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3月有哪些電影主要是有3D的(國內3月上映的)
2012年預計上映的進口影片:
地心歷險記2(2012年01月27日)
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 3D(2012年02月10日)
諸神之戰2(2012年03月30日)
泰坦尼克號 3D(2012年04月06日)
復仇者聯盟(2012年05月04日)
戰艦(2012年05月18日)
黑衣人3(2012年05月25日)
馬達加斯加3(2012年06月08日)
勇敢雄心(2012年06月22日)
特種部隊2:復仇(2012年06月29日)
超凡蜘蛛俠(2012年07月01日)
冰河世紀4:大陸漂移(2012年07月13日)
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07月20日)
諜影重重4(2012年08月03日)
敢死隊2(2012年08月17日)
007:天降殺機(2012年11月09日)
守護者的崛起(2012年11月21日)
魔戒前傳霍比特人1:神奇之旅(2012年12月14日)
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年12月21日)
金剛狼2(2012年12月日)
2. 2012年上映的大陸電影有哪些
http://wenku..com/view/13f330e90975f46527d3e169.html
3. 2012年國產片和進口片共放映多少部票房是多少謝謝!
很難統計啊,這個得等著國家廣電局官方的文件啊,個人很難統計。2013年肯定會公布上一年的國產電影的數量和票房的,等著吧。
4. 2012年的電影介紹,我需要一些有所感悟的影片,國產,進口都要哦
超凡蜘蛛俠,生化危機5,普羅米修斯,黑衣人3,復仇者聯盟,超級戰艦,泰迪熊,特種部隊2,敢死隊2,畫皮2,等等。謝謝採納!
5. 2012年2月大陸即將上映的外國電影有哪些
2012-2-1
5th of a Degree(2012)
Grooming Giselle(2012)
2012-2-3
黑衣女人 The Woman in Black(2012)
純真的交易 Trade of Innocents(2012)
垃圾 Garbage(2012)
街尾之宅 House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2012)
2012-2-10
誓約 The Vow(2012)
藏身之所 Safe House(2012)
2012-2-14
綠寶石之夜 Nights of Turquoise(2012)
2012-2-17
情敵大戰 This Means War(2012)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Karigurashi no arietti(2010)
勇者行動 Act of Valor(2011)
靈魂戰車2 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2012)
2012-2-24
漫遊 Wanderlust(2012)
寂靜嶺2 Silent Hill: Revelation 3D(2012)
6. dmax的IMAX挑戰者
2012年4月打入市場的中國巨幕只用了3年時間就建設了超百家影廳,占據國內三分之一市場,
而此前IMAX達到這一目標用了近10年時間
陳京民先是接待了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院線老闆,而後又見了一位來自山西晉城的影院負責人,「都是主動找來希望合作建設中國巨幕影廳的。」
這讓身為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影巨幕公司」)副總經理的他頗有感觸,兩年前還都是他主動上門找影院尋求合作,如今他只需坐等影院上門。這種角色反轉的背後,是中國巨幕在國內及國際市場的備受認可。
陳京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國內共有超過100家中國巨幕影廳,其中已建成90多家,在建10家;達到這一數量,中國巨幕只用了3年時間,而IMAX則用了近10年時間,「我們對中國巨幕的未來表現非常有信心。」
後起之秀
2011年8月,中國巨幕開始在北京UME國際影城雙井店試營業;8個月後的2012年4月,國內首家中國巨幕影廳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運營,標志著中國巨幕由初期實驗性放映正式進入到商業運營階段。
同年5月17日,中影集團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對外宣布「中國巨幕」系統實驗完成並將推入電影市場,引發國內外關注。7月,中影星美電影院線與中影巨幕公司簽約購置18套「中國巨幕」系統,成為中國巨幕推出市場後的首筆大單。
彼時,因電影《阿凡達》而在國內名聲大噪的IMAX公司已在中國市場深耕12年。這家成立於1967年的電影技術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國內建設了IMAX銀幕,但此後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直到《阿凡達》的熱映才讓中國觀眾了解到IMAX及其與眾不同的觀影效果。
隨後,IMAX在中國的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據其官方數據,2011年IMAX在中國的銀幕數超過50塊,2012年達到100塊,目前中國的IMAX銀幕擁有量已超過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僅次於美國。
