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2010~2012年的電影產量分別多少
2010年 526部
2011年 558部
2012年 745部
2. 2012年全國影視產業產值有多少
年度電影局通氣會1月9日在國家廣電總局召開,電影局局長童剛做了2012年的總結報告。2012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70.73億元,但進口片票房份額佔到52%,國產電影票房首次輸給了進口片。1月9日下午,年度電影局通氣會在國家廣電總局召開。電影局局長童剛通報年度電影票房及電影產業發展情況。2012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70.73億元,但進口片票房份額佔到52%,國產電影票房首次輸給了進口片。
這份報告歸納了2012年電影工作的六大成績,一是在過去的一年中,主流電影創作取得新成就;二是面臨進口分賬影片的沖擊下,國產電影市場中頻現黑馬;三是影院建設保持了高速發展;四是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目標全面實現;五是電影技術發展,科技創新進程加快;六是電影走出去工程穩步推進。同時,報告中也指出了中國電影產業中不可迴避的一系列矛盾。
全年總票房破170億 比十年前增長18.5倍
201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70.73億,同比增長30.1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82.73億元,佔全部票房總額的48.46%。童剛介紹說,2002年,我國電影總票房9.2億元,去年一年的總票房比十年前增長了18.5倍,年均增長33.9%。2012年,我國生產故事片745部,動畫電影33部,紀錄影片15部,科教影片74部,特種電影26部,各類電影總量達到了893部。
為迎接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去年涌現出了一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電影,如《忠誠與背叛》、《雨中的樹》、《生死羅布泊》等,以嶄新的觀察角度、體驗方式、表現形式提高藝術性,同時積極借鑒類型電影元素,引入高科技製作手段,探索主流影片的創作道路。
進口分賬片配額增加 國產電影頻現黑馬
去年也是挑戰嚴峻的一年,2012年2月18日,中國和美國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確定在每年20部進口分賬電影配額的基礎上再增加14部進口分賬的高新技術格式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也由此前的17.5%提高到25%,國產影片市場地位受到極大挑戰,壓力前所未有。上半年進口影片票房達到了52.67億元,其中12部影片票房過億,而國產影片票房只有28.05億元,票房過億的國產影片只有6部,市場份額僅為34.75%。
不過,2012年下半年卻出現了不少市場反響較好的國產片,《一九四二》、《十二生肖》、《搜索》、《人再囧途之泰囧》、《畫皮II》、《寒戰》、《聽風者》等電影均取得較高票房成績。尤其令人稱道的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寒戰》等小成本影片類型定位精準,《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觀影熱潮,截至目前,以3600多萬的觀影人次超過《變形金剛3》和《阿凡達》,以近12億元的票房收入創造了國產電影新紀錄。
2012年國產影片在全年票房總額中佔比超過48%,累計有21部國產電影票房過億,6部影片達到2億以上票房、3部影片達到7億以上票房,數量超過歷年。
影院建設高速發展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目標全面實現
童剛在報告中提到,2012年,我國新增銀幕3832塊,平均每天全國新增銀幕10.5塊,且全部為數字影廳,截止2012年底,全國銀幕數從2002年的1845塊增加到現有的13118塊,其中2K數字銀幕超過1.2萬塊,主流院線影院基本全面實現數字化放映。銀幕的增加伴隨著院線票房成績的提高,2012年我國共有25條院線年度票房超過億元。
與此同時,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也取得了不俗成績,「五個一工程」入選電影作品在全國農村地區得以廣泛展映、展播。截止年底,全國共有農村數字電影院線248條,放映隊5萬多支,全年共放映影片800萬場左右,觀影人次達到了15億。
電影新技術展示市場影響力 中國電影開拓海外市場
以3D、IMAX為代表的高薪技術格式電影展示出巨大的市場影響力,高薪技術格式電影放映的全面鋪開和國產3D、巨幕電影的製作水平突破,使得國產電影的新技術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去年全年共有12部國產3D電影登陸市場,《十二生肖》、《一九四二》等影片也嘗試通過IMAX、中國巨幕等技術手段提升觀影體驗。由電影科研所、中影集團等單位聯合集成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巨幕數字放映系統投入商業運營,打破了美國IMAX格式對巨幕電影市場的壟斷。
