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評價《重返二十歲》這部電影及其主演楊子姍、鹿唅
《重返二十歲》里看到楊子姍在劇中她不僅嘗試了多種風格造型,在戲中不管是和青、老年搭戲都游刃有餘,把孟麗君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在看到她演孫子車禍,面臨是選擇救孫子還是選擇青春的那一段,看哭了我,讓我感受到了她身上所散發的母愛。
而鹿晗,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演電影,還略顯青澀,但作為首次出鏡,鹿晗獲2015年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讓他真正走上了演藝道路,鹿晗在這部劇中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
⑵ 如何評價電影《重返20歲》
正面評價
《重返20歲》是一部適合成人後的孩子和老去的父母一起觀看,而且看到盡興之處還能促成老少間的情感共鳴的電影 。(新浪網評)
《重返20歲》不僅顛覆了「青春片」的屏障,適合全年齡的觀眾一起到影院重啟青春,主演們也演技爆表,挑戰演藝生涯的新高度 。影片將老年人的贍養問題與子一代的兩難困境以及孫輩的理想交織,用愛、親情將親人之間的裂隙縫合起來[36] 。除了爆笑的劇情外,還從另一個角度呼籲關注老年人問題。「中國式母愛」、「代溝問題」等社會話題也得到廣泛關注,一度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騰訊網評)
影片不堆砌段子,沒有粗俗的噱頭,依舊能讓觀眾爆笑聲不斷,這是與扎實的劇本和精心構思的高級笑料分不開的 。無論是愛情中的相互取暖,還是親情中的相互倚靠,或是友情中的相互依賴,陪伴——這一主題都貫穿電影的始終 。(網易網評)
反面評價
《重返20歲》涉及了老有所依和婆媳關系。這個問題在當今諸多家庭中都不輕松、喜劇不起來。習慣了韓劇中的家庭倫理,尤其是婆媳間的打打鬧鬧,無非「刀子嘴豆腐心」,最終全成「逗你玩兒」;但當電影把「老外」換成了「老內」,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所以「重返」的笑點背後,就藏著可能觸景生情的「刺激點」,甚至是淚點,就未必能讓全家樂呵呵了。
還有,孫子愛上了「回春」的奶奶是最大的看點,也最啼笑皆非。但對這個看點,同樣有水土不服的問題。人們常說——現代人的觀念越來越開放了,但實際上得分什麼觀念——像愛情觀、婚姻觀是越來越人性、越來越「舉重若輕」了,但家庭倫理呢?長幼關系呢?就未必如此,所以雖然越來越多的家庭、老少間像朋友、甚至「沒大沒小」,但也還有很多家庭從來是「有大有小」的 。(新浪網評)
⑶ 怎麼評價電影《重返二十歲》
電影的名字叫《重返20歲》,從整體故事上來看,完完全全照搬韓國的《奇怪的她》,所謂的「一劇兩拍」雖然有些戲虐,但是確實恰當,這樣的方式在電影界其實很罕見啦,你可能會提到一些金庸古龍的小說被無數次的翻拍成電影,我可以這么說,其實他們的翻拍每一部都和原作有著很大的出入,正因如此,徐克捧紅的《笑傲江湖》獲得了金庸大咖的一句「我這輩子再也不把小說給徐克拍了」。
這里說了那麼多翻拍,但是為什麼又說這部罕見呢?我可以說,電影完完全全的直接套用了韓國《奇怪的她》這部電影,最最最可怕的是,很多很多分鏡頭都是一樣的!!要不是地域關系,我看這說不定台詞都得是一樣的吧?這就絕了,這完全就像是英雄聯盟裡面的角色,給你換了個199的皮膚,然後玩起來一看,確實看起來不太一樣,但實際情況是和原來免費的一模一樣,毫無區別。我也搞不懂,這樣的電影,他導演和攝像以及剪輯有什麼存在感,百分之一百的模具套出來的東西。
但是這樣的東西在中國市場上反響這么樣呢?據我所知,還是非常非常不錯的,雖然批評者一味的說什麼毫無創造力,抄襲這樣的東西,但是就電影論電影的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劇本,最後中國版的拍攝也算是非常圓滿的詮釋了這部電影,就電影本身而言,完全OK,毫無問題。
⑷ 如何評價電影《重返20歲》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完全是沖著鹿晗這個小鮮肉去的,可以說我是一個地道的顏控,但是卻被電影的主題弄的哭了,我看了兩遍,漸漸被故事所吸引竟然忘記了鹿晗的存在,真正讓我愛上這個電影的是這個電影的立意,是一個很新型的題材,看後久久不能平靜,很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那些美好的,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啊,值得我們去珍惜的太多了!
