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內地票房破400億,為何近些年來的電影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
首先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拍攝的技術越來越高,在特效和細節方面的處理也很棒,並不像以前那麼low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享受電影,也願意去支持電影。
而且現在很多的電影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主題,電影院總體來說光線是比較暗的,所以在這個地方看電影給人的體驗非常好,而且也可以讓每個人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自己,暫時脫離這個喧囂的社會。
而且很多明星都在努力的轉型,都希望自己能夠登上大熒幕,所以電影拍攝的技術含量也很高,演員的演技也非常好,人們也更願意看電影。
㈡ 能進入電影行業賺錢嗎
前9月全國電影市場數據分析
2018年9月全國票房最終收官於30.99億,較去年同期31.47億元票房下降1.5%。在經過7月和8月暑期檔單月大盤連續兩個月逼近70億大關後,9月電影票房明顯下沉。9月票房相比8月68.3億元來說,環比大幅下降54.62%;單月觀影人次為8781萬人,環比下降54.5%;9月電影上映場次896.73萬場,比8月上映場次減少了92.03萬場。2018年1-9月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約488.8億。
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分析預測
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國電影票房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8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由43.41億元漲至600億元,增長了約13倍。而同歷年票房收入相比,600億元的收入預期值將再次刷新年度總票房紀錄。
年度「榜首」票房增長約17倍
從年度票房榜單第一位來看,2008年至2018年間,票房收入最高的國產電影為2017年上映的《戰狼2》,票房收入達56.83億元,對比2008年票房收入最高的《赤壁》(上)(3.21億元),增長了約17倍。
萬達院線最賺錢 中影系院線票房走低
5年間(2013年至2018年),萬達院線票房收入領跑各大院線。截至2018年10月24日,其票房收入達65.17億元。同時,中影系影院票房收入趨勢走低。其中,中影星美院線在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37.73億元後開始走低,目前已跌至第五位。
10家最賺錢影院5家在北京
根據藝恩數據,2018年全國票房收入前十名影院中,5家為北京地區影院。其中,Jackie
Chan北京耀萊居於榜首,票房收入共計6578.2萬元,觀影人次146.78萬人,緊隨其後的是廣州飛揚影城(正佳分店)和金逸北京大悅城IAMX店,票房收入分別為5663.0萬元和5531.8萬元。
票房「主力軍」活躍在二線城市
2012-2015年,二線城市票房佔比始終維持在40%以上水平。同時,三、四和五線城市票房佔比逐年提升。從年齡情況來看,30歲以下人群是在線購買電影票的主力軍。其中,25-30歲人群居多,佔比超40%。
㈢ 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這對電影行業有什麼幫助
中國電影行業自七月份復工復產以來,僅僅用歷時四個月的時間,就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讓中國首次成為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這個好消息對電影行業有何幫助呢?下面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拙見。好消息是全體電影人所有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就會共克時艱,繼續迎來電影事業的更大豐收,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電影業的崛起。
㈣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與未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不如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老美,這很正常。
我作為一個觀影量過5萬部的電影發燒友,對咱們電影產業的現狀講真,不是太滿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妝師,,特效師,攝影師,燈光師,擬音師,剪輯師等等,這些幕後人員很重要,但是很缺,這跟我們現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關系,院線分走一半,演員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是導演,編劇,最後能給幕後人員多少?沒錢賺自然沒人研究,搞得現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請國外的團隊,《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用燈光反映人的情感變化,用攝影來表現人物地位是多麼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請求保釋出獄,幾乎一樣的攝影角度,通過光線服裝來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沒話講的構思
還有,就是咱們的制度也不行,美國派拉蒙法案中規定,一個公司,院線,出品,製作,不可以同時經營,說白了就是你要是開電影院就不能拍電影或者投資電影的拍攝,以防院線不正常排片,防止電影行業壟斷,阻礙小電影公司的發展,正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才能看到夢工廠的崛起,迪士尼的轉型和現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可是咱們,哎~馮小剛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鬧鬧
至於現在的電影爆發,尤其是網路電影~我真的不想說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爛片,演員的表演不在服務區也就不說啥了,更有劇情邏輯硬傷,簡直是挑戰觀影人的智力下線~
還有提到演員,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演員?我認為好演員,是熱愛表演,能體味人物然後去演繹,孫儷給我印象較深,眼淚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後一句話,眼淚正好落下,不錯~但也僅僅算是稱職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是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的2004年拍《機械師》時候兩周,體重從170減到103,因為他要演繹一個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俠》一身肌肉回來了,6個月到199,2006年《重見天日》貝爺變身,體重為140,2008年《蝙蝠俠》的一身肌肉又回來,體重回到190,2010年為了演《鬥士》中的吸毒拳手,體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俠》這次崛起的不僅僅是蝙蝠俠,還有貝爺的體重,——187,到了2013年,《美國騙局》貝爺為了演一個職業騙子,體重過200,我看完這個片子,直到結尾才發現貝爾的名字,這才知道這大肚子的貨居然是蝙蝠俠~!這才是好演員,而咱們國家那些一部片一個表情的貨,尤其是那些只會瞪眼睛的居然還出去接拍好萊塢片子,我真不想說啥~丟人~而且我覺得這樣演員拍出的片子就是詐騙!
最後話說回來,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想要變好,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人去努力,還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基礎硬起來,才能好好去構築上層建築,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中國電影跟美國電影比,本身就沒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說的那些,是因為我實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電影,你說人長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電視不好么?
㈤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㈥ 今後50年內國內電影行業有前景么現在中國比較有前景的行業有哪些
有人說過中國電影與美國電影的競爭就像麥當勞與隔壁的小王牛肉麵館的關系一樣,體系都不同,好萊塢的那一套工業體系拿過來我們也不會適用,中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不用心,沒有幾個人在用心做電影,大都是奔著錢去的,若題主有心,大可向這方面發展,希望你能給中國電信業帶來生機~~
㈦ 影視從業人數,目前有多少人從事影視行業,包括演員、製片、後期製作等
這個東西你問的比較模糊哈
如果就中國國內來講,只要是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的話,保守估計100萬是有的,當然這裡麵包含一些非專業的,沒有執照或公司的。
如果說是專業專項的,有公司的,專職的話 約20萬吧。
㈧ 電影行業雜志有多少家電影行業報紙有多少家哪家報紙權威公布票房數據
http://www.boxofficemojo.com/movies
此網站的票房數據比較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