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賞析電影紅高粱

如何賞析電影紅高粱

發布時間:2021-06-16 15:52:55

A. 如何評價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

大家都知道張藝謀的作品風格善於使用誇張的色彩風格,容易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而《紅高粱》正是其作品風格的最好體現。影片中,一片片紅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色的嫁衣,紅色的高粱酒,紅色的高粱以及紅色的大太陽,無一不透說著生命力的頑強和人們對於生命的熱愛。但在謳歌生命的同時,影片背後同樣充斥了時代下沉重的涵容,是一部極具人文關懷的影片。創作者採用了大量的紅色,謳歌了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於生命的追求與熱愛,刻畫了生命之美與頑強,在原有的基礎上,烘託了氣氛,表達了創作者本身對於生命的高度贊揚。文章以紅色為線索,紅色的高粱酒正是人們生命活力的體現,其釀酒時的粗狂以及張揚的音樂,集中地反映了生命的活力。

《紅高粱》這部影片改自莫言的小說,而電影使得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豐富起來,而影片大量使用的紅色,不僅象徵著生命與愛情,更是象徵著血腥與殘酷。影片訴說得感情真摯而又熱烈,難以用語言去表達清楚。《紅高粱》中所刻畫的情感既是喜也是悲。更可以說是一種縱橫古今的歷史感與責任感,同樣是一種希望和信念。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B. 求《紅高粱》800字影評,怎麼分析電影的視聽和主題

似紅似火的精神抗爭
——淺析《紅高粱》的視聽風格

電影《紅高粱》是由張藝謀改編莫言同名小說而來,影片延續了張藝謀導演重色彩、 重時代刻畫等藝術風格。紅色色調是這部影片的靈魂,起起伏伏,揮揮灑灑的紅高粱,有著寄寓當地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導演借九兒、余占鰲等人物謳歌了三十年代西北淳樸卻擁有抗爭精神的勞動人民,延伸出現當代人們對此熾熱的感慨。這是他對故事繪聲繪色的彰顯,亦是對於小到封建禮教束縛,大到對民族侵略的偉大抗爭精神的贊頌。


紅色調的熾熱,貫穿至影片靈魂深處。導演從開頭便緊扣抗爭的主題,從畫面的最開始,九兒便是在濃艷的紅色下出場。此刻的紅色不僅僅是婚嫁的基本襯托,從九兒沮喪不甘的面部特寫便可看出,這更是對此刻九兒抗拒的內心心境的襯托。「坐轎不能哭, 哭轎吐轎沒有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然而九兒卻掀了蓋頭,哭了轎,這是她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抗爭,而紅色正是她此刻內心最好的詮釋。直到影片的末尾,紅色的表現力則更加鮮明亮眼。九兒、余占鰲以及幾個弟兄夜晚在酒庄以高粱 酒祭拜英勇獻身的羅漢大哥時,周圍熊熊的焰火將整個屋子充斥著紅色的熱烈,映襯的是他們此時此地心中燃燒著的對日本人抗爭的熊熊烈焰。


紅高粱的內涵,詮釋著人物真實獨白。紅高粱作為片名,不僅僅是因為故事中的人民生活總是圍繞著紅高粱,更是因為高粱代表了當時朴實的勞動人民;一個「紅」字, 也不僅僅是因為高粱的顏色是紅色,更是因為它代表了朴實的勞動人民也擁有著紅色所 傳遞出來的抗爭精神。從小的方面看,余占鰲等抬轎工人在送九兒的途中,在高粱地遇到了劫匪,面對劫匪的蠻橫威脅,他們為保全大局作了小小的妥協便給了錢財,可當劫匪打了九兒的主意,余占鰲為首的弟兄便奮起反抗打倒了劫匪。這一小插曲為接下來大的方面作了呼應。同是在這片高粱地,結尾的高潮部分,面對日本人對當地人民的壓迫, 以及九兒的英勇獻身,一場熱血的戰爭在這片高粱地一觸即發,過程中導演有大量對高粱地的鏡頭特寫,一場血紅而壯烈的斗爭在火紅的高粱間相得益彰地展現,將紅高粱的內涵相得益彰地寄予在了抗爭的人群當中。


意境的濃墨渲染,給予了畫面想像空間。影片中有著不少重寫意的片段,往往以遠景的方式呈現,並且沒有人物對話......(此處省略500字)