在IMAX風頭正勁時,尚待市場檢驗的中國巨幕的殺入,被看作是「雞蛋碰石頭」,並不被業內人士看好。
但也有專家表示了極大信心,其根據是中國巨幕背後的「自主研發」標簽。陳京民坦承,中國巨幕在2012年推向市場時確實沒有多少信心,但前景卻很吸引人,「中國電影市場正處於黃金發展時期,這對於中國巨幕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陳京明看來,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完全能夠容納兩者的共存,「各做各的市場,都有飯吃。」
正如他所言,中國巨幕自2012年4月進入市場開始,擴張速度一直令人刮目相看。其在2012年底的簽約銀幕已經達到30塊,隨後的兩年半時間這一數字更是增長至80塊,「遠超我們當初設定的目標。」陳京明說。
截至目前,中國巨幕已建和在建銀幕數量已經超過100家,平均每年增長一倍,覆蓋全國22個省56個城市。「我們目前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市場,未來增長速度還會更快。」陳京明說,2015年中國巨幕數量預計再增加50塊,「更多的三四線城市將建設中國巨幕影廳。」
與此同時,IMAX在國內的業績也實現迅猛增長。根據其最新的財報,截至2014年底,IMAX在大中華區(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的影院數量達到234家,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僅為173家;其在大中華區的收入也從2012年的4492萬美元,增至2014年的7877萬美元,使得大中華區成為其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低價戰略
陳京民並不諱言,中國巨幕的誕生是為了擺脫IMAX在中國市場的壟斷,為國內影院提供更多選擇。但他也清楚,如果正面跟IMAX交鋒,中國巨幕並無勝算,「盡管我們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品牌比不上IMAX,畢竟它是一家老牌公司了。」
也正因此,中國巨幕在一開始就選擇了一條與IMAX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在品牌短板的情況下,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商業模式來取勝。」陳京明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IMAX的商業模式都遭受頗多非議,「因為它的壟斷地位,很多不公平的條款就出現了。」
IMAX公司主要依靠出售、租賃IMAX系統和與IMAX影院票房分賬來賺錢。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來自IMAX系統的銷售和租賃收入為7299.2萬美元,占總營收比為25%。
與之相比,中國巨幕的價格則低得多。影院購買整套中國巨幕設備的價格為400萬元,租賃則在設備使用的前5年收取5%的票房分成作為租金,5年的分成總數不低於425萬元,之後將不再收取租金,而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只有五六萬元。
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擁有5家影院的山姆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在2003年就租用IMAX設備建了IMAX影廳,但雙方的合作並未持續多久,幾年後他就將IMAX影廳改成了普通巨幕影廳,原因正是高昂的租賃費用,「租賃價格是每年10萬澳元,太貴了。」
最讓影院叫苦不迭的還是IMAX的票房分賬模式。影院如果使用IMAX系統,必須將一定比例的電影票房收入支付給該公司,一般合同期為7~10年。這項收入在2014年為6841.8萬美元,佔IMAX總營收的24%,比2011年的13%增長了近1倍。
不僅如此,IMAX在收取每部電影100萬美元的轉制費用外,還要從電影製片方得到10%~15%的電影票房收入。2014年此項收入為8317.2萬美元,占總收入的29%,比2011年21%的佔比增長了9個百分點。
「IMAX是兩頭通吃,既要從影院要票房分成,又要從製片方要票房分成。」陳京民說。
前述山西晉城影院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票房分賬制度完全是IMAX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強加給影院的不平等條款,「這對於影院來說是不公平的,面臨很大的投資壓力。」
也正是考慮到IMAX的這一模式弊端,中國巨幕不僅將影片的製版費用降到最低,還不向製片方收取任何票房分成。
近年來,不少進口大片在中國上映時都會直接選擇中國巨幕而放棄IMAX,如2012年的《普羅米修斯》《冰河世紀4》等。
「不管是好萊塢電影還是國產電影都越來越多地跟我們合作。」陳京民說,過去三年中國巨幕共做了220部電影,其中進口片96部,國產片118部,平均每月要做5〜6部片子,最近國內熱映的《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都專門製作了中國巨幕版。
「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商業模式上,中國巨幕都與IMAX存在明顯差別,這種差別正是中國巨幕開拓市場的法寶。」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技術分會會長林民傑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
避不開的交鋒
