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的影片評價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6年攝制的《烏鴉為什麼是黑的》恰好是民族風格動畫的實踐者,其學術水平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並獲獎也是實至名歸的,應該說,它們都是我國早期民族風格動畫的代表,是成就「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 。(電影評價)
片中的動物形象和背景既比較寫實,又注意適當誇張,在藝術和技術處理上有顯著進步,代表了當時國產動畫片發展的新水平,上映後獲得良好的反響。但做為第一部彩色片,影片同時也暴露了新中國動畫電影事業在當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那就是由於當時中國同蘇聯建立了友好互助同盟的關系,國內各行各業都掀起了向「蘇聯老大哥」學習的熱潮,這一熱潮也延展到了美術電影領域,美術電影工作者當時所看到的和學習到的都是蘇聯的資料。在創作《烏鴉為什麼是黑的》時,創作人員臨摹了蘇聯動畫片《灰脖鴨》等影片中的精彩片斷,並作為資料保存下來,以供後來者學習參考,這就使得這部影片出現了「沒有出中國民族特點,美術造型格調上更近似蘇聯形式的傾向」 。(大眾電影)
⑵ 電影烏鴉是怎樣的一片結局什麼樣的
報仇成功,男主重回墳墓
⑶ 關於烏鴉的電影
這個叫《第六顆子彈》
把分給我!
部電影是中國導演倪弘爪 在1988年拍的(也有一說是1989)
他在沒有得到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情況下 就把這部影片送到了愛爾蘭參賽 在愛爾蘭(具體什麼電影節我忘了。。表打我)首映結束時觀眾起立鼓掌長達10分鍾 可是由於本影片未經過廣電總局的審批 導演本人被終身禁影
⑷ 烏鴉這部電影怎麼拍完的
分部分拍的吧,中槍那部分應該是最後拍的,
再結合起來,
科技,科技```
⑸ 烏鴉的影片評價
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作為哥特片的代表性作品——《烏鴉》顯得更獨立、更另類、也更cult一些。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轉世和復仇的愛倫·坡式的哥特故事,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的攝影、化妝等等細節也無一不滲透出哥特的氛圍,例如自始至終的陰暗場景,例如演員臉上塗抹的白色油彩……《烏鴉》對哥特文化淋漓盡致的詮釋甚至為它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一個死忠的哥特影迷來說,只有《烏鴉》是最哥特的,也只有《烏鴉》足夠哥特。當然,《烏鴉》的成功也使其續集的拍攝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它的三部續集只有1996年的《烏鴉2:天使之城》算得上是成功的,後面兩部《烏鴉3: 鴉魔戰士》和《烏鴉4: 邪惡祈禱》就能說是差強人意,一部不如一部了。故事背景發生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但電影並沒有在美國本土取景, 實際是去歐洲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及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拍懾, 所以受到部份美國當地人士批評。
⑹ 怎麼評價七隻烏鴉
「說隱喻—真相和真愛」
每個童話故事都會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這個故事也不例外。
哥哥們的調皮打鬧使自己變成了烏鴉,受到了懲罰,從熊孩子變成乖孩子的過程是坎坷的,妹妹為他們付出了很多,這也是感人的親情。
女主因為不能說話要做衣服的使命,和王子的相處依然非常和諧,說明真正的懂得和理解是不用太多語言的。
家人之間,坦誠相待真的特別重要。如果你覺得有些話說不開不好說,那就慢慢說,家人的矛盾始終都是要解決的,不然會一直存在,不可能會消亡。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談論很多事情,只是因為渴望聽到有趣的事情,無論他們說了些什麼,都不會影響到真相,真相永遠甚於一切,甚於語言,無論好話還是壞話,都無法真正地毀滅真相。」
這部電影還是值得全家一起看看的,特別是孩子比較多的家庭。
⑺ 關於李國豪電影《烏鴉》!