此篇影評文章出自湃樂思教育編導專業高分學員,同學可以作為學習參考,完整文章收錄在《影評高分範文集》一書中。

《影評高分範文集》



C. 淺析《紅高粱》電影,我是學編導的,老師要交一篇影評,用運動攝影以及色調、景別來寫,要求有標題、獨立

對於《紅高粱》這部電影,兒時的記憶就只依稀的記得抗日的大英雄和漫天的紅。後來高中看了莫言的小說,才明白其中的愛恨糾葛、國仇家恨。莫言是從那個時候走出來的人,所以他話不多。他以第三人稱在《紅高粱》和《高粱酒》里的陳述,採用蒙太奇的手法,消解了愛與恨的太多分量。只有深入體會之後才能感覺到其中字字如彎刀,刻入骨髓。然而張藝謀是不同的。
這次再看《紅高粱》,雖說是第二遍,但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已遠遠超過第一次。很多小說翻拍電影之後,會讓原著黨哭暈在廁所。張藝謀翻拍的這部片子無疑是業界良心。他以自己激盪澎湃的熱血和抱負拍活了《紅高粱》,對原著和作者的尊重,在這部片子里隨處可見。
對於小說翻拍的電影,很多人總是會誇大導演的功勞。明明是作者絞盡腦汁設定的情景、煞費苦心埋下的伏筆„„全被一股腦的冠在導演的頭上。這樣的現象總是輕易就會讓導演獲得很多好評,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導演一勞永逸,不肯在小說的翻拍上面更花心思。所以對於很多人贊嘆不已的,諸如「張藝謀在《紅高粱》里埋設暗線,全片都有紅高粱。用紅高粱來引出抗日,引出解放人性自由„„的手法。」、「九兒出嫁的場景,顛轎的精彩。」等等,我是不看重的。這本來就是書裡面有的,是人家莫言的高明之處,張藝謀只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罷了。所以整部片子,我更側重於張藝謀的改編上。
小說里莫言是在轉述他父親的事,又以他父親的所見所想來記述他爺爺和他奶奶的事。所以小說里的故事很破碎,需要讀者自己梳理。然而張藝謀在影片里卻摒棄了這種蒙太奇的手法,雖然也有旁白,但是一上來就是九兒出嫁的畫面,讓觀眾們先入為主的就將故事的男女主角拎了出來。然後通述到底,一氣呵成。在小說里對於出嫁的描寫很詳細,九兒似乎遇盡了一切出嫁的忌諱事。但在影片里,張藝謀砍掉了這些情節,單單保留了九兒用腳挑著轎簾看余占鰲、余占鰲把九兒的腳送進轎廂里、顛轎以及遇見假三炮。憑借這幾件事觀眾心裏面也都有譜了,劇情發展也順理成章了。莫言在小說裡面曾經強調過九兒的腳,三寸金蓮,不大不小被裹得極好。九兒和余占鰲的愛恨起於九兒的腳;假三炮覬覦九兒,臨時起意劫色,最後反被余占鰲打死也是起於九兒的腳。但是文人自負,總喜歡讓讀者自己發現其中關鍵,輕描淡寫就過了。然而這一點被張藝謀抓住了,無限放大,也就成為了影片當中的亮點。對於高粱酒,其實莫言在書中是沒有說顏色的。然而張藝謀執意選用紅色。一是因為高粱酒本就有紅色的,現在無色的高粱酒技術 精進之後的產物。張藝謀結合那個年代,選用了紅色;二是因為暗喻革命、抗日還有被欺壓的中國百姓以及革命戰士的鮮血。除了這兩點,我始終覺得張藝謀選用紅色還有一點,那便是酒中還有羅漢大叔的血。鬼子修公路來村裡搶牲口、抓壯丁,用刺刀劃破了羅漢大叔的頭皮。鬼子看到九兒色心大起,九兒急中生智抹了羅漢大叔的血裝瘋賣傻才得以倖免。羅漢大叔被鬼子抓走後,九兒拿高粱酒洗了臉,高粱酒里混了羅漢大叔的血之後總有揮之不去的濃重的血腥味。九兒便將這壇酒封存了,誰都不許動。九兒再見羅漢大叔的時候便是鬼子生剮羅漢大叔了。所以我私心認為張藝謀也是想用紅色的高粱酒來緬懷羅漢大叔。
在小說里,鬼子只生剮了羅漢大叔一人。莫言描述得很詳細,包括第一刀切的哪裡,第二刀切得哪裡,鬼子把剮下來的肉喂狗„„影片里把這些血腥的場面省去了,但卻加了一個人——三炮。鬼子先命屠夫剮三炮,屠夫一刀殺了三炮免去了他的痛苦和凌辱。正當大家揪著的心放下的時候,鬼子又命令小學徒剮羅漢大叔„„在這種雙重的刺激下,我相信觀眾的心裡已不再是痛斥鬼子殘忍、沒有人性了,而是上升到一種熱血激盪,反抗欺壓的愛國情懷。不得不說張藝謀很高明,懂人心。這儼然也成了影片里的小高潮。
通觀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九兒死的時候。小說里九兒死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慢鏡頭,九兒躺在高粱地里,從九兒的視角看到了正午的太陽、隨風擺動的高粱、還有天邊飛來的一群白鴿。在其中,九兒是有過掙扎的,看到陽光和白鴿,感受到微風吹來的時候,九兒是想著世間的一切美好不忍閉上眼睛的。然而看到高粱的時候,嗅到被壓斷的高粱的新鮮的味道的時候,感受到背部傳來的壓在高粱上的觸感的時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終究笑著沉睡了過去。這段情節很耐人尋味,也是小說中的高潮。張藝謀卻在這里轉換了人物,不已九兒的視角來看,一個將死之人所看到的多少有些悲壯和絕望。張藝謀換成余占鰲來看,看到了一輪紅日,看到了漫天的紅„„影片也在漫天的紅中結束,余占鰲看著紅日在想些什麼也成為了懸念。不得不說張藝謀這個舉動很大膽,不過將九兒換成余占鰲讓
整部影片更加樂觀,更有希望,也算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認為張藝謀《紅高粱》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不甘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從一個老者口中聽到了這個故事,然後以一個新時代里的年輕人的口吻傳承了這個故事。他為這個故事注入了新的年輕的血液,他讓這個故事可以代代相傳!

