥著一大把零錢,鼓起勇氣來到了著名的麥當勞店。

在點餐時,他由於不會粵語,傻站在櫃台前,吞吞吐吐。

無奈之下,服務員李翹把廣東話翻譯成國語,緩解了他的尷尬。

這讓黎小軍在這個冰冷的城市感到了一絲溫暖和親切,他笑著對第一次見面的李翹說:你人真好。李翹和黎小軍不一樣,她看起來就像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說著流利的粵語,也會一點英文,打著好幾分工,她最大的幸福就是看著提款機里的錢越來越多。

只不過遺憾的是,在香港這座城市,她孤身一人,沒有什麼朋友

所以當遇到和她一樣孤獨的黎小軍時,她會幫助他學粵語,介紹他去上英語輔導班。

偶爾也會讓黎小軍幫幫小忙,送送鮮花。

黎小軍的自行車載過雞鴨、鮮花、也載過李翹。

李翹坐在黎小軍的自行車後座上,他們穿過繁華的香港街頭,他們一起唱著鄧麗君的《甜蜜蜜》。

《甜蜜蜜》這部電影里的每一個角色,都重情重義。

黎小軍的理想是迎娶小婷,他兌現了,雖然已經愛上了別人。

李翹去找豹哥本來打算攤牌,但是看到豹哥落難於心不忍決定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

豹哥在自己落難之時性命難保,告訴李翹,明早起來,滿街的男人個個比自己好。

小婷得知黎小軍愛上了別人,第一個反應是,「她愛你嗎?」

她想帶黎小軍回天津,但黎小軍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小婷沒有過多的糾纏,只是在黎小軍再來找她的時候,說了一句,「你還是不要來找我了,一場功夫不要白白浪費了。」

黎小軍把姑姑留給自己的財產悉數留給了小婷,在信里寫,「我們一起這么多年,走過的路這么長,小婷,我也難過的。」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都面對自己的處境並作出了選擇,承擔了後果。

不自覺想到台灣電影《戀戀風塵》侯孝賢的解讀,

「世間並沒有那麼多陰暗跟頹廢,在整個變動的大時代里,生離死別變得不可選擇,像河水涓涓而流。」

很多人感慨《甜蜜蜜》並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它讓人們看見了個體在異鄉漂泊,在時代變遷里的浮沉與選擇。但更因為如此,《甜蜜蜜》又是一部絕佳的愛情電影。