1993年4月1日零點30分。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威爾明頓市的電影片場,正在上演一出人間悲劇。攝影機下的李國豪手提一袋食品,與他演對手戲的邁克爾·麥西(Michael·Massey)站在20英尺外,手持一把0.44口徑手槍,槍聲一響,李國豪應聲倒地,鮮血四濺。
此時正在拍電影《烏鴉》的槍戰鏡頭。
片組的人先是一愣,繼而震驚嘩然——假戲真演,李國豪中的是實彈!大家急忙把李國豪送醫院搶救,12小時後宣告不治身亡。李國豪中彈直到死,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未留下一句遺言。
===============================================================
以上引自網路,本人未看過,8過有所耳聞,李氏父子的死因都很邪的。裡面還有些東西值得研究
以下也引自網路
===============================================================
三、片名不吉 壯志難酬
李國豪把耗資1400萬美元的《烏鴉》一片視作他演藝生涯的一個突破口。掐指算來,該片應當是他較有影響的第四部影片,他非常希望自己在此片中能有上佳的發揮,至少也要超出他的前幾部影片,諸如《小東京對壘》《龍霸天下》等。因此,他幾乎完全處於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之中,為了保證在片場中具備充沛的體力,從2月份接片並投入拍攝以後,他幾乎每晚8點都要去健身房進行長達1小時的體育鍛煉,經常搞得筋疲力盡。《烏鴉》一片的攝制組為了節省1400萬美元的預算資金,不得不加班加點地進行拍攝,以確保該片能按期拍完。攝制組的全體人員全都感到負荷沉重,心理壓力也異常巨大,連導演都承認,演職員著實太辛苦了,連喘口粗氣的機會都不易得。就是身強體壯的 李國豪也不時地搖頭苦嘆,他常對同事們說,沒想到演電影竟會如此累人。
不過,李國豪絲毫沒有放鬆,越是勞累就越是激起他「苦幹成精」的本能沖動。他很清楚,如果《烏鴉》一片再次打響,那將對他意味著什麼。他用玩笑來驅除倦意,讓幽默來打發急噪情緒。3月25日那天,他對影片的服飾顧問說,「我身上的血要比你的多幾倍。」他指的當然是塗抹在他腹部的道具假血,一眼望去,也真怕人,一汪一汪的假血順著系在他腹部的腰帶往下淌。他那裡能料到,此情此景,再隨後的那一天,即3月31日深夜,竟會真的在他身上重現,當然,那時流淌出來的,殷紅殷紅的,完全是真正的男兒熱血了。一場真正的悲劇也正是從子彈射穿他的腹部,致使血流不止開始的。如果這場悲劇未曾發生,那麼,李國豪也許因此片一躍而成國際級的武打電影明星,正如其父李小龍 20年前,即1973年以《猛龍過江》而晉身國際影星一樣。如果這悲劇未曾發生,那麼,今天的李國豪也許剛剛撣盡蜜月旅途的風塵,在自己的卧室里與新婚妻子互吐衷腸,因為他原本是定於在4月8日攝完此片之後,於4月17日與好萊鎢製片助理,29歲的麗莎·休頓完婚的。
然而,凄慘的現實卻是:李國豪倒在攝影片場里的血泊之中,12小時之後,即4月1日下午1:04分,在附近的一所醫院里與世長辭了。從應聲栽倒到最後合眼,他連一個字都沒留下,救護他的醫生穆里對人們說:「布蘭登·李失血過多,鮮血幾乎從他渾身上下的每一處慢慢地滲出來。」李國豪除了留下點點滴滴殷紅的鮮血外,留下的大概就只有無盡的疑惑和著無窮的悲哀了……
當李國豪倒在血泊之中後,在場的所有演職員幾乎完全愣住了,稍後數秒,緩過勁來的人們立刻沖向李國豪的身旁,33歲的緊急醫護人員萊德·巴塞被召到現場進行緊急救護,隨後又將李國豪抬上了救護車。飛快駛向距此30分鍾之遙的新漢諾威急救中心,經過4個小時的緊急手術之後,穆里醫生遺憾地表示,病人以決無成活希望。穆里醫生透露說,李國豪腹部有一個4厘米寬的傷口,X光照片顯示,在他脊柱上嵌有一個金屬物體。醫生在李國豪腹部找不到子彈頭。警方決定,4月1日完些時候,將對李國豪的屍體進行解剖分析。
該片的餓執行製片人羅森說,李國豪的身上系有一個製造特別聲音效果的裝置,當槍彈發射時,這個裝置便會發出爆炸,形成非常逼真的電影效果。在放槍時,李國豪正站在離槍嘴 7米遠的地方。 麥克·馬塞發射的道具手槍應當是一支空槍,發射的應當是一發空包彈,所謂空包彈不過是毫無射擊力度的空殼子彈,裡面塞一些卡片或棉花填料,發射時聲音煞是逼真,與真子彈幾乎相差無幾,而且還異常響亮。《烏鴉》攝制組要求對裝有「子彈」的手槍必須進行十分仔細的檢查。該片攝制組嚴格按照規定這樣做了,可為什麼還是發生了如此不幸的事件呢?