D. 《紅高粱》主題影評800字,視聽語言分析方法

似紅似火的精神抗爭

——淺析《紅高粱》的視聽風格

電影《紅高粱》是由張藝謀改編莫言同名小說而來,影片延續了張藝謀導演重色彩、 重時代刻畫等藝術風格。紅色色調是這部影片的靈魂,起起伏伏,揮揮灑灑的紅高粱,有著寄寓當地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導演借九兒、余占鰲等人物謳歌了三十年代西北淳樸卻擁有抗爭精神的勞動人民,延伸出現當代人們對此熾熱的感慨。這是他對故事繪聲繪色的彰顯,亦是對於小到封建禮教束縛,大到對民族侵略的偉大抗爭精神的贊頌。


紅色調的熾熱,貫穿至影片靈魂深處。導演從開頭便緊扣抗爭的主題,從畫面的最開始,九兒便是在濃艷的紅色下出場。此刻的紅色不僅僅是婚嫁的基本襯托,從九兒沮喪不甘的面部特寫便可看出,這更是對此刻九兒抗拒的內心心境的襯托。「坐轎不能哭, 哭轎吐轎沒有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然而九兒卻掀了蓋頭,哭了轎,這是她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抗爭,而紅色正是她此刻內心最好的詮釋。直到影片的末尾,紅色的表現力則更加鮮明亮眼。九兒、余占鰲以及幾個弟兄夜晚在酒庄以高粱 酒祭拜英勇獻身的羅漢大哥時,周圍熊熊的焰火將整個屋子充斥著紅色的熱烈,映襯的是他們此時此地心中燃燒著的對日本人抗爭的熊熊烈焰。


紅高粱的內涵,詮釋著人物真實獨白。紅高粱作為片名,不僅僅是因為故事中的人民生活總是圍繞著紅高粱,更是因為高粱代表了當時朴實的勞動人民;一個「紅」字, 也不僅僅是因為高粱的顏色是紅色,更是因為它代表了朴實的勞動人民也擁有著紅色所 傳遞出來的抗爭精神。從小的方面看,余占鰲等抬轎工人在送九兒的途中,在高粱地遇到了劫匪,面對劫匪的蠻橫威脅,他們為保全大局作了小小的妥協便給了錢財,可當劫匪打了九兒的主意,余占鰲為首的弟兄便奮起反抗打倒了劫匪。這一小插曲為接下來大的方面作了呼應。同是在這片高粱地,結尾的高潮部分,面對日本人對當地人民的壓迫, 以及九兒的英勇獻身,一場熱血的戰爭在這片高粱地一觸即發,過程中導演有大量對高粱地的鏡頭特寫,一場血紅而壯烈的斗爭在火紅的高粱間相得益彰地展現,將紅高粱的內涵相得益彰地寄予在了抗爭的人群當中。


