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開國大典》的評價
《開國大典》的評價如下:
到了八十年代,第一次出現從領袖的角度刻畫歷史畫卷的電影,其中有三部反應國共雙方最高層在軍事、民心、策略上博弈的影片,分別是82年的《風雨下鍾山》,張克瑤和孫飛虎、王鐵成;88年的《巍巍昆侖》,古月、孫飛虎,89年的《開國大典》。
這三部片子製作精良,波瀾壯闊,擁有強大的經歷解放戰爭的顧問團隊(歷史顧問表中一長串國共雙方如雷貫耳的名字)。
特別是作為對建國四十周年獻禮的《開國大典》,每個特型演員的形象那是追求得精益求精。
此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片段:淮海戰役,一個衣衫破爛的國民黨士兵從雪地的死人堆中爬起來又最終倒下,一面青天白日旗在慢鏡頭中緩緩倒地。
(1)開國大典電影票房如何擴展閱讀
1949年1月28日,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毛澤東等領導人與西柏坡的群眾一起歡慶勝利。而在南京,蔣介石發布了新年文告,李宗仁成為代總統。北平和平解放 ,蔣介石黯然下野,離開南京。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舉行,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搬到北平,周恩來代表中共,張治中代表國民黨進行談判,進展甚微,最後破裂。毛澤東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下江南,解放南京,鄧小平和陳毅制定了《入城守則》。
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悄然離開大陸。毛澤東進入北平後,積極籌備開國大典的各項准備工作。9月 30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0月1日下午 3點,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2. 《我和我的祖國》預售總票房破億,如何預測此次它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開國大典上,新中國首次使用電動系統升降國旗。當然,電影講述了工程師反復試驗,最終克服種種困難站在毛主席身後,親眼目睹了五星紅旗升起的故事。那麼,《我和我的祖國》預售總票房破億,如何預測此次它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其實,《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界慶祝建國70周年的獻禮片。這部電影也是非常的好看,也非常的令人感動。在電影裡面,分別講述了70年間不同職業、背景及身份下的普通人在時代背景下發生的不平凡故事。影片回顧了70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女排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香港回歸等意義非凡的歷史時刻。
這部電影非常的好看,這是國慶的大片,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3. 據調查,2021年度票房突破250億,電影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2021年的年度票房已經達到250億了,這個數字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超越了此前的最高紀錄,很多人都開始對電影行業產生了更多的疑問,例如為什麼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以及未來的電影行業會如何發展呢,其實我個人認為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主要是因為去年的疫情導致的。而電影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必然是更好的,因為現如今電視已經逐步退出了大眾的家庭,而電影必將成為未來最主流的影視化方式。
最後要說的是,盡管未來的電影行業會發展得更好,但是這並不代表觀眾都是傻子,會支持所有電影,現在的消費者已經懂得先看口碑後看作品了,所以電影工作者們如果不趕緊提高自己的水平,很可能會被觀眾拋棄的。
4. 為什麼今年主旋律的電影會獲得那麼高的票房
200億、400億、500億——近幾年,中國電影年度票房不斷攀升。2012年以來到至今,電影已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和文化產業的重要亮點,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一批紅色主旋律電影不斷創造出商業奇跡。
而在電影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趨勢下,主旋律電影在完成意識形態功能的同時,也加入了更具觀賞性、娛樂性的元素,如《離開雷鋒的日子》、《沖出亞馬遜》、《我的1919》、《我的法蘭西歲月》等。
90年代主旋律題材電影的故事主要建立在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之上。而2014年上映的電影《智取威虎山》打破這一界限,並且取得了8.8億的高票房。《智取威虎山》的成功鼓勵電影人在主旋律的內容上進行更深的拓展,《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以及《紅海行動》分別以62億、11.15億、32億的超高票房成為在這方面成功的典範。
5. 開國大典的票房
什麼是開國大典啊,你說的是建國大業吧,票房應該是4.3億,其中大部分是團購
6. 《開國大典》影評
本片獲得1990年第10屆金雞獎最佳影片。
電影講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電影分為兩部分講述,一部分是描寫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方的行動,一部分是描寫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方行動。影片的以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場景,走馬觀花般的將1949年大半年的歷史事件展現出來。其中主要有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的戰果,渡江戰役的勝利,解放軍解放上海、北平、南京,等等。影片內容就是歷史史實,具體內容不重復了。
關於這部電影,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因為本片已經不是第一次看了。具體看了多次,我也記不清了,電視上、電影院中、電腦上,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至少也看過十遍了。總之,本片我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電影院與爸爸一起看得。那是媽媽單位發得電影票,不看就作廢了。為了看完它,只好選擇了這部當時就已經在學校看過的電影。看到最後實在不想看了,就跟爸爸一起回家了。多麼美好的記憶啊!看來,電影不僅是電影那麼簡單,因為某些電影對某些人會有著特殊的意義。
至於電影本身,沒什麼可說的,它完全可以當作歷史教科書看。劇情很平實,就是一部流水賬;節奏也稍顯緩慢,不太引人入勝;結構上也有些瑕疵,部分場景轉換太突兀。中國電影的弊病在本片中顯露無疑,簡單的說就是編導們對細節處理得不好。影片道具、服裝、布景等方面,以及音樂倒是符合故事背景,沒有太大的缺點。總之,本片作為一部獻禮電影,一部動用國家力量拍攝的巨制,在技術方面雖然不算突出,但還是合格的。現在來看,本片還是有著同題材電影《建國大業》所沒有的優秀之處。
演員方面更是無話可說,因為本片主要角色都是特型演員。什麼是特型演員?網上的定義是:特型演員是中國大陸電影的一種現象,指的是出於「重現當年情景」的需要,用一個固定的,與某個偉人面貌相似的演員飾演其在影視劇作品中的角色。他們不但享有特殊待遇,而且由於揣摩角色日久,往往被視為偉人的化身。因此對這類演員的挑選也特別嚴格,對他們從事可能影響形象的活動也多有限制。因此,古月、孫飛虎、盧奇等等眾人們的演技就不需評說了,沒有意義。
總結一下。本片是一部又紅又專的主旋律電影,獲得金雞獎是很正常的,不獲得才是不正常的。只是,本片真的不好看,太像教科書了,拍電影不能這么拍嘛!我也很佩服自己,這部將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又重看了一遍!