在海外電影引進內地影院的同時,我國的國產電影走出去工程也在穩步推進。2012年,在境外40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共舉辦了118次中國電影展(周),展映國產影片614部次,有47部國產影片譯製成英、法、西、阿、俄等10個語種,共向48個駐外使領館提供了526部次影片。全年共有390部次影片參加了32個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77個電影節,其中有55部次電影在21個電影節上獲得了73個獎項。國產電影的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達到了10.63億元。
電影質量滯後於數量 市場檔期和秩序有待提高
在這份報告中,童剛也毫不避諱地指出了現在國產電影產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其中較為主要的是國產電影的核心競爭力亟待強化,國產影片科技含量與人才儲備較為欠缺,產業布局不均衡,電影技術標准及監管體系仍不完備,「走出去」的能力還顯薄弱,農村電影放映條件也有待改善。
2012年,票房收入超過2億元的國產影片與美國進口影片相比,數量偏少,競爭力相對低下;在5000萬-2億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雖然國產影片比例佔有一定優勢,但質量參差不齊,口碑與票房不相稱。這些現象凸顯出國產電影的核心創作力不強,在類型化開發、多樣性建設等方面尚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國有電影單位的整體實力在市場競爭中還處於弱勢,品牌建設意識較為薄弱。
此外,東西部地區差異、大中小城市間差異也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縣級影院、二級市場的效益產出水平不高。2012年,雖然加強了對檔期分布的宏觀調控,但影片在熱門檔期扎堆上映、相互擠壓的現象仍然存在,嚴謹有序的市場狀態仍是今後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電影市場監管的制度化漏洞未能及時完善,票房的偷漏瞞報現象仍較為嚴重。
童剛總結說,2013年,中國電影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將遭遇更加嚴峻的挑戰,但我們相信,中國電影的發展空間是廣闊的、巨大的,電影全行業應當繼續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抓住機遇、直面挑戰。
3. 2012年全國有多少條城市電影院線
根據電影報的信息,也就是2013.1.4的中國電影報第1222期第25版,中國院線2012年共46條。
4. 中國電影市場2003至2012年的觀影人次分別是多少
這么可怕的問題,目測5,000,000,000億人次吧
5. 急求2005-2012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額分別是多少
2005年電影主業綜合收入達48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其中國內電影票房收入20億元,海外電影票房收入16.5億元,電影播映市場收入11.5億元,均比上年有大幅增長。
2006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8%,連續四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為14.42億元,占總票房收入的55.03%,連續四年超過進口影片。
2007年,33億。
2008年,43.4億。
2009年,62.06億。
6. 2012年這部電影在全國上映時間是多少
現在已經上映了,看看到電影院就可以看了!
7. 2012中國電影為什麼少
其實中國電影這幾年是出於井噴期 每年電影數量增長很快 但是質量卻越來越差 今年上半年華語片票房最高的是《大魔術師》 票房1.7億 在春節檔沒有一部進口片的情況下才收獲不足兩億的票房 而進口片 過2億的比比皆是 更不用說《泰坦尼克號》這樣首周票房過4億的巨無霸 其實不是今年的電影少了 幾乎每天都有新電影上映 但是國語片很少有能激起波瀾的 很多都只能影院一日游 並且絕大多數的電影沒有明星支持沒有炒作話題 連電影院都進不了
8. 2012年中國引進多少部外國大片,多少部美國大片(電影)
34部分賬片 批片大約是40部 特種片不清楚
還沒到年底 具體多少部美國電影 怎麼可能確定的了
9. 2012年中國所拍的所有電影 , 記住 是中國啊。 截止到10月底啊。
畫皮2,四大名捕
10. 2012年中國有多少家電影院
大的小的有很多,還從沒被統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