意境的濃墨渲染,給予了畫面想像空間。影片中有著不少重寫意的片段,往往以遠景的方式呈現,並且沒有人物對話......(此處省略500字)


此篇影評文章出自湃樂思教育編導專業高分學員,同學你可以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考,完整文章收錄在《影評高分範文集》一書中。

《影評高分範文集》

E. 用文學理論的知識分析電影紅高粱。

《紅高粱》是公認的華語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這部片子在1987年一經公映,便在國內外獲獎無數,一片贊譽,無論是在技術層面對華語電影所產生的影響,還是所帶來的思想沖擊,都是任何影片所無法比擬的,張藝謀不單是首個將華語電影推向世界的中國電影人,也是第一個將畫面及色彩運用的如此出色的中國導演,本片在國內被評為當時年度最佳華語片,也被法國最權威的影評刊物《電影手冊》評為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位,在2005年更是被金像獎票選為華語電影百年百大華語片第一位。《紅高粱》是一個具有神話意味的傳說。整部影片在一種神秘的色彩中歌頌了人性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贊美生命是該片的主題。「是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贊美生命的那種噴涌不盡的勃勃生機,贊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張藝謀《(紅高粱)導演闡述》)。正因
紅高粱幕後花絮(4張)為這種對生命的禮贊以及影片那精湛的電影語言的運用,使得《紅高粱》獲得了國際榮譽,這也是中國電影迄今為止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 《紅高粱》並不是十分具有現實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尋根。相反,在這個聯系三代的以過去時回敘出來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個未來意義的人格,是一種人格理想,超越了具體的社會表層,具有人的本性與本質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終所呼喚的主題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張揚活得不扭曲、無拘無束、坦坦盪盪的生命觀。因此.擺在觀眾面前的作品不是一個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對一個世界的生命的理想。這種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陽崇拜」的神話中。《紅高粱》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反映農民的影片,它的視角已從傳統的對土地的禮贊轉向了對生命的禮贊。故事的超常特點決定了敘事的非現實性,故事的地點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會最基本的結構——村落。影片中的所有敘事元素與視聽元素都在為這種自然生命的熱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風格服務。 與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紅高粱》雖然也承載了導演對生命主題的意念,但並不是完全像《黃土地》等探索片那樣淡化情節,靠純粹的電影視像語言的震撼力來直接表達導演的意念。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是從實處入手,從規定情境下的具體人物性格人手,編織一個完整、美妙動人的故事框架,從而使意念通過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為、動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在此,導演是如何通過具體的方法來達到這兩者的完美結合的呢? 首先,影片自身有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但這條敘事線大部分由畫外音來完成。影片一開始,還是全黑的畫面時,聲帶上就傳來了「我」的敘述;「我給你說說我爺爺我奶奶的這段事,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還有人提起。」這是一個以現在時進行回述的視點,這個「我」在此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者。由於他沒有在故事中出現,按理是一個客觀的敘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後代,這又使得他具有某種參與意識,從而又具有被敘述的意義。因此,這個視點是非常奇特而又新穎的,它使導演在處理全劇時有了一種游刃有餘的視點參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時,他的敘述的特點把故事拉遠,又具有歷史的間離效果。在此視點基礎上,導演在這開場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虛構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從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納入非現實的時空之中。 畫外音在影片中出現了12處。而影片中的人物關系、周圍環境、時間轉換等幾個主要情節轉折點,幾乎都是由畫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與麻風掌櫃李大頭的關系,高粱地的「鬼氣」,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規矩,李大頭被殺,禿三炮綁走我奶奶的過程,羅漢大爺的出走,日本人的出場等。畫外音在此影片中還承擔了一種「預敘」的功能,如抬轎出發時畫外音就告訴觀眾,轎把式將成為我爺爺,這就增設了觀眾的「期待視野」,使畫面故事的進展更富有張力。在傳統影片中特別容易出戲的那幾段全被畫外音虛掉了,導演在電影的空間與畫面上也就能盡情揮灑,將大部分的畫面用在表現顛轎、劫道、野合、敬酒神、日全食上,讓意念承附在具體的畫面上,依附於一個個具有強烈生命象徵意味的儀式之中,從而達到虛實相生的藝術境地。確實,畫外音在影片中是作為一個戲劇因素滲入故事之中的,它「縫合」了過去與現在、意念與故事。 其次,當我們面對《紅高粱》時,就會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輝煌的紅色所浸透。紅色是太陽、血、高粱酒的色彩。在這里,導演對色彩的運用是高度風格化的。影片一開頭就是年輕漂亮、靈氣逼人的我奶奶那張充滿生命的紅潤的臉,接著就是占滿銀幕的紅蓋頭,那頂熱烈飽滿的紅轎子,野合時那在狂舞的高粱稈上閃爍的陽光,似紅雨般的紅高粱酒,血淋淋人肉,一直到那日全食後天地通紅的世界……,整部影片都被紅色籠罩。導演對這種基調的選擇幾乎完全剝奪了我們對戲劇情節的關注,而進入一種對一個特定的造型空間的純粹情緒性體驗了。這是一種對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與贊美。這不是一個完全現實時空的再現,而是我們內在生命力的精神外化。影片結束在那神秘的日全食中,紅色的擴張力獲得了一種凝固的近乎永恆的沉寂效果。黑紅色的高粱舒展流動充滿了整個銀幕空間,極為輝煌、華麗、壯美。 第三,影片的空間環境與造型處理,都在努力尋求一種色彩的單純化和空間的神秘與闊大。一切瑣細的對比協調和過渡都被拋開,造成一種崇高神聖和神秘生命的生存空間。影片主要是兩個空間環境:高粱地和釀酒作坊,釀酒作坊體現出生命的遠古意識,如風雨剝蝕、似古堡般的十八里坡的圓形門洞。而那片自生自滅的高粱地,則透著生命的神聖。當畫面上充滿了高粱地時,它是作為一個巨大的自然生命符號群,舒展、盛大、堅強、熱烈、寬厚。影片中三次對高粱的渲染都呈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生命的整一性。當我奶奶淚水滿面、仰天躺在我爺爺踩踏出來的聖壇上時,銀幕上一連出現了四個疊化的狂舞的高粱鏡頭。在這里,高粱地是生命誕生的見證。而在日本人強迫百姓踩踏高粱的鏡頭中,又感到生命被摧殘的震撼。影片結尾,我爺爺與我爹泥塑般立於血紅的陽光里,面對那高速流動的高粱的鏡頭,我們內心喚起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自信和對熱烈悲壯的生命的禮贊。 當然,《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可是在思想內涵和意蘊指向上也還存在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但作為我國電影的一部力作而載入史冊,卻是無疑的。

