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小暑的由來及別稱
小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40℃的酷熱也不鮮見。
B. 大暑到了,二十四節氣的英語說法知多少
二十四節氣 The 24 Solar Terms:
立春 Spring begins.
雨水 The rains.
驚蟄 Insects awaken.
春 Vernal Equinox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穀雨 Grain rain.
立夏 Summer begins.
滿 Grain buds.
芒種 Grain in ear.
夏至 Summer solstice.
暑 Slight heat.
暑 Great heat.
立秋 Autumn begins.
處暑 Stopping the heat.
白露 White dews.
秋 Autumn Equinox.
寒露 Cold dews.
霜降 Hoar-frost falls.
立冬 Winter begins.
雪 Light snow.
雪 Heavy snow.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寒 Slight cold.
寒 Great cold
感覺提問主意不是很清晰
這里的只能參考了
C. 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詩詞
1.七絕·蘇醒
宋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釋文:
春分時節落雨飄灑雨聲細微,楊柳岸斜風輕拂帶回遠方的客人。這個時節北方要來得晚一些,卻不知此時的南方已是草長鶯飛、花紅柳綠了。
2.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釋文:
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節,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燈前,與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親人今日也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會談論著我這個離家在外的人。
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釋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D. 大暑的來歷,風俗,民間在節氣這一天有什麼活動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民間仍然流傳著需要多習俗。大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暑」是炎熱,「大」是說炎熱的程度。古語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時節的驕陽如烈火,大地上熱氣蒸騰,陰雨時,天氣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人們手搖涼扇,頭頂濕毛由,想盡辦法來對付著熱。這種酷暑難耐的日子,前後要持續近一個月之久。
每年公歷7月22日或23日開始節令交大暑,太陽已運行到黃經120度。當日正午川圭表測日影,影長為古尺三尺四寸,相當於今天的0.83米。夜晚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未的方位,也就是西南方向,這個階段一般在農歷六月,又叫未月、暑月、伏月、荷月。十二消息卦為遁卦,卦象表示天氣雖然著熱,但地下已有許多陰氣出現了。
大暑三候。「初候腐草化螢」,「螢」就是螢火蟲,夜晚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中間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二候土潤溽暑」,這時節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合喜水性作物生長。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吃鳳梨
大暑期間,台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鬥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
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於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E. 把大暑和右下水印去掉,一定要保留原圖尺寸(2048x2048),謝謝!
你這個原圖根本不是2048*2048。給你找個大點的。1920*1440
F. 最有用的「種地口訣」,你知道哪些
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而現在,很多的俗語我們都已經聽不到了,
只有在農村老人那裡,口口相傳。
雖然這些話俗歸俗,但都蘊含著幾代農民的生產經驗,更是種地保收的秘訣。
這里列舉了幾條,你都清楚他們的意思嗎?
1.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饅頭枕著睡
2.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3.大豆耳聾,越鋤越通
4.麥子鋤三遍,等著吃白面
5.好麥不見葉,好谷不見穗
6.種地不上糞,好比瞎胡混
7.上糞一大片,不如秧根沾一沾
8.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這些老一輩人的經驗之談正在漸漸消失,你身邊是否還流傳著哪些前人留下的口訣?不妨把它留在評論區,偶爾翻出來看看,也是一個美好的回憶。
G. 關於節氣的古詩
一、立春
立春詩
(宋)朱淑貞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餅,羅幡旋剪稱聯釵。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二、雨水
《七絕·雨水時節》
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
頑童指問雲中雁,這里山花那日開?
十五、白露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十六、秋分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十七、寒露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戴察唐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十八、霜降
【相和歌辭·從軍行三首】
李約
看圖閑教陣,畫地靜論邊。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
路長須算日,書遠每題年。無復生還望,翻思未別前。
柵高三面斗,箭盡舉烽頻。營柳和煙暮,關榆帶雪春。
邊城多老將,磧路少歸人。點盡三河卒,年年添塞塵。
候火起雕城,塵砂擁戰聲。游軍藏漢幟,降騎說蕃情。
霜降滮池淺,秋深太白明。嫖姚方虎視,不覺請添兵。
十九、立冬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二十、小雪
小雪
唐 無可
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
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
集物圓方別,連雲遠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宮。
氣射重衣透,花窺小隙通。
飄秦增舊嶺,發漢攬長空。
迥冒巢松鶴,孤鳴穴島蟲。
過三知臘盡,盈尺賀年豐。
委積休聞竹,稀疏漸見鴻。
蓋沙資澶漫,灑海助沖融。
草木潛加潤,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二十一、大雪
《大雪》 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二十二、冬至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二十三、小寒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二十四、大寒
題浮光丘家山寺
年代:【宋】作者:王之道
古寺鍾鳴漏向殘,馬嘶人起束征鞍。
曈曚半弄陰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斷流寒凍合,野田飛燒曉霜乾。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懷親眼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