4月1日,警方在對李國豪屍體進行解剖以後,發表一份戲劇性的公告,使人們覺得李國豪之死忽然變得蹊蹺起來。警方的公告稱,李國豪的死因,明顯可以從驗屍時發現的一顆點四四口徑子彈找到突破口。這一驗屍報告公布以後,立刻使人們產生了李國豪可能是遭人故意暗算的猜測。李國豪的經紀人在獲悉這一新線索後立即向公眾表示,為什麼一顆點四四口徑的子彈會在李國豪的腹部發現?雖然他不是法官,但是他要求警方立刻就此事進行細致調查,追查兇手。至此,這宗以外事故不再被單純地視為李國豪身上的特別效果裝置出差錯所致。
對於點四四口徑子彈的發現,該片槍械顧問詹姆斯·莫耶先生認為,對此不必進行過份戲劇化的渲染,他認為如果道具手槍彈膛內留有一顆不會發射的啞彈(這種情況在道具手槍的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的話,那麼槍就很可能被卡住,而當空包彈發射時,啞彈彈頭上的一個小金屬片很可能隨氣流一齊射出,有時甚至隨子彈一齊射出,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李國豪腹部的點四四口徑子彈就顯得不足為怪了。他不認為這是一場蓄謀的暗算,而僅僅是因為槍械檢查過程中疏忽所致。
洛山磯的另一名槍械專家分析得更為透徹,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一顆點四四口徑子彈可以射穿一個在15英遠的人的身體,李國豪當時正站在這個射程范圍內。但解剖人員找不到子彈出口的傷口。他說,這說明,子彈飛行的速度比正常的要慢———如果在開空槍時把卡住的啞彈打出,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速度較慢的子彈也可能是造成李國豪槍傷傷口大的原因,因為子彈飛行速度越慢,子彈擊中目標的洞也就越大。
各種分析猜測仍在繼續,李國豪神秘死亡的現實卻無法改變。他生前的一些好友追敘說,李國豪非常容易談到死亡這個話題,談起死亡他似乎總是滔滔不絕。李國豪有一次曾就《烏鴉》一片發表意見,如果他死後又有機會復活的話,他就會覺得生活才有真正的意義。想不到一語成讖,只可惜現實中的他不可能如拍片般復活了。1979年,有人把李小龍拍攝過的一些功夫片進行剪接,並拼湊成一部名為《死亡游戲》的粗劣影片,在該片中,李小龍也扮演了一位喋血電影攝制棚的演員,而且也是被調包後的真子彈擊斃的演員。不少李小龍迷在李國豪去世後就評說,這部《死亡游戲》預示了李國豪的死亡在所難免,又說明李家傳奇幾乎全都是「死亡傳奇」的禍因。
五、父子雙雄 華裔驕傲
20年前,她失去了丈夫,20年後,她又失去了兒子,琳達·李——李小龍的妻子、李國豪的母親悲慟之情自然不難想見。在她乘飛機從愛達荷州奔赴李國豪病床的前5個小時,她的兒子就被宣告死亡,她連兒子的最後一面都沒見著。她久久地撫在亡兒的床沿邊,任淚水潸潸而下,嘴裡幾乎吐不出一個字。自20年前失去丈夫以後,她把全部的愛幾乎都給了膝下的一雙兒女。後來,她與愛達荷州的商人布魯斯·卡爾德威爾成婚,但仍念念不忘曾經相依為命的兒子和女兒。然而今天,她又不得不重受命運的煎熬。
麗莎·休頓李國豪美麗的未婚妻,在得知李國豪魂歸天國的噩耗後,一連數日以淚洗面。她曾對朋友們說,初識李國豪時,覺得他自負、傲慢、目中無人,可是經過一段時期的接觸以後,他發現李國豪是一個率真、爽朗、值得信賴和可以依靠的男友。他倆在貝弗利山莊擁有一個溫馨的家,許許多多個夜晚,李國豪就是用他那雙善於出拳的手緊緊地摟著她、擁抱她、親吻她,讓她感受到愛情的歡樂和甜蜜。琳達·李曾經說過,「麗莎將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就像母親所期待的那樣,李國豪靠著耐心、體貼和一脈柔情,終於博得麗莎的芳心,他們原本就要在4月17日成婚的,可是誰想,新婚未及披上婚沙,倒先穿上了喪服。