『玖』 甜蜜蜜的影片評價

一、社會的同化與自我認知
《甜蜜蜜》所選的故事發生地點具有典型性。無論是前半部分的香港,還是後半部分的紐約,都是國際化大都市,而移民正是這類城市的主要人口組成。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文化多元、貧富兩極乃至地域歧視都是城市的特點,也是整部電影的推動力。影片中,初到香港的黎小軍著裝土氣,操著一口與環境格格不入的鄉音。他對電梯、取款機、麥當勞一無所知,像個嬰兒一樣需要重新學習,立足於更為先進的社會。另一邊,會說一口流利粵語的李翹則看似更早融入社會,初來乍到香港,她沒有表現出太多困惑,而是直接接受和認可,以當地的價值觀否定過去的自己。她努力變身成一個「喝著維他奶長大的香港人」,抹殺掉新移民的身份,自以為這樣就不再是外來打工妹。但當她委身豹哥,終於得到社會的尊敬與承認後,卻吐露出內心最深的眷戀——家鄉的母親沒有等到她賺大錢已故去。而當李翹歷經磨難,終於做成美國人後,那份對故鄉的思念和身份認同已沒有了虛榮的掩飾——她自然而坦然地對遊客們表示,自己是廣州人,很想回家看看。移民客的漂泊經歷就像一針催熟劑,逼迫著李翹和黎小軍成長,促使他們更深層次地認知自己,完成對自己身份的內省。
二、實用主義愛情與理想主義愛情的比較
正如男人生命中會有自己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一個女人生命中也會出現兩種男人——比如李翹與黎小軍和豹哥。黎小軍於她而言是理想主義愛情,而豹哥則是實用主義愛情。黎小軍給了李翹最初的心動與異性的關心,是初戀情人的角色。豹哥則使李翹的人生展開,令她蛻變成八面玲瓏的女人,立足於社會。 然而陳可辛卻將這兩段愛情都打碎了,這是他的不俗之處。比如片中豹哥死後,李翹的失神與凄涼展現淋漓。原來實用的感情並不低人一等,理想主義的純潔面對前者也不一定具有道德優勢。再如結尾李翹與黎小軍的重逢,則又充滿浪漫主義的溫馨。
三、小人物的命運掙扎
日本電影大師成瀨已喜男曾說:「我們的生活一直都在欺騙我們。」影片中,黎小軍與李翹事隔數年重逢在婚禮上,相互問及現狀卻彼此無言。曾是多麼堅定帶著理想去生活,可歲月將人們變得面目全非,生活完全背離了當時的初衷。一切純潔美好的夢想,都消磨在物慾與現實中。當黎小軍終於迎娶了小婷,卻像《半生緣》里的顧曼楨對沈世鈞說:「我們都回不去了」。李翹利用畢生精明換取物質時,卻感慨:「我好失敗。」但無論命運怎樣顛沛流離,黎小軍與李翹始終隱忍而頑強地堅持。或許這也是導演的悲憫——「命若飄蓬,你要微笑才好。」 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時代縮影
陳可辛利用電影《甜蜜蜜》記錄了香港從1986年到1995年這十年間的群體無意識,並利用這樣的歷史資源來預言關於中國人命運的未知進程。在這里,陳可辛並未單純糾結於歷史事件所帶來的標志意義,而是刻畫了歷史變遷與社會走向在群體和個人心中潛移默化的微妙處境。這樣的處理,使得影片在外在觀感和內核共鳴上得到了華人世界的整體贊譽。
陳可辛在處理這樣的香港題材時,主體並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是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在陳可辛看來,單純將回歸事件的承受主體設定為香港人並不能兼顧中國人的命運整體。進入80年代,隨著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越來越多國人奔赴他鄉謀求生計。步入90年代,由於對香港前景的未知與焦慮,一些港人選擇移民海外。但《甜蜜蜜》並未直接表達這種群體心理的焦灼,而是細化到個人的遭遇以及人與人的矛盾,以小人物的真情實感和現實生活,記錄了一段不凡的年代。
20世紀末期的中國移民
《甜蜜蜜》的英文片名「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意為「差一點就是個愛情故事」。陳可辛曾表示《甜蜜蜜》並非純粹愛情,它更多是在講述拼搏、講述人生、講述時代。 李翹和黎小軍兜兜轉轉那麼久卻未在一起,是因為兩個人中總有一個不夠愛對方:小軍心中始終有小婷——那是他的理想;李翹為生存依賴豹哥——那是她的理想,不然他們早在一起。正如李翹所言:「黎小軍同志,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為了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一言道出他們忍受艱辛來到香港的目的——為了追逐想像中那個更美好的生活。
這便是時代的印記,是自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放國門以來,因追逐理想生活而產生移民潮的真實歷史和現實心態。電影在講述內地移民艱辛又堅強的故事時,從側面不露痕跡地反映著香港特有的殖民地歷史,反映著香港整座城市「無根」的漂泊迷惘心態,反映著香港人既想擁有對國家的認同,又無法擺脫對英美文化的艷羨嚮往。
面對時代的辛酸,導演最終安排了這樣一幕:一群大陸遊客來到紐約旅行,他們在象徵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下爭相拍照,但他們同時喊著導游去買奢華Gucci包——他們是快樂的遊玩者,不是背井離鄉的移民,更不是歷經艱辛的偷渡客。他們對拿到綠卡的李翹說:「以前那些人都往外面走,可現在都回去了。很多香港人都到我們內地去打工,以前出來的人都後悔,現在還是國內賺錢的機會比較多。」時代變遷如梭,中國正在崛起,香港即將結束150年的殖民歷史回歸祖國,1997年並不是這座城市的大限。最終,李翹和黎小軍在紐約街頭聽著面向全世界中國人的播報:「鄧麗君小姐逝世......人們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聲」,不知不覺走到熒幕前「意外」重逢。這便是屬於中國人的聲音,無論香港、內地抑或台灣,我們一直有著共同的文化和共通的情感。 影片中,如果異鄉客在香港面臨的只是地域習俗的差異磨合,那麼海外的漂泊者則真真切切感受到低人一等的刻骨之痛:豹哥不明不白死於街頭的悲慘局面、李翹在警車上的歧視性待遇無疑是這種狀況的真實體現。此時中國人情感肌理中的鄉愁命題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展現,一曲鄧麗君的《甜蜜蜜》則是這種情緒的象徵化依託,觸動了兩岸三地中國人的共通情感。

『拾』 《甜蜜蜜》這部影片哪裡好為何它成為了難以復制的經典

好在非常純粹干凈的愛情,因為他是那一代人的對愛情的美好嚮往,裡面的愛情也是純粹簡單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論電影甜蜜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全部電視劇電影 瀏覽:684
從qq上下載的電影如何能夠刪除 瀏覽:691
怎麼將ipad下的電影復制到電腦上 瀏覽:135
韓劇搶劫軍艦電影什麼名字 瀏覽:891
2020最火十部免費電影 瀏覽:316
林正英電影國語免費下載 瀏覽:324
躲子彈的有哪些電影 瀏覽:157
哆啦a夢電影版多少級 瀏覽:812
成龍演的盜墓電影名字是什麼 瀏覽:178
網上買電影票多少錢一張 瀏覽:716
電影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在線觀看 瀏覽:895
超級好看的魔幻電影有哪些 瀏覽:895
如何拍好抖音上很火的電影 瀏覽:643
上海外灘拍過什麼電影 瀏覽:972
有什麼搞笑的歐美喪屍電影好看的電影 瀏覽:902
電影爆炸怎麼弄 瀏覽:685
電影蘋果韓版怎麼樣 瀏覽:468
科幻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瀏覽:983
人皇伏羲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2
千夢影視免費高清電影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