對於習慣了一家獨大的IMAX來說,半路殺出的中國巨幕顯然是個需要關注的對手,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市場。IMAX在2014年財報中,特別提到「日益增加的同行競爭」已經成為其在大中華區面臨的風險。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IMAX在北美的收入較2012年減少了6.5%,而中國卻增長了26%。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對IMAX的意義更加重大。
IMAX全球CEO理查德·葛爾方早前曾公開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五年來取代北美,成為IMAX全球第一大市場。他們制定的宏偉目標是,未來5年內將在中國新增237家IMAX影院,並且實現IMAX中國業務在香港獨立上市。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與中國巨幕的競爭不可避免,其中二三線市場是雙方爭奪的關鍵。
陳京明說,國內一線城市的院線數量已經接近飽和,且市場格局已定,不會有大的突破。相反,二三線城市則逐漸成為未來電影消費市場的熱點區域,也是爭奪最激烈的地方。
在林民傑看來,中國巨幕在這一市場的競爭更有優勢。「相比IMAX的巨額投資成本,中國巨幕的投資小、運行成本低,對於影院來說無疑是最保險的選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成都一家原本已與IMAX簽訂購買協議的影院,在對比兩者後寧願損失已經交付給IMAX的定金也要選擇中國巨幕,考慮的就是投資成本。
「成本控制對院線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觀眾進電影院,而中國巨幕提供了一個極具競爭力的選擇。」山姆說。
前述山西晉城的院線負責人也表示,如果在晉城這樣一個三四線城市投資建設IMAX影廳,回收成本周期較長,「而中國巨幕則相對保險劃算得多。」
如今,越來越多院線老闆找到陳京明尋求合作,對IMAX則敬而遠之。這種壓力也促使IMAX轉變策略,調整原有的商業模式,推出了「合資票房分賬」模式,極大降低了影院的初期投入和風險,受到影院歡迎。IMAX目前與萬達的合作主要就是採用該模式。
除了國內市場,雙方在國外市場也正狹路相逢。
2015年4月22日,首個中國巨幕影廳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布蘭登影院開幕,該影院同時建有IMAX影廳。而在此之前的3月份,印度尼西亞第二大院線—Cinemaxx旗下雅加達Karawachi影城的雙「中國巨幕」廳已經動工開建,未來該院線還將在印尼其他城市投資建設十個中國巨幕影廳。
在山姆看來,IMAX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國外院線也經常打出巨幕影院的招牌來吸引觀眾,除了IMAX還有很多院線自己建巨幕影廳。觀眾只希望看到巨幕電影,並不在乎是不是IMAX。」他說,如果雙方合作成功,其將在澳大利亞建設第一座中國巨幕影院。
而林民傑則對形勢有更樂觀的判斷:「中國巨幕預計在兩三年內就能在國內市場超過IMAX。」
以上資料來源 。
7. 進口電影有哪些
2010年的進口大片《阿凡達》
《愛麗絲夢游奇境》
《諸神之戰》《鋼鐵俠2》
《生化危機4》
《敢死隊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電子世界爭霸戰2》
每年都有十幾部吧,有限制的,也可能會刪了其中一些片段的
8. 2012年新上映的電影都有哪些
【8月】
《超凡蜘蛛俠》《普羅旺斯驚魂記》《暮色4破曉上》《聽風者》
【7月】
《冰河世紀4》《青魘》《甲午大海戰》《四大名捕》《絕色武器》《太空一號》《在劫難逃》《街頭之王》
【6月】
《黑衣人3》《畫皮2》《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馬達加斯加3》《第一次》《飢餓游戲》《痞子英雄全面開戰》《車手》《魅妝》
【5月】
《復仇者聯盟》《三個火槍手》《飛越老人院》《賽德克巴萊》《我11》《登陸之日》《追凶》《浮城大亨》《人狼大戰》《雨果》
【4月】
《超級戰艦》《靈魂戰車2》《黃金大劫案》《匹夫》《殺生》《車在囧途》《荒島情未了》《泰坦尼克號3D》
【3月】
《異星戰場》《囧蛋奇兵》《晚秋》《春嬌與志明》《瘋狂的蠢賊》《紅鷹俠》《神通鄉巴佬》《桃姐》《嫁個100分男人》
【2月】
《地心歷險記2》《碟中諜4》《奪命金》《機械師》《我願意》《愛》《蠻王柯南》《女人如花》
【1月】
《大偵探福爾摩斯2》《逆戰》《飯局也瘋狂》《驚魂游戲》《超時空救兵》《未來戰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9. 2012年中國引進多少部外國大片,多少部美國大片(電影)
34部分賬片 批片大約是40部 特種片不清楚
還沒到年底 具體多少部美國電影 怎麼可能確定的了
10. 09年-10年的進口電影有哪些(包括動畫片)
《冰河世紀3》
《布魯諾》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醜陋的真像》
《豚鼠特工隊》
《樓上的外星人》
《特種部隊》
《完美逃亡》
《第九區》
《時光旅人之妻》
《無恥混蛋》
《許願石》
《死神來了4》
《真人游戲》
《機器人9號》
《珍妮弗的肉體》
《深空失憶》
《未來戰警》
《僵屍之地》
《野獸家園》
《繼父》
《阿童木》
《吸血鬼助手》
《電鋸驚魂6》
《殺人寶盒》
《第四類接觸》
《以眼殺人》
《2012》
《弱點》
《51號星球》
《新月》
《忍者刺客》
《吸血鬼復仇記 》
《直上雲霄》
《不可戰勝》
《阿凡達》
《雪盲》
《裝甲車》
《再造戰士3》
《末日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