結語:看過這個電影以後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珍惜和擁有,青春和年華易逝,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麼?會選擇20歲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我想我會選現在的自己,因為我有兩個可愛的女兒,還有一個愛我的丈夫,這些都是我割捨不下的。每個年齡段該有每個年齡段的故事。此時才是我的主場,永不後悔!
⑸ 如何評價,欣賞一部電影,以《重返20歲》為例
照葫蘆畫不好瓢
文/夢里詩書
自已曾為《奇怪的她》毫不吝嗇贊美之詞,但對於《重返20歲》卻無以能給予認可,近乎98%的劇情重疊,照葫蘆畫瓢這瓢都未能畫好,電影2%的大同小異在於《還珠格格》的笑料梗和隱去了原有的結局,但僅能讓人唯感搞怪作態,了無地氣,人物演技同也倍覺蒼白,難如往昔。
翻拍電影不等同於復制電影,顯然導演連這個最淺顯的基本常識都未懂,在這部名為《重返20歲》中國版《奇怪的他》里絲毫難見陳正道作為導演存在的價值,拋開那細小入微的細節皆如出一轍不談,電影連鏡頭觀感居然也全然一模一樣,讓人甚至會去懷疑這部電影在拍攝之時,是否是一邊放著《奇怪的她》一邊在拍著這部所謂的《重返20歲》,翻拍作品自覺也看過不少,就以《悲慘世界》言,將近十餘次被以電影形式搬上銀幕,但風格迥異的電影雖然故事相同也全然不會雷同到如此地步,沒有自已靈魂的作品,實則只是行屍走肉。
那麼這樣一出「原模原樣」的翻拍,又是否能更好的有以人物塑造和劇情?顯然從成品看是失敗的,電影有其形卻全然未能有其神,拍電影是一件極為講究天賦的事情,這就好比人人皆明王羲之字好,但又有幾人能學其神韻?執導拍攝《奇怪的她》的導演,是曾以驚世駭俗之作《熔爐》令舉國震驚的黃東赫,他對於人物情感在電影中的把控調度,渾然天成,真正將電影中的喜劇渲染化作了能足以觸人心房的感動,而《重返20歲》的改編之處恰是其敗筆所在,一個《還珠格格》的老梗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作為笑料,如此這番就是所謂將電影接了中國地氣?!
