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用3d影院一套設備大概多少錢
3D立體影院核心設備:立體投影系統 投影融合系統 音響系統 融合系統 特效控制系統 3D立體影片。
3D立體影院採用超寬金屬銀幕、雙機偏振放映、數字音響和計算機同步技術的新一代立體電影。觀眾看電影時戴上立體眼鏡,就能看到清晰的立體影象,再配上多路數字立體聲,會給觀眾以強烈的臨場感。
具體價格需要根據預算和場地情況而知,這個可以和華堂展業具體溝通。
『貳』 3D放映機要多少錢
iMax設備?7、8位數吧。全高清工程投影6位數起,家用5、6位數的已經很牛了
『叄』 開一個3D影院大概需要多少錢
最昂貴是放映機、城市內放映機為35mm機、如放映時不中斷需二台。特殊膠片還需配特殊鏡頭。需一或二台50w到100W兩通道立體聲擴音機、二到四個音箱、以及電纜等輔助條件。放映機便捷式與座機價格相差很多。16mm機價就低很多、農村放映為主。能放起來投資需50萬多、條件少許好些要過100萬。影院其它硬體不含在內、只是放映條件。
『肆』 在電影院里看3D電影一般多少錢一部
看是在那個地方了,北上廣深的正常票價起碼100多到200元。
『伍』 一套電影院影音設備大約多少錢
其實以前是幾W塊,現在很便宜了!!才幾千
『陸』 3d家庭影院需要多少錢一套
價格方面有高低,幾千的有,幾萬幾十萬的也有,不過一般幾千幾萬的家庭影院基本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除非特別豪,要在家裡構建同步影院,一個放映機都要一二十萬了。
如果高性價比打造3D家庭影院呢?家影圈子平台整合眾多家庭影院設備、片源、聲學設計裝修、智能家居等廠商,當我們有家庭影院需求時,就能讓這些商家通過有效競爭,來讓我們獲得又實惠又好的服務,如果價格虛高,家影圈子還能幫大家去講價,保證大家不上當。
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進家影圈子提問
『柒』 開一個3d電影院需要多少錢
除了熒幕、跟場地大小、地段、設備都有關系。
首先你得買影片的版權(從45家院線獲得正版電影片源),院線跟影院五五分賬;
其次購買鼎新電影院計算機售票管理平台,進行排片、售票、賣品、會員、在線售票管理,這個便宜,6000、2萬、6萬(跟影院規模有關)
再次考慮用什麼品牌的熒幕、什麼座椅、什麼音響設備等等。
沒有幾百萬下不來。
『捌』 電影院的3D投影機多少錢
不好說。
我經常看的一家影院用的放映機是NEC NC2000C,網上報價是50萬。
『玖』 一套上好的3D電影設備需要多少錢
NV眼鏡加120HZ液晶顯示器,一套下來也在3700元左右,5112投影機加5個無線兩個有線紅網眼鏡,一套下來3700元左右
紅藍的 只要眼鏡就能玩了 其餘紅網的 需要顯示器支持 眼鏡也差不多要400
『拾』 電影院一般放一場3D電影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由以下因素決定(而異):
1.電影院的性質和所在位置(地區地域):
主要是房產的問題,比如現在大多是新「影城」都在大型綜合的購物娛樂廣場,就得考慮「繳租」,還有物業費。有的電影院是獨立建築物,房子根本就是「自己」的,所以就不用在這項上考慮什麼了。當然,既然是「獨立建築」就得自己僱用「保安公司」和「保潔公司」的職工了。
2.開業時間:
有些設備基本上是「一次性」投資,很長時間不用更換,比如說放映機。所以開業得越久,似乎越有「利」。
3.營業面積和建築,裝修的形式:
「營業面積」包括「等候區(大堂,小賣等)」和「觀影區(影廳)」。最直觀的,營業面積越大就需要更多的職工,也就要支付更多的「工資」。無論是「售票」「服務」「放映」。然而,職工數的多少不僅僅取決於「營業面積」,「建築」的形式也是決定職工數的一個重要因素。像現在新「影城」吧,就是為實現「減員增效」而設計的。
說具體點吧,就拿四個廳和八個廳的兩家影院假設,而且兩家影院的每個影廳都是150個坐位,營業時間(排片)相同,放映方式(膠片或數字)相同(就簡稱她們為「4」和「8」吧)。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影廳的多與少決定「售票」人員的多少,這無關設計問題。然後是服務崗---檢票,領位,散場。最後是放映
「4」的影廳入口分散(需要多個檢票員),地形復雜(需要服務員引導,避免走錯影廳),對號入座(影廳里需要有服務員領位,以免秩序混亂),入場和散場走兩個門(在散場時需有服務員,將散場門打開)。--請注意,這些情況很有可能是在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影廳同時發生。
「8」的影廳入口集中在檢票口後面,檢票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只需一名檢票員,因直接看到影廳,故不需服務員引導)。不對號入座(不需要領位),入場和散場走一個門(把住檢票口即可)。
再說放映,「4」的影廳分散,放映室也肯定分散(需多名放映員)。「8」的影廳集中,放映室也肯定集中(現在已不按「行業標准」行事,要是再有數字和大盤,至多安排三個放映)。
再考慮到每天替班吃飯,每周輪休等等,「4」的職工數肯定比「8」多不少。成本高低顯而易見。(業務,財務,辦公室的人數都差不多)
「裝修」的形式,這要說的並不是先期的,而是影院運轉起來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燈」,這還跟營業面積有關。有一個大大的大堂在裝上成百上千的裝飾燈,幾十個海報燈箱,播放「預告片」的電視和音響「哇哇」唱。和有一個小小的大堂只有普通照明,兩三個海報燈箱,不播放「預告片」。二者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樣的。更別說有的影院還在「地下」,只要營業就得開燈。影廳里的「壁燈」和「步道燈」雖然微乎其微,但也要考慮。
營業時間(場次多少):主要是「照明」,「職工加班」的費用,{{以五個職工的工作時間超出了法定工作時間來換取幾十塊錢的票款有點得不償失,不過「業務」的思維方式不是這樣,可以肯定的是,這幾十塊毛利還是進了這月的票房。「發行方」開始微笑了,他們不考慮影院的盈虧。但經營者不得不慮,比如,賣十張標准票才夠本,多排的這場賣了四張,就等於從賣得好的場次里「摳」出六張,放在這場里了,才夠本。}}——大括弧里的話,是我臆想的,很可能是不正確的,因為我看的可能並不全面.
4.所放電影的區別:
先說「放」,有「數字」和「膠片」之分。放映光源是「氙燈」。很顯然,功率數越大越費電。除此之外膠片放映機還有電動機消耗電能。簡單的結論——電影越長消耗就大。
再說「片源」,有的電影「分賬」,有的「買」,如果是買,跑片(兩家或多家影院共用一套拷貝)是可以降低成本,比如20萬才能放,兩家影院跑片,一家出10萬即可(常見於買賣不好,自己拿不著或者不敢拿拷貝的影院)
5.雜項
水,電,排風,供暖,製冷,洗手液(各種清潔用品),垃圾袋,植物租擺,惡劣觀眾的惡易破壞,設備磨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