4月3日,李國豪的遺體被運往西雅圖,安葬在風景湖公墓區他父親李小龍的墓旁。翌日,全家人及親朋好友在女演員波麗·伯根的主持下,在好萊塢山莊為李國豪舉行了追悼儀式,共有400多人參加了追悼會,其中包括李國豪的同事、好友斯蒂芬·施蓋爾和戴維·卡拉丁等功夫明星。李國豪的密友,曾在攝製片場親眼目睹李國豪遇難的傑夫·伊馬達在追悼儀式上哭得泣不成聲。一位在場的人士回憶說,「我還從未見過有人如此肝腸寸斷,他傷心得幾乎不能開口說話了」。在追悼儀式上,表現得最為鎮定自若的倒是琳達·李,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幾乎使每個到場的人最後都保持了昂揚想上的精神。她對弔唁者們說:「布蘭登·李一定希望今天這個場合應當充滿歡欣和愉悅的氣氛,我們今天相聚在這里也是為了尋求快樂,不是嗎?我們相聚這里,難道不是為了慶賀布蘭登·李的美好生活嗎?」來賓們都看到了,晶瑩的淚花在這位老人的眼眶中閃爍,然而,她的臉上卻浮現著堅定的神態,似乎是在向人們表述,兒子在世界的另一極過得好好的,他不過是換了個環境。正因為有一位如此剛強的母親,才會有如此堅忍不拔的兒子,也正因為有一位如此樂觀的母親,千百萬李家功夫迷們才從心底里滋生了對這對父子雙雄永遠的欽慕之情。
前不久,從大洋彼岸傳來消息,美國好萊塢電影界已將去世20年的中國功夫明星李小龍的名字列入好萊塢名人大道的名人榜,李小龍將化作一顆金星被鑄在好萊塢的這條著名大道上,他是該大道上的第1982顆星。每年4月28日被洛杉磯市定為「李小龍日」。好萊塢商會總裁說,這顆星並不好摘,它可以媲美奧斯卡、艾美、格林美及東尼獎項,是對一個人終生成就的肯定。據稱李小龍是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二位華裔影星。
稍後幾天,那頭又有消息,李國豪遺作《烏鴉》恢復拍攝。製片公司發言人稱,公司已發布一項正式公告,哀悼電影界這位新星的殞落,公司同時表示,《烏鴉》一片也許重新編輯,或許還可能被改編成「布蘭登傳奇」而進入新一輪的拍攝和製片工作。5月26日,攝制工作已正式進行。琳達·李及其家人表示,支持拍完及發行此片。麗莎說,布蘭登·李將會十分願意完成此片,因為這是他認為演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⑻ 烏鴉 這部電影恐不恐怖
◆中文片名:烏鴉[李國豪遺作-絕對火爆動作奇幻大片DVD中字]
◆英文片名:The Crow
◆類 型:動作/犯罪/幻想/驚悚
◆級 別:R
◆國 別:英國
◆出 品:1994
◆IMDB評分:7.4/10 (28,895 votes)
◆文件格式:DVD-RMVB
◆影片長度:102 Min
◆對白語言:英語
◆導 演:亞力克斯·普洛亞 Alex Proyas)
◆編 劇:James OBarr
David J. Schow
◆主 演:Brandon Lee .... Eric Draven
Rochelle Davis .... Sarah
Ernie Hudson .... Sergeant Albrecht
Michael Wincott .... Top Dollar
Ling Bai .... Myca (as Bai Ling)
劇情介紹:
某個令人驚惶的夜晚,吉他手艾域與其未婚妻遭街頭惡霸殺害。整整一年後。艾域借著一股不能了解的力量復活,他擁有超自然力量及視覺,而且身邊亦不時出現一隻黑烏鴉守護著,它正是艾域穿梭陰陽兩界的靈魂向導。艾域開始展開一連串兇狠的報復…… 1993年4月,香港著名功夫演員李小龍之子李國豪在美國拍攝本片,在一場槍戰戲時中槍死亡,終年二十八歲。導演絞盡腦汁,運用蒙太奇和CGI,把他的形象從已拍好的鏡頭中移接到尚未來得及拍的鏡頭里,使影片得以完整地公映,不知內情者根本看不出破綻。 這部黑暗影片的製作異常精良,動作設計華美,攝影出色。尤其是李國豪在拍片時的暴卒更增加了影片的神秘感。
幕後製作:
本片根據連環畫小說改編,原指望是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的成名作,但他不幸喪身片場。李國豪真正的中彈死亡鏡頭並沒有放進片中,而是為尊重家屬的感情而銷毀,所剩不多的鏡頭靠替身及電腦完成。
烏鴉系列:
烏鴉 1:龍族戰神 the Crow:stairway to heaven
烏鴉 2:魔誡追緝令(天使之城) the crow:City of Angels
烏鴉 3:鴉魔戰士 the crow:Salvation
烏鴉 4:邪惡的願望 the crow:The Crow Wicked Prayer
相關評論:
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作為哥特片的代表性作品——《烏鴉》顯得更獨立、更另類、也更cult一些。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轉世和復仇的愛倫·坡式的哥特故事,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的攝影、化妝等等細節也無一不滲透出哥特的氛圍,例如自始至終的陰暗場景,例如演員臉上塗抹的白色油彩……《烏鴉》對哥特文化淋漓盡致的詮釋甚至為它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一個死忠的哥特影迷來說,只有《烏鴉》是最哥特的,也只有《烏鴉》足夠哥特。當然,《烏鴉》的成功也使其續集的拍攝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它的三部續集只有1996年的《烏鴉2:天使之城》算得上是成功的,後面兩部《烏鴉3: 鴉魔戰士》和《烏鴉4: 邪惡祈禱》就能說是差強人意,一部不如一部了。
1996年的第二集《魔誡追緝令》(The Crow 2: City of Angels)講八年後主角再度回來,幫助他人復仇。
2000年的第三集《鴉魔戰士》(The Crow: Salvation)講一個遭誣陷而被判死刑的人,充當烏鴉返回陽間報仇雪恨。
⑼ 烏鴉之日的影片評價
Raist 發布於: 2013-08-17 09:54
不愧是歐洲出品的動畫,故事性沖擊力上幾乎沒有,但打動人心的一瞬升華滿點。屬於非常特殊的不靠劇情玩結局的故事,最後的情感沖擊力全部來自於前面各種小故事小情節的積淀,雖然這種積淀本身沒多大意思,但累計到最後的釋放,心靈能量無異於放保險。故事主線很簡單,一個男人失去愛變成了野獸,又靠親情尋回人性。其實這種片才是真正的成人動漫,那種慢慢的累計,情感的細膩,我覺得不是小朋友能體會的,或者說這種故事比宮崎駿還不適合小孩看,因為他的賣點小孩恐怕真的無法體會,還欠缺一部動畫必要的喧鬧場面,這樣給不懂感情的小朋友看無異於催眠。所以說也挺無奈的,結局之前的部分確實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但不這么安排又不行,因為感情的累計必須靠充足的渲染和鋪墊,恐怕只有踏實的歐洲人才能弄出這種動畫吧。某種意義上和凱爾經的秘密核心思想有那麼點相似,那就是用動畫的手法表現一種精神力量,這可太陽春白雪了。另外畫面感覺非常不錯,絕對帶著人文氣息,畫風還真跟宮崎駿比較像,總之屬於高雅派的成人動畫,可能人設不太討巧,另外就是,估計票房好不了,恩
炎日 發布於:2013-06-24 22:39
平靜的畫面伴隨著優美的配樂,父與子的情感在最後一刻綻放,一切都是因為愛,人生因為愛而迷失又因愛重新獲得新生,又一部難得的好動畫。
Ms.S 發布於: 2013-09-30
前半部分沒什麼意思。但是這是我看過的關於靈魂的最好的解釋,離開的人會變成另外一種形式守護者他愛的人
⑽ 電影,烏鴉好看嘛
好看,講的是復仇的故事,很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