7. 如何評價《開國大典》這部影片
電影本身,沒什麼可說的,它完全可以當作歷史教科書看。劇情很平實,就是一部流水賬;節奏也稍顯緩慢,不太引人入勝;結構上也有些瑕疵,部分場景轉換太突兀。中國電影的弊病在本片中顯露無疑,簡單的說就是編導們對細節處理得不好。影片道具、服裝、布景等方面,以及音樂倒是符合故事背景,沒有太大的缺點。總之,本片作為一部獻禮電影,一部動用國家力量拍攝的巨制,在技術方面雖然不算突出,但還是合格的。現在來看,本片還是有著同題材電影《建國大業》所沒有的優秀之處。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歷史排行榜(截至2007年7月) 影片 年份 導演 單位:人民幣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6 張藝謀 2.91億元 英雄2002 張藝謀 2.50億元 無極2005 陳凱歌 1.80億元 功夫2005 周星馳 1.64億元 十面埋伏 2004 張藝謀 1.536億元 夜宴2006 馮小剛 1.3億元 天下無賊 2005 馮小剛 1.2億元 霍元甲 2006 於仁泰 1.01億元 寶貝計劃 2006 陳木勝 0.97億元 神話2005 唐季禮 0.91億元 七劍2005 徐克 0.84億元 傷城2006 劉偉強、麥兆輝 0.74億元 墨攻2006 張之亮 0.67億元 頭文字D 2005 劉偉強、麥兆輝 0.63億元 門徒2007 爾冬生 0.63億元 手機2003 馮小剛 0.53億元 龍虎門 2006 葉偉信 0.53億元 遺漏的成龍電影: 1996年 白金龍 1.12億 1995年 紅番區 9500萬 1998年 我是誰 8000萬 1997年 義膽廚星 6500萬 2004年 新警察故事 5000萬 還有幾個不完全統計: 《生死抉擇》以1.2億票房總成績位列2000年國產電影的首位。 《鴉片戰爭》以7000萬元票房總成績位列1997年國產電影的首位。 最牛的是1982年的《少林寺》,在幾毛錢一張電影票的時代創下了1億的票房。(排除物價影響,絕對是No.1) 上4000萬的還有:《紅櫻桃》、《離開雷鋒的日子》、《開國大典》、《大決戰》系列、《大轉折》系列、《焦裕祿》等等許多公費大片。 當年劉曉慶出演的《神秘的大佛》票房也過億了。。 1990年《媽媽再愛我一次》,票房也過了億。。1990年6月左右,《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始在全國試映,首先是在武漢熱起來,然後是上海,在全國鋪開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時候,我們發行了397個拷貝,觀眾達到了2億多人,票房上億元———當時的電影票價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錢的。這個電影在當年是越演越好,創造了一個奇跡。 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才是真正滴No.1,有6億人觀看鳥這部電影.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喜盈門》導演:趙煥章 1981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81年放映後的兩年內,全國觀眾達1.7億人次,成為80年代上座率最高的國產故事片之一。 呼~~
9. 怎麼評價電影《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以其恢宏的視角完美再現了偉大祖國建國的歷程,全劇收放自如,恢宏大氣,伴隨著凱旋的輕松節奏將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場景展現。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戰爭影片。
該劇有三大亮點,讓人不得不說:經典場景渲染至極,典型人物塑造無解,情節推動節奏帶感。
電影在情節的處置上乾脆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該刪減則刪減,保留重要節點,完全掌控力故事主脈絡,開國。開國不僅僅是軍事上勝利,更要有政治上的優勢。電影既沒有一味偏向軍事斗爭三大戰役,也沒有過分搞政治忽略軍事,而是讓政治軍事兩手抓,相輔相成,讓人看的更有味道。軍事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政治的促進,政治的優勢累積又吹響了軍事的勝利號角。不吹不擂實實在在,讓人沉浸在其中,與偉人共創歷史。
電影越老越彌堅。這樣的電影,最有代入感,也最讓人帶感情。看完,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