F. 如何評價電影《紅高粱》

胡二原本是剝牛皮的,日軍讓他剝人皮。在滅絕人性的日軍眼裡,中國人等於畜生。胡二的小徒弟剝完人皮後坐在荒蕪的高粱地里發出陣陣慘笑的全景不斷向後推移,一片沉寂的高粱地的空鏡頭流露出欲說還休的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卻更擲地有聲。
讓我們在回到開頭媒婆說的四句話:「坐轎不能哭,哭轎吐轎沒好報;蓋頭不能掀,蓋頭一掀必生事端。」這便是影片一開頭導演為九兒的命運埋下伏筆。當高粱酒散落一地,生命啪地一聲隕落在它發生的地方,如煙花般綻放又消散。爺爺說他從此烙下一個病,眼睛看什麼都是紅的。導演大膽地嘗試用一片庄嚴而肅穆的血紅探索人物心理的創痛與悲傷,影像美學探索達到極致。大麻點翻翻眼的嗩吶聲再次響起,不禁想起九兒出嫁時同樣是這支曲子。樂景襯悲情:此去今年,物是人非。
結束字幕時響起的那首高亢的嗩吶曲子和鏗鏘的鼓點,那是爺爺奶奶在高粱地里交歡時的音樂。這是一部讓人喜悅的片子,雖然九兒這個象徵著人類得以繁衍的女性形象最終隕落,但我看到了生命的傳承。當豆兒在九兒倒下去奔跑的一刻,從九兒的紅棉襖到豆兒的紅肚兜,從羅漢爺爺的敬酒歌到豆兒的敬酒歌,從十八里紅中爺爺的尿到豆兒的尿,生命以另一種姿態得以延續。