有覺電影合格並不是因為這樣一出拙劣的仿效真的能合格,而是在於那本就足能感人至深的童話藍本,這是一個我在《奇怪的她》影評里便已寫到:「電影帶來了一種全年齡段的共鳴,遲暮的老者在電影中看到了真切的自已,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則能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為人父母的不易和對老者的理解,青春年少的少者則能從電影中學到一份寬容與愛情的真知」,電影自身的藍本高度就已然決定了其不可能成為庸作,而所道也不僅僅只是個關愛老年人的話題,更將愛給予了為人稱道的詮釋,相伴便是最好的愛,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這世間本就沒有那麼多難以溶解的堅冰。
照葫蘆畫瓢的照樣,其實永遠不可能真正畫好瓢,韓國電影近幾年如黑馬的經典頻出,同樣是源於自身的創新,而我們呢?還得靠著一個留學韓國演員的炒作,如小學生練字的方法去臨摹韓國電影,來達到所謂的「票房大賣」,至少自已看了這么一出電影有感汗顏。
⑹ 如何評價重返20歲
《重返20歲》是一部中韓合作出品的奇幻喜劇電影。講述的是:壞脾氣的老奶奶沈夢君,除了管家李大海喜歡過她,沒有人喜歡她。就連同住的兒媳婦也因為和她住在一起而壓力過大而住院。家人一致決定送她去養老院去住。傷心欲絕的她,路過照相館,去拍照,留下最後的身影,另她沒想到的是,這一去,竟然變成了20歲的年輕時代,然後又奇怪的當上了樂堆的主唱,更引發音樂總監譚子明與樂團吉他手項前進的爭鋒吃醋,她再一次有了「戀愛的感覺」;然而,就在她沉浸在幸福的幻覺中不能自拔之時,一場意外將她拋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之前,二十歲還是七十歲,沈夢君必須做出選擇。
夢君,夢君,夢君...李大爺第一個想到的永遠都是夢君,想得最多的永遠都是夢君,難道這樣子的人不值得擁有完美的愛情和幸福嗎?可是愛情就是這樣,一個巴掌拍不響,那些註定不屬於你的人,無論你再怎麼努力表現,再怎麼努力爭取,也不可能得到,只能淪為生命中的錯過。縱使年華老去,我心永恆。這句話用在李大爺身上再恰當不過。
但錯過並不是不美麗,如果愛情是一場修行,那錯過就是修行路上的必修課,經歷一個一個的「錯過」,才讓我們變得更善良,更懂得寬容和體諒,讓我們最終能夠謙和地站在對的人面前。你在青春里錯過了誰,誰又在青春里錯過了你。但願他日有緣重逢,我們都不曾後悔曾經的相遇,後悔青春里的這一場錯過。
⑺ 如何評價《二十》這部劇
電影《二十》是因執導《加油,李先生》而受到認可的李炳憲導演的新作,講述在擁有一切可能性、誰都可以去愛的二十歲,三名血氣方剛的朋友之間燦爛且稚嫩的愛情和友情的故事。這部劇還是有意思的,並且很搞笑。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部劇還是很好看的吧,作為金宇彬的粉絲我覺得金宇彬的表現簡直太棒了,大家覺得怎麼樣呢?歡迎評論。
⑻ 國外喜劇《二十歲》,國內劇情電影《二十歲》,有什麼不同呢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看國外電影和國內電影有什麼不一樣,有時感覺這里好,有時感覺那裡好,今天得心看到了兩部電影名字一樣的電影,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一部最近大陸上映的劇情電影《二十歲》,一部是韓的劇情喜劇電影《二十歲》,這兩部電影有什麼不同呢?也許有人說不和國內青春片比,因為太不同了,但是想要進步就要來對比!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20歲的青春沒有墮胎車禍這么爛俗,可是打架,輟學去靠打游戲賺錢,屌絲追小三女神,甚至約p,這樣的情節就不爛俗嗎?而且劇情是相當混亂,故事鋪墊太多,都沒講明白就草草收場。最後看故事已經崩了,又強行煽情正能量一波。如果再將故事再好好打磨打磨,拍成個電視劇,可能會好一些。
⑼ 怎麼評價重返20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重返二十歲》正是如今華語電影缺失的電影。
別具一格的演員配置
如果把《重返二十歲》的演員名單列出來,很多人第一眼看見的一定是鹿晗,並且對這部電影的期望會降低很多。
「流量+」的模式,是會使很多影迷們望而卻步的,因為還沒有流量明星演技好的先例。
但是《重返二十歲》不同,這是一部「流量+演技派」的電影,簡而言之就是讓歸亞蕾、趙立新、李宜娟等老戲骨來彌補流量明星演技上的不足。
就故事性和情感表達上,《重返二十歲》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藝術本身是沒有國界之分的,我們不應該為了凸顯一部電影而將另一部電影踩進塵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