G. 以電影《紅高粱》為例,分析該影片的主題,音樂,色彩,景別,運動鏡頭的內涵及意蘊

賞析《紅高粱》

選自《影響中國學生的80部書》

<紅高粱>顯然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2002年它又十分醒目地出現在」諾貝爾文學獎」侯選名單上,不單是僅有的中文創作名目,更是80年代以降二十年中唯一入榜書.在<紅高粱>中設有兩條平行的線索,」過去式」寫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現在式」寫爺爺背著父親正在進行著的一場伏擊戰.這兩條線時隔幾十年,交叉進行,且均屬於過去,與現在無關.但令人無不驚詫的是,莫言何以能把他尚未經歷過的抗日戰爭寫的那樣波瀾壯闊,有聲有色;他何以具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想像力;他的文字何能如此無拘無束舒捲自如;他怎麼就能把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寫的飽滿暢酣淋漓盡致震撼人心.顯然,莫言在小說中的歷史描述別具一格.
莫言曾被歸為」尋根」一派,那麼莫言在自己的故鄉山東高密尋到了自己的根.對於莫言來說,高密是一個悖論,簡單說來它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又最醜陋,最超脫又最世俗,最聖潔又最齷齪,最英雄好漢又最王八蛋,最能喝酒又最能愛的地方.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莫言豎立起了一個復雜的形象-----爺爺(我們甚至可以忘掉他的名字),他是一個勞動者,一個殺人犯通姦犯,一個土匪,而他又是個抗日英雄.如此這樣一個形象,完全不同於文革文學當中平板的格式化的英雄形象,而集美醜善惡於一身,為當代讀者提供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作品中的奶奶也是極端反傳統的.作為一個主宰自己命運的女性,奶奶反叛了傳統的價值道德觀念.當她被父母為換取一頭騾子而許配給麻風病人單扁郎時,她勇敢的選擇了與爺爺通姦,以此來進行反抗.而奶奶臨死的獨白正是對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天,你認為我有罪嗎?你認為我跟一個麻風病人同枕交頸,生出一窩癩皮爛肉的魔鬼,使這個美麗的世界污穢不堪是對還是錯.什麼叫貞潔?什麼叫正道?什麼叫善良?什麼是邪惡?你一直沒有告訴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辦,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十八層地獄.我該做的都做了,該乾的都幹了,我什麼都不怕.」
可見,莫言的歷史小說推翻了傳統抗戰小說創作中的二元對立模式,重構了歷史,模糊了過去和歷史,死亡和生存,以及善與惡,好與壞的界限.正因為如此,他的筆下才有如此豐滿而復雜的人物形象.
不僅如此,<紅高粱>里還在濃濃的鄉愁里洋溢著對父輩們的深深的崇拜:
「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形見拙,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的感到種的退化」
在莫言的心裡,爺爺(父輩)充滿了讓人著迷的男性的力與美.爺爺是一個橋夫,但卻膽敢為了奶奶,為了一段」姦情」去殺人;他本是個農民,卻為反抗日寇而成為」余司令」.奶奶本是一女子,卻也感愛感恨,深明大義,具有男子漢的氣魄.就連當時年僅十多歲的父親,也是一個敢拿起勃郎寧就射的小英雄.這就是神秘的高粱地生活過的人們,他們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精神-----而那片」高密輝煌」」凄涼可人」」愛情激盪」的紅高粱,就是莫言要尋找的故鄉,要尋找的精神家園吧.

閱讀全文

與如何賞析電影紅高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影忍者博人轉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9
許娜京演的19禁電影有哪些 瀏覽:709
美國電影變相怪傑1完整版在線觀看免費 瀏覽:388
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86
降魔除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11
陳妍希的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78
電影院爆米花怎麼在線上購買 瀏覽:117
朱茵和星爺一起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53
風雨江南電影免費看 瀏覽:675
RAYA是什麼電影 瀏覽:851
鄧超演的電影有哪些農村電影 瀏覽:169
鵝的雞姐是什麼電影 瀏覽:476
好看的校花電影推薦 瀏覽:995
如何下載國外的電影網站 瀏覽:354
美國俄羅斯核潛艇電影有哪些 瀏覽:725
關於火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39
怎麼剪輯騰訊電影片段做成小視頻 瀏覽:922
野性的呼喚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瀏覽:199
現在電影院最好看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296
電影三個金幣免費完整版